需求分析: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需求的套路
2017-7-31 Daisy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有幸逃过UI “五彩斑斓的黑”这样的千古难题,也不像开发一样面临“什么是最好的语言”这样的灵魂拷问,但世事无完美,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需求,正是这样的终极存在,他是产品经理存在的意义,也是众多套路的根源。无论是文能提笔写文档、武能调试查异常的老司机,还是熟读《梦的解析》、倒背需求层次论的学院派,和需求打交道的日子也难免“被套路”。
面对千变万化的需求,也许很难抽象出一套普适的方法论,不妨一起来看看需求分析过程中的那些常见套路,或许能有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
1. 披着需求外衣的解决方案
从交互细节优化到业务流程调整,我们总会遇到这样一些需求:描述简单明了、细节清晰,几乎稍作整理就可以形成PRD、开发实施:
- “输入框需要加长一点,保证输入内容完整可见”
- “工单需要支持批量分配,勾选后自动显示可分配对象列表”
- “用户注册推送新手任务提醒,引导完善资料,必填项有XXX……”
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分析时思维往往容易聚焦在这些地方:
- “输入框不够长是不是改文本域?文本域也不够用要不换弹层?”
- “长时间没有操作分配,是否要触发积压预警?”
- ”第一次推送没有响应,要不要隔几天再推一次?或者下发短信提醒?”
从需求分析的角度出发点来看,这已经跑偏了,因为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
- “为什么这里需要输入这么多内容?”
- “为什么系统会生成这些工单需要人工来做分配?”
- “为什么要通过新手任务引导用户来完善资料?”
而这几个问题才是需求分析应该关注的重点。
应对tips:需求分析只关注why,不过问how。
既然已经知道需求提出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对需求进行加工,那么当我们拿到这些构建于不同需求方自身经验之上的“半成品解决方案”时,务必不能直接开始考虑“怎么做”,而搞明白“为什么做”,在不明确需求的前提下谈方案,根本就是耍流氓。
2. 需求分析的漏斗效应
需求从产生到被分析明了,会经历如下的漏斗模型:

原始需求 → 用户认知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精神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构成,需求源自本我,又受自我/超我影响,用户自身对这其中关系的认知可能也非常模糊。
用户认知 → 用户表述
即便用户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根源,也无法确保用户愿意如实表述,用户想让你了解的需求往往不等于用户真实的需求。
用户表述 → PM理解
用户表述能否准确无误,PM能否100%理解?
PM理解 → 得出结论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且不论分析方法论是否得当,PM能否完全屏蔽自身的角色干扰,客观准确的得出结论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层层漏斗过滤之后,需求还能保持几分本来面目,真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再考虑到最终实现交付,再加上一个需求实现漏斗,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大量需求是A,设计是B,产品是C的案例了。
应对tips:
- 让用户stay foolish
用户思考的越多,在需求分析漏斗中的损耗就越大,因为他会在各个环节中对原始需求做更多的“预处理” ,这个过程是不自觉且不可逆的。在需求沟通过程中,应该尽量引导用户去袒露内心单纯而原始的想法,避免方案细节的讨论,否则容易把自己和用户都给带跑偏。
- 让自己stay hungry
我们无法知晓用户在需求认知、表述过程中带来的偏差到底有多大,但我们应当对用户需求的本源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在充分理解人性的前提下,通过挖掘需求背景去探索和解读用户的内心世界,尽可能接近需求的本源。同时,hungry也是一种保持空灵的心态,抛开个人角色带来的干扰,带着一份同理心去探究真实的需求本源。
3. 伪需求那些事儿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伪需求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例如前面那副漫画,就被认为是“伪需求害死人”的经典案例。从开发人员到PM再到老板,谈伪需求变色,避之不及。到底什么是伪需求?不妨看看这个故事:
老板提出一个需求:想要把梳子卖给庙里的和尚,找来三个人:
- 甲:苦口婆心的用了全身力气,结果被赶出了庙门。
- 乙:对和尚说,您看那烧香的人们来到山庙头发都被风吹乱了,用梳子给他们梳梳头,是对佛祖是种尊敬。
- 丙:对和尚说,您可以把梳子作为捐香火的佛礼,那么他们一定会感激庙宇,虽然梳子有成本,但香火一定更旺。
先不要吐槽这个故事已经老掉牙,就说说“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是不是一个伪需求?同样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需求,为什么应对方案大相径庭?
我们来复盘一下三个人的需求分析历程:
甲:分什么析,卖就卖,一个字就是干。
「我们不生产需求,我们只是需求的搬运工」
乙:为什么要卖给和尚?和尚为什么要买?
「考虑了老板的需求,也考虑了和尚的需求」
丙:为什么要卖给和尚?和尚为什么要买?香客为什么会买?
「不仅考虑了老板、和尚、香客的需求,并且对需求有更深的理解」
其实,从故事提供的信息我们也无法分得出「把梳子卖给和尚」的完整分析结论,这背后可能有一万种可能,每一种都会有不同的分析结论。这正是需求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仅凭第一印象就得出结论「让和尚买梳子并且给自己梳头」是一个伪需求,实在是谬之大已。
应对tips:需求从来没有对错真伪之分
每一个伪需求背后,都是一个没被满足的痛点(准确的说是没被发现)。当你质疑一个需求是伪需求的时候,通常是这3种情况之一:
- 用户没说明白
- 你没听明白
- 这不是一个需求,而是一个解决方案,并且方案不靠谱
总结
需求分析是基于用户沟通、背景认知、人性理解,层层还原一个需求本源的过程。我们对一个需求的还原程度越高越准,越有机会在后续产品设计给出合理的方案。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从心理学来看,人的所有需求本源都来自吃和性这两种原始欲望,客户只是要加个按钮,难道给他上份牛排配个充气娃娃吗?!
——没错,但这只能说产品设计很烂。可我们这不是在聊需求分析吗?产品设计的事,且听下回分解吧。
蓝蓝设计( 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最新碎语
- 什么时候,当你倾力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它、喜欢它,并想用它来造福更多的人。那么,财富自然会滚滚而来,幸福更会与你如影随形。” [太阳][太阳][太阳]
——索达吉堪布(共勉)
2018-03-12 15:15
-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即使是宝贝,放错了地方也是一堆废物。”的确,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2016-11-27 16:57
- 上周五参加了ixdc国际用户体验大会,有3000名从业者,几十个工作坊。我参加的工作坊是“设计管理驱动创新力“,会后自发组织了微信群,大家在这之后的一周里,保持着每天几千条微信的热情问问题,看完要很久好累。但可感受到这个行业工作者的上进努力。有问题挺好,问题本身有时比答案更重要。
2016-07-08 08:40
- 深泽直人的设计中,一切都回归本原。靠事物本身所散发的魅力,设计所给人的感觉,第一并不是好用,而是深入人心,倍感亲切。第二才是好用。
2016-02-11 21:19
- 设计认识有三个层次,即认知,模仿,本原。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设计师只到了模仿+创新的层次,因为,他们的想法是基于固有案例+本品需求基础上的创新,虽然设计的很棒,但内涵通常都不深厚,反映设计思想浮夸的一面。
2016-02-11 21:19
链接
blogger
蓝蓝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
- 2018年4月(32)
- 2018年3月(35)
- 2017年8月(35)
- 2017年7月(45)
- 2017年6月(7)
- 2017年5月(27)
- 2017年4月(51)
- 2017年3月(70)
- 2017年2月(65)
- 2017年1月(69)
- 2016年12月(55)
- 2016年11月(111)
- 2016年10月(92)
- 2016年9月(53)
- 2016年8月(9)
- 2016年7月(4)
- 2016年6月(9)
- 2016年3月(19)
- 2016年2月(26)
- 2016年1月(30)
- 2015年12月(33)
- 2015年11月(35)
- 2015年10月(46)
- 2015年9月(43)
- 2015年8月(40)
- 2015年7月(33)
- 2015年6月(46)
- 2015年5月(58)
- 2015年4月(70)
- 2015年3月(55)
- 2015年2月(17)
- 2015年1月(33)
- 2014年12月(21)
- 2014年11月(84)
- 2014年10月(94)
- 2014年9月(6)
- 2014年8月(1)
- 2014年7月(13)
- 2014年6月(66)
- 2014年5月(99)
- 2014年4月(88)
- 2014年3月(102)
- 2014年2月(68)
- 2014年1月(83)
- 2013年12月(106)
- 2013年11月(112)
- 2013年10月(61)
- 2013年9月(20)
- 2013年7月(13)
- 2013年6月(27)
- 2013年5月(48)
- 2013年4月(39)
- 2013年3月(8)
- 2013年2月(20)
- 2013年1月(31)
- 2012年12月(33)
- 2012年11月(31)
- 2012年10月(23)
- 2012年9月(8)
- 2012年7月(14)
- 2012年6月(15)
- 2012年5月(31)
- 2012年4月(24)
- 2012年2月(4)
- 2012年1月(8)
- 2011年12月(35)
- 2011年11月(32)
- 2011年10月(13)
- 2011年8月(1)
- 2011年6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