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复一年的电商促销节的渲染下,如今618、双11俨然成为全国最大的线上狂欢节。而在狂欢节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的主会场,承担着为各分会场分发流量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大促的页面设计也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大多基于以往的经验沉淀,少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商业需求,更要兼顾用户的体验感受。本文将通过多次主会场设计实战中沉淀下的经验与教训,以京东微信手Q购物入口的年货主会场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在成熟产品中做突破设计。
1. 页面结构与动线逐渐趋于稳定
主会场设计不断进化和演变,从以往简单的会场入口展示,到会场+品牌+单品+关键词的综合内容展示。虽然视觉风格不同,但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体验上来看,本质都相差不大。
2. 需要更丰富的诠释品牌价值与用户感知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品牌/品质在全面升级,此时需要更加注重品牌价值与内涵的塑造,精准化传递用户感知。而主会场现有模式以大促营销为主,重点突出促销卖货氛围和类目分流,品牌价值与用户感知的传递较为薄弱。
3. 既要效率分流,也要逛起来(成交)
分流坑位与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会场的成交转化,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上需要平衡把握。
在电商设计中,我们需要把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商业目标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设计目标的制定,需要我们对主会场的商业诉求与用户诉求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制定有理有据的设计目标。
因电商环境的特点,主会场设计需要以商业诉求为思考起点,为商业价值赋能,辅助其商业目标的达成。因此,在策划阶段,设计师应该提前加入讨论,和业务方一起梳理并明确业务诉求。因京东大促节奏时间长的特点,节奏规划上会分为预热、品类、高潮三个时间,而针对不同的时期,主会场的业务诉求也会略有变化,但整体差别不大。
会场分流
大促期间,主会场作为流量矩阵中心,若只通过主会场一个页面来满足用户需求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的会场分流是核心的商业诉求目标。
提升成交转化
虽然主会场的核心目标是分流,但随着大促策划的逐渐深化,提升流量成交转化率,赋能主会场价值最大化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会场预约
京东大促节奏具有时间长的特点,节奏规划上会分为预热、品类、高潮三个时期。如何保障品类日-品类会场的流量曝光,为会场预约也是主会场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主会场最终面对的还是用户,服务好用户才能使其产生价值,并最终实现商业目标。根据对以往大促设计的用户及数据反馈进行深入剖析,可大致分为新用户及老用户两种类型,并进一步对用户特征/诉求等方面进分析整理出用户角色卡。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以下三大核心用户诉求。
捡便宜薅羊毛
大促期间,用户一般通过购物首页、社交分享、外部投放等入口进入主会场,无目的或半目的型用户居多。不管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是以「闲逛」来寻找折扣,捡便宜薅羊毛心理加重,但也相对理性。
快速筛选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商大促内容与玩法,用户需要一个更简单、更的会场为他们传达促销氛围与优惠。
个性化推荐
个性化算法基础上,用户对自己强相关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通过对商业诉求与用户目标的充分解读,在主会场设计中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来更好的兼顾商业与体验。最终将今年京东微信手Q购物入口的年货主会场的核心设计目标设定为:打造极简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专属感知。
设计策略的制定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始终贯彻核心设计目标来探寻解决方案,根据前面的设计分析,定义出本次年货节主会场的五大设计策略:用户专属感知、化繁为简,整合、多场景可复用、年味春节、多纬度多场景。
1. 页面动线设计
主会场作为大促版图中的流量矩阵中心,堪称绝对 C 位。在向用户传递大促氛围及专属感知的同时,又要满足效率分流及成交等目标,同时还要引导用户参与各种互动,这需要构建合理的页面动线。本次主会场页面动线设计划分为三大板块:头颈部、中间和尾部,采用总分总的节奏引导用户浏览。
2. 首屏-头部设计
主会场头部作为门面担当,承载着向用户传递主题诉说与促销氛围的功能。随着运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头部资源利用率等问题,头部设计不在单一的追求氛围打造,而将更多的承载功能型需求,如:会场推荐、活动推荐、预约时间轴、互动入口、优惠券等。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进行内容展现和传达,本次年货节将通过内容重组和层级划分来进行实现。
1. 首屏-头部设计
精准化营销下的千人千面,用户对自己强相关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大促环境下,他们更期望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单品、品牌、品类的促销折扣信息。在首屏如何向用户传递专属感知的体验?我们根据用户属性进行新老用户切分,结合日常活动数据验证整理出:猜你喜欢商品、购物车降价商品、BI 拼购商品、BI 会场等四类内容,打造用户专属年货节模块。
2. 中间-楼层设计
类型繁杂、内容众多的中部楼层设计,承担着 50+ 分会场曝光分流的重要使命。我们把 50+ 分会场划分为 9 大品类,每个品类一个楼层进行内容组合设计,包括:优惠券、品类主会场、分会场入口、品牌曝光、单品曝光、热搜词等内容。楼层顺序根据 BI 进行展示,让用户即使在内容繁杂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定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 尾部-猜你喜欢设计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当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简单了解长尾的含义后,可以清晰的知道主会场页面中加入长尾设计的原因:利用互联网移动端页面无限延长的框架,进行更多货品的曝光,来留住剩余未跳转流量,进行商品售卖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在长尾内容上加入 BI 推荐,深化用户专属感知,提升用户消费转化。
1. 今日必买模块设计
因京东大促品类日节奏性曝光的特点,主会场的今日必买模块作为这一特性的承接模块,需要满足不同品类日之间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在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的情况下,又能降低设计、开发成本?本次年货节主会场对今日必买模块进行了组件化设计。
除了今日必买模块,品类楼层的设计也遵循了这一设计原则。
1. 轻互动设计
如何让用户深度参与会场并形成记忆点?会场的互动设计是很好的方法。通过轻量的互动方式,引导用户参与并拿到奖励的同时,满足商业价值的需要。本次年货节主会场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做任务赢大奖、分享赢京豆、新年红包、明星拜年等四个互动玩法,有节奏的投放在年货节的不同时期,形成用户记忆点。
有些地方虽略有遗憾,但整体反馈不错。成交、UV 跳转率、UV 价值等指标显著提升,其中 UV 跳转率、UV 价值均为近两年大促主会场最高值。因涉及敏感数据,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
通过对 19 年年货主会场设计的详细解读,相信坚持阅读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对「如何在成熟产品中做突破设计」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希望我的这些思考能够给你在工作中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列举了交易型电商与内容型电商的对比,以及他们的消费者交易行为的四大区别。
消费者看到一个产品的时候,有两种典型场景:
在内容电商(比如看到新媒体文章推荐)时,用户一般处于单独评估状态。
比如顾爷发过一个软文卖“电表箱挂画”——家里电表箱很丑、不美观,用一副画把它遮住,显得家里美观又有逼格。
当看到这个商品推荐广告的时候,你就进入了“单独评估”状态,只比较眼前的画以及你的现状(没有电表画)。
这个时候你在意的是产品本身好不好,带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以及价格能不能接受。
很可能的结果是,你看到这幅画200多块钱,也不太贵,所以就买了。
而如果你不是在阅读顾爷公众号的时候看到商品,而是进入淘宝、京东这种交易型电商,心理就不一样了。
在交易型电商中,用户一般处于“联合评估”状态。
比如淘宝搜“电表箱挂画”,你看到的页面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你进入了“联合评估”状态,你主要的比较点不再是“电表箱挂画”和你的现状(没有电表画),而是众多的电表箱挂画中哪个最好。
如果你仔细盯着上面的淘宝图看,我想你此时的消费者心理已经发生了这些变化:想要看看不同价位的画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材质?大小?印染工艺?谁画的?急于寻找一些让自己感觉到熟悉的信息。
比如扫一眼看看哪个品牌是你听过的(即使是华为牌的画,此时都更能抓你的眼球)。
赶紧比较哪个店销量大、好评多(咦?刚刚看到顾爷的,怎么不这么关心销量信息?)
开始在意价格,并且重新思考买这个画到底值不值。
然后,你可能不会买电表箱挂画了,甚至会觉得买一幅这样的画很多余,还不如买一箱牛奶补补身体。
表面上看,一样的产品,你仅仅切换了评估方式(单独评估VS联合评估),你选择产品的标准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为了“在竞争中存活”,你不得不了解,“决定用户选择”的因素,到底产生了什么改变:
联合评估环境下,消费者更加注重容易对比的理性线索,比如材质、大小、印染工艺等,这是因为联合评估的时候,我们看的是选择项之间的不同,而不是选择项和现状之间的不同。
而在单独评估的时候,消费者会更加容易受到感性线索的影响,大脑进入的不是“计算模式”而是“感觉模式”,会更容易感觉到增加一个画带来的生活改变、这幅画整体的设计感、流露出的艺术气息等。
所以,如果你是在参数上占优的产品,比如小米或乐视的手机,进入联合评估会非常有利,因为用户非常在意跑分。
如果你是在参数以外的体验上占优的产品,比如设计精美和有情怀的手机,进入单独评估会比较有利,因为你的优势无法被直接计算,难以在联合评估中占优。
有研究发现,假设有两款同等价格的冰激凌,一款是满满地装在小杯子里,总共50毫升;另一款是在200毫升的杯子里装了半满,相当于100毫升。
看到两款冰激凌,消费者却又会选择半满但是量多的冰激凌——废话,大家又不傻,看数据明显这个给的多。
再比如,找工作的时候,如果只看到一个职业选择,大部分人会对那种工作内容激动人心、公司名让人仰慕、发展前景好的工作更满意(而不是单纯的薪水)。
而在联合评估的时候(同时拿到很多offer),大家比较来比较去,最终更容易选择薪酬更高但自己实际上并不喜欢的工作。
因为联合评估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忽略主观感受,选择那些“数据”和“参数”上更牛的选项。
所以在淘宝上,你可以直接根据材质、大小等性价比选择一个画,即使这个画买回去后你并没有像买顾爷的画那样惊喜。
这也意味着,在交易型电商环境下,拼参数、拼数据的产品容易获胜,而在设计感、原创性上占优的产品,难以赢得顾客选择。
而在内容型电商中,我们是单独评估,这时候设计师原创设计带来的冲击感,可能直接让我们选择去购买。
这同样意味着,在交易型电商中,我们更容易受到销量领先、知名品牌等信息的影响,因为这也容易比较。
而在内容型电商中,我们则直接感觉对这个产品喜欢不喜欢。
之前我遇到一个自媒体卖产品的客户,同样的产品(高端有设计感的杯子)推送给同样的粉丝,一个用淘宝平台,一个直接用微信嵌入的电商平台,结果后者转化率高了十几倍。
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淘宝本质上属于交易型电商,会强迫所有消费者自动进入联合评估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用户会更加在意成本信息,价格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更少人选择高端产品、享乐产品。
所以高端品牌(比如LV)在线下一定是用专卖店,而不会进入卖场,因为后者是联合评估。
总结
在内容电商环境下,更多人会在单独评估状态下购物,出现这些变化:
如果在淘宝、京东购物,此时你的心理状态经常是:我要买东西。
你处于“购物”(shopping)心态中,大脑中经常装着某个潜在的任务——比如要看看有没有好看的衣服或者想买一箱牛奶存放到冰箱。
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你处于“主动搜寻”的心理,你会对将来可能会购买的产品信息更加敏感,而对无关信息不那么敏感。
而在内容电商环境中,你本身正在专心看网红的直播或者某个自媒体的内容,这个时候突然看到有个产品信息(比如讲健康的播主,推荐了新型智能牙刷),此时,我们说你处于“被动接受”的心理。
这有什么区别呢?
研究发现,在主动搜寻的心理中,我们会更加关心直接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而对与任务无关的信息减少关心。
比如你想挑一款面霜,会在大量的面霜相关的商品中进行比较,对面霜相关的信息非常敏感。
而如果此时偶尔看到有个叫做“面部喷剂”的新型产品,你可能压根不会关心(因为你正在找面霜),即使它也可以帮助你改善和保养皮肤。
(ps:这个产品是我编的,用来制造未知感,实际上不存在这个产品)
所以在交易型电商中,各种新奇、未知的产品,其实并不好卖。
有个知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心理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心理学家召集一些志愿者,给他们布置任务:数一下在接下来的视频中,球员一共传了多少次球。
然后在视频一半的时候,有个人穿着大猩猩的衣服进场并且做了欢呼的动作。
实验结束,心理学家问志愿者:球员一共传了多少次球?大部分人答案都对了。
但是接着问:你们有看到一个大猩猩吗?结果超过半数的人声称没有看到大猩猩。
这是因为看视频的时候,大部分人聚焦于“数传球”这个任务中,从而自动忽略了与任务无关的信息(大猩猩)。
这也导致了用户在京东选购面霜的时候,可能更容易关注面霜本身,而不是主动好奇地去寻找除了面霜还有什么新型产品可以替代。
而如果是在内容型电商,用户事先没有觉得要买面霜,而是在看一档教你如何保养面部的节目,就更容易接受一种新型的护理面部的方式(比如XX面部喷剂)。
内容型电商,比交易型电商更适合销售新奇产品。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一次会议的演示文稿,通常是一个 .pptx 格式的文档,而日常来往的邮件附件里的文档则多是 .docx 和 .pdf 格式的文档。当然,设计师更熟悉的可能是在 Adobe Photoshop 中可以打开的 .psd 格式的源文件。
我们熟悉了这种各司其职的格式体系。
而网络正在改变这种格式体系。各种服务和功能大都「在线化」,大家都熟悉在线看视频,已经不会去分它是 .mp4 还是 .flv,在线音乐是 .mp3 还是 .flac 已经无人在意。而更为重要的文档和效率类的服务也是如此,且不说微软的 Office 365 和相对更加轻量的 Google Doc,国内的 腾讯文档和石墨文档等在线文档工具,让我们越来越少地接触带有.docx 后缀的本地文档。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本地文档就此消亡,但是这种去本地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如果文件的格式已经不再清晰可见了,那么概念的界限自然也会逐渐淡化。一个记录文本的文档和记录表单的文档为什么不干脆融合到一起,并且适应用来展示的需求?当然可以。
今年年中在 Microsoft Build 大会上微软展示的 Fluid Framework 就做的更加彻底。
无论是源自 Word 里面的富文本还是 Excel 当中的表格,它们甚至不用以单一完整的文件而存在,它们在网络上传递的时候,将会是一段简短的链接。但是在 Fluid Framework 的支持之下,呈现出来的,则是一段可交互的、具备编辑功能的、带有内容的模块。
说起来,并不难理解。在有 Fluid Framework 支持之下,任何网络环境都会是一个简单纯净的画布,一个可以承载不同类型文档和功能的空间。整个 Office 庞杂功能体系,你都可以按需取用,提取出来拉到 Fluid Framework 中使用。
「我们确实需要在关键领域,针对核心技术进行创新,」 Microsoft 365 负责人Jared Spataro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说道:「 Fluid Framework 是我们既是协作创新的新方式,也是未来承载各色内容的文档的新载体。」这种新的文档框架让用户能够拆解不同类型的内容,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文档中轻松地取用。
Spataro 还说道:「Fluid Framework 沿用了一部分以往文档的概念,但是将这些格式和文件彻底拆碎、打散,然后用云端的网址链接将它们逐一代替代。不同的链接承载放置不同的内容和组件,因此从文字到表格,再到图形化的可视化内容,所有这些都可以随意地整合,轻松集结在一个地方。然后,Fluid Framework 让你实时访问所有这些内容,因此它是动态的,可交互的,是完全可协作的,并且可以便捷共享的」。
作为一个尚且处于早期阶段的服务,目前Fluid Framework 还只是打通了 Office 自家的文档体系。但是即便如此,这意味着你可以将任何一个文档当中带有相应功能的内容,无缝地与人在 诸如笔记工具 OneNote 随时随地嵌入 Excel 的模块和丰富的表单、即时通讯工具 Teams 中加入演示文稿,并且和同事一起修改其中的样式,替换图片,增删动画而无需离开,你甚至可以直接在你网页的 Outlook 邮箱里面,直接编辑当月网站数据所生成的表单和相应的柱状图。
当然,这还不止。人工智能功能的加入,让 Fluid Framework 可以做到更多事情,比如发布会现场所演示的,实时发布信息,然后 AI 协助将信息实时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分发给不同国家的同事。
这种全新的功能,让内容协作中间大量复杂的概念和环节都被移除了,这种程度的变化是惊人的,它意味着交互的模式,从最底层的概念到呈现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还会随着产品迭代和时间推移,而进化得更加智能、无缝、微妙。
Spataro 总结道:「不同格式的文档,一直是人们思考如何制作内容的思维框架。但是 Fluid 往后退了一步,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个既有的体系,然后展现了一个新的可能:我们不再需要这些主导一切的文档格式和不同类型的文件。我们不用在处理表格的时候就必须联想到 Excel,写文本的时候也不必去限定工具必须为 Word,而可视化内容的展示也不再拘泥于 PowerPoint,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类型的内容,我要说的是,我们不再有文档了,我们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画布。」
而这个全新的东西,最近刚刚开始对外开放了申请入口:
Fluid Framework Developer Preview
当然,如今看起来颇为具有想象力的 Fluid Framework ,它的核心思路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在线协作的概念由来已久,《连线》杂志前主编凯文凯利在他1994年出版的《失控》当中早已提及相关的概念和想法,但是在如今实际上要打通新的领域,纳入一个新的格式,加入一个新的功能,都需要足够的基础才行。
Google Wave 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在一个画布之下,进行多格式、多样式、多人在线协作,几乎完全无界的在线协作模式是令人炫目也让人无所适从的,这一产品最终失败了,但是它在技术和架构上的遗产足以反哺出 Google Doc、Google Drive 这种级别的产品。
Google Wave 的想法在当时确实略有一点天马行空,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并没有跟上,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在当时也相当苛刻。而如今上线的 Fluid Framework ,应该也是从这些失败的前辈身上汲取了不少经验。
立足于微软最扎实的 Office 365 这一云端服务来进行铺设和测试功能,在服务群体上,则选择了需求更加清晰具体的企业用户(尤其是协作服务),来作为初始的切入点。这样的限制,足以说明微软的审慎和重视,他们甚至准备好了以年为单位来进行迭代。
微软对 Fluid Framework 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这个东西能够重塑行业,甚至重塑网络本身,也许到明年5月的开发者大会上,能够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 Fluid Framework。
竞品分析是UX设计师的标准工具之一, 且用户体验设计师的主要交付品之一就是竞品分析报告。在设计一个新的方案之前,我们往往会查看其他类似的产品,了解其他人做的相关工作,希望从中找到任何弱点或者优点,并期望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这将利于你的设计。事实上,竞品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工具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如何对比分析,如何批判性的进行比较以及从差异中获取价值。
UX设计项目会遇到哪些类型的竞争对手?
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分析哪些竞争对手?一般来讲,所有UX项目都面临两种竞争,一种是直接竞争对手,即业务有直接冲突,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冲突,商业冲突。例如滴滴和uber,淘宝和京东。另一种则是“间接竞争对手”,往往针对某些相似的产品模块,这里的竞争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只是为了比较而给与的一个名称。 例如你在进行自家产品登录注册模块的设计,此时你不仅仅可以研究一些直接竞品,也可以研究其他拥有此功能模块的产品。而该产品与你的产品并没有构成竞争的关系,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
为什么要进行比较?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首先,调研竞品发掘哪些功能或服务是他们不能做或者没有实现的,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可以利用的机会点,以提供新颖的或者说更强大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例如顺丰快递首先开创了机器填写快递信息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用户填写订单的效率、准确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品牌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检查其他设计师对相同需求的解决方案必然会对你有所启发,有利于你从中获取灵感来优化自家产品。例如信息架构的优化、或者简单地操作流程的优化。参考竞品意味着你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把竞品的每个模块、步骤拆解开来,分析其背后的设计原因及它们如何发挥作用,这将有利于你的产品设计。
参考竞品首先意味着你能够达到和竞品同一水平的用户体验,因为有了参照标准相当于指路明灯,竞品的优秀体验也会督促你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但竞品虽然为你创造了一个标准,同时也会限制你的思路和想法,使你可能错过一些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参考竞品能让你追赶别人,但无法让你完全超越他人。因此仅仅复制是不够的,必须融入自己的见解且时刻保持创新意识。
对直接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通常,竞品分析发生在项目的早期,你或许会寻找市面上是否会有竞争对手,然后尝试着从竞品中寻找优点和弱点,以推动自己的产品。如果没有竞争对手时,往往可以从目标用户入手,因为用户实际上拥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说策略,例如在滴滴流行起来之前,对应的用户群往往使用出租车来代替出行方式。目标用户在这之前是如何解决他们的需求的?你应该可以获得一些间接可比的方案,收集用户的相关想法有利于推动你的产品设计。
在产品上线后的运行阶段,仍然需要做竞品分析,此时或许存在一些新兴的的竞品,虽然是后来者,但往往会在交互、体验或者运营策略等方面碰撞出一些新的创意。根据竞品的功能策略,你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对产品迭代优化。除此之外,产品有时需要做一些追随趋势的更新,例如视觉风格、新的交互设计语言等。
如何从间接竞争对手那里获得灵感
间接竞争对手也会给你一定的启发,作为一个用户体验各种产品时,留心那些优秀的设计,可能是视觉方面也可能是交互方面,总之这些优雅的设计将会成为你的灵感之源。然而所有的设计都有其适用场景及背后的设计原理支撑,在海外设计经验中一再强调的 context(上下文)就是这个意思。
优秀的设计都是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策略的设计,而不是最美观或最的。因为设计不仅仅包涵体验更是要兼顾业务。同一个设计在一个地方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移植到其他地方仍然有效。
例如一个简单的登录模块的设计,按照常规经验,以目前微信的受众数量做参考,可以无脑选择微信快捷登录,这无疑是最便捷的方案,但为什么很多产品仍然采用手机登录?因为一个注册的手机号码能为公司的未来带来极大的增值,每个号码背后都是一个用户,且通过手机号可以对这个用户进行持续的推广营销,如拼多多的短信推广,移动联通的电话推广。
所以,一切的设计都应以设计背景,业务诉求为基本原则来进行,盲目的追寻极限的视觉和效率,盲目的信奉设计潮流趋势都是不可取的。好的设计和时尚的设计不同,好的设计有持久的价值,是美学和体验的结合,并以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的用户研究为后盾。这样的设计符合用户的需求同时能为企业带来收益。而时尚的设计则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销声匿迹。
一味追寻潮流的应用程序设计,公然违背基本的可用性惯例,违背交互设计的基本原理,很有可能在市场中失败。——Prototyper.io UX首席负责人Miklos Philips
竞品分析时谨记五个原则
为了保证你所进行的竞品分析的有效性,需要谨记以下五个原则。
1.理解背后的需求
分析任何设计之前都需要理解设计背后的核心需求,这并不是简单的查看表面内容,除了交互体验上的思考,更要深入产品本身,去更多的理解业务层商业策略等方面的内因。每个设计都有对应的场景、上下文甚至各种限制条件。只有理解这些你才清楚这个设计是否适合你的产品,或者是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比如观察淘宝的搜索功能你会发现首页的搜索和店铺的搜索有很大差异,即首页的搜索比重要远远大于店铺的搜索。店铺中的搜索按钮仅仅展示一个双指面积的btn,而首页则是展示一个接近通栏的搜索条。那么分析下来,店铺的搜索btn小巧精致,简易美观是否应该借鉴,答案是看情况。淘宝首页入口提供的是一级搜索,涵盖了淘宝百亿级别的商品,因此搜索功能的优先级极高。而店铺商品有限,用户浏览商品往往按照分类,很少使用搜索功能,这种情况下搜索的优先级很低。
因此,理解设计背后的理念,解决的问题、如此设计的原因才是竞品分析重点关注的方向。切记浮于表面。
2.确定真正的竞争者
认清自己的竞争者,他们往往并不仅仅是表面的直接对手。事实上应用程序只是一种帮助用户达成目标的技术手段从用户角度,有很多可选方向,而你的产品想要获得成功,你就要做那个体验最好,满意度最高的选项。回想一下,便利贴的功能应用程序是否能实现?答案是肯定的,但现在为止并没有任何应用程序能够撼动便利贴的霸主地位。因此,滴滴的竞品真的只是其他网约车公司吗,事实上滴滴最大的竞品是出租车。通常,你最强大的对手并一定不是和你一样的科技产品。
3.通过标准来判断,而不是个人臆测
每次进行比较都意味着根据某个标准来进行判断,如何决定两者的功能孰优孰劣,最好的方法是引入标准或者用数据说话。例如竞品某个模块转化率高,那必然有其内因。另外,我们可以根据业界的标准来评判产品的可用性体验,如尼尔森的启发式评估原则(后面会详细讲到)。
4.盲目模仿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
在特定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根本行不通。每个设计解决方案不仅是针对眼前的问题,而且还针对目标受众。请记住,良好的设计是仔细的分析研究产生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来与用理解用户,定义问题,并 根据上下文构思,最终产出最终设计和评估解决方案。
你可能会说,别人已经验证了的功能,我们没必要花费时间去重复测试,但他人的功能是针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业务目标,或许并不适用你的产品。所以,在模仿之前,请仔细考虑您的问题与原始设计师的方案匹配程度。
5.用户测试无可替代
在竞品研究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在将竞品的设计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之前,需要评估设计背后的需求、场景,以判断会否适合自家产品。这个过程可以没有用户参与,例如选择专家进行的可用性评估。但最终,在你决定将设计投入自己的产品时,你需要意识到只有真实场景下的用户测试,才能判断该设计是否成功。
无处不在的“汉堡菜单”按钮。最初是Facebook率先取得成功的设计,现在有大量证据表明该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可用性问题。通过将图标与其他导航方式(例如ios的菜单导航)进行比较的A / B测试,发现了这些问题。
时刻留意竞争对手的产品设计有利于你不断更新和迭代,从而保持竞争优势,但你必须知道,研究竞品只能让你和它处于一个水平,他不会教给你如何开辟新的想法,如何解决未解决的问题。并且能从竞品分析中收获的有效信息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因此保持质疑,持续思考,以创新意识探索更可能是UX设计师长远的目标。
NNG的十项UI界面启发评估的原则
前面提到我们应该通过标准来衡量产品的设计,而不是个人的主观臆测。尼尔森的启发式评估原则就是这样一套可实践的评估标准,共有十项,主要涉及到用户体验、可用性的评估。使用这是个标准能够评估出大部分的可用性问题。
1系统状态的可见性
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显示易于理解的界面信息和系统状态,以保证用户正确执行操作。
这其中其实不仅仅要求“可见”,也要求“隐藏”。因为系统界面的展示目的是使用户易于理解其中的信息,因此要清晰展示有效信息,同时隐藏无效信息和干扰项。概括来说这一项原则的关键在于视觉传达的效率,如CTA按钮高亮来聚焦注意力,文字链按钮添加下划线或箭头来传达可点击的状态等。
2.系统与用户习惯的匹配
设计师应根据目标用户的经验习惯进行界面设计,如使用符合用户认知的语言、概念、预测用户的常规行为方式如单手操作,减轻认知负担,并使系统更易于使用。
在电脑屏幕右键弹出的菜单窗口恰好在鼠标附近,因为用户当时视觉聚焦于此。移动端阅读类产品的目录按钮总在右下角,因为大部分人使用右手单手操作,而在IPAD端的阅读产品,目录置于左下角,因为用户一般需要双手持设备,此时左手点击目录更符合用户习惯。
当然,不仅仅要考虑用户操作习惯,更要考虑用户的心理预期。这就要用到隐喻,例如按钮按下后模拟出下沉的视觉效果,再如最早的阅读类产品模拟真实书架,还原用户习惯的书架浏览查找书籍然后阅读的体验。
3.用户控制和自由
产品应该允许用户自由控制自己的操作行为,例如可以撤销重做,或在不同内容间自由跳转。
4.一致性
界面设计人员应确保在相似的平台之间维护图形元素和术语的统一。例如,代表一个类别或概念的图标在不同的设备上使用时不应代表不同的概念。垃圾桶应当代表删除、回收等操作,而不是其他的语义。
5.防错
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错误,尝试尽量避免它们,将潜在的错误保持在水平。用户不乐意处理错误同时不擅长处理错误,为了减少用户遇到错误的,试着消除问题部分。例如验证码部分只允许填写数字,且自动唤起数字键盘无法切换字母键盘,这样就防止用户输入错误信息格式的可能。
6.降低用户认知负荷
人类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要尝试一次行给用户灌输过多信息,试着一次只展示一个核心功能或内容,每个步骤只用来做一件主要的事情。目前主流的注册流程都遵循这个原则,一次只进行一个步骤,输入手机号、发送验证码、填写验证码、登录成功。
7.灵活性和效率
使用更少的交互,让用户更便捷的完成目标,例如使用缩写、语音输入、自动填充等技巧。目前有些产品通过自动填充手机号码来提高登录注册效率,或自动填充短信验证码来提高验证效率,这就是一种优化交互来提高产品使用效率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权限要求较高)
8.美学原则与极简设计
减少混乱和多余的元素,不要争夺用户注意力,提供清晰可见的导航。根据海外的调研,有三到四成用户离开一个网站的原因是导航混乱不易理解。
9.帮助用户识别、诊断错误并恢复
采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错误的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说明情况。
10.帮助文档
我们期望不需要说明文档(类似说明书)也能让用户正常使用和产品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我们仍然需要一定的说明文档,来解释特殊情况或常见问题,以保证用户在需要时能轻易找到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UI中国
Chartistic是一款通过交互快速编辑数据可视化图表的app。本文通过对“Chartistic”app进行产品体验与分析后产出的PRD文档。该文档由几个板块组成:全局说明、产品说明、页面详细功能说明等。
一、文档综述
1.1文档输出环境
1.2产品简介
1.3产品总结
二、全局说明
2.1键盘说明
2.2按钮说明
2.3默认设置
2.4限制设定
2.5页面交互
三、产品说明
3.1产品操作流程
3.2产品功能导图
3.3页面流程
四、页面详细功能说明
4.1欢迎页
4.2首页
4.3图表编辑页
4.3.1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图表编辑页
4.3.2智能剪贴画编辑页
4.4X轴Y轴编辑页(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
4.5设置编辑页
4.5.1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设置编辑页
4.5.2饼图设置编辑页
4.5.3智能剪贴画设置编辑页
4.6图表完成页
五、总结
Chartistic,一款备受好评的小众数据可视化app。
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数据,以数据为导向的年代,日常办公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需要对或多或少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来帮助分析与演示。
虽然有很多的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创建图表,但是却没有多少工具可以使创建更简单、更具有交互性。
Chartistic无需登录,打开即用,在移动端以交互的方式编辑数据,一分钟内创建漂亮的柱状图、折线图、区域图和饼状图。将图表以图像的形式导出,并将其嵌入到演示文稿、电子邮件、文档、电子表格中!
交互便捷,操作简单的它已在43个国家/地区投入使用。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名列App Store的年度十佳应用榜单。上线起至今共入选 App Store 精品推荐 9 次,下载量累计24万次 。
目标用户:需要对少量数据迅速进行可视化处理的办公人群
产品定义:快速、简单的移动端数据可视化工具应用,导出图表作为PPT等演示工具的补充。
产品特征:
在不同页面需要输入编辑时,对应的弹出键盘的类型,数字键盘只能输入正数
图表编辑页面:
X轴Y轴编辑页面:
设置编辑页面:
新建图表时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页面名称:首页
入口:欢迎页后自动跳入
页面说明:
序号1:点击出现其他链接弹层,首页页面置于底部并虚化(如图三)
序号2:点击出现新建图表类型弹层,首页页面置于底部并虚化(如图二)
序号3:
序号4,5:点击关闭弹屏,首页页面置于顶部并解除虚化
序号6:点击快捷处理按钮消失,回到首页,在首页图表列表第一个位置添加复制的图表
序号7:点击弹屏关闭,快捷按钮消失,回到首页,该图表删除,列表中该图表后面的图表前移填充空缺位置
4.3.1 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图表编辑页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页面名称: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饼图图表编辑页
入口:
页面说明:
主页面:左滑展开展开设置编辑页面,下滑展开X轴Y轴编辑页面
序号1:点击返回首页
序号2:点击进入图表完成页面
序号3:点击图表类型切换为折线图,数值背景等设置不变,折线颜色为柱状图同一风格的单个颜色(如图6)
序号4:点击图表类型切换为面积图,数值背景等设置不变,折线与面积颜色为柱状图同一风格的单个颜色,折线的颜色比面积颜色深一个色号(如图7)
序号5:点击图表类型切换为饼图,数值背景等设置不变,配色也不变(如图8)
序号6:单击–切换图表颜色风格
序号7,17,18:按住上滑/下滑–修改圆点高度,上方或者下方的对应数值一起修改,左侧提示目前高度对应的数值,修改值在设定的Y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序号8,9,10,12:输入值之前按钮为灰色,输入后字体颜色由背景设置决定;点击展开X轴Y轴编辑页面
序号11:
序号13:点击后小圈即序号7变成删除符号如图9,单击删除符号删除该组数据,当删除至只剩一组数据时删除符号变回小圈,不可再删除
序号14:点击隐藏上面的下拉按钮、添加按钮、删除按钮、设置按钮,隐藏后图表变为左向,单击后以上按钮出现
序号15:点击展开设置编辑页面
序号16:输入值之前按钮为灰色,输入后字体颜色由背景设置决定;点击输入标题
序号19:点击饼图需要修改占比的目标扇形后出现两个半圆形按钮,按住按钮滑动分隔线调整目标扇形角度,按钮相邻一边的扇形同时被增大/减小角度,饼图中间提示目前目标扇形角度对应的占比
4.3.2 智能剪贴画编辑页
页面名称:智能剪贴画编辑页
入口:
页面说明:
主页面:左滑展开展开设置编辑页面
序号1:按住上下滑动更改有色部分的高度,左侧占比数值一起更改,更改范围为0%-100%
页面名称:X轴Y轴编辑页面
入口:
页面说明:
饼图没有编辑X轴名称按钮与编辑Y轴名称按钮
序号1:点击保留编辑结果,收起X轴Y轴编辑页面,回到图表编辑页
序号2:点击屏幕下半部分或者从下半部分上滑,收起X轴Y轴编辑页面,回到图表编辑页
序号3:
序号4:
序号5:点击编辑文本框与数值框之间出现小删除按钮即序号4,点击删除对应的该组数据
异常提示:
页面名称:设置编辑页面
入口:
4.5.1 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设置编辑页
标题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1:屏幕左侧页面点击或者右滑返回图表编辑页
值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2:最大值最高可设置为10000,最大值设置的值需要大于最小值,仅可编辑为整数
序号3:最小值最小可设置为0,最小值设置的值需要小于最大值,仅可编辑为整数
异常提示:
网格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4:可见性为关闭状态时,行数与每一间隔的值无法选择与编辑
序号5:初始默认值为10,可编辑范围为【0~15】,仅可编辑为整数
序号6:对齐条开启状态见图,在图表编辑页面滑动所编辑的数据对应到Y轴上的数值(图中的0、100、200、300等数值)时停顿一下,左侧提示所对应的数值;滑动编辑的数值(如323、546等)不在Y轴上时,不显示左侧的数值提示
序号7:简单图表仅保留图表主体形状,如上图
序号8:初始默认值为100,仅可编辑为整数,每一间隔的值需要在 【0.07*(最大值-最小值)~ (最大值-最小值)】这个范围内,考虑到(最大值-最小值)/输入的间隔值 得到的行数有可能不是整数的问题,实际显示的行数为(最大值-最小值)/输入的间隔值四舍五入取整后的行数
异常提示:
边框设置功能
图例设置功能
背景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10:主题文字注释
序号11:四种主题单选,设计出图标作为按钮外观,下方会出现对应文字注释,所选择的背景按钮外层加一圈黑色示意
图表样式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9: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样式说明如图
4.5.2 饼图设置编辑页
标题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1:屏幕左侧页面点击或者右滑返回图表编辑页
表格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竖向表仅可选择左对齐或者右对齐,横向表可选择左对齐/右对齐/居中。
值设置功能
背景设置功能(同4.5.1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
图表样式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饼图样式说明如图
4.5.3 智能剪贴画设置编辑页
图像搜索功能
页面说明:
序号1:仅可输入英文名称搜索,无编辑内容时文本框内容为Search,字体浅灰色,输入内容后字体变为黑色
异常提示:
当移动端无网络时,搜索框下方“在线搜索图像”更改为“连接中断”,搜索框点击无反应
标题设置功能
值设置功能
背景设置功能(同4.5.1柱状图/折线图/面积图)
图表样式设置功能
页面说明:
智能剪贴画样式说明如图
页面名称:图表完成页
入口:
页面说明:
序号1:点击返回首页
序号2:点击进入图表编辑页面
序号3:点击导出保存到本地或者分享
以上便是我本次倒推撰写的Chartistic的产品需求文档,格式参考倒推“潮汐”APP的产品需求文档。
这款App是一款很实用的手机应用,交互很有特色,因为过于追求操作的简便,导致功能局限比较大,对于App的未来优化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向尝试:
这是本人第一次撰写的产品需求文档,一定有诸多不足,希望各位前辈不吝赐教,感激不尽!希望可以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创造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不求做改变世界的产品,只求改变自己,改变眼前。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大部分交互设计师接到需求后,就开始分析下竞品、然后结合自己产品和自己的想法,就着手交互原型制作了,在这样一个设计流程中,交互设计师很难有体系化的思考。
有没有一套体系化的设计思路,让交互设计师做出的方案又专业、又全面、又经得起挑战和用户检验的设计方案呢?
本文是我梳理的一套体系化设计流程与思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体系化设计思路大纲如下: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在我们接到需求之后,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产生需求的业务背景是什么。其次是基于业务背景了解产品的目标是什么。最后弄清楚产品的用户人群有哪些,用户目标是哪些。
交互设计师通过从产品经理或者其他需求发起方那里了解需求生产的业务背景,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在了解清楚之后,追溯需求最原始本质。
在我们实际工作的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产品经理不会在需求文档中将业务背景写清晰,这时候我们交互设计师就可以将业务背景在交互文档中输出,并清晰的展示出来。
1. 业务背景是什么?
业务背景通常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通过做这个功能,对业务有什么帮助。通过业务背景,我们可以推演出业务诉求,并得到对应的产品目标。
2. 产品目标是什么?
产品目标是产品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对产品来说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好处。所以在交互文档的设计中要重点体现出产品目标。通过明确产品目标,可以清晰的指导我们做交互方案。
3. 用户人群是哪些?
用户人群主要是通过我们对现有产品的用户画像得到,并推算出使用这个需求的用户人群是哪一类人,通过明确的用户人群,这样我们在做设计过程中,可以很清晰知道这个需求为谁而做。
4. 用户目标是什么?
用户希望通过使用这个功能达到什么样的好处或目的。
5. 设计目标是什么?
通过业务背景、用户人群、用户目标和产品目标拆解出对应的设计目标。
以登录注册为例。业务背景是目前产品的登录和注册的效果不理想。对应的用户人群分为两类,分别为新用户的注册流程和老用户的登录流程。用户目标是方便快速的完成登录注册流程,越简单越快越好。产品目标是提升登录注册的完成率。
设计目标是拆解,如何能提高登录注册的完成率。那么设计师可以拿到登录注册的完成流程,看看登录注册过程中,哪些步骤转化率低,那么对转化率低的地方进行设计优化。
目标拆解就是对页面进行数据提升具体优化方案,例如文案问题、视觉布局问题、交互路径问题等。
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常见的有:目标导向、数据分析、用户调研、设计走查、场景化设计、用户体验地图、竞品分析等。
在做设计方案过程中,一般不会将上述的方法全部用到,更多的是使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使用。
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例如在做登录注册这个优化流程方案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到转化率低和设计走查思考如何提升数据,就可以完成设计目标。
1. 不同场景梳理
我们需要以场景的思维做场景分析,通过场景分析就可以清晰地描述这些场景,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并在这基础上用交互方案满足需求。
举个栗子,产品提出一个需求:应用添加「商品列表按照价格从低到高排序」的功能,这还是老思维,是在「定义我们的应用」;
而如果从场景的角度来思考,用户搜索某种商品,在列表页会列出一长串商品,而用户此时只想快速找到符合他的要求的那一个;而有些用户在挑选的时候,会需要买价格便宜的,此时排序功能就是用户的需求。
这样从场景来理解,会更清楚地理解需求发生的环境,便于做出好设计。
比如,顺着排序的场景,可以进一步想:有这样需求的用户在我们的应用里多吗?如果多,那么意味着用户经常需要进行排序的操作,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把排序的入口放的明显一点,好操作一点,方便用户轻松地进行排序。
对于使用滴滴快车的用户,整个流程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上车前,坐车中和下车后。每个阶段都存在多种用户使用场景。
2. 不同角色用户
有时候需要考虑不同角色的用户,例如后台系统,需要同时考虑普通用户、管理员角色和超级管理员。
三个不同角色的使用权限也是完全不同的。权限:普通用户 < 管理员角色 <超级管理员。三种角色的主操作流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差异化设计。
3. 设计不同流程
明确设计目标、设计方法确定、弄清楚不同场景。接下来就是设计不同的流程。
一般先设计功能入口流程,接下来就是主流程和支线流程。最后才设计异常流程。
4. 方案细化和走查
在涉及到异常场景,且可以全局性复用的情况,则只需要全局性组件说明即可,不用每个流程都展示其异常场景组件或者页面。
全局组件指的是整个产品通用的组件,例如全局断网,操作成功、操作失败、加载、空数据界面,404 等
全局断网:一般是在首页使用 tips 提示。用户在其他界面点击操作时,也会出现 toast 反馈提示用户。也有一些 app 在用户进入后出现对话框提示用户网络异常。相对于对话框,使用 tips 对用户的干扰度更小。
操作成功:一般操作成功都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出现对应的提示。
操作失败:异常情况导致操作失败,这时需要统一的提示,通常使用 toast,也有一些使用对话框强提示用户。
加载:涉及到全局加载和局部加载,全局加载在设计中要统一说明,例如上一个界面点击进入下一个界面,使用的全局加载就需要说明。如果是一些小场景的加载,那么需要特殊说明。例如上拉加载,下拉加载,局部小区域加载等。
空数据类型一共有三类:
通过核心指标判断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预期,以此验证设计方案是否成功,并为后续产品的迭代优化做依据。
1. 关注设计的核心指标
设计过程中,要关注设计的核心指标,针对于核心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如果改版的最重要(核心)的指标是任务流程完成率,先查看用户操作流失率,然后分析找出流失原因,给出对应的优化方案。等到优化方案的产品版本上线后,对比完成率数据变化。
如果改版的最重要(核心)指标是人均观看次数,则要思考可通过哪些设计策略可提升产品的人均播放次数。
举个例子,新浪微博,以前版本用户看完视频后,视频会有重播按钮和推荐视频,用户只有进行下一步点击才能播放下一个视频。
改版后看完视频会自动切换到下一个视频。这样的设计策略虽然绑架了用户的行为,用户从一个主动接收者,变成了一个被动接收者,但是这种策略能有效的提升人均播放次数。
2. 核心指标带来的价值/收益
当验证了核心指标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时候,就需要总结核心指标带来的价值和收益,这样的话设计价值才可以直接被量化。
举个例子:一个 banner 的点击率达到 3% 的时候,每天 GMV 约 200 万,当重新设计了这个 banner,同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点击率提升到了 6%,这时候通过数据查看每天的 GMV 是多少,如果达到了 400 万,那么这增加的 200 万的 GMV 则是通过设计优化所带来的。
设计师在交付稿件后,容易松懈,以为项目告一段落,就疏于后续的跟进工作。其实后续的跟进也很重要。产品测试版上线后,交互设计师应该跟进后续的走查和设计问题的反馈。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上线的方案有哪些问题需要优化,建立需求池方便后续跟进优化,不断完善产品设计。
文章来源:优设
关于「撤销」有很多设计细节可以讲,所以我花了两周时间,将其浓缩成 3000 字,帮助各位产品设计师更好理解撤销的设计细节。
撤销的目的是帮助用户取消当前的操作行为。
撤销可以对用户使用产品起到一种安全保障作用,让用户在界面中自由地探索而无需担心操作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或者用户删除了一个视频,撤销可以帮助用户恢复他所删除的内容;以及用户进行了一步操作,觉得不太好,就通过撤销来回退到上一步操作。
与之对应的叫「重做」,就是当用户撤销了当前的操作,但是想了想,还是行进到刚才已经操作的步骤好了。既给了用户安全感,还给了用户反悔的余地。
类似于下象棋的时候,你觉得这一步走得不好,所以悔棋了,虽然对家没说什么,但是你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毕竟落子无悔真君子,所以你又把棋子放回去了(真是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呢)。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升用户使用产品的信心,增强对产品的控制感;鼓励用户放心地探索,快速建立起自己熟悉的操作路径。
所以关于撤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聊聊:
它的意思是,依次撤销之前的操作。
在尼尔森可用性原则里,就有一条类似的原则存在,即 User control and freedom(允许用户自由操控)。
很多人把这条原则解读为「撤销原则」,本质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撤销确实需要让用户自由操控。但是早期的撤销,并不「自由」,而仅仅只是让用户在一定范围内「可操控」。
比如早期在一些产品里,执行多步操作,但往往只能撤销一次,要想继续撤销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它的操控自由度就很低。那时候如果把这条原则解读为「撤销原则」,显然是不合理的。
于是,后来逐渐延伸出多次撤销的功能。
我记得最早使用 PS 的时候,在 PS 里面就有关于撤销次数的范围设定,但是我忘了具体范围的上限与下限是多少了。
使用的方式是,比如我设置参数为 10,那么之后我的撤销也只能操作 10 次,要想继续撤销,就会告知无法继续了。
现在的很多工具产品应该是没有这些限制了,比如 Sketch,Word 都是可以无限次撤销直至最初始状态或刚打开文件的状态。
相对早期撤销的使用逻辑,后来可多次撤销的操作在自由度上,确实是好了那么一些。
它就是在「单次撤销」的基础上,给了用户「多次撤销」的机会,并让用户回到自己满意的位置。
但是这里的撤销,它还不够自由,因为它是「依次撤销」—— 每一步撤销用户都得经历。
当撤销随着用户场景的变化而进化之后,才真正具备了比较自由的操控方式。
让撤销具备「选择属性」,必须与另一个元素做一个结合,那就是「历史记录」。
继续拿 PS 举例。
大家看到上面这张图,当你在 PS 的画板里完成了一系列操作之后,发现后面有一些东西做得不是很好,想回去重做,但是依次撤销又觉得不好把控,于是就通过操作历史,来选择具体回退到哪一步。
相比于依次序撤销,选择性撤销的自由度更高,也更符合其对尼尔森可用性第三条原则的解读。
或者再通俗一点的例子,浏览器。
假设这时候你打开了 5 个网页,关掉了其中 3 个,但是突然想起第 1 个关掉的网页还有值得收藏的内容,于是依次撤销 3 次,才打开第 1 个关掉的页面。
而现在有网页历史记录,就可以直接帮你打开之前关闭掉的所有网页中的其中一个。
解决了用户每一步都要经历的问题。
当「撤销」与「历史记录」结合之后,「选择性撤销」的出现还能解决掉「依次序撤销」的一个关键问题:撤销重做之后,无法复原。
通俗点讲,就是当用户撤销到之前的操作,进行了新的操作行为,那么原来旧的那条线路就被废弃了。看图:
当用户操作到第 5 步,然后撤销至第 3 步,再执行一次新的操作,那么步骤 4 与步骤 5 就会被废弃。
大家知道很多设计师都会做版本记录,因为 PS 的历史记录虽然在撤销操作上方便了很多,但无法复原之前的操作逻辑依旧不能满足一些设计师的诉求。
毕竟不废弃的话,撤销操作的逻辑就会很复杂;且通常「选择性撤销」伴随解释,说明用户清楚知道自己当前行为会造成何种后果。但它并不能解决用户操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这类问题。
而「选择性撤销」的「版本记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结合历史/版本记录,比如用 Notion 或石墨写了一篇文章,它们都会有版本记录,过程中会根据时间维度与内容变更维度来判断是否进行保存,那么当用户想回滚到之前的那段内容,只要对这些版本进行点击查看,然后选择具体撤回到哪一步即可。
比如我今天(2019.11.05)早上花了半小时最后对文章做了一次整理,添加了图片,它就会记录其中的操作变化,且可进行选择。这里无论如何撤至哪一步,其它内容都会有留存,不会消失。
也许这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撤销,但它确实是撤销的升级版。
这样看起来是不是自由操控度要高很多呢?
到这里,我只是讲了「撤销」的特性,下面来聊下它在界面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
我们现在在很多产品里都能看到撤销,在网页里与移动 App 中,它的使用形式虽然多样,但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
大多就是单次撤销,因为用不到多次撤销,多次撤销更多是在工具里被使用。
比如油管的撤销使用:
当用户对一个视频进行「不感兴趣」的操作时,视频内容会变成右边这样,可撤销。这个内容会一直存在直到用户刷新页面时才会消失。
类似的还有淘宝网页端的购物车,当删除添加的任一商品后,其也会在附近位置出现可撤销的操作。
在网页产品中,撤销的运用大多是这样的。
我们再来看移动端产品对于撤销的应用。
在 iOS 中比较常见的是微信的摇一摇手机撤销正在键入的内容:
这类撤销较为被动,经常是在无意间触发,所以不是我们主要要聊的。
而有一类产品,撤销会以 Snackbars 的形式出现,如图:
当这类邮箱产品,删除了某封邮件后,在底部就会出现这样的提示,告知用户可撤销上一步行为。
更多的还是工具类产品,比如修图类产品 Snapseed:
它有单次撤销,也可以重做,还能多次撤销,多次撤销就是点击「查看修改内容」之后,右图出现的样子,它会把所有步骤都呈现出来,给予用户选择具体撤销至哪一步。
其实更多的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非工具类产品里撤销很少见呢?难道用户从来不会误操作或操作之后反悔?
下面一节来解答。
先放结论:当某个功能具备撤销属性时,切勿再使用二次确认对话框,反之同样成立。
撤销与二次确认,是两种东西,虽然有时候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它们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
举个例子:
上面这张图,左边是在执行操作前弹出的确认框,右边是执行操作后弹出的提示框。
二者的区别很明显,二次确认的删除提示框更具警示效果,后者作为提示,较为弱化,且通常是在用户操作完成后弹出。对于用户来说,在非工具类产品中,前者更好的抑制了用户的冲动行为或误操作行为。后者作为提示类控件,不具备警示效果。
所以它们不应该同时出现,且它们虽然是解决同一个问题,但是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于是,在大多数产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撤销的使用,因为大部分需严谨的操作都会有二次确认,并不严重的操作也就不需要任何提示。即使是上述提到的邮箱删除,没有二次确认也是因为它有撤销作为提示且还有回收站允许用户检查确认。
所以,除非是场景与之密切相关的,比如社交产品内容发送后的撤回功能。
微信早期的撤回,只是撤销,它并不具备「重做」属性,现在撤回,内容会重新出现在输入框让用户重新编辑。
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它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确实会产生小问题。比如误操作发出信息,或发出后发现话术并不严谨。
所以这一段内容只是想告诉各位:二次确认操作与撤销操作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是解决同一个问题,但它们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必须谨记。
另外还有个提示:心细的同学会注意到文章里或其他产品里出现的「撤销」通常也会写成「撤消」。在别的领域里这是两种不同的内容,但在产品设计领域里,目前并没有对这两者做明确的区分,所以暂时不用过于纠结。
这篇文章讲了很多内容,我在这里梳理下:
所以当你设计的产品要用到撤销时,也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这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其实这篇文章里包含的内容有很多,而且有很多争议点我都没放出来,直接一笔带过给出正确结论了。写这种大部头文章太累,要思考的点很多,需要帮助读者从多视角排雷,很可能导致初学者在读文章过程中出现阅读吃力的问题。所以之后还是会挑一个点来写吧。
文章来源:优设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异常状态进行设计总结,其中介绍了不同异常状态的表现形式以及我们应展现的设计状态与规范。
异常状态多在特殊场景下出现,比如服务器异常、网络异常等,因为异常状态出现的概率是较低的,所以异常状态也常常会被忽略,等到实际碰到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还有这种状态……
作为交互设计师,在完成主流程设计后,也应该考虑到异常场景。
从全局性出发,我们可以预先考虑到产品将会碰到的异常状态,针对不同的异常状态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在后续的设计需求中直接复用即可。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异常状态进行设计总结。
网络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网络连接权限
针对某App的网络连接权限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设置,可设置为关闭应用使用数据,或者只允许应用在WLAN下使用,或者允许应用在WLAN与蜂窝网络下均可使用。
所以以下均属于网络异常的情况:
(2)网络连接状况
在断网(打开飞行模式)、弱网(手机信号差)的情况下, 也无法正常获取数据。
当网络异常时,用户点击进入新页面或在当前页进行操作时,App会通过异常状态缺省页或交互反馈来告知用户当前异常状态和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当用户操作进入App新的页面时,常以缺省页的形式提醒用户当前网络异常。当应用检测到有可用网络时,缺省页将自动刷新页面内容。
比如网易云音乐在无网络连接下,进入新页面时,缺省页以简单的文案告知无网络的基础原因,通过查看详情来告知用户解决方案以及引导如何解决问题。
美团、腾讯视频等,引导用户检查网络权限设置和稍后再尝试刷新页面,稍后再试是因为弱网环境是暂时的,比如在地铁上高铁上或者某处手机信号接收较差的地方。
(2)当用户点击操作当前页面时,比如上拉加载页面、下拉刷新页面,点赞、关注等操作时,常以toast或对话框的形式提示用户。
比如网易云音乐,网络异常情况下下拉刷新或上拉加载页面均进行对话框提示,并引导用户检查网络权限设置。
美团外卖,无网络连接环境下,在我的订单页面进行评价操作,会进行toast提示。
前面说完网络异常的设计规范,接下来就不得不提到流量警告的场景。
对于需要消耗大量流量的应用:
(1)在流量环境下进行需要消耗大流量的操作,比如播放/下载音视频等,页面会进行流量警告。比如网易云音乐在流量环境下打开MV。
(2)在WI-FI环境下切换到流量环境时通常应用会主动暂停进程并进行流量警告,并在页面上告知用户原因,让用户选择是否继续进程。
比如网易云音乐、爱奇艺、芒果TV、BiliBili等音视频娱乐App,在以上2种场景下,在视频画布上进行告知让用自己选择是否继续播放,同时也提供按钮入口让用户办理业务可免流量进行播放。其中,芒果TV和BiliBili的继续播放按钮还贴心地告知了用户将要消耗的流量值。
对以上两种场景的处理方式进行归纳,均为流量警告方式。
总结完网络异常和流量警告的设计规范,我们知道其中影响因素包含:网络连接权限、网络连接状况以及网络环境的变化,下面做一个小总结,以便快速查询。
在总结之前强调一下,网络权限设置是针对某App,连接Wi-Fi和流量是针对手机(所有应用)。以iOS为例,设置截图如下:
针对以上情况,表现状态为“网络异常”,则参照网络异常的设计规范;表现状态为“流量警告”,则参照流量警告的设计规范。
服务器出错的情况是较少出现的,若出现服务器异常,其异常的时间也较为短暂。
一般不提示具体原因,处理方式为进入新页面的话则以缺省页(文案或是文案+插画)的形式进行提示+重试按钮,例如,进入小米金融贷页面时服务器出现异常,缺省页提示错误原因同时提供重试按钮。
点击操作的话则以toast或对话框的形式进行提示并重试,比如下图的段友app,服务器出错,刷新页面后进行toast提示;前段时间超级火的zao应用,朋友圈火爆传播,一度造成服务器访问过载,制作视频的时候应用给出了对话框提示。
在数据加载过程中,导致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1、网络异常导致加载失败
2、服务器请求数据失败导致加载失败
1、如果是因为网络异常导致加载失败,处理方式参照网络异常的设计规范。
2、如果是服务器请求数据失败,处理方式参照服务器异常的设计规范。
空状态就是指页面当前无内容,主要在以下场景下会出现空状态的情况:
当前页面为空一般会提示用户当前页面为空状态,同时也可能会做适当的引导。
针对空状态的场景,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设计原则:
(1)用户无权限
一般在B端产品中会碰到这种场景,通常来说,若用户无权限访问某功能模块的话,处理方式一般是将该功能模块对用户进行隐藏。
若有其他原因不能隐藏对应功能模块,处理方式为缺省页面(文案或是文案+插画),但文案要足够明确,告知无权限的用户该如何处理才能访问,一般是联系管理员添加权限。
(2)搜索无结果
搜索无结果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缺省页面(文案或是文案+插画),另一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上相关推荐。具体用哪一种根据设计目标来决定。
比如网易云音乐搜索音乐无结果直接用文案告知。豆瓣搜索书影单无结果以插画+文案的形式展示结果。美团搜索不到相应的内容,应用直接推荐其他商家刺激用户购买。
另外也有应用会添加一些引导操作收集用户数据来优化搜索,比如微信读书找不到相关的数据,在页面的底部提供一个入口让用户填写书籍名称和作者,基于用户的反馈数据,微信读书在后续书城书目的收录工作中,就可以优先收录用户搜索率较高的书籍了,在优化搜索的同时也提供了用户反馈诉求的入口。
(3)初始内容为空
需要用户进行操作产生内容的页面,初始状态一般为空,和搜索无结果的处理方式类似,有2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缺省页面(文案或是文案+插画),另一种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上快捷入口或推荐内容,其目的都是在于引导用户进行操作从而产生数据。具体用哪一种还是根据设计目标来决定。
直接用缺省页面告知方式上,例如网易云音乐,个人未发布相关动态,该动态页面直接用简短的文案告知用户暂无相关动态。
提供快捷入口上,比如微信读书,用户未加入书籍到书架时,进入书架页面,会有一句话文案引起用户共鸣,另外附上找书按钮方便用户快捷进入书城进行找书。
如果通过用户浏览记录和搜索行为等能够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爱好,进行精准推送,那在空状态页面进行推荐引导也不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比如网易云音乐、腾讯视频和美团均有采取该方式。
网易云音乐里头我从未购买或领取过数字专辑,该页面也是无数据的,网易云音乐在页面底部进行了数据专辑的推荐,具体的推荐算法不太清楚,我觉得可以是销售量较大的专辑,或者根据我个人的搜索和浏览记录进行相关推荐,最后通过埋点数据分析通过推荐引导购买是否提高了专辑购买率。
(4)内容被删除
页面内容被删除区分场景说明。
第一种是需要用户操作产生内容的页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删除将页面内容清空。
对于该场景,当页面内容被用户清空后,页面内容为空,处理方式和初始状态为空类似,以缺省页(文案或是文案+插画)的形式告知或在此基础上加上快捷入口或用户推荐。
比如清空网易云音乐中我的下载列表所有单曲、清空腾讯视频我的缓存视频,清空微信读书的书架,清空后的状态和初始状态是一致的。
另一种场景是的页面入口依然存在,但二级页面内容已经被删除了,二级空页面的设计处理方式是以缺省页(文案或是文案+插画)的形式告知,文案信息告知用户内容已被删除。
例如某微信订阅号的文章发布记录中的某篇文章已经被删除,点击进入二级页面后的提示如下:
功能已上线,后期进行产品升级或迭代功能正在开发中,功能入口没有进行关闭还是允许用户访问,通常会在用户进入该页面之后进行对话对话框提示,告知原因。
以上对几种常见异常状态的设计规范进行了总结,相对正常状态,异常状态较为少见,容易忽略,大家可以参照以上规范进行异常状态设计和优化调整。后面碰到其他异常状态,我会继续补充。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本篇文章立足于网格系统的基础上,以网格使用逻辑详细的介绍了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如何才能把划分的网格当做工具使用。
文章来源:站酷
本文从什么是场景化、场景化设计的案例、为什么要基于场景化做设计和如何进行场景化设计 4 个方面为你完整梳理场景化设计思维的知识点。
「场景」在百度百科里的定义是: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情景。情景又指:
在戏剧或影视剧里,场景由人物,时空,事件(行为),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要素构成。
互联网中的「场景」我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实现用户目标而产生的场景,这种类型的场景需要明确用户目标,可能并不需要涵盖用户是怎么实现目标的。这类场景指根据用户的精准需求,为其提供精准服务,用明确的差异化服务给用户提供一个使用产品的动机。比如微博和微信,微信定位是熟人社交,微博则是陌生人社交。另一类是更加精细化的场景,这类场景需要明确用户操作流程。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类场景展开。
场景化设计指基于对场景的分析,得出用户痛点与需求,结合前后场景预判用户目标,通过设计提高用户效率,给予用户惊喜与感动。
场景要素包括:4W+1H,即Who人、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 、How环境,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所处的环境如何。其中 Where 又包括线上地点和线下地点,线下指现实中的定位,可以通过手机信号塔数据(GPS),Wifi 连接等获取;线上指用户所处的具体页面。
如:用户(who)早上上班(when)在地铁上(where)看电子书(what),地铁上人多嘈杂且操作不方便(how)。再比如用户(who)中午(when)在办公室里(where)点外卖(what),肚子很饿还不知道吃什么(how)。五要素就像口诀,帮助我们全面快速地描述场景。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场景化设计,这里基于上面提到的场景五要素举一些例子。
人是变量:用户不同,看到的信息不同。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推荐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挖掘不同用户的喜好,生成用户画像,为每位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这样的产品大家都很熟悉,比如抖音,淘宝,微博,今日头条。
时间是变量:时间不同,看到的信息不同。比如小米 MIUI11 的效率革新功能「智能出行」,当在出行类 app 上定好行程后,MIUI11 就会自动将该行程记录在负一屏显示并同步日历,同时会根据出行的时间点,在通知栏实时更新提示:
再比如在 Google Maps 的 app 里开启导航时,如果目的地在预计到达时间还没有开门,或者快要/已经关门了的话,会有个弹窗提醒。
还有蚂蚁森林的页面会根据用户打开的时间进行变化(白天与夜晚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充分考虑了场景中时间这一变量,才有如此暖心的设计。
地点是变量:同一个用户,在不同地点看到的信息不同。比如,大众点评APP当用户从常住地北京(where)定位成非常住地杭州(where)时,根据用户的上个场景与当前场景预测用户可能处于旅游状态,从而预测用户下一步的目标是在杭州「吃喝玩乐」,所以首页和攻略页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为用户推荐旅行地的「吃喝玩乐」。
环境是变量:不同环境看到的信息不同,比如设备环境发生变化时:iOS13 中的备忘录页面,将「添加」按钮移到了右下角。为什么?因为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把按钮从右上角移到右下角,更有利于用户单手操作。
再比如:我们在驾驶环境下,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或减少分心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所以基于驾驶环境,iOS11 上线了驾驶模式功能。当 iphone 与车内的 USB 或蓝牙连接,或 iphone 感知到人的移动速度时,iphone 就会自动进入驾驶模式,在该模式下,任何人发短信,我们都不会收到提示,对方会收到「我正在驾驶,稍后回复您」的自动回复。同时,iphone 会追加一条短信,提示对方只要回复「紧急」关键词,我们就能立刻接收到他们的消息提示。
通过上面的举例想必大家已经了解到了基于场景做设计的好处。由于与用户的空间相隔,设计师无法感知用户在真实场景中使用产品的具体情况。通过场景化设计的方法,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分析与预期,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用户与场景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
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
根据用户的使用流程和行为路径列举场景,这里以乘坐飞机(手机购票)为例,列举乘坐飞机涉及到的关键场景:
通过对关键场景的详细描述,我们将摸不着的用户场景像过电影一样在眼前一一呈现,有利于我们发现很多想不到或者通过调研得不到的细节,帮助我们发现用户真正的痛点与需求,洞察设计机会点。
完成了第一步的场景列举,我们对流程中涉及的场景有了深刻的了解。下一步就是对场景的判断与分析,挖掘机会点。机会点挖掘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分析当前场景存在的痛点和需求挖掘机会点,二是通过对用户下一步目标的预判寻找机会点。
通过分析当前场景存在的痛点和需求挖掘机会点
支付宝「朋友」界面,当用户输入某数值时,输入框上方会自动显示「给对方转账***元」按钮,用户可点击该按钮完成转账。这是因为经常有用户误以为输入数值发送即完成了转账,导致很多尴尬的状况出现。基于该场景下的痛点与需求,支付宝做了这个改进,贴心又好用。
iOS 系统在切换 APP 操作时,会将一些金融类 APP 虚化,以此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这一设计细节也是充分考虑了用户在切换 APP 时的场景,解除了用户在公告场合担心被窥屏而泄露个人财富信息的担忧。
还有,当我们用耳机听音乐或播放视频时,拔下耳机,声音就会自动停掉,这样就算在安静的场合听音乐或者看视频,耳机不小心掉下来也不会发出尴尬的声音,这些都是充分考虑了用户当前使用时的场景,才做出如此贴心的设计。
通过对用户下一步目标的预判寻找机会点
第二个方法是通过对用户当前场景的分析,预判用户下一步的行为与目标,从而寻找当前场景的机会点。
如何预期用户下一步目标?有三个方法:
在谷歌浏览器,当我们打开多个浏览窗口时,通常需要手动一个个地关闭标签页。chrome 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当用户关闭一个标签页时,预期用户会关闭下一个标签页,所以当关闭一个标签时,相邻标签会自动靠近,保证关闭的按钮始终位于鼠标的当前位置,这样用户就不用移动鼠标关闭下一个标签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在将机会点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时,有两个可作为依据的设计原则,分别为,情感化。
实现有以下几个方法:
行动点前置
通过对用户下一目标的预测,将用户目标在当前场景展示,缩短操作流程,达到的目标。如淘宝首页的 tab 栏会根据每个用户的浏览记录预测用户目标,千人千面个性化展现,缩短了用户查找商品的路径,提高商品购买效率。
行动点置换
还是拿淘宝举例,淘宝底部的第一个导航,当用户滑动首页下方的商品流时,该按钮由首页变成置顶。
行动点相关提示
意思是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步目标进行相关的提示。如支付宝朋友页面,当上滑时,会出现「找人转账」的提示,点击进入朋友列表的纯净模式(去掉了服务通知等跟转账无用的列表),提高了用户寻找的效率。
再比如,网易邮箱,当邮件中提到附件,但是没有上传附件时,点击发送后,系统弹出下方的提示,解决了用户常常忘记添加附件的困扰。
突出行动点
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步目标突出关键按钮,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关键操作,吸引用户点击,降低了用户思考成本,提升效率。运用这个方法进行设计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淘宝的商品详情页用红色突出购买按钮等。
直接执行
根据用户当前目标或下一步目标直接执行。比如滴滴的扫一扫界面,当检测到光线较暗时,手电筒会自动打开,提高了扫一扫的效率。
情感化
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到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的设计,行为的设计,反思的设计。情感化设计是能打动人的,它能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情感化设计是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情感的纽带,能强化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
情感化设计的步骤依次为:提炼影响产品的的情感指标→聚焦用户对产品的情感诉求→产出设计方案→验证设计价值(来源于周姮—知乎蚂蚁金服体验技术部的一次分享)。
在谷歌表格每列的开头依次输入「Pride」五个字母后,表格会变成彩虹样式。
网易云音乐在用户生日时会变成「生日快乐」的蛋糕样式,点击进去的音乐列表,第一首歌是生日歌,让人心里暖暖的。
最后一步就是设计方案的验证,设计方案能否帮助用户缩短操作流程?降低用户思考成本?帮助用户地完成任务?是否能打动用户给他们带来惊喜与温暖?通过可用性测试及上线后的数据反馈,帮助我们更好的优化设计方案。
1. 什么是场景化设计?
场景五要素:4W+1H,即Who人、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 、How环境,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所处的环境如何。
2. 有哪些场景化设计的例子?
3. 为什么要进行场景化设计?
4. 怎么进行场景化设计?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