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译文|移动体验设计禁忌

资深UI设计者

我们一开始为什么去安装应用程序?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但当一个应用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时,用户肯定就会离它而去。一个应用的成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整体移动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绝佳的用户体验是一个应用程序成功的关键。

顾振宇: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论坛-体验和交互设计分论坛

资深UI设计者

演讲题目

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品“可用性”问题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讨论主题,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实用性”价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交互设计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对精神享乐的无止境的追求,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人类向更健康的行为方式进化。

跟着电台动起来 如何设计跑步的垂直场景

资深UI设计者

用户真的有通过电台App来跑步的需求吗?

这是我们在规划这个产品功能时的第一个问题。即使在音乐类软件都已经上线了跑步相关功能的当下,我们依然发问——真的有人,通过电台App来跑步吗?

如果仅仅是针对现在电台类App,那需求一定是微乎其微,不同于音乐统一的内容属性,电台类内容属性太丰富——音乐时间短,小说时间长;相声很搞笑,新闻很严肃······这些内容决定了他们天然就不能像音乐一样随机重组。

有时候我们需要退一步来思考需求。

如何让设计更具价值

资深UI设计者

很多有资历的设计师会厌烦那些具体且琐碎的需求。因为设计已被当作一种明确的任务去执行。现实就是这样,当你把自己局限并等待别人过来派发“任务”时,其实已被降格成乙方。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除了让自己努力当上乔纳森·埃维外,唯一的办法就是系统地洞察产品的真正问题,将自己的想法勇敢讲出来

企鹅FM 3.0设计中,设计团队也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洞察产品的核心体验并针对问题思考策略。


如何打造有温度的H5动画

资深UI设计者

2016年末,各路APP也纷纷展开一轮轮的数据厮杀,从不同的视角阐述过去一年的精彩故事。而坐拥庞大用户数据的QQ空间,在这个既难忘又不舍的2016年,用户的故事将会被如何演绎,在寒冬带给用户怎样的温暖回忆呢?

[ISUX译]我为css变量狂

资深UI设计者

几个星期前,CSS Variables ——CSS 变量草案发布在了W3C官方 ,更准确的应该叫CSS 自定义属性,目前在Chrome Canary 版里面已经支持,开启该功能见附[1]

当Chrome浏览器工程师Addy Osmani第一时间把这消息发布在twitter后,遭到了数万人的否定敌视怀疑。于我而言,更多的感到是一个惊喜,因为这个功能实在让人太兴奋了。

快速的扫了一遍之后,发现99%人抱怨的无外乎这两点:

  • 语法太丑和不够简洁
  • Sass 、Less早就有这些玩意了,不太care

虽然我承认我也对这语法很反感,更重要的是理解语法不只是反复无常的在选择。CSS工作组讨论很久语法的长度,他们提取了一些点,考虑到CSS的语法兼容不会与未来增加的其他语言冲突。

用用户的眼睛看用户

资深UI设计者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引自《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作为一名用户研究者,我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用户。面对这些用户时,我也会不自觉地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这里先分享几个粉丝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感觉:

UI设计师急需掌握的平面设计基础

资深UI设计者

滑屏的交互形式自从在 H5 中流行起来,便广泛应用在产品宣传、广告、招聘和活动运营等场景中,作为微信朋友圈广告惯用的形式,其影响力更是得到了强化与放大。如今滑屏H5可谓玲琅满目,数不尽数。

作为一个 UI工程师,接过很多类似的项目,也曾写过滑屏的插件,在经历了不同的需求的“洗礼”并踩过若干个坑之后,不禁反问自己:应该如何面对每一次类似的需求,在已有的经验下如何做到体验更好?如何节省工作量提率?面对性能优秀的 iOS 与性能良莠不齐的 Android 平台,又如何做到体验统一与性能最优?

实现下划线的N个姿势

资深UI设计者

下划线 一般在文档中常被用作增强注意,在过去打字机时代,下划线成为了唯一的一种文字强调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已经打出来的文字上面退格,再在同样的地方打出下划线。

而在网页中,可以链接的文字(超链接)下面一般都有下划线。在制作页面的时候,当链接需要下划线的时候,UI开发很自然的会想到使用text-decoration属性来显示,例如这样:

1479825410_16_w650_h150

以上显示的是设计稿和浏览器渲染的实际效果,我们会发现浏览器渲染的效果和设计稿有出入,主要表现在下划线的位置,这时候细心的设计师会要求你想办法实现他们本来想要实现的效果。可惜的是,在这几年的网页排版技术发展中,并没有更好的css属性出现来支持下划线的个性化设置,所以这个问题常常会被忽略。

这个一般在UI开发看来,可能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难道说不应该使用text-decoration这个属性吗?

如何打造一个适配的H5

资深UI设计者

以往拿到一份视觉稿要做页面适配,通常都是针对不同分辨率尺寸做断点写 media
query,然后看效果再微调。开发过程中视觉稿要是做了修改,修改的地方就得再走一遍分辨率测试和微调,这时想屎的心都有了。而且这些适配都是建立在已
知的分辨率尺寸库上,如果市面新出来一款分辨率尺寸机型,呵呵,又要奔跑在测试微调路上。是不是能有用一套代码就适应各种分辨率窗口,那么就不会再有上面
这些烦恼,且开发效率快和维护成本会降低很多。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