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学 - 抽屉式管理法

ui设计分享达人

实用的管理方法


抽屉式管理法是一种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在现代管理中也叫做职务分析。抽屉式管理的主要含义是在每个管理人员的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 每个人所从事的等四个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做到四者统一;


 - 明确每个人所从事的管理和主要专业业务,分工协作关系,横向纵向联合事宜,以及上下左右的对口单位等,达到理顺企业管理关联的目的。


抽屉式管理是近几年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管理方法。

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 业务部门的职务分析,即职能权限范围。业务部门的职责权限范围分析,应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生产经营指标,以及专业对口的要求和协作关系进行层层的分析、逐级落实、明确规定;


 - 管理人员的职务分析,即职务说明或职务规范;


管理人员的能力分析要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划分来进行,它的关键是处理好集权分权的关系。例如一家设计公司,美术指导要对设计总监负责,资深设计师要对美术指导负责,设计师要对资深设计师负责,设计助理要对设计师负责,实习生要对设计助理负责。

 

企业在施行抽屉式管理方法时,首先要组织一个由各个部门结成的职务分析小组。并对职务分析小组进行短期培训,以掌握抽屉式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其次,企业应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生产经营指标、根据业务对口,编制业务职责权限范围。

 

企业应分层进行管理人员分析,按职、责、权、利四者统一,制定管理人员职务说明或职务规范。最后,企业需要制定必要的考核、奖惩机制,与职务分析法配套执行。

 

 


流行的管理方法


在一些商业企业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职责分不清,分工不明确,权利与责任相分离等问题,造成办事效率低,拖拉等状况,它们一般都表现在

 

 - 各部门分工不明确,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谁都不管,有些事情又都想插手,造成互相扯皮,严重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


 - 企业内部横向联系比较差,协调能力弱,使执行人员只能听四方指示,八方汇报,大大的延长了工作流程,极大的影响了实际工作效率与人员浪费;


 - 企业用人多少缺乏一个客观标准,容易受魅力偏见的影响,强壮的和漂亮的应聘者更受欢迎;对于设计行业而言作品造假,作品集过度包装引起的能力与职位不匹配的问题,没有一个较为标准的审查机制,都属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企业要进行策略管理,就必须明确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主要职责以及各职务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它能大大的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抽屉式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般用于职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抽屉式管理的公司也越来越普遍,人们认为抽屉式管理是21世纪初现代化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非常重视抽屉式管理和职位分类,并且都在抽屉式管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职位分类制度。绝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都在实施抽屉式管理,这一工具在福特经理们的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个经理人都在管理下级之中应用了这一工具。

 

 

 

抽屉式管理的步骤


第一步 - 建立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考评小组的组成人员包括:


 - 企业领导者:可以保障部门权责设定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保障权威性与决策的有效性。

 - 人力资源管理领导者:抽屉式管理模式的主管者,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精准性的提升。

 - 各部门角领导者和员工代表: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第二步 - 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集权和分权关系

 

要考虑与正确划分,在哪些领域或事项上集权,在哪些工作上分权,部门权责考评小组要以整体绩效为基准。


第三步 - 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

 

层层分解与逐级落实是“抽屉式”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或者说是管理落实与职权细化的关键性步骤。整体目标指的是企业战略总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管理绩效与职权分解、落实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第四步 - 编写职务说明书,制定出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

 

职务说明书包括两部分,即对部门领导者和员工的职务都进行规范化说明。其次制定员工职务说明书,通过书面化的形式将员工工作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哪个员工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只要拿出放在抽屉内的职务说明书即可进行查询。


第五步 - 制定考核与奖惩制度,与职务分析法配套执行

 

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是抽屉式管理模式的保障性措施,也是提升管理有效性的配套手段。制定与权、责相配套的奖惩、晋升制度。以职务说明书为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反馈给予认真履职者奖励,给予玩忽职守者相应的惩罚。



总结:其实抽屉式管理法就是管理层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抽屉里放一些对于员工的职务职责的约束规则,在心理上给员工施压,进而使之完善所做的工作;在规则上也同样施压,一旦员工的工作不饱和,又或没有完善部分工作,就可以直接拿规则说事儿,企业也挺鸡贼的。


对于员工而言还是要不断完善自身能力,自己没有问题别人也挑不出问题,其次要注意沟通协作的问题,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同时,如果有精力和能力也帮助同事提升能力和帮助完善部分工作,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同事和公司才会对你负责,更看重你。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罗耀_系列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设计定义

ui设计分享达人

人类一切创造性活动造物活动都可以称为设计,这是从广义角度去理解设计的定义。从狭义角度理解设计的定义,设计就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以人为本,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进而产生功能价值审美价值


除了广义与狭义的设计定义,处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站在的角度和立场均不同,产生的观点是各抒己见,各不相同。在国内考研只用采用其中一种定义就可以了,但知识是要去学习和理解的,这里我研读了近100本书籍,把所有关于设计的定义都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设计的定义


彼得·劳伦斯(美国设计学会创始人):设计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并能有效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王受之教授: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视觉化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大不列颠百科词典》(1786年 / 工业革命前):设计指的是立体、色彩、结构、轮廓、线条、形状、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大不列颠百科词典》(1976年 / 工业革命后):设计常指拟定计划的过程,又特指记在心中或者制作成草图的具体计划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 / 中美编译):Design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心理上的计划”,即计划的思考与拟定计划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指“艺术计划”,即把计划中的想法制成草图的具体计划。

 

《韦伯斯特大辞典》(名词方面):针对某一目的在脑中形成的规划;根据对象预先所作出的模型;文学、戏剧作品的轮廓;音乐作品的框架;视觉艺术作品的线条、细节、外观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韦伯斯特大辞典》(动词方面):头脑中的想象与计划;策划;创造功能;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创造、规划和计算;用商标、符号表达;对物象的描绘;零部件的形状与配置

 

《牛津英文词典》(1588年):设计是由人所设想一种计划,或是为了实现某物而做的纲要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1999年):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的艺术科学,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柳冠中教授《工业设计学概论》:设计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一切人为事物’的角度来认识

 

李砚祖教授: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尹定邦教授:设计其实就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广泛的活动,设计是一种文明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我国《高级汉语大词典》: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设定好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制出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图案

 

我国综合字典《辞海》:设计指“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图案”

 

赫伯特·西蒙《人工科学》书中的一段话: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思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计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阿切尔:设计是围绕目标的问题求解的活动

 

路甬祥:设计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合理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佩齐:设计是从客观现实向未来可能富有想象力的跨越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保克:设计是获得足够把握前,对未来产品尽可能多地模仿

 

乔尼斯:设计是表达一种精粹信念的活动

 

里斯维克: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新的、有用的事物

 

 


考研知识


国内的知识大多数采用国内教育工作者对设计的定义,例如我们在网上查关于设计的定义,一般都会出现相同的搜索结果,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设计的定义,即“在正式做某件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目的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另外考研的知识点还有设计的核心内容知识,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计划,构思的形成

第二阶段 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化的传达方式表现出来,如图纸、制作效果图、模型等

第三阶段 将设计的方案实施完成    

 

 

 

附加知识


以上指的设计的定义是不包含工程设计的,工程设计主要解决人造物(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等等)中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产品的内部功能、结构、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


工程设计主要是研究和实施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与工业产品(建筑属于工业)、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的工程技术领域,工程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实施与落地。

6:19 STUDIO - slava balbek / Nata Kurylenko

工业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使用方式、人机关系、外观造型等做设计和定义的过程。他将产品的功能通过有型的方式创造性的体现,使得工业产品和人的适当的、高效的,甚至有情感的交流得以实现。是一种产品与人沟通的语言,是工业产品和人之间的重要纽带,是用户体验的决定性组成部分。


文章中提到的设计是解决物与物关系的同时,更侧重于解决物与人的关系问题,考虑产品对人的生理、心理的作用。因此设计是包含艺术审美同时又有科学技术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艺术。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罗耀_系列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ui设计分享达人

这 80 个问答将分为 7 篇,每天更新一篇:

  • 《诞生和发展》
  • 《设计和理念》
  • 《聊天》
  • 《摇一摇、附近的人和漂流瓶》
  • 《朋友圈、视频动态和状态》
  • 《小程序和微信支付》
  • 《公众号、看一看和视频号》

资料主要来源于:

  • 张小龙公开演讲和媒体采访报道。
  • 陆树燊(前支付宝资深产品经理,微信创始团队成员)的微信公众号:行者慎思。
  • Genie(微信产品经理)的产品分享。
  • KantZhou(拼多多用户端产品总监,前微信产品经理)的产品分享。
  • 啃饼(微信研发工程师)的微信公众号:啃饼随想。

设计和理念

问: 微信的页面设计很少改,那微信的设计师们每天在做什么呢?很闲吗?

陆树燊答: 张小龙评审微信的功能有一个习惯:不看原型图,不看设计稿,也不看 Demo,要体验前后台代码开发好后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功能在给到用户之前有过 N 个方案,则微信设计师已经设计了 N 个方案,前后端开发人员已经开发过 N 个版本的代码。给张小龙体验,然后 100 个需求能砍掉 70 个。其中 30 个再优化 N 次,才真正发布给用户使用。

问: 对做微信的设计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张小龙答: 在广研(微信事业群前身)里面我们禁止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特别是 UI 设计师。因为大家知道,一旦你用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你一定会受它的影响。你会觉得“哦,那样做是最好的”,你会摆脱不了它的影子。之前我们也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UI 设计师一旦用了竞争对手的产品以后,设计里面就会不自觉地带有对方的影子。所以后来我们干脆规定不允许使用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个问题对我们公司来说其实蛮严重的,有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觉得只是借鉴一下,但是一旦借鉴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禁止使用。希望大家所在的团队也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不会让大家损失任何东西。

但我们要了解竞争对手怎么办?我们可以让产品经理去体验竞品,让产品经理总结哪些体验是挺好的,UI 设计师知道这些体验是很好的,但是 UI 设计师要自己想办法去实现好的体验,而不是被对手所牵制和影响。

问: 对于微信来说,最关注的体验是什么?

张小龙答: 操作的响应速度永远是第一体验。我们在做邮箱时思考:对于一个好产品来说,可能需要满足几个要求,比如“切入要准”“功能设计得要好”。但我们把速度这项单独列出来,就是“速度一定要快”,这个速度是指系统响应的速度。

我们回顾 QQ 邮箱能做起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第一是简单;第二是速度快。简单和速度快,合起来是「简捷」,简单快捷。「简单和“快捷”是用户体验里面 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在微信 4.0 的时候,点击进入一个会话群的响应速度是挺慢的,我们做了很多的改进来保证进入速度得到提高。而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时间线的流畅度也非常重要,我们的开发在这里做了很多次的重构才保证了流畅的体验感,保证我们速度能超越所有有时间线的产品。虽然为了提升这里的速度,开发的代价很大,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问: 微信 UI 设计最看重哪方面?

张小龙答:UI 里面最重要的是条理清晰。有时我们会误认为 UI 就是怎么把用户界面表现得更绚丽一些,但是所有的视觉表现都不如条理清晰重要。

举个例子。微信的语音输入条经过了很多进化,现在用的是最下面的式样。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最下面的式样具有美感,字体也很清晰,「加好友」按钮在右边也很顺手。这都是经过了很多变迁的。前两个设计,在语音和文字切换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菜单来完成。后来一个 UI 设计师朋友提出意见,觉得这个地方使用不方便,每次切换都要用菜单多点一下。但是语音文字的切换是最常用的,应该放在左边固定。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就在下一个版本里面修改了。

所以 UI 做得绚丽并不是最重要的。微信里面用的东西都很朴实,你不会看到花花绿绿的东西,能用系统控件的就用系统控件,而且尽可能保持一致的式样,包括一种字体、一种控件、一种背景,所有的东西最好只使用一种,不要增加两种或者更多种。

我们也一直鼓励每个界面只有一个主题。学习过摄影的同事都知道,一张照片里面只有一个主题。所以我们不会做两分式的设计,并且每个界面都会突出这个主题,把别的主题都虚化掉,或者把它放到一边去。每个对话框都有一个明显的默认按钮。比如每个对话框右上角都有一个完成按钮,并且是蓝色的。我们还用了文字来规定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要让用户进到一个对话框后立即可以找到哪里可以完成,所以按钮一定要很显眼。

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这个界面右上角有一个按钮,底下有两个按钮,会让人觉得很迷惑。很多用户跟我们说,以前他是压缩发图,但是现在有两个按钮,他就会点原图发送了。然后就忘记去点完成了,造成了一定的迷惑。这是一个不好的例子,是我们需要优化的地方。

问: 为什么微信的主题色是绿色?

张小龙答: 最初版的微信主色调是蓝色,后来换成了绿色。其实我们现在有点后悔用绿色,因为在很多安卓手机上,绿色的偏色很严重,看起来就是黄绿黄绿的。

刚开始是蓝色的,因为第一个版本是比较匆忙的,当时用的是系统的颜色。后来我们有一个版本就觉得应该调整一下颜色,就换成了绿色了。然而,这个时候微信的产品形态已经基本定型了,用户数也非常庞大,这时再去调整品牌颜色是不太可能了。其实我们现在很纠结,但现在改起来就对形象有影响了。

问: 为什么拼多多喜欢挖微信的产品经理?

答: 微信产品经理通过微信观察到了全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拼多多挖走微信的产品经理,因此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在微信环境内传播的接地气方案。

问: 为什么微信只有 4 个 Tab?能把朋友圈做成第 5 个 Tab 吗?

张小龙答: 源起 Tony (腾讯前 CTO 张志东),他经常向微信团队提一些需求要加东西,我说没地方放了,他就说没关系,你们只有 4 个 Tab,还可以加一个。我说不能这样。过几天 Tony 又有一个需求,我说没地方放了,他又说,可以加一个 Tab。我想这样的需求反复几次,最后会没完没了。然后我就跟 Tony 定一个君子协议,两年之内,微信只有 4 个 Tab,不允许再有第五个,因为 4 个最简单了,一旦变成 5 个就变复杂了,不好了,对整个产品会有破坏性的打击,然后 Tony 也认同了,最终变成一个协议就确定下来了。这样就很好啊,我们在做朋友圈的时候,也没有把它放成第五个 Tab。然后 Tony 说这个朋友圈的入口是不是太深了。我们说,已定过协议了,所以不能放出来,我们自己不能破坏这个协议。当然“朋友圈”能不能放在第五个 Tab 上,还有别的原因。它总是有好处有坏处的,至少我们现在能保证两年之内只有 4 个 Tab,但一切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一个非常大的诱惑,说不定还是会加第五个 Tab 的。

问: 微信里是怎么引导用户设置头像的?

张小龙答: 在我们最早的微信版本里面,用户自己说的话是不带自己头像的,后面才把自己的头像展现出来,当用户看到自己的头像没有设置的时候,很快就会去设置头像了。可见这样的设计比经由别的环节去引导用户设置头像要自然很多。因为这是用户自发的,而不是被“引导”的。

问: 为什么微信里很少出现新手引导 Tips?

张小龙答: 我们在讨论其他产品的设计的时候,常常会想,怎么才能不打扰到用户,特别是我们想把新功能体现给用户的时候。现在很常见的是用 Tips 去提示新功能,看似体贴,实则让人烦躁,用户会觉得为什么要把这些提示强加到我当前的操作里面,感觉被打扰了。

需要文字解释的功能不是好体验。做 UI 的同事尽量不需要通过文字的解释就把这个功能做好,最好也不要用 Tips 这样的东西。刚才微博的同事还跟我聊到,做微博的时候,有新功能了需要通过弹 Tips 来告诉用户。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怕用户不知道。但其实用户不知道就不知道吧,又不会损失什么。为什么所有东西都要用户知道呢?所以产品里面最好能立一个规定,能不用就最好不要用。但是微信也还没做到完全不用。因为微信还有一些地方没处理到位,所以偶尔也会用到 Tips。但是自己要知道一点:每一次都是因为做得不好才用 Tips。

问: 为什么 QQ 的头像是圆的?微信的头像是方的?

QQ 设计师答:

  • 相比方形,人的头像更接近圆形。圆形 QQ 头像能更突出头像弱化背景,也更鼓励用户使用真实自拍作为 QQ 头像。
  • QQ 作为平台会接入游戏和第三方应用内容,圆形 QQ 头像在这些方形、异形图标环境中提高辨识度,降低用户的认知门槛。
  • QQ 希望给用户传递乐在沟通,展现年轻个性的态度,圆形 QQ 头像更具灵动和活力,与之无缝衔接的头像挂件也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化的搭配和丰富的自我展示。

微信设计师答: 因为照片本来是方的,方头像更符合用户习惯。

问: 微信的启动画面是一个小人站在地球还是月球?为什么是站在月球上看地球而不是在火星上看地球?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张小龙答: 其实第一个版本是在地球上看月球,但是后来就变成在月球上看地球,有了突破性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不重要。有些人甚至做了一些调研:用户看到这个画面到底有什么感觉?然后把调研结果分享给我,发现用户各种感觉都有,很不一样。然后问他,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回答:能让用户有不同的感觉就对了。如果思路太统一就变成乌合之众和愚昧了。所以这样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微信的 LOGO 放在那里闪啊闪的,那就没意思了,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了。这个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孤独感(这个小人都离开地球了,感到孤独了)。而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问: 为什么微信没有“系统管理员”这种官方账号?

张小龙答: 大概在两三年(这里指 2009 年)以前,我突发奇想,为什么我们给 QQ 邮箱用户的通知信都是“系统管理员”作为发信方,为什么不是我们自己的美女产品经理作为发信方,这不是显得更加人性化一些吗?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再也不用“系统管理员”这个账号来给用户发信了。用户收到的每一封来自“系统管理员”的邮件,都被替换为一个真实的产品经理。如图中案例所示,会看到真实的产品经理的落款,有她的头像和名字。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问: 为什么微信 3.0 版本的启动页面上放出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图,写了一句话:“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张小龙答: 之前的微信版本被批评得挺多的,特别是被业界的评论家批评。所以我想了这个办法回应一下。刚好在那段时间里,我在上班下班的路上,MJ 的音乐听得很多。也觉得他的音乐跟我们的产品有某种关联性,因此觉得非常需要去感谢一下 MJ。直到有一天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就做了这个设计。为了能做出这个效果,我还特地请同事们到他的车里去听 MJ 的音乐,觉得这样效果会好一点,让他们能找到做这个页面的感觉。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向外界所有的评论家表达:如果你说我是错的,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问: 为什么微信 4.2 的启动画面写着「是时候放下手机,和朋友面对面了」?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张小龙答: 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 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 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

问: 微信 7.0 UI 改版那么多用户不满,为什么不改回去?

张小龙答: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 10 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 7.0 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 UI 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问: 微信 7.0 版本启动页是一朵花,包括你写的看见之类的话,灵感是来自王阳明吗?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张小龙答: 跟王阳明的书有一定关系。当时写的是,「因你看见,所以存在」。王阳明的书里是说,一朵花长在山里的石头缝,你不看它,它就不在,你看它,它就在那里。在 7.0 版本,我们想表达的是说,看见的力量。如果按照王阳明的心学,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同理到社交上,如果你看不见这个朋友,这个朋友十年没见了,他其实不是你的朋友了。当你看见他,他才是你的朋友。王阳明的书还可以跟量子力学结合。我们微信 7.0 那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完全符合量子力学的角度。因为一个粒子,当你观察它的时候,它才存在。你不观察它,它就是一道波。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问: 微信 8.0 的启动页是怎么设计的?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张小龙答: 做产品其实是个很枯燥,很理性的过程,无法把个人情绪和情感带入。唯一有机会带入的地方就是启动页,你可以有一些情绪的发泄。微信 8.0 的启动页,有个故事我跟同事们说过,有次我在开一个很正经的会,中间我开小差了,拿了当时的一张纸,在上面写了现在开屏页的这几句话。我觉得可以代表这次更新的每一个功能,刚好连起来了,而且我也觉得特别简洁,没有任何修饰和形容词。我自己觉得挺好的。我看见你,代表了通过视频号看到另一个身份的你。笑脸,代表了你的状态。烟花,是代表新的表情。一首歌代表了新的音乐播放。你看见了你,其实代表直播,通过你的眼来看到你眼前的世界。

问: 为什么张小龙说「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

张小龙答: 我发现大家对于这个词有特别多的一些误解。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家都离不开微信,所以才会说“用完即走”,去年对这点可能没有解释得特别清楚,我其实只说了上半句话,用完即走,但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

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的效率越好。 当我们完成一个任务以后,我们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耗在一个工具里。

比如说用微信,我们当然希望微信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帮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希望用户一直低效率地在微信里处理事情,如果他一天信息的处理要用两个小时,那我们应该帮助用户尽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处理完,而不是说一定要把两个小时的任务变成三个小时,让他在微信里花费更多的时间,我认为如果那样就不是一个用完即走的概念。

所以用完即走和用户再回来,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只有当一个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用得很高效,他才会下一次回过头来使用这个工具。我们现在说的小程序也是这样的,小程序应该是帮助用户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面完成一个任务,并且离开这个小程序,这样的话他才会有很好的体验,下一次他会继续回来用这样一个小程序。

问: 微信一直倡导用完即走,但 8.0 版本怎么给人感觉用完不走了?比如视频号加了更多推荐内容,似乎增加了用户的停留时长

张小龙答: 推荐的东西,如果把它定义为是娱乐时段的话,那么它是在这里娱乐消费的。目标是消耗时间的。在这一个板块,并不是说非要他立即就走。用完即走并不是说用户必须使用的时间越短越好。就像一个 120 分钟的剧,不是说为了让你用完即走,我用技术让你 60 分钟看完,这样就不合理了。

问: 微信的「悠闲」表情怎么戒烟了?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答: 很早之前,QQ 和新浪微博就撤除了吸烟表情。据悉这是北京控烟协会活动的结果,控烟协会认为这些软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每一次发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诱导青少年吸烟的倾向。

问: 为什么微信对用户称呼统一都是“你”而不是“您”?

张小龙答: 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一样称呼,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这个写进我们的产品条约里面去了。

问: 微信是工具还是平台?

张小龙答: 在我们对公司的一次培训里面,有个同事问我微信的战略是什么?我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说微信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应当想如何做好这个工具。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微信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大家认为微信是一个平台。但我认为微信是一个工具,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我并不认为一个工具是一个很低层面的东西,事实上人类从原始人进化智能人类的过程,就是因为人会制造工具,我们所用的绝大部分的产品本质上来说都是工具,但是工具有好坏之分,能够做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说我们要做一个平台,我会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一个好的工具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

问: 为什么微信的设计很克制?

张小龙答: 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的脑袋里面出现过,如果说做一些事情我们要求自己很克制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行为?那是一种自我压制的行为,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在做这样的决定时我们要自我压制,或者说自己切割掉我们很多想要做的事情,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相反的,我们在做很多很多决定的时候,反而要去判断什么样的东西是最合理的,合理性才是这里面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会舍弃掉很多很多本来想要做,后来发现做不好的东西,这种舍弃并不是因为说我们很克制,所以我们少做一点,而是说我们发现有很多事情做不好,或者说有很多决定它一开头是错的,或者说很多的想法,最后验证可能是行不通的,那我们如果硬要去做这些事情是不合理的,我们会把它舍弃掉,而不是说我们要克制。

问: 为什么微信 8.0 浮窗从悬浮改成了左上角?

张小龙答: 我其实一直很不喜欢浮窗。因为它就像狗皮膏药。这也是 PC 时代大部分网页浏览的体验都不好的一个原因。

为了解决一篇文章要很久才看完,而中途要不断处理微信消息的需要,我们有了浮窗功能。但它并不完美。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个长视频,是要分很多次才看完的,如果每次都要先拖到浮窗,也是很繁琐的。

现在,微信提供了一个尚未看完的内容的列表,方便可以随时找回这些内容继续看完。尤其是对于长视频,更加需要随时可以切走,然后又能快速找到。直播也一样需要。

问: 为什么微信安卓版不采用 Android Design 设计风格?

Kantzou 答: 我每次在「知乎」上吐槽 Android Design 的时候,总是会有人在下面说,“哎呦,原来「微信」的安卓版做那么 Low 是嫌 Android Design 做的不好啊。”这种评论,我都不会回复。

我讲一下为什么差呢,举个例子:我给我爸买了个安卓手机,给他用。「微信」在那个时候,Tab 栏是在顶部的,然后我告诉他,“哎,左右滑动是可以切换的。”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我观察他用,我会发现:4.7 寸屏,他往上按的时候,他不会去滑的,因为他看到那里有个字,他就会去按,因为他没有学习到那个程度。Android Design 的问题在于太超前,我这么说,那些喜欢 Android Design 的人心里会不会更舒服一点?

为什么乔布斯那么牛 B?是因为他知道,触摸屏出来以后,人的自然反应就是「press」,而不是「滑」。「滑」在现今这个阶段还不够自然。Android Design 在这个问题上解决的不好,因为绝大多数的大众不像我们,我们是已经充分学习了的。我相信很多大众,比方说不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你去让他们用一下 Android Design,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点,很费劲的点,Android Design 为什么会做成这样?他觉得啊:大屏一定要做的让人方便,所以操作是滑动,这样不用让他点击,就不会让他觉得那么累。所以我为什么觉得谷歌是一个除了个别 App 设计的不错,其他 App 设计的都很烂的公司。谷歌设计的真的不好,我说的设计的不好,不是皮毛上面,所以你不要跟我纠结这些细节,我说的是他的逻辑不对,谷歌是一个太工程师思维的公司。

Android Design 有个「应用抽屉」,我跟我爸说,“我给你装微信了”。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他问,“在哪里啊?”我说,“点那个地方。”“哦”他说,“知道了。”下次又问,“微信在哪里啊?”我跟他说,“点那个地方。”三次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因为 Android Design 在给他二维的导航,因为你要在桌面上面滑动,如果桌面上面滑动没有,你还要给他一个「应用抽屉」,在一个新的地方左右滑动,简直 Unbelievable,但是对于安卓的技术思维的人来讲,这个很合情合理啊。

问: 微信「设置」里为什么会有个「插件」?

张小龙答: 给用户选择权。为了保持微信的简单,在微信里面,除了核心功能,大部分的功能都做成插件的形式。这个方向很早就定下来了。这让我们就算加了很多东西,也没有把微信变得复杂。

陆树燊答: 微信团队的基因里原来就有实验室文化的,这个要从微信的历史说起。

微信团队在做微信之前做的是 QQ 邮箱。QQ 邮箱里面有一个功能叫“邮箱体验室”,用户在这里开通一些新奇的功能。QQ 邮箱正是靠一次次的实验,尝试各种功能,才从一个烂到没人用的鸡肋邮箱,慢慢变成雄踞行业第一位置的七星级邮箱。

微信产品设计 80 个为什么(2):设计和理念

而微信从创始之初,就一直在继承 QQ 邮箱的「遗产」,从邮箱的 QQ 对话功能到微信的「QQ 离线消息」,从邮箱「漂流瓶」到微信「漂流瓶」,从「附件收藏」到「微信收藏」,从邮箱的「阅读空间」和「邮件订阅」到微信的公众号……

同样的,微信也继承邮箱的体验室,有了「第一个实验室」,那时的名字叫「插件」。所谓插件,就是把功能选择的权限给到用户,用户觉得喜欢和需要,就「安装」插件,觉得不需要,就「卸载」插件。而开发团队届可以通过看用户安装和卸载的情况来决定插件的去留。

于是,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变成不可插拔的功能了,比如朋友圈,现在已经不能卸载了;有的插件试着试着就不见了,比如微博阅读。

后来,大概在 13 年,微信 5.0 发布前后,微信插件改叫「功能」,深埋在微信的设置选项里面。因为随着微信用户量的增长,用户习惯的改变,早期的那些插件功能已经被证明不需要了,但又有个别老用户在用,不好删除,就把它们的入口深埋起来。比如语音记事本、QQ 离线助手、QQ 邮箱提醒、群发助手。

这个修改,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微信的第一个实验室时代结束了。这一轮实验,基本伴随着微信团队在移动互联网的探索和成长。实验之后,微信也奠定了它的行业地位,所谓的「移动互联网船票」。

问: 微信为什么重视产品设计而很少提到运营?

张小龙答: 对于一个产品,我们更应该偏向产品本身还是运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也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只是看各家的特长和偏好了。而且对于不同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偏重点。

而我的观点是做一劳永逸的事情是最好的。很多开发的同事知道,在开发上我们到底是要做「类型」还是做一个一个「实例」?如果我们不是把各种订阅内容抽象为一个订阅平台的话,可能就会做了很多很多的「实例」出来,产品变得非常复杂。比如微信的「漂流瓶」和邮箱的「漂流瓶」到底有什么不同?除了微信的「漂流瓶」可以发语音,在产品结构上的不同在哪里呢?邮箱里面的「漂流瓶」有不同种类,比如「同城瓶」「交友瓶」,它更偏运营一些;而微信里面的「漂流瓶」就只有一种。因此我们发现,在邮箱里面这样做,我们会因为用户的需求类型增加,需要不断地增加内容才能满足用户,可以想象这么运营下去,会把大家都累死。所以我们更加倾向直接做到最本质的东西,至于它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那是用户自己的行为。我们做一个「类型」,而用户自己来产生「实例」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我们用「类型」的思路,把所有「实例」都做了。

我们按此方法做完很多特性以后,发现已经没有改进的空间了,也不需要去改进了,一改进可能就不对了。因为一改进就可能变成去把它「具体化」,一旦开始「具体化」以后,就需要不断地「具体化」,就没有可以想象的空间了。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龙爪槐守望者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app界面赏析,--蓝蓝设计 移动端UI设计资源分享(十四)

前端达人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让移动网页,移动客户端越来越重要,客户端的页面设计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科技迅速发展的今手机屏幕的尺寸越来越放大化,但却始终 很有限,因此,在APP的界面设计中,精简是一贯的准则。这里所说的精简并不是内容上尽可能的少量,而是要注重重点的表达。在视觉上也要遵循用户的视觉逻 辑,用户看着顺眼了,才会真正的喜欢。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六款精美的app UI设计案例:


蓝蓝设计(北京兰亭妙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UI设计公司,公司对UI设计的追求一向很高,致力于为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手机 ui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网站设计,用户研究、交互设计等服务。

WechatIMG1556.jpegWechatIMG1557.jpegWechatIMG1558.jpegWechatIMG1559.jpegWechatIMG1560.jpegWechatIMG1561.jpegWechatIMG1562.jpegWechatIMG1563.jpegWechatIMG1564.jpegWechatIMG1565.jpegWechatIMG1566.jpeg


--手机appUI设计--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更多精彩文章: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一)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二)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三)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四)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五)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六)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七)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八)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九)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十)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十一)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十二)

        手机appUI界面设计赏析(十三)

Vue2.x 项目性能优化之代码优化

前端达人

众所周知,Vue项目采用了数据双向绑定和虚拟DOM基础,在数据驱动代替DOM频繁渲染已经算是非常高效了,对开发者而言已经非常优化了,那为什么还会有Vue性能优化这一说呢?

因为目前Vue 2.x使用了webpack等第三方打包构建工具,并且支持其他第三方的插件,我们在项目中使用这些工具时可能不同的操作在运行或打包效率上会有不同的效果,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优化的方向。

1 v-if 和 v-show 的使用
v-if 为false的时候不会渲染DOM到视图,为true的时候才会渲染到视图;
v-show 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渲染到视图,只是简单地基于 CSS 的 display 属性进行切换。
最佳实践:频繁切换显示隐藏的元素采用v-show,很少改变使用v-if

2 computed 和 watch 区分使用
computed: 是计算属性,依赖其它属性值,并且 computed 的值有缓存,只有它依赖的属性值发生改变,下一次获取 computed 的值时才会重新计算 computed的值;
watch: 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类似于某些数据的监听回调 ,每当监听的数据变化时都会执行回调进行后续操作;
最佳实践:当我们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并且依赖于其它数据时,应该使用 computed,因为可以利用 computed 的缓存特性,避免每次获取值时,都要重新计算;当我们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应该使用 watch,使用 watch 选项允许我们执行异步操作 ( 访问一个 API ),限制我们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我们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些都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3 v-for 遍历必须为 item 添加 key,且避免同时使用 v-if
现在不加key一般会报错的,添加key可以方便 Vue内部机制精准找到该条列表数据。当更新时,新的状态值和旧的状态值对比,较快地定位到 diff

v-for比 v-if 优先级高,如果每一次都需要遍历整个数组,将会影响速度,尤其是当之需要渲染很小一部分的时候,必要情况下应该替换成 computed属性。


4 纯显示长列表性能优化
对于只用来展示用的数据,不需要做vue做数据劫持,只需要冻结这个对象即可: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users: [] } }, created () { axios.get('/api/users').then((res)=>{ this.users = Object.freeze(res.data.users) }) } } 

5 事件的销毁
Vue 组件销毁时,会自动清理它与其它实例的连接,解绑它的全部指令及事件监听器,但是仅限于组件本身的事件。 如果在 js 内使用 addEventListene 等方式是不会自动销毁的,我们需要在组件销毁时手动移除这些事件的监听,以免造成内存泄露,如:

created() { 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click, false) }, beforeDestroy() { 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his.click, false) } 

6 图片资源懒加载
使用vue-lazyload插件:
安装

npm install vue-lazyload --save-dev 
1
man.js 引用

import VueLazyload from 'vue-lazyload' Vue.use(VueLazyload) // 或自定义 Vue.use(VueLazyload, { preLoad: 1.3, error: 'dist/error.png', loading: 'dist/loading.gif', attempt: 1 }) 

修改img标签

<img v-lazy="/static/img/1.png"> 
1
7 路由懒加载
Vue 是单页面应用,可能会有很多的路由引入 ,这样使用 webpcak 打包后的文件很大,当进入首页时,加载的资源过多,页面会出现白屏的情况,不利于用户体验。如果我们能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的组件,这样就更加高效了。这样会大大提高首屏显示的速度,但是可能其他的页面的速度就会降下来。

const Foo = () => import('./Foo.vue')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 ] }) 

8 第三方插件按需引入
我们在使用第三方库的时候,最好是按需引入而不是全局引入,因为第三方库的插件比较多全部引入会打包比较慢,如Element UI、Ant Design of Vue等UI库:

按需引入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 DatePicker } from 'ant-design-vue'; Vue.use(DatePicker); 
1
2
3
全局引入

import Antd from 'ant-design-vue'; Vue.use(Antd); 
1
2
9 优化无限列表性能
如果你是在渲染带无限滚动加载的列表时,那么需要采用 窗口化 的技术来优化性能,只需要渲染少部分区域的内容,减少重新渲染组件和创建 dom 节点的时间。 你可以参考以下开源项目 vue-virtual-scroll-list 和 vue-virtual-scroller来优化这种无限列表的场景的。
大家自己去Github看使用说明吧。

10 服务端渲染 SSR or 预渲染
一般单页应用是在浏览器端完成页面渲染的,数据是发请求从后台拿过来的;而服务器端渲染SSR是页面元素的结构(HTML)是在服务器端就已经构建好的,直接把整个页面返回到客户端的。
那SSR有什么优缺点呢:

更好的SEO:网络爬虫可以直接爬取页面信息利于被搜索引擎收录,而ajax异步请求的内容不会被收录,所以通过SSR渲染的完整的页面信息更利于SEO;
支持的钩子函数只支持 beforCreate 和 created,服务器需要处于Node Server环境;
需要更高的服务器配置:因为它包含了数据处理和页面渲染,所以服务器开支变大
如果对首屏加载速度要求比较高或对SEO有要求的可以采用SSR渲染。

转自:csdn论坛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一个网站完整详细的SEO优化方案

seo达人

 

 

一个完整的SEO优化方案主要由四个小组组成:

一、前端/页编人员

二、内容编辑人员

三、推广人员

四、数据分析人员

一个网站完整详细的SEO优化方案 SEO优化 SEO推广 第1张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四个小组分配工作。

首先,前端/页编人员主要负责站内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站内结构优化

合理规划站点结构(1、扁平化结构 2、辅助导航、面包屑导航、次导航)

内容页结构设置(最新文章、推荐文章、热门文章、增加相关性、方便自助根据链接抓取更多内容)

较快的加载速度

简洁的页面结构

第二个,代码优化

Robot.txt

次导航

404页面设置、301重定向

网站地图

图片Alt、title标签

标题

关键词

描述

关键字密度

个别关键字密度

H1H2H3中的关键字

关键字强调

外链最好nofollow

为页面添加元标记meta

丰富网页摘要(微数据、微格式和RDFa)

第三个,网站地图设置

html网站地图(1、为搜索引擎建立一个良好的导航结构 2、横向和纵向地图:01横向为频道、栏目、专题/02纵向主要针对关键词 3、每页都有指向网站地图的链接)

XML网站地图(sitemap.xml提交给百度、google)

第四个,关键词部署

挑选关键词的步骤(1、确定目标关键词 2、目标关键词定义上的扩展 3、模拟用户的思维设计关键词 4、研究竞争者的关键词)

页面关键词优化先后顺序(1、最终页>专题>栏目>频道>首页 2、最终页:长尾关键词 3、专题页:【a、热门关键词 b、为热点关键词制作专题 c、关键词相关信息的聚合 d、辅以文章内链导入链接】 4、栏目页:固定关键词 5、频道页:目标关键词 6、首页:做行业一到两个顶级关键词,或者网站名称)

关键词部署建议(1、不要把关键词堆积在首页 2、每个页面承载关键词合理数目为3-5个 3、系统规划)

然后,我们的内容编辑人员要对网站进行内容建设,怎样合理的做到网站内部优化的功效?这里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个,网站内容来源

原创内容或伪原创内容

编辑撰稿或UGC

扫描书籍、报刊、杂志

第二个,内容细节优化

标题写法、关键词、描述设置

文章摘要规范

URL标准化

次导航

内页增加锚文本以及第一次出现关键词进行加粗

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图片Alt、titile标签

外链最好nofollow

百度站长工具、google管理员工具的使用

建立反向链接

第三个,关键词部署

挑选关键词的步骤(1、确定目标关键词 2、目标关键词定义上的扩展 3、模拟用户的思维设计关键词 4、研究竞争者的关键词)

页面关键词优化先后顺序(1、最终页>专题>栏目>频道>首页 2、最终页:长尾关键词 3、专题页:【a、热门关键词 b、为热点关键词制作专题 c、关键词相关信息的聚合 d、辅以文章内链导入链接】 4、栏目页:固定关键词 5、频道页:目标关键词 6、首页:做行业一到两个顶级关键词,或者网站名称)

关键词部署建议(1、不要把关键词堆积在首页 2、每个页面承载关键词合理数目为3-5个 3、系统规划)

第四个,内链策略

控制文章内部链接数量

链接对象的相关性要高

给重要网页更多的关注

使用绝对路径

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个,注意事项

不要大量采集

有节奏的更新

编辑发布文章的时候要做好锚文本

做好长尾关键词记录单

接下来,我们的推广人员就要对网站进行站外优化了,这里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个,外链建设基本途径

友情链接

软文

目录提交

独立博客

论坛签名

黄页网站

提交收藏

分类信息

微博推广

sns推广

第二个,链接诱饵建设思路

举办活动,带上相关链接,引导网友大规模转播

最后,我们的数据分析人员就要对网站进行每天的数据分析,总结流量来源,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

第一个,数据分析

根据统计(百度统计工具,CNZZ统计工具等等),分析用户进入的关键词,模拟用户思路,思考长尾关键词

第二个,竞争对手分析

百度权重、PR值

快照

反链

内链

收录

网站历史

品牌关键词

长尾关键词

网站结构

第三个,关键词定位

目标关键词

品牌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长尾关键词

第四个,长尾关键词挖掘—长尾关键词类型

目标型长尾(目标型指的是网站的产品或者服务延伸的长尾关键词,往往优化长尾的时候都是先以目标型长尾为主,因为这些长尾可以真实给我们带来目标客户和目标量)

营销型长尾(营销型长尾是指与行业站服务相关的长尾,可以让我们进行二次转化成我们的目标用户)

第五个,挖掘长尾关键词用到的工具

百度指数工具

百度知道

百度及其他SE的相关搜索及下拉框

百度站长工具、google关键词分析工具

至此,一个完整的网站SEO优化方案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慢慢的完善了,当然喽,这里讲的很流程化,具体怎么合理安排,合理运用,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不过你按照上面的方法,我觉得已经够用了。。。

收工!

文章来源: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网站首页SEO优化详细方法,这些地方经常被忽略

seo达人

 

网站优化最新接触到的页面就是网站的首页,很多做SEO优化的人会说首页嘛,不就是放主关键词、页面排版、内容调用就完事了,其他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呢。其实首页的SEO优化还真的不止这些,还有代码审查,H标签的合理使用,内容布局等,下面来一一揭晓。

 

首页是网站的入口页面,也一个网站的门脸,首页的内容调用和布局排版对内页的SEO优化虽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首页可以很容易获得较高的权重和关键词排名,优化好首页是一件重要的事。

01首页标题的优化

首页标题就是一个网站的宗旨,别人一看你的网站名称就知道是做什么领域和内容的,首页title优化的基本格式是如下。

网站名称_一句带有多个关键词广告语的话网站名称_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站名称一定要放在最前面,很多的seo喜欢把首页优化的关键词放在前面,最后才是网站名称,或者干脆把网站名称去掉,这样的优化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方法不当。

不论你认为这个关键有多么重要,都不应该放在网站名称的前面,从网站运营的角度,网站名称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在时间累积过程中会慢慢在用户脑海形成一个印象,长期的积累过后用户会直接搜索网站的名称文不是你设置的关键词。

比如我们上京东买手机不会搜索“买手机的网站”,上当当买书也不会搜索“买书网站”,而是直接找网站的名称。

02首页布局排版的SEO优化

在几年前除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滚动加载内容的效果,最初在聚美优品和唯品会这样的网站时很流行,网站首页是无限滚动加载内容的,也就是你怎么都不会到底部。很多的网站觉得这样效果非常棒,于是纷纷模仿,其实对SEO优化来说非常不友好。

原因是这样的无需加载技术使用的是延迟加载方法,通过js技术来实现,在前端开发中习惯上称之为“懒加载”,是一整根据用户屏幕加载的方法,对于搜索引擎来说,蜘蛛不会滚动屏幕展现内容啊,怎么能很好的抓取页面内容。

大站使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没有问题?因为大站有钱做推广,人家只在乎用户体验,不怕没有流量,由于推广来的用户流量很大,搜索引擎也会按照一定的数据给予优质的排名。如果是小小站,学这样的方法就是自掘坟墓,没有流量、没有用户,优化又很一般,凭什么给你好的排名?所以宁愿丑一点的页面,也不要这种看似很时尚却对优化没有什么好处的技术。

03首页内容调用的问题

一般来说首页都会有轮播图,站内新闻,推荐阅读,最新发布等内容,其中轮播图对优化是没有作用的,纯属于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不论你怎么调用内页的数据,但是网站首页一定要保证有一个“更新器”,也就是你新发布文章或推荐到首页的内容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也就是说网站首页不应该是一潭死水,你制作好了一个模板,之后若不更改模板,就会一直这样毫无变化,这样是不利于SEO优化的,起码时不时的要有一点变化,哪怕是新发布的文章也行。

04logo使用img且在H1标签内

网站的首页一般都会有一个logo,但是说实话,网站logo的展示方式还真的五花八门,不是说logo不好看,而是logo所在的代码不合格。

正确的logo所在的代码应该是这样的:

<h1><a href="host"><img src="/logo.png" alt="网站名称" /></a></h1>首先logo应该写在img图片标签内,这样搜索引擎可以完美地识别;有些人把logo图片写在css-background属性里面,然后再通过css来控制logo的大小,虽然看上去和正常的显示没有区别,但是搜索引擎蜘蛛会忽略background里面的图片,当作网站的一个元素图标来处理。

常见的错误写法<a href="host"></a>然后使用css把logo图片写在a标签的背景图片里,为什么不对呢?首先a表示一个超链接,其次a标签里面的锚文本(关键词)是空的,既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片,这是一个空连接。

h1的作用是权重标签的使用,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每一个页面的h1标签就是该页面的标题,由于首页不能像发布文章那样有文章标题,所以logo就是唯一的选择。h1不能改用div,这些都很重要的细节,属于代码优化的范畴,要认真对待。

05PC与M端的移动适配

移动适配就是将拥有移动页面和PC页面的两种页面进行SEO优化合并,这里的合并并不是真正的把页面合并成一个页面,而是将权重集中起来,比如有独立的移动端页面,做了移动适配之后,用户不论是在手机端还是PC端搜索你的网站关键词时都会显示PC端页面,但如果是移动端进入网站又会自动跳转到你的移动端页面,这样更有利于关键词排名靠前。我发现有的SEO把内页的移动适配做得很好,但是首页貌似忘记了!

移动适配分为自适应和响应式,根据百度资源平台的说明,自适应页面的移动适配规则是这样的,在自适应首页的模板head标签添加meta标签如下。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mobile"><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html5;url=你的域名/"><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xhtml;url=你的域名/">这样自适应(PC和移动端网址一样)的移动适配就设置好了。如果PC端和M端的网址不一样,那么使用下面的规则分别在head里面添加meta标签,在PC模板的head里面添加如下meta。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html5; url=移动端首页url"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xhtml; url=移动端首页url" /><link rel="alternate" media="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640px)" href="移动端首页url" />然后对应的移动M端首页模板里面添加如下meta标签: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mobile" /><link rel="canonical" href="PC首页url" />

这样自适应和有独立PC移动页面的移动适配就添加完成了,需要注意自适应时的规则相对简单,而PC端和移动端网址不一样时需要添加代码稍微复杂一些,如果不明白在百度资源平台可以找到相关的说明文档,上面是我整理好的适配规则,直接使用就行。

06关于首页是否添加canonical标签

对于大部分seo对于首页都不会添加canonical,我们都知道canonical标签的意思是“权威”URL,如果同一个页面有多个不同的网址可以访问时,需要添加canonical标签来建议搜索引擎采纳哪一个url,对于首页有没有必要使用呢?

首页添加canonical是很有必要的,原因有这些:①首页其实有多个入口,比如host/index.php,host/index.html这2种常见的自动在网站域名后面加上后缀的形式,也就是说前面这2种加上网站的域名,首页可以有3个URL可以访问,那么添加canonical标签就非常有必要了。

举个例子,有人使用dedecms来做的网站,搜索引擎收录了带index.html后缀的首页排名还不错,但是不带index的首页却不收录,这就是因为默认被跳转了,带index的流量大,搜索引擎认为这是用户需要的,以至于有人就很苦恼了,不希望收录排名却上去了。

在首页面模板head标签中添加如下代码:

<link href="首页url/" rel="canonical" />注意url是顶级域名,并且最后加上一个斜杠。这样就解决了首页多入口多后缀时顶级域名的权威性。

以上就是网站首页SEO优化的全部内容,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更多优质内容持续分享,欢迎关注。


网站seo优化怎么做,seo官网优化详细方法

seo达人

 

SEO优化该怎么做呢,如果事先了解百度的抓取收录原理机制,那会更容易理解,一般做SEO优化,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可以说这是一个硬件条件。

一、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前端工程师。工程师需要做的有优化代码,URL标准化,使得网站的代码精简。举个例子,两个一模一样的网站,但是编码可能不同,一个代码精简,另一个代码繁琐,百度在抓取的时候,会选择代码精简的,不会去选择繁琐的。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比如中文分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个同样的字,正常情况下你是愿意写简体字还是繁体字,答案当然是简体字了。

网站SEO优化怎么做,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二、需要推广人员。对网站等信息内容进行推广,也就是站外优化。全网推广营销在这里也能用上。当然还有友情链接、目录提交、提交收藏、黄页网站、分类信息等,这里再着重讲下友情链接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网站和一些权重比较高的同行网站进行交换友情链接,记住一定是垂直领域的同行业,另外数量五六个为事宜,太多也不好。这么做也很好理解,比如你在网上搜索一些信息的时候,搜到一篇文章,文章结尾有提供相类似信息的文章,那你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会快很多、方便很多,这对于搜索引擎抓取也是同一个道理,减轻搜索引擎抓取的工作量,那你的权重自然会提高,当然外链的网站权重越高,对你的帮助也就越大。

三、需要有编辑来编写内容。内容需要掌握的细节有很多,比如标题、关键词的选取、关键词的均匀分布、建立反向链接和内链、图片ALT、title标签,所有的内容都做到细节化,就会提高网站的权重,使得网站在百度的排名靠前。

四、需要内容编辑人员。对页面排版、编辑进行优化。比如网站内每个页面的结构设置,要把新的文章、热门的文章、推荐的文章信息内容放在合适的版块,使得页面清晰,功能区分类明确,一目了然,简洁的页面结构方便自助链接能抓取更多的内容。还有站点结构的规划,比如辅助导航、面包屑导航、次导航要做的清晰。其实这么做也很好理解,比如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肯定喜欢看卷面整洁的,不喜欢看卷面脏乱的,对于这两者给的分数可能都会不一样。另外相关的关键词和长尾关键词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来源:长城号   作者:马燕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seo达人

网站首页SEO优化详细方法,这些地方经常被忽略

陆柏熺

发布时间: 20-02-2423:54优质创作者

网站优化最新接触到的页面就是网站的首页,很多做SEO优化的人会说首页嘛,不就是放主关键词、页面排版、内容调用就完事了,其他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呢。其实首页的SEO优化还真的不止这些,还有代码审查,H标签的合理使用,内容布局等,下面来一一揭晓。

首页是网站的入口页面,也一个网站的门脸,首页的内容调用和布局排版对内页的SEO优化虽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首页可以很容易获得较高的权重和关键词排名,优化好首页是一件重要的事。

01首页标题的优化

首页标题就是一个网站的宗旨,别人一看你的网站名称就知道是做什么领域和内容的,首页title优化的基本格式是如下。

网站名称_一句带有多个关键词广告语的话网站名称_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站名称一定要放在最前面,很多的seo喜欢把首页优化的关键词放在前面,最后才是网站名称,或者干脆把网站名称去掉,这样的优化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方法不当。

不论你认为这个关键有多么重要,都不应该放在网站名称的前面,从网站运营的角度,网站名称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在时间累积过程中会慢慢在用户脑海形成一个印象,长期的积累过后用户会直接搜索网站的名称文不是你设置的关键词。

比如我们上京东买手机不会搜索“买手机的网站”,上当当买书也不会搜索“买书网站”,而是直接找网站的名称。

02首页布局排版的SEO优化

在几年前除了一种比较流行的滚动加载内容的效果,最初在聚美优品和唯品会这样的网站时很流行,网站首页是无限滚动加载内容的,也就是你怎么都不会到底部。很多的网站觉得这样效果非常棒,于是纷纷模仿,其实对SEO优化来说非常不友好。

原因是这样的无需加载技术使用的是延迟加载方法,通过js技术来实现,在前端开发中习惯上称之为“懒加载”,是一整根据用户屏幕加载的方法,对于搜索引擎来说,蜘蛛不会滚动屏幕展现内容啊,怎么能很好的抓取页面内容。

大站使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没有问题?因为大站有钱做推广,人家只在乎用户体验,不怕没有流量,由于推广来的用户流量很大,搜索引擎也会按照一定的数据给予优质的排名。如果是小小站,学这样的方法就是自掘坟墓,没有流量、没有用户,优化又很一般,凭什么给你好的排名?所以宁愿丑一点的页面,也不要这种看似很时尚却对优化没有什么好处的技术。

03首页内容调用的问题

一般来说首页都会有轮播图,站内新闻,推荐阅读,最新发布等内容,其中轮播图对优化是没有作用的,纯属于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不论你怎么调用内页的数据,但是网站首页一定要保证有一个“更新器”,也就是你新发布文章或推荐到首页的内容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也就是说网站首页不应该是一潭死水,你制作好了一个模板,之后若不更改模板,就会一直这样毫无变化,这样是不利于SEO优化的,起码时不时的要有一点变化,哪怕是新发布的文章也行。

04logo使用img且在H1标签内

网站的首页一般都会有一个logo,但是说实话,网站logo的展示方式还真的五花八门,不是说logo不好看,而是logo所在的代码不合格。

正确的logo所在的代码应该是这样的:

<h1><a href="host"><img src="/logo.png" alt="网站名称" /></a></h1>首先logo应该写在img图片标签内,这样搜索引擎可以完美地识别;有些人把logo图片写在css-background属性里面,然后再通过css来控制logo的大小,虽然看上去和正常的显示没有区别,但是搜索引擎蜘蛛会忽略background里面的图片,当作网站的一个元素图标来处理。

常见的错误写法<a href="host"></a>然后使用css把logo图片写在a标签的背景图片里,为什么不对呢?首先a表示一个超链接,其次a标签里面的锚文本(关键词)是空的,既没有文字也没有图片,这是一个空连接。

h1的作用是权重标签的使用,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每一个页面的h1标签就是该页面的标题,由于首页不能像发布文章那样有文章标题,所以logo就是唯一的选择。h1不能改用div,这些都很重要的细节,属于代码优化的范畴,要认真对待。

05PC与M端的移动适配

移动适配就是将拥有移动页面和PC页面的两种页面进行SEO优化合并,这里的合并并不是真正的把页面合并成一个页面,而是将权重集中起来,比如有独立的移动端页面,做了移动适配之后,用户不论是在手机端还是PC端搜索你的网站关键词时都会显示PC端页面,但如果是移动端进入网站又会自动跳转到你的移动端页面,这样更有利于关键词排名靠前。我发现有的SEO把内页的移动适配做得很好,但是首页貌似忘记了!

移动适配分为自适应和响应式,根据百度资源平台的说明,自适应页面的移动适配规则是这样的,在自适应首页的模板head标签添加meta标签如下。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mobile"><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html5;url=你的域名/"><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xhtml;url=你的域名/">这样自适应(PC和移动端网址一样)的移动适配就设置好了。如果PC端和M端的网址不一样,那么使用下面的规则分别在head里面添加meta标签,在PC模板的head里面添加如下meta。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pc"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html5; url=移动端首页url"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xhtml; url=移动端首页url" /><link rel="alternate" media="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640px)" href="移动端首页url" />然后对应的移动M端首页模板里面添加如下meta标签: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 content="mobile" /><link rel="canonical" href="PC首页url" />

这样自适应和有独立PC移动页面的移动适配就添加完成了,需要注意自适应时的规则相对简单,而PC端和移动端网址不一样时需要添加代码稍微复杂一些,如果不明白在百度资源平台可以找到相关的说明文档,上面是我整理好的适配规则,直接使用就行。

06关于首页是否添加canonical标签

对于大部分seo对于首页都不会添加canonical,我们都知道canonical标签的意思是“权威”URL,如果同一个页面有多个不同的网址可以访问时,需要添加canonical标签来建议搜索引擎采纳哪一个url,对于首页有没有必要使用呢?

首页添加canonical是很有必要的,原因有这些:①首页其实有多个入口,比如host/index.php,host/index.html这2种常见的自动在网站域名后面加上后缀的形式,也就是说前面这2种加上网站的域名,首页可以有3个URL可以访问,那么添加canonical标签就非常有必要了。

举个例子,有人使用dedecms来做的网站,搜索引擎收录了带index.html后缀的首页排名还不错,但是不带index的首页却不收录,这就是因为默认被跳转了,带index的流量大,搜索引擎认为这是用户需要的,以至于有人就很苦恼了,不希望收录排名却上去了。

在首页面模板head标签中添加如下代码:

<link href="首页url/" rel="canonical" />注意url是顶级域名,并且最后加上一个斜杠。这样就解决了首页多入口多后缀时顶级域名的权威性。

以上就是网站首页SEO优化的全部内容,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更多优质内容持续分享,欢迎关注。


seo优化的几个步骤和方法

seo达人

 

seo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对于百度来说,有四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原创度、更新频率、【内容与主题相关度】和外链权重。内容建设上围绕这些去做。对于谷歌大同小异,但有一点是非常差异的,谷歌对新网站给你的收录门槛较低,但排名却不会很快就很理想,因为谷歌考察的因素比百度多。其次的话就是网站以及同行的数据分析了,关于用户数据分析可观看《网站怎么进行数据分析》大家把seo优化技术博主说的这两点做好了。网站排名会慢慢上升的。

一.SEO的常见步骤

新站:确定网站主题、转化目的、目标用户

老站:挖掘更多的长尾词和分析用户的搜索词

二、关键词分析(也叫关键词核心定位)

关键词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分析,关键词关注量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关键词与网站相关性分析、关键词的布局、关键词搜索量。

三、网站架构分析

现在简洁的网站结构符合蜘蛛爬取的喜好。网站架构分析包括:尽量减少搜索引擎不识别的代码(FLASH、JS、视频),如果网站结构很深的话不利于网站优化、一般网站架构都是树状结构。

四、发布软文

带外链,可以是带超链接的,也可以是不带的文本链接,对于搜索引擎都能被认为是外链,还可以交换高质量的链接。

五、网站目录和页面优化

SEO优化不单单是让网站首页在搜索引擎有好的排名,而是要让网站的每个页面都有流量,想办法优化页面、提高用户体验度,怎么才能留住用户。

六、网站流量分析

网站流量分析是从用户访问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分析出网站那些页面的访问量和用户访问的深度,分析出这些数据对网站的优化排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seo优化技术博主建议用这两款流量分析工具:cnzz和百度统计。

总结

seo优化方法和步骤有哪些?下面博主总结一下:

1:网站定位:好的网站定位是成功的一半

2:网站描述:好的描述让你的流量翻倍

3:网站关键词设置:好多关键词可以确认到你的而核心竞争力

4:网站内容编写:好的内容,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5:友情链接:高质量高权重的友情链接可以快速的提高你的网站排名

6:网站外链优化:高质量的外链,会给你网站源源不断的提高权重和流量

7: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每天都做、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文章来源:搜狐网   作者:邹伟廷SEO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