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站为何能在一片红海的视频市场中生存?

博博

B站为何能在一片红海的视频市场中生存?

集创堂 2018-04-04 10:03:43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垂直市场是指在某一个行业或领域深化运营的市场,通俗来讲就是指我们常说的细分市场,我以目前盛行的诸多网络视频平台为例,和大家聊聊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策略。

国内最早上线的视频网站是2004年开始运营的乐视网,第二批竞争对手就是土豆网、我乐网(56)、优酷网,随后网络视频平台遍地开花,我们耳熟能详的爱奇艺(271)直到2010年才出现,腾讯视频也是2011年才出现,这是一个网络视频平台井喷的阶段。

发展到今天的红海阶段,这些视频网站如今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乐视网后来更名为乐视视频,这家公司目前的情况大家也多少有些了解,贾老板现在还没从美国回来呢;我乐网后来被人人全资收购,后来又被搜狐收购;土豆和优酷在2012年合并为“优酷土豆”(友情提示新手:这里的合并指的是它们两家公司合并,网站并没有合并为一个网站,还是俩),在2015年被阿里巴巴收购;爱奇艺和PPS合并前后一直归属于百度;腾讯视频,看名字你就知道它是谁家的。

B站为何能在一片红海的视频市场中生存?

基本上业内算得上“品牌”的大型网络视频平台都是巨头级企业在背后支撑,这种规格的市场竞争就是现有市场的竞争(红海市场)。现有市场里各大网络平台都可以覆盖用户观看视频的需求,用户体验对比起来也不差多少,这时候的竞争拼的就是各大平台的商业策略和它们背后金主的资金实力,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微小。

你不能指望一个产品经理能帮爱奇艺干掉腾讯视频,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

红海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想必已经没有了新产品进场的空间,但是我们仍然在网络视频盛行的年代看到了诸如快手、抖音这种“异军突起”的新兴产品,那么,它们是如何在视频平台已经打定江山的情况下活跃起来的呢?

B站为何能在一片红海的视频市场中生存?

答案就是垂直市场。

“所谓的垂直市场,其实就是从现有市场那庞大的空间里根据某种特殊属性“切割”下来一小块,针对这个特殊属性做一份独属于这个领域的小项目。”

爱奇艺是几乎覆盖了全网所有用户种类的视频平台,但是它的目标用户群太广泛了,当它照顾中年妇女的时候就很难照顾十二三岁的孩子,关注职场人士诉求的时候就很难关注到高校学生,它几乎永远无法牺牲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它的形态必然是均衡的:我谁都不照顾,只是提供海量的视频,并且针对视频进行分类,你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搜索、寻找吧。

这是平台型产品的“通病”,它什么用户都想覆盖,自然就会面面俱到——而面面俱到的结果,就是各方面都没有特别照顾,只是在追求“视频观看者”在视频需求方面的共性。

这种“谁都不照顾”追求共性的行为就给了很多小产品生存的空间,比如BiliBili动画视频,它在中国的二次元领域属于一款现象级产品。对于那些对二次元不感兴趣的视频观看者来说,B站毫无价值,但是假如说你是一个热衷于动画、动漫甚至鬼畜剪辑的人,你就很容易被B站吸引——从战略上来讲,B站牺牲了那些对二次元不感兴趣的人,专注经营那些对二次元感兴趣的用户,这就是垂直市场的竞争策略。

B站为何能在一片红海的视频市场中生存?

“垂直市场会更针对地覆盖到某些用户的需求,这种针对性就是“垂直壁垒”。垂直壁垒像一堵坚硬的墙,把外面的用户挡在墙外,把里面的用户团团围住,它的核心就是差异化,围绕着特殊属性打造的差异化能够有效扼制平台产品对它的伤害。”

说到这里,我必须向大家强调一点:“垂直”是一种相对于当前环境来说细分的概念,垂直市场也只是一种相对于现有市场来说细分的市场,它的前提就是现有市场已经处于红海阶段了,这时候的细分市场才会有发展机会。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都是平台型产品,B站在刚开始推出的时候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属于垂直市场的网站,但是当B站发展壮大后,如果二次元领域的视频网站增多,二次元领域的视频网站竞争也趋近于红海市场,那么B站的市场也会变成现有市场。

“简而言之:当现有市场处于红海阶段的时候,针对某个特点做起来的产品可以在相应的垂直领域打开销路,当这个垂直领域也进入红海阶段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第二级的现有市场,这时候就会有更深一层的垂直市场出现。”

如果你新上线的产品正处在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不妨尝试下垂直市场的竞争策略,找准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领域,开辟出一个小范围的战场圈住用户。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中常用字体规范

博博


UI设计中常用字体规范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很多刚做APP界面的设计师,经常会因为字号,字体颜色,间距等问题困扰。

拿到设计需求后,页面和页面的字号调着调着就大小或颜色不统一了。并且容易导致设计稿反复得修改。设计出来的效果图文字左右间距层次不齐,导致与预期不符等,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如何开始进行设计。下面,我就从UI设计中常用字体规范中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如何进行设计。

一、字体设计排版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也太LOW(土)了吧?你能修改一下字体吗?

过多不明确而繁琐的字体搭配会导致整个画面失调。可以这样说,字体可以成就你的设计也可以毁掉你的设计。

UI设计中常用字体规范

问题的关键有:

1.字体样式太多,导致页面杂乱

2.使用的字体不易识别

3.字体样式和内容的气氛或规范不匹配

那么,怎么避免这样的结果发生呢?

通过设计经验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版式

了解不同平台的常用字体设计规范

在每个项目设计中只使用1-2个字体样式,而在品牌字有明确的规范的情况下,只需要一种字体贯穿全文,通过对字体放大来强调重点文案。字体用的太多,越显得不够专业。一般来说,视野范围内,最多不能超过三种字体,太多的字体、字号,就显得非常杂乱无章。

不同的样式的字体,形状或系列最好相同,保证字体风格的一致性。

字体与背景的层次要分明

确保字体样式与色调气氛相匹配


二、界面中中文字体使用规则

不同平台、不同界面设计中,使用的字体规范也有所不同,像移动界面的设计就会有固定的字体样式。网页中会有常用的几个字体,在这我和大家分别介绍一下。

常规字体

IOS:可以选择的字体有华文黑体或者冬青黑体、苹方字体;尤其是苹方字体效果最好(iOS9系统将平方作为iOS字体)。

Android:英文字体:Roboto 中文字体:Noto。偶尔也会用到微软雅黑字体。

网页:网页中常规字体一般选用微软雅黑作为设计字体(微软雅黑Windows LCD)

常规字号

导航主标题字号:40-42px。

我一般设计就用40px,偏小的40px字号,显得精致些

内文展示中字号:大的正文字号32px,副文是26px,小字20px

一般在内文的使用中,根据不同类型的App会有所区别。像今日头条新闻类的APP或文字阅读类的APP更注重文本的阅读便捷性,正文字号36px,会选择性的加粗。而列表形式、工具化的APP普遍是正文32px,不加粗。副文案26px,小字20px。


设计是一个漫长的修改过程,一个好的设计稿,不单单从字号,字体体现。下一期,我将给大家谈谈,UI设计规范中的其它要素。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博博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斌斌UI 2017-02-22 09:46:47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年后是找工作的高峰期,特开此头条号给各位准UI从业者一些我在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设计中,字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海报、画册、折页、网页、UI设计什么,Banner,只要是需要视觉传达的设计中,都需要文字作为主要突出传播角度。

字体拆分再造。是字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点。也是我们设计师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看看字体再设计应该如何去改造!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UI设计中的字体字形设计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字形设计例子,在大家日常字体设计中,多注意字体的偏旁部首,想下如何拆分重组。多去试。


如果我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您点击+关注,对我及我的文章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评论,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博博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8-07-13 09:00:23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上一篇《娱乐零售至死》是我近期在无人零售领域的实践和研究,主要分析了无人零售领域在娱乐购物新的变化,同时将零售业中涉及的“人、货、场”重新做了界定,看这篇文章之前建议先仔细看看上一篇文章,这样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分析无人零售的运营前,老规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传统零售业的运营。

在传统零售里,最核心的有两个部门:采购部和营运部,这两个部门在京东体系里被合并为:采销体系。传统零售的市场营销部门一般都被边缘化,要么没有独立的部门要么被拆分至采购和营运部门。例如店内物料宣传一般在采购部、店内的活动宣传则归属营运部。

传统零售的主要运营工作归根结底还是品类运营为主,下面这张图基本上涵盖了品类运营的几个方面: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关于传统零售的运营部分,这篇文章就不过多展开详细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获取更多这方面的信息。

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传统零售的运营管理都是属于人力资源密集型,无论是采购部还是营运部,都需要招聘和管理很多人,我的老东家沃尔玛在全球拥有230万员工!

所以传统零售业的店内运营就属于“有人”的运营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出现了导购、活动运营、货架阵列等专业的岗位。

下面先讲一个案例,感受一下来自“有人便利店”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运营案例,再来分析和理解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和破局。

有个朋友的亲戚在北京某个小区的门口开了间便利店,大概100平米左右,属于非常传统的“坐商”经营方式,坐等小区居民过来消费,每个月净利润7、8千元左右,在北京勉强糊口的水平。

这个朋友有一次来北京出差,于是这个亲戚就让他帮忙出谋划策,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改善提升销售?

这个朋友先是对小区做了一番调研:便利店所处的小区很大,靠近商务区,租住在这里的年轻白领比较多。1公里外的沃尔玛超市生意很一般,不远处还有另外两个便利店的竞争,而且北京的京东超市做得很好,都对这个亲戚的便利店都形成了分流。

接下来做了些销量提升的分析:如果想要吸引顾客上门,要么低价促销,要么便利店有其它刚需的价值。

亲戚当然不想低价促销,那么刚需又有哪些呢?这些租户有什么共同的需求?分析的结果是:收发快递。

小区的白领们网购特别频繁,平均一天1、2次快递都是常有的事。上班的寄到公司有些不合适也不方便,家里平时又没有人,下班快递有些还不送货。小区的快递柜经常放满而且很偏远,有些快递公司还不支持。小区保安也不帮忙收发快递,周末收快递还要在家等,毕竟有些要出去玩有些想睡懒觉,寄快递还要麻烦填快递单……

这样一分析发现收发快递不仅是刚需,还是痛点。如果能有效解决这个痛点,说不定就能带来店里的关联销售……

亲戚听他这么一分析,觉得有些道理,于是马上花6000元定做了两个快递柜,放在便利店的最里面。然后这个朋友又出了个主意,为了更快收回快递柜的成本,可以给快递柜的每个箱子每人配一把专门的钥匙,每把钥匙收30元押金即可免费收寄快递。

最后他们还印刷了一批宣传单张,在小区门口派发,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终300多人交纳了押金收了1万多元,基本上都是公司的白领,他们之后的收货地址,全部填的是这个便利店的柜子编号,平时柜子是开着的,快递放进去后推上直接上锁。亲戚作为老板有一把,交了押金的租户有一把,如果还有新的快递,老板打开箱子再放进去。

每天都有非常多人来取快递,现场统计的有30%左右的人顺带买了零食和饮料。于是亲戚又批发了一些蔬菜、肉类、水果,也卖得很好。

他还把这300多人接到微信群里,每天通知谁有快递、谁的快递还没有拿,由于是刚需,所以没有人退群,成功实现了社区到社群的演变。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后来,他还做了个微信小程序商城,把店里一些卖得好的零食、饮料、水果、蔬菜、肉类都放在商城上,满20元免费半小时内送货。很多不想下楼取快递的,会顺便买20元东西,然后送货的时候帮忙送快递上来,一举两得,下单量非常可观,生意好得不得了。

这三招,让原来每月净利只有7、8千的小小便利店,月净利达到了4万多元!

于是这个朋友又给他亲戚出主意,将小区旁边的两个便利店收购了,用同样的方法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

对于无人便利店来说,想达到这些效果恐怕很有难度了。

一.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

1. 店内资源无法复用

刚才提到的快递柜如果是无人的,那么一个柜子只能放一件包裹。有人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钥匙开启再放多两三件包裹,虽然节省了人力成本,却因为资源无法复用多出了硬件成本。

2. 无人零售将销售单位细分化和分散化,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品类运营

无人零售现在的主流是无人售货柜,就算是无人便利店,能够放置的商品品类仍然有限。

品类的关联销售和多种选择大都依赖于后台消费数据,并且由于位置有限,品类难以扩充。由于没有关联有人的服务,线下的销售行为变成了线上冷冰冰的数据分析,试图通过单靠数据来实现更精准的品类摆放从而提升销售,在线下并不见得比“有人”运营更有效。

无人零售的运营困局与破局

另一方面无人零售企业为了降低单位租金成本,许多的无人零售模式都是将销售单位进行拆分,例如无人橙汁机、无人咖啡机、无人披萨机等,这些无人售货机分散在商场或者机场等各个角落,关联销售更加无从谈起。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便利店老板在发现使用快递柜带来了高达30%的销售转化后,又进货了蔬菜、肉类等品类的产品,与原来的零食和饮料形成新的关联销售。

关联销售在零售和电商的运营体系里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关联销售涉及的更多内容,限于篇幅就不再过多介绍,欢迎关注【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公众号,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分析。

3. 现场的活动运营由于无人而无法进行

运营体系除了品类运营、用户运营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活动运营。对于传统的线下零售来说,由于有活动运营策划配合现场的导购员、收银员,通过多种多样的现场活动吸引人流借此提升了销量。

这三个无人零售的困局在线下的空间争夺战前期并没有显得那么突出,可是随着占领的空间越来越多,销量却并不如意料。随着新鲜感渐失,销量还有可能由于运营困局下滑的时候,如何破局就会成为无人零售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并提上日程。

二. 无人零售运营的破局之道

无人零售如果想通过运营体系(品类运营、用户运营和活动运营)来提升销量,有两个方式:一个依托我在《娱乐零售至死》提到的“单人多店”模型进行活动运营;一个则是强化线下用户向线上的转化。

由于要完成补货和机器维护的工作,现在的无人零售店和机器还需要“有人”,但随着无人送货机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补货和机器维护的工作终将被机器取代,那人做什么呢?

可以在未来转型成为活动运营人员,在现场举办由总部策划好的活动,,从而拉升所在区域无人售货机的销量。

要将一直做单一工作的人变成未来能够进行现场活动运营的人,提前做好相关的培训和试点就很重要。

第二个方式是将线下用户转至线上(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群),然后通过用户运营和线上的活动运营来提升线下的无人售货机或便利店的销售。

其次通过小程序商城的方式实现线上的关联销售。

这些部分限于篇幅就不多展开分析了,在后续的无人零售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会继续重点关注运营体系的变化和创新,这是一个新课题,如果你在无人零售的实践中已经有什么好的做法和想法,欢迎交流~

作者:庄帅(个人微信:zhuangshuaidu),微信公众号“庄帅零售电商频道(ID:zhuangshuaiec)”,前沃尔玛(中国)、王府井百货电商高管,中国百货协会无人店分会客座顾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专注零售电商商业研究。

本文由 @庄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这15个好习惯,可以将你塑造为优秀的UX设计师

资深UI设计者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一个典型的成长型的职业,不仅仅是它的发展空间如此,设计师本人同样需要持续地学习和进步才行。谁不想变得更好呢?很多时候,成就更好的自己,来源于好习惯。


「不断重复的那些事情塑造了我们。卓越并非源于行为,而是来自习惯。」亚里士多德的话同样讲述着这个道理。在今天的文章当中,我所分享的这15个良好的习惯,塑造了许多优秀的 UX设计师,希望你也能养成好习惯,不断成长。

1. 为自己设定目标

设计能力从来不是凭空拥有的,不断的练习和持续的学习才能够帮你成为更好的设计师。设定恰当的、可抵达的目标,本身也是一种更好学习和前进的技巧。

你会面对无穷的机会和不同的选择,但是你的目标应当放在首位。设定目标不要太难,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 选择可实现的目标;
  • 为每个目标设定一个截止日期;
  • 在日历中创建相关的提醒;
  • 达成目标的时候奖励自己。

2. 练习主动倾听

倾听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倾听本身并不是单纯的听那么简单,它也有分类:主动倾听和被动倾听。当倾听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动机来倾听倾诉者的语言的时候,信息只是被动接收,而通常无法理解和吸收。

主动倾听则不同,倾听者需要完全集中注意力,能够理解,回应,并且记住对方所说的内容。主动倾听是沟通的先决条件。

下面是一些练习主动倾听的技巧:

  • 当倾诉者说话的时候,尽量听,而不是说;
  • 不要使用问题来回答问题;
  • 不要控制对话的走向;
  • 不要打断并替倾诉者说话;
  • 保持和倾诉者沟通他所说的内容,而不是只对你感兴趣的内容回应;
  • 在倾诉者说完了之后再提问题,而不是中途打断。

3. 学会讲故事的技巧

沟通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视觉上的突出只是产品一方面的属性,更重要的是传达。

故事是传达信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好的设计团队会洞悉产品背后的故事来驱动产品。讲故事是优秀 UX设计师的必备技能,通过讲述故事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

下面的方法能够帮你讲述故事:

  • 让自己沉浸在品牌故事当中。如果对于品牌故事了解不多,会错失许多想法和机会。在产品设计开始之前,尽可能通过学习来填补这个空白。
  • 创建故事板。故事板是描绘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是设计师用来表达想法的重要工具。

4.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沟通重要,沟通方式同样重要。当你使用行话来表述的时候,用户常常很难理解,这是个坏习惯。这个时候,容易产生误解。

和团队中其他成员沟通的时候,同样需要注意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不一定会懂得这些术语的含义,因此这些术语会产生认知负荷。尽量使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述。

不要在产品的微文案中使用专业术语。这个也是同样的道理。确保沟通的清晰和精准。

可以每发现一个别人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就放在罐子中,以示警醒。

5. 不要满足于特定的某个想法

如果你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么很难说这个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在做设计项目的时候,一个想法可能是不够的,脑洞大开,在思路上多加探索,开放地寻找不同的想法,并且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筛选出对的、好的想法。

6. 不要陷入完美主义

许多设计师都是完美主义者,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造完美的产品,这往往会导致产品开发周期过长,超出 deadline 。

请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不要深陷完美主义的陷阱,拿出能够满足要求的产品,追求完美并不是错过 Deadline 的借口。

不要让追求完美成为塑造好产品的敌人。

7. 学会画草图

高保真的原型会让人看起来非常舒畅,但是产品始终是从零开始构建的,这也意味着你不能跳过纸笔绘画,而直接进入原型设计。数字化的设计在很多时候会限制我们的创造力,所以,学会画草图很有必要。

使用纸和笔来绘制草图将会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绘制好草图之后再切换到电脑上会便捷很多。

在头脑风暴阶段,草图也可以更快地抓住灵感,推动进度。

8. 善于做笔记

纸和笔应该随时伴随着你。每当你脑中闪过一个好的想法的时候,不要依靠记忆,好记性始终还是不如烂笔头的。人类的记忆很容易出错。快速记录你的想法,最好配上草图。

9. 学会总结经验

如果你已经参与了不少 UX 项目,那么你可能会在之前的项目中有过不少经验和想法。不要错过时机,将这些经验和想法总结和记录下来,然后:

  • 将它们用来解决新问题;
  • 通过有趣的案例研究来更新你的 UX 作品集;
  • 在社区分享你的经验(比如写总结文章)。

10. 参与更多的合作

当你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人合作项目的时候,尽量利用这个机会来协同,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协作。了解其他人正在为这个项目做什么,以及 UX设计师可以怎样和他们协作来提升整个项目的效果。协作是 UX设计师最有力的技能之一。

11. 参与可用性测试的环节

了解用户是 UX设计师的首要目标,许多 UX设计师会采用构建角色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来了解用户、进行产品交互设计。虽然这些工具确实很有用,但是没有什么比使用真实的用户和真实的产品来进行测试更有效的了。用户可用性测试你观看的越多,对于产品和用户就越了解,也越能够洞悉问题的所在。

12 . 每天都要尽量汲取灵感

设计师需要灵感,需要从不同的地方尽可能多的获取灵感。在这里,我分享两个技巧:

  • 在工作内容和灵感之间寻找平衡点。花费20%的精力来寻找灵感,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花费80%的时间来进行打磨。
  • 不要局限于UI/UX领域的内容。多参加创意活动,去不同的地方,拍照,听音乐,做手工,或者练习写作技巧都可以。

个人观点:我相信广告能够给你带来许多灵感。广告当中包含了大量的类比、隐喻,设计师可以借此创造具有说服力的设计。

13. 欢迎建设性的意见和批评

我们很多人都害怕接受批评。我们的工作确实不完美,特别当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还做不到完美,听到批评确实会紧张甚至抵触。但是批判性地看待我们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因为:

你不是为你自己而设计,你是为你的用户而做设计。

平复情绪,接受建设性的批评,从教训中学习往往更加深刻。在批评中成长固然不那么好受,但是却能够带来长足的成长。

批评可能不会令人满意,但是这是必要的。它和疼痛的功能是一样的,让人注意到不健康的状态。——丘吉尔

下面是一些建议:

  • 学会过滤批评中的信息。将情绪和意见分离开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 请求诚实的意见。确保批评和分享中包含真实的想法。
  • 定期询问获得反馈。
  • 不要局限于设计领域。向来自不同领域的人请教和学习。

14. 批评和判断他人的设计

其实,评判他人的设计也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 问对问题。能够提出对的问题,能够洞察到设计当中的关键,提出有价值的评判,一样非常考验 UX设计的眼力。
  • 不要提出不明智的建议。克制住你的冲动,提出有用有效的建议,如果某个部分需要重新设计,最好是带着有效的数据来提建议。

15. 学会休息

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是无法走得足够远的。事实上,人是很容易倦怠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很容易在不同的压力之下,引发情绪和身体上的疲惫。

设计师也经常会在设计中碰到死胡同。当你出现这样的局面的时候,一定不要死扛,先休息一下,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能够帮你更好地调整状态。

结语

伟大的设计师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他们是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逐步培养出来的。无论我们有着怎样的经验,总会有办法不断改进和提升。


案例研究:一款助眠APP的UI设计分析

蓝蓝设计的小编

现在,我们发现健康类APP越来越多了:健身应用程序、跟踪器、卡路里计算器、水和食物日记、活动提醒等等,这些APP的确对我们保持日常健康提供了帮助。

伪类和伪元素

seo达人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定义:

伪类和伪元素就是为文档中不一定存在的结构指定样式,或者为某些元素(甚至文档本身)的状态所指示的幻象类指定样式。css引入伪类和伪元素概念是为了格式化文档树以外的信息。

伪类的形式:选择符: 伪类{ 属性:属性值 }

伪元素的形式:选择符:: 伪元素{ 属性:属性值 }

CSS3规范中要求使用双冒号(::)表示伪元素,以此来区分伪元素和伪类。

 

链接伪类

a:link{…}  //指向未访问的链接

a:visited{…} //指向已访问的链接

 

动态伪类

E:hover{…}  //元素上有鼠标指针停留

E:active{…} //元素被用户输入激活

E:focus{…}  //元素拥有输入焦点

 

伪类的顺序很重要,一般为link-visited-focus-hover-active。动态伪类可以应用到任何元素,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强调”的作用。


E:first-child{…}

为父元素(可以body,div,ul,ol等)中的第一个子元素E元素设置样式,注意,E必须是父元素中的第一个子元素。

 

E:lang(value)

为E元素中lang属性为value的元素设置属性。相当于E[lang |= “value”]。

 

结合伪类

a:link:hover{…}//鼠标停留在未访问的链接上

a:visited:hover{…}//鼠标停留在已访问的链接上

 

伪元素选择器

在文档中插入假想元素,导致用户代理对一个假想元素做出响应。

p:first-letter{…}  //设置首字母样式,为p块级元素第一个元素设置样式

p:first-line{…}   //设置第一行的样式,为p块级元素第一个元素设置样式

所有伪元素都必须放在出现该伪元素的选择器的最后面。

 

设置之前和之后元素的样式

E:before {content:”…”}

E:after {content:”…”}


注:关于伪类和伪元素,我的理解并不是很深,不过掌握上面的这些内容,我想也是够用了。以上内容大部分是《CSS权威指南》中内容,总结了一下方便记忆。关于伪类和伪元素的内容,这里有一个不错的文章,下面是这篇文章的链接:http://www.alloyteam.com/2016/05/summary-of-pseudo-classes-and-pseudo-elements/#prettyPhoto 下面的内容引自这篇文章,可以补充上面的内容,贴在这里方便自己日后查阅。

伪类与伪元素的具体用法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开始学UI?入学UI的五大问题!

蓝蓝设计的小编

1.我想学UI,请问看什么书啊?

2.我想学UI,请问哪个培训机构比较好?

3.我想学UI,请问如何入手?

4.我不是设计专业,但是我还是想学UI,请问如何系统学习?

5.我不管,我就是要学UI,请您给点儿建议。

界面视觉设计 5 要素之字体篇

资深UI设计者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字体是界面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能辅助信息的传递,是文字的外在表现形式;字体还可以通过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表达情感体验,并塑造品牌形象。

本文总结了字体设计的重要性、界面常用字体推荐以及国内外权威设计体系中对字号、行高、字重的选择和设置。如果你想对界面字体设计有更深一步地了解和运用,本文将会提供一些帮助。

一、字体

1. 字体设计的重要性

辅助信息传递

文字是信息内容的载体,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的图像或符号,而字体则是文字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文字的视觉风格表现。合适的字体可以辅助文字,将信息清晰、准确地传递给用户。

表达情感体验

字体的艺术性体现在其完美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内涵之中。在文字信息传递给用户之前,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字体带来的视觉魅力以及情感表达。

塑造品牌形象

不同字体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 有的字体优美清新、线条流畅;有的字体造型规整、充满张力;还有的字体生动活泼、色彩明快……根据产品的属性选择正确的字体,便能有效地塑造品牌形象。

2. 界面常用字体推荐

字体的选择是由产品属性或品牌特性的关键词而决定。一般中文字体种类分为:黑体、宋体、仿宋、楷体等;英文字体种类分为:无衬线体、衬线体、意大利斜体、手写体、黑字体等。

中文字体推荐

线上中文字体推荐使用思源黑体、华文黑体、冬青黑体、微软雅黑、苹方-简、黑体-简、方正兰亭黑。其中 iOS 系统默认中文字体是「苹方PingFang」,Android 系统中文字体使用「思源黑体Noto Sans CJK」。

介绍下「思源黑体」这款字体,它是由 Google 和 Adobe 合作开发出来的,风格介于现代和传统之间,可以广泛用于多种途径,比如手机、平板、桌面的用户界面、网页浏览或者电子书阅读等。它为人们带来了愉悦和的信息阅读体验,并且是免费的。

英文字体推荐

线上英文字体推荐使用 San Francisco、Helvetica Neue、Roboto、Avenir Next、Open Sans。其中 iOS 系统默认英文字体为「San Francisco」,Android 系统默认英文字体为「Roboto」。

Helvetica 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西文字体,1957年由瑞士字体设计师设计,微软常用的 Arial 字体也来自于它。

作为一款经典的无衬线字体,Helvetica 在平面设计和商业上非常普及和成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典范,其简洁朴素的线条风格非常受追捧。

数字字体推荐

线上数字字体推荐使用 DIN、Core Sans D、Helvetica Neue。

DIN 起源于1995年的德国,无衬线字体,易用耐看、字形开放,是设计师最爱的几类字体之一,适合显示比较长的大号数字,但是小字号的情况下识别度较低。

Core Sans D 是由韩国设计师设计的一款无衬线字体,支持 Thin、Light、Regular、Medium、Bold 等类型字重,对大号数字的显示效果不错,不过它是收费字体。

Helvetica Neue 除了上文介绍的简洁朴素、中性严谨、没有多余的修饰外,还是 Helvetica 的升级版,拥有了更多的字重,可以作为 iOS 和 Android 跨平台数字字体使用。

二、字号

1. 关于字号

字号是界面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字号大小决定了信息的层级和主次关系,合理有序的字号设置能让界面信息清晰易读、层次分明;相反,糟糕无序的字号使用会让界面混乱不堪,影响阅读体验。

2. 字号的选择

字号的选择,可以遵循 iOS 、Material Design、Ant Design 等国内外权威设计体系中的字号规则,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自行定义。

iOS 字号规则

在 iOS11 系统中,使用 San Francisco 作为系统英文字体,包含了以下几种字号的文本样式:

  • 11pt / 12pt Caption 说明文字
  • 13pt Footnote 脚注
  • 15pt Subhead 副标题
  • 16pt Callout 标注
  • 17pt Body / Headline 正文 / 模块标题
  • 20pt / 22pt / 28pt Title 页面标题
  • 34pt Large Title 页面大标题

需要注意的是,San Francisco 字体有两种模式:文本模式 SF Pro Text 和展示模式 SF Pro Display,文本模式适用于字号小于 20pt 的文字,展示模式适用于字号大于等于 20pt 的文字。

Material Design 字号规则

在 Material Design 设计体系中,使用 Roboto 作为英文字体,规定了以下文字排版的常用字号:

  • 12sp 小字提示
  • 14sp(桌面端 13sp)正文 / 按钮文字
  • 16sp(桌面端 15sp)小标题
  • 20sp Appbar 文字
  • 24sp 大标题
  • 34sp / 45sp / 56sp / 112sp 超大号文字

长篇幅正文,每行建议 60 字符左右,短文本建议每行 30 字符左右。

Ant Design 字号规则

Ant Design 受到5音阶以及自然律的启发定义了10种不同的字号,从小到大依次为: 12px、14px、16px、20px、24px、30px、38px、46px、56px、68px。

建议主要字号为 14px,其余字号的选择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的定义,尽量控制在3-5种之间,保持克制的原则。

Kiwi 字号规则

Kiwi 是饿了么的中后台设计语言,致力于打造出能够「了解、洞察、温暖、激励用户」的产品。

在 Kiwi Web 中,规定最小字号为 12px,主要文本字号为 14px,最大字号为 46px。

三、行高

1. 关于行高

行高可以理解为一个包裹在字体外面的无形的框,字体距框的上下空隙为半行距。

参考 W3C 原理,眼睛到屏幕的距离 25cm 为最佳阅读距离。

西文的基本行高通常是字号的 1.2 倍左右。而中文因为字符密实且高度一致,没有西文的上伸部和下延部来创造行间空隙,所以一般行高需要更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儿童、年轻人、老年人)以及使用环境,可达到1.5至2倍甚至更大。

2. 行高的设置

iOS 行高设置

Apple 官方的 iOS 字号与行高对应关系如下(@1x倍率):


Fluent Design 行高设置

Microsoft 官方的 Fluent Design 字号与行高对应关系如下(使用字体 Segoe UI):

Ant Design 行高设置

蚂蚁金服的 Ant Design 字号与行高对应关系如下(优先使用系统默认字体):

行高计算公式:L = F + 8。其中 L 是行高(Line Height),F 是字号(Font Size),F ≥ 12。

四、字重

1. 关于字重

字重是指字体的粗细,一般在字体家族名后面注明的 Thin、Light、Regular、Medium、Bold、Heavy 等都是字重名称。越来越多的产品界面需要通过字重来拉开信息层次,当下主流趋势 iOS11 大标题风格就是通过字重来拉开信息层级的。

不同的字重体现不同的层级关系和情绪感受,细的字体给人以细腻、轻盈的感觉,而粗体则给人庄重和严肃的感受,所以在定义字体规范时候需要考虑什么场景用什么字重,从而保持良好阅读体验。

2. 字重的设置

字重的设置同样基于秩序、稳定、克制的原则。为了统一整体效果,一般情况下使用两种字重为佳,例如只出现 Regular 以及 Medium 这两种字体粗细,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更粗或更细的字重进一步拉开信息层级。

当字号大小为 12-18pt 时,使用 Regular;20-26pt 时,使用 Light;28-34pt 时,使用 Thin;当字号大小超过 34pt 时,建议使用 Ultralight。

以上是按字号与字重反比的规则设置,即字号越大,字重越轻。当然也可以按正比的规则或者自定义规则,具体还是要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的特点来设置,以保证信息层级清晰明了为准。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cs界面设计  ipad界面设计  包装设计  图标定制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体验设计中的 affordance

ui设计分享达人

这个词,国内有很多翻译版本——示能、功能可供性、承担特质、直观功能、预设用途、可操作暗示、支应性、示能性等...目前“功能可供性”使用较多。但无论通过哪个词汇来讲,可能都不会很清晰的传达其含义。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