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聊聊排版中的版面率和留白率

资深UI设计者

一、何为版面率

我们都知道一个版面中必定有版心的概念。何为版心呢?版心就是除去天头、地脚和左右页边距余下的区域,也是我们页面内容的摆放空间。下图中灰色块的区域就是此页面的版心。

知道了版心,那么何为版面率呢?版面率就是版心所占页面的比例,通俗一点讲就是版面的利用率。

上面左图中版心的面积非常大,四周的余白少,版面的利用率高,所以版面率就高。右图版心面积小,版面利用率比左图低,所以版面率就低一些。

版面中也有满版与空版的概念。如上图,满版就是没有天头地脚与左右页边距的,此时版心即整个版面,版面利用率为100%。空版就是版面利用率为0%的。从满版到空版之间的版面率是递减的关系。

二、版面率对画面气质的影响

说完版面率的概念我们再来说一说版面率对画面气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版面率越高,视觉张力就越大,版面也会更活泼与热闹;反之,版面率越小,给人感觉就越典雅与宁静,版面也会更有格调。

上图中高版面率的海报相对于低版面率的更热闹与活泼;低版面率的则更典雅。

画册中也是一样的,上图是我早些年做的一个案例。同样的内容跟图片,只是版面的利用率不同,我们可以发现右边低版面率的作品更安静和典雅。

版面率的高低能够影响版面的气质,所以我们实际工作中也要根据项目的气质分配合适的版面率。比方说典雅气质的项目我们就要用低版面率版面,如果用高版面率显然是与项目本身的气质相悖的。

三、留白率

说完版面率我们再来说一下留白,留白的概念大家都懂。而这里所说的留白更多的是指页面的负空间。

页面中去除内容后的空间就是负空间,如下面这个页面。

图中灰色块代表图和文字信息等内容,除去这些图片和文字后,页面中的其他空间都可以看作是负空间,也就是留白。当然,留白并不一定是白色,所有除去页面内容后的空间都是负空间,如上图右侧案例,黑色部分即此页面的留白。

负空间的多少即是留白的多少。留白的多少我们可以用留白率来表示,如上图,负空间小的留白肯定少,留白率就低。负空间大的的留白肯定多,留白率就高。

留白率就是版面留白的多少,实际上与版面率的概念差不多,如下。

空版留白最多,满版留白最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作品中虽然是满版,但空间广阔,比如天空什么的,都可以当作留白来看待。

四、留白率对画面的影响

上面说来留白率跟版面率也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他们对画面气质的影响也是如出一辙的。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低留白率与高留白率的几个作品。

通过这几个作品我们可以看出留白少的信息更丰富,版面更有活力,也更热闹,亲和力也更强。而留白多的更雅致,更安静典雅,更有格调跟品质感,但亲和力稍弱。

五、案例演示

下面进行案例演示吧,首先看一看文案。

这一步我们需要把文案的层级关系拉开,大中小区分的明显一点。这个文案的层级关系肯定是 欲望の森林 > 英文 > 欲望是无尽的森林 > 小文字信息的。

首先我们做一个有张力的版面,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什么样的版面是有张力的呢?

首先版面率要大,其次留白要小,让版面中的信息紧凑一点。

上图就是对版面的布局,可以看到图片是出血版的,没留天头与左右页边距。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版面率更大。

布局做好之后我们把图片与编排好的文字放置上去就可以了,如下。

上图可以看到留白比较少,符合留白率低的理论,虽然具备张力,但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底色使之感觉留白率更低,如下。

做完了留白少版面率高的,我们再来做一个典雅一点的。

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思考一下什么典雅与安静的的排版版面率与留白率分别是什么样的?

一定是低版面率和较多留白的版面更能体现典雅与安静感。所以我们在版面安排上要使其留白更多,同时版面率要小一点。下图就是一个基本布局。

最后我们再根据版面布局置入图片微调一下就可以了,如下。

总结

版面率跟留白率都能够影响版面的气质,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项目气质去设定版面率跟留白率的大小。

动画笔记06《文字路径书写MG动画》

资深UI设计者

推荐一个做路径动画的脚本,还不错,看看吧。

undefined

建立条理- 版式设计原理

资深UI设计者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要以大白话且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与大家分享我的知识和观点。

主要讲解的是平面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用法,后期会讲一些高阶的设计思维。

本章节适合设计小白和需要填补设计基础的设计师学习阅读。 


目录

 

1、理解、提取与布置

2、贴近与远离

3、排列与对齐

4、视线移动方向

5、组织与重复

 


 

1、理解、提取与布置

 

理解、提取与布置指的是根据设计的意图来进行信息的整理,然后再将整理好的信息中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按照优先级排列出来,最后再根据排列好的信息按个人美感和美学理念摆放到平面中。undefined



1.1 理解部分


当收到一个海报设计需求时,我们不是要马上动手去做,而是要去思考需要设计的海报受众群体是哪些人,具体要怎么展示它,它展示的目的是什么。 undefined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设计思维及方法,首先要设置定一个需求【现代美术馆,需要设计一个简洁大方的海报】。根据这个需求在进行具体的思维延伸。



1.1.1 海报的受众群体


当我们收到设计需求时,要考虑海报的受众群体,男人/女人,少年/青少年/中年/老年,每种受众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经历均不同,要根据不同的受众做合适的设计。当我们按照具体需求定义好受众群体后,就可以考虑推断用哪种风格来展示海报了。

undefined

对于现代美术馆需要一个简洁大方的海报,这个需求所涵盖的年龄区间比较大,基本上所有人都可以参观美术馆。那我们只要避免使用“个性化”的表象特征元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undefined

意思就是不要加入柔美的线条(除非展品的构成是柔美的线条),游戏和女妆这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象征元素,不要夹杂太多表现形式,用最容易让人理解的表象形式来处理就可以了。



1.1.2 怎么展示海报


现代美术馆,需要设计一个简洁大方的海报这个需求,可以根据主关键词“现代”和“美术馆”,次关键字“简洁”和“大方”来推断要采用哪种设计语言。“现代”的表现形式是无衬线体、干练(有棱角)、简洁、没有太多情绪。而“美术馆”只要在图片的处理上让主题与图片串联共通就可以了。

undefined

简洁大方的设计需求可以采用直线(字有时也是线)或大留白、配色多些白色、舒适的高纯度高明度、整体干净清爽,同时也要注意禁止添加太多颜色(如撞色)。



1.1.3 运用理解部分生成原型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概有了个原型,分为上下构图。上部分是美术馆的部分场景图片,下部分是具体的内容信息部分。所有要素均以现代感、简洁干练、配色不复杂、线性、整洁、清爽、专业、无太多情绪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undefined

以上就是“信息的整理”中的“理解部分”,当设计师收到需求时,不要马上着手去做。先思考采用哪种表现形式(视觉语言)更适合需求,分析后再去做设计,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具体的需求,也能做出更符合需求的设计。




1.2 提取部分


提取部分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是将整理好的信息中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按照优先级排列出来。我们只需要根据优先级进行排序,并把最重要的信息排列到平面中就可以了。例如需求中有【ABCDEFGHIJKL】这么多种信息,把最重要的【CGIL】提取出来再排列优先级【IGCL】。由【ABCDEFGHIJKL】-【CGIL】-【IGCL】这个过程就叫“提取信息部分”。

undefined




1.3 布置部分 


把提取并排列好优先级的信息规整好,就可以布置在平面上了。用之前设计好的原型套用已提取好的信息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重要的内容放大,不重要的内容弱化。



* 要点


理解:首先要理解作品的受众群体、要怎么展现、目的是什么。

提取:其次要明确作品内容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根据优先级排序。

布置:最后把排列好的信息加以布置,重要的内容放大,不重要的内容弱化。





2、贴近与远离


贴近和远离的概念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与格式塔视知觉的亲密性与远离性是一个道理,初期只讲一些通俗易懂的概念,像格式塔视知觉以后会讲。



2.1 贴近和远离的 基础概念


贴近是指同类要素摆放在一起会呈现出一种共通性或产生某种规则,而远离是指同类要素分开摆放看上去就没有共通性或不会感到有某种规则。

undefined


当把同类要素(男人女人)放到一起,会觉得他们有一定的共通性,而且看上去像一对情侣。相反把同类要素(男人女人)分开来放,会觉得他们毫无关系。


我们把这种概念应用在平面设计上,如下图所示。

undefined

相同的要素摆放在一起会有一定的共同性,相反分开摆放则看上去没有关联。

undefined

贴近与远离基础概念的实际案例



2.2 贴近和远离的 进阶概念


把同类要素放到一起有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如果要处理较为规整传统的版式时,可以考虑多将要素放到一起形成规则。另外把同类要素分开摆放,会感到没有共通性和规律规则,但是能为平面增加节奏感和冲击力。

undefined

贴近与远离进阶概念的实际案例


其次远离能使平面产生留白,通过留白也能使平面具有关联性。

undefined

虽然说远离能使要素看上去没有共同性和规则,但如果要素处在一个平面中,利用留白呈现出一种关联性。这就像吵架的夫妻一样,同在一个床上,女的偏床左侧,男的偏床右侧,呈现一种远离性。但他俩还是处在“床”这个平面中,也会呈现一种关联性。

贴近与远离进阶概念的实际案例



* 要点



同类要素贴近摆放在一起相互关联,同类要素远离摆放相互排斥。

同类要素贴近摆放在一起平面有规则,同类要素远离摆放增添节奏。

留白也能使要素有一定的关联性。




3、排列与对齐


排列与对齐的概念比较简单,也很容易理解。转化一下思维,把排列比作军队队伍中的“集合”,把对齐比作队伍中的向前/左看齐,就很好理解了。




3.1 排列


排列是指将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置,使平面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道理与收拾屋子一样,杂乱无章的屋子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且很压抑。整理的井然有序的屋子会让人心情舒畅很安心。平面中的“排列”就是屋子中的“整理”,目的是使杂乱的屋子变得规矩整齐。收拾屋子的方法就是“规则”,用规则的方法来排列就叫“布置”。

undefined

排列的目的是让平面变得有序和规则,当平面达到有序和规则就会呈现出一种舒适感,好比自然中的和谐。



3.2 对齐


对齐也可以理解为将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置,使平面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对齐与排列的差别在于,对齐是在排列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先将要素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然后再将要素进行对齐。排列是画一个大体的框架,而对齐是做框架里的精细操作。

undefined

排列与对齐的实际案例



* 要点


排列与对齐的目的是让平面变得有序和规则,当平面达到有序和规则就会呈现出一种舒适感。

把排列比作军队队伍中的“集合”,把对齐比作队伍中的向前/左看齐,就很好理解了。





4、视线移动方向


设计书籍或排版布局时,要考虑通过设计让读者以怎样的顺序去阅读作品,通常情况下人的视线是从上到下移动的,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一基本原则。阅读横排文章时视线是【由左至右】,阅读竖排文章的视线是【由右至左】。

视线的移动方向分为三个知识点,横排阅读、竖排阅读、流水式阅读。流水式阅读以后会讲。

undefined

随便补充一下啊,我读过的设计文献中提到的阅读方法只有“Z字视线移动方向”,而没有“T字视线移动方向”。有一种学习方法叫“T型阅读法”,与视线移动方向的“T字视线移动方向”不是一个概念。视线本身就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形式阅读的,形成了Z字阅读方式,我觉得是国人是把这些概念给曲解了,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大佬们多多指点。



4.1 横排阅读


横排阅读是指作品的排版布局是以横向的排列方式让读者来阅读作品。横向的排列方式就是文字是横着的,大家现在读的这篇文章就是横向排列的文章。阅读横向排列的文章时视线是从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次阅读的,如图所示。

懂得了横向排列的方式来阅读文章会有什么用呢?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一般情况下阅读读物,都会遵循从左到右阅读文章的方式,这也就间接影响了文章内容的重要性。采用横向排列的方式进行排版布局,重要的内容要放在最左面,也就是最方便引导人们视线方向的地方。


如果不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视线方向的地方,读者不仅阅读作品时会感到很吃力(可读性),而且会不理解作品是什么含义,视线也随之错乱,作品也会失去原本的含义。

横排阅读的实际案例



4.2 竖排阅读


横排阅读是指作品的排版布局是以竖向的排列方式让读者来阅读作品。阅读竖向排列的文章时视线是从上至下【由右至左】依次阅读的,如图所示。

一定要注意,竖向排列方式内容区在平面的最右面,与横向排列方式不同。这个规定就像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的道理一样。


竖排阅读的实际案例



* 要点


阅读横排文章时视线是【由左至右】,阅读竖排文章的视线是【由右至左】。

不要打破规则,一切以引导读者视线为主。




5、组织与重复


按照一定规则构成布局来编排要素,能使种类繁多的要素显得整洁有序。



5.1 组织


没有共通性的杂乱图形汇聚一起会造成视线混乱,读者注意力会被分散,也会降低理解力。将图形用框圈起来,按照等距进行排列,整体就会显得很整洁,也便于找出想要了解的图形。

组织规则的实际案例



5.2 重复


这里的重复不是指复制粘贴,而是元素上的重复构成。例如重复相同的格式,风格、文字、颜色、线、图案等。为了让平面具有条理性,用风格统一的要素做修饰,让排版符合流水式,视线清晰自然。


重复规则也可以应用在平面中、元素中、要素中、形状中等,灵活运用重复能使平面具有统一性,也能制造趣味性,增加读者对作品的印象。

重复规则的实际案例



* 要点


将图形用框圈起来,按照等距进行排列,整体就会显得很整洁,也便于找出想要了解的图形。

灵活运用重复能使平面具有统一性,也能制造趣味性,增加读者对作品的印象。

WebVR大潮来袭 ---前端开发能做些什么?

周周

        去年谷歌和火狐针对WebVR提出了WebVR API的标准,顾名思义,WebVR即web + VR的体验方式,我们可以戴着头显享受沉浸式的网页,新的API标准让我们可以使用js语言来开发。今天,约克先森将介绍如何开发一个WebVR网页,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WebVR的体验方式。

WebVR体验模式

WebVR的体验方式可以分为VR模式和裸眼模式

一、VR模式

➤滑配式HMD + 移动端浏览器

        如使用cardboard眼镜来体验手机浏览器的webVR网页,浏览器将根据水平陀螺仪的参数来获取用户的头部倾斜和转动的朝向,并告知页面需要渲染哪一个朝向的场景。

➤分离式HMD + PC端浏览器

        通过佩戴Oculus Rift的分离式头显浏览连接在PC主机端的网页,现支持WebVR API的浏览器主要是火狐的 Firefox Nightly和设置VR enabled的谷歌chrome beta。

二、裸眼模式

        除了VR模式下的体验方式,这里还考虑了裸眼下的体验浏览网页的方式,在PC端如果探测的用户选择进入VR模式,应让用户可以使用鼠标拖拽场景,而在智能手机上则应让用户可以使用touchmove或旋转倾斜手机的方式来改变场景视角。

        WebVR的概念大概就如此,这次我们将采用cardboard + mobile的方式来测试我们的WebVR场景,现在踏上我们的开发之旅。

准备工作

        技术和框架:three.js for WebGL

         Three.js是构建3d场景的框架,它封装了WebGL函数,简化了创建场景的代码成本,利用three.js我们可以更优雅地创建出三维场景和三维动画。

        测试工具:智能手机 + 滑配式头显

        推荐使用cardboard或者某宝上三十块钱的高仿货。当然,如果你练就了裸眼就能将手机双屏画面看成单屏的能力也可以忽略。

       需要引入的js插件:

  • three.min.js
  • webvr-polyfill.js
  • VRcontrols.js
  • VReffect.js
  • webvr-manager.js

webvr-polyfill.js

        由于WebVR API还没被各大主流浏览器支持,因此需要引入webvr-polyfill.js来支持WebVR网页,它提供了大量VR相关的API,比如Navigator.getVRDevices()获取VR头显信息的方法。

VRControls.js

        VR控制器,是three.js的一个相机控制器对象,引入VRcontrols.js可以根据用户在空间的朝向渲染场景,它通过调用WebVR API的orientation值控制camera的rotation属性。

VREffect.js

        VR分屏器,这是three.js的一个场景分屏的渲染器,提供戴上VR头显的显示方式,VREffect.js重新创建了左右两个相机,对场景做二次渲染,产生双屏效果。

webvr-manager.js

         这是WebVR的方案适配插件,它提供PC端和移动端的两种适配方式,通过new WebVRManager()可以生成一个VR图标,提供VR模式和裸眼模式的不同体验,当用户在移动端点击按钮进入VR模式时,WebVRManager便会调用VREffect分屏器进行分屏,而退出VR模式时,WebVRManager便用回renderer渲染器进行单屏渲染。

        具体使用方法我们将在下文说明。

        3D场景构建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HTML文件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minimum-scale=1.0, maximum-scale=1.0, shrink-to-fit=no">

              <title>webVR-helloworld</title>

                   <style type="text/css">

                         * { 

                           margin: 0;

                           padding: 0;

                            }

                     html,body {

                                 height: 100%;

                                overflow: hidden;

                     }

               </style>

         </head>

         <body>

         </body>

        <script src="./vendor/three.min.js"></script>

          <script src="./vendor/webvr-polyfill.js"></script>

          <script src="./vendor/VRControls.js"></script>

       <script src="./vendor/VREffect.js"></script>

       <script src="./vendor/webvr-manager.js"></script>

       <script src="./main.js"></script>

       </html>

         接下来编写js脚本,开始创建我们的3d场景。

1、创建场景

        Three.js中的scene场景是绘制我们3d对象的整个容

       1.var scene = new THREE.Scene();

2、添加相机

Three.js的相机

Three.js中的camera相机代表用户的眼睛,我们通过设置FOV确定视野范围,

  • //定义一个60°的视角,视线范围在1到1000的透视相机
  • var camera = new THREE. new THREE.PerspectiveCamera(60,window.innerWidth/window.innerHeight,1,1000);
  • scene.add(camera);

3、添加渲染器

  • Three.js的渲染器用来渲染camera所看到的画面


  • //初始化渲染器 antialias参数为ture表示开启抗锯齿策略
  • var renderer = new THREE.WebGLRenderer({ antialias: true } );
  • //设置渲染器渲染尺寸
  • renderer.setSize(window.innerWidth,window.innerHeight);
  • //设置渲染背景为白色
  • renderer.setClearColor(0xeeeeee);
  • //将渲染场景的canvas放入body标签里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renderer.domElement);

  • 添加一个立方体网格

  • // 创建立方体
  • var geometry = new THREE.CubeGeometry( 10,10,10);
  • var cubematerial = new THREE.MeshLambertMaterial( { color: 0xef6500,needsUpdate: true,opacity:1,transparent:true} );
  • var cube = new THREE.Mesh( geometry, Cubematerial );
  • cube.position.set(0,100,-50);
  • cube.rotation.set(Math.PI/6,Math.PI/4,0);
  • scene.add(cube);

4、启动动画

  • 产生动画的原理就是让camera持续连拍,同时每一次改变物体的属性,通过requestAnimationFrame()方法递归的方式来持续更新场景对象属性,你可以将它理解为setTimeout的优化版。相比setTimeout函数,requestAnimationFrame可以保证动画渲染不会因为主线程的阻塞而造成跳帧。


  • function animate() {
  •     //让立方体旋转
  •     cube.rotation.y += 0.01;
  •     //渲染器渲染场景,等同于给相机按下快门
  •     renderer.render(scene, camera);
  •     //递归运行该函数
  •     requestAnimationFrame( animate );
  • }
  • animate();//启动动画

      至此,我们已经绘制了一个简单的3d场景并且让它动了起来,接下来,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场景可以支持WebVR模式。

WebVR场景开发

       WebVR网页的基本原理其实是通过浏览器的WebVR API获取用户输入,进而控制相机的视角,在VR模式下通过VR控制器和VR分屏器以二分屏+gyroscope(使用水平陀螺仪)的方式显示画面,裸眼情况下提供全屏+touchmove/gyroscope。

       现在我们开始分别创建上文所说的VR控制器和VR分屏器

  • //初始化VR控制器需要传入场景相机
  • var vrControls = new THREE.VRControls(camera);
  • //初始化VR渲染器需要传入场景渲染器
  • var vrEffect = new THREE.VREffect(renderer);
  • //初始化VR适配器,传入渲染器和分屏器
  • var vrManager = new WebVRManager(renderer, vrEffect);

      然后在前面创建的场景渲染函数里调用

  • function animate() {
  •     cube.rotation.y += 0.01;
  •     //实时更新相机的位置和转角
  •     vrControls.update();
  •     vrManager.render(scene, camera);
  •     //递归运行该函数
  •     requestAnimationFrame( animate );
  • }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基本的webVR网页,不过少了点交互效果好像,敬请期待Web开发的新世界---WebVR之交互事件。

  • 完整代码:在文章基础上添加了天空和地面相关代码,以及下篇文章将讲到VR凝视交互事件。
  • demo演示地址 :手机浏览需设置允许横屏。

结语

        目前,国外的谷歌、火狐、Facebook和国内百度已推出支持WebVR浏览器的版本,微软也宣布将推出自己的VR浏览器,随着后期5g网络极速时代的到来以及HMD头显的价格和平台的成熟,WebVR的体验方式将是革命性的,用户通过WebVR浏览网上商店,线上教学可进行“面对面”师生交流等,基于这种种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动力去学习WebVR。






为什么你的设计时间总不够用

资深UI设计者

设计工作中,你是否经常觉得留给设计的时间不够用?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解决?Let’s go~

01 问题背景

设计工作中,你是否经常觉得留给设计的时间不够用?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场景1:总感觉自己的设计差了点什么,导致设计上反复尝试。终于在交稿最后一天感觉ok了,兴致勃勃的拿去交工,然后得到这样的反馈——“这个不行,这不是我想要的”。

场景2:“多久能设计完?尽快?尽快是多久”“这个需求简单,随便搞搞就行了!” “要设计5天?啊呀~不用那么精致,差不多就行了!”


02 为什么会这样?

类似的事情在设计行业已经变成了大家都懂的梗,但是为什么会这样?

一.设计师自身原因导致


1.设计缺乏说服力导致无节操改稿


A.是不是设计目的不明确?

设计本身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并不是一个结果,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目的性的设计会导致大方向出错,就好比一把狙击枪打错了目标,即使威力再大也是徒劳。


B.是不是设计思路不正确?

很多设计师在接到需求的第一时间打开ps或其他软件直接开始试错,缺乏目的的设计很容易在中途发现错误或更好的方法,要么推翻重改,要么将就的给上游看。当然,结果肯定不会很理想。


C.是不是细节经不起推敲?

细节缺乏考虑的设计,无法阐述每一处设计的目的。当其他人提出疑问的时候,要么不能应对,要么强行应对,两种一定都很负面。


2.设计师估时不精准导致时间不够用


A.是不是估时不够合理?

不能精准评估设计时间,导致估算的时间过短或过长,设计师看到界面数量直接估时。不了解需求目的以及缺少设计难点的考虑,导致自己不能在估的时间内按时完成


B.是不是估时不够精细?

需求模块估时不精细,导致评估的时间不可信,对于其他岗位来说,大多不了解设计过程以及设计难点在哪,不能清晰阐述其难点在哪很容易被领导压时间或贴上负面标签。

二.外界原因包括哪些

1.当然也有不是设计师本身导致,比如需求方向反复变更。导致设计方案的不断更改

2.需求方出方案时间过长导致下游全部时间不够

3.需求方没能全局把控时间,没全面考虑其时间周期


所以,一套有说服力的设计以及精准的设计时间评估是设计师提升自身效率的核心,而能够发现项目效率问题所在是团队提升整体效率的核心。



03 怎么办?

那么如何让你的设计更有说服力和精准的制定你的设计时间?以及外界原因如何应对呢?

一.让你的设计更有说服力


A.明确设计目的

核心为提前沟通,提前了解需求。分别包括:

1.需求目的

需求目的并不是说需求方想做什么,而是做这个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数据

是否有数据支撑,证实问题的客观存在,尽量避免出现伪需求

3.是否对已有的场景造成不良影响

系统性考虑,避免单独需求的产出对系统级的设计造成影响,导致体验不统一或开发难度大以及各种后期改稿问题

4.用户与场景

需求用户是谁,在什么场景下用,避免设计方向出错

5.明确需求期望和时间期望

需求方是否有对设计的期望形式(包含动效期望,插画期望)以及期望时间是多少

B.清晰设计思路

1围绕战略目的,目标人群以及使用场景考虑

2通过其三个维度提取与筛选关键词

3围绕关键词确认设计调性

4围绕设计调性结合具体场景思考与执行

5具体细节打磨,基于设计调性以及场景考虑上提升品质感与好感度

C.让细节经得起推敲


1.细节的客观性

每一处的设计元素需有他的作用性,尽量避免可有可无的设计元素


2.细节服务于整体

每处细节的目的都应服务于整体,避免对整体有负面影响的细节设计


以上可以总结为

1明确的设计目的能够让你的设计和需求建立极强的契合,推翻设计就等于推翻需求

2清晰的设计思路能够让你的设计环环紧扣

3经得起推敲的细节能够让你的设计细化到每个元素都缺一不可

一套这样的设计方案就好像一杆枪枪命中要害的“狙击枪”,还有什么击不碎的目标呢?


二.如何合理的评估设计时间


A.方法时间评估

如果建立在详细评估了需求上来说,设计师已经能了解需求包含了什么内容,也一定有某处在设计上很难处理的模块,如“用户难理解的功能如何表达清晰、难适配的功能应该采用怎样的展示方法、状态太多的情况如何处理、信息过载的模块等等等”。分别评估其设计时间。


B.执行时间评估

如界面存在大量图标或需要大量图标、大量插画、动效等需要执行时间长的需求,需增加执行时间


三.如何尽量避免外界因素?


A.提前沟通

尽可能分析需求目的的正确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尽早提出


B.明确职位责任

设计师没有办法把公司的活都干了,该是谁的锅就该谁来背


C.如何让其他人理解设计时间

分别阐述这套设计的时间分别耗在哪,各模块各需要多久。的时间更有说服力


D.需不需要精细化设计到底应该由谁决定

当然,理论上每处设计都应该精细化,但是由于精细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结合项目本身考虑,需理性一些。需不需要精细化应该是由场景的重要程度、上线时间决定。不应由各职位一方决定。一个重要的场景可能让用户形成对产品品牌认识的第一印象,当用户对产品有了负面的印象,后期改善这个的成本会变的无穷大。作为设计师,需要严格把控方案的落地以及评估其体验的风险


04 结语

一个合理的设计过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一个合理的时间评估能够保证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希望每个设计师都有一个更美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为本人的一些看法,也欢迎不同看法的伙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如何看懂UI效果图

蓝蓝设计的小编

客户(老板/领导)拿到软件的第一个意见,几乎都是关于UI的。有时得到的评价也挺简洁明了的,一个字“矬”。

于是惶惶不安的开发小弟经常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去问设计大神(美眉)要一幅详细的标注图。结果他得到这么一幅标注图: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博博

UI妹儿 2018-02-22 11:13:02

我们平时做设计的时候,都会遇到挑选素材这个难题。

做UI的同学,会浏览动效网站寻找灵感又或者去挑选适合的图标;做平面的同学,特别是电商广告的同学,就会下载电商banner,还有高质量的图片;另外还有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在做报告的时候,下载漂亮的PPT和Word模版。如果刚好那时候你在找工作,还需要找精美的简历模版……

但这些素材到底在什么地方找呢,又在什么地方找到高质量又免费好用的素材呢?

这次,我早已为大家准备好。下面是我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整理而成的素材网站,全部都是亲身试用后的精选出来的。希望能帮大家在找素材这条路上节省更多的时间,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些素材。

懒人福利

如果你觉得这些网站下载太麻烦

可以直接翻到文末

专门为大家整理好的

1000G高质量精选设计素材

免费送!

机会就一次,错过可以不用等下年了

因为活动就这一次

常用素材

一、免费可商用图片

1、https://pixabay.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全网共一百多万张免费图片素材,且质量非常高,种类繁多,适合每一个行业使用。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很多,质量高

缺点:下载需注册,加载慢

推荐指数:★★★★★ 4.5

2、https://unsplash.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全世界的优秀图片网站,所以图片风格很丰富,而且大部分质量都很高,分分种可以用来做壁纸!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质量高且优秀,数量多,风格独特

缺点:加载慢

推荐指数:★★★★ 4

3、https://www.pexels.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每日会更新100张高质量的照片在首页展示,无论风光还是人物,这里应有尽有。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多,每日更新,不需注册

缺点:加载慢

推荐指数:★★★★ 4

4、http://foter.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网站开始会将素材分为商业、动物和风景三大类,如果你需要寻找其他图片,可以直接在搜索栏直接搜索关键词。

这里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有趣,独特,有很多图片都很适合做海报。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分类明确,质量很高

缺点:加载超慢,种类不多

推荐指数:★★★★ 4

5、https://burst.shopify.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网站最大好处在于帮你分成非常多的类别,尽管数量比不上其他网站那么多,但这里的图片风格都很统一,很有质量,感觉看上去就很年轻化。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风格独特,质量高,分类明确

缺点:数量不多

推荐指数:★★★★ 4

6、https://negativespace.co

7、http://superfamous.com

8、http://librestock.com

9、http://www.sozai-page.com(日本食物类网站)

10、https://www.foodiesfeed.com(美食)

11、https://www.sitebuilderreport.com(一次性搜索31多家免费可商用图片的网站)

二、字体

1、https://fontsup.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提供大量免费的英文字体,质量很高,也很有特色,每个字体还有一个详情页,非常用心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多,质量高,免费下载

缺点:加载稍慢,广告有点多

推荐指数:★★★★ 4.5

2、http://www.myfonts.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网站提供的商业字体,质量很高很漂亮,数量也很多。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多,质量高

缺点:付费

推荐指数:★★★★ 4

3、http://comicneue.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免费手写可爱字体下载

优点:质量高,字体可爱

缺点:数量较少,下载稍麻烦

推荐指数:★★★★ 3.5

4、http://www.zhaozi.cn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找字网,种类丰富,基本上可以找到市面上的所有字体。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很多,方便查阅

缺点:使用时注意商用版权,仅中文字体

推荐指数:★★★★ 4

5、http://www.17ziti.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综合性字体下载网站,里面包括英文字体、中文字体,甚至是手机字体。数量很多,唯一不足就是没有注明版权范围,所以商用的时候要注意。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覆盖中英文字体、种类多

缺点:网站广告稍多,没有注明版权范围

推荐指数:★★★★ 4

UI设计素材

一、图标类

1、http://www.iconfont.cn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阿里妈妈MUX倾力打造的矢量图标管理、交流平台,内含一百多万个图标!

设计师将图标上传到Iconfont平台,用户可以自定义下载多种格式的icon,平台也可将图标转换为字体,便于前端工程师自由调整与调用。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丰富,质量超高,免费下载,中文界面,阿里旗下

缺点:不能打包下载、需注册

推荐指数:★★★★★ 4.5(满分5星,下同)

2、https://www.flaticon.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大型图标网站,里面拥有将近50万个图标,一万多个图标集!种类丰富,质量超高,且支持在线编辑。

优点:种类丰富,质量可靠,免费下载

缺点:英文搜索,加载稍慢,打包下载需注册(科学上网)

推荐指数:★★★★★ 4.5

3、http://fontello.com

覆盖绝大部分网上可能应用到的图标,也就是说任何你需要的网站类图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优点:网站图标齐全,质量高,免费下载

缺点:加载稍慢,仅有黑白图标

推荐指数:★★★★ 4

4、https://thenounproject.com

拥有一百多万个图标的大型图标网站,而且图标都是由全世界各地设计师设计,质量非常高!而且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图标,例如下面鸟笼类图标集,非常卡哇伊!

优点:种类丰富,质量超高,免费下载

缺点:英文搜索,加载慢,不能打包下载

推荐指数:★★★★ 4

5、https://icomoon.io

聚合类图标网站,里面集合了不同网站的不同图标,付费免费都有,种类超多。

优点:种类丰富,质量一般,免费下载

缺点:英文搜索,加载超慢,操作复杂

推荐指数:★★★★ 3.5

6、https://useiconic.com/open

7、http://dryicons.com/free-icons

8、http://www.iconarchive.com

9、http://www.entypo.com

10、http://glyphicons.com

二、其他

1、UIKIT.ME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各种免费高质量UI资源下载,Sketch、PSD甚至AE素材都有!

这个网站除了提供高质量的素材以外,还提供超人性化的下载方式:(百度云)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质量高,免费下载

缺点:种类少,部分素材有重复

推荐指数:★★★★ 4

2、TOSKETCH.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网站给我的感觉就是干净,高大上!里面提供了工具包,网页,移动,模型和图标等其他素材,而且这些素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质量高且新鲜!所有素材都是上传的,这个有点了不起。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质量超高,更新快,中文界面,百度云下载

缺点:只提供Sketch资源

推荐指数:★★★★ 4

3、UI8.NET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U18是设计素材圈的网红,提供大量漂亮的超高质量商业设计素材,但并非免费,绝大部分都需要付费。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质量超高、数量丰富、界面清爽

缺点:付费(充值是个问题),加载稍慢,下载稍麻烦

推荐指数:★★★★ 4

4、PRINCIPLEREPO.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高质量Principle原型和动效设计资源的网站,特别是动效,每一个都非常漂亮,很有参考价值。

优点:质量高,数量丰富,免费下载

缺点:加载很慢,只有动效资源

推荐指数:★★★★ 3.5

5、UISHE.CN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UI社,网站提供主题包、图标、界面和样机素材等素材,属于综合性的素材下载网站。因为国内的网站,大家不用担心加载慢等问题啦。

优点:种类很多,质量高,下载方便

缺点:付费

推荐指数:★★★★ 4

6、MOCKUP.ZONE

7、GRAPHBERRY.COM

8、GRAPHICTWISTER.COM

9、SKETCHAPPSOURCES.COM

10、DUNNK.COM

平面设计素材

1、千图网(www.58pic.com)

国内大型素材网站,素材几乎覆盖所有类目、广告设计、电商设计和办公室素材等。逢节假日都有提供主题素材提供下载,且质量很高!

优点:种类超多、质量高、免费下载、主题分类

缺点:非会员每日有数量限制

推荐指数:★★★★★ 4.5

2、包图网(http://ibaotu.com)

包图网,大型素材下载网站。全网站提供原创免费可商用的素材下载,种类齐全且质量超高,每日更新1000张!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齐全,质量超高,免费下载,全站正版可商用

缺点:非会员每日有数量限制

推荐指数:★★★★★ 4.5

3、千库网(http://588ku.com/)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大型素材网站,可能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设计师提供免抠图PNG素材,全站2000万+高质量素材无限下载,推荐!

10年经验设计师教你如何寻找高质量素材

优点:种类多,专业提供免抠PNG源文件

缺点:非会员每日有数量限制

推荐指数:★★★★ 4.5

另外国内还有付费的昵图网和我图网,免费的有站长素材等等素材网站,数量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博博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16-05-16 10:07:04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一定有很多朋友在和我思考过一个同样的问题:优秀的产品是怎样定义的?周鸿祎给出答案:第一满足刚需、痛点、高频,第二要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第一点很好理解,我们今天主要来聊聊第二点。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参照产品设计原则,可避免产品设计师走弯路,设计出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产品设计原则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更新迭代,以下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对产品设计原则的思考总结,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参考和启发。

一、减少用户出错

错误对话框是最令人讨厌的交互方式,也是很多产品中滥用最多的。错误对话框一般不会给用户指明正确的道路,仅仅在保护程序不陷入麻烦。而且错误对话框打断了用户的注意流,愚蠢地停止了进度。用户犯错误的时候,不应该受到训斥,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帮助和正确的引导,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用户避免错误,告诉用户如何把事情做好。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二、易学性

好的应用像极了蓝颜知已,能看透你的心,在你需要的时候或者合适的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提供暖心的帮助,指引你披荆斩棘,打怪升级。

帮助界面大概分为两种,导览教程和覆盖式教程。

1、导览教程是通过一组有序的图片介绍应用功能,或者指引用户完成一个目标。

新应用或者更新后用户,为了解决用户初始问题,绝大部分应用采用了帮助引导页面,然而真的是必要的么?我觉得未必。可能有的产品经理也觉得没必要,但这是种主流,所以还是选择加上。有的则仅仅为告诉用户产品是做什么的。其实用户可能根本没有那么多耐心去阅读好几页的产品说明,就算有耐心看完,也大多记不准。所以把引导放到使用情景中,在用户使用到此功能时展示给用户,也可把引导收起来,用户需要帮助时呼出。微习惯在引导方面,给用户惊喜。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2、覆盖式教程是另一种介绍方式,很简单的透明薄皮,少许箭头,少许注释,指出关键重点之处。

此方法不错,用户看起来明了易学。免费日程极简的箭头和引导告诉用户功能及使用。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做好后可以自我检测思考,用户学习的成本是不是足够低了?给用户的学习方式是不是最科学合理的?还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用户学过一次后还需不需要重复学习?文案确定通俗易懂?

三、美学一致性、完整性

应用的完整性一致性就是外观和里面不同模块之间都有相似的外观、感觉和气质。产品的完整性一致性会让产品更易学易用。

1、从应用外部看,产品完整性一致性,容易培养用户围绕这点形成强烈的品牌意识,传播产品风格就是在传播品牌,可深入人心。一致不代表僵化,可围绕产品主线进行成长和演化。

2、从应用内部看,一致的用词、风格、色调、图标会给用户建立具有凝聚力的视觉系统,带来在产品上一致的体验。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四、输入方式更简单

移动端产品的使用场景,公车上,行走中,单手操作等,导致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受到很多环境上的干扰,所以注定会在输入方式上给用户造成很多的不便和出错,为使用户减少使用手写或者键盘输入,减少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改变移动端的输入方式就变得尤为关键。

1、减少移动端的文字输入,输入时可采用建议或者事件记忆。聪明的应用会根据用户之前的行为和信息给用户提出建议,根据记忆灵活地为用户当前的行为显示信息,使得用户在效率和满意度方面得到大大的提升。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2、为提供用户完成目标的效率,更为了减少用户出错,转变输入方式,改输入为选择或手势方式。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3、使用手机已有的传感器输入。输入文字搜索关注二维码,改变成长按识别二维码,减少输入麻烦和出错的问题。

五、为停止做准备

当人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场景中,会对周围的干扰视而不见,这种状态被称为“流”,用户在这种状态下会有轻松的、温和的快感,处理任务,完成目标也是会非常的,但是很不幸的是,我们使用的手机,使用移动应用的场景,就是会因为各种事情而打断。想象一下,录下精彩的视频,发送时网络卡住了,不响应了;发微博发到一半手机停电了;网购付款时老板的电话来了,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常见,所以聪明的、体贴的产品,是随时为停止做好准备的。

1、编辑中断、网络中断时,尽可能地保持之前状态,并存储好用户数据。我们总的原则就是让用户付出的劳动不至于付之东流,也减少用户的重复操作。例如美拍上传视频时网络中断,可帮用户存到草稿箱,用户稍后可重新编辑上传。

2、误操作或其他原因跳到错误页时,不要让用户无路可走,最好给用户下一步的选择。产品程序无法使用,那么告诉用户发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给出用户选择,他们还能做点什么,并给出解决方法。百度之前有个很好的体验,在找不到页面的时候,展示帮找失联儿童的页面,页面找不到,可以帮忙找找孩子,很人性化的体验。

六、做好反馈

反馈是用产品的语言告诉用户应用正在做什么,进展怎么样了,接下来的操作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使用应用,就像用户与应用的交谈,用户肯定不希望应用是冷冰冰,无回应的。

反馈可以分为过程反馈和结果反馈。

1、过程反馈。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界面对操作进行反馈,告诉用户操作的状态变化,用户可根据反馈对任务进行下一步选择操作,一定要做到轻量,不突兀,细腻地反馈。富视觉非模态反馈,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反馈方式,通常为动态,视觉上很轻松地显示反馈,不需要用户做其他操作。我们看IOS的下载更新,就是这样。免费日程的发送邀约等待也是一种富视觉非模态反馈。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2、结果反馈。用户在完成操作后,告诉用户操作结果,使得产品看起来很贴心,很有生命力。结果反馈也避免了用户因为不确认而造成重新操作。连贯的动画和声音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反馈。举个删除的例子,例如mac在删除成功后,会有收走到垃圾桶的动画,伴随着粉碎的声音,这种标志性反馈会给用户留下独特的印象。

七、内容为先

《移动优先》作者Luke,说设计原则为“内容优先,之后才是导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在产品设计中一个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如何让用户找到内容,所以造成了导航优先,而忽略了用户真正关心的内容。在移动设计中,可能你的产品界面很美观,图标很精致,动画很流畅,设计独到到令人耳目一新,用户可能会对此充满新鲜感,但是新鲜感终究有期限,用户不会为了这个而去一直使用你的产品,没有内容的产品就像一本只有华丽封面却没有内容的书,所以用户内容才是最核心的。

1、突出内容,使界面内容更开阔,使用户完成目标更专注。IOS备忘录中,采用点聚式导航,用户需要时才呼出,没有无关杂乱的内容,给界面一种开阔的感觉。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2、提升屏幕利用率,把焦点放在用户更注重的内容上。对于手机来说,屏幕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要做到优化提升。知乎是以UGC为主的产品,用户在上划浏览内容时搜索消失,当用户需要时向下滑即可显现。

7条产品设计原则:纯干货总结,实用到没朋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是以UGC为主的产品,正所谓内容为王,吧啦吧啦,算了不说了,投稿去了。

设计师大福利:UI设计软件Sketch,PS,AI,AE快捷键大全

博博


我是你们的学霸姐 2018-04-20 14:19:23

在学软件操作的时候,要说什么最繁琐?那当然是软件操作的指令了。

学霸姐姐在网络上搜集许久,终于搜集完整了快捷方式的图解!今天就用图解的方式帮助大家将快捷方式一网打尽!

UI设计需要学习的主体软件:Sketch,PS,AI,AE,每一个软件的快捷方式都用图表总结的方式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这么全的快捷方式,还不快快收藏转发?

如果有喜欢UI设计的同学,可以私信学霸姐姐:UI设计,即可领取超过600G的UI设计零基础高清教学视频,学霸姐姐会一一回复的!

快快行动起来,将快捷方式转发给你的同学朋友们吧!

  1. SKETCH

设计师大福利:UI设计软件Sketch,PS,AI,AE快捷键大全

2.PS

设计师大福利:UI设计软件Sketch,PS,AI,AE快捷键大全

3.AI

设计师大福利:UI设计软件Sketch,PS,AI,AE快捷键大全

4.AE

设计师大福利:UI设计软件Sketch,PS,AI,AE快捷键大全

用智能化登录页面提升数字营销转化率,Instapage获1500万美元A轮融资

博博


36氪 

今日,登录页面制作初创公司Instapage宣布他们完成了Morgan Stanley Expansion Capital投资的1500万美元的A轮。

Instapage是一家由数据分析引擎驱动的,提供个性化登录页面模板,帮助企业提高数字营销转化率的公司。Instapage目前拥有超过15,000名客户,平均转化率约为22%。

设计登陆页面似乎并不是创业者感兴趣的风口,但Instapag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Tyson Quick表示,这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却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登陆页面(Landing Page)又被称为引导页,是指在数字营销中,当潜在用户点击广告或者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后显示给用户的网页。而在网站运营的逻辑里,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拉新、转化和留存,那么,作为第一个关卡的登录页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Quick之前曾在一家名为Jounce的营销产品上工作,他发现,即使有人点击了Jounce广告并最终进入了公司网站,其中只有3%的转化率。

“这有点荒谬,因为他们已经点击了广告,往往具有明确的消费意向。”Quick说。而采用针对核心客户群的个性化登录页面之后,Jounce转化率提高到了20%左右。

2012年,Quick决定将公司业务的重点转移到Instapage,现在Instapage成为了一个更广泛的平台,用于创建和测试针对不同访问者个性化目标网页。

“我们可以成为广告技术与传统营销和销售技术之间的桥梁,”Quick说,“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广告投放商锁定核心用户。一旦用户点击广告,自动化营销就会启动,将这些用户纳入企业的CRM系统。这是以往的技术中缺失的转换点。“

用智能化登录页面提升数字营销转化率,Instapage获1500万美元A轮融资

围绕Quick所谓的“点击广告后就引导转化”,Instapage开发了三个关键组件——可扩展创建,页面优化和个性化。而像Optimizely可能只会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而Instapage将三者结合了起来。

而谈及如何采集用户数据,为企业订制个性化登录页面时,Quick认为公司不需要详细的用户数据:“个性化的标签来自广告本身。我们可以从他们点击的广告中收集到数据。“

之前,Instapage已经获得了2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而且目前该公司盈利,Quick说每年的经常性收入为1200万美元,并没有融资需求。但是,他发现Morgan Stanley Expansion Capital愿意挖掘并了解Instapage的业务。

Morgan Stanley Expansion Capital主管Pete Chung表示,“Instapage专注于提高数字营销效率这个细分领域,并且可以在不需要外部或技术资源的情况下进行更精准的广告活动,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