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完这篇万字文章,你也能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资深UI设计者

各位总监不好意思拖更这么久
用户体验地图
一个目前作品集里常在的工具
希望这篇文章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作为设计师的你?要如何理解「信息展示的有效性」?

资深UI设计者

当遇到一个不解问题,别说是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更是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寻找答案,发起自己的思考,你说是吧

前几天在工作中无意听到一句话:“要设计好信息展示的有效性”

听到这个突然就有了疑惑,什么才是‘信息展示的有效性’?

它们‘长’得差不多,为啥结果却是相反的呢?

资深UI设计者

· 同样是收钱,为何微信转账可以在【电脑端】接收,而微信红包只能在【手机端】进行?

· 同样是显示订单节点,为何快递物流是【倒序】,而外卖却是【正序】?

竞品分析怎么做?攻略来啦!

资深UI设计者

做竞品分析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我们身为设计师,为什么要知道行业趋势?为什么要了解商业模式?认为那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其实不然,当我们踏入一个行业,或者在某个行业扎根做大做强,我们是需要一些专业的行业知识的,例如同样是设计一个UGC平台,金融行业和社交行业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用户习惯和商业模式等。

B端交互设计之内容太多怎么办

资深UI设计者

B端交互设计之内容太多怎么办

ZZiUP
北京
/
设计爱好者
/
3年前
/
10353浏览
版权
私信
关注
B端交互设计之内容太多怎么办

ZZiUP
关注
做设计的时候,尤其是B端页面,我们一般按常用的场景去设计,但是内容过多的时候如何在页面中更好的显示呢?
我们知道B端产品设计场景更复杂,内容更加不可控,再加上电脑屏幕大小适配,页面宽度可自由拉伸,种种因素都要我们更加仔细的考虑页面的各种极限值情况,如何写全面设计规约是难点。相信在设计评审会上开发和测试最常问到的一个问题也是:这里内容过多怎么展示?虽然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是按照80%的场景去考虑,但是剩下20%的极限场景也需要我们给出设计规则。我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内容过多的情况整理了以下这么多,当然解决办法也可能有更好的方式,都欢迎大家补充~~

【目录】

一、文字过多

1、标题文字过多

   标题因为页面、模块等宽度限制,标题文字超长的极限情况如何显示必然是需要考虑的。

   具体设计和写设计规则时要考虑场景、功能、页面布局等等情况再选择处理方式。

1)只有标题

a打点:

注意要根据页面布局结构,给出标题最大宽度,然后标题文字过长打点,hover出tips;优点是保持页面简洁、方便对齐;缺点是无法直观看到全部内容;

b折行:

给出标题最大宽度,然后标题文字过长则折行显示;优点是能够直观显示出全部内容,缺点是内容太多的话视觉不友好:

c先折行再打点:

给出标题最大宽度,然后标题文字过长则折行显示,折超过(比如2行)再打点。适用于大部分场景下最多2行就能显示全,而且文字内容对用户非常重要

2)有标题还有其他说明文字时

 当分组标题和说明文字结合时,一般要优先显示标题区域;当到达说明文字最小间距(比如40px)时,标题打点,说明文字显示不下也打点;hover时出tips

3)表单的标题

 标题文字较多时一般换行显示,最多显示(比如2)行,更多打点显示,鼠标经过显示tips;换行后算整体高度,距离下面的表单间距保持一致;

4)打点的规则

也就是从哪里开始打点,也是需要根据场景考虑的:

a.尾部打点,也是最常用的

b.中间打点,比如sketch画板的标题展示不全时是从中间开始打点的;

c.特定位置打点,比如标题里人名字过多时,没办法展示全,但是后边的【等120人打标签】又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这时候就需要给定人名称一个最大展示的宽度,超过最大宽度就在最后一个人名处打点显示;

2.文本框内文字过多

文本框需要考虑单行文本/多行文本、激活态/展示态下文字过多如何显示

1)单行文本

a有字数限制

很多场景下,输入框都不是无限输入的,需要产品给出最大范围,这时主要考虑校验报错问题:

在搜索框,往往会设置最大字数,超过则会截断:

b无字数限制

输入状态时,文字过多,光标定位在输入框末尾,可无限输入,输入框头部内容向前隐藏/截断:

展示态时,内容从头部开始显示,输入框末尾打点,或者渐隐,hover时可以选择出不出tips:

输入完成后的一些交互: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超过字数限制后直接截断,不让输入。

2)多行文本

a有字数限制

b无字数限制

3.介绍/说明文字过多

用按钮,展开收起内容,展开收起可以常驻,也可以设置在鼠标hover时在显示出来。

二、弹层内容过多

1、确认对话框

宽度自适应,文字自动换行,设置最大宽度;设置最大高度,内容过多则出滚动条;还要给出滚动区域,比如标题+内容的区域高度;

2、tips提示

tips宽高根据文字内容自适应,设置最大宽度;文字过长时自动换行,设置最大高度,超过最大高一般多于的数据不展示,因为tips都是比较轻的提示;

3、警告提示

宽度自适应,文字自动换行。设置容器最大高度,标题+内容数据过多,则产生滚动条

4、全局提示

容器宽高自适应,给出最大宽高,大于最高高度时出现滚动条,反馈信息建议精简到一至两行,icon位置固定不变。

5、模式弹层

弹层宽/高度可以给出定值,也可设置占视窗的百分比,设置占视窗的百分比,为了避免在窗口放大和缩小时弹层无限大或者无限小,一般就要同时设置最大最小宽度定值。比如设置弹层最大高度为页面高度90% ,也可以设置100%,即高度全屏的弹层;高度超过页面高度 90%时,则显示滚动条,最小高300px;宽度在600px到1000px之间自适应。

不管是什么弹层,其实都是承载内容的容器,内容很多时,容器不能随内容无限大就需要设置最大最小值或者百分比。

三、选项过多

1、选项较少

当选项较少,空间足够时,可以把选项平铺展示,一方面能让用户直观看到所有选项,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用户操作步骤;可以设置单选、复选

2、选项较多

当选项很多,空间不够时,需要用弹层把选项收起以节省页面空间;

1)单选下拉选择器

当下拉内容还很多,而且需要分类,那么就需要:分组下拉选择器

2)复选下拉选择器

a.个数过多

复选下拉框内选中项【个数】过多时,需要给出下拉框的最大高度,超过最大高度则折行,出滚动条:

b.字数过多

选中项【内容】过多,需要给出选中项文字一个最大宽度,超过打点hover时显示tips

c.弹层规则

【下拉弹层内】根据下拉选项内容自适应撑开,还需要给出弹层的最大高度为(比如290px),内容过多产生滚动条;

d.加入搜索功能

如果下拉弹层内,选项非常多,那么用户应用起来比较费劲,虽然有滚动条能展示全部选项,但是从这么多选项中选出某个选项就比较难了。这时就可以在弹层上加【搜索框】解决,方便用户搜索;也可以在下拉选择框上直接设置检索功能;

四、按钮/标签过多

1、用按钮收起

最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更多按钮】收起更多不常用的按钮或标签;

比如:

2、箭头切换,轮播

还可以用【左右箭头】的方式进行切换:

3、渐进式设计

预先判断用户的操作,在用户进行特定操作后再出现按钮;渐进式设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也是用户体验比较好的。

1)hover时再出现要操作的按钮:

2)勾选复选框后出现按钮:

如下图,选中选项后,筛选自动收起为一行同时操作区域出现覆盖筛选区,表格随着筛选移动;
取消所有勾选项或是点击关闭按钮,操作区收起恢复成筛选区,筛选恢复成勾选前的状态;

还有teambition的文件库,复选框勾选前:

复选框 勾选后出现行操作按钮,按钮覆盖标题的位置:

3)根据编辑态和展示态进行区分:

展示态下页面比较整洁,不显示多余的按钮:

编辑内容后,出现操作按钮:

输入完成后的展示依然比较整洁:

五、表格内容过多

B端产品的页面常常会用到表格来承载一条条数据/记录,那最好的情况就是表格列数较少,在最常见尺寸的屏幕下就能够全部展示:

但是,往往表格字段比较多,列数多会出滚动条,行数多出分页;

出现滚动条时为了关键的信息能够一直显示,常常会锁定首列或者操作列:

1、左侧列锁定:

锁定后,滚动数据列表内的滚动条左侧列首位置不动,只滚动右侧的数据,向左滚动的数据会被列首区域遮挡;

2、右侧列锁定:

滚动数据列表内的滚动条右侧列尾位置不动,只滚动左的数据,向右滚动的数据会被列尾区域遮挡;

3、横向滚动条

数据宽度超过屏幕宽度,则显示横向滚动条

4、纵向滚动条

数据高度超过屏幕高度,则显示纵向滚动条;滚动范围为表头与分页之间的内容区域;

六、功能过多

1、用导航划分

页面结构层面上信息过多一般会用一级导航,二级导航的形式划分内容

2、切换页签收纳

页面内容过多还常常用页签来收纳;

3、加入面包屑

当页面层级较多时需要加面包屑引导用户如何返回,告知用户的位置;面包屑不仅能让用户不迷路,还可以用来快速定位内容,便于用户快捷的选择;

4、抽屉收纳

抽屉可以收纳很多内容和操作同时保持页面整洁。

做设计的时候,尤其是B端页面,我们一般按常用的场景去设计,但是内容过多的时候如何在页面中更好的显示呢?

交互思考:怎么设计任务流程

资深UI设计者

任务,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原本就存在的?还是人为设计而来的?

我理解中的交互设计与浅谈对苹果产品的人机交互与其设计哲学的感受

资深UI设计者

在之前文章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图示,可视化自己的理解

写文章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再谈谈自己对苹果产品的感受,欢迎一起讨论啊

看懂设计(合集):交互设计原则在设计工作中的理解和应用

资深UI设计者

本篇旨在简明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交互设计中的一些原则,帮助大家理解和真正在工作中应用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前端达人

引言
在UI设计的艺术领域里,有三个被广泛运用并备受赞誉的设计元素,它们被形象地称为“三大法宝”,
分别是阴影设计、圆角、透明
,对于初学者和设计师们来说,它们仿佛是提升界面层次感和吸引力的魔法棒。尤其是在设计卡片布局时,很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应用系统默认的阴影效果,觉得这样能为设计增添不少魅力。
 
然而,真正让阴影效果发挥最佳作用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地添加它,而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设计场景和需求,精心选择并设置阴影。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在UI设计中巧妙运用阴影这一元素。
 
阴影的选择和设置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光源位置、界面风格、元素功能等。通过精细调整阴影的大小、透明度、模糊度和颜色等属性,我们可以让阴影与整体设计完美融合,为界面增添立体感和深度,同时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的视觉混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阴影的特性和运用技巧,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阴影这一UI设计利器,为作品增添更多的魅力和吸引力。
 
目录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1.  背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设计领域同样如此,特别是在我们所关注的界面设计中。
界面中的阴影就是让物体拥有来源于真实物理世界一样的空间特性
 
在设计的早期阶段,界面元素的设计往往倾向于尽可能地模拟现实世界的物体,以此拉近用户与互联网产品之间的距离,降低其陌生感。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对高效迭代的需求,许多模拟真实世界的细节被简化或优化,以突出用户最为关心的质感、层次感和深度。在这里,阴影元素尤为关键,它成为了构建界面深度感的核心。
 
阴影在界面中的应用,使得元素能够自然地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通过调整阴影的大小,我们可以清晰地传达出界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优先级,从而降低了用户理解界面的难度,帮助他们更快速地识别所需信息。这种设计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让界面设计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2.  阴影的原理
2.1 为什么需要使用阴影
在界面设计中,当用户进行操作时,有时会导致两个物体因为位置的调整而发生表面上的重叠。当这种重叠发生时,如果物体的不透明度或对比度不够显著,用户往往会遇到识别上的困难,即难以判断哪一个表面位于另一个表面的前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清晰界定每个表面的边缘。通过明确这些边缘,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重叠而产生的混淆,帮助用户更轻松地辨识不同表面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避免这种“尴尬”的重叠现象,提升用户体验和界面的清晰度。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从上面可以看到,我们有三种处理方法:
 
方式一:
阴影显示表面边缘、表面重叠和高度。
方式二:
不同的表面颜色显示表面边缘和重叠,但不显示高度。
方式三:
不透明度显示表面边缘和重叠,但不显示高度。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阴影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表面之间的高度。
 
2.2 阴影的影响因素
 
阴影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物理现象。阴影受
光源的方向
以及
物体与物体之间相对高度
的影响。
 
在界面中,我们往往通过模拟元素的投影直截了当的来告诉用户,元素的空间关系。
 
物体越低,优先级越低,其阴影小而锐利,反之物体越高,优先级越高,其阴影越大越柔和。在设计中常见的阴影影响因素有X轴、Y轴、模糊、扩展。
 
X轴:
这是投影延水平面或者X轴位置的偏移,控制着顶部和底部的阴影;
Y轴:
这是投影延垂直面或者Y轴位置的偏移,控制着顶部和底部的阴影;
模糊:
调整阴影颜色的模糊或者羽化;
扩展:
控制着阴影的大小以及前景与后景之间的距离;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3.  阴影的状态与形式
当界面中的组件失去阴影效果时,用户在操作时可能会因为视觉上缺乏变化而感到困惑,对页面内的层级关系产生疑虑,进而觉得内容显得混乱,增加了理解和使用界面的难度。
 
用户通常期望界面元素之间能在空间上有所区分,以实现更为直观和流畅的交互体验。
常见的阴影状态分为常规和悬浮两种。
 
常规阴影:
这是不进行任何操作时界面的默认阴影样式,通常表示为零级阴影状态,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觉层级参考。
 
悬浮阴影:
当用户与界面进行交互,如hover态时,元素可以使用一级阴影,甚至根据特定场景需求,可能采用二级或三级阴影状态。这种动态变化不仅提升了界面的趣味性,也增强了用户对于元素状态变化的感知。
 
阴影在界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直观地体现元素的层级关系。不同的阴影高度代表了不同的层级,阴影的强度则由元素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决定。因此,物体的高度直接影响了其阴影的大小和模糊程度。物体离地面越远,其阴影通常越大,模糊值也相应增高。
 
在antdesign设计系统中,采用了代表四个不同高度级别的阴影来适配界面中的元素,而不是像某些美国网页设计系统那样采用六种不同的高度。这四个阴影级别各自对应着不同的高度层级,并且拥有独特的属性,以确保界面元素在视觉上既清晰又和谐。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0 层:
物体紧贴地面,投影与物体完全重叠,在界面中不对此层定义阴影值。
如:
筛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1 层
: 物体位于低层级,此时物体被操作(悬停、点击等)触发为悬浮状态,当操作完成或取消时,悬停状态反馈也跟随消失,物体回归到原有的层级中,如:卡片 hover 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2 层:
物体位于中层级,此时物体与基准面的关系是展开并跟随,物体由地面上的元素展开产生,会跟随元素所在层级的移动而移动。如:
下拉面板
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第 3 层:
物体位于高层级,该物体的运动和其他层级没有关联。如:对话框等。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04.  阴影的应用
4.1 真实的反馈
模拟真正状态下的阴影,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变化过程进行三层拆分,让原本生硬的阴影变的更加柔和。
上图展示了不同级别阴影的从低到高不同层级变化过程
上图展示了不同级别阴影的从低到高不同层级变化过程
 
4.2 光源方向原理
阴影的偏移由组件的位置决定,确保同一套组件在光源方向的一致性。
超全面阴影设计指南
 
 
阴影的位置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至关重要。按照光源方向的逻辑,我们可以这样总结阴影的三种常见应用:
 
阴影向左:
当元素(如导航栏、抽屉组件或固定表格栏)位于屏幕右侧时,向左的阴影能够突出这些元素,并暗示它们是可交互或可扩展的。
 
阴影向右:
对于位于屏幕左侧的元素(如导航栏、抽屉组件或固定表格栏),向右的阴影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强调这些元素的存在和重要性。
 
阴影向下:
阴影向下通常用于组件内部或组件本身,以营造立体感和层次感,这是界面设计中比较常规且有效的视觉处理方法。
 
05.  总结
阴影设计在界面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增强设计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还能有效地引导用户的注意力,提升用户体验。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阴影在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应用场景。
 
我们还详细的了解了阴影的变化过程,在对应的工作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层级来设置阴影,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我们对阴影这种常见技法有深入的了解。
 
以上就是我对阴影设计见解和总结,我非常期待能够与你分享更多的想法,并一同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AI时代新篇章:用户体验设计的智能革命与未来展望

ui设计分享达人

随着ChatGPT在23年初的火热,AI热潮已经开始席卷各行各业,人们对于AI的热情就像是看着第一款iPhone发布或者蒸汽机的发明,期待着它带来一场信息时代的工业革命。同时,AI替代60%岗位的口号也足以让相关从业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焦虑。在各大设计网站上,关于AI的内容肉眼可见的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包括AI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各种AI最新工具等介绍、AI的使用技巧、AI生成的海报/插画等作品……一瞬间,似乎全民都投入到了AI的浪潮之中。
反过头来看,对于用户体验设计而言,由于产品的底层逻辑被AI改写,产品的生态、单个产品的形态、使用方式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带着的,由于生产工具的变革,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效率,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实时更新。
对于这样一种浪潮,埋头当个鸵鸟或者嗤之以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看到、认识、拥抱它。所以有人笑称:打不过就加入。同时,对于各种所谓干掉各个岗位的宣传,也吸引着、推动着我们去了解将被什么干掉以及怎么被干掉。
从另一方面讲,只有在技术变革的时候,弯道超车才有可能。如果只是沿用之前的经验与技术,那么成熟的企业就会有先发优势。但是当面对新的技术变革时,大家被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率先突围。
所以,不管是被动也好,还是主动也好,面对着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也希望从AI能力本身、所带来的变化、以后的发展等方面全面了解一下这个新的时代宠儿。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