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3个大脑

2024-2-16    博博

写作跟设计两者存在互动,假设你习惯于写作。
 
每当设计实践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体悟,这些体悟需要经过思维整理沉淀为肌肉记忆(条件反射),能力跟效率提升就来自这些沉淀。
 
而写作是思维整理的最优解,当你针对一个困惑自问自答,写作会促使你进入深度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去芜存菁,拨开云雾,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当然,如果不喜欢写作,跟比自己更胜一筹的朋友探讨也是不错的方式。
 
本次谈个话题,就是我认为优秀设计师需要运用到3个大脑,我尝试将它们概括为:
 
理性脑,感性脑,神助脑。
 
接下来简述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如何锻炼它们。
 
 
理性脑
 
 
设计一定要理性先行,以品牌设计为例,当我们接到项目需求,会先进行沟通,了解客户行业,产品,核心优势,资源禀赋,对标品牌状况,自身企业发展阶段等资讯。
 
这方面就需要采用理性脑,理性脑的作用是认识客观现实,从理性角度先思考设计的功能方面问题,简单点说,就是设计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会最佳。
 
比如一个凳子首先要坐得舒服,坐得安全,材质运用符合预算定位,满足了这个限度才能进一步思考装饰,美观,创意这个限度,设计就是限度管理(之前的文章已经谈过)。
 
很多设计师一上来就动手是典型的勤奋掩盖懒惰,表面做了很多功夫,但难免无效居多,在错误或者未明的方向中虚耗精力。
 
我当然也经历过这种阶段很长时间,内心往往在努力思考怎么将设计做出视觉冲击,但可能连基本的创意传达功能都没有做好,或者跟品牌气质定位不吻合。
 
后来我发现很多客户都会如此,他们往往带着表面诉求跟设计师沟通,也是视觉冲击一类说法,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传达”,“更好卖”或者“更能引发关注”。
 
如果我们只着眼在表面,很容易误导自己,一张椅子既好看又好坐不会冲突,但很好看不好坐就很麻烦,除非客户是孟菲斯风格一类的定位,概念先行不管体验。
 
因此设计师需要时刻理性脑在线,跟客户多探讨设计前端的问题,多说真话,多问问题,多点倾听,从客观分析中寻找能有效解决客户问题的设计思路。
 
甚至有时候分析完后发现这件事情成功率太低,也要直接提出来,不要为了赚钱浪费彼此的时间跟机会成本,当然,客户坚持能行我们还是能上。
 
比如最近有位服装本业的朋友希望尝试做餐饮,原因是他在藏区吃到了美味菜肴,希望将其引进深圳,走出一片天地。
 
他将希望寄托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资金,他有融资把握跟资源,其二则是优秀设计。
 
他感觉有了两者加持,藏区菜肴一定能在深圳获得成功,理性脑告诉我此处最少有三大问题。
 
其一,藏区餐饮为什么至今在深圳没有成功品牌(也许有,是我不知道),具备他这样条件的人一定存在,为为什么对方没做,或者做了没成功,是否有些盲区我们没看到?
 
其二,餐饮是高度成熟行业(尤其在大城市),餐饮策划在深圳也高度成熟,但参与探讨的这群人都不在其中,因此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就是投资人经常要问的“为什么成功的会是你?”
 
其三,可行性分析不代表可行本身,同时不能夸大设计的作用。
 
此处尤其要谈一下“不要夸大设计的作用”,作为设计师多年,我会经常这样提醒客户:要重视设计的作用,但不能高估。
 
设计就像药引,要药本身有效并且对症,才能发挥关键作用,
我相信大家都一定看过不少装潢设计都非常好的餐饮店做不下去。
 
当然,如果设计本身足够突出也能作为长版优势牵引其他短板进步,让品牌走向成功,
但需要把握时间,这方面在百花齐放的电动车企业中就有案例,具体品牌就不说了。
 
我们公司的slogan为“助品牌,成品牌”其实就是理性脑行先的一种表现。
 
锻炼理性脑的有效方式是要多学习市场策略,品牌营销,消费心理,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知识,多跟各行各业的精英朋友请教专业问题,同时要常关注时政方面资讯。
 
 
感性脑
 
 
感性脑主要是感知美,美很抽象,但也可以很具体。
 
具体而言,美就是色彩、形态、装饰等规律,这些规律植根在自然当中,
造物主就是最牛的设计师,由她制定美的原则,这些原则刻画在人类基因中,将我们完全拿捏。
 
任何艺术跟设计都是从模仿自然开启,就像小朋友会模仿成年人,落后文化会模仿先进文化,闻道有先后,殊途会同归。
 
我研究设计史多年,
发现史前人类感知的美至今都仍然有效,只是随着岁月沉淀呈现多元面貌,这种多元只是一种分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随着地球村的进程推进
,很多文化都在走向兼容,这种兼容也许不是相遇,只是重逢。
 
比如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对称很舒服,因为生物普遍对称,所以我们设计怪物时候就要弄得不对称,比如我们看到白色都会感觉纯净,光明,充满希望,因为人类对阳光的感知就是白色,为什么我们看到曲线会感到活跃,是因为山川流水与汪洋大海。
 
唯心一点看,美丑就是人类潜意识中的喜恶,是对客观世界的统一情绪投射,比如除了精神病因素,极少人能欣赏大便的美。
 
当然你也可以说对称不舒服,白色很脏,曲线很平静,这些个性差异也会存在,但个性要基于共性才有意义,大家都觉得对称舒服的时候,你感到不舒服才叫个性,标新立异就是如此。
 
所以感性脑就是对美学原则及美学法则的认识。
 
原则跟法则是不同体系,原则是大家根据研究统计一致认同的规律,而法则是靠拢这些原则的具体方法论。
 
比如由包豪斯学院伊顿总结的三大构成是典型设计法则,这套法则沿用至今是因为它无限靠拢美学原则。
 
中国民间针对色彩运用也总结了不少顺口溜,比如“要想精,加点青”、“红靠黄,亮晃晃”、“青见紫,不如死”,都属于法则行列。
 
在设计行为当中,感性脑的锻炼是理论与实践动态印证的过程,纯粹靠看书面对实际问题仍然会一筹莫展,纯粹自己试验没有理论修正又难免进步迟缓,因此需要两者结合。
 
我们公司的主创就经常会给我们分享一些实战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到理论难以覆盖,角度刁钻出人意表,但在实战中非常有效。
 
感性脑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设计展现合乎功能需求的美。
 
锻炼重点是先牢牢掌握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大量实践进行理论内化及积累经验,最终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美学方法论。
 
 
神助脑
 
 
对于成事,我们喜欢说天时地利人和,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常被忽略,姑且叫神助。
 
理性脑跟感性脑可以保障设计师做出优秀正确的设计,但在卓越设计中神助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掌管创意跟灵感。
 
神助是种隐蔽力量或者无形之手,也能用通俗的运气形容,但运气其实也能锻炼,我常说“幸运之人,自制幸运”就是这个道理。
 
南宋诗人陆游曾经写下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感觉很谦虚,但说了个实情,我们在设计实践当中偶尔会感叹“这样都居然被我想到了”,其实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设计师的神助力量其实来自设计之外,就是我们要广泛接触设计之外的学问,所谓创新通常是移花接木的把戏。
 
我们发现,在音乐圈中往往是非科班歌手能有颠覆性创新,因为他们将音乐之外的元素成功嫁接到自身风格当中,尤其是草根为主的乐队。
 
比如乐迷经常笑称“摇滚乐中有很多教父,但只有一个教母”的梁龙,他领衔的二手玫瑰就将东北二人转、传统民乐等元素融合到摇滚乐当中。
 
还有最近争议很大的福禄寿乐队被称为道教曲风,看了一下其代表作《我用什么把你留住》在网易音乐中的评论都突破16万+了。
 
最近我在看李皖老师《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一书,其中类似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当中描写的音乐人有科班有非科班,其成功原理基本类似。
 
比如中国台湾的刘家昌(词曲俱佳)曾经雄霸乐坛20多年,其曲风难辨其宗,其实就是融合了老派爵士、中国古典诗词跟戏曲行腔,单音喜欢一波三折,韵味十足。
 
差不多同期,中国香港则出了歌神许冠杰,他则是将西方流行乐跟本土粤语跟市井俚语进行嫁接,大获成功,开创出一个粤语歌时代。
 
以音乐为例是方便大家形象理解,一个科班人士沿着教材终生攻读是比较难有突破性创新的。
 
此处借用潘虎老师的一句话:”设计师首先得是个生活家“(大致意思如此),需要懂得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爱玩,懂得玩,不能一直埋头苦干。
 
某程度而言,如果有条件能厚养自身效果更佳,比如做项目挣钱了真心要给自己买些好衣服,好酒,好车,因为你要真正见识过好的东西,才能为客户设计出好的东西
 
比如可可·香奈儿女士自己有房产,但她在大名鼎鼎的巴黎丽兹酒店住了34年直到去世,她的理由是通过住在世界顶尖酒店来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设计出一流顶尖的产品。
 
所以神助脑的培养要基于设计圈拓宽见识,我自身研究设计艺术史就获益匪浅,历史内容中不但能了解到过去风格、流派跟人物,还能清楚相关的政治地理,文化思想,社会运动,科学工艺发展等,看待设计的眼界慢慢宽广,最后这些积累会形成设计师的气质。
 
最近我撰写《中国设计史》系列就感觉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重新看待中国风这件事情,恰巧最近我们在为欧美品牌做一系列国风包装,学以致用,奇妙无穷,过程中,偶尔就有神助的感受。
 
因此神助脑属于广泛跨界积累的条件发射,量变到质变,再量变到再质变,灵感跟创意会相对容易浮现。
 
但此处大家务必注意,神助脑必须基于完善的理性脑及感性脑,不然创意无法落地,或者不切实际,我们都遇过不少想法天马行空的客户,先不说想法好坏,首先是其对设计流程不了解的表现,五彩斑斓的黑就属此列。
 
再比如很多朋友想法不错,但手艺跟不上,认识不正确,审美不在线,设计表现自然就做不好,一切也就白搭。
 
移花接木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花木。
 
 
结案陈词:一个客户的故事
 
 
三个大脑排名需分先后,但重要性旗鼓相当,同时每个人的禀赋有差异,三个脑子的发达情况不同,比如一些朋友特别能处理功能问题,一些朋友善于让设计出彩,而一些朋友则灵感创意不断。
 
无论如何,在设计工作中我们要重视三个大脑的健全,可以重点强化薄弱的一方。
 
关于理性脑的部分我还想补充几句,这几句关于项目承接。
 
就是当你
遇到一些对你不信任的客户时需要谨慎合作,甚至拒绝合作,
我们最近遇到一位奇怪客户,其实这个奇怪也不复杂,就是她似乎详尽办法希望白嫖。
 
对方咨询的是品牌设计,前面一切沟通似乎很爽快,中间希望我们附赠相关服务,因为熟人介绍,且前面确实合作过两个小设计,我们就同意了赠送一部分服务。
 
但没想到提供合同后对方居然提出要初稿满意才支付预款,我们一口回绝,然后她又提出只愿意支付预款的10%,相当于项目总价的二十分之一(正常预款是总价50%),让我感觉非常滑稽。
 
我提出合作前不信任其实不必合作,她继续纠缠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想着过去曾经合作,我最后同意40%的费用启动项目,然后我就没有跟她继续讨论,当时我已经不希望承接这个项目,所以第二天也没有发出合同。
 
没想到隔了两天她又提出怎么不发合同,我想了想,还是将合同发出让其自行修改付款比例。
 
如此这般足足又隔了12天,过程中我并没有主动询问任何情况,她忽然又将合同回发说调整了一点内容,我一看居然增加了多项设计,而且将原本7个工作日的周期改为2个工作日。
 
当时的我已经生气,直接回绝无法再增加附送设计,当她还是扯东扯西的时候我就提出:请另请高明,我们无法满足你们的条件。
 
本以为就这样结束奇遇,没想到她又回应可以将新赠送部分拿掉,还是希望能合作,我也不想让她难堪,于是也同意了。
 
修改好的合同她又一次确认,但到了打款阶段又再提出各种说法折腾了几天,比如可以付费先做海报设计之类,直到如今都没有真正合作,让我感觉非常无语。
 
其实她真正的诉求就是希望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将自己需要的设计完成,
做生意以和为贵,我也不想直白的戳穿她。
 
作者:设计史太浓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大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B端界面设计桌面端界面设计APP界面设计图标定制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UI咨询高端网站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咨询电话:01063334945。

关键词:UI咨询UI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用户体验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

银行金融软件UI界面设计能源及监控软件UI界面设计气象行业UI界面设计轨道交通界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 UI界面设计航天军工软件UI界面设计医疗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教育行业软件UI界面设计企业信息化UI界面设计、软件qt开发软件wpf开发软件vue开发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