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I设计中,微文案往往被视作细枝末节,容易被设计师们所忽视。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字,却在用户体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微文案,即那些短小精悍、直接明了的文字描述,它们不仅能够指导用户操作,还能够增强产品的情感价值,提升用户满意度。
资深设计专家Joshua Porter曾指出:优化界面体验的一个快捷方式,就是提升文案的质量。 他在《Writing Microcopy》一文中首次提及“微文案”这一术语,并以确认弹窗的文案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清晰的表述“账单地址是你卡上显示的地址”,有效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简而言之,要想快速优化界面体验,提升文案水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果你有学习过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你会发现10条中有4条都与文案有关。
系统状态 —— 告诉用户当前正在发生什么,是卡住了还是处在loading中或是其它什么状态。
一致性和标准化原则 —— 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其中有一些普遍接受的术语,明确的操作提示,在不同界面保持统一等等。
防错原则 —— 帮助用户明白当他们做什么操作会发生什么结果,或者清晰的解释某个操作会有什么行为。
明确错误 —— 错误信息应该用人话表达(不要用代码),较准确地反映问题所在,并且提出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微文案(Microcopy)指的是在界面中,能够引导、帮助用户与界面交互行为的简短文案,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常见的有表单文案、按钮文案、弹窗文案、错误提示等,大部分微文案都会对用户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下所示:
微文案,作为用户与产品交流中最直接的触点,不仅有助于用户预见潜在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继续操作的意愿。通过预先洞察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障碍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微文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流失率。 优秀的微文案能够精准地揭示问题核心,消除用户的疑虑,从而加速他们的决策过程,为产品创造更多价值。
此外,微文案所传达的语气和态度,对用户情绪有着显著影响。用户的情绪状态往往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继续在产品中深入探索。因此,众多产品在追求体验优化的过程中,都将微文案作为重点改进的一环。
国外对于微文案的重视不止反映在公司对于职位的要求上,更反映在国外的教育市场上。国外有很多教育机构相继开设了UX Writing的课程体系,比如 UX Writer Collective 以及 UX Writing Hub。这都代表着国外市场对于微文案设计的重视程度提高。
相比之下,国内除了头部大厂在微文案方面有着较强的意识,其余以下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但其重要性正迅速提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每个领域、每个公司都有专业的词汇,设计师和开发者通常会在产品当中潜移默化地使用这些专业词汇。而用户群体却是包罗万象,所以需要做的,是将专业的技术信息简单易懂地表述出来。
避免含糊文案,明确表述问题和指引。力求简洁,词语能达意则不用句,一句话能说明则不赘言。用户没有耐心来看你写小说。
设计常常赋予产品独特的个性。在完成了前面的步骤后,我们往往需要将微文案与设计理念相融合。不同的设计与微文案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绝不应是单调冷漠的提示。相反,我们应赋予其人性化的口吻,比如将“未设置收货地址,请添加”修改为“您需要我们送到哪里?…”,从而使整个文案更具情感温度,成为一个温暖而富有亲和力的声音。
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微文案能起到安抚用户情绪、引导用户选择后续行为的作用
虽然幽默风趣的微文案可以让人更加轻松,但是也要分场合,玩笑和俏皮的语言应该在氛围合适的时候使用,并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Get到特定的笑点。
有些笑话在文章当中或许合适,但是在UI界面当中就不一定那么有意思了。 比如,你所提交的数据无法保存,结果文案是“糟糕!您的数据好像无法保存呢”,这对于当前的状况毫无裨益。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又给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案或建议,更有助于用户理解和处理当前的问题。
有时,我们过于依赖这些标签,使得人们对信息逐渐变得麻木不仁。又或是由于虚假、夸大其词的数据泛滥,使得人们开始对社会证明持怀疑态度。
正如张小龙在2017年微信之夜中所言,当App的推送变得过于频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忽视,以至于任何一个推送都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
微文案不仅是文字,更是沟通的桥梁。请确保微语言准确、清晰,同时注重情感化和个性化,以贴近用户。同时,保证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避免复杂表达。保持微语言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微语言,为用户创造更舒适、便捷的体验。
作者:晚上去拔罐
来源:站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