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2025-2-4    ui设计分享达人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PPT设计的需求。面对这些任务,大家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接到需求,脑海中迅速勾勒出大概的结构,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开始埋头苦干?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做的。但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高效,却可能忽略了前期的东西。
接下来将从两个大的板块我们一起来看看,用更加具体、清晰的思维导图或大纲来梳理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PPT的整体结构和逻辑顺序,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一、定位场景
 1. 明确你的演示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PPT的演示场景。是酒店、体育场、教室还是会议室?不同的场景对PPT的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在暗光环境下,我们可以选择色调较暗的设计;而在明亮的环境中,则需要加大颜色对比,确保信息的清晰可见。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2.受众人群:了解你的观众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PPT的受众人群。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和关注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来突出重点,确保观众能够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在确定了场景和受众后,我们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设计风格。接下来将从封面、目录、内容和封底四个维度来分开阐述。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二、PPT设计
风格类型:选择适合的设计风格
深色、浅色、科技和简约是四种常见的PPT设计风格。此外,中国风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元素,也为PPT设计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选择风格时,我们要确保它与演示内容相匹配,能够突出主题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1.封面设计:打造第一印象
封面是PPT的门面,它决定了观众对演示文稿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封面设计中,我们要尽可能做到简洁明了。可以采用居左或居中的布局方式,并使用深色背景来增加对比度。同时,我们还要确保封面的信息准确传达了演示的主题和内容。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2.目录设计:构建清晰的结构
目录是PPT的骨架,它帮助我们组织内容并引导观众理解演示的逻辑结构。在目录设计中,我们需要使用清晰的层次结构,并可以使用列表或列表框来组织内容。这将有助于观众更好地跟随演示的节奏和逻辑。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3.内容区的设计与优化
内容区是PPT的核心区域,它承载了演示文稿的主要信息。在设计时,我们可以使用大内容区来容纳重要的信息,并使用数据可视化手段(如图表、列表等)来帮助观众理解。同时,我们还需要遵循亲密性原则和视觉动线原则,确保重要信息之间的联系清晰可见。
接下来我们将从版式、颜色、文字和动画四个部分分开一一阐述:
 
4.1 版式
从整体布局的角度出发,在PPT内容的起始阶段,就应当明确内容的边界,通过合理留白来营造视觉呼吸空间,进而使内容更加聚焦,以此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从细节着眼,我们可以将PPT内容细分为两大板块:
一是:纯文字部分,它侧重于信息的直接传达;
二是:文字与图片的排版方式,它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巧妙结合,来增强信息的表达力和视觉吸引力。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4.1.1 数据
在数据呈现的版式设计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信息的组织和布局。为了提升信息的可读性和用户的理解力,我们应遵循亲密性原则,即将相关或相似的信息元素靠近排列,以形成视觉上的关联和群组。同时,我们还要遵循视觉动线规律,通过引导用户的视线流动,使信息呈现更加流畅和自然。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分组与对齐信息来实现这一目标。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元素进行分组,并使用对齐、间距等排版技巧来强化这种分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页面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还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和理解信息内容。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面对大篇幅的文字内容,即便我们突出了其中的关键词,读者仍可能需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全理解。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核心数据提取并整合起来,通过图表或图示(如下例所示)进行呈现。这样做能够迅速帮助用户把握我们想要传达的主要内容,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清晰的认识。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4.1.2 列表
以下是三种提升列表信息直观性的方法总结:采用同色系设计、去除多余的线条干扰、以及明确区分信息的主次关系。图中所示案例,正是通过综合运用这三种调整手段,达到了让用户更直观、清晰地理解列表内容的效果。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4.3 文字与图片的常用的设计结构
文字与图片的搭配在设计中常采用以下四种经典结构:左侧配置文字、右侧辅以图片;反之,左侧展示图片、右侧搭配文字;中央聚焦图片、四周环绕文字;以及上方陈述文字、下方配以图片的布局。这四种结构各具特色,广泛应用于PPT设计中。
左边文字右边图
适用于需要强调文字内容,同时用图片作为辅助说明的情况。例如,在介绍产品特点时,可以在左侧列出产品的主要功能,右侧配以相应的产品图片,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文字所描述的内容。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左边图片右边文字
当图片本身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时,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例如,在展示公司成功案例时,可以先用左侧的图片吸引观众目光,然后在右侧用文字详细阐述案例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中间图片周围文字
适用于需要突出图片中心地位,同时用文字环绕图片进行补充说明的情况。这种结构常用于PPT的封面页或关键内容页,如项目介绍、产品发布等。通过将图片置于中心位置,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周围的文字则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和细节描述。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上面文字下面图片
当需要先用文字进行引导或概述,然后再用图片进行具体展示时,可以采用这种结构。例如,在介绍一个新的市场趋势时,可以先在上方用文字概述趋势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在下方用图片展示该趋势的具体表现或影响。这种结构有助于观众先建立整体概念,再通过图片加深理解。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以上四种设计结构在PPT中各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根据具体内容和目标观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可以有效提升PPT的信息传递效果和视觉吸引力。
 
4.2 颜色
我们在颜色选择方面归纳出两种主要策略:从品牌logo取色、主题内容选色。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一是从品牌Logo中提取色彩
这一方法强调品牌一致性,通过从品牌Logo中提取主色调或辅助色,并将其应用于PPT设计中,能够增强品牌的识别度和整体视觉效果的连贯性。这种做法不仅强化了品牌形象,还使得PPT在视觉上成为品牌传播的一部分。
华为和苹果等知名品牌均采用了一种色彩策略,即从自身的品牌Logo中提取色彩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宣传材料中,以此强化品牌的一致性和识别度。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二是根据具体主题来确定颜色搭配
这涉及对主题氛围的深入理解,如科技、自然、节日等,并选择与之相契合的色彩组合。通过色彩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或强调信息的重点,从而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信息接收效率。
如下图,在PPT设计中,根据内容给人的视觉感受选择主色是至关重要的。蓝色、紫色、红色、黄色、绿色这五种颜色在PPT视觉上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感觉和氛围,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蓝色
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令人心胸开朗。同时,蓝色还象征着真实、高远、智慧和诚实。适合用于表现专业、冷静、理智的氛围,如科技、教育、金融等领域的PPT。
紫色
紫色给人神秘、高贵、脱俗的感觉,同时也有抚慰和激发创造力的作用。适合用于表现创意、艺术、浪漫或奢华的氛围,如艺术展览、创意产业、高端品牌等领域的PPT。
红色
红色表示快乐、热情,能够激发爱的情感,使人情绪热烈、饱满。适合用于表现活力、激情、紧急或重要的信息,如销售报告、活动宣传、紧急通知等领域的PPT。
黄色
黄色表示快乐、明亮,能够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之情。黄色也象征着和平与休息,以及阳光、年轻和活力。适合用于表现积极、乐观、欢快的氛围,如节日庆典、旅游推广、儿童教育等领域的PPT。
绿色
绿色表示和平,能够使人感到安定、恬静、温和。同时,绿色也象征着生命、希望、自然和环保。适合用于表现健康、自然、和谐或环保的主题,如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的PPT。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选择适合的颜色作为PPT的主色能够增强视觉效果,提升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信息接收效率。因此,在PPT设计中,应根据内容的主题和氛围来精心挑选颜色,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注意
在进行PPT的背景与颜色搭配时,务必确保文字内容的清晰可见,这是保证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基础。遇到如下图所示的文字与背景颜色对比度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加以解决:
(1)调整主色
如果当前的主色(即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对比度不够高,导致文字难以辨认,可以尝试更改主色,选择一种与背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颜色作为文字颜色。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文字的可见度,确保观众能够轻松阅读和理解信息。
(2)提亮或加深背景色
另一种策略是调整背景色的亮度或深浅程度,以增加其与文字颜色的对比度。如果背景色过于明亮或鲜艳,导致文字显得暗淡无光,可以尝试加深背景色;反之,如果背景色过于暗淡,使得文字难以凸显,则可以提亮背景色。通过调整背景色的明暗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文字的辨识度和阅读的舒适度。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在PPT设计中,确保文字与背景颜色的良好对比度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通过调整主色还是背景色,都应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信息传递效率为目标。
 
4.3 文字
4.3.1 
类型
字体和颜色是PPT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选择字体时,我们要注意字体的可读性和易读性,确保观众能够轻松阅读。类型主要有两种:衬线和无衬线字体
衬线字体
在字的笔画开始和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性笔画,适合古典的场景或需要强调精致感的场合,体现出庄重、正式的氛围;
无衬线字体
没有额外的装饰性笔画,笔画简单且粗细一致,能够减少视觉干扰,帮助用户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更容易识别和阅读。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4.3.2 字号
字号的选择遵循一个原则:让观众“
能看到、能看清
”。
可以参考最远一位观众到演示屏幕的实际距离来合理设定字号大小。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4.4 动画
我个人一直秉持着“大道至简”的原则,在演示文稿制作中,我倾向于仅使用一个过渡效果——渐隐渐现,以此保持视觉上的简洁与流畅。我坚信,这样的设计能将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导到内容本身,而非分散到繁复的动画效果上。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过渡效果是连接不同幻灯片之间的桥梁。我们可以使用平滑的过渡效果来增强演示的流畅性与连贯性。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过渡效果来避免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
 
4. 封底设计:完美收尾
总结与感谢
封底是PPT的结尾部分,它承载着总结、感谢与呼吁的重要作用。在封底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如:TAANKS、谢谢观看、金句。也可以添加联系方式或二维码等互动元素,能够方便观众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这也有助于增强演示文稿的实用性与互动性。
在视觉设计上,需要与封面保持一致性,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以增强整体的美感和连贯性。
从零开始:探索PPT设计的底层逻辑
 
 
综上所述,PPT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其底层逻辑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论,就能够从零开始打造出专业级演示文稿。希望本文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作者:散落的那些
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Y0NjY4OA==.html
来源:站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