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2019-9-28    资深UI设计者

一、明知识、默知识与暗知识的四象限图

AI被热捧那么久,王维嘉博士的《暗知识》是第一本把它讲明白的中文科普书。

这本书第一个知识框架,就是下面这张4象限图: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该图来自:王维嘉的《暗知识》)

该图将知识按“是否可表达”、“是否可感受”的两个维度分为四类:

  • 可表达的“明知识”(包括可感受的牛顿定律和不可感受的量子力学)
  • 不可表达但能感受到的“默知识”
  • 而“暗知识”则是:不可表达、又没法感受到。

具体来说,暗知识是机器发现的,人类无法感受也无法表达的知识。

就像围棋,人类2000年来保留的棋谱大概有3000万个(8位数),但围棋上棋子的摆放方法的可能性有2的361次方个(108位数),中间何止相差万亿倍。人类对围棋的认知,就是基于3000万这个8位数范围的认知。与机器相比,相差10的100次方。这部分机器能掌握而人不能的,就是暗知识。

这是本书让人惊叹的第一个点,通过设立一个新的二维坐标模型,就能够找到人类以往概念上的盲区!其次,王博士选的词汇也是超一流的,“暗”和“默”两个字都很有神采。

虽然是“科普书”,但书里还是不得不讲到人类的“神经网络”、计算机的“机器学习”、“卷积”等复杂概念。

我用自己的语言,以“识别一只猫”为例,为大家简单讲述一下AI吧:

(1)识别猫与计算“1+2=?”不同,前者是“默知识”—— 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在计算机历史上,通过“尖尖的耳朵”、“长尾巴”、“圆眼睛”等信息来识别猫的程序都失败了。

(2)我们闭上眼睛想想,如何把一只猫与一只豹子的照片区别开,需要补充很多语言描述。把一只猫与一只狗区别开,又需要补充一些描述,其实人是不能把“识别一只猫”这件事情用语言明确说清楚的 —— 既然人说不清,传统计算机程序就做不到。但人,哪怕是三岁的孩子都能区别猫和狗,背后是什么原理呢?

(3)后来科学家通过研究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发现大脑是通过分层判断,最终在神经元中留下“历史痕迹”的逻辑链条的。这是很有趣的生物学现象,一个神经元受到的刺激(生物电击)越多,得到的营养就越多、就会成长得越强大。而每次判断在每层神经元中留下的痕迹,就会强化今后整个人脑神经网络的判断能力。

(4)计算机科学家根据对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认识,开发了计算机“神经网络”。这个网络不但可以识别“猫”,而且识别猫的过程也同样无法输出成为人能认识的“文字描述”。

(5)这些识别算法就沉淀在“神经网络”中(表现为数据及数据关系),无法被人类直接掌握,人只能通过安装了神经网络的计算机获得这个能力。

(6)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为了让计算机解决这个“默知识”的问题,我们最终是用了“暗知识”来解决。

(7)这类“暗知识”,能够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复制,但无法在人和人之间复制,人和人之间能传递的只能是控制AI计算机的方法。

暗知识大体说完,我再回到与我们的思考方式相关度更高的“默知识”。

二、《思考,快与慢》的“系统1”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大约是我2013年读到的,我认为这是那一年我读到最好的书。好就好在研究老对象(人类行为与注意力)的过程中,用了新思考框架,并建立了有说服力的体系。

几年来,这本书被我放在电脑显示器下面,意喻为“抬高了我的视野”。当然,最初是为抬高了显示器,起到保护颈椎的作用。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书里是这样定义人的两种思维模式的:

  • 系统1 —— 其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的状态。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他在骑车时是不需要主动意识指挥手如何转动车把的,系统1会接管这些动作。
  • 系统2 —— 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骑自行车的场景,当时是需要非常专注地控制双手和双脚的,所以往往手忙脚乱。我记得我如果稍不能控制,双手是会放掉车把,抱住旁边的足球门柱的不知各位刚学自行车时,是否也是如此?

当系统2学习掌握了重复使用的套路后,大脑会将重复工作转给系统1。

我高中时,经常因为简单的数学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错误,导致考试得不到高分。我训练自己做了大量专项练习,后来不仅计算过程不出错,而且感觉当时是把简单的四则运算从“系统2”挪到“系统1”了。考试时,手上做着乘法竖式,脑子里考虑是否有更好的解题思路。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脑的重复套路工作从“系统2”转给“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 —— 降低能力消耗。

系统1反应很快,对能量的消耗远低于系统2。我查了《人类简史》、《文明是副产品》等书籍,看到这样的资料:晚期智人的大脑占体重的1/20,但耗能、耗氧量却达到全身的1/5。在工业革命前的5万年里,智人供养这样一个大脑是极其不容易的,所以我推断:

  • 第一,大脑不会有大比例未开发区域,因为咱们的大脑结构在5万年前成熟时(今天人的脑容量与5万年前差别不大),人体根本没有多余的营养可以供它浪费。
  • 第二,从机制上,大脑会尽量把一些套路工作从系统2转给系统1,以期降低脑力消耗。

系统1毕竟简化了判断过程,是否会造成很多误判呢?我相信是的,但因为能量的限制,人类当时应该是找到了中间最优解。

我认为:《思考,快与慢》的“系统1”,学习的其实就是前一节说的“默知识”。

还是以骑自行车为例,咱们可以教新手一些保持自行车平衡的要领,但一个新手学会骑车的过程,是实践重于理论的。最后形成的知识,就是无法说清的“默知识”,这个默知识保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系统1”当中。

当然,系统1与系统2的关系还有很多层次,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遇到紧急情况时(“快撞到行人了”),系统2会从系统1接管人体控制权,多费一点脑力控制好自行车的方向,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毕竟我的读者都是toB企业同事,我还是讲一个书中与咱们业务有关的故事。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1岁时(1955年)曾经在以色列军队里负责设计士兵面试流程。这之前,面试官完全根据感觉打分,结果筛选出来的新兵合格率很低。卡尼曼做了一套设计,听起来和我在《SaaS创业路线图(六):如何扩张团队?》中的做法类似,就是要求面试官严格按框架打分。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上图为我系列文章(六)中提供的打分表)

卡尼曼不是他的面试官们的上级,面试官们不喜欢做“打分机器人”。卡尼曼的让步是,同意面试官根据标准格式打分后,最后“闭上眼睛给士兵打个总分”。

最后的结果是,新的测评方法大幅提高了有效率。45年后卡尼曼回到该部队,发现他的面试方法还在延用。

而我的面试表最后也有这样一行:“自己是否愿意带领此人去完成一个困难的任务?”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感性的问题,与表格其它部分(记录工作年限、记录回答情况等)非常不同。

我观察,这就是在很多领域中,决策复杂问题的一个优选方法:

  1. 把抽象问题具象化:先用理性框架(“明知识”)、从多个角度用数字化的方法分项打分;
  2. 再把具象问题抽象化:从内心出发,我是否要用这个人?(使用了“默知识”:更感性,但往往更准确)

这个过程的好处是:

  1. 过程可操作性好,让决策者全面思考,不会漏项;
  2. 利用决策者的抽象判断能力(“默知识”),更高纬度地做出判断,不会因为打分表的设计缺陷造成决策错误。

我们企业决策中,如果死板地使用调查前设计的“打分表”,往往会错过发展机会。因为环境在剧烈变化,调查前很难做出完美的打分表。而“默知识”会让我们熟悉业务的决策者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三、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上面说了很多“默知识”的例子,具体怎么学习和使用“默知识”呢?最近“得到APP”的精英日课正好也推出了一篇文章“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简而言之,外显学习就是学习“明知识”的过程,掌握历史知识、化学公式……

内隐学习,则是学习“默知识”的过程,学到的是个“感”。例如:英语的语感。

1993年高考时,记得我的英语成绩大约是140分(满分150)。因为不考口语,这全都是英语语法和单词,大多是“明知识”。

但我工作后能在外企说流利的英文,全有赖于大学时在华中理工(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个教“外贸英语”的廖老师。他逼着我们每人整篇整篇地背诵外贸英语,上课经常现场考对话,当时那个厌恶哪……没想到坚持了一个学期,死记硬背了几百句常用对话后,英语“语感”就形成了。大脑中可以用英文思考问题,我是一生受用。

“精英日课”引用的一个调查研究还有个有趣的结论:外显学习明知识,注意力越集中越好;但集中注意力反而会妨碍内隐学习。

为什么?因为“默知识”是没有明确规则的,越努力找规律越学不会,不如放松一些,让头脑直接沉浸在直观信息中,这样更容易领悟那个“感”。

在企业经营中,我们经常需要新的创意:如何设计一个摆脱俗套的新激励方式?如何做营销上的创新?如何设计一个全新的内容?这时候,让注意力分散些,看看不相关的书籍、讨论一些别的话题,可能灵感会来的更快。

就像我写这篇文章,目的与路线图系列是一样的,还是想帮助大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但如果不引入更多关于思考方式、关于人类发展史的文章,就会跳不出日常操作的层面,不能给大家带来新的空气。

四、小结

这篇文字是“思考方式革命”的第一篇。我讲的不是明知识、也不是默知识,我讲的是一些新的思考方法

(1)如何通过增添新的维度,让你对研究对象(无论是客户群、团队或产品服务)增加新的评估方式?操作工具就是最前面的四象限图。

(2)设计新体系时,用词要精准。王维嘉博士用一个“暗”字,一个“默”字,把体系讲的很清楚。“名不正言不顺”,这是我经常说的道理。一个事儿的“名字”选错了,要费很多口舌解释,到头来没听到解释的人看了还是会误解。

(3)计算机AI算法是基于人类的“神经网络”模型的。企业管理中,一个体系的设计、一个测算模型的建立,都要基于“自然”的业务规则,基于人性的需求进行考量。我不是讲抽象的“道”,我说的是可以操作的规则。

(4)例如:人的大脑将重复套路工作交给系统1,就是符合降低消耗的规则的。而“能量的限制”就是工业革命前的20万年里控制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

(5)我们做企业,也是同样有很多限制,财务上有利润要求、有任何时点现金流不得低于安全线的要求。这属于“明知识”。

(6)在不能用“明知识”直接通过计算做出决策的复杂情况下,基于“感觉”的判断实际上更准确。所以专业知识重要,但业务背景更重要。

(7)但如果只靠“感觉”决策,也很危险。文中举了一个新兵打分的例子。最佳方法是:让决策者先结构化地全面多维度打分,然后再“感性”地做出最终判断。

(8)注意力分散些,有利于创新。所以需要新点子时,要给团队成员新环境、新场景和一些新时间。

(9)默知识这么重要,如何得到?要反复练习,不专注(忘掉规则)地学习。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