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9 资深UI设计者
最近朋友们探讨起「设计价值」的问题,似乎每隔一定周期,这个问题就会被拎出来。我笑称,「时尚圈有轮回,我们互联网圈看来也是」。
虽然问题大同小异,但每次探讨的侧重点会不一样,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设计的价值就是解决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当今行业内对设计解决问题方式和程度的讨论,离不开支撑和赋能两个词,支撑是我们的本职(做好自己),赋能是我们的升华(做得更多)。
如何支撑好,我们应该不需要过多讨论了,这是设计师价值的主线。但是如何赋能好,就是一个比较重要且有难度的课题了:一来我们要有全面的思维,去挖掘能够发挥的点;二来我们需要把握好边界和「尺度」,不然表现起来仿佛我们在和他人抢活。
不过还是需要说一句,虽然我们区分支撑和赋能,但是支撑和赋能其实不存在绝对边界,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都有不同定义:10 几年前设计价值的发挥可能只需要支撑即可,但是现在纯支撑可能不足以达到时代要求;A 企业 a 项目可能只需要支撑即可,但是 B 企业 b 项目则需要设计师发挥得更多。
支撑和赋能都是基于解决问题来定义的,如果我们要去寻找赋能的机会点,我们可以尝试扩充一下「解决问题」的使用场景,在含义上做下功夫:解决了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很好地解决问题(评价者)……串成一句话就是「我如何很好地解决了什么问题」。这句话切出每个切面,就有很多机会点可以挖掘。
既然说「赋能」是增量,那么挖掘设计「赋能」价值的时候,无非是寻求一个锦上添花的「更」字,所以我们可以转化为一些形容词:「更好」、「更准确」、「更快」……究其本质,就是效果、效率、科学方法。我们可以用这个思路来排查和寻求赋能的要点:
何为「好」,这是一个主观评价,既然是主观评价,我们就要清楚「谁」。首要的肯定是用户(当然为用户解决问题已经是本职工作,是主线了,不一定归为「赋能」),除此以外就是我们工作中合作的所有人。
我罗列一些场景作为例子:
业务方希望设计师能够多方合作,一起参与到产品规划中,挖掘新的需求。
——这种情况设计可以做的是设计前置,贡献自己的 idea,帮助业务达成目标。(这里措辞是「帮助」,因为业务产品、运营才是主体,他们要对规划思虑周全)
你的项目成员希望你输出效率工具,提升合作效率。
——这种情况设计可以直接赋能,比如制定效率工具和方法,或者拉上项目成员,「一起干一票」。
你的上级希望你对团队有更多贡献
——这种情况设计师也可以直接赋能,自己贡献一套方案,或者发挥领导力拉上有共同想法的同学一起干。
……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预期」,也是目标。这也是不少团队使用 360 度评价方式的原因,通过所有人进行满意度评价,来回答「好」这个问题。
有了预期,对什么问题的定义就更加顺理成章了。但是问题是需要定义的,能满足所有预期当然最好,但是现实中受限于人力、时间、能力等条件,我们也要划分出赋能的优先级,一般划分的依据,就是回答一个问题:「设计师及其方法对预期的达成有多大的作用」。
我再罗列一些场景作为例子:
业务上某个环节需要设计强参与,希望设计师强力且深刻的挖掘研究。如流程、交互、体验。
——这种情况措辞是「强参与」,是因为现在规范化的时代,涉及到「流程」、「体验」这样的手段,设计师和产品的边界在缩窄,有一些能力强的产品同学,通常也能考虑到基础的流程、信息、界面。设计师强参与则是想得更深、更多、更细。
——当然每个团队面临的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业务上某个环节本身就和设计强相关,设计好坏对最终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如运营设计。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问题就归设计师管,设计师可发挥的空间非常大。具体推动的时候就要看合作方对设计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是否愿意放权、放权多少给到设计师来发挥。
项目组内开发和设计合作有摩擦,需要优化配合的方式。
设计团队凝聚力提升,需要设计师群策群力。
有一些朋友在「问题定义」环节经常遇到困惑,觉得容易产生合作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边界界定不清楚,似乎我们在抢产品、运营、开发同学的活儿在干,于是会畏手畏脚。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看法,预期是可以沟通交谈的,所谓合作一定是一个大家都很舒服、彼此共赢的状态。
正如下图所示的逻辑,如果边界重合,其实对结果是好事,因为我们把中间没有想到的坑都填了;如果中间存在缺口,那我们就通过沟通把缺口补齐。
PS: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其实随着整个行业体系化发展,知识的鸿沟在减少,现在缺口的场景越来越少。回顾移动互联网刚刚发展起来的那几年,经常知乎、专业网站上面有讨论「xxx 如何撕逼」这样的合作问题,而现在则更多是「怎么做得更多更全面」这样的讨论。
过程是思维、手段、方法、时间过程的集合。每个环节的侧重点在哪,每个团队都不一样,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和预期有关。
这中间可以挖掘的要点就是如何「更科学」、「更」,可以输出经验总结、方法沉淀。这些也是赋能价值的表现。
「如何」是一个难点,因为我们要突破现有的思维、方法、手段,不然怎么「更科学」、「更」。不过无论怎么突破,身为个体,离不开我们的思考,「知己知彼,举一反三」: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
heychen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