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4 资深UI设计者
头脑风暴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开阔思维,快速获取大量灵感与方案,当然,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实际上,很多头脑风暴是漫无目的,效率低下,毫无收获的。而头脑风暴需要很多人参与,如果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而一无所获,那发起者简直尴尬到能抠出两室一厅。
那么,设计师如何才能地组织一场头脑风暴呢?下面我将按“开始前”,“进行中”,“结束后”的顺序,介绍整个头脑风暴流程中提率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们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不是为了闲聊组织头脑风暴的。所以我们要先明确问题是什么,才能引导大家帮助我们。
我们可以试着用一句话去概述它,注意必须要具体,不能太含糊。“如何设计一张海报”就是一个很糟糕的描述。试着把目标用户、业务目标、场景加进这句话,比如“如何设计一张能够吸引应届毕业生加入XX设计中心的朋友圈海报”。
明确具体问题后,我们还需要将它进行拆解成一个个关键问题,这样才能有序展开讨论,而不是漫无目标地侃大山。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个问题,就可以拆成“应届生的关键词是什么”、“应届生找工作时最关心什么”、“XX设计中心的关键词是什么”、“什么样的元素能够代表设计师”、“什么样的朋友圈海报形式比较吸引人”等等。
有了明确的问题和关键问题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们在头脑风暴按步骤上提出来,让大家跟着我们的节奏去展开脑洞,这也就是头脑风暴的流程。一场头脑风暴往往包含背景介绍、多轮脑暴、阐述想法、投票等环节,作为组织者需要详细规划每个环节的顺序、时间,特别是需要控制总时长(尽量别超过一个半小时),预留中场休息的时间,毕竟大家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一般来说头脑风暴里有三种角色,主持人、记录员和参与者。参与者的职责不用介绍了。主持人的职责是带着大家按节奏讨论,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大家的想法和拍照,缺一不可。
参与人员的数量一般在5-10之间,人数太少收集不到足够的想法,人数太多讨论效率低,耗时长。参与人员的身份需要根据你想解决的问题确定,如果是比较大型的项目,参与的人员需要多元化,把产品经理、程序员都拉进来,方便获得不同视角的观点,也能够提高合作方的参与感。在我们上面举的海报例子中,如果能拉应届设计师加入脑暴,将非常有帮助。
除了笔、便利贴、A4纸,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份写了每个步骤需要完成任务的PPT,帮大家明确任务。
大家的工作都比较忙碌,所以请至少提前一天邀请大家参与头脑风暴,并且简单交代背景,提供一些资料,方便大家提前消化。
首先要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信息,以及接下来的大概流程,活跃一下气氛,带大家进入状态,讲段子也算是新世纪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了。
头脑风暴的目的并不是要获得考虑得非常周全、详细,能够直接落地的方案,而是大量的想法和灵感。所以我们需要鼓励大家在短时间(5-10分钟)内输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四五十个不算多),不要太纠结可行性、成本等细枝末节的问题。
作为主持人,切记不要当场对参与者的想法做出负面评论,或者谈论执行细节的事情,以免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如果有领导参与,要注意避免领导的威压影响其他参与者打开脑洞。
互联网从业者大多是思维活跃的可爱人儿,开一个头他们就能唠上一天,所以主持人一定要留意时间,按照既定计划,当大家偏题时引导大家回归到对主题的讨论上。
如果整场头脑风暴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就需要给大家安排中场休息的时间,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零食和饮料,帮助大家放松,以便接下来能够集中注意力接着讨论。
记录员应该将大家的想法和每轮讨论、投票的结果记录下来,方便后面回溯和汲取灵感。拍照也是很重要的工作,这将为最后的设计提案提供宝贵的图片资料,让整个设计流程展现在决策方面前,提高说服力。
主持人应该将简单总结一下大家讨论、投票的结果,表达对大家百忙之中参与头脑风暴的感谢,为下次拉人做情感铺垫(开玩笑)。
会后需要及时对头脑风暴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结论以邮件的形式同步给参与者(表达对参与者的尊重)和领导(同步工作结果)。整理时可以按可行性和效果两个维度划分idea,找出比较平衡的方向。
头脑风暴是很有效但也很容易浪费时间的一种设计方法,开始前详细规划,进行中稳稳把控,结束后及时总结与同步,能够帮助我们提率。
另外,头脑风暴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灵感和方向,并不一定要选择获得票数最多的方案执行,还是需要根据实际做判断,不要过于机械。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失灵
蓝蓝设计( 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