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思考-高级体验设计师的思维养成

2021-1-21    周周

2021年的第一篇万字长文,文章主题是一次偶然的反思中总结出的设计师思维进阶的过程,详细讲述了我在两年间从一名应届非科班设计师成长为一名高级体验设计师的思维进阶过程。与一篇UI教程、一篇交互分析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希望能够从底层的思维层面帮助你明确自己的状态,并提供一个快速进阶的思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鱼正是这个道理。

一:前言:灵感与反思 


灵感始末

最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一本规范相关的书籍,然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有积累成系统的设计规范、设计技能树,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便以设计一个弹窗为例子开始模拟演绎,演绎完毕后进一步思考,我是如何积累这些方法论或思维模型的?正因此发现了我作为非科班设计师,从最初开始自学设计到如今晋升到高级体验设计师的思考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从现象中探究原因,于是输出了本文。

如何设计一个弹窗?  

在做任何需求的时候,甚至是一个极小的需求,你有没有持续思考过?有没有进一步思考过?又有没有刻意、主动完善设计思路,积累思考模型?如果没有,你可以从接下来这个思考案例中反思一些东西。

设计弹窗时,我画的第一个元素——弹窗的矩形背景时,是如何思考的,考虑了哪些元素。进一步设计我还要考虑哪些因素?下面是我的瞬时思考能整理的有效信息。

方法1:根据弹窗内容进行界定(根据内容极限情况,及你的设计系统定义的间距来控制整个弹窗的尺寸)

方法2:根据固定比例,主要适用于移动端,例如3比4的矩形比例较美观,计算弹窗面积与屏幕整体面积的比例、计算留白与弹窗的比例、参考黄金比例Golden Ratio、白银比例Silver Ratio等。 

方法3:根据你的系统定义的栅格进行界定,如小弹窗使用1/4,1/3,1/2,大弹窗使用1/2,2/3,3/4栅格。

方法4:栅格+比例,方法3界定宽度,方法2界定高度 。

 

更上层规则


设计延展性:考虑弹窗内的内容发生变化时的自适应情况,内容过多的极限情况/内容过少的极限情况。 自适应的规则,弹窗窗口尺寸的延展方式(横向拓展/纵向拓展)


交互:弹窗又叫模态视图,其通过遮罩突出弹窗视区,在蒙层遮罩上方的最高层,根据通用规则,大部分情况我们不应当在弹窗上再次叠加界面层。若弹窗场景下有新的纵深层,如下一级操作或内容界面,此时如何处理?

如下方,PC端google drive,就在结构上使用类平级跳跃的形式来“借面板”解决新的操作需求。

而再下方的IOS使用的bottom sheet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表面上似乎是违背了弹窗模态上重复叠加的规则,但在移动端一屏仅仅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任务的语境下,反而更加合理。(而这些成熟的模式、范式,或者说设计单元,正是在主动思考和被动思考阶段设计师需要积累的设计经验,它们将作为设计师知识库中的组成部分,指导设计并进一步提效和促使设计合规)

常规易用性:如退出机制——关闭的解决方案,通过关闭按钮退出,那关闭按钮尺寸在当前弹窗尺寸下定义为多少合适,视觉尺寸与hover实际可点击尺寸分别是多少?PC端是否只能使用关闭按钮退出?点击空白区域退出是否更,如下方的dribble,点击上方黑色空白区域即可退出,而无相关经验的用户也可以在右上角看到关闭icon的暗示线索。

场景与业务背景:详细了解当前需求的业务背景与场景,进一步概览整体业务背景,即兼顾其他可能性的业务场景。如我设计的B端系统包括办公室类工作场景,同时也包括站立、远距离观看屏幕的工作场景,这将涉及到信息能否直观清晰的被传达、获取。当前需求的业务是主流场景?可向上向下兼顾大部分同系统的其他业务场景?还是无法兼顾而需要同时列出更多场景来制定通用规则?以我所设计的B端系统为例,较高频的出现在弹窗下存在下一级操作或展示页面的场景,因此我考虑在工作空闲时输出一份弹窗场景下有纵深的下一级信息或操作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作为产品相同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

视觉合规性:保证主要信息的对比度,清晰度,保证所有信息传递和展示时的节奏和梯度优先级。从字号到字重再到段落行高间距等,从弹窗中ICON的样式选择,到Icon语义清晰度等。

...

如果进一步思考,其实可以思考more and more。你会发现,从基础的结构涉及的栅格,到基础的视觉合规性涉及到的字体设计、icon设计。再到交互涉及到的典型设计单元,通用交互模型范式等,在设计一项内容前,我们有很多的思考空间,或者称之为思考机会点更为合适。将充足的思考纳入设计过程后,初期设计时间线被拉长,但长远来看避免了思虑不足引发的风险与反复更改的成本,合理的设计预测与分析则向上向下兼容未来场景,提高设计输出物的通用性与成效,即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那么这样成熟(我自己其实是伪成熟,还不够完善和系统)的思考过程,分析过程是如何学习或者说培养的?

二:设计思考的三个阶段

这其实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正题,我将设计中的思考分为三个阶段,无思考——主动思考——被动思考,这是一个初期线性发展,后期循环迭代的过程。其实我定义这一套思考阶段的分级是在短暂的灵感爆发后立即输出的,来源于我对自己2年间从一个非科班新手到如今高级体验设计师思考逻辑的发展变化的回顾。我发现其确实有迹可循,在地铁上很兴奋很兴奋的头脑沸腾过程中快速记录下大纲,到了工位立即记录并输出。 


无思考阶段

大意为,新手设计师,或没有刻意练习、思考、总结的习惯的设计师,最初由于没有通用的设计经验、没有相关成熟设计模型或组件与设计单元的使用和设计经验,因此设计一个新内容实际为从0开始,此时设计师可能会单凭直觉 随意设计,例如设计弹窗就随便画一个矩形,然后随机调整。或者使用成熟的组件系统,直接套用,纯粹执行。这就是处于 0思考阶段,凭直觉设计(注意和直觉性设计区分开,直觉性设计是从用户的维度定义的,即用户可以单凭直觉理解设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可供性"affordance"原理)

主动思考阶段

而主动思考阶段的起点是,随着设计师接触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合作对象的扩大或增加,及接触同类工种(其他设计师、设计leader)的输出思考过程、输出物、行为模式、思维模型等等设计价值观与执行模式等信息后。 

前者会使新手设计师(或没有有意识的反思、总结沉淀的初中级设计师,或刚刚转换行业的各等级设计师)逐渐暴露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大概率可能涉及到输出物质量、规范性、平台或行业壁垒造成的经验缺失等。

后者则是一个对比与发现的过程,即接触到更优质的输出物,更合规的输出过程,更的设计流程、协作流程等等。可能是被动接受的,如leader或同事的分享,及日常工作中为提高团队整体效率而被灌输的新的工作方法和进入新公司要强制适应的新的工作流,也可能是主动接受,如发现同事设计到输出的质量和效率等远优于自身而自发去了解,学习。

因此,在主动思考阶段,会有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是和设计本身的职能很像,而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自身就是被设计的对象,即如何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完善更优秀?


你可以回顾下,在你初入行业时,最热情的接纳各种信息、知识、经验的阶段,你当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概括来讲就是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发现自己在此间的不足-了解学习并掌握。从基础的某个视觉效果的实现方式,到某个设计方法论、某个解决典型问题的交互设计等。

主动思考阶段与兴趣(对某个领域的衷情)、个人行为习惯(自学习惯,求知与自发研究的习惯)、周边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核心是与本人、其他个人(同事,设计圈关系人)、团队相关。某些人天生对未知事物、信息及技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会自发的广泛接收各种新的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比如在下),同理,个人在大学期间,甚至成长过程中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有订立目标并逐步实现的习惯,他们会长期甚至一直处于主动思考阶段。另一种情况则是周边环境,社交关系人对你所产生的主动及被动的影响,如leader布置课题及学习计划,同事,好友,行业人员的协作共创活动,分享会等。

所以,主动思考阶段应该是优秀设计师需要长期自发维持的一个设计状态,持续的发现身边的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新内容新趋势新动态。并在发现新的内容并与自身能力模型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并持续思考和输入信息,反思,输入,巩固,沉淀。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与无思考阶段相比,由于它是一个主动,刻意学习的过程,因此积累知识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懵懂状态的初级设计师。(这应该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没有进入主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工作四五年却被一些一两年的新人设计师赶超)。

从新人设计师“无思考”阶段到主动思考阶段关系到一个设计师能否完成初级到中级的进阶。主要差别则是输出物的不确定性(初级)与输出质量趋于稳定并持续迭代提升(中级)。

这个思考阶段线性过程的第一个门槛,虽然是初中级设计师面临的门槛,却是能持续影响设计师整个设计生涯的关键转型点,奇异点。就像先赚它一个亿中所谓的一个亿启动资金。跨过这个门槛,设计师会迎来第一个爆发期,中级设计师我的理解是下限清晰,上限无穷。即在主动思考阶段,设计师可以将个人设计能力,从技巧到方法推动到一个较高上限的地步,概括定义———拥有在从事行业领域内输出高质量设计方案的能力。


如何跨过新手期,从无思考到主动思考?

刻意练习与学习

最优解是从兴趣到发现,即培养兴趣,调动兴趣去开展某个内容或者技能的研究学习,并逐步掌握为自身技能树的一部分。次解则是从目标到强制规划自我再到研究学习和逐步掌握。以兴趣为老师是最易收获的方法,但确定目标并刻意学习才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完美解则是兴趣驱动同时严格规划。在我作为非科班设计师开始自学到工作的早期,每天固定不变的是大量浏览作品,大量阅读文章,大量练习技巧,后面逐渐选择性浏览,选择性阅读,选择性练习。这期间发生了什么?是综合当前工作场景和设计趋势等各方条件后的缜密思考所做的决策,也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从发散到收束,以提高在当前工作场景下的个人能力,集中精力在核心能力的提升上。

也是这种能力使我快速B端转型C端,使我在上手新软件Figma后由一个新手使用者快速蜕变为讲师、分享输出者。刻意练习和学习的能力与倾向,应当在主动思考阶段养成为习惯。

What——How——Why

从浅层思考到深层思考,最简单的就是所谓的黄金圈法则。What仅仅让你了解到所见是什么,能提高你的审美,积累设计相关的表层信息。而当你思考How时,你将掌握如何实现该效果的能力。再进一步,当你开始思考Why时,你终于探寻到设计的本质,该设计是在遇到了一个什么设计课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解决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有没有更优解?目前的解法能否纳入自己的知识库?

T型构建能力模型

T型中纵深为你所对应的领域、行业、业务强关联的能力。 以UIUX为例,其中又以基础UI界面输出能力为例。

视觉:布局结构、栅格、字体、配色、间距、ICON及插画绘制、对应平台尺寸规范...

交互:信息架构、业务梳理、导航设计、流程设计、原型设计、交互演绎

业务:当前从事行业、细分领域、细分到业务的理解程度,细分需求的业务背景的理解程度

横向为拓展能力,通用能力如经常讲的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复盘输出能力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特殊能力,比如UI UX以插画 ,3D作为特殊能力项。


关注环境

在最初定义主动思考阶段时,我就讲过个人觉醒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十分关键,因为这是一个发现不足然后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体环境如整个大的设计团队,及细分的每个设计组,从小环境到大环境都有相当多的团队沉淀和个人沉淀可以供你吸收成长。如我们设计团队定期举办的月度会议包含超高质量的分享,公共Drive保存有设计团队成立来的所有设计输出积淀。再如你的设计小组的定期分享,以及你身边拥有个人特长能力的同事们,关注优秀的内容,优秀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身边就是老师,万物都是书。例如我从C端转型B端后,在一两个月内快速融入团队,期间从不同的同事身上学到了时间管理(正经的)、项目管理、规范体系的制定等特长能力,而我给团队成员的反馈是智能组件系统的制定方法同时搭建了一套常用智能组件,大大提升了复用界面的设计效率,至少百分五十以上。没有对应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人,靠自己闷头苦学很难有这样的效果 。


善用工具

这里专指记录,输出类工具,例如印象笔记。从旧的设计过程中获得收获与经验的核心在于复盘。忌讳对所知和所得模棱两可,因此需要在记录,总结的复盘过程中真正巩固从设计思考和实践中获得的反馈,并进一步加深为自身的持续性积淀。没有复盘过的设计师可能不会意识到,你的每一个需求设计经过一次复盘后都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思虑不足的点或者仍然未解决的痛点等,当然也很可能发现能持续复用的思路、设计模块等优质资源。

除了笔记类工具,公开分享甚至私人交流都可以作为复盘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回顾自己的设计流程和思考过程,并在言辞交锋间发掘新的机会点。因此当你完成一次自我感觉良好的需求设计乃至小的版本迭代后,尝试着与身边的工具人同事沟通,尝试在设计小组内分享,在筹备分享与交流思路时,对于该需求的设计思路便跃然而纸上了。


被动思考阶段

被动思考阶段有两个核心特征,这里的被动不是指倾向性,而是指无意识且自动处理信息的状态。可以理解为游戏中的被动技能。

第一个特征,即达到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持续积累和迭代知识库的信息,然后将设计规范,典型范式,通用经验思考模型等内化后的阶段。

何谓内化,抓起超烫的茶杯会自动放开手,反应速度不会超过零点几秒,这就是人自我保护机制的内化,即整个过程已经不需要刻意去思考和酝酿,而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自发的做出反应,完成系统的思考并形成一个规范的方案建议。


与主动思考阶段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对已有能力的使用熟练度,调用效率,及思考的全局性。

说的通俗些,遇到一个设计问题时,处于主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会在遇到设计问题后,从过往经验,相似解决问题的思路中筛选,寻找一个合适的解,这些解是零散的,且需要设计师主动去回忆甚至浏览历史文件来搜集。而对于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来讲,若是面对一个较为熟悉的设计问题,如一个弹窗设计,此时该设计的解答方案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在脑海,并且存在多个方案进行对比,并且每个方案都完整全面,从业务的考量到体验的权衡,再到业务与体验的相互平衡。方案如何推进,按照经验会遇到哪些阻力,需要说服哪些利益相关者,案例如何演示,有否有设计还原类风险?如何解决等等。

因此,处于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能够自然并的调用个人积累的成体系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执行和推进设计的流程,从输出设计到推动方案落地一气呵成,宛若天成。在没有一定思考和实践经验积累的情况下,主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则可能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在方案探索输出再到落地的过程上,期间遇到的典型性问题则会一点点被消化并推动设计师向被动型晋升。


第二个特征则是视野与维度,视野也就是常挂在我们口中的全链路视野,维度则指的是看待问题或方案的更高维度。这一特征使用实际案例来说明或许更易于理解,


案例1微信红包早期推广的案例

微信红包作为微信的一个核心功能,初期花费大量成本推广并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作为产品设计师,底层的视觉设计师与交互设计师在产品视觉交互逻辑等方面投入较大精力,他们只需要将自己负责的需求完成,输出达标的基础方案,可能会聚焦于如何设计红包样式更易于理解,如何设计红包样式能赋予其可供性,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产品与现实中的红包的映射关系,在进一步可能要考虑不同年龄阶层对红包样式的接受度,而交互设计师可能要考虑如何缩短用户路径,使红包开启的愉悦感能够最的被用户触达。

而此时产品负责人是如何考虑该红包功能设计的?答案是通过微信病毒式传播,的绑定银行卡,为微信支付业务铺路。绑卡才是当时该产品设计的核心。这就是维度的差异,同一个产品,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不同阶段的设计师看到的会是不同的维度视角,更高的维度往往意味着更长远的考虑,意味着碾压式的决策。“为支付业务奠基”与“纠结红包是否要带花纹”相比,维度视野的差距,高下立判。


案例2与设计团队负责人评审 Logo方案


上图是该提案的部分PPT,在一次品牌LOGO提案的评审过程中,我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宣讲Logo的品牌理念和故事,分析图形的演化过程,同时输出多个方案用于对比。设计负责人一针见血的指出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点,在设计过程中不要过早的给图形设计融入颜色,颜色是第二层信息会干扰设计过程,当然也会干扰需求方的理解过程。一次只阐述一件事情,设计图形,讲解图形就使用灰度模式。

第二点,给群体及普通需求方宣讲可以使用较多包装或附上比较详细的设计思路,而需要给企业级Boss过稿时则切记简化一切过程,开门见山,直接铺陈LOGO图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用不同的策略。

第三点,该品牌LOGO的单独设计输出物看起来不错,但需要置于我们跨国的多个产品品牌构成的总的品牌体系中,判断其品牌一致性等问题,一致的产品品牌效果不仅能阐释品牌归属,同时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推广成本。作为设计师,既要细化到每一像素,又要高屋建瓴从全局层面考虑问题。

当你收到的反馈或建议都是你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和想法时,这有可能就是维度的差异。


资源3:周陟 《设计师如何解决全过程问题》

周陟分享的《设计师如何解决全过程问题》是一个全局性与高纬度思考的典型案例。该分享详细的阐述了设计师如何从产品的底层框架,结合业务的思考,市场趋势、历史数据对比分析,定义核心设计问题并探索设计方案的过程。

其中即有低维度的设计师底层能力方面的阐述,如从产品用户体验五个层面的设计思考(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视觉层)到具体的可读性、视觉舒适度等具体的设计问题。更有高纬度的市场销售趋势、不同手机厂商间的用户流失流转情况、市占率、信任度等业务层思考。从上帝视角,全览产品各个阶段的场景及问题,并在对比分析中聚焦核心问题,探索方案去持续解决。 

《设计师如何解决全过程问题》资源链接


我们可以用一个超级朴实的方式来阐述主动思考阶段和被动思考阶段的差异。当一个设计师处于主动思考阶段,你可以把他置于他所熟悉的设计领域,他将会输出高质量的设计物,能够较好的解决当前遇到的设计问题,体验问题。

而一个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你可以把他置于有一定相关性的各个设计领域(比如互联网方向的设计不能被置于广告方向),他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不同领域的特征和需求,并输出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且能够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主动推动产品实现进度,并提前规避各类问题。这其中的差别在于,是否有自己沉淀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是否将通用设计经验系统化,是否有足够广阔的视野及更高的维度。这也映射了你是一名所谓的UI设计师,还是一名高级体验设计师,前者限制在一个领域内,后者已然破圈。 


如何从主动思考阶段跨越到被动思考阶段

在体验设计的领域,主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与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在单纯的设计能力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即输出物本身没有太大差距。都能够快速输出达标的设计方案,解决大部分体验类问题。那么关键差距提现在哪里?


其一是从设计到落地的总的效率。主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频繁的遇到问题,并陷入陷阱,然后持续的纠正方案,一步步推进,踩着荆棘摸到最终方案所在的那块石头。而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只需要在知识库中的成熟方案中选择一条更加应景的路,多个方案已经摆在那里,而设计师只需要去考虑低维到高维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从基础体验,用户习惯,再到业务和战略上的布局,最终选择全局视野下最正确的方案。

第二点差距在于可能性,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有精力和能力去思考如何把方案做到超标准,超出需求本身的要求,超出利益相关者的期待(如需求方和开发人员)。我们经常会讲行业标准这个词,作为一个设计方案的基础判断标准,但行业标准永远不是上限。微信的撤回功能,从仅撤回到撤回后可编辑就是一次体验上的超标方案。

第三点则是打通上下游的能力,即涉及到上游的需求理解与转化,详细的设计项目还会涉及到用研类信息的接受与转化,下游则涉及到开发还原的质量与效率问题。在有意识的关注设计全流程和生命周期的情况下,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可以更轻松的管理设计并反馈到整个项目的开发周期上。


想要从主动思考阶段跨越到被动思考阶段,我总结以下三个建议。

从输入到梳理

首先是核心的底层设计能力方面,表面上是基础能力与通用能力的的刻意学习锻炼,而关键在于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在我们初入职场逐渐积累设计经验的过程中,一些典型的设计过程,流程,针对某个领域甚至模块的典型解决方案,将其拆解汇总然后梳理分类,不论使用印象笔记等笔记产品,还是思维导图等脑图类产品,都能够帮你实现这个目的。


忍受立即获得解决方案的诱惑

其次,在真正开始做项目时,主动思考,刻意将个人知识库梳理的信息与项目需求进行对照,主动回忆和验证积累的方案,尽可能多的罗列场景,罗列可能性,不要被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案所诱惑而止于此。设计师在遇到一个设计问题后,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案往往是最普通,未经思考的初步方案,但往往该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的问题。此时设计师需要强制自己从最简单的方案中脱离,进一步思考,并大量的举例、演绎,探索更多机会点,调动脑海中更多可能性的方案。每当想要就此停下时,反问自己,我能否做的更好,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视野和维度来源于广泛阅读、案例、及复盘

被动思考阶段的设计师横跨了高级体验设计师到设计专家这个范围。抵达这个阶段的设计师视野将拓展至整个企业机构,而不局限于设计团队的个人的视野。除了强大的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相较于普通设计师,他们往往有更高的思考维度,全局性的设计视野,此类中后设计生命周期中的经验往往需要通过阅读、项目实践等多个方面持续输入,然后复盘并沉淀为自己的经验。

因此这要求设计师广泛的阅读各类设计项目总结,参考实际案例,并在真实的项目中持续计划、尝试、验证,然后复盘。需要脱离设计师基础能力层面的视野,更多的关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流程,最终掌握的设计思路或能力可以称之为通用性设计解决能力。 


当然,上面所讲的都是我从个人思考方式的转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其目的是分享设计师应该如何思考?不同阶段应该聚焦于哪些问题领域才能最大化提升思考方式的进阶速度等问题,而不是在讲设计师如何从初级进阶到高级,进阶到体验专家(非设计师位阶的进阶)。因为不同企业对不同位阶、不同专供方向的设计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比如设计leader可能更倾向于业务的理解与把控度,设计推进,研发流程中不同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合作等能力 。


如果有关于此的疑问,我只能以我的理解解答,不论是什么位置的设计师,判断其位置层次的标准必然是由上层的企业来制定的,而企业制定规则的出发点源于利益本身,换言之,你能获得的位置和你能够为团队和企业贡献的利益正相关,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设计师的职业后期或者用于解决超级复杂的设计问题, 以对应的价值映衬其收入,偏具体设计能力层面,或者用于承担全局性企业需求,如带领设计团队支撑某个业务线,偏业务理解和统筹方面。


从线性流程到循环往复的迭代过程

我们回顾一个努力的设计打工仔的职业生涯,首先,一个新手设计师从纯粹执行的无思考阶段,进阶到主动思考阶段,当他的基础设计能力不断进阶后,开始拓展视野,思考业务,并在大量的项目锻炼中形成自己的一套成熟的设计方法论,从设计思考流程到具体的设计流程,从而进阶到被动思考阶段。但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描述,真实情况是,设计师会在这三个阶段中循环往复,而甚至有些设计师可能会在前两个阶段循环往复。

人都有惰性,你我都如此。在主动设计思考阶段,因为一次小长假,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可能会退步回无思考的阶段。持续性学习是一件 令人兴奋的事,也是一件需要莫大毅力的事情。技巧经验会随着时间消磨,这是设计师需要警惕的问题,因为这个行业就是如此,我们只能变化,只能持续不断的学习。

而当将经验与成体系的思考范式内化后,设计师会养成核心的通用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设计师期去接触一个新的领域,不再需要从0开始,而是可以使用自己积累的通用设计能力,来指导和规范化新的设计领域的需求,并快速融入该领域。而新的领域的经验与视野会被纳入你的整体设计理解中。

从主动思考,到经验内化,不断脱离舒适区,纳入新的设计领域、新的视野维度,在这个过程中使个人的通用设计能力螺旋进步。

 


最佳启动:消灭设计的不确定性


我知道,我的读者中有很大一批人都处于设计能力良莠不齐,没有系统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流程,介于初中级设计师之间的状态。而当今国内的设计领域也是如此,初中级别的设计师完全饱和,而企业对高级体验设计师又求而不得,这种人才断层既有培训爆火下的积弊,也和设计门槛与岗位收益相关,大环境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自身。

在这里,我总结一个更简单的设计思路,只要你按照该方法去执行和反思,应该会有很大的收获。即从今天开始,对你所接到的每个设计需求都提出唯一一个标准——消灭不确定性。现在停下来询问自己,你接到的每个需求,对于你输出的设计结果,你认为其最终效果是确定的吗?换言之,你认为你的设计真的解决了该需求的问题了吗?


你只需要把你个需求设计的思考分为设计前和设计后。

设计前请思考,我如何设计这个需求能确定以及肯定的解决这个问题,没思考清楚前不要动手设计,想到第一个方案后也不要动手设计,继续思考,延迟设计决策。

如果你乍一想到的方案自己都认为模棱两可,那不要执行设计。此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我如何能够获得相关信息,来辅助我做出这个设计决策,我需要去参考一些竞品?我需要列出目前存在的疑问点,或者我无法解决的问题点去询问设计专家设计leader?或者我把场景,整体的体验流、用户操作流都列出来,然后继续埋头探索方案?

千万千万不要在方案还没想清楚前就开始设计,这将输出无意义的方案,且浪费大量时间,千万千万不要在想到第一个方案后立即开始设计,这将不会给你带来任何进步,以后遇到相同场景你也仅有一个可选方案,千万千万不要忽略竞品忽略他人闭门造车。

千万千万试着思考尽可能多的方案,乃至输出多个方案(仅指体验设计类,而不是视觉设计)。作为体验设计师,必须锻炼的技能是方案演绎能力,在脑海中演绎可能的方案,如果有精力则可以借助工具甚至把演绎过程记录输出。  如下方我进行的一个需求的方案演绎与思考。

设计前保证方案确定性,第一关要能够经受自己的逻辑考验,当你探索多个方案后最终确定了一个符合业务场景,同时体验良好的方案,作为设计师自己给该方案打上一个“确定”的标签,此时再去执行并输出,而这过程中的思路,从纠结到决策都是最终设计输出的关键证明,既能提高设计说服力,又能锻炼个人能力,而这正是初级设计师容易忽略的部分。


设计后的确定性则是指,产品还原与产品验证方面。产品还原度是设计稿的视觉确定性,确保开发还原的线上效果与设计一致,这不仅仅要靠开发的努力,更要有设计师的具体标注说明的辅助。验证则是产品上线后的必要环节,不论是预先根据业务指标设定埋点,还是设计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户反馈,最终都要保证你所设计的产品体验的确定性是达标的,确定解决了需求提到的问题,确定能满足用户需求。若没有,则重复这个过程,重新思考然后设计。


作为设计师,应该理解自己也能作为设计对象。在我看来,设计师就是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遇到两个解决两个,直到面前再也没有问题。所以当不清楚自己该如何设计,下一步该如何做时?你只需要思考,把解决当前的迷惑作为一个需求,去思考,深入思考,列出所有可能性,不管是百度还是询问同事查阅资料,总归在思考后,你会有所收获。 


结语

最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定义,到底什么是设计?

我自己一直遵循的理念是——设计解决问题,形式追随功能。

而有人说设计是做选择(决策),有人说设计是永远做正确的事情。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有其正确性,也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因为场景,趋势,市场各种因素都在发展变化, 设计最终要兼顾场景兼顾各种利益相关者,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选择并最终做到正确的事情。

解决问题有多个方案 ,设计师需要在其中做出抉择,选择最佳方案,最佳方案如何判断的?对当下场景,对主流用户,对更多利益相关者来讲是更正确的选择。那它就是最终方案。

当设计被置于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市场下 实际上其倾向性和评价标准一直在发展变化从最初重视觉到重体验再到重商业。设计倾向性一直在变就像设计潮流,唯一不变的是设计师面对复杂的场景和问题时一如既往的优雅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帮助设计师让世界变的更美好。



文章来源:UI中国     作者:AI-玲玲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