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是什么?

2021-6-7    资深UI设计者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设计师,他在业内被誉为是“信息可视化设计”领域的天花板。一提到信息可视化这么高大上的词,相信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在日益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中,将信息图表化已经是一名设计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举些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公共场合中,我们看到的交通标志,以及用来显示地理位置的地图、将时间具象化的时刻表等等,这些数据都以某种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周围。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而信息可视化领域也不仅仅是将简单的数据绘制成图表那么简单,比如要弄清楚社会中隐藏着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新观点的提出和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这种并不以信息为主导,而是着重于根据创建者的主题来选择要传达的信息,并寻求接收者的主动解释。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设计大神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中野豪雄 TAKEO NAKANO 图形设计师

1977 年出生于东京都。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师从著名设计师胜井三雄。2005 年设立中野设计事务所。以信息的构造化和上下文的可视化为主题,在各种领域探索图形设计的可能性。日本 typographic 年鉴大奖赛,同最佳作品,造书装帧比赛经济产业大臣奖等获奖。入选世界海报三年展和拉哈蒂国际海报双年展等。作为邀请作家参加了国际泰晤士报双年展“首尔 2011”。文艺博物馆永久收藏。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教授。

咱们先来看看中野老师平时的作品都长什么样吧!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是不是很厉害!但说实话,这种信息的密度,工作量绝对是巨大的!而在一些访谈中,中野老师也明确指出,自己更倾向于采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做设计,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传达目标,同时也由于对比的存在,进而产生崭新的视角。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图中我们现在看到的信息可视化海报,是 graphic trial 2015 的一次展览。老师一共设计了五张 B1 大小的凸版印刷海报。内容是关于地震的四年时间里,哪些话题被人们报道直到事件完结,然后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大数据为主的信息社会中,思考有关制作印刷物的意义。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人们在地震发生时,所接受到的信息,就像图中展示的这样,是从喧嚣到日常化的推移和演变,老师会考虑到,促进这个过程的因素和推动力是否能够被可视化。从当代语言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想象着是否能将这个语言本身地图话。从而建立起一个提供人们思考的平台,这也是平面设计能否引发舆论争议的关键。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从信息收集的角度来向大家讲解,这张图是国立情报研究所的北本先生制作的数据图,搜索关键词是“受灾地”。图中折线展示的是,受灾四年间,相关词被搜索的高峰和频率。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张语言地图是如何被延展出来的,常规情况下,我们形容时间的话,当然会使用线性的横向时间轴。而中野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将时间轴以环形的方式呈现,并且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差异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五张海报,分别从受灾后第一个月、半年后、一年后、两年后以及四年后展开。呈现出由远到近的视角变化,第一张海报中,展示的是受灾后 31 天内的变化,逐渐到最后一样,受灾后 1460 天时,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的关注转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老师从北本先生那里得到的数据,大概可以划分成四个种类,分别是时间、主题的力度、语言关键词频繁出现的次数以及与东日本大地震的关联度。时间就是刚刚提到的,以环形角度的方式呈现。话题的力度越高,就会离中心越近,反之就越远。频率则是按照关键词出现的数量,以圆的大小来呈现。另外也通过颜色来区分与地震话题相关的词语。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一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四年

最终就呈现出了这样的画面,首先这个项目是单人项目,所以合成这样图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请到了一些研究者对这个项目进行一些帮助。整个海报的重量据说非常重,拿起来大约有二十四千克。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如果使用常规的四色印刷的话,也就需要利用青品黄黑去合成不同的颜色。不过这样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于是老师选择了专色印制,也就是每一种颜色都单独去印制一版。单独印制一张海报,就需要反复印刷 16 版。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其中的黑色,也就是全部 16 版叠压到一块的效果,可以说是黑中之黑了。当然这个黑色也是有所比喻的,也就是庞大的信息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当所有信息混在一起,才能比对出彼此的联系。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第一张图展示的是灾害发生时的第一个月,画面中展示了很多的圆圈,大部分都发生在外圆,也就是说当时各种各样的搜索关键词,与灾害相关联,被搜索的频率非常高。在色彩的区分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相当强大的热度。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是两年后的情况,也就是说圆的一半就是一年,左半边就是第二年,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前半年使用的暖色是比较多的,当来到了后半年时,话题热度逐渐冷却的样子。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来到第四年的时候,也就是圆的四分之一是一年。右半边展示的是过去来年的样子,而左半边就是又过了两年之后的样子。整个图标展示的是起点“311”大地震动开始的日期,直到截止四年后的 3 月 11 日。

可以看到暖色的部分逐渐变得零星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比较有规律的分布呢,那是因为暖色出现的位置都是所谓的纪念日,也就是人们会想起那次事件的日期。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比如其中烟花这个词,就是从灾难过后才开始频繁出现的,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灾难的一种寄托,人们期盼着生活能够回归正轨。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样的可视化设计,意义在于人们能够通过它,俯瞰全局,通过使用宏观的视野来连接新的视角,让人们意识到它们没有注意到的观点。各个词语,会根据时间轴的变化与联动,起到唤醒记忆的作用。通过这个设计作品投影人们过去的经历。

它是从整体到部分之间的一种信息差异。就图的整体视角来看,它表示了“人们遗忘的节奏”,进而对遗忘进行批判。另外从图的部分视角出发,它表示了“记忆的意外发现”包含了对回忆的期待。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中野老师很厉害呢。那么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他的成长经历

成为一名设计师的契机有很多,比如父母是设计师,或者是有看过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海报,想要成为一名从业人员。可中野老师选择设计这个专业时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他选择的了一种极度理性的方法,逐一排除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但这种做法本身就很难,最终中野犹豫着要不要选择美术专业。始终没有鼓足勇气的他,还是向附近的预备校老师请教了这个事情。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听了中野的情况后,老师的评价是,他觉得中野很适合平面设计这个专业,还问他要不要试试呢?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因此在报考志愿里,中野写下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和多摩美术大学。如果按照主角光环的剧本,这个时候,中野老师应该就已经平步青云,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然而现实却是,在第一次考试中,他却落榜了。作为“差生”的他,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插画、摄影甚至编程,这样的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几乎占据了大多数。在这样的环境里,中野老师当时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长,对于不善于表达的他,在当时感到很无奈。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那时的他一直在问自己。我的特长是什么?我的兴趣点是什么?有次散步的机会,他终于得到了灵感。那就是虽然自己没办法做出特别厉害的作品,但踏踏实实的绘制图形却是可行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当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于是在一次研究宋体(明朝体)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做一本书去记录这段悠久历史的想法。他想通过探索历史的过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当从宏观角度看待一段历史的进程,通过推演,人们总能或多或少看到未来的一些可能性。通过研究书籍的过去,会发现最初的书籍形态起源与泥板,也就是说,从人类发展初期就存在了书的概念。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研究,信息的宏观样貌,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待的话,会发现人们通常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其实并不多,当从更高的维度看到相同的事件时,是能够展现出事物本质的。所以在之后做视觉图表作品时,中野就开始有意识的展现从整体到局部之间的相互对照。

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中野老师还有哪些精彩的作品吧!

以信息结构和文章脉络的可视化设计为主题,探索各个领域中平面设计的可能性。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这是中野老师从 2012 年到 2013 年期间,为建筑杂志设计的封面,因为是月刊,所以在两年时间里,一共做了 24 本。

杂志的内容主要和灾害相关,比如第一版,是关于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些内容、第二本是关于海啸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建筑产业、能源、以及关于福岛灾难重建等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每本杂志都有各自的特征,数据来源主要由政府以及大学中的一些数据研究者们提供。当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中野老师需要甄别哪些内容是需要保留的,哪些是需要删减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怎样才能将这些数据清晰的传达给读者”这类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览是 2018 的时候,中野老师在印刷博物馆策划的一个天文学与印刷的展览 。主要展览的是 15 世纪到 18 世纪的书籍和印刷物。希望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向大家展现天文学与印刷之间的关系。画面中左上角的同心圆,是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从此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野观察这个世界。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是这个展览的宣传单页,博物馆的宣传单页通常都是 A4 尺寸的,最初老师设计了八张相同的传单页面。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随后最终通过局部特写的方式,构建出了八种不同的传单样式。如果全部收集完全,可以拼接成完成了一个大画面。

从天文学和印刷术之间的关系开始发展联想,结合了天文学,哲学、数学等等一些学科,统一展现出了宇宙的这个概念。老师分别从三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分别是“秩序”“整合”“规格”。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如果把文字去掉,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张插图,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需要做成这个样子。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里的横轴代表着时间,竖轴代表着规模,画面顶部展现的是关于宇宙的图像,而下方主要以人的视角,展现了地球的图像。学术本身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理论之上,前人建立起的理论,可能会被后来者推翻重建,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天文学。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览中会展示各种各样的宇宙学理论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宇宙论,去展现这个世界的演变。让人们随着时间的进程,在各种学术体系中了解了文明的变迁,通过图像让观赏者提前在脑海中呈现出视觉化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从看到这个宣传画面的那一刻起,这个展览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会的名字叫《改变世界的信息》,画面长度有 12 米左右,这个画面是展会的入口处。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受到贫困和灾难的人群,占据着百分之七十的人群。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中野老师针对这一点,将世界各个地区以及不同的国家,把其受灾的程度和数据都集中到了一块。分别是水资源、粮食、能源、医疗、住房、交通、识字率、通讯等问题。一共有一百多个国家。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通过这个图,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比如说水的问题就和所有的内容都有关系。整个图标并非是想要解决某些问题,而是希望人们在看到它们时,能够从中发现到一些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通过人们的议论,去碰撞出全新的思考。由此可以知道,图表设计其实是对社会非常有帮助的设计领域。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花瓣   作者:研习社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分享本文至: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