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据里的大秘密

2021-6-24    资深UI设计者

本次活动中,嘉宾通过众多丰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作用和设计方法,信息量满满。

分享框架:

嘉宾首先分享了2个数据可视化案例:

  1. 设计师把阅读困难症患者普遍能看到的东西进行实体化、视觉化,让别人能进入他们的世界。
  2. Aaron Koblin的作品《Flight Patterns》,让人眼突破视域的界限,以“鸟瞰视角”来看北美居民的迁徙过程。

 

活动笔记:

1. 什么是数据视觉化?

其实它就是把不可见的数据转化为可间接被观察数据的过程。它不提供回答,只是提供一种观察的新方式。

举例一个来自小数据观察的自我探索项目:太极。

将太极拳的动作进行数据采集完成了第一张数字国画,有人质疑说好看但无用,嘉宾解释由于好看吸引了人群,从人群的行为进行观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数据视觉化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探索。

前田约翰(John Maeda)曾经说过:“好艺术的使命是唤起思考,好设计则是让事物变得清晰,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2. 数据视觉化有什么用?

介绍两张数据视觉化历史上教科书级别的神图:

  1. 《拿破仑东征》诞生于1861年,由法国工程师查理·米兰德绘制,描述了1812年拿破仑东征俄罗斯的失败战役。图中透过2个维度呈现了6类资料:拿破仑军的人数、距离、温度、经纬度、移动方向,让人在一个静态的平面上同时观察多种数据变成可能。
  2. 另一位南丁格尔女士,是一名护士。作为军医,她清楚地知道大部分士兵都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医疗环境极差的军营里,她自己懂,可是怎样才能影响国会呢?她发明了玫瑰图,用以表达军医院季节性的死亡率,对象是那些不太能理解传统统计报表的公务人员。她的方法打动了当时的军官统领和维多利亚女王本人,于是医事改良的提案才得到大力支持。为了纪念她的贡献,后来她的头像被印在了英镑上。

数据可视化研究的不仅仅是“数据如何能被看清”,还有“数据如何能被看懂”。

 

2.1 数据如何被看清?

可以通过颜色,大小,方向去提高数据的差异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报表中的标红。

  1. 有效标红的第一步:去颜色干扰,第二步:去分隔线干扰;
  2. 去掉没有用的东西,例如框框、加粗;
  3. 对齐很重要:数据右对齐、信息左对齐,注意表头对齐;
  4. 间隔和行距也很重要;
  5. 单位很重要,尽量减少数字本身的长度,不超过4位;
  6. 去重非常重要(尽可能减少画面里的重复信息,可以让重要的信息更突出);
  7. 字体修正(看个人喜好)。

 

2.2 数据如何被看懂?

嘉宾介绍了4个项目:

项目1:国内外艺术院校的数据可视化展示。

由于经常会有同学问各大美院或艺术类院校之间的区别。嘉宾抓取了17所国内国外院校的数据来做展示,蓝色是代表“设计类”,白色代表“纯艺术类”。从中也可以看到院校的结构是否扁平。

 

项目2:嘉宾基于wikidata数据库编写的小工具。

最初只是用来快速查找艺术家的基础信息,后来加入视觉化功能,把所有查询到的人排列到一根时间轴上,横向观察她所关注的艺术家的生活年代及寿命。

通过可视化的展示,她发现自己关注的都是集中在某一个时期的艺术家,除了看到自己的喜好之余还很有效地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只有看到了自己知道什么,才能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些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人物在时间即便在空间上没有交集,却在时间上相遇了。

比如Jackson Pollock,艺术史上动态艺术里面用身体的律动去做油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他和计算机之父图灵原来都是同一年出生的,酒鬼Jackson Pollock居然比图灵还多活了两年。

我们还能八卦一些爱情故事,原来摇滚界的神话列侬跟小野洋子是姐弟恋,而且列侬只陪伴了洋子生命的一小段时间。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看得见”的魅力。

很多信息的缺失并不是不存在,而是无法被看见,被观察。

因为看不见,很多信息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在测试代码的过程中作者更意外地发现爱迪生的生日被错写为2016。

 

项目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做的Unfinished项目。

Unfinished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别馆在首次开幕时的处女展,Unfinished讨论的是“艺术很重要”的话题:在艺术的世界里,什么是未完成,展期为半年。嘉宾认为这个线下展展期太短非常可惜,希望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延长展期,更希望能降低门槛,让更多世界各地无法前来观展的人可以有机会参与讨论。

于是嘉宾将Unfinished展做成了Google的插件,安装插件之后,当新打开空白页的时候,空白页会自动被Unfinished的作品填满,把一个简单的空白窗口变成艺术之窗,同时让人不需要任何搜索便进入展览。

此外嘉宾赋予了这次改造更多的交互空间,让人可以实现在传统线下博物馆没有的体验,让他们自由地在“未完成”的作品上进行创作并分享,延长了作品的寿命,让艺术品重回人们的生活中,赋予其新的价值和灵魂。

 

项目4:通过整理全国美展的数据总结的一些获奖规律

得到的3个有趣的结论是:

  1. 高亮的红色、黄色很受欢迎
  2. 1999年,30多、40多的艺术家容易获奖
  3. 画一张少数民族在沙发上抱着一头牛的作品在数据上是很可能获奖的

 

3. 数据如何被视觉化?

在实际工作里,大部分人会接触到的数据视觉化实际上是信息图表,关于信息图表的一些规范和小技巧嘉宾也有提及到:

在做图表时,动机往往比较重要。

下图是为了说明布什总统下台的话,居民税收会增长多少,其实只有不足5%的区别,但对图表做了去零线处理,使得看起来差异很大。

作图的时候要先说明结论。

比如下面的表格是员工为了向老板说明自从少了两位员工之后,单子处理不过来了,意思就是说老板你得给我加人。

千万不要出现彩虹柱状图,折线图在多周数据对比的时候会非常实用。

 

最后是一些推荐的网站和资源:

最后释疑: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