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29 ui设计分享达人
但结束往往是另一种开始,从研究心得来看,任何一种横空出世的风格都能找到过去风格成分,只是当事人是否愿意承认而已,所以旧风格某程度而言能在新风格中获得新生。
我们在此大致为新艺术运动做个“结案陈词”,首先这个名称源自法国,含义指“一切新出现的艺术”,单从这个定义来看,它的风格形式其实没有固定规范,但是当大家同处一个时代,经历同样变迁,艺术表达就必然有共性。
法国“新艺术”平面设计
总体而言,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风格能找到以下几点共性:
新艺术本质上属于风格群组,包含很多子分类,除了法国、美国等本身称作新艺术之外,其它国家多数有别称,比利时是“先锋派”,德国是“青年风格”,奥地利是“维也纳分离派”,意大利是“自由风格“,英国则是”格拉斯哥派“等等。
美国地区的“新艺术”平面设计
新艺术风格如果以法国为正统,带给人的主要气质感受是:浪漫、柔美、悠闲。
而德国、维也纳跟英国区因为加入直线,显得阳刚一些,所以这三个地区的风格有时候会划分到“初期现代主义”部分去讨论,这些总结值得大家记下,有助于运用。
英国区“格拉斯哥”风格平面设计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给甲方提供类似风格的设计时,可以谈一点历史故事,有时候有渊源就是有文化的代名词,品牌故事就是如此来的。
在新艺术运动的末期,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内部阶级矛盾,贫富分化,经济急速发展等。
上一期说过,艺术与设计永远是时代的精神折射,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文化艺术界开始涌现各种现代主义运动,例如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这些运动的发展明细详见史太浓「风格列传」系列,这里不重复去谈。
表现主义风格平面设计
这些以绘画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逐渐形成本次要谈的主题“图画现代主义“(the Pictorial)。
这是一场发生在平面设计中的运动,以德国地区影响力最大,输出最多大咖,历史上单独将其称作“海报风格”(Plakastil),原因是以海报设计为主要载体,标志、包装、书籍一类都无法体现。
“海报风格”平面设计
“海报风格“的主要特点就是简洁鲜明,主题突出、色彩扁平。
这种风格在过去历史当中难以想象,甲方看来也总感觉钱花得不值,因为留白特别多。
甲方一般也不清楚做减法比做加法难太多,这种特征其实在上一回谈意大利“自由风格“的时候,李昂内托·卡皮尔洛(Leonetto Cappiello )的作品中就已经初步具有。
李昂内托的海报设计作品
但这种风格真正的奠基人是德国的卢锡安·伯恩哈塔(Lucian Bernhard),后面简称卢锡安,史太浓在翻译外语名字时候希望尽量像中文名,好记一点。
卢锡安·伯恩哈塔
卢锡安同学也是自学成长的大神,1883 年时候他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奔驰汽车的总部就在这个城市),父亲经营工艺品生意,家境还不错,但经常出差不在家,回来的时候会带一些有意思的小物品送给卢锡安。
卢锡安从小贪玩,经常闯祸,比如戏弄老师这种事情也经常干,也父亲头疼不已。
但父亲发现儿子其实有艺术天赋,具体表现是喜欢用橡皮泥尝试做一些工艺品,而且对于讲述艺术的书籍、故事特别感兴趣。
在卢锡安 15 岁(1898 年)那年就因为爱摆弄惹得父亲非常生气,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当时德国慕尼黑举办室内装饰展览,卢锡安很兴奋的跑去看,现场带有现代气息的设计让他非常入迷,他自信满满的感觉自己可以做出来,于是决定回家实践。
慕尼黑的室内装饰展览
恰好父亲那时候需要出差几天,机会从天而降,他找来小伙伴协助,将家里按自己的想法从新设计装饰了一遍,比如用鲜艳的油漆刷墙,是劳斯莱斯一类的拼色操作,再将一些他认为风格不符的家具扔掉,从新进行布局。
完成之后其实他并不满意,因为眼前的条件限制了很多想法的实现,我想到假设一个设计师对自己的设计结果不满意,那么去到甲方那边是肯定会出问题的,这叫“墨菲定律”,担心的事情 90%都会发生,到时自己一切的解释都变成掩饰。
“海报风格”平面设计作品
果不其然,父亲回家看到房子面目全非之后大发雷霆,摩拳擦掌,大骂卢锡安一顿,还准备揍他,卢锡安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这一走居然就没有再回过家了。
他跑到德国柏林,在那里找到一份制造工厂的工作,一边做车间工人来保障生活一边自学美术,他内心还是强烈希望日后可以成为一名设计师,虽然还没想清楚具体设计什么。
“海报风格”平面设计作品
时间很快去到 1905 年,卢锡安已经 22 岁,终于碰到一个改变他一生的机会。
柏林有一个老牌的知名火柴厂叫“普莱斯特“(Priestermatches),100 多年前,火柴还是民生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印象中我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火柴生火做饭的(暴露了我的年龄)。
某天这个火柴厂玩起“设计征集“这样的营销,通过刊登报纸向社会征稿,设计主题是新品海报,当时做这类征稿的商家还不多,所以博得不少眼球,另外他们也确实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耳目一新的设计。
“海报风格”平面设计作品
征集活动被卢锡安知道了,此时他已经自学设计多年,自然希望借此机会浮出水面,成为真正的设计师,万万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他发现消息时候已经距离截稿时间很近,他赶紧请假几天在宿舍闭关。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设计得比较复杂,海报的元素很多,最初设想是桌子上有一个烟灰缸跟雪茄烟,边上还有一个跳舞瓷娃娃增加气氛,画完之后他满意的拿给朋友看,朋友的反应却像一盘冷水,因为朋友问他是否一个卖雪茄的广告。
年轻时候的卢锡安
于是卢锡安回宿舍后将雪茄涂掉,没了雪茄烟后灰缸自然是多余的,去掉,没了烟灰缸后瓷娃娃也很奇怪,去掉,如此这般桌子也没了意义,也去掉。
最后这些元素全部涂没了,只剩下一个蓝色的工厂名字标题,纯黑色背景,而当天晚上再不寄出征集活动就要截稿了。
卢锡安急得不停冒汗,这种体验很多广告设计师都肯定试过,他想了很多替代方案,但此时不管想法如何好都不够时间实现。
最后只能死马当活马治,在黑色背景上刷刷两笔画了两根红色杆黄色头的火柴,匆忙将稿件寄走了,心里感到万分的沮丧,类似约会心仪的女孩但是表现得不好的那种。
“普莱斯特“火柴厂海报设计
寄出稿件之后他其实就忘记了这件事,我猜测是选择性遗忘,因为心里难受,不抱任何希望,但人生往往是充满惊喜与意外的,一个月后卢锡安收到电报,告知他居然获得活动第一名,电报中还用不少美丽的词汇称赞他为“设计天才“。
卢锡安的海报设计
领奖金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最初他的作品被评委扔到垃圾桶,觉得过于简单,缺乏风格,后来被一位外邀的专家评委捡了起来,看了很久,认为这样的设计主题突出,名的明确,具有很好的传达功能,而且设计方式非常大胆,正是“普莱斯特“火柴厂需要的,应该得第一名。
卢锡安的海报设计
这一类故事史太浓之前在大师列传就聊过,主人公是扎哈·哈迪德(著名女建筑师),当时也是参加比赛,我总感觉这种事情是为了增加主人公成名传奇性而杜撰,但不管如何,只能说实力跟运气都重要吧。
扎哈·哈迪德
如此这般,卢锡安一举成名,正式投身设计界,我忽然想设计大咖李永铨在《消费森林&品牌再生》这本书里面说到的一句话:设计有时候就是需要冒险,因为设计就是投资,投资不存在零风险。
《消费森林&品牌再生》
具有一定试错成本的时候试试,因为万一成了呢。
卢锡安 1905 年这一份传奇的火柴海报设计让风行多年的“新艺术“风格得以”交班“,大家发现平面设计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重视传达,信息明确,形式简练。
入行之后的卢锡安成为“海报风格“领军人物,采用这一类风格设计出很多优秀作品,比如 1912 年为斯蒂勒皮鞋公司(Stiller)设计的产品海报,也属于经典之作。
斯蒂勒皮鞋公司海报
市场都是喜欢新鲜,爱追热点的,卢锡安开创的这种风格大胆好用,很快成为德国广告界的领军风格,市面上大量平面设计都开始走“海报风格“路线。
其中有一所叫“火雷不老与十米特“(thehollerbraumand schmidt Lithography firm)的石版印刷公司极有先见之明,抢先以丰厚酬金跟卢锡安,还有市面上善于这种风格的五位设计师签订长期合同。
德国其它“海报风格”设计师的作品
模式类似经纪公司签约明星,市面上的其它公司如果需要找这些设计师工作,必须先通过他们,一般最后也会找他们印刷成品,这样一来让公司大发其财。
五名设计师中有一位叫朱立思·克林杰(Julius Klinger),早期在奥地利维也纳学习设计,所以设计风格受“维也纳分离派”影响不少,具有新艺术运动的曲线特点,随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转向“海报风格”,有不少出色作品。
朱立思·克林杰
而这群人在我们下一期的内容中都有重要戏份,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马上到来,这次大战改变了很多设计师的命运,有人一飞冲天,有人从此凋零,有时势造英雄,也有英雄造时势。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Reman刘斌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 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