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12 博博
“今天吃什么啊?”
“不知道啊,看看大众点评,哪家店比较靠前”
“一会去看什么电影?”
“我看豆瓣上,这部片子评分特别高,我们去看这个吧”
当我们每天面对类似“吃什么”“买哪个品牌”“周末去哪玩”等等需要抉择的问题时,会发现当你面对的选择越多时却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决定,或者当下做了决定后会一直思考做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最好的,这恰恰是当代绝大部分用户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选择困难。面对用户的选择需求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方式,帮助用户做决定的同时,引导用户购买目标产品,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选择成本,其中排行榜就是平台的常用套路。用户的选择成本是什么?排行榜为什么能够帮助用户降低选择成本?如果排行榜仅仅是用来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为什么所有商家都对排行榜趋之若鹜?下面带你了解为什么人人都爱排行榜,及我们生活无处不在的“显性”“非显性”排行榜。你可能不知道是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各种排行榜所支配!
排行榜的本质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信息筛选机制,将所有相关的同类事物之间通过比较,从而反映出同类事物的客观实力。排行榜建立的基础在于用户对信息筛选平台权威性的认可,比如我们买衣服会首选淘宝,电子类产品会首选京东,看电影会看豆瓣评分,这些都是对平台某一领域权威性的认可。用户信任平台权威性对信息的筛选,由于锚定效应使得用户降低自己的选择成本,可以准确快速的做出选择。同时由于用户的从众心理或者羊群效应,也会对上榜主体产生强烈的品牌认可,为上榜主体带来更多的利益、强烈的荣誉感、甚至流量以及平台背书标签,比如:B站的百大up主,各个平台排行榜的销量冠军、朝阳地区必吃榜第一名,那么这一切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排行榜是由平台、上榜主体、用户三大组成部分,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不同的定位决定了排行对三大组成部分不同的作用,当然背后的原理也不尽相同。
在没有各种应用前,当我们决定购买什么东西或去哪家消费时,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集合,对比集合信息后才能做出决定,也就是说用户需要经过信息的搜集-备选集的建立-择优决策3个过程才能等到最终的结果。在建立备选集后,做出择优决策阶段发生的成本或费用都是用户付出的选择成本(前两个阶段发生的成本是交易费用,而不是选择成本)。在备选集的建立过程中,包含的选择越多,用户选择的难度就越大,选择成本就会越高。
选择性排行榜在备选集建立完成后,利用沉锚效应在用户心理建立潜意识的目标参照,帮助用户完成择优决策,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另一方面平台在帮助用户降低选择成本的同时,也影响着用户的最终选择,在接下来的平台侧方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比如说:当我需要买个耳机时,如果在没有各大应用的前提下,我需要通过找到我身边的耳机发烧友或数码电子方面方面的内行人对耳机进行了解,收集信息建立备选集,但由于京东在电子设备购物方面的权威性,我会优先查看京东的耳机类排行榜,也就是说京东帮助我完成了前期对于信息的搜集及备选集的建立,而用户出于对平台权威性的信任,根据平台给出的维度参照、品牌参照、价格、标签参照等信息,最终快速的完成自己的选择。整个过程就是用户在对锚的寻找,以及用户对信息确定性的寻找过程。
在马斯洛需求中,当个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被满足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或关系成为人们最强烈的需求,即社交需求。社交又分为:为达到某种目的产生的功利社交或为获得情感连接及体验的共情社交需求。例如:QQ音乐新增的扑通社区、微博的明星超话打榜等功能模块的火热正是满足了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用户对于共情社交的需求。
无论是“功利社交”还是“共情社交”首先需要的是沟通,沟通的本质则是信息的流通,但当双方都没有可以沟通的信息时则社交不成立,而类似:微博热搜、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信息类排行榜,则给有社交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可以展开话题相通的谈资。
在选择类排行榜中,提到的从众心理(又称羊群效应),是指人类由于对信息压力及规范压力,会希望融入到群体中寻求安全感的特性,即便此类信息与自己无关。大部分人由于对未获得及时信息的焦虑感,会热衷于浏览此类排行榜来获取实时信息,融入群体生活。每天早上,在通勤的路上用户利用碎片时间刷微博、浏览知乎或今日头条等应用了解最近发生了什么社会事件,在上班电梯或工作间隙讨论各自掌握的信息,及对事件的见解,甚至在与他人有相同的见解或之后,会对对方产生莫名的亲近感等等,这些都是在满足大众自己的社交需求。
过年期间各家app纷纷都推出了自己的用户年度报告总结榜,不知道你有没有参与到其中,并把这些报告的截图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在朋友圈、B站等看到各种测试自己隐藏能力或性格的小程序,人们对于这类活动的空前热情其实是因为人类除了需要信息的确认外,还需要清楚自身在大数据下的自我确认,通过各种各样自我测试类榜单,判断自身的能力、情绪、价值等等,来达到自我认同,否则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是“社会是舞台,人人皆演员”。 在社会这个舞台我们需要对外有印象管理的过程,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怎样的形象,需要我们对自身及身边人有所思考和了解。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呈现的是自己思考管理下被他人和社会接受的自己,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防止崩溃,人类会自发“忠诚、纪律、谨慎”的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则折射出“隐形”的自己,让用户更加清楚的认知自己,同时通过分享,满足自我确认以及他人确认的需求。
我目前只总结出这三种类型的排行榜,如果有小伙伴想到其他类型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无论哪种排行榜,用户信任的基础都来自对平台的信任,那么用户为什么信任平台?排行榜对平台意味着什么?背后原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讨论排行中平台的影响及背后的原因。
对于用户来说排行榜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参数、社交信息、自我个人的确定性,选择成本是品牌经济学的核心,而用户对于排行的信任首先要建立在平台品牌的权威性下的结果。
从我们记事起,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来自我们的父母或老师,而这些教导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长辈或老师,对当时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来说就是权威的化身。长大后我们对于权威的认可则更倾向于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医生、律师、教授等,认为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在某一领域相对普通用户的判断更可靠,可以帮助普通用户节省研究这一领域问题的工作,做出更轻松的决定,虽然不一定是正确的。
搜索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百度,需要观看影视、书籍会想到豆瓣,想听音乐会打开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等。各大应用经过长时间的厮杀各自在用户心中建立了某一领域的权威性,形成品牌号召力,推动着用户做出需求决策。另一方面排行榜中也会说明数据来源,比如京东会在排行榜页面有明确的榜单说明,豆瓣根据平台数据更新,汽车之家依靠外部的权威数据等等方式力证自己榜单的公正、透明,减少用户做出决定中的思考、猜测,获得用户的信任,增强平台的权威性。那对于平台来说权威性的建立意味着什么?
影响用户的决策方向
平台权威性对用户来说意味着说服力和影响力,在减轻用户的决策压力的同时,也影响着用户做出平台所需的决策方向;
平台自带话题性
平台本身的权威性也会为平台承载的内容带来讨论的话题度,加大平台承载内容的传播范围。比如,每年苹果发布会都会带来范围极大的热度讨论,而app store内的热门推荐自带话题度和讨论热度。
输出口优化
排行榜作为内容输出口,在平台权威性的背书下,产品优化自身的价值,而平台也可以通过排行榜优化自身平台价值。
平台盈利
平台权威性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盈利,比如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内的付费应用,百度的凤巢系统、微博热搜的第3、4位排名等。
在平台完成建立权威性后,部分平台开始利用排行榜进行商业变现,比如百度、58的竞价排名等,现在大部分应用会使用明显的方式告知用户,防止平台建立品牌权威性。比如微博热搜第3、4位广告位的“荐”,淘宝、小红书推荐猜你喜欢的“广告”。
上榜主体作为整个排行榜的内容中心,由于排行榜自带的竞争机制、筛选机制,使得上榜用户会很乐于分享出去,比如游戏类应用王者荣耀的胜利者排位、微信运动排行榜。
由于马太效应上榜主体中的头部用户会获得平台更多的曝光量、绝大部分用户的关注度,以及各种潜在资源,比如:流量、资源、人脉、某一领域影响力、平台背书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社交货币。这种激励机制极大的满足了上榜主体的荣誉感、及平台归宿感,比如bilibili不同粉丝量级会送出相对应的粉丝牌。
而平台方也利用上榜主体挖掘潜在的用户,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加强平台权威性,形成平台和上榜主体的良性循环。甚至与出现上榜主体自己的流量超过平台自身流量,带走平台用户的情况。比如去年和热闹的“巫师财经推出b站,签约西瓜视频”,各大平台也时不时会出现抢占流量up主的情况。
排行榜设计要达到用户攀比的效果,很重要的充分条件就是相同需求的好友基数足够大,这样才能构成排行榜设计成功的必要条件。
同系同门资源导流
对于已有成功产品的公司,可以借助平台相互间的导流完成初试资源的搭建,比如:微信初期借助QQ好友流量,带来好友初期的爆发;抖音最初的活跃借助今日头条的流量输入。
自建用户体系
不断推送已关注好友的信息流,当通讯录好友开始使用头条都要发送系统推送。比如全年年低火爆全网的cloubhouse就是利用的熟人社交,你要先有这个人联系方式才能要求好友,关注的人越多才能解锁更多的聊天室。通讯录、地理位置、兴趣偏好等等,不断社区建设推送动态信息流和好友卡片推荐。
伪造
当应用建立初期,没有很多的资源和内容时,需要平台自行填充内容,使得排行榜信息量大,增加用户活跃,才能挖掘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不如一些小编推荐、猜你喜欢等等,或是平台pgc发布推送的内容。
面对不同的用户人群及使用场景排行榜的入口表现形式也会千变万化,根据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显性排行榜”和“隐形排行榜”。
在界面有明显的榜单名称、排序、评判规则、上榜主体、卖点信息等。排序和内容主体是这个排行榜的基本构成,其他则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及产品需求决定是否展示。
在首页底部或顶部tab形式出现,多出现在以UGC或文字信息为核心的产品,以内容信息为主,常见以信息热度为主要功能的资讯、新闻类应用。比如:知乎、今日头条、36氪。
知乎热榜内容完全展开;36氪分为话题榜、人气榜,话题榜仅展示前5条,人气榜展示10条,仅在前5条有名次图标,在36氪热榜的中部还会出现收藏榜,综合榜。
而今日头条仅在整个页面的1/3处展示部分“头条热榜”,点击“查看更多”后,展开“头条热榜”及“今日关注”“北京热榜”,整个交互形式类似微博热搜。
首页功能入口处明显排行榜图标,优先级较高,常见自带推荐属性,能够帮助用户快速选择,减少选择成本,比较依赖榜单的应用。比如:豆瓣、音乐类、腾讯动漫等应用。
其中豆瓣、网易云音乐由于各种类型的排行榜很多,在图标点击开后,在当前页面平铺不同维度榜单类型,用户进行点击跳转;腾讯动漫相对榜单类型较少,在左边侧边栏切换不同的榜单。
用户查看商品详情时,可能会希望能够横向对比同类商品,才能最终决定购买那件商品。常见于电商类应用,比如:京东、拼多多、得物等。点击后进入不同的榜单页面,获取更多产品信息进行筛选。(淘宝的商品详情页没有排行榜,但在首页却存在隐形排行榜,在隐形排行榜模块会有详细说明)。
当用户没有明确搜索目的时,搜索框的下方,平台会推荐没有明确指向性但有热度的产品信息。衡量的标准一般为搜索热度或信息本身的热度。利用榜单效应留住用户,比如:微博热搜、淘宝热卖、抖音热榜等。
没有明显排名及规则,但经过大数据、平台或榜单制作者筛选后呈现在平台用户的面前,位置越靠前,在用户心目中的默认位置越靠前,比如淘宝的“有好货”、编辑精选等。
在平台建立初期没有特别的内容供平台呈现,这时候就需要平台人工有目的的推荐一些内容,不同于“猜你喜欢”建立在用户的行为数据下,编辑推荐更多的平台希望用户看到的内容,一方面作为平台内容的输出口引导用户,另一方面内容是平台自己发布内容,也可以保证内容的高质量。
平台根据用户之前的浏览量、收藏量、转发、搜索等用户行为数据推荐给用户相关内容。这个时候的应用基本已度过最初的获客期,并且存在大量的平台用户使用数据,“猜你喜欢或相关推荐”模块用来增加用户的浏览时长及购买的可能性,各大应用平台适用性强,一般出现在首页部分。
朋友圈每年年底都会晒出的各种各样的生活、音乐、消费的排行榜,这些其实是用户自己确定了解自己,且喜欢他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用户通过网络数据折射出自我的轮廓,清楚的认识自己。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看没看过《第10放映室》,那是我最早关于排行榜的印象,里面会有各种最佳动作片总结、最佳男配角总结等等,以香港电影偏多,是我早年的电影信息资料库。现在我们也会在小红书、抖音、公众号平台刷到各种各样的top推荐,这其实也是排行榜的一种。TOP类是已经经过人为筛选的排行榜,从众多选择中选择出部分答案,给出理由,而用户只需在已被筛选过的内容中进行决定,节省选择成本,比如豆瓣每年都会举行的豆瓣电影。另外一种TOP榜并不能帮助用户做决定,但可以迎合用户对确定性需求的各种盘点性质的排行榜,比如抖音的TOP榜哥就是盘点各种内容,人物。
相比其他排行榜,筛选后的内容已经体现了用户的具体需求,高效明确的给用户提供选项,引导用户快速选择。
排行榜一般由必需的榜单头部、上榜主体,及非必需的榜单规则、更新信息构成;而上榜主体由必需的主体信息、排序,以及非必需的推荐理由、排名变化、热度信息构成。
好的榜单能够快速吸引用户快速找到自己的需求点,引导用户点击排行榜进行查看。而榜单头部也由于功能需求的不同分为唯一性榜单头部、可复用性榜单头部。
当排行榜在整个应用中有且只有一个时,通常会对榜单头部的背景及榜单名称进行个性化、品牌化设计。比如微博的微博热搜、知乎的盐选榜单、今日头条的头条热榜、大众点评的大众点评榜单等。其中微博、头条、大众点评都在名称上有做品牌漏出,增加平台的品牌权威性。
有些应用平台会存在内容需要多种不同纬度的排行榜展示的情况,为了平台的统一性、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一般会使用可复用的榜单头部,如豆瓣、京东、QQ音乐等。
得物通过替换左右切换商品进行宣传。豆瓣、微博、马蜂窝虽然都是通过替换图片及文案的形式达到适配,但根据场景又有不同。豆瓣、微博因榜单效应根据榜单第一位的变化更换底图及文案;马蜂窝沿用自己品牌的蜂窝形状及“马蜂窝榜单”的标签设计形式,通过更换文案底图达到适用不同主题;京东就相对比较简单,只是更换标题的文案达到多主题适配。
排行榜上榜主体由于不同的场景业务需求,一般有纯文字形式、图文结合形式、横排+列表结构3种表现形式,其中主体信息及排序为排行榜必须信息,而推荐理由、排名变化、热度信息、评分等等非必须信息则根据用户关注信息点选择漏出。
纯文字的排行榜一般是以内容(或标题)加排名的形式出现,常见以信息为主的排行榜,比如微博、知乎、今日头条等以信息为主要关注点的应用,或是搜索列表下方的热度排行榜。信息类排行榜一般以信息热度为衡量标准,因此会在标题及排位外,增加各种突出热度信息的表现形式,如关注热度人数,或是“热”“新”“爆”等等表示热度的标签,如抖音、微博。而淘宝搜索热度则是在标签外增加了上升下降的排名变化。
相对于纯文字形式,图文结合的排行榜因为图片信息的增加,使整个榜单主体占居更多的空间也可以展示更多的产品信息,辅助用户进行选择。
图片形式
上榜主体图片尺寸一般会有横版、方版、竖版3种形式。头条、知乎等资讯类应用都采用传统的横版图片形式,延续了用户阅读新闻类资讯的习惯;而豆瓣、腾讯动漫等由于现实中书籍封面、电影海报等用户视觉场景都是竖版构图,因此沿用至线上使用的也是竖版图片形式;而京东、大众点评、马蜂窝则使用方版的图片形式,大概是因为产品的多样性需要考虑多种图片的适配问题。(视频、游戏类由于使用场景大部分采用横版图片形式;但由于游戏封面、宣传海报也会有竖版的形式,比如:游民星空、小黑盒)。
左文右图VS左图右文
每当设计图文结合的部分,首先要考虑到底是采用左图右文还是左文右图的形式呢?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两种形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啊,有什么可纠结的!或者认为由于视频、图片、文字对人类的吸引力是呈递减形式的,因此应该选择左图右文的形式。但实际上这跟我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以及应用希望触达的用户类型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对画面的阅读及扫描方式通常为三种布局方式,包括:古腾堡图(Gutenberg),Z型(z-pattern)和F型(f-pattern)。其中产品列表页中最常使用的就是F型布局模式,F型布局是雅各布·尼尔森(Jacob Nielsen)在公司进行眼动追踪研究后首次提出的。与其他模式相同的是,眼睛从上/左,水平移动到上/右,然后回到左边缘再此进行水平扫描。但在F型布局第二次扫频后,向右扫动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并且会随着向下移动,眼球会紧贴左边缘。用户也倾向于F型模式浏览浏览整个页面,即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越向下信息获取效率会越低。
因此今日头条、知乎等需要通过文字传递给用户准确、丰富的新闻资讯类应用普遍以左文右图的形式展现。而电影、游戏、动漫等以画面触达用户需求的应用则都采用的是左图右文的表现形式,比如:腾讯动漫、爱奇艺、得物等等。
说到排行榜我们一般第一个会想到领奖台,很多平台也采用领奖台这种前三名横排+其他排名列表的结构。纯列表形式的排行榜,平台用户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第一名,而领奖台的形式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奖励形式和仪式感,将整个排行榜的关注范围从第一名扩展至3名,另一方面排行榜的竞争关系从单一争争夺一名变成前三名的竞争关系,增加了第一名的高度。(目前这种形式我只在微博的明星势力榜及抖音的直播总榜中有看到)
榜单规则是排行榜规则的描述,是平台权威性的体现。榜单规则有些平台本身具有数据库,会有相关的平台数据支持如京东;而汽车之家则依靠“汽车工业协会”外部的数据支持,增加平台的权威性及榜单的可信度;
信息更新一般存在在榜单头部和上榜主体的中间,有些是固定时间更新,也有类似微博热搜是实时更新的模式,而腾讯动漫的更新作为用户的痛点会在延续企鹅形象的侧边栏头部标明榜单更新周期。
排行榜的成功看似是人们对于选择困难、信息获取的解决方案,但归根到底因为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惧怕,无论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或是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而平台方利用金钱、名誉、奖励的外部激励方式,结合满足感、确定性、社交性的内在激励相互作用使得排行榜成为无论何种平台都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功能。作为平台方因产品使用受众、产品侧重点、宣传方式的不同,排行榜会以多种入口及展现形式出现。作为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排行榜等功能背后的产品逻辑,以及用户操作行为背后的思考及心理效应,提出合理的设计,帮助用户了解产品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社交的本质
社会心理学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系列:权威性原则
3 Design Layouts: Gutenberg Diagram, Z-Pattern, And F-Pattern
交互分析:排行榜应该如何设计?
如何利用好排行榜产生榜单效应?
万字长文深度分析:产品排行榜的设计和玩法
关于排行榜的设计,这有一份7000字干货手把手教你做!
淘宝“有好货”竞品分析:淘宝为何要把排行榜藏起来?
我们晒网易、支付宝年度榜单,其实只是在晒自己?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