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Promise 你真的用明白了么?

seo达人

前置知识

在开始正文前,我们先把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提前定个基调。

Promise 哪些 API 涉及了微任务?

Promise 中只有涉及到状态变更后才需要被执行的回调才算是微任务,比如说 then、 catch 、finally ,其他所有的代码执行都是宏任务(同步执行)。

上图中蓝色为同步执行,黄色为异步执行(丢到微任务队列中)。

这些微任务何时被加入微任务队列?

这个问题我们根据 ecma 规范来看:

  • 如果此时 Promise 状态为 pending,那么成功或失败的回调会分别被加入至 [[PromiseFulfillReactions]] 和 [[PromiseRejectReactions]] 中。如果你看过手写 Promise 的代码的话,应该能发现有两个数组存储这些回调函数。
  • 如果此时 Promise 状态为非 pending 时,回调会成为 Promise Jobs,也就是微任务。

了解完以上知识后,正片开始。

同一个 then,不同的微任务执行

初级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以上代码大家应该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then1 → then1-1 → then2

虽然 then 是同步执行,并且状态也已经变更。但这并不代表每次遇到 then 时我们都需要把它的回调丢入微任务队列中,而是等待 then 的回调执行完毕后再根据情况执行对应操作。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链式调用中,只有前一个 then 的回调执行完毕后,跟着的 then 中的回调才会被加入至微任务队列。

中级

大家都知道了 Promise resolve 后,跟着的 then 中的回调会马上进入微任务队列。

那么以下代码你认为的输出会是什么?

let p = Promise.resolve();

p.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p.then(() => { console.log("then2");
}); 

按照一开始的认知我们不难得出 then2 会在 then1-1 后输出,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相反的。

基于此我们得出第二个结论:每个链式调用的开端会首先依次进入微任务队列。

接下来我们换个写法:

let p =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then1-1");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p.then(() => { console.log("then3");
});

上述代码其实有个陷阱,then 每次都会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此时的 p 已经不是 Promise.resolve() 生成的,而是最后一个 then 生成的,因此 then3 应该是在 then2 后打印出来的。

顺便我们也可以把之前得出的结论优化为:同一个 Promise 的每个链式调用的开端会首先依次进入微任务队列。

高级

以下大家可以猜猜 then1-2 会在何时打印出来?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return 1;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then(() => { console.log("then3");
  })
  .then(() => { console.log("then4");
  });

这题肯定是简单的,记住第一个结论就能得出答案,以下是解析:

  • 第一次 resolve 后第一个 then 的回调进入微任务队列并执行,打印 then1
  • 第二次 resolve 后内部第一个 then 的回调进入微任务队列,此时外部第一个 then 的回调全部执行完毕,需要将外部的第二个 then 回调也插入微任务队列。
  • 执行微任务,打印 then1-1 和 then2,然后分别再将之后 then 中的回调插入微任务队列
  • 执行微任务,打印 then1-2 和 then3 ,之后的内容就不一一说明了

接下来我们把 return 1 修改一下,结果可就大不相同啦: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then1-1"); return Promise.resolve();
      })
      .then(() => { console.log("then1-2");
      });
  })
  .then(() => { console.log("then2");
  })
  .then(() => { console.log("then3");
  })
  .then(() => { console.log("then4");
  });

当我们 return Promise.resolve() 时,你猜猜 then1-2 会何时打印了?

答案是最后一个才被打印出来。

为什么在 then 中分别 return 不同的东西,微任务的执行顺序竟有如此大的变化?以下是笔者的解析。

PS:then 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并且会用这个 Promise 去 resolve 返回值,这个概念需要大家先了解一下。

根据 Promise A+ 规范

根据规范 2.3.2,如果 resolve 了一个 Promise,需要为其加上一个 then 并 resolve

if (x instanceof MyPromise) { if (x.currentState === PENDING) {
  } else {
    x.then(resolve, reject);
  } return;
}

上述代码节选自手写 Promise 实现。

那么根据 A+ 规范来说,如果我们在 then 中返回了 Promise.resolve 的话会多入队一次微任务,但是这个结论还是与实际不符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寻找其他权威的文档。

根据 ECMA - 262 规范

根据规范 25.6.1.3.2,当 Promise resolve 了一个 Promise 时,会产生一个NewPromiseResolveThenableJob,这是属于 Promise Jobs 中的一种,也就是微任务。

This Job uses the supplied thenable and its then method to resolve the given promise. This process must take place as a Job to ensure that the evaluation of the then method occurs after evaluation of any surrounding code has completed.

并且该 Jobs 还会调用一次 then 函数来 resolve Promise,这也就又生成了一次微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会触发两次微任务的来源。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轻拟物风格图标设计

资深UI设计者

轻拟物的核心知识

轻拟物本身也是拟物,所以它的核心基础和拟物设计师一致的,只是省略了更多复杂的细节。而对于整个拟物的体系来讲,最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只有2个,形体、光影。

1. 形体表现

形体的表现,就是对图形外轮廓的样式的呈现。在过去我们写的图标分享中,有写过面性图标进阶的设计中,可以包含更多的细节、内部元素,而不是仅仅只有外轮廓。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轻拟物的形体设计就要处于进阶面性图标或者更难的水平之上,即你要把这个图形的内容有明确的示意并画出来,而不是用抽象的图形做填充而已。

比如大众点评的快速入口图标,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那是配色上的复杂,而不是形体轮廓上的具象化。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换句话说,拟物插画的图形基底,类似扁平插画风格图标,不能表现得太抽象,也不能增加过多的细节,需要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玄学),这就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判断和经验了。

并且,在描绘轮廓的时候,新手尽可能的采取正视图来进行绘制,而不要通过俯视图、侧视图、斜视图等方法来呈现图形的多个面,这样难度会大幅度上升,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2. 光影表现

除了形体外,光影就是整个拟物的灵魂了。

当一个完整的图形完成填充色时,它是扁平图案,如果完成光影呈现的时候,它就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比如下面这个圆的案例: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在拟物的设计中,我们对光影的定义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首先就是针对该图形确定光源的方向,是上方、前方、左上还右上,这对后续的设计有一连串的影响。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如果对光影没有正确的解释,那么在制作细节的渐变角度、投影的使用上,就会产生错误的设计,造成光影视觉冲突和矛盾。

在创建了光源以后,物体受到光线的影响就会产生明暗面和投影,可以简单划分成4个部分,高光、亮部、暗部、投影。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这和我们学习的素描有一定的差异,美术中对光影的表现还会包含明暗交界、反光面,这对于轻拟物的来说负担太重,所以我们要去掉它们,接下来重点讲讲高光和暗部。

高光是物体作为受光物对光源的直接反映,比如人像摄影中人眼眸中的高光就是对闪光灯的镜像表现,再或者一拳超人中男主光头上长期存在的高光配饰(多数动画的光头角色都有)……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高光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画面的层次和对比性,让物体看上去更有冲击力和观赏性。

而暗部,则完全是为了正常表现物体结构和弧度增加的示意,因为不在受光面,所以颜色会变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渐变的方式开控制明暗的表达,但尽量不要直接手动设置一个渐变色出来,而是为它叠加暗部或亮部的黑白透明度渐变。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了解这几个特性以后,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例来讲解一下轻拟物设计的过程吧。

轻拟物实例演练

作为轻拟物的演示,直接画个图标讲一遍怎么操作是没什么用的,我们要从实际场景出发,用它来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比如看看下面的 KFC 官方 APP 首页: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总结它的问题,不难发现首页顶部业务功能太多了,顶部图标就包含30个(加滑动的),虽然每个模块图标单看都没有硬伤,但堆积到一起,就使得顶部缺乏足够的信息层级和对比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轻拟物的方式,调整快速入口最大的三个图标,凸显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和其它图标的视觉差异性。先从第一个图标开始,讲解一下如何完成轻拟物化设计的升级。

第一步:确认轮廓造型

第一个操作,即确定图标本身的轮廓。根据原有图标的样式我做了一些改动,包括加粗车头,减少高度,增加车灯等。并对每一个模块进行纯色的填充,定义它们的色彩和做出区分。

形体的重要性在于要对图形本身有比较合理的呈现,不要让比例失调和图不达意。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第二步:完善图形细节

这一步,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包括对一些细节交代得更清楚一点,增加一些有趣的小元素等等,完善它的具体样式。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第三步:增加基础的暗部表现

在这里,我们就要开始为图标增加高光了,高光从右上角打下来,那么有叠加关系的元素就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投影。并且反向暗部的表现,让整体的立体感稍强。

这一步在软件中主要使用蒙版功能,通过蒙版在背景上方创建一个图层,然后添加深色的透明度渐变,就可以表现出对暗部和投影的效果。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第四步:增加高光效果

接着,就是最后一步,将高光添加到画面中来,将整个图标的质感进行拉升。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通过上面的演示,我们可以将整个拟物设计流程精简成:

  • 确定图形基本轮廓、外形比例、模块色彩
  • 丰富细节样式增加趣味性和适当的拟真感
  • 通过蒙版添加暗部来完善表现的明暗和层级关系
  • 添加高光元素作为图形的亮点,拉升层次感

然后,通过这样的步骤,再来完成后续的两个图形,拆解完的效果如下。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然后,再用这三个修改后图标套用进原来的页面,并做出对应的修改,再来看看前后对比:

大厂都在用的轻拟物设计风格,本文教你四步完成!

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个复杂的首页头部中,轻拟物风格可以从一众平面中被凸显出来,且不会显得太突兀和复杂。

而这就是轻拟物在项目设计中的实际作用,当画面元素已经开始超负荷,且容易导致同质化的审美疲劳和主次不清时,就是轻拟物登场的时候了。

总结

最后的总结,学习轻拟物就是增加我们完成界面视觉输出的可能性,为视觉创意增加一些储备弹药,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互联网产品和职业要求。

我们只在这篇罗列了制作的顺序和思路,并没有把软件的操作完全放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不会被软件的使用框住。只要概念清楚了,那么使用 PS、AI、Skecth、Figma 还是 Affinity 等软件都可以做出来。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超人的电话亭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一万六千字!超全面的字体与排版应用指南

周周

文字是界面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产品传达给用户的主要内容,它的承载体即是字体。

前半部分从字体的最基本属性(字族、字号、字重、大小写等)说起,熟悉字体的那些特征,了解字体在界面中的作用,以及iOS与Android系统字体的使用规范。

字体基础知识

字体是界面设计的基石

字体是排版中最重要的元素,对用户的阅读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字体通常有中文字体和西文字体两种。西文字体由来已久,从最早的罗马字体到现在苹果手机中的SF-UI字体,经历了许多设计上的变革。而中文字体的发展并没有西文字体那么顺利,数量上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字体。但中国设计正在崛起,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师加入字体设计的队伍,数量上正在呈指数级别增加。

设计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里面蕴含了很多道理,就连最基础的字体选择和排版,都经过了将近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有非常多的专业知识。像平面设计一样,在UI设计中字体的使用也有相应的规范,设计师应懂得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将字体为自己所用。

本篇就从我们常用的设计软件(sketch、Figma、P hotoshop)字符面板开始,来聊聊有关字体与排版应用方面的知识。

字体的那些属性

  • Font 中文翻译为「字型」,是指字的粗细、宽度和样式,是一套具有同样风格和尺寸的字形。例如「Regular_16pt_SF-UI」。

  • Typeface 中文翻译为「字体」,是指一整套的字形,一个或多个字型的多尺寸的集合,例如「SF-UI」里有不同粗细(Regular、Blod、Light)和不同宽度(12pt、14pt、20pt)。

  • Glyph 中文翻译为「字形」,是指单个字的形体或是字体的骨骼。 同一字可以有不同的字形,而不影响其表达的意思,例如汉字中的「令」字,第三笔可以是一点或一撇, 最末两笔可以作「ㄗ」或「マ」。

Font和Typeface常常被混淆使用,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前者指一种设计,后者指具体的产品。

1. 族类 GenericFamily

族类就是不同字体类型,例如阿里巴巴普惠体、方正新书宋、站酷酷黑体等。

而这些众多字体又可分为「衬线体」和「无衬线体」。

衬线体

宋体就是衬线体,特点就是笔画开始和末端的地方都有额外的装饰,且笔画的粗细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正文印刷中,普遍认为衬线字体能带来更加的可读性。常见的衬线体有宋体、Times New Roman、Georgia等。

衬线体一般在APP中比较少见,文字阅读类偏爱这种衬线体,例如「单读」,大标题用的是「華康標宋體」、正文内容用的是「苹方-纤细」而英文用的是「XCross Traditional Bold」

黑体

黑体是无衬线字体,特点是笔画没有额外的装饰,且笔画的粗细差不多。相比严肃的衬线体,简单干净的无衬线体给人一种休闲轻松的感觉。因此大多数App都是使用黑体作为默认字体。如冬青黑体、思源黑体、Myriad等。

2. 字族 FontFamily

一个族类包含不同的字体,然而一个字体又可能有好几种字族。如果电脑安装了Helvetica,在Sketch字体选择器中会发现超过40多个前缀是Helvetica的字族。这是为了协助人们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表达合适的意思。

知识点:

基本字族包括细体、标准、粗体、斜体,值得注意的是,斜体字常用在引用文本上,代表「本段文字引用的是另一个著作」的含义。

例如:「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引自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

3. X-height(X字高)

在西文字体中,x高度是指字母的基本高度,就是基线和主线之间的距离。它指一个字体中小写字母的x高度,在现代字体设计领域,x高度代表了一个字体的设计因素,因此在一些场合字母x本身并不完全等于x字高。

除了字母a、c、e、m、n、o等高度一样,还有一些小写字母的字高都比x字高要大,并分为两类:一是含有升部的字母,字母笔画含有向上部分,如字母b、d、h;另一类是含有降部的字母,字母的笔画向下超过了基线,如字母g、p、q。

4. 字号 Font-size

字号就是字体大小,通常在网页端使用px作为字号的单位。移动端兴起后,iOS字体单位是pt,Android是sp。

以iOS为例,正文字号不应小于11pt,这样才能被正常阅读,建议在14-18pt之间。在使用较大的字体来获得更好的易读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相应地减小字体的字重,考虑Light、Thin,因为过重的字体会太过醒目,影响其他内容的显示效果。

当字体大小为12-18pt时,建议使用Regular,18-24pt时,使用Light,24-32pt,使用Thin,当字体大小超过32pt时,建议使用Ultralight。

字号大小决定了信息的层级和主次关系,合理有序的字号设置能让界面信息清晰易读、层次分明;相反,糟糕无序的字号使用会让界面混乱不堪,影响阅读体验。

设计中的最小字号

我们都知道在界面设计中最小字号不能低于20px,那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在手机距离眼睛30cm左右,使用视角计算公式,我们能识别到的的文字大小为h= 2*30·tan(0.3/2) ≈ 0.157cm ,拿我们经常使用iPhone7的尺寸1334×750为例。iPhone7的dpi为324,也就是一英寸上显示324个像素,1英寸为2.54cm,那么0.157cm=324*(0.157/2.54cm)= 20px。

字号的基数关系

我们在做设计时,字号的单位最好使用一个基数作为倍增,如2、4、6、8、10 或者3、6、9、12。但其实我们在做移动端设计时,单位需要遵循偶数原则,因为开发中的单位是以一倍图的基数来进行计算。那么其实在制定字体规范中,使用2为单位会导致字号过多,且2号字体的差异化不大。所以在字号方面我们使用4作为单位是比较合适的:一是适配后在@2x跟@3x不会出现半像素,二是使用4为单位,能满足字体大小的均衡。

5. 字重 FontWeight

Weight,中文翻译为「字重」,是指字体笔画的粗细,字体中很重要一个概念,不同字重传递出来视觉感受完全不一样。一般在字体家族名后面注名Thin、Light、Regular、Blod、Black、Heavy等。不同的字体厂商划分字重各有不同,例如「苹方」字体就有6种不同的字重。

一般都有细体、正常、粗体三种基本字族。在应用场景上,通常「细体」多用于超大号字体;「正常」用于正文内容;「粗体」表示强调,多用于标题;

两种字重属性

轻字重:传递出轻盈放松的视觉感受,常配合粗的字重使用,在一些辅助信息,说明文案时候使用;

重字重:视觉感受庄重,很重要,常用在重点强调的文字,页面大标题,数字,引导行动操作点上等;

例如百度网盘「发现」页就用了Regular、Medium、Semibold三种字重以拉开信息层次对比;

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界面设计时,不要用软件自带的文本加粗,它不仅破坏了字体本身的美感,还改变了文字原本的字宽,小字体下会模糊不清,合理的方式是使用字体本身的字重来控制粗细。

注意超细体的字体

字重超细的字体要谨慎使用。如果你设计的文本是装饰性倒还好,如果是需要用户能清晰阅读的,就要特别慎重,能不用就不用,否则在部分低分辨率的手机屏幕上看起来会非常糟糕。

6. 字色 FontColor

字色即文字对应的颜色,不做过多解释。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远离纯黑色和纯灰色!

纯黑色就像没有生命力的深渊,能吞噬所有细节,使用户陷入冷冰冰的极端情绪中。纯黑色还会与白色产生强烈的对比度,看久了就会感觉疲劳,让用户产生焦虑情绪。

还有就是真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纯黑色的。尝试在色彩中加入一些色相,这样就不会让页面看上去死气沉沉的。例如iOS系统「设置」页面背景色就是加入了白色的低饱和度蓝色,看上去柔和自然。

7. 字符样式 FontStyle

除了以上几个最常用的文字属性外,还有几个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字体设置。例如带下划线的、删除线的文本。「下划线文本」一般出现在「文字按钮」或带链接的网址,而「删除线文本」一般会出现在商品橱窗的现价、原价

例如「CCtalk」的课程现价和原价的区分,原价用删除文本,「微信读书」文章底部「加入书架 随时阅读」就是带链接的下划线文本。

8. 字符选项 Text options

Ps和Sketch都有文字(字符)选项一栏,主要针对西文字母大小写格式变换的设置。最常见有默认大小写、全部大写、全部小写和小型大写字母,Ps里面还有「上标」和「下标」。

  • 默认大小写:即正常大小写格式,软件不做干预;

  • 全部大写:如果输入的是小写字母,选择这个选项,软件会强制把小写改为大写;

  • 全部小写:如果输入的是大写字母,或者只是首字母大写,选择这个选项,软件会强制把所大写改为小写;

  • 小型大写字母:这个选项比较特殊,所谓「小型大写」就是,在字号一样的情况下,与小写字母一样高,外形与大写字母保持一致。

注意英文大写

纯大写的字母文本本身不太适合大篇幅阅读,会加大阅读障碍,用的时候注意要额外拉开字母之间的字间距,提升可读性。

9. 全角与半角 Full-width and half-width

全角是指一个字符占用两个标准字符的位置。中文字符、全角的英文字符、国标GB2312-1980中的图形符号、特殊符号都是全角字符。半角是指一个字符占用一个标准字符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等都是半角字符。半角和全角主要是针对标点符号来说的,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打全角英文的需求。

知识点:

在设计作品时也一定要记得中文搭配全角符号,英文使用半角符号。否则会出现诸如「你好.」或者「t h a n k s。」这样的错误。可按键盘「capslock」键切换全角和半角。这个小知识点虽然非常基础,却也是设计中经常出错的地方。

iOS与Android

众所周知,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都有各自的设计系统,要作出符合平台规范的设计,设计师应熟读各平台的设计规则。因为本篇以讲字体为主,我们就来看看iOS和Android各自字体的规范是什么样的。

1. iOS字体规范

可用字体

在iOS系统规范中,中文字体是「苹方」字体。英文字体是「San Francisco」也简称「SF-UI」,英文还有另外一个衬线体「NewYork」。除了在iOS和Mac OS上,还单独为Watch OS单独对字体进行了调整,命名为 San Francisco Compact。

字体设置

因为在英文字体下,字体环境比较复杂,为了让字体在任何地方看起来都最佳,苹果官方针对不同字号开发了两套「SF-UI Text」和「SF-UI Pro」字体,而每套字体下面又分为Text(文本模式)与Display(展示模式)两种属性,Text只有6个字重,而Display则有9个字重。

这么多类型的字体我们该怎么用呢?iOS的建议是,在字号小于20pt时,使用SF-UI Text,大于或等于20pt时,则使用SF-UI Display。这需要我们在界面设计时手动切换。

对于「NewYork」,小于20点的文本使用小号,20到35点之间的文本使用中号,36到53点之间的文本使用大号,54点或更大的文本使用特大号。

苹方字体提供了6个字重供设计开发者使用。所以从iOS11开始,iOS使用Semibold中粗体、大字号作为界面的标题变的更为流行起来,较为明显的有 iOS 中的一些原生APP,比如App Store、Apple Music…

知识点:

在iOS中,默认字体单位是「pt」,正文字号不应小于11pt,建议在15-18pt之间。在使用较大的字体来获得更好的易读性同时,也应该相应地减小字体的字重,因为过重的字体会太过醒目厚重,影响其他内容的显示效果。

iOS更全面的文字设置

动态类型可以通过让读者选择他们喜欢的文本大小来提供额外的灵活性,除了标准的动态类型大小之外,iOS系统还为有阅读大字体的需求的用户提供了许多字号上的调整(可在系统字体显示大小设置)

iOS「显示与亮度」下设置「文字大小」模式

「苹方」和「SF-UI」字体可在iOS规范网站免费下载

网址:https://developer.apple.com/fonts/

2. Android字体规范

可用字体

在Android设备中,Android始祖Google为了更好的追求视觉效果,联合了Adobe设计发布了「思源黑体」(Noto)来作为中文默认字体,「Roboto」为英文字体。

字体类型

思源黑体,英文名为「NotoSans CJK」。该字体不仅仅在字形上更易于在屏幕阅读,并且拥有7种字重,充分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英文「Roboto」字体,只有6个字重,视觉语言与思源黑体Noto保持一致。该字体具有「现代的」和「平易近人」的气质,是「Material Design」设计风格下的推荐字体。

字体设置

Material Design字体规范,字体类型比例支持的十三种样式的组合。它包含可重用的文本类别,每种类别都有预期的应用程序和含义。

注:Web浏览器根据根元素大小计算REM(根em大小)。 现代网络浏览器的默认值为16px,因此转换为SP_SIZE / 16 = rem。

△Material Design设计类型比例。(字母间距值与Sketch兼容。)

知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卓的字体单位中,不再以px,pt作为单位而是统一的使用了sp,换算方式是:

px = sp*ppi/160 ,sp = px / (ppi / 160)

以iPhone7为例,尺寸是750×1334,密度326ppi 来换算,那么Android的1dp = 1 * 326/160 ≈ 2px

「思源黑体」和「Roboto」字体可在GoogleFonts免费下载,并且可以商用。

网址:http://www.googlefonts.cn/

3. 话题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为了能够强化自身的品牌形象,推出了定制款的字体。

比如小米的「小米兰亭」:

OPPO的「OPPO Sans」:

三星的「SamsungOne」:

字体基础知识小结

正如开头所说,文字是界面中最核心的元素,字体作为基本语言,是设计中体现品牌很重要一点,字体选择非常重要,字体也是设计中占比(约 80%)最大的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接下来将从文字行高、字间距、行间距等说起,围绕字体排版继续聊。

人们是如何阅读的

设计中,好的排版能让用户愉快地阅读,而不好的排版则会给用户带来糟糕的阅读体验。因此排版的潜在重要性不容忽视。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大部分人们的阅读习惯都是从左到右。这种阅读模式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因此如无特殊需求,你应该使你的文本左对齐,这样符合人们一贯的阅读习惯(阿拉伯地区除外)。人缺乏耐性,在阅读过程中更似是一种远近不定的跳跃「扫视」。枯燥的文字如果没有经过任何排版处理,会让读者瞬间失去阅读的兴趣,除非非读不可。所以通过改进文字内容的结构和排版来提高阅读性乃至「诱读性」,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文字排版中的常见元素

1. 字间距与字偶间距

字间距,英文名为「spacing」,即字符间的距离,事实上他是字符图形外边界框的尺寸和字符在方框中的位置的距离。

字偶间距,英文名为「Kerning」,也叫做「字距调整」,是在字间距的基础上,为实现不同字偶(一对字符)可以有不同字间距的调整值。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字母外形不同,所以只有同样的字间距是不协调的。例如,「NA」间是标准的字间距,而「WA」由于W和A的形状可以重叠,所以需要负字偶间距才能达到协调一致的外观。

在大段落文字排版时,我们一般不需要更改字间距和字偶间距,因为字体设计师已经对他们做过了最优处理。在对一组字符单独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字偶间距,以达到更协调的视觉效果。总的来说,字号越小,字距应当相对越大,行高也应该相对越大。反之亦然。

西文字间距还分为:比例字体和等宽字体

比例字体:根据字符外形特点设置不同字宽的字体,使得字体外形协调,可读性更好;

等宽字体:每个字符设置相同字宽的字体,字符间距较大,它们经常被用于显示计算机代码示例;

2. 字间距的三种形式

标准间距:即默认的字间距,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不大也不小,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字号设置不同的字间距来排版,往往需要我们根据字号、字重的不同动态调节间距参数,避免千篇一律使用软件默认间距。

紧凑间距: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向里缩进,在字符工具里的「字间距」数值为负数,一般在-5%~-30%不等,通常用在标题中。

宽松间距:与紧凑型间距相反,字与字之间间距向外扩大,在字符工具里的「字间距」数值为正数,一般在5%~30%不等,通常用在正文中。

知识点:

提示:字间距虽然有以上三种形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有些中文字体本身「外边框」的距离就比较大,如果再加大字间距,就会显得过于分散。

3. 西文词距

在西文阅读时,视觉上的自然界限是「词距」而不是「字距」。如果排版时需要进行例如「两端对齐」的行内间距调整,中文直接可以动「字距」,把调整量均匀地放到每个字间里;而西文却是动「词距」,只能把调整量加到词距里,而单词内部的字距依然是保持字体设计师预设的原始字距,这是保证西文易读性的关键所在。

4. 标点避头尾

在古代,书籍排版可以做到字间距恒定,原因是古代不存在「标点」,也就没有「标点避头尾」导致的种种问题。而现代汉语存在标点符号,有的标点不能放在行首(如逗号、顿号、句号等),有的不能放在行尾(引号、前括号等)。处理方式叫做「优先推出式」标点避头尾,通过将本行内的标点宽度进行挤压后,腾出了空间给本来排不到的逗号,确保了字间距的恒定(篇幅限制,本文暂不谈文字编排具体调整方法)。更详细的介绍可移步字体设计与排印网站 Type is Beautiful 了解。

5. 文本框

在设计软件中,我们在添加文本时,就会创建一个文本区域,例如Sketch中文本区域有三种类型,自动宽度、自动高度、固定尺寸,而「固定尺寸」可配合「设置文字层垂直对齐方式」使用。

6. 对齐方式

文本的对齐方向有左、中、右三种对齐方式。文本对齐的标准是基于文本区域的边界决定的,只有设置固定的文本区域对齐才有意义。

7. 行高

行高或行距是文字排版的基础参数,也是排版品质的先决要素之一。行高是一行文本垂直方向的高度,这个高度和字高无关,文字内容水平居中,如下图所示:

8. 英文行高

英文的行高指的是一行英文的基线与下一行英文的基线之间的距离,基线(baseline)是英文字体结构中的概念,在css里文字的元素都是按基线来对齐的。西文基本行高是字号的1.2倍左右,字体有上伸部(ascender)和下延部(descender)可来创造行间空隙。

9. 中文行高

中文的结构属于方块字没有基线,所以中文的行高指的是一行中文的最底部与下一行中文最底部之间的距离。中文因为字符密实且高度一致,所以一般行高需要更大,根据不同用户人群(儿童、年轻人、老年人)以及使用环境,可达到1.5~2倍甚至更大。

知识点:

提示:不管是标题、正文还是注释文字,行高都不易过大或过小,会导致阅读困难。总的来说,字号越大行高应该越小,字号越小行高应该越大。

10. 行长

在《中文排版需求》里,明确写明了这项基本要求:

2.3.5 版心设计的注意事项:「一行的行长应为文字尺寸的整数倍,各行的位置尽可能头尾对齐。」

「一行的行长应为文字尺寸的整数倍」,这一基本的、理所应当的需求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由于单位换算等各个原因没有得到实现。对于后半句提到的「头尾对齐」,将另文讨论,但显然也和本文相关。正因为设计师想实现「头尾对齐」才会盲目地用软件的「两端对齐」功能,大家可以看看身边的印刷品,注意看一下每段的最后一行间距是不是统一,就可以知道设计师有没有按照这个原则排版。

中文的一个字占两个字符,英文一个字占一个字符。正文的行长通常在40到60个字符之间。在行长较宽的区域(例如桌面)中,包含最多120个字符的较长行将需要将行高增大。行长过长易读性就会变差,读者阅读时容易串行,造成阅读困难。合理的行长使用户在行间跳转时感到轻快和愉悦,反之则会使阅读成为一种负担。

11. 行间距

行距是指临近两行之间的距离。合适的行距让用户阅读舒服,阅读效率也高,行距太紧凑会让内容挤成一团,实现无法正常阅读;行距太宽松会让内容松散,产生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河流」,阻断了行的视线,Photoshop中默认行距是1.2倍的字号,例如字号是30px,那么将行距设为36px和默认「自动」的效果一致。1.2倍的行距对中文排版来说通常过小,合适的行间距通常为1.5~2倍之间。文本字体越小,两行之间的行间距应该越大,确保字与行呼吸的空间。

12. 英文行间距

英文的行间距指的是一行英文的底部线与下一行英文的顶部线之间的距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另外英文文字底部和顶部都有对应的专有名词,英文顶部的那条叫「升部线」,底部那条叫「降部线」。

13. 中文行间距

中文的行间距就比较好理解了,是指一行文字的最底部与下一行文字的最顶部之间的距离。即行与行之间的距离。

14. 段间距

段间距: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距离,可保持页面节奏,与字体、行高相互关联。

为保证文章易读性,正文段间距,可以简单地取一个空行(也就是一个行高),这是比较常规也比较合适的做法。举个例子:字号12,行高设定20,段间距 = 行高 + 行间距。行间距越大,段间距就越大;行间距越小,段间距就越小,行距与段间距成正比。段落之间首尾的行之间间距应该大于段内的间距,这时候就应该增加段间距,使得文本的阅读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排版的CRAP原则

在任何一个设计中都需要把各个元素进行分级,分清主次,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重点。为了能分清各元素的主次,就需要用到CRAP原则。这四个原则分别是对比、重复、对齐、亲密性。

1. 对比 Contrast (增强效果、组织信息)

对比的基本作用是突出重点,增加可读性。附加作用是有效增强视觉效果,打破平淡,吸引读者注意。

一些界面排版混乱,可读性非常差,用户的视线不知道集中在哪,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都是因为界面内容对比不明显造成。在同一个视觉区域内的逻辑不同的元素应该有所区别,以避免视觉上的相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分清主次,为了使主要元素更突出,次要元素更弱化,可以尽量使它们的颜色,字体、大小,留白不同。如果两个元素不尽相同,那就让他们截然不同。比如,使用「14 号字」和「15 号字」进行对比,差异就很不明显,而使用「14号字」和「24 号字」,差异就明显得多,一眼就能看到大号的字体。

在这点上,「微信读书」的列表页就做得非常好,它通过标题与描述的字体粗细、大小、颜色进行对比,把最有用的信息直观地呈现在用户面前标题是吸引用户关注的关键,作者和评分只是给用户一种参考,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没有对比原则,标题和描述的字体同样粗细、大小,你就会发现视线总是会情不自禁的被评分所干扰。

大小对比

为了区分文字、图片、图标等元素的重要性,通常采用尺寸的大小来做对比。例如文章的正副标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解释主标题的内容,因此副标题的文字应该通过大小和颜色调整变成次级,让用户阅读时分清主次。

颜色对比

在排版中,首先要产生对比效果的就是背景和文字。文字与背景如果在颜色上很接近,那么就不容易区分开来吸引用户注意力,一般来说,人们习惯白纸黑字(也是因为人类有书写需求以来形成的),即白色背景和黑色文字。也有黑纸白字,例如现在APP都在做的DarkMode暗色模式,但其实暗色背景搭配浅色文字并不适合大量阅读。当然这也是为了配合用户使用场景,在夜晚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深色模式或许更利于阅读。「冷知识:暗色模式其实就是厂商为了解决电池耗电量而出的计策,只是换了个噱头而已」总之,不管设计中使用黑白、红绿、蓝黄哪一种配色,一定要注意文字和背景的对比是否清晰便于阅读。

2. 重复 Repeated (统一有秩序)

重复是保持整齐的重要准则。既包括字体、字号的重复,也包括颜色、风格的重复。对于新人来说,要时刻牢记,尽量统一字体、字号、颜色等一系列元素,在统一的基础上,找出需要强调的部分,进行更改,通过对比原则进行强化。

如果相同内容(如标题)属于同一种逻辑关系,则应该使他们的字体、颜色、留白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增加内容的条理性,并加强设计的统一性。在重复原则下,用户会因为视觉惯性继续选招设计线索,根据重复性设计线索顺场地浏览下去。

知识点:

重复不是单一的机械式的元素重复,我们可以理解为用统一的重复元素塑造一个新的元素。当然这是在保留基本的元素时所塑造出来的高度统一性的画面,从而增强我们所想要的设计效果。

3. 对齐 Alignment (统一而有条理)

在页面设计上每一元素都应该与页面上的另一个元素存在某种视觉联系,这样才能建立清晰的结构。任何元素内容在在版面上都应该尽量上下左右对齐,对于设计新人来说,最好严格遵循一种对齐方式,不然就会导致混乱,实在不行,至少保证在同一内容版块中遵循一种对齐方式。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找到一条明确的对齐线,并用它来对齐。

对齐包括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 3 种方式。

  • 左对齐:页面中的元素以左基线对齐。左对齐是最常见的对齐方式,简洁大方,利于阅读;

  • 居中对齐:页面中的元素以中基线对齐。居中对齐给人一种严肃与正式感,不过也会有呆板的感觉;

  • 右对齐:页面中的元素以右基线对齐。相对少见的对齐方式,给人一种人为干预的感觉,加强了形式感,降低了阅读效率;

4. 亲密性 Proximity (实现组织性)

亲密性是实现视觉逻辑化的第一步,它是指关系越近的内容,在视觉上应该靠得越近,反之,关系越疏远的内容,在视觉上应该越远。简单的来讲就是要把画面中的元素分类,把每一个分类做成一个视觉单位,而不是众多的孤立的元素。这有助于组织信息,减少混乱,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结构。

那做好亲密性有哪些方法呢,私以为有以下几点:

留白:留白是设计中通用的万金油原则,通过留白建立距离关系进行内容区分;

左图歌曲封面和歌曲名信息间隔比每首歌曲上下间距还大,导致用户的视线流呈垂直方向。

分割:简单来说就是分组,建立组合关系。常见的形式有线条分割,卡片分割等;

色相:通过颜色的对比,不同颜色的信息会暗示这是同一类。常见的日历行程就是通过不同颜色来区分时间和具体事项。

方向:不同的排版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区分信息;

什么是信噪比及在设计中的作用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原本是用在声音和图像领域的概念。在互联网产品中把 「信噪比」概念借用到了用户体验。合理的信噪比可改善与用户的交流。加大信号可以将有用的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达给用户,减少噪音并使信号脱颖而出。

从人机交互角度,我们应该删除与任务不相关的内容或设计元素。你甚至可以将高信噪比的目标与极简主义联系起来。但是「信号」和「噪音」的确切含义会有所不同,一个人的信号可能是对另一个人的干扰,因此,用户界面的信噪比有低有高,取决于具体的用户和具体的任务。在用户界面中,信噪比所涉及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内容,包括文本内容,视觉元素或动画等。为了提高设计传达信息的效率并帮助用户完成任务,需要提高信噪比。

知识点:

用户始终喜欢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交流必要信息之外,我们还希望界面在视觉上具备吸引力,以唤起用户的某些情感。有了额外的目标(比如品牌宣传、业务目标等),应该以合理的信噪比为目标,而不是以绝对的方式排除所有「无关」的信息。

例如iOS6到iOS7图标拟物到扁平到改变,让用户可以更快速准确的获取到有效信息。而这一过程,就是典型的放大「信号」。

还有虾米音乐的驾驶模式

我们都知道,在开车的时候操作手机是非常危险的。在40km/h的速度下,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驶了35米。但有些情况下又不得不操作手机,比如紧急来电或者导航出错……这时,驾驶模式的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让用户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信息并进行操作,可以大大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在界面中无论是何种分割方式(分割线、卡片阴影、分割色块),过于浓重的表现都会影响有效信息的获取,成为界面中的「噪音」,因此我们应该让它们细一点、淡一点来降低表现,或者干脆不要(留白分割)。

图版率的高低对设计的影响

图版率就是页面中图片面积的所占比。在页面设计中,除了文字之外,通常都会加入图片或是插图等视觉直观性的内容。这种文字和图片所占的比率,对于页面的整体效果和其内容的易读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除图片本身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填充底色,图形叠底等方式来提高界面中的图版率。

图版率高低的区别:同样的设计风格下,图版率高的页面会给人以热闹而活跃的感觉,反之图版率低的页面则会传达出沉稳、安静的效果。提高图版率可以活跃版面,优化版面的视觉度。但完全没有文字的版面也会显得空洞,反而会削弱版面的视觉度。

在没有图像素材的情况下想要呈现出高图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 通过填充页面底色,取得与提高图版率相似的效果,从而改变页面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

  • 如果素材图像尺寸小,可以通过色块的延伸或是图像的重复来组织页面结构,同样可以提高图版率;

  • 利用排版的节奏感以及跳跃率(文字和图片的跳跃率,是指版面中最大标题和最大的图与最小正文字体和图片大小之间的比率)让无趣的版面充满活力,富有节奏的设计也能间接优化页面的图版率;

  • 增加页面中的图形也可以改善图版率低的问题。无论是数字、序号、图标,甚至是视觉处理后的标题文字,都能提高页面的视觉度,并给用户留下活跃生动的印象;

  • 如果页面中没有图片和插图,那么通过对文字及其颜色的处理,也可以起到提高图版率的作用;

上面的例子中,对于标题文字都进行了视觉加工,起到了整体页面的装饰效果。借助对这种文字大小、颜色、形状的灵活运用,来突出页面的重点,避免视觉上的单调感。

文字在代码中的实现及标注

1. 文字在代码中的实现

在开发落地的过程中,文字排版的开发实现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经常让设计师和开发小哥哥头疼不已的地方。字体和排版在实现上经常会出现偏差,主要原因在于开发的标注方式和设计软件不一致。因此理解文字开发的实现方式,细节问题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在Android中,文字开发工作是通过一个叫TextView控件来实现的,主要承担文本显示的任务,任何APP都不可避免的会用到它。TextView常用属性如下图:

2. 字体字重对应的font-weight值

在前文聊过,每种字体都对应有好几种字重(Regular、Normal、Medium、Light ),在给开发的 UI 设计稿中,我们给的字体标注通常有 PingFangSC-Regular、PingFangSC-Medium、PingFangSC-Bold,并不会直接给开发 font-weight 的值。虽然这需要开发去熟记,但作为设计师了解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更顺畅的和开发沟通。

在W3C Fonts节章的规范标准中有给具体数值(100至900):

这些有序排列中的每个值,对应字体的字重。其大致符合下列通用重量名称:

当然,并不是每一种字体都有这么多字重,那遇到有些字体只有2、3种字重,该怎么对应font-weight 值呢?W3C Fonts也给出了解决方案,例如字重和400大致符合将会归为Regular、Book、Roman;和700大致符合将会归为Bold。若一个重量所指定的字形不存在,则应当使用相近重量的字形。通常,较重的重量会映射到更重的字形、较轻的重量会映射到更轻的字形。下图所示:灰色表示该重量的字形不存在、使用的是相近重量的字形。

△ 只包含400、700和900重量字形的字体家族的对应字重

△ 只包含300和600重量字形的字体家族的对应字重

3. 文本框行高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设计的时候,可能字体使用的24pt,但其实字体本身占用的距离是包含了升部及降部区域的,这样就导致其占用空间大于24pt,而变成了33pt。每个字体都有相应设定的「字高」比例,可以通过sketch选中字体后的height值来进行查看。线高越大,问题就越大。下面的示例显示文本框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2px。如你所见,即使你将所有垂直间距都设置为相同的值,它们在视觉上也远大于32px。

△ 虽然标注出来的参数都是一样大,但视觉上间距却是不一样的

4. Leading-Trim:数字排版的未来

去年六月,Microsoft Design赞助了一个新的css规范,称为「Leading-Trim」。这个css方案能很好的解决上面这个问题。

我们常用的UI设计工具,例如Figma和Sketch,似乎已经采用了「half-leading」模式并以此方式渲染文本。因此,我们在设计工具和浏览器中都遇到了这个问题。

设计方面的解决方法相对容易:你可以忽略边界框,而直接根据文本的大写高度和基线来测量空间。这是一个手动过程,因为大多数设计工具没有上限高度和基线的参照目标,尽管设计师将尽一切努力使我们的设计看起来更好!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开发人员仍将仅在CSS中实现边界框间距。因此,它们会出现随机的间距值。

为了缓解此随机性问题,开发人员可以在CSS中以负边距「裁剪」文本框。但是负边距将需要手动确定,并且是特定于字体的,因此是「随机的」。任何字体,浏览器,操作系统或语言环境的更改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你不小心设置边距。此外,该技术通常不是良好的编码实践,并且可能导致意外的副作用。

Leading-Trim新规范

Leading-trim是CSS工作组正在引入的新CSS属性。顾名思义,它就像文本框剪刀一样工作。你只需使用两行CSS,就可以从你选择的参考点中修剪掉所有多余的空间。

代码示例:

上面的示例首先使用text-edge(也是新属性)来告诉浏览器,所需的文本边缘是大写高度和字母基线。然后,从两侧修剪多余部分。请注意,采用修剪仅会影响文本框。它不会切断其中的文本。这两行简单的CSS创建了一个干净的文本框。这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准确的间距并创建更好的视觉层次。

使用后再来对比一下:

△使用新规范对比发现,右图文字上下间距舒服多了,也更合理。

Leading-Trim修复对齐问题

借助Leading-Trim,可以解决在APP上看到的所有奇怪的对齐问题。例如,即使文字位于文本框内,你的文本也不总是在容器中垂直居中。

默认行高中保留的多余空间会导致文本不总是在文本框中居中。使用Leading-Trim修剪,就可以很省心的使文本垂直居中。

知识点:

原因是每种字体的设计也不同。它具有自己的默认行高,并且其中的文本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基线位置,并不都是水平居中对齐的。因此,有时即使字体大小,行高和文本框位置保持不变,更改字体也会改变文本的对齐方式,如下例所示,文字很明显没有对齐。

在第二个示例中,你可以看到Leading-Trim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并使文本完美对齐。

一致性和工作流程的改进

Leading-trim修整超出了使间距和对齐更准确的范围。它在建立的间距系统,为设计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的设计到开发交接铺平道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拥有间距系统有很多好处。设计师可以更快地确定间距,开发人员可以设置相应的间距变量以消除代码中的随机间距值。但是目前,即使我们设置了间距系统,由于文本框中的额外空间,对于文本元素来说也不是很准确。如果我们尝试忽略设计中的边界框并在代码中「裁剪」文本框,则会遇到那些棘手的解决方法问题。

△应用于文本元素且没有Leading-trim修剪的间距系统

借助领先的文字间隔系统,从设计到开发的交接过程也将更加顺畅,因为开发人员将能够建立完全相同的系统,并且避免在布局错误上花费大量时间。最重要的是,领先的微调间距系统将帮助我们提供用户信赖和喜欢的外观更美观的产品。

5. 设计中修改文字行高的方法

上面我们介绍了利用Leading-trim修剪字高的先进方法,但是这个新CSS的规范还在编写中,还未世界范围的推进,不过有「微软」团队的扶持相信国际化也不会太远了。

在这之前,我们想要尽可能的解决字符多出的间距问题,就需要在设计软件里手动修改了,手动把文字行高与客户端系统默认行高保持一致,从而给出准确的文字间距。开发在实现的时候iOS使用系统默认行高,Android系统去掉文字上下padding。

这种方式虽会花费不少时间,但也最,你可以据此设置出最美观合理的间距,而不用担心上线稿的还原度问题,也便于我们后期的页面校对和调整。

△在Sketch中修改文字高度

6. 什么是弹性适配

文字弹性适配一般涉及的是宽度适配,宽度适配普遍使用的是间距适配,即定好左右页边距,中间弹性拉伸。这种方式可以做到较好的适配,也是做快速常用的适配方法。

7. 标注工具

设计师将设计文件交付开发之前,应站在程序员的角度着想,做好前期沟通,提供他们开发所需要的资源。设计文件的标注可以使用Sketch插件或直接上传「蓝湖」,拿Sketch插件「Sketch Measure」为例,它是一款十分智能的标注插件,主要功能包含两大块:标注和规范。

工具栏汇合了Measure所有功能的快捷工具,永远置于画布顶层,有了它就不用再频繁通过菜单栏去使用功能。

做好规范后,点击「导出规范」一键自动生成Html页面,浏览器打开页面点击其中任何元素都可以查看其属性和间距,还包括代码样式,交给开发开发工程师后,不用沟通都能看明白。

△Sketch Measure导出标注的网页界面

设计验收环节

产品功能开发完成后,对产品对功能,视觉和交互操作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产品的可用性。一般在功能模块验收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具体的视觉设计验收,这也是由主要设计师负责的模块,主要验收颜色、字体、图形、间距、控件和空状态等。

因本文主讲字体与排版,就拿这部分来说,需要检视的就有:

  • 字体:是否用的平台默认字体,如果是内置字体检查字体显示有没问题;

  • 字号:导航栏、栏目名称、分类页签、tab等字号大小是否符合规范;

  • 字重:标题和正文字重是否正确,粗体用的是哪一种,是Medium,还是SemiBold;

  • 字色:标题、正文、注释、提示等文字颜色;

  • 字间距:检查中文间距和英文间距,段落文字标点有无避头尾;

  • 行间距:段落文字行间距,有没有出现多余的行高 ;

  • ……

在检视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截图标示问题所在,并出具检视报告。

△ 视觉检视表示例

视觉设计的验收要追求细节上的完美,因为设计上的细节是很容易被挑错的,同时需要耐性和细心,要有像素级的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还原设计稿。

写在最后

原本只是想结合工作积累,写一篇字体应用知识总结,没成想给自己挖了一坑,涉及的知识点真是超级多,很多地方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再另写一篇。另外其实在工作中,也建议大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加以沉淀,一方面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后来者学习成长。字体与排版基础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篇幅较长,几经修改,有细节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矫正,感谢阅读。

参考文献:

  • 《W3C-CSS字体规范标准》

  • 《从「行长为字号的整数倍」说起》

  • 《Leading-Trim: The Future of Digital Typesetting》

  • 《关于UI设计中字体应用的干货》

  • 《字体与排版》

  • 《深度剖析Baseline设计原理》

文章来源:优设网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抓住关键点,提升App搜索设计的体验!

ui设计分享达人

可能很多人认为搜索设计很简单:在主页顶部设计一个搜索框或者搜索图标,就可以完成操作。但搜索前、中、后的体验大家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呢?

在搜索过程中需要展示什么?如何帮助用户尽快找到他们想要的?搜索的体验如何与其他体验相联系?这是很多设计师思维模糊的地方。

在本文中,将介绍搜索设计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及在不同App和案例中的搜索体验。 

一、搜索前的体验

搜索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打开哪个App, 我们都能很快找到搜索功能。搜索作为一个功能入口,简单的呈现方式对用户来说很重要。

搜索设计常见的形式有3种:

  • 顶部搜索框

  • 图标(放大镜)搜索

  • 底部搜索导航

从视觉和优先程度来看,底部导航>搜索框>图标。那么每种形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又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呢? 

1、顶部搜索框

搜索框通常位于App主页的顶部,作为一个大的触摸目标,更容易被用户发现和使用。搜索框的组成一般包括容器、预设文字、操作按钮。

容器通常填充为白色或灰色,里面带有预设好的产品文案。但是容器什么时候用白色,什么时候用浅灰色呢?这取决于App主页的背景色。

设计准则是始终将容器的颜色与页面背景色相对比。拿谷歌地图和微信读书相比较,灰色背景下用白色的搜索框,反之亦然。

当然也有例外,Airbnb在白色背景上就有一个白色的搜索框。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它的搜索框带有阴影,能和背景作出区分,也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法。

预设文字的作用是提示用户要搜索的内容或搜索方向,告诉用户可以从搜索中得到什么。在App Store中,预设文字告诉用户可以搜索“游戏、应用、故事等”,Messenger中的预设文字只有“搜索”,为用户提供功能入口。

预设文字在内容浏览类App中很常见——不仅可以展示拥有的内容类别,还能结合搜索趋势来积极地推广热门内容。比如微信读书的搜索框使用最近流行的书作为预设文字,以此提高内容的曝光率,吸引用户阅读。

操作按钮虽然与搜索相关,但摆放的位置不固定。可能在搜索框内部,也可能在搜索框两侧。哪些图标/文本按钮对搜索有帮助呢?最常见的是搜索框中的语音输入功能和二维码图标

另外一个好的搜索体验的关键是能从视觉上区分与搜索相关的图标。

2、搜索图标

如果一款产品希望用户专注于浏览内容,或者不需要频繁使用搜索,可以采用图标的样式将搜索入口放在页面顶部。例如,在Medium上用户通常是漫无目的地浏览内容,而不是搜索特定的主题;Facebook上的用户通常只想浏览朋友的帖子,很少搜索内容。 

3、底部搜索导航

与前两种形式相比,底部搜索导航离用户距离最近,更容易作为接触目标也被赋予更多的特性。

UberEats通过主页的排序和过滤,帮助用户分类感兴趣的餐厅,并将搜索作为底部导航的第二个标签,这样用户就能够不断看到和探索新餐厅。

Tiktok也将搜索入口放在第二导航中,完整的首页有利于为浏览视频的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二、搜索页内容展示

当用户想搜索某个内容,点击搜索框之后该做什么呢?App应该如何帮助用户搜索?

用户点击搜索框时会弹出一个页面,我们将其定义为“搜索页”。搜索页的目的是让用户做好搜索的准备,对要寻找的内容进行提示,拓宽用户对要搜索的内容的看法。

弹出的搜索页帮助产品完成两个主要任务:

  • 利用视觉和交互告诉用户已经做好搜索的准备;

  • 通过页面上的内容提醒用户他们正在寻找的东西,或者为他们提供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1、视觉和交互——做好搜索的准备

当我们有一个特定的搜索目标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完全放在搜索框(或搜索图标)上,如果突然被引导到一个新的页面,可能会带来零碎的体验。

所以要把“搜索前”到“搜索页”的转换做得更自然,让用户感觉仍然在同一个页面上操作一样。点击Facebook的搜索图标,图标通过平滑的动效扩展成一个搜索框。

无论搜索在什么位置,显示搜索框的不同状态很重要,告诉用户“已经准备好进行搜索”。以领英为例,分析一下从搜索前到搜索页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 从搜索中返回的方法:取消。这对所有的搜索体验都是必要的,可以使用取消或者返回图标。

  • 搜索框改变了填充色。搜索框从灰色变为白色,反映当前搜索操作处于焦点状态。

  • 只留下必要的图标。二维码能帮助搜索所以仍然保留,而左边的个人资料图标和搜索图标都会消失。

  • 弹出光标来鼓励用户输入文字。

在某些App中,搜索框在“搜索前”和“搜索页”中的位置可能不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两种体验之间进行平滑的过渡。Google的搜索框向上滑动来展示搜索内容,保证过渡动效的流畅性。

有些搜索体验不可能让用户停留在同一页面上。Airbnb的搜索需要一系列的引导将用户转移到一个全屏的流程中。

关键的地方在于,搜索页面在屏幕中间弹出,键盘向上滑动,用户可以通过无缝的交互从“搜索前”平滑过渡到“搜索中”。 

2、内容——提示搜索的信息

历史记录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因为过去的兴趣是当前兴趣的有力指标。但是只显示历史搜索记录会将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过去的搜索上,而不是保持搜索的状态。所以除了显示搜索记录外,显示推荐内容能拓宽用户对潜在事物的兴趣。

关键点1:“没有内容可推荐”

当一款产品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让用户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那么它可能就没有动机去推广任何内容。这类产品只会显示最近的搜索记录,比如Notion是一个笔记应用,只负责存储用户的笔记,因此只显示过去的搜索记录来帮助用户进行搜索。

关键点2:“在搜索前推广内容”

有的产品通过将各种内容提供给用户查看和探索,为用户实现某个目标。谷歌地图的搜索框下面有热门的标签,用户很可能会从标签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类别。用户点击搜索框后,谷歌就会假设用户有特定的去处,只专注于帮助他们到达想去的地方。

关键点3:“平衡内容推荐和历史搜索”

主页上的推荐内容可能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它可能与用户的操作无关),但是搜索页上的热门推荐很少会被忽视。因为用户是带着目标主动进入搜索页,所以不会省略页面上的任何信息。

热门类别

通过在最近搜索页上将各种美食放在首位,UberEats和Doordash这类送餐App就可以引导用户尝试更多的餐厅。

热门话题

展示热门话题能为用户创造一种社区感,会让用户觉得他们与更大的社会保持联系。Quora是很大的问答平台,它不仅显示推荐的话题,还显示了关注者的数量。看到这一点,用户会想:“如果一个话题有13万追随者,那一定很好!我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热门新闻

新闻类搜索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很清楚明天的内容将不同于今天的内容。所以有些App会对新闻或热搜进行实时排名,向用户展示最热门的资讯。

Reddit展示了当前的趋势,让用户了解的内容,Robinhood每小时都会更新华尔街关于股市的文章,这样用户就可以做出及时和明智的财务选择。

搜索推荐

通过算法,很多App都能从用户过去的兴趣中推断用户的喜好,然后不断推送相似的内容,比如淘宝的相似商品推荐。

同样的策略也可以应用于搜索页。小红书作为一款流行App,搜索页显示根据用户口味定制的推荐;Twitter的“For you”标签根据过去的搜索展示的相关内容。显示更多与用户相关的内容可以拉近与产品的距离,用户也会花更多的时间使用产品。

搜索细分

Medium的搜索做得很聪明,它将搜索页面细分为两个步骤:先点击搜索框来浏览不同的主题,再次点击会显示光标和搜索记录。通过这种分解体验,用户在搜索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简洁的体验。

总结

以上是关于搜索前和搜索页的体验设计。产品的搜索体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自身目的、内容种类、受众类型。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你了解搜索体验的可能性,为搜索设计带来更清晰的方向。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Clippp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资深UI设计者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也越趋成熟,人们接触信息的效率不断在提高,接受信息的纬度也更广泛,如何消化我们在生活中被大量切割的碎片化时间,如何能让用户更聚焦内容不被打扰,拉长用户的停留时间,我们正身处在一个内容快速消费的时代。

长短视频,动画电影,互动装置等形式能够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无论是消费者,创作者或是设计的从业者,制作的门槛降低了,以往是一个团队的输出,现在一个人也能够打造高质量的爆款,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签。文章从设计从业者的角度出发,从摄影摄像,视频动画,动态图形,交互装置等四个纬度来阐述内容设计的制作方法与近几年的风格趋势。


摄影摄像| Photo & Video

实拍一直是多媒体领域最常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呈现方式,在他的发展历程中这项技术也衍生出了不少有趣的风格和玩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实拍新技术也是不停一直在影响着摄影师拍摄。

1. 微距拍摄

微距,特别适合用来展示被摄物体的细节,比如小昆虫的五官,花蕊上的露水,冰霜上的晶体结构等等。您可以在摄影棚或室外环境中拍摄微观照片和视频,只要您充分放大被摄体即可。通常来讲人眼最近对焦距离是15cm,低于这个距离就看不清东西了,而专业的光学矫正镜头按照近距离拍摄进行设计可以拍摄出一个极端的近景视图,可以得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

产品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自然离不开产品宣传片,如今的产品广告不再局限于片面的展示产品,而是开始寻找不同的视感令自己的产品看上去更具吸引力。在很多产品拍摄当中会经常用到微距拍摄的手法,正如前面所说,利用微距拍摄手法展示产品部分的细节有的时候或许可以让画面更有质感。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威士忌广告片段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TOREAD探路者户外新品面料-「遇水搭桥」系列主题微距图拍摄

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这门拍摄技术带来的视感也非常的吸引人,但是往往这种特殊的拍摄手法却非常受限于硬件设备,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设备参数都是专门的微距镜头设计的。为了抓住这一点,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拍摄手法,市面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的微距镜头给不同需求的摄影师使用。近两年比较经典的一个就是LAOWA24mm镜头,在于它独特的形状可以到达普通镜头无法企及的位置,机位更加独特。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

2. 升格拍摄

升格拍摄无疑是让视频表现提升几个档次的常用手段之一,电影的标准帧速率是24帧每秒,但是为了实现升格就需要一些技巧,比如拍摄的帧数高于24帧每秒,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慢动作」。现有的升格拍摄帧数基本上分为30帧,60帧,120帧,240帧,再往上则是影视和特殊拍摄会用到的了。由于肉眼观察高速运动物体是有限制的,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的时候,利用升格将画面播放速度变慢便可以更好的观察到物体高速运动时的状态。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

在广告拍摄当中升格镜头也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拍摄手法,正如我们所说肉眼观察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是有限, 往往人们没办法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有些产品广告使用慢动作升格镜头加上充分美化的画面便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

拍摄影片的时候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也会利用升格烘托气氛,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片子里面有紧张刺激的,煽情的,都会利用升格来烘托片子的气氛。由于相机技术的进步,拍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今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相机和高质量的麦克风轻松地成为vlogger拍摄出好看的旅拍视频,加上升格镜头在硬件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快速的出效果,令这部分人群创作出更好的拍摄作品。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3. 无人机航拍

航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拍摄手法,很多的电影以及广告宣传片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少的大范围运镜片段,天空中的视角对与陆地上行走的人来说还是一个十分新奇的视角,一般来说也很难看得到,所以片子中加入航拍的元素往往可以增加不少高级感。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片段

如今技术发展,无人机的民用化推进,市面上各大厂商开始推出自己的航拍无人机,航拍也开始出现在了普通人的视野中,让普通人也可以在高空拍出想要的风景。加上如今4G和5G技术的发展,短视频的流行,令网络上的自媒体人也拥有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作品的平台,这些拍摄技术的平民化让自媒体人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视频创作,而不会总是局限于技术。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来源于网络片段

4. 高质量色彩呈现

如果你有自己拍摄视频,那或许有听说过LOG配置文件,LOG模式通常在专业和专业消费级相机中所配置的拍摄模式,LOG模式的颜色看起来非常平均,因为这样可以地减少截取捕获的高光或阴影。这使得输出的视频几乎没法直接使用,直到对其进行编辑。它的优点在于,以输出高比溶度的视频方式来调整颜色和对比度(即,对其进行分级)从而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视频颜色风格。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威士忌广告片段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ANGIE’S爆米花广告

LOG指的是数学上的曲线函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拍摄风格,而是风格用上了LOG函数转换,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明处或暗部LOG都将细节保留了下来,在这个基础之上调出我们想要的颜色方可得到一个更加清晰的图像。在数据图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log模式下所有的颜色数据都处于中间值,不会有过度夸张的位置,编辑之后的图像所有颜色的明暗都区分开来了,也形成了自己想要的色调。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QQ x MINISO

实拍产业作为一个主流多媒体形式一直在发生着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我们需要大费周章才能拍出来的效果,如今也越来越简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地改变着人们拍摄的方式和形式,新的玩法也层出不穷并不断影响着其他的多媒体形式。未来实拍将会更加的简单平民化,让普通人也能拍出曾经大费周章才能做到效果。

视频动画|Animation

纵观整个互联网设计行业发展史,计算机图形技术一直在影响着设计。

1. 和高质量输出

在计算机图形输出里,最终效果呈现靠的是图像渲染(Renderding),渲染又分离线渲染和实时渲染,以往字面上理解则是实时渲染,高质量则是离线渲染。下面介绍一下为了如何可以将两者结合实现高质量输出CG,视频动画。

Realtime-Render (实时渲染):在虚拟世界的图形表现中,实时渲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实时渲染,就是图形数据的实时计算和输出。如果说实时渲染的概念对你很陌生,那如果用实时渲染领域中的一个重头戏来给你举例,相信你就不会有陌生的感觉:那就是游戏。游戏因为需要玩家去互动,因而对渲染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计算能力的不断升级,游戏实时渲染的画面逐渐从简陋走向逼近真实。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4

以上Demo 是专业团队制作完成的高质量短片,但是普通用户想要达到这种级别还是有些难度的。放出这些短片也代表现有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已经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当然有也商业竞争的成分Unity和Unreal 是目前用户最多游戏开发引擎,想要在游戏以外其他领域竞争实时渲染市场份额。也不断在更新自己的技术。这代表除了游戏行业以为其他跟图形有关的(像电影,广告,互联网)行业也慢慢开始进入实时渲染时代,到目前为止实时渲染还没有真正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实时渲染还不能达到想离线渲染那样影视广告级别高质量的画面。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Visual ASMR Rock by Onesal

离线渲染大概的流程需要经过模型-场景-绑定-材质-灯光--合成-输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像上面阿凡达这类大片级别的影片,为了某个效果很研究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所以要详细说明要花很多时间,我们就不详细说明了,回到主题高质量输出上面。所以每一步广告影视作品,都是靠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堆出来的。那么广告影视这种渲染方式为离线渲染,而游戏为实时渲染。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5

实际上二者的区别也就在这,但是就是因为这二者的这一个区别,就引发了不少的技术差别在里面。离线渲染对时间往往没有很极端的要求,用接近现实的光线跟踪算法技术,设置很高的采样值和迭代次数,就如阿凡达每一帧画面需要渲染几十个小时以上,只要画面质量够真实,这些时间成本都可以被容忍。而游戏画面的渲染,也就是实时渲染的话,则在时间上的资源尤其地珍贵游戏所用的实时渲染就没有那么滋润了,先不说几分钟渲染一张这么的事情,就连1秒钟出一张,都不够人看的。对于游戏来说,再不济,也要有1秒20多张,才能给玩家看(还不算能流畅操作的情况)。那么实时渲染有可能用于画面要求高质量的影视广告等行业吗。

虚幻5

2020年5月13号,Unreal engine官网发布了Unreal Engine 5 并在Playstation5上运行进行展示Demo(「Lumen in the Land of Nanite」)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5

该演示展示了虚幻引擎5的两大全新核心技术: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5

Nanite

虚拟微多边形几何体可以让美术师们创建出人眼所能看到的一切几何体细节。Nanite虚拟几何体的出现意味着由数以亿计的多边形组成的影视级美术作品可以被直接导入虚幻引擎——无论是来自Zbrush的雕塑还是用摄影测量法扫描的CAD数据。Nanite几何体可以被实时流送和缩放,因此无需再考虑多边形数量预算、多边形内存预算或绘制次数预算了;也不用再将细节烘焙到法线贴图或手动编辑LOD,画面质量不会再有丝毫损失。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5

传统的模型资产做法–先是用Zbrush等雕刻软件又或者是3D扫描等数据模型–重新拓扑为高、中、底三种面数模型–展UV上材质–烘培法线、凹凸等贴图–导入游戏引擎中使用,那么为什么要做那么复杂呢?游戏引擎运行资源越大,可能会导致游戏的流程度和游戏体验不好,为了让玩家有流程的操作体验,通过高精度多边形几何体烘焙法线凹凸等贴图用在低精度多边形几何体上可以保留高模的细节从而节省运行资源提升游戏流畅度,Nanite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Lumen

是一套全动态全局光照解决方案,能够对场景和光照变化做出实时反应,且无需专门的光线追踪硬件。该系统能在宏大而精细的场景中渲染间接镜面反射和可以无限反弹的漫反射;小到毫米级、大到千米级,Lumen都能游刃有余。美术师和设计师们可以使用Lumen创建出更动态的场景,例如改变白天的日照角度,打开手电或在天花板上开个洞,系统会根据情况调整间接光照。Lumen的出现将为美术师省下大量的时间,大家无需因为在虚幻编辑器中移动了光源再等待光照贴图烘焙完成,也无需再编辑光照贴图UV。同时光照效果将和在主机上运行游戏时保持完全一致。官方的宣传已经非常亲民了,很多业外人士基本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虚幻引擎5的优势。简而概之:简化的制作复杂程度,模型师的工作量将大大缩小,二是画质效果又将迈向更高的一个品质。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engine 5

Unreal 5 这两大功能可以说是克服了现阶段的难题让实时渲染更接近影视级渲染,然后简化了以前复杂的工作流程,让创造变得更简单了。这代表着以后只要涉及CG类的行业都会发展巨变。

2019年11月12日Quixel 公司被Epic Game(Unreal的公司)收购并宣布Quixel 旗下Bridge(材质管理软件) Mixer(材质编辑软件) Megascans(3D扫描资产)对所有Unreal engine 用户免费,这一爆炸新闻。此前Quixel 是靠卖高精度3D扫描资产盈利的。用Megascans 的3D资产可以创造电影级4K-8K的真实画面,Unreal engine 5的dome也是用的Megascans 的资产,下面的案例(Rebirth)也是用的Megascans的资产。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Rebirth

在没有免费开放Megascans的之前想要制作8K的3D扫描资产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支持,在网络上购买价格也不便宜导致普通个人用户是很难制作这样高精度的画面,这一消息让更多的自由职业者和个人艺术家加入了实时渲染的潮流趋势中。让4K创造不再那么困难。

Megascans Ecosystem: Giving more Power to Artists(Megascans生态系统)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After the mountain Rain

来自中国的艺术家Fisher Dai(戴鑫祺)使用Megascans和Unreal engine4创造的4K个人作品。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After the mountain Rain(戴鑫祺)

2020年7月14日Unreal Engine 官方发布一条宣传片(Unreal for all Creator )by The Mill,视频展示了Unreal Engine实时渲染在互联网、游戏、电影、电视、建筑、汽车等行业惊人的表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bxA8tnlbY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Unreal for all Creators by The Mill

2. 更真实的自然质感

伴随硬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性能各方面的提升,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自然的运动规律和真实的质感;画面趋向更为克制的颜色呈现;在一些品牌广告短片中,使产品的属性与抽象的自然属性相结合,使用相似的自然形态去表现产品的特性,突显产品的特点。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Bloom》by Hubert Blajer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Mostly wood》by Nejc Polovsak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Digital Design Days 2020 titles》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在三维领域是一直有存在的,只是以前大公司才会有的职位,R&D早期是服务存在于影视动画公司的,像工业光魔,迪士尼,皮克斯,这些公司都会有自己的R&D部门,最近几年随着三维技术进步简化,使得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很多个人R&D艺术家大量的出现在网络社交品平台上,不只是影视动画,还有广告,汽车,消费品等行业。举例R&D在广告行业的应用,艺术家们会对某个产品的材质和物理学的多方面进行研究,并用三维软件(houdini C4D等)视觉化出来,比如下面这个案例的海绵材质物理碰撞模拟。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Manvsmachine 《No stress Test》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A website makes it real》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Lukas Vojir R&Dshowreel

3. 突破传统建模方式

使用VR设备进行环境建模工作。

The Loch by Boxfort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4. 2D与3D的结合

同样的环境下,人们对于手绘等真实朴实的质感又有了新的追求,各类动画的制作方式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流程上的整合,在软件使用上也多了更多选择,使得动画的呈现方式趋向于多种形式结合。

例如常见的3D的场景和镜头运动搭配2D的角色动画,使用非常流畅的镜头运动和丰富细致的3D场景,而视觉表现上保留传统2D动画的一些特性,两者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奇动画语言,在未来还会继续流行。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PlusOne Manifesto》 By Martijn Hogenkamp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Disney XD And Children’s Health》By BLIRP STUDIO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企鹅诞生记》By ISUX

Blender 是现阶段很热门的开源(免费)三维制作软件,因为是开源的而且功能丰富所以在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个人艺术家使用。Grease Pencil只是个方便三维空间中起稿的辅助性工具,在版本2.8之后这个功能被大幅加强成为了一个超级强大的画笔工具 ,发布以后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用它来创作。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Futuro Darko》 By Craig Farquharson

5. 影视手法的动态呈现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趋向追求更快更紧张的刺激感受。受到《蜘蛛侠平行宇宙》、《阿丽塔》这样的动画电影的出现所带来的影响,动画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混合了影视和游戏常用的一些表现方式,比如更大的镜头畸变和游戏风格的未来元素,快节奏的剪辑手法配合游戏电音,能够在短时间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与情感体验。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Gogoro S3 Future Fast》 By MIXCODE STUDIO

6. 复古怀旧风格回归

在充满了未来感科技感的3D大趋势下,颜色丢失,色调分离,质量损失的颗粒质感,低饱和低保真的画面呈现,也开始带来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过往的动画风格与当下科技感、未来感的潮流碰撞又呈现了新的表现方式。这种风格应用在街头潮流的时尚产品的时候,跟以往60或80年代的复古元素相结合,使用新的设计语言去包装整合,能够强化产品的故事感,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和代入感,激发大家头脑中那段美好回忆。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The Legend of IQOO 戦う!鉄拳》 by 茶山有鹿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MouseQ 滑板俱乐部》By ISUX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ACE OF SPADES》 by Tony Babel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Can of worms》 by Tony Babel

7. 更克制的色调与秩序感

在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新鲜元素的当下,节奏更快颜色更有吸引力,各类信息视觉都在捕捉你的视线。干净的色调、简单的视觉、真实的肌理、强调秩序感的动画的出现,使得人在视觉上获得了舒适的体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极速发展的时代所带给人们的焦虑。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BIC》by Artem ‘Hinz’ Yudin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Microsoft SharePoint 》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Beautyrest》 by Tendril

动态图形| Motion Graphic

突破限制的版式

在当下许多海报等平面视觉都有了动态化表现的需求的情况下,动态视觉的加入打破了很多条框和颜色的禁忌,去掉了华丽的修饰性的元素,在内容的呈现上体现了更多的创意,画面中不断变化的图形排列、动态的3D图形和字体起到了非常吸睛的效果。在大量时尚品牌和艺术活动的宣发当中,画面结合强烈的撞色荧光色,以及波谱的拼贴艺术手法,能够更好的表达品牌传递的时尚感和新鲜感。

1. 视觉设计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2. 网页设计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CreativeCrew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Le Cantiche 1320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reed.be

3. 界面设计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Olympic Sports Website by Daniel Tan

4. 交互装置|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近些年来各媒介手段和智能装置应用的兴起,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视觉感受。电子音乐与拟态三维全息投影相互配合,在不断变化的声光交互光影和空间场景中,能迅速把观众带入多个不同的全新场景的沉静式体验。

AR/VR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Fórum Internacional de Gaia 2019

2. 沉浸式视听设计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JOURNEY》 by NOHLAB

3. 多媒体交互装置

腾讯万字干货!2020-2021 设计趋势报告:多媒体篇

△ 《Teleport 》By PITCH

在信息爆炸的2020年,Motion的流行趋势在不断变化,有的风格将会继续延续,例如在各个场景中大量应用的3D视觉,会在未来更加普及和优化并趋向于更轻量化的新极简主义;有的风格重新回归到大众视野,例如Y2K、色损故障、颗粒等复古风格和逐帧动画,它们与新环境下的设计语言相互碰撞,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在视觉设计领域,网页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精彩的交互动画,界面的UI设计中体现了更多激动人心动效语言,版式设计有了动画的加持更大胆更具活力且不断突破现有规则。

随着硬件和软件的跟新迭代,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其他方向的可能性,例如实时渲染以及虚拟现实。据资料显示,虚拟现实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47%,这个市场会逐步打开,影视广告等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浪潮。大批更智能的应用软件横空出世,学习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参与,跨媒介的应用将在未来百花齐放。

多媒体的设计趋势在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腾讯ISUX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