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使用D3js绘制Force-Directed Graph(力导向图)

前端达人

Force-directed(力导向)图形绘制算法通过图形本身的结构(图中顶点与边的拓扑关系)计算出图形的层次,而不依赖于特定领域的知识。使用力导向算法绘制的平面图形通常比较美观,并且图中各条边之间的交叉尽可能的少。

本文对使用D3js绘制Foorce-Directed Graph(力导向图)的过程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下面的逻辑图(包含6个节点和5条边)为例。

import json #nodes为图的节点集合 nodes = [{'name' : 'nodeA'}, 
         {'name' : 'nodeB'}, 
         {'name' : 'nodeC'}, 
         {'name' : 'nodeD'}, 
         {'name' : 'nodeE'}, 
         {'name' : 'nodeF'}] #links为图的边集合,source为起点,target为终点 links = [{'source' : 0 , 'target' : 1}, 
         {'source' : 0 , 'target' : 2}, 
         {'source' : 0 , 'target' : 3}, 
         {'source' : 0 , 'target' : 4}, 
         {'source' : 0 , 'target' : 5}] #graph为逻辑图,由节点集合和边集合组成 graph = {'nodes' : nodes , 'links' : links} print json.dumps(graph) 

上例的源码 force-directed-graph.html 及注释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style> .link { stroke : #CCC; stroke-width : 2; } .node text { pointer-events : none; font-size : 12px; } svg { overflow : hidden; } </style> <script src="http://libs.useso.com/js/jquery/1.11.1/jquery.min.js"></script> <script src="http://libs.useso.com/js/d3/3.4.8/d3.min.js"></script> <script> var graph = {"nodes": [{"name": "nodeA"}, 
{"name": "nodeB"}, 
{"name": "nodeC"}, 
{"name": "nodeD"}, 
{"name": "nodeE"}, 
{"name": "nodeF"}], "links": [{"source": 0, "target":1}, 
{"source": 0, "target": 2}, 
{"source": 0, "target": 3}, 
{"source": 0, "target": 4}, 
{"source": 0, "target": 5}]}; //返回随机颜色代码 function random_color() { var letters = '0123456789ABCDEF'.split(''); var color = '#'; for (var i = 0; i < 6; i++ ) {
        color += letters[Math.round(Math.random() * 15)];
    } return color;
} function draw() { var width = 400; var height = 300; //设置svg宽度和高度 var svg = d3.select("#canvas svg")
    .attr("width", width)
    .attr("height", height); //设置Force-Directed力参数 var force = d3.layout.force()
    .gravity(.05)
    .distance(120)
    .charge(-100)
    .size([width, height]);
  force
    .nodes(graph.nodes)
    .links(graph.links)
    .start(); //选择边集合 var link = svg.selectAll(".link")
    .data(graph.links)
    .enter().append("line")
    .attr("class", "link"); //选择节点集合 var node = svg.selectAll(".node")
    .data(graph.nodes)
    .enter().append("g")
    .attr("class", "node")
    .call(force.drag); //响应鼠标拖拽事件 //节点添加圆形图案 node.append("svg:circle").attr("r", 10)
    .style("fill", function(){ return random_color();
    })
    .style("stroke", "#FFF").style("stroke-width", 3);
    node.append("text")
      .attr("dx", 12)
      .attr("dy", ".36em")
      .text(function(d) { return d.name }); //绑定tick事件 force.on("tick", function() { link.attr("x1", function(d) { return d.source.x; })
      .attr("y1", function(d) { return d.source.y; })
      .attr("x2", function(d) { return d.target.x; })
      .attr("y2", function(d) { return d.target.y; });
    node.attr("transform", function(d) { return "translate(" + d.x + "," + d.y + ")"; });
  });
}
$(function(){ draw();
}); </script> </head> <body> <div id="canvas"> <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width="100%" height="300"></svg> </div> </body> </html> 

 

本文链接:http://bookshadow.com/weblog/2014/11/04/d3js-force-directed-graph/
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出处!书影博客保留对文章的所有权利。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3d-force-graph力导向树(DAG模式)的使用

前端达人

首先3d-force-graph在码云或者github直接搜索,它的文档确实有点少。这个插件用了3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痛苦,也有粗心大意所导致的。

好的,我们现在讲解一下这个插件中的导向树DAG模式

我的案例都会基于Vue开发,创建项目等等我们进不说了,进入正题。

步骤:1.安装:npm i 3d-force-graph (我安装的是"3d-force-graph": “^1.67.5”,)
2.导入 import ForceGraph from ‘3d-force-graph’;

首先注意点:
1.不要全部cv我的代码,或者光放文档中的代码,我们要依据后台数据实际看问题,但是基本的代码步骤是差不多的,但是也不要全CV,不然你的浏览器会报错,而且你以为错误是你的逻辑问题,实际上是cv多了的问题(这一点使我耽误了半天的时间)
2. 数据处理设计到了递归等,数据接口我就不写了

在模板中定义:

<template>
  <div class="wrap"></div>
</template> 
  • 1
  • 2
  • 3
import ForceGraph from '3d-force-graph'; // 导入 import { subjectList } from '../src/request/api'; // 掉数据的接口 
  • 1
  • 2
 data() { return { // 源数据 sourceData: null, // 力导向图数据 nodes: [], links: [], ForceGraphData: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初始话完成

 async created() { // 获取数据接口 try { const { data: res } = await subjectList(); this.sourceData = res.data; console.log(this.sourceData); } catch (err) { console.log(err); } this.digui(this.sourceData); // 递归处理数据 this.SetForce(); // 调用力导向图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进入数据

methods: { // 1.先定义数据 // 首先定义nodes数据;节点数据 设计递归定义方法 digui(data) { data.children.forEach(item => { if (item.children) { this.digui(item); } const nodeObjs = {}; nodeObjs.name = item.name; nodeObjs.id = item.id; nodeObjs.level = item.level; nodeObjs.parent_id = item.parent_id; nodeObjs.has_children = item.has_children; const linksObjs = {}; linksObjs.source = item.parent_id; linksObjs.target = item.id; this.nodes.push(nodeObjs); this.links.push(linksObjs);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后端返回的数据是格式我们需要用递归地方法把他们处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知道插件的节点是nodes数据,连线是links数据,links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有source和target,source的是连线的开始端,target是连线的结束端,source的是parent_id,target的是id,也就是依据数据进行连接,这一不懂的话可以看看这个插件的这个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继续,处理完的数据是nodes数据后端数据返回的每一项包括children下的每一项,links数据是每一项是的target:id和source:parent_id
处理数据完成,下一部在methods中设置力导向图的函数

 // 设置力导向图 SetForce() { // 这里在最想面插入了一条数据是因为后端返还的数据和依据插件的机制需要我在最前面插入一条最起点的数据  //也就是这条数据就是起源,一般来说你们也会在最前面插入一条起源数据,因为后端数据差不多样式都是一样的 // 这条数据就不用在添加parent_id了,就是返回的有parent_id,而不需要添加。 this.nodes.unshift({ id: 10515, name: '化学', level: 1, }); this.ForceGraphData.links = this.links; this.ForceGraphData.nodes = this.nodes; const gukergForce = ForceGraph(); gukergForce(document.querySelector('.wrap')) // 力导向图放在容器中 记住这个容器在样式中要给大小 .graphData(this.ForceGraphData)// 这条就是数据源 .dagMode('td') // 模式有很多选择,我选择的td,自上而下的格式,文档中有选择,你们按自己需求选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现在一个简单的力导向树就出来了,随项目的需求你可在节点加图片,你需要import * as THREE from ‘three’;这个包不用下载,直接导入就可以,

 const gukergForce = ForceGraph(); // 力导向图放在容器中 gukergForce(document.querySelector('.wrap')) .graphData(this.ForceGraphData) .dagLevelDistance(70) // 两点直接的距离 .dagMode('td') .nodeResolution(50) // 较高的值产生较光滑的球体。 .nodeThreeObject(node => { .nodeThreeObject(node => { if (node.level === 1) { console.log('你好'); } let imgTexture = ''; if (node.level === 1) { imgTexture = new THREE.TextureLoader().load(require('./assets/1.png')); } else if (node.level === 2) { imgTexture = new THREE.TextureLoader().load(require('./assets/2.png')); } else if (node.level === 3) { imgTexture = new THREE.TextureLoader().load(require('./assets/3.png')); } else if (node.level === 4) { imgTexture = new THREE.TextureLoader().load(require('./assets/4.png')); } else if (node.level === 5) { imgTexture = new THREE.TextureLoader().load(require('./assets/5.png')); } const material = new THREE.SpriteMaterial({ map: imgTexture }); const sprite = new THREE.Sprite(material); if (node.level === 1) { sprite.scale.set(50, 45); return sprite; } else if (node.level === 2) { sprite.scale.set(20, 20); return sprite; } if (node.level === 3) { sprite.scale.set(30, 30); return sprite; } if (node.level === 4) { sprite.scale.set(20, 15); return sprite; } if (node.level === 5) { sprite.scale.set(20, 20); return sprite;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其实由谁解决了它节点之间不重复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谢谢




转自:csdn论坛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

资深UI设计者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位设计师,他在业内被誉为是“信息可视化设计”领域的天花板。一提到信息可视化这么高大上的词,相信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在日益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中,将信息图表化已经是一名设计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举些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公共场合中,我们看到的交通标志,以及用来显示地理位置的地图、将时间具象化的时刻表等等,这些数据都以某种图形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周围。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而信息可视化领域也不仅仅是将简单的数据绘制成图表那么简单,比如要弄清楚社会中隐藏着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新观点的提出和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这种并不以信息为主导,而是着重于根据创建者的主题来选择要传达的信息,并寻求接收者的主动解释。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设计大神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中野豪雄 TAKEO NAKANO 图形设计师

1977 年出生于东京都。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师从著名设计师胜井三雄。2005 年设立中野设计事务所。以信息的构造化和上下文的可视化为主题,在各种领域探索图形设计的可能性。日本 typographic 年鉴大奖赛,同最佳作品,造书装帧比赛经济产业大臣奖等获奖。入选世界海报三年展和拉哈蒂国际海报双年展等。作为邀请作家参加了国际泰晤士报双年展“首尔 2011”。文艺博物馆永久收藏。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教授。

咱们先来看看中野老师平时的作品都长什么样吧!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是不是很厉害!但说实话,这种信息的密度,工作量绝对是巨大的!而在一些访谈中,中野老师也明确指出,自己更倾向于采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做设计,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传达目标,同时也由于对比的存在,进而产生崭新的视角。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图中我们现在看到的信息可视化海报,是 graphic trial 2015 的一次展览。老师一共设计了五张 B1 大小的凸版印刷海报。内容是关于地震的四年时间里,哪些话题被人们报道直到事件完结,然后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大数据为主的信息社会中,思考有关制作印刷物的意义。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人们在地震发生时,所接受到的信息,就像图中展示的这样,是从喧嚣到日常化的推移和演变,老师会考虑到,促进这个过程的因素和推动力是否能够被可视化。从当代语言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想象着是否能将这个语言本身地图话。从而建立起一个提供人们思考的平台,这也是平面设计能否引发舆论争议的关键。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首先我们从信息收集的角度来向大家讲解,这张图是国立情报研究所的北本先生制作的数据图,搜索关键词是“受灾地”。图中折线展示的是,受灾四年间,相关词被搜索的高峰和频率。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张语言地图是如何被延展出来的,常规情况下,我们形容时间的话,当然会使用线性的横向时间轴。而中野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将时间轴以环形的方式呈现,并且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差异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五张海报,分别从受灾后第一个月、半年后、一年后、两年后以及四年后展开。呈现出由远到近的视角变化,第一张海报中,展示的是受灾后 31 天内的变化,逐渐到最后一样,受灾后 1460 天时,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的关注转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老师从北本先生那里得到的数据,大概可以划分成四个种类,分别是时间、主题的力度、语言关键词频繁出现的次数以及与东日本大地震的关联度。时间就是刚刚提到的,以环形角度的方式呈现。话题的力度越高,就会离中心越近,反之就越远。频率则是按照关键词出现的数量,以圆的大小来呈现。另外也通过颜色来区分与地震话题相关的词语。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一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四年

最终就呈现出了这样的画面,首先这个项目是单人项目,所以合成这样图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请到了一些研究者对这个项目进行一些帮助。整个海报的重量据说非常重,拿起来大约有二十四千克。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如果使用常规的四色印刷的话,也就需要利用青品黄黑去合成不同的颜色。不过这样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于是老师选择了专色印制,也就是每一种颜色都单独去印制一版。单独印制一张海报,就需要反复印刷 16 版。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其中的黑色,也就是全部 16 版叠压到一块的效果,可以说是黑中之黑了。当然这个黑色也是有所比喻的,也就是庞大的信息是无法单独存在的,当所有信息混在一起,才能比对出彼此的联系。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第一张图展示的是灾害发生时的第一个月,画面中展示了很多的圆圈,大部分都发生在外圆,也就是说当时各种各样的搜索关键词,与灾害相关联,被搜索的频率非常高。在色彩的区分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相当强大的热度。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是两年后的情况,也就是说圆的一半就是一年,左半边就是第二年,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前半年使用的暖色是比较多的,当来到了后半年时,话题热度逐渐冷却的样子。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来到第四年的时候,也就是圆的四分之一是一年。右半边展示的是过去来年的样子,而左半边就是又过了两年之后的样子。整个图标展示的是起点“311”大地震动开始的日期,直到截止四年后的 3 月 11 日。

可以看到暖色的部分逐渐变得零星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比较有规律的分布呢,那是因为暖色出现的位置都是所谓的纪念日,也就是人们会想起那次事件的日期。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比如其中烟花这个词,就是从灾难过后才开始频繁出现的,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灾难的一种寄托,人们期盼着生活能够回归正轨。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样的可视化设计,意义在于人们能够通过它,俯瞰全局,通过使用宏观的视野来连接新的视角,让人们意识到它们没有注意到的观点。各个词语,会根据时间轴的变化与联动,起到唤醒记忆的作用。通过这个设计作品投影人们过去的经历。

它是从整体到部分之间的一种信息差异。就图的整体视角来看,它表示了“人们遗忘的节奏”,进而对遗忘进行批判。另外从图的部分视角出发,它表示了“记忆的意外发现”包含了对回忆的期待。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中野老师很厉害呢。那么接下来,咱们再来看看他的成长经历

成为一名设计师的契机有很多,比如父母是设计师,或者是有看过一部激动人心的电影海报,想要成为一名从业人员。可中野老师选择设计这个专业时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他选择的了一种极度理性的方法,逐一排除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但这种做法本身就很难,最终中野犹豫着要不要选择美术专业。始终没有鼓足勇气的他,还是向附近的预备校老师请教了这个事情。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听了中野的情况后,老师的评价是,他觉得中野很适合平面设计这个专业,还问他要不要试试呢?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因此在报考志愿里,中野写下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和多摩美术大学。如果按照主角光环的剧本,这个时候,中野老师应该就已经平步青云,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然而现实却是,在第一次考试中,他却落榜了。作为“差生”的他,周围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插画、摄影甚至编程,这样的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几乎占据了大多数。在这样的环境里,中野老师当时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长,对于不善于表达的他,在当时感到很无奈。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那时的他一直在问自己。我的特长是什么?我的兴趣点是什么?有次散步的机会,他终于得到了灵感。那就是虽然自己没办法做出特别厉害的作品,但踏踏实实的绘制图形却是可行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当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于是在一次研究宋体(明朝体)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做一本书去记录这段悠久历史的想法。他想通过探索历史的过程,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当从宏观角度看待一段历史的进程,通过推演,人们总能或多或少看到未来的一些可能性。通过研究书籍的过去,会发现最初的书籍形态起源与泥板,也就是说,从人类发展初期就存在了书的概念。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研究,信息的宏观样貌,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待的话,会发现人们通常能够了解到的信息其实并不多,当从更高的维度看到相同的事件时,是能够展现出事物本质的。所以在之后做视觉图表作品时,中野就开始有意识的展现从整体到局部之间的相互对照。

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中野老师还有哪些精彩的作品吧!

以信息结构和文章脉络的可视化设计为主题,探索各个领域中平面设计的可能性。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 这是中野老师从 2012 年到 2013 年期间,为建筑杂志设计的封面,因为是月刊,所以在两年时间里,一共做了 24 本。

杂志的内容主要和灾害相关,比如第一版,是关于日本东北地区的一些内容、第二本是关于海啸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建筑产业、能源、以及关于福岛灾难重建等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每本杂志都有各自的特征,数据来源主要由政府以及大学中的一些数据研究者们提供。当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中野老师需要甄别哪些内容是需要保留的,哪些是需要删减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怎样才能将这些数据清晰的传达给读者”这类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览是 2018 的时候,中野老师在印刷博物馆策划的一个天文学与印刷的展览 。主要展览的是 15 世纪到 18 世纪的书籍和印刷物。希望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向大家展现天文学与印刷之间的关系。画面中左上角的同心圆,是哥白尼提出的太阳中心说,从此人们开始以全新的视野观察这个世界。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是这个展览的宣传单页,博物馆的宣传单页通常都是 A4 尺寸的,最初老师设计了八张相同的传单页面。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随后最终通过局部特写的方式,构建出了八种不同的传单样式。如果全部收集完全,可以拼接成完成了一个大画面。

从天文学和印刷术之间的关系开始发展联想,结合了天文学,哲学、数学等等一些学科,统一展现出了宇宙的这个概念。老师分别从三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分别是“秩序”“整合”“规格”。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如果把文字去掉,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张插图,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需要做成这个样子。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里的横轴代表着时间,竖轴代表着规模,画面顶部展现的是关于宇宙的图像,而下方主要以人的视角,展现了地球的图像。学术本身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理论之上,前人建立起的理论,可能会被后来者推翻重建,逐步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天文学。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览中会展示各种各样的宇宙学理论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宇宙论,去展现这个世界的演变。让人们随着时间的进程,在各种学术体系中了解了文明的变迁,通过图像让观赏者提前在脑海中呈现出视觉化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从看到这个宣传画面的那一刻起,这个展览的内容就已经开始了。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这个展会的名字叫《改变世界的信息》,画面长度有 12 米左右,这个画面是展会的入口处。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受到贫困和灾难的人群,占据着百分之七十的人群。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中野老师针对这一点,将世界各个地区以及不同的国家,把其受灾的程度和数据都集中到了一块。分别是水资源、粮食、能源、医疗、住房、交通、识字率、通讯等问题。一共有一百多个国家。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通过这个图,我们会发现这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比如说水的问题就和所有的内容都有关系。整个图标并非是想要解决某些问题,而是希望人们在看到它们时,能够从中发现到一些问题。

信息可视化是什么?来看看日本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

通过人们的议论,去碰撞出全新的思考。由此可以知道,图表设计其实是对社会非常有帮助的设计领域。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花瓣   作者:研习社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通过设计驱动产品的增长设计

资深UI设计者

在《增长黑客》中有这样一句话“If you are not growing,then you are dying!”(如果企业不在增长,那么就在衰亡!),这话也适用于个人。人生毕竟不像企业,是非成败,似乎都无可厚非,所以我们常常放飞自我偏离轨道,以至于有时候不得不提醒自己“不在成长,就在消亡”。我们来人间一趟,有没有全力以赴想要成全的事?可以反复尝试、不断接近吗?所以,我认为,增长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在学生时代读书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分数与排名能增长,在企业上班工作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收入能增长,当我们创业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企业的业绩能增长,增长是长期伴随着我们生活的一个指数。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了“量化一切”的概念,即一切都可以用数据来衡量。其实,在“数字敏感”的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销量”、电影票房、百大up主、文章阅读10w+等等,我们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用数据丈量着一切。

增长设计这个概念好像是最近几年才广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才熟知,成为每个互联网er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是中国经济数字化腾飞发展的十年,我们90后更是亲身见证着互联网企业的成长,“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我们关于用户增长也是在不断的迭代的,从最早期的雏形AIDA法则,由路易斯提出推销模式,西方推销学中一个重要的公式,AIDA法则也称“爱达”公式,然后到2007年的facebook,提出这个概念,即,我们知道我们的广告费是浪费掉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于是,精于广告投放的facebook便通过科学的,可复制性,可以被检测的广告投放可以帮助于其他企业做好用户增长,然后便是我们知道后期比较流行的AARRR海盗模型这样更加精细的用户增长策略.


2.1 关于增长设计


在近几年我们经历了从互联网市场在基本火热到冷静,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开始消失,“增长黑客”与“用户增长”这两个概念开始慢慢火爆开来,我们国内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从业人员也开始重视用户增长。

企业的增长,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成长,所以企业能否保持增长,是老板和员工都比较关心的一件事,因为企业只有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才能保证大家在未来继续过上好日子。以前传统企业做增长可能就是通过赞助冠名一个很火的电视栏目,或者请个明星作为企业产品代言人,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实现快速增长。但是这几年我们可能也发现了,传统意义上的营销手段似乎不太管用了。因为以前我们从在电视和传统纸媒上获取信息的用户都慢慢转移到朋友圈、B站、抖音等互联网头部平台,过去的传统营销三板斧来拉动企业业绩的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我们发现,在2017 年可口可乐宣布取消 CMO(首席营销官),由 CGO(首席增长官)替代,以增长为中心的各个职位在招聘网站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

看到这里,这些好像和我们从事Ui视觉工作的好像关系并不是很大,而恰恰相反,我认为用户增长设计并不是一套虚无缥缈的说辞,而是一种能够与团队协助的工作形式,在一个产品团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关于用户增长设计方面的知识。

我们所知道的产品是为用户在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的需求,所以我们所理解的增长设计便是产品创造了价值,而增长设计是将产品的价值放大传递,让更多的人去发现。


2.20 关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增长设计


而我们体验设计师更多关注在做产品增长设计的时候尽可能的不去伤害到用户,以同理心去思考做增长设计的策略。这个我们会称为用户增长设计(User Growth Design),即简称UGD,简单的理解为用户增长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去做用户的增长。

让产品简单到“傻瓜”也能操作,是乔布斯和张小龙做产品的核心理念。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过,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我要经过5~10分钟的酝酿才能达到傻瓜状态,马化腾需要1分钟,功力最深的是乔布斯,传说他能在专家和傻瓜之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即所谓的Stayfoolish。”

当然,此傻瓜不是彼傻瓜,而是一种跳出当下局限的外行心态,是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是操作、带有同理心去思考产品,这样才会更容易发现产品本质上的问题和抓住真痛点,找到影响用户增长的关键因素。

2.30 设计师该如何去做设计增长


我们设计师要想所做的用户增长肯定不是去街上发个小广告,去地铁上拿着产品的下载二维码让用户去下载我们的产品,我们设计师着手的设计增长范围还是从用户体验去入手的,所以我们在考虑提升产品数据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公司现在想要提升产品的成交额,我们设计师肯定不会提出的方案肯定不会是让公司去请个明星代言来吸引用户下单之类的,我们设计事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用户在下单过程中的流畅感,如何缩短路径,让用户能方便成交,所以我们设计师的增长观一定是在产品现有的基础上,提升用户的体验,尽量让用户有良好的体验下来提升用户的数据增长。


2.40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增长设计


那我们产品都是来自五花八门的类目,那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增长或者以什么样的形式做增长合适呢?在增长设计概念最火热的几年,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做服务于医疗聚合类的设计同学去给面试官讲他们这个产品的怎么做用户增长的,其中讲到他们通过如何通过增长策略去拉动用户增长,如何留住用户,面试官听完,反问了一句,那们这个增长设计的策略是通过给城市投病毒导致那么多人生病的吗?

所以,世间万物的增长都需要条件,用户的增长需要内在的动力,不能浮于表面,需要认清内在动力这样才能有助我们找到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合理有针对性的部署资源和策略。


(1)C端产品如何做增长设计


C 端的产品,一般是个人消费场景,单一决策购买,所以我们需要给用户持续使用产品的动力,即产品可以持续给用户提供其他产品无法提供的价值。用户在使用产品获得价值提升,例如获得友情、愉快、知识、优惠、收入等等,用户才会继续使用,甚至会给身边的好友去推荐。

例如我们的国民软件微信,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带来了免费通话和朋友圈和这个门槛最低的社交网络,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去展示和表达,我们微信上的各种”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多少级的同学“群成为我们去维系友情亲情的宝地,现在我们通过扫一扫便可以完成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信独有的社交属性促成了巨大的网状人际关系,让用户自发的去加入,并难以离开。在2020年3月底QuestMobile提供的数据来看,微信活跃用户180日留存率为95.5%,位于常用APP用户留存率排行的首位,拥有如此高的用户长期留存,可见微信为用户提供的价值之大。

所以C端的产品只有能为用户提供价值,用户才会选择留下,甚至会主动传播为产品带来更多有价值的用户,这才是最理想的、良性的用户增长。


(2)B端产品如何做增长设计


B端的产品和C端的产品不同,B端的产品往往是做决策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能决定购买的人并不是产品的使用者,他们只是负责采购的,另外有的采购量比较大的企业往往和销售的人脉关系挂钩,

但是阿里的团队通过不断的深耕B端的市场发现,虽然 To B 增长很难,但在中小企业的增长很有机会。一般的中小企业,使用的人数不是特别多,一般都是5人以内的使用者,这类企业能决定购买和使用者是同一类的人,所以它会与我们C端的购买决策的路径比较相似。另外中小企业的数量也是比较多,所以这块的市场还是有挖掘空间的。


2.50 什么是用户的增长设计


用户增长设计设计其实就是从吸引新用户的注意力到产品能给用户一些价值最后用户认可我们产品的过程,这是一个从短期流量到长效流量转化的过程,


(1)用户的吸引力(获客)


我们一般获取用户的方式最直接便是去投放广或者软文推广,用户通过点击下载APP来访问我们的产品界面,在我们的产品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一直周而复始,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反正,产品的内容没能吸引用户,这时候,用户便会退出产品,也就是用户的流失。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围绕着三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使用者(人)”、“使用场景”、“用户行为”,我们需要明确用户的使用路径中,产生行为的原因和流失的因素。


(2)用户的注意力(激活)


我们在设计中怎么通过设计策略去避免用户的流失呢?我们需要去引导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我们产品有认可,都可以有效的去避免用户的流失,


·如何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我们怎么去衡量我们的产品是否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呢?根据Alibaba Design Ucan 2020所提出的一个公式。用户的注意力=心理需求*视线所及,用户的注意力是用户的心里所想和目标所看到的交汇,当产品给用户看到的信息是用户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这时候,用户便会点击进入,所以通常曝光率则可以验证用户在产品使用中的注意力。


例如,我们在浏览商品的时候,我们的目标首先关注的商品的品牌然后是名称和价格,我们用户心里想的可能是哪个品牌会比较可靠,哪个的价值比较低,有没有我常用的品牌,视线所及便是我们展现给用户的列表,当用户看到某品牌有我喜欢的明星的代言或者喜欢明星的同款,这便是用户所想的。当满足这些前置条件,用户便会产生点击行为。


·如何引导用户认同我们的产品


我们想要用户去认可我们产品的价值,我们需要了解用户,了解用户可以从三个关键因素去入手,1.用户群体,2.认同目标,3.说服用户



例如当新用户进去拼多多后,界面会弹出新人的专享红包,引导新人用户的点击,下一个页面便是弹出手气最佳的红包,最后展示页面出现现在限时下单全额度返利的banner,每一个页面的场景关联度极强。一步一步的去说服用户去下单、有效的提升用户点击率。从而提升新用户的首次下单的增长。


(3)用户的安全感(留存)


张小龙曾提出一个产品观叫“用完即走”,与我们常常提到的“留存”“粘性”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其实我理解的用完即走便是产品其实不想让用户离开,我们的产品能给用户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无论是在产品的易用性还是在产品体验层面,都可以保持高效,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愉悦感,让用户迁移成本提升,便是用完即走后的恋恋不忘、

例如早期的打车软件和团购软件,那时候用户在网上打车和线上支付习惯还没养成,对产品的模式的认同度还不够,所以,那时候打车软件和团购软件给予人的确定的心理印象便是,你在我这里支付购买会便宜。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给用户一个用了该软件确实会便宜的心理安全感,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留存。

我们平时准备出门或者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我们都会使用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看下路上是否堵车,我们这次出行走哪条路需要用时多久,以方便我们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出行方式。

我们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之前的数据,也可以分析出产品一些不一样的改版点,我们能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能更好的去度量我们的设计,所以设计师在学习如何增长设计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产品的数据知识,我们分析一款产品的时候,通过比较关注的点是用户、需求和数据。

当我们的产品上线或者上新某一个功能的时候,往往用户的意见反馈代表的是个体的声音,而数据是用户对于产品的客观反馈,数据的变化能代表用户对产品的态度,所以,设计师要是能读一些数据报表,那么我们可以从体验设计师角度去给产品迭代的时候能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辅助我们所服务企业的app的成长。


3.10 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数据如如何产生的,比较深的知识是不需要我们去深挖的,我们日常接触到数据反馈都是来自产品的“埋点”,而埋点数据的获取通常通过第三方的工具进行获取,比较常见的数据分析企业有友盟、七麦、GrowingIO等,这些工具可以在我们想要的页面或者功能按钮上添加监听功能,当条件被满足的时候,便会完成一次数据的统计,埋点需要提供两个关键的信息:一是需要埋点的内容,二是埋点的名称,这可以方便我们以后快速的找到相关的数据,当埋点完成后,产品上线就会检测用户的行为动作,当用户进入我们的“埋点"界面或者功能的时候,后台系统就会上报数据,我们就会收到数据反馈,但是在现实工作的场景可能比这个要复杂的多,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在灵活应变。

3.20 设计师为什么要了解数据


我们对一款的产品的优化可能有很多层面的思考,但是我们去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则是对当前产品最有价值的参考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无论是对产品的规划还是对设计师下一步的工作开展都是比较重要的指标,因为用户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可能不会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心话。

例如我们去面试的时候,在一番精心的准备和问答之后,我们在面试结束之后,如果去问面试官“您觉得我这样面试表现怎样”,有的面试官可能会就你这次的变现去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点评或者建议,但是有可能你那场面试因为外部的原因会失常发挥,但有的面试官可能会照顾你的面子,可能会说表现的还可以之类的话来安慰你,但是面试官最后会不会录用你这点他肯定不会作假,所以有时候我们在分析用户行为及操作路径的时候,一些用户的数据表现便是我们对产品优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通常将数据的指标分为三大类:1.用户相关指标、2.用户行为指标、3.业务数据指标



3.30 用户相关指标


我们常见的与用户相关的指数有像DAU、MAU、新增人数等,我们需要了解的数据为1.用户的活跃指数,2.用户的留存率,3.人均使用时长。

3.31 用户的活跃指数


在互联网行业里,通常我们会通过拉新把客户引过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一部分客户逐渐流失了。那些留下来的人或者是经常回访我们公司网站 / App 的人就称为留存。

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网站 / App 等有过任意行为的用户,称之为这个网站 / App 这段时间的活跃用户,这个任意行为可以是访问网站、打开 App 等等。

我们常见的用户指标有「日活」 即日活跃用户量,缩写为DAU,,缩「周活」 即周活跃用户量,缩写为WAU,「月活」 即月活跃用户量,缩写为MAU。


3.32 用户的留存率


留存率是最能反映一个产品是否对用户有吸引力的指标,一般的留存率是基于某个时间段而得出的结论,例如我们常常听说的次日留存和七日留存率。

次日的留存率计算公式为:当天拉新的用户中,次日留存率=在注册的第二天继续登录/第一天拉新用户的总数量

七日留存率的计算公式为:在第一天拉进的用户中,七日留存率=在注册七天后还有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拉新的用户总数。




3.33 人均使用时长


人均使用时长通常是对内容和游戏类的参考价值的很大,它可衡量我们产品是否做的比较优秀,能不能留住用户的注意力。如果我们做的是工具类的产品,例如计算机之类的,这个时候的人均使用比较长,说明我们的产品可能出现了问题,无法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得到他想要结果。

人均使用时长的计算公式为:人均使用时长= 总活跃时长 /总活跃用户数。


3.40 用户行为指标


用户行为相关常见的指数有用户的页面访问量率、转化率等指标。



3.41 页面访问量率


我们对页面的访问流量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PV(page View)即页面浏览量,另外一UV(UniqueVisitor):独立访客数。

PV(page View)也就是页面浏览量,即你每观看一次就会涨一个PV,类似于B站的播放量,我们每个账户只要点开观看一次视频,播放量就会增长一次,关闭在打开,也会在增长一次,所以我们每播放一次,便会涨一个PV值。

UV(UniqueVisitor):也就是独立访客数,类似于腾讯视频和优酷的播放量,每个账户点进去播放只会增长一个播放量,你再关闭再点进去也只涨一个VU值。在正常情况下是依靠浏览器的cookies来确定访客是否为独立访客之前是否访问过该页面。


(1) UV的类别


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 我们会将不同的点击率来划分,从而更好的可以来统计数据来分析。我们将UV分为:1.

曝光UV ,2.点击UV , 3.意向UV。



·曝光UV


曝光UV即曝光在视野内的用户数,例如我们在京东或者天猫去搜索某个产品进入了搜索的feed列表页的时候,当我在当前的列表停留2-3秒的时候,都可以算一次曝光UV。


·点击UV


点击UV即有点击行为的用户数,例如我们在京东或者天猫去搜索某个产品进入了搜索的feed列表页的时候,我点击某个商品进去了详情页,那么就可以算一个有效的点击UV。


·意向UV


意向UV即进入意向页面的用户数,例如我现在想去买一个Macbookpro, 我在B站看完关于Macbookpro,的评测视频,在百度看完Macbookpro的参数后,我在去天猫和京东去搜索进行比价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就属于意向UV,在举个我们比价常见的例子,当我们在百度搜索宝马的时候,排在前面的经常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关于车的广告,在百度看来,我们便是想去买车的意向UV,是有机会促成交易的。

所以我们看用户对我们的产品或者活动是否感兴趣,便可以看看PV和VU的数据如何。

3.42 页面的转化率


页面的转化率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比较关心的数据为,我们的任何运营活动和产品的推广都是为了转化用户的时间或者金钱,我们费尽心思的用户点击进来,也都是为了转化用户的购买。

用户的注册、下单、登录和复购都可以用转化率来进行量化,我们根据产品不同的情况来制定转化率的指标。通常我们计算转化率:产生购买行为的户人数/总的用户访客* 100%。例如我们这个页面访问人数是1000,接下来有100人进行了购买的行动,那么我们页面转化率为:100/1000*100%=10%的转化率。


(1)意向用户转化率


意向用户转化率,即意向Intention Click Value Rate,简称意向UV CVR,是通过直观科学的角度去评判需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意向用户转化率一般用来衡量用户访购行为,是可以通过该指数去发现问题中隐藏的核心问题的依据,非意向UV的转化流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意向UV的流失往往跟产品体验有更大关联性,通常计算的方法为:产生购买行为的客户人数/所有到达店铺的意向访人数* 100%。

例如像民宿和酒店类的APP的核心转化率是客房的预定量,像B站和西瓜的核心转换率则是用户评论和点赞。


3.43  页面的点击率与意向率


通常我们在曝光UV和点击UV直接会有一个点击率的关系,Click-thougphRate,简写为CTR,即点击数占展示次数的百分比,通常的计算形式为,点击率=点击次数/页面访问次数,

在曝光UV与意向UV之前也有一个比例关系,叫意向率,即意向UV占曝光UV的比例关系,通常用以衡量运营活动或者功能的导流能力,主要用来看用户的质量,通常的计算方式是意向率=意向UV/占曝光UV。

3.43 跳出率


跳出率是在设计用的比较少的一个数据,一般是运营人员会关心的数据指标。指的是用户通过搜索点击进入该商品的详情页,只是简单的浏览一遍就关掉了页面,在该页面没有任何的活动行为我们称之为一次跳出行为。

跳出率的计算公式为:页面的跳出率=一个页面离开的次数/总的访问次数*100%


3.50 业务数据指标


我们对业务的数据指标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一是免费供用户使用的产品,例如微信、B站等产品,我们更多的关注用户的使用时长和停留时长。二是需要用户有购买行为产品,例如淘宝、拼多多和京东之类的,这里的产品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GMV和ARPU等指数。



3.51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简称为GMV,指标通常称为网站成交金额,属于电商平台企业成交类指标,主要指拍下订单的总金额,包含付款和未付款两部分。

GMV反映的是电商平台直观的成绩,但在电商行业,GMV包括拍下未支付的订单金额,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3.52 ARPU


ARPU是 “The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的缩写,译为每用户平均收入或平均每用户收入。也可以理解为单个用户的价值。

通常的ARPU用来反映这个产品在这段时间内从单个用户获得的利润和收益,通常用来计算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作用:它是 App 成功的指标,是用户忠诚度的反应,是预测用户增长的工具。简单来说,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是驱动移动市场预算的动力。它会告诉你每个用户值多少钱;你应该花多少成本去获取一个用户。

ARPU的计算公式为:ARPU=在指定时期总收入/指定时期的付费用户的总数*100%。

3.53 付费率


付费率是用来衡量用户转化行为的指标,通常所有用户和付费用户之间的一个转化比率。我们前面说到的ARPU值是付费用户的人数来计算的,我们通常会把付费率和ARPU值放在一起分析。一般该产品的付费率越高,这说明用户对该产品的认可度越高。

我们的产品每个阶段的增长指标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定义。每个时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基础的数据有了认识和了解之后,我们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去实践在我们自己的产品中。


4.10 提升列表CTR的设计策略


我们产品中很多时候,我们的设计做的是否合理,我们的商品类别该怎么去排序,都和CTR的数据去挂钩,产品中的很多核心的数据也需要CTR等基础数据去做支撑,那么我们一起来复盘下提升列表的CTR策略点:1.增加影响用户决策的信息,2.梳理列表的信息层级,3.新增适当的交互,4.标题优化(非设计角度)

4.11 增加影响用户决策的信息


平时我们在逛街的时候一定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当一条街上开了很多店的时候,每个店铺一定会派出自己店铺长相比较甜美的店员或者比较擅长口播的店员在自己店前面进行“吆喝”,比较小的店铺就算人手不足也会用音箱去反复播放店内的促销信息,这些策略都是为了在众多的店铺中去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力。

那么我们做设计也是一样的原理,我们在在做列表时候,想要提升用户击我们的列表进入详情页的意愿,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用户对什么样的信息比较感兴趣,我们将它整理并放出来,从而达到吸引用户来点击。


4.12 梳理列表的信息层级


我们平时去逛超市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个类目的货架前都会摆放特价或者促销力度比较的商品的合集,理货员会将他们放在一起,这样,对于价格敏感的会直接过去挑选。

我们在梳理列表的信息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将用户比较关注的信息或者产品的卖点信息层级抬高,减少用户在挑选时候的跳出率。


4.13 新增适当的交互


我们想提升列表的点击率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是入口,就是想办法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列表,让质变产生量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改进交互的操作入手,让让用户看的比较多的列表交互。


(1)十字交互


因为这种形式的设计他占用的位置比较少,且只需用用户通过手指左右去滑动,便可以查看更多的信息列表或者产品列表。

(2)随机的列表


在交互层面另外一个可以让用户看的更多的设计形式便是点击就换一批,这样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我每次点击过后的详情列表和产品列表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每一次点击都会有新的“多巴胺”去刺激用户再次去点击“换一批”按钮,从而达到让用户看到更多的列表,以质变产生量变。

4.14 标题优化(非设计角度)


(1)美化标题


我们经常上网经常浏览新闻的朋友一定知道有个词叫做“标题党”,简单的来说就是标题经常以夸张、“故弄玄虚”的方式出现,UC是众多平台中运用标题“最好的楷模”,所以网民也会亲切的称之“UC震惊部”,所以一个列表流的标题对点击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2)字符限制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当标题显示不全的时候,用户对信息传递无法感知的时候, 我们取再好的标题也是没用的,也许关键信息会被省略掉,所以我们在设计标题的时候,也可以限制标题可输入的字数,避免文字的缩略显示,让用户可以完全看清标题的意思,提升用户的点击欲望。


4.20 上新功能如何提升CTR


我们产品在上新一个新功能的时候,我i们如何布局能去让用户从熟悉到使用我们的新功能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需要慢慢的去引导用户,我们可以从一下策略去去入手:1.替换用户习惯的功能,2.把控出现时间,3.用动态吸引注意力,4.合理划分功能层级.、

4.21 替换用户习惯点击的功能(按钮)


我们每个都会有自己的习惯性的动作,例如我们习惯左手写字,右手拿筷子吃饭,我们每天回家习惯性的走同一条路,这些都是我们下意识的动作,是不需要经过思考的意识,那我们在软件的使用中,也会有这样的习惯,例如,通常底Tap栏的图标第一个通常是首页或者软件的主要功能,而最后一个通常会放个人中心,这也是我们在软件使用的中的共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人下意识的习惯将常用的功能与新功能去替换,用户便会在下意识的惯性中去点错,例如网易云音乐为了推广“云村”功能,便会将以前在最后一个的“我的”给替换成“云村,会导致很多用户的下意识的动作点错而提升新上的功能”云村“的点击率。

4.22 把控出现时间


我们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当我路过一些小吃摊的时候会觉得街边的小吃特别想吃,也特别有购买的欲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劳累的工作了,下班的时间也正是需要吃饭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街边摊的小吃特别想吃,也特别想买,因为他摆摊的时间点和位置都恰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转换到界面里也是一样的,我们想要用户去分享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等看用户在读的时候,然后在出现分享功能,这个时候如果用户读到比较精彩的内容,便会和朋友分享这篇文章,例如用户在进入商品也可以浏览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可以出现满减的红包,这都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与用户想要的,把控好了出现的时间。


4.23 用动态吸引注意力


在一些静态的元素中,突然有一个元素动起来,那么,那个动起来肯定是更吸引人的眼球的,所以我们在电商的页面页面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会动的icon和一些会动的胶囊导航,我能在付款页面也可以看到一些立即付款的按钮会忽大忽小的动起来,这都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引起我们去关注它的存在。


4.24 合理划分功能层级


我们做设计排版的时候一定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想突出,结果你却什么都没有突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用对比,将次要元素与主要功能的要做好主次的对比,这样的层次对比才有利于用户的阅读,可以分清主次。

我们在ui设计中也是一样的,要想用户快速的找到想要的功能,高频使用的功能和不常用的功能要做好强弱的设计区分,这样才能让用户一眼能看到自己想找的功能,例如美团和支付宝,都是将用户高频的操作放大并放置于顶部比较显眼的位置,方便用户去操作。


4.25 合理使用弹窗功能


我们都知道,弹窗在软件中属于级别最高的通知,就相当于学校里面的校园广告,只要打开软件的人,基本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想推广一个新功能的时候,使用弹窗是流量比较大的,但是也是比较打扰用户的,我们需要看情况而定。

4.30 提升人均使用时长的策略


软件的人均使用时长代表用户对我们人均软件关注度和我们给予用户的价值,当人均使用时长在增长的时候,说明我们的产品正在良性的增长,在提升人均使用时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1.让用户忘记时间,2.弱化用户的负面情绪,3.多变的板式消除疲劳,4.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4.31 让用户忘记时间


我们放假在家打游戏的时候,总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打着打着不知不知的天就黑了,或者打着打着天就亮了,感觉时间过的非常快,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一般打游戏的时候,游戏是会将顶部的时间状态给隐去的,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沉浸式的体验,正因为我们看不到时间,所以便会忘记这件事情,一局一局的打着游戏。例如早期的抖音,在进去界面后变会隐藏时间条,让用户在刷抖音的过程中忽略时间,所以 ,我们想要提升人均使用时长,在一些娱乐性的产品或者模式下,可以尝试着隐藏时间条,给予用户更沉浸式的体验,这样用户便会忽略时间这件事情。

4.32 弱化用户的负面情绪


我们在饭店高峰期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一般会遇到餐厅客满需要排队拿号的情况,海底捞的做法是给排队的客户免费的小零食,外界对海底捞的服务评价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有求必应,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小恩小惠,中国有古话是这样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也许我们在就餐中会有各种不满,但是海底捞都可以用他的服务去抵消客户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一般在餐厅催菜是时候,不管菜做没有,服务员都会对我们说菜正在做,都是抵消我们等待中的负面情绪,让客户不会在等待的过程中离开或者退菜。

我们在做界面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APP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各式各样异常问题,我们做设计的时候要为用户提前给考虑进去,为用户提供贴心、无微不至的服务。例如我们用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手机信号不好,有的页面加载不出来,我们需要设计有趣的加载动画和页面加载不出来的时候的占位符,告诉用户我们的APP还是在正常的运行中,不是宕机了。


4.33 多变的板式消除疲劳


我们都开车或者坐车经过高速公路,我们会发现高速公路在一条直道后马上会迎来一个弯道,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么高速公路为了节省司机开车的时候,能否直接全部设计成直线的呢?答案是不可以,除了有些地方路线的规划外,其次安全因素也很重要,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在笔直的公路长期行驶很容易导致驾驶员发生事故,这是因为在笔直的高速上行驶,驾驶员的神经长时间处于放松状态,容易麻痹大意,如果适当的时候来个转弯会提醒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减速行驶,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率。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驾驶员一旦在笔直的高速上行驶,容易产生飙车行为,谁都会想猛踩油门来追逐刺激,如果适当时候来个弯路,能够抑制飙车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故事发生率。

所以我们在设计板式布局的时候,让用户盯着单一的布局形式,用户很容易感觉到疲劳,从而会在页面跳出。我们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让用户在浏览过程中能感受到板式的变化,而不是滑到底都是一样,单一且无趣,很容易疲劳,我们设计者需要在单一的板式寻求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4.34 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我们都比较喜欢看悬疑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情节一环扣一环,线索和剧情结合的比较紧密,剧情比较扣人心弦,能激发我们对真相的探索欲,这才是我们喜欢追悬疑剧的原因之一。

所有,我们做设计时候也需要给予线索让用户去探索,让用户感受到内容源的充沛,用户才会兴趣去向下探索,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时长,所以,大部分的APP在最后一个板式都会做成瀑布流的形式,因为他在滑动的时候会不断给予用户新的提示,告诉用户你不断往下滑,都会有新的内容。

4.40 提升留存率的策略


留存率是用于反映产品的的运营情况的统计指标,我们产品的留存越高,说明我们产品很活跃,真正稳步的向前迈进,那我们在优化留存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入手:1.优化初次上手体验,2. 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用内容留住用户,3.完善奖励机制,4.增加沉没成本

4.41 优化初次上手体验


我们现在年轻人由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在使用APP的时间往往都是碎片化的,用户的持续注意力会越来越短,一个产品在初次上手的难度越高,能劝退的用户就越多,用户在上手一款产品的时候,首先会关注界面是否易于上手,能不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例如在登录的时候设计验证码登录或者第三方的快捷登录,在新用户初次进去的时候,对新功能有使用说明,用户在初次体验是很重要,有了第一次的良好体验印象,用户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回访率,这也是提升留存的第一步。



4.42 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用内容留住用户


减轻用户的使用负担是指在核心功能尽量能让用户能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让用户感受到产品对用户是有价值的,做到用完即走,例如,微信就算其他功能做在有趣,上手在简单,它的核心聊天功能做的不好,用户发一条要等很久, 我相信也不会有人去选择用它去聊天,早期的米聊,其他的功能和想法都是比较超前的,微信也是根据米聊的模式改进,但是早期米聊在即时通信领域不是很擅长,在发送消息的即时性上欠缺,导致失了先手,在手机聊天领域输了给微信。

在产品做好了核心功能,能够吸引一批忠实的种子用户,这样我们在一些附加功能,才是锦上添花,例如现在无论什么产品都喜欢做社区功能,就是希望用内容去留住用户的注意力,附加功能一般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去设计布局的(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例如微信的摇一摇是利用人想认识新的异性,扩大好友圈,汽车APP的社区功能会经常发一些车站的车模,来吸引精准用户的注意力,这些都可以提升用户再次来使用我们的产品。


4.43 完善奖励机制


我们在工作中,一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公司会设置奖励机制,当员工的绩效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公司会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反正则会触发惩罚机制,这会使得员工为了完成目标而努力工作,从而达到目标得到的奖励会触发员工的“爽点”。

这是因为这样,所以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做自己的会员体系,在加入积分商城,最后在来个签到奖励,简单来讲,就是通过给予用户一些“爽”的东西,来让用户帮我们的产品达成一些我们需要的商业目标,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户的留存率.

4.44  增加沉没成本


我们在去理发店去理发或者在去网吧上网的时候,他们都会希望我们去办理一张会员卡,在往里面存在钱,有的是存多少送多少,当我们一但存钱办理会员后,我们会惦记着我们有类似的消费的时候,都会想起我在那家店里会员还有余额,会员里的余额就是们迁移的成本。

所以共享单车会推出月卡服务,视频会员会有连续包月或者年卡套餐,甚至我们点外卖开通会员也能享受大额的折扣,让用户感觉占便宜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锁定用户,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来达到让用户再次来我们产品来消费,从而提升用户的留存率。

4.50 提升产品活跃度发力点


产品的活跃度也可以称为产品的粘性,产品的留存率是计算单次打开产品的次数。而多次打开我们的产品也可以称为产品的活跃度,或者用户对我们产品的粘性,我们去优化产品的活跃的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入手:1.让产品看起来生机勃勃,2.主动与用户沟通,3.让用户有自己的社交圈,

4.51 让产品看起来生机勃勃


我们都会有凑热闹的习惯,看到街边有人排长队我们会不自觉的看过去,所以我们在新闻看到了网红店会请人来排队,都是为了营造该店看起来很有生机,人很多,很热闹。

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需要在设计层面让用户看我们的产品也是很有热闹,很有生机,例如我们产品的运营区的图片会经常更换,让人感觉有人在运营,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用户关注的人比较少或者没关注的时候, 我们需要给用户去推荐质量比较高KOL去让用户去关注,有什么活动我也可以主动推送给用户,这都是可以让我们产品看起来有活力,从而让用户可以多次打开,提升活跃度。

4.52 主动与用户沟通


我们小时候通常会被家长教导,遇到熟人和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样会让我们看起来比较有礼貌,我们生活中也乐于和有礼貌的人去交往,因为对方会看起来比较有亲和力,比较好沟通。

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的产品也需要主动与产品去沟通,让用户去了解我们,例如,我们评论去外露,是在告诉用户我们这个商品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的肯定,也可以让用户感受到我们这个产品其实用的人还是不少的,比较有生命力。

4.53 让用户有自己的社交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无论是什么类目都有了自己的社区,淘宝有自己微淘,咸鱼有自己的鱼塘,求职找工作的APP也开放了求职讨论专区,连墨迹天气都开放了社区功能,让大家可以拍自己的当地的风景来讨论。

为什么大量的产品开始做社区功能呢?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用户能在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社交圈,只有用户有自己固定的圈子,才会有用户粘性,把路人用户转化为死忠粉,大家一起来讨论,从而达到提升产品的活跃度。

4.60 提升产品核心转化率发力点


核心转换率一般我们的用户需要走的流程比较多,我们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去删减合并流程,来保障用户无障碍的可以付款下单,我总结一下几个优化策略:1.优化核心流程,2.丰富决策信息,降低转化顾虑


4.61 优化核心流程


我们以前在放学的路上一定熟知自己家到学校的各种小道,在巷子的玩玩转转,比走大路要节省很多时间,节省了很多时间。


(1)合并优化流程


我们在做电商APP的时候,想要让用户快速下单购买也是需要提升用户的下单效率,例如我们以前输入完密码还需要点确认才能付款,现在我们在输入完第6位数密码的时候就直接付款了,现在手机的升级了指纹和面容识别后都不需要输入,就可以直接付款了,点外卖的时候,会有一键搭配购买,这都把以前复杂的步骤给整合优化,提升用户的下单效率。


(2)复杂流程分开显示,提升放弃成本


已经简化到最简单的流程仍然步骤还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流程分开展示给用户,例如我们的流程一共有12项,已经是优化的最精简了,这个时候,我们每个页面显示4个给用户去填写,如果用户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想放弃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提示他,马上就要完成了,用户想着我之前已经填写一页了,反正也没多少了,我就在坚持写一页把,例如我们常见的电商产品,现在都是支持先选购商品加入购物车,在需要购买的时候在提升用户登录并付款,避免用户还没选商品就被登录界面给阻拦了。这都是可以提升核心转化率的策略。

4.62 丰富决策信息,降低转化顾虑


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候,一般会先看看产品信息和生产品日期,然后在看看品牌,最后看看产品的价格,觉得合适就拿走付钱了,就算我们有挑选的空间,也会在这这家超市买,因为往往两家超市隔的都是比较远的,跑来跑去比较费力,但是我们在网上购物或者选东西的,换平台成本比较低,也不怎么费力,所以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能有的优势都展示出来,降低用户的下单顾虑。

例如自如租房的优势就是有管家服务,服务比较全,这是它的优势,也是我们租房的时候比较担心的,有时候房间洗衣机或者热水器坏了找人也找不到,另外就是我们商品的销量好也需要展示出来,那么多人都买了都没问题,我也肯定可以放心的下单购买,我们产品或者平台有什么优势都可以展示全,去尽力打消用户最后的心理防线,从而提升下单转化率。

5.10 确定增长指标


当我们想做增长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指标,经常我们会觉得提升哪个指标都会比较重要,然后我们在把各个指标一把抓的时候却发现与目标却是南辕北辙的背道而驰,最终是研究了很多数据指标,却仍然没做好增长设计。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每找到唯一的关键性指标,即OMTM,,全称是 One Metric That Matters,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精益数据分析》这本书中提出的,后来肖恩·艾利斯在《增长黑客》一书将其称为“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现在“北极星指标”已经称为行业的通用词汇。

北极星指标即在纷繁的产品世界中照耀着我们去走向终点的指标,它是产品走向成功的关键且唯一的指标,我们整个组织的增长目标都应该统一指向北极星指标。那么北极星指标有什么作用?

(1)明确目标:让我们避免南辕北辙,,帮助我们确定现阶段的产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我们找到清晰的目标,来促进用户的增长。

(2)集中资源:有助于减少内部的沟通成本,整合企业的人力、技术、资金等资源,明确方向,力往一处使,利出一孔。


5.11 怎么确定北极星指标


我们在前面说到北极星指标的重要性,我们前面也讲到关于很多数据指标,我们怎么可以确定符合企业定位的北极星指标呢?

北极星指标确立和我们自身的产品的属性、行业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产品和行业也对应着不同的用户和盈利模式,用户价值的不同和商业模式不同,所对应的关键指标也会不同,因此,我们要确定北极星指标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受众和我们的产品可以给受众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来盈利、

在过去互联网高速的发展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了不同品类的产品。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大致可以把互联网产品给归类为内容产品、社交产品、电商产品、工具产品、游戏等几大类目。我们可以看看不同的产品所对应的北极星指标。


5.20 怎么拆解增长指标


如果我们确定了产品的北极星指标,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任务的分配工作以及各部门的协作与协调,让每位成员能够能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我们设立的北极星指标才可能完成,这里我推荐一种在各大企业都开始推行的一种工作方式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工作法。全称为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OKR 这套系统最初由英特尔公司制定,在谷歌成立不久,被风投家约翰·都尔(John-Doerr)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除了Google以外,现如今有很多公司在使用,国外Facebook,Twitter,Linkedin,国内我知道知乎,字节跳动,明道等在使用。

通过这么多公司的使用充分说明了OKR方式的可行性,OKR在执行过程主

要以季度为周期来进行管理。

整个OKR制定是从上到下,逐级进行拆分的类似金字塔式结构,最终拆分到团队或者个人OKR。


OKR中的“O”代表我们这次工作的目标,例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阶段目标,“KR”是关键成果,就是这些目标可以通过哪些关键成功可以完成,然后还有一个Action(行动方案),这些关键成功需要通过哪些方案去达成。



我们以一款内容社区类的产品为例子,我们这个产品的季度的北极星指标为提升用户的粘性,那么可能分配到我们设计负责人手上的目标为提升用户的留存率和简化产品的操作留程,那我们设计师需要做的可能是新增一个签到功能,让用户每天都记得签到来领奖励,或者简化直达看帖区的交互步骤,让内容能留住用户

所以我们北极星指标结合OKR工作法,如何在合适的阶段做合适的事,如下图所示


5.30 GSM数据驱动


GSM模型是Google的用户体验团队提出的一种指标体系,与OKR工作法不同,OKR主要适用于整个企业的任务的排兵布阵,而GSN体系主要是用来量化用户体验的,GSM分别为目标(Goal)→信号(Signal)→指标(Metric),所以也简称GSM模型。

但是由于我们国内的互联网情况和国外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经过本土化的改良,我们国内的GSM被精细化为6步。

我们来结合实际的案例来看下吧!

例如我们我们公司的一款民宿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团队接到的需求是提升我们产品的活跃度。


(1)数据目标


那我们的数据目标便是提升产品的活跃度,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方便我们开展接下来的设计工作。


(2)用户分析


用户分析主要是对我们现在的用户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了解我们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发现用户主要的查看内容和用户的痛点,以方便我们做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3)发现问题

我们对用户问题的采集主要是通过软件自带的用户意见反馈和APP store 的用户评价,从这里去获取的用户对产品的评价都会是比较客观的。

我们通过评价可以发现,用户对产品存在的一些隐形的坑的体验不好,例如附近有装修会影响人睡觉的之类的,那我们怎么去帮助用户去避免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让一些经常住民宿的人去写一些住店的体验日记,方便我们用户去查看。


(4)用户表现


有了住店日记,我们的用户表现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用户在决定入驻一些民宿的时候,可以去多方位的去查看其他人发入住日记。可以做多方面的对比,这样用户不仅可以减少踩到坑,在对比的过程中,在使用我们软件的时间也会更长了。


(5)设计策略


那我们怎么可以让一些入住过用户去写一些入住日记呢?我们可以针对愿意写的用户写的好的用户的日记进行曝光,他可以获得自己的粉丝群里,然后,你发一篇日记,我们会奖励给你相应的金币,这些金币在积累后可以获得优惠券,在下次入住后可以减免相应的入住费用,然后我们的产品可以发现写的比较好的日记推送给没有住过的新用户,或者有意向、搜索过的用户,方便用户横向对比,从而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6)衡量指标

因为活跃度它是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我们怎么去验证我们的设计策略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用户的金币的积累去验证我们数据,这样就会比较直观。只有当有有用户去发表住店日记,他才能获得金币的奖励。


增长设计需要精准的界定用户的痛点,这是用户增长的重要基础,然后在聚焦核心的业务,不断的强化痛点来驱动用户的增长。

随着行业的发展,现在行业对Ui设计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我们每一次改动需要给企业去提供一个能说得通的理由,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行业里的新的知识,来丰富我们的思维,这样我们才能在寒冬中走自己的坦途,一起加油!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Endings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B端设计:智能销售平台界面优化方案

seo达人


“知识内容视频化、主旋律电影娱乐化,所有的事物正在以大众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变化,B端C化是未来「TO B」产品的新方向。B端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信息密度高和模块化封装度低。当C端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时,相比之下的B端体验就显得更糟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起了这次改版,希望能提高销售顾问的效率。

界面中旧版的页面是设计稿和测试环境,不涉及公司隐私,相关部分已进行涂抹处理。

图片较大,需要加载一会会~强烈建议电脑观看。

 

原文地址:站酷
作者:牙线y2x

转载请注明:学UI网》B端设计:智能销售平台界面优化方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做好新手指引,把握黄金半分钟

seo达人

有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形成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只需要几秒钟而已。
最常见的说法是 7 秒,但也实验证明是 3 秒、5秒,甚至 27 秒的,这是因为对于第一印象的标准和人群、场合等因素的差异。

但无论具体数字,用户对产品形成第一印象的时间都很短,通常都会半分钟内做出主观判断并得出结论。
很多产品,尤其是手机 APP,打开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广告闪屏,第二眼看到的是新手指引,再加上无可避免的加载延迟,这「黄金半分钟」很快就消耗掉了。
图片
所以,我建议至少第一次开启 APP 时不要展示广告闪屏(真的不差这点广告费)。
其次,如果真的需要新手指引,那么一定要好好设计,因为这将成为用户判断自己是否要继续使用下去的关键。

 

新手指引有很多形式

最容易陷入俗套的,就是:

 

图文滑页

图片
掌上生活
因为很多产品做这种新手指引,只是为了好看并不是为了真正帮到用户,可就是有很多领导/甲方喜欢这种(也许主要因为显得有档次)。
如果做得不好,容易像套模板一样,会放一些不是很有意义的功能和更新说明,看起来更像广告或者说明书,只会让人想要快点翻完跳过。
但如果做得好,也能美观而且让用户知道使用产品的要点。
手机 APP 的新手指引里,现在越来越流行的,是更加简单的:

 

操作示意

抖音
其实产品的功能特色,通常用户应该在下载之前就知道了,或者至少也在应用市场/AppStore 看过,不然也不会稀里糊涂就下载。
而手机 APP 应该设计得简单且符合用户习惯,根本不需要很长的图文说明。
所以经常只需要把用户可以立即使用主要操作,重点示意一下就好了,免得用户不小心被卡在第一步。
不过这种形式通常也就是对简单的 APP 有效,如果是复杂的 APP 或者是 PC 端工具类产品,需要一定学习成本的,可能就要用到:

 

步骤指引

图片
Salesforce
这类型新手指引,通常会把一个重要功能拆分成好几步操作,一步一步地引导用户走一遍。
这对于功能比较复杂的产品来说很有用,但是如果出现的时机不对,也容易让用户失去耐心想要跳过。
这种新手指引走一遍都要花费好几分钟,所以最好是能够提供跳出按钮,因为可能步骤走到一半,用户认为已经学会或者不想跟着做了。
很多产品其实根本不适合这种新手指引,因为功能太多很难一一试用,例如 UI设计工具 Figma,总不可能先带领用户把编辑功能都试一遍吧。
这时与其浪费时间让用户跟着操作,还不如选择更加高效的:

 

视频介绍

Figma
把重要功能集合成一个视频(或者动图),让用户快速浏览一遍,比把步骤拆分出来让用户跟着做要高效多了。
尤其如果在功能数量很多,却难度不高的情况下。
就算有的功能用户看过一遍也未必会用,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去搜索寻找方法。
而这视频还能用作宣传,可以一举多得了。
但还是有些产品不适合这种新手指引,因为用户的需求或者熟练程度相差太大了,做一个视频很容易顾此失彼。
例如 PS 这类工具,小白用户和高手用户的需求根本无法用一个视频覆盖,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灵活性更强的:

 

学习课程

图片
Photoshop
当产品太复杂新用户必须学习,而用户需求差异太大无法统一成单一的新手指引时,那还不如先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学什么。
可以做成一套从小白到高手,按照功能拆分整理的系统课程,无论用户处于什么阶段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
这样,新手指引就和操作说明没有什么很大区别了,还可以顺手搞一个学习社区。

 

新手指引的注意事项

尽量整合避免重复

以上几种新手指引,建议如非必要只选一种,否则用着用着可能突然冒出一个新手指引,想想都烦。
真有那么多需要指引的,可以考虑弄一个新手指引的常驻入口,用户需要的话可以随时找到。

 

允许跳过

虽然前面提过了,但这里还是再次强调一下:任何新手指引都不能强制,因为:
新用户≠新手
也就是说,其实产品本身根本无法得知一个用户是不是新手,只能判断是新手的概率是不是够大。
如果凡是新用户都要展示新手指引,会让很多非新手的新用户反感。

 

在设计初就考虑到

何况新手指引如果有,很可能会占据用户对产品形成第一印象的「黄金半分钟」,可以说是非常关键了。
所以新手指引最好被当成产品的一部分,在考虑用户旅程或者体验流程时,一并加入。
而不应该是设计完产品后,发现太复杂用户不懂,再思考要不要加上。

 

专注需求而非功能

一个产品的功能通常很多,如果你在设计新手指引时,总想着要介绍什么功能给用户,那么你会发现想「塞给」用户的内容太多了。
新手指引的内容太多,结果只会让人想要跳过。
所以建议在考虑新手指引的内容时,只考虑用户当时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否则再重要的功能,也没有必要加上。

 

思考总结

说来惭愧,过去我自己也经常到最后才考虑新手指引这个问题。
不过主要原因不是我觉得不重要,而是 C 端产品一开始想要尽量把产品做得简单好用,不需要新手指引。
但如果是 B 端/工具类产品,就真的不该抱着这样侥幸的心理了。
因为仔细想想,我自己每次试用新产品时,也大概率在新手指引的阶段,决定要不要退出卸载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原文地址:体验进阶(公众号)
作者:设计师ZoeYZ

转载请注明:学UI网》做好新手指引,把我黄金半分钟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总监说:你做的啥设计?方向全错了!!!

seo达人

同学有这样的困扰,一个设计师分享他的设计,没想到被这个总监直接喷了说完全不专业,那么怎么做才专业?今天聊下下部分。

 

1.符合情感的色彩 

图片

如果你在设计中使用颜色,一定要考虑色彩的整体和谐性以及色调。色彩明度不同,色调不同,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红色,有的红色很个性化,有的红色很现代,有的红色比较性感。我们需要掌握不同颜色的性格特征。

这里推荐一个工具就是-色彩意象尺,它能帮你了解不同颜色的色彩情感。一般在做品牌的过程中用的比较多。

图片

色彩意向尺,能告诉你不通过颜色的情感是什么样的。在确定一个品牌色,或者配色时候都可以用到。给大家看一个定义品牌色的案例。

举例说明

比如要做一款全球的社交产品,主要用户是00后的,整体的品牌个性是时尚,年轻的方向。那么可以从这个尺度表里面去挑选色彩位置,再进行配色调试。

图片

第一步就从整个色彩尺度表空间里面,找到了这个色彩的位置。找到了一个基础颜色,红色,黄色。

看看竞品的色彩方向

图片

比如发现竞品其实都趋向于红色方向,那么也可以从策略上,我们避开红色方向,最终来定出一个黄色作为整体品牌色。

根据人群喜好调整配色

图片

图片

确定品牌色方向:黄色

在确定方向后,就要思考,我们的用户比例,是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加入我们的用户是男性多,可以根据上图男女喜好去做色彩倾向。比如男性喜好色彩大胆一些配色,那么基于黄色去做一些黄色的调整。

图片

调整黄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让整体更大胆一些,最后定下来一个偏糖果玉米的黄色。

以上就是一个大概如何定义品牌色过程,那这中间其实有很多知识点,可能是同学们第一次听说,比如:品牌个性维度,色彩情感,以及色相意向尺,不过没关系,今天大家只要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的这些理论。然后在你的项目和工作中,不断反复运用,相信我,你有一天也可以从0到1去定义一些很经典的配色。

图片

上图就是一个使用色彩意向尺的范案例,通过产品定位优雅高级,从色彩意向尺里面选择中性色去运用的一个案例。

图片

分享给大家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汇聚了全球所有大公司的品牌色。你在做品牌色时候,都可以去参考学习。

 

2.有品质的图片 

图片

片来源:设计日记私塾班学员-小冉子

图片是做设计非常重要的工具,没有一个工具比图片简单强大。图片是最被设计师忽略的一个工具。如果你会使用图片,能很好帮你做设计提案,帮助你很好的把产品气质和调性传递出去。

图片

片来源:设计日记私塾班学员-小冉子

比如今天我们设计想表达安全,那么怎么去体现,怎么去和同事领导表达安全的概念。图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如安全的人,警察,保镖。安全的事情手机锁屏解锁,戴口罩等等。安全的物体有保险箱,指纹锁等等。也能通过图片找到一些视觉表达方式,比如块面感像保险箱一样,比如稳重的字体,对称的构成形式等等。

图片除了用在情绪板去表达你的设计意图,在设计中好的图片能帮你传递出清晰的概念,能帮你视觉加分,在视觉上提升品质。

图片

如上图就是一个摄影照片,那么运用到设计中,和设计很巧妙结合,效果就会非常好。

图片

合成后的效果图非常好,汽车和风景的结合也比较融洽。

图片

特别在电商设计中,图片选的好,符合产品气质。整体的销量还有设计效果都会提升。

图片

设计师合理的运用图片,通过图片去表达设计概念。通过图片的选择帮助产品提升品质,最终达到设计目标是每个设计师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3.带隐喻且合理的图标 

图片

在页面中合理运用图形很重要,现在图标不仅仅是表达含义,更多时候也是设计图形的象征,图标也是有情感的。不同图形的圆角大小,质感不一样,传递的气质也会完全不一样。

图片

断口和叠加色彩的图标,给人感觉轻松活泼,传递出亲和力。

图片

这种就是比较硬朗的图形,一般在视觉上给人稳定,品质的感受,适合于金融产品,偏硬朗一些的产品设计。

图片

另外在图形的设计上,要遵循用户平时的习惯,图形要和他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能联系起来,也就是常说的隐喻,图形要有合理的隐喻。

 a

4.明确按钮规则 

图片

按钮是产品设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按钮主要是行动点,所以我们有必要明确每个按钮的含义和动作。

图片

按钮的视觉样式也很多,有填充的,线框的,色块描边的,还有文字按钮。在产品设计中,需要明确每个按钮的使用场景和含义,比如一般的主行动按钮一般用品牌色填充,比如去购买,下一步等等。一般辅助操作用白色快描边的方式处理,这样更轻量化。警告类的操作一般运用红色按钮,无效按钮一般用灰色等等。

图片

如果没有很明确的按钮指引规范,就会出现设计不合理,功能不合理。

 a

5.视觉对齐准则 

在设计时候,有时候需要设计的很精准,比如间距规则,图形大小都要遵循数学原则,也就是像素眼对齐。但是有些场景,可能需要进行视觉矫正。纯粹的数学对齐往往看起来不和谐。

图片

NAVER闪屏,字体是偏上一点设计,看起来更加和谐。如果两边都是一比一会有些压抑。

图片

上图两个图标,左边的是数字对齐,但是看起来图片有点偏左了,右边是进行视觉对齐调整后看起来和谐很多。

图片

上图左边正方形和圆形的大小相同,圆形看起来就特别的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圆形要比正方形更大一些。

图片

经常会用到字体,有时候粗体和细体会一起使用。如果同样字号的粗体和细体放在一起就会感觉粗体更大。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将细体微调整1px或者2px的大小,让其看起来更合理。

图片

同样的在中文和英文数字组合时候,中文会比数字看起来大很多,会有些不均衡。这个时候可以把数字稍微加大一点,这样看起来就会均衡很多。

 

最后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视觉标准准则,也是一个设计合格的基础,当然设计远远没有完美的,没有100分的设计,只有不断优化的设计,希望这两篇关于如何从哪几个维度做好设计,能让你更好的了解设计,并在工作中运用。

 

原文地址:我们的设计日记(公众号)

作者:sky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node.js搭建服务端项目

前端达人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V8 引擎 的 JavaScript 运行时(即node.js不是一门语言也不是库和框架,它是一个JavaScript运行时环境)。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使用事件驱动,非阻塞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非常适合在分布式设备上运行数据密集型的实时应用。

安装node

直接到官网上下载自己电脑的版本,官网地址:https://nodejs.org/zh-cn/
安装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在终端上运行

 node -v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成功的话会展示当前安装版本 npm -v //安装node的时会连同一起将npm安装包一起打包安装了,npm是nodejs的包管理器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安装淘宝镜像可提高下载包工具的速度 

Express框架

Express 是一个简洁而灵活的 node.js Web应用框架, 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特性帮助你创建各种 Web 应用,和丰富的 HTTP 工具。

使用 Express 可以快速地搭建一个完整功能的网站。express 是nodejs的一个web框架,使用express,能够更便捷的使用nodejs.

安装

第一步:安装express

npm install express --save -g 

第二步:安装express-generator

npm install express-generator --save -g //express-generator是express应用生成器,相当于express 的骨架 

第三步:打开终端进入你将要建立项目的文件夹中创建你的项目

express expressDemo //你要建立的项目名称 

第四步:安装:npm install
第五步:启动项目:npm start
这样你的第一个express项目就创建成功了

express-路由

Express框架建立在node.js内置的http模块上。http模块生成服务器的原始代码如下。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app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uest, response) { response.writeHead(200, {"Content-Type": "text/plain"}); response.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localhost"); 

上面代码的关键是http模块的createServer方法,表示生成一个HTTP服务器实例。该方法接受一个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的参数,分别为代表HTTP请求和HTTP回应的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

Express框架的核心是对http模块的再包装。上面的代码用Express改写如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app.get('/', function (req, res)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比较两段代码,可以看到它们非常接近。原来是用http.createServer方法新建一个app实例,现在则是用Express的构造方法,生成一个Epress实例。两者的回调函数都是相同的。Express框架等于在http模块之上,加了一个中间层。

中间件

简单说,中间件(middleware)就是处理HTTP请求的函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中间件处理完,再传递给下一个中间件。App实例在运行过程中,会调用一系列的中间件。

每个中间件可以从App实例,接收三个参数,依次为request对象(代表HTTP请求)、response对象(代表HTTP回应),next回调函数(代表下一个中间件)。每个中间件都可以对HTTP请求(request对象)进行加工,并且决定是否调用next方法,将request对象再传给下一个中间件。
Express 应用程序基本上是一系列中间件函数调用。
中间件函数可以执行以下任务:

  • 执行任何代码。
  • 对请求和响应对象进行更改。
  • 结束请求/响应循环。
  • 调用堆栈中的下一个中间件函数。

Express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以下类型的中间件:

  • 应用层中间件
  • 路由器层中间件
  • 错误处理中间件
  • 内置中间件
  • 第三方中间件

应用层中间件
使用 app.use()app.METHOD() 函数将应用层中间件绑定到应用程序对象的实例,其中 METHOD 是中间件函数处理的请求的小写 HTTP 方法(例如 GET、PUT 或 POST)。

app.use('/user/:id', function (req, res, next) { //在 /user/:id 路径中为任何类型的 HTTP 请求执行此函数。 console.log('Request Type:', req.method); next(); }); app.get('/user/:id', function (req, res, next) { res.send('USER'); }); 

路由器层中间件
路由器层中间件的工作方式与应用层中间件基本相同,差异之处在于它绑定到 express.Router() 的实例。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错误处理中间件
错误处理中间件函数的定义方式与其他中间件函数基本相同,差别在于错误处理函数有四个自变量而不是三个,专门具有特征符 (err, req, res, next):

app.use(function(err, req, res, next) { console.error(err.stack); res.status(500).send('Something broke!'); }); 

有关错误处理中间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错误处理

内置中间件
自 V4.x 起,Express 不再依赖于 Connect。除 express.static 外,先前 Express 随附的所有中间件函数现在以单独模块的形式提供。请查看中间件函数的列表

第三方中间件
使用第三方中间件向 Express 应用程序添加功能。
安装具有所需功能的 Node.js 模块,然后在应用层或路由器层的应用程序中将其加装入。
列如cookie-parser中间件函数
首先安装cookie-parser。 npm install cookie-parser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var cookieParser = require('cookie-parser'); // load the cookie-parsing middleware app.use(cookieParser()); 

MongoDB数据库

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

你可以在mongodb官网下载该安装包,地址为: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community
以下以Mac版本为例讲解

1,打开终端修改环境变量

echo $PATH 

你可以查看到你当前的环境变量下面的文件


image.png

2,选择其中一个文件夹进去然后将你的mongodb的安装包路径映射到此文件上

ln -s 你的MongoDB的安装包路径/bin/mongo mongo 

3,你创建一个数据库存储目录 /data/db:

sudo mkdir -p /data/db 

4,启动 mongodb,默认数据库目录即为 /data/db:

sudo mongod 

5,再打开一个终端执行以下命令连接

mongo 

这样你就启动连接上了本地的数据库
你可以下载安装mongosBooster数据库管理你的数据,地址为https://nosqlbooster.com/downloads

mongoose

mongoose是nodeJS提供连接 mongodb的一个库. 此外还有mongoskin, mongodb(mongodb官方出品). 本人,还是比较青睐mongoose的, 因为他遵循的是一种, 模板式方法, 能够对你输入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Mongoose官网看看.
安装mongoose

npm install mongoose --save 

Mongoose里面有几个基本概念.

  • Schema: 相当于一个数据库的模板. Model可以通过mongoose.model 集成其基本属性内容.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继承.
  • Model: 基本文档数据的父类,通过集成Schema定义的基本方法和属性得到相关的内容.
  • instance: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了. 通过 new Model()初始化得到.
    在保证你已经启动连接上了mongoDB时你就可以使用了,列如以下Demo
const mongoose = require('mongoose'); mongoose.connect('mongodb://localhost:27017/test'); const con = mongoose.connection; con.on('error', console.error.bind(console, '连接数据库失败')); con.once('open',()=>{ //定义一个schema let Schema = mongoose.Schema({ category:String, name:String }); Schema.methods.eat = function(){ console.log("I've eatten one "+this.name); } //继承一个schema let Model = mongoose.model("fruit",Schema); //生成一个document let people = new Model({ category:'apple', name:'apple' }); //存放数据 people.save((err,apple)=>{ if(err) return console.log(err); apple.eat(); //查找数据 Model.find({name:'apple'},(err,data)=>{ console.log(data); }) }); //查询所有数据 people.find(function(err,ret){ if(err){ console.log('查询失败') }else{ console.log('查询成功') } }) //按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数据 people.find({},function(err,ret){ }) //按条件查询单个数据 people.findOne({},function(err,ret){ }) //删除数据 people.remove({uesername:'zhangsan'},function(err,ret){ }) //根据ID删除数据 peop.findByIdAndRemove({},function(err,ret){ }) //更新数据 people.findByIdAndUpdate('dfsfs',function(err,ret){ }) }) 

到这里, 实际上, mongoose我们已经就学会了. 剩下就是看一看官方文档的API–CRUD相关操作



作者:orange_9706
来源:简书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优秀网站设计赏析

前端达人

很多网站仍然在使用老旧的页面设计,比如国内一些企业官网,万年不变的相类似的模板,外国的则是hero页面,带CTA按钮,三栏式的布局。这些设计不能说是不好的设计,很实用,用户能够预测展示的内容,也容易找到需要的内容。但是正因为可预测,用户没有新鲜感,没有期待,所以我们找了一些不仅打破常规,也依然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网页设计。

蓝蓝设计(北京兰亭妙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UI设计公司,公司对UI设计的追求一向很高,致力于为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手机app/安卓ui设计、软件界面设计、网站设计,用户研究、交互设计服务。

接下来是精彩的UI设计赏析

WechatIMG1969.jpegWechatIMG1970.jpegWechatIMG1971.jpegWechatIMG1972.jpegWechatIMG1973.jpegWechatIMG1974.jpegWechatIMG1975.jpegWechatIMG1977.jpegWechatIMG1976.jpeg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更多精彩文章:

       ui界面设计之网站设计案例欣赏(一)

       超赞的创意页面排版设计,打造“视”不可挡的网页设计

      超赞的网页设计+精美流程图赏析

       超赞的网站设计赏析


金融类产品如何「拔高」用户体验?

资深UI设计者

真正出色的金融产品是基于可用性,在成熟的数字生态系统中,能持续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在UXDA每年交付的数十个UX/UI设计中,我特别选出了一些重要的作品来举例,与大家探讨设计对塑造金融产品方面的影响。


1/10 从标准化到量身定制

过去20年来,人们认为在创建数字金融产品时设计发挥的作用微不足道,这种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大多数情况下,甚至被认为是出于营销目的的包装,关注点也多在产品功能和特性上。


使用标准化设计模板来加速产品开发是常见的做法,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金融服务看起来如此相似——平淡、乏味且对用户不友好的。


10年前出现的金融科技,打破了人们对设计的偏见,企业用其来吸引客户,并试着将设计潜力发挥到最大。而现在,进入金融行业的新玩家更专注于独特创新的设计,来凸显品牌身份。


大多数客户厌倦了乏味又复杂的模板设计,量身定制作为一种全新的趋势应运而生,不仅为产品注入了新鲜活力,还令金融公司的市场飙升。


「Private Wealth Systems」的财富管理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量身定制的设计,为超高净值人士 (UHNWI) 提供他们对精致生活所期望的奢华体验。

该平台的优势在于它旨在解决用户每天遇到的痛点,关心客户财富的同时并尽最大努力协助其管理,而量身定制也增强了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情感联系。敢于打破禁忌并投资于大胆现代设计的金融机构知道,随着客户忠诚度和参与度的提高,肯定也会带来回报。

Takeaway

根据品牌VI创建的产品界面,可以使其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10 从有限单一功能到多功能超级应用

向移动模式转型时,集中出现了几家金融科技公司,他们的优势在于功能单一,非常简单易懂。对客户来说,这就像一股新鲜空气,因为当时的银行服务功能既复杂多又对用户不友好。


当今的金融产品,正在不断扩大外部服务,打破功能壁垒。「Revolu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断扩展功能,逐渐成为一个超级应用程序。


单一模式的设定确实很简单,但随着用户期望的增长,以同样方式呈现更多功能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对用户来说,如何用一种既直观又体验佳的方式,展示100多个功能呢?


既要为客户提供解决功能,又不能在使用体验上打折扣,这并不简单。需要UX架构师和经验丰富的UI设计师密切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创建直观的产品架构与合乎逻辑的、用户友好的界面布局。


来看一个UXDA的多功能银行应用程序例子:我们将区块链、游戏化、机器人咨询、语音处理、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数十个功能整合进同一程序内,打造银行即平台的应用理念。

越来越多的功能服务不断涌现,可用性高的产品更容易吸引用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金融机构都在努力创建自己的新银行或超级应用程序,但展示的服务内容也需要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根据我们的经验,品牌希望在产品中包含大量「现代」功能,他们相信这会使解决方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在UX研究阶段做好取舍,以便确定更符合品牌受众的功能。非常成功的金融产品都是基于品牌受众的特定需求设计的,这些需求为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

Takeaway

从超级应用程序设计中学习实践经验,保持简单性和可用性的同时,再进行产品拓展。


3/10 从表格式界面到游戏化

相信多数人看到银行后台,都会惊讶于它的复杂。员工必须同时使用多个软件程序,按照说明输入代码才能进行工作。操作系统也需要数月时间去学习,甚至用了很多年,还是无法全部记住。


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客户信息,这些解决方案全靠数据驱动,非常复杂。许多银行都在努力降低后台成本,却没有意识到对客户体验的影响。这导致了一个悖论: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投入大量资金以改善用户体验,而削减银行核心系统的成本又对客户服务造成损害,银行员工的负面体验又会影响服务质量和最终客户满意度。


后台系统的改进可以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和速度,从而使客户更满意。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在当今创建金融产品中也越来越流行,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外部银行产品,还可以应用于内部解决方案。


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游戏化设计。这种方法使整个工作流程更加现代化,从而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转变,如「ITTI Digital」所示。

为了使其以用户为中心,我们将大量繁重的数据翻译成人类语言。员工的学习曲线从几个月缩短至几个小时,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显著降低,服务速度、员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都大幅提升。

此方案在IF的数字金融服务设计大奖中也得到了认可


金融机构将员工视为内部用户,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体验,相当于也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最好的服务。认为游戏化和银行业务没有共同之处的想法太过时了,游戏化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力和积极性,也让结果变得更好。

Takeaway

尝试应用游戏化来激励用户,还能使最无聊的金融产品焕然一新。


4/10 从有限的功能到完整的体验

5年前,移动应用程序还被当做非主流的使用渠道,但今天它却满足了大多数客户的要求。令人惊讶的是,移动程序的功能非常有限,用户体验也相当差,甚至一些银行服务只在分行提供。疫情反应了严峻的现实——金融业还没有做好迎接数字时代的准备。


为改善金融品牌的客户体验,需要对移动应用程序进行全面的设计审核,以确保远程用户可以访问所有服务和功能。一家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应快速找出适合客户的远程体验设计方法,而不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设计「阿拉伯联合银行 (UAB)」移动应用程序时,我们的主要挑战是简化所有的日常功能操作步骤,使其简单高效。

流程的优化使用户更容易浏览应用程序,探索新的可能,同时也鼓励用户与程序互动,而不是联系银行或直接去分行。新应用仅发布数月,在App Store 和Google Play的下载率都大幅提升。

Takeaway

找到缺失的功能并完善它,建立一个完整的使用流程。


5/10 从传统企业到数字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老牌银行企业敢于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在金融科技的启发下,现有企业为用户体验设计注入了生命力,从而创造出令客户惊叹的产品,激励用户长期使用。


他们与内部或是外部的UX/UI设计师合作,整合公司各层级的设计方法和组织文化。这种融入了设计角色的团队,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转型,成为金融科技独角兽的有力竞争对手。


「VTB银行」是一家被数百万人信赖的银行,升级用户体验后,产品重获新生,也体现了企业对线上银行用户的重视。

「VTB银行」的用户反馈说:新升级的产品更贴合他们的生活方式了;银行员工们也表示,紧跟时代变化的品牌,更能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

Takeaway

设计至上,跳出传统,才能打造出一流的数字产品。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UX辞典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