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UI设计中亮色的优点和缺点

纯纯

有效的颜色应用技巧是每个从事视觉合成相关工作的,包括插画家和UI设计师,都必须具备的。随着扁平化设计和material design的普及,具备色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重要。

目前鲜艳的颜色和渐变出现在不同数字产品的用户界面上:从好玩和有趣的到商业应用和网站。然而,关于明亮的颜色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还有很多讨论。本文对丰富多彩的用户界面设计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明亮的颜色如何提高UI效果?


增加可读性和易读性


我们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影响配色方案选择的因素。可读性和易读性是设计师考虑色彩运用的基本因素。提醒一下,可读性是指人们阅读文本内容的容易程度,而易读性则定义了用户在特定字体中区分字母的速度。

鲜明的颜色足够的对比度有助于增加可读性和易读性。有对比的布局元素会变得可区分和引人注目。然而,高色彩对比可能并不总是有效。如果文本内容和背景颜色对比度太大,将很难阅读或扫描文本。这就是为什么推荐设计师创建一个温和的对比度,只用高对比度颜色突出元素的原因。


提亮导航,使交互更直观


对任何数字产品来说,视觉层次是打造清晰导航和直观交互的核心要素。UI组件就是这样被组织起来的,这样大脑就可以通过这种包括颜色在内的物理差异来区分物体。

颜色有自己的层次结构,这是受用户思维的影响所决定的。有大胆的颜色,如红色和橙色,以及弱的白色和奶油色。明亮的颜色很容易被注意到,所以设计师经常用它们来突出或设置对比度。此外,将一种颜色应用到几个元素上,表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相关性的。例如,您可以为购买按钮选择红色,以便人们在需要时直观地找到它们。



可识别性


大脑对大胆的颜色反应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明亮的颜色组合很容易被注意和记住的原因。色彩丰富的用户界面设计,在众多颜色较轻的产品中容易脱颖而出。颜色的选择需要基于目标受众的喜好和市场调查。

此外,如果一个公司拥有明亮的企业颜色应用于商标和品牌项目,那使用同样颜色在其网站或移动应用上也是一个好方法。这种方式连接公司所有的沟通渠道,创造了一致性的视觉解决方案,并且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设定情绪和气氛


为了传达正确的语气、信息和号召用户做出预期的行动,设计师需要知道颜色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我们的大脑会对颜色做出反应,而我们通常不会注意这点。这项名为“颜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我们的眼睛感知到一种颜色时,大脑就会向内分泌系统发出信号,释放负责情绪变化的荷尔蒙。

适当选择颜色有助于让用户处于一种促使他们采取行动的心理状态,并设置合适的氛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比如,如果设计师设计了一个与自然或园艺相关的产品的UI,很有可能会选择用绿色和蓝色。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将从一开始就与一种产品或服务类型相关联。您可以在我们的文章《颜色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中找到对颜色含义的具体描述。


时尚的外观和风格


明亮的颜色和渐变,是UI设计中的最流行的趋势。如今,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数字产品中看到这种运用,而严格的商业风格的限制似乎被抛在了一边。

明亮的渐变色彩在用户界面上可以带来一种现代化感和新鲜的想法。结合最新趋势设计的APP或网站往往引人注目,尽管竞争激烈,仍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明亮的颜色使用缺陷


很难搭配


那些认为颜色能靠直觉和审美随意混合的观念是错误的。如果你想要创造和谐的视觉构图,那么关于颜色如何起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作的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UI中应用的颜色越鲜艳,搭配就越困难。为了让用户感到愉悦和舒适,设计师努力将平衡和和谐融入到用户界面设计中。色彩协调是指在设计中以最吸引人、最有效的方式来安排色彩,以供用户感知。和谐的颜色组合有助于对网站或APP获得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颜色理论定义了一些基本的颜色方案,下面这些配色方案被证明是有效的。

单色,色彩和谐是基于一种颜色和它的各种色调。

类似色,该方案适用于颜色轮上相邻的颜色。

互补色,它是在色轮上相互放置的颜色的混合,目的是产生高对比度。

多色互补,这个方案与前一个方案相似,但是它使用了更多的颜色。例如,如果你选择蓝色,你需要取另外两个相邻的颜色,表示黄色和红色。

三元色,它是基于三个独立的颜色,在色轮上是等距的。专业人士建议使用一种颜色作为主调,其他颜色作为辅助。

四色,tetradic配色方案使用四个颜色从车轮是互补的。如果你把选中颜色上的点连起来,它们就形成了矩形。


失去节奏感


大胆的颜色可以作为在UI中进行重音的工具,但它也可能成为重音消失的原因。许多鲜明的颜色在一个单一的视觉组成会带来了失去突出元素的风险,因为他们成为一个色彩种制造混乱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推荐设计师使用60%-30%-10%的比例。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主色调,三分之一的构图采用第二色,10%的部分应该选择有助于形成重音的颜色。这样的比例被认为是令人愉快的,因为它允许逐渐感知所有的视觉元素。


明亮的颜色并不适合所有用户群体


创造数字产品的核心阶段之一是用户研究。定义和分析目标受众,使设计师了解他们对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期望。年龄、性别和文化会影响潜在用户的喜好。例如,孩子们很喜欢黄色,但当我们长大后,黄色通常看起来不那么有吸引力。男人和女人通常喜欢冷酷的颜色,如蓝色,绿色。不像女人,男人通常喜欢白色、黑色和灰色。

明亮的颜色也是如此。即使您是设计一个有趣的APP,也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具体情况。中年人通常更喜欢轻松的用户界面,他们可能不喜欢屏幕上很重的颜色去分散注意力。


在移动屏幕上,鲜艳的颜色看起来反差太大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明亮的颜色可以产生大量的对比度,帮助突出重要的UI元素,并提供良好的易读性和可读性。然而,过多的对比度可能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移动界面上,因为它们的空间有限,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小屏幕、环境光和明亮的字体使对比度高的图像在用户眼中显得很难看。这就是为什么在移动UI设计中使用明亮的颜色需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度,这样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会感到舒服。


颜色是大师手中的一件伟大的工具,和其他任何工具一样,它也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为了有效地使用它,需要考虑它的所有方面,以便能够找到适合设计任务和目标的解决方案。


欢迎在文章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成长。

作者: 爱设计的狐狸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百度APP是如何进行视频沉浸式设计的?

seo达人



前言

沉浸式体验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全身心投入并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忽略时间的流逝。应用到界面上则是更强调聚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打扰。本次研究与实践针对视频场景中视频所呈现的画面,通过精细化的设计,在多样化的手机屏幕中呈现时,能够带给用户更为沉浸的视频观看体验。

 

百度APP是如何进行视频沉浸式设计的?

视频播放器中视频画面当然是最主要的内容,以此作为突破点进行思考:

  • 最大化画面视野:通过改变视频画面本身的大小,减少页面“留白”,让用户更聚焦视频画面,观看视频时更专注。
  • 最佳视线观看位置:将不同高度的视频按照页面结构去布局视频画面,通过画面避让状态栏、顶底bar结构的方式,使画面更加整洁,减少元素混乱带来的干扰,同时整体位置偏上展示,视线落点更加舒适。
  • 观看体验连续性:视频浏览过程中,非必要不打断视频浏览,在进行如查看评论、临时退出播放器等行为时,保证视频播放的连贯性,方便用户多操作。

图片

 

 

一、最大化视频画面视野

01、视频画面裁剪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提升消费者对手机的操作体验,智能手机逐渐多元化,手机屏幕尺寸迭代更快、更加丰富多样。手机作为视频很重要的生产端,手机屏幕尺寸的多样化影响到产出视频尺寸的多样化,同时用户可通过视频编辑工具任意编辑视频尺寸,最终生产的视频尺寸比例自由度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视频平台中视频尺寸达22万多种,用户使用机型近300种,在视频尺寸多样性及视频展现媒介多样性的现状下需要兼容性更强的裁剪及展现规则才能带给用户更好的观看体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不可控的视频资源和不可控的浏览视频设备设计为可控的视觉展示效果,并最大化视频画面。减少环境干扰,给用户带来沉浸式感官体验。

视频宽撑满手机屏宽后,将视频尺寸分为四类:

图片

1) 视频高度>手机屏高

视频画面宽度撑满屏幕后,视频整体居中于屏幕,居中裁剪视频多余画面。注:不允许画面高度撑满屏幕,宽度自适应导致画面左右留黑效果。

2) 视频高度=手机屏高视频居中于屏幕,刚好填满屏幕,不需要裁剪处理。

图片

3) 1:1<视频高度<手机屏高

此类尺寸较复杂、难处理,于是将限制裁剪面积和展示位置相结合,保证裁剪面积和位置可控。结合视频平台资源尺寸和业务目标来确认理想展示效果,反推定义最大裁剪面积,根据显示位置多次判断视频放大后是否符合既定裁剪面积,最终确定当前视频的显示方式。同时支持根据不同视频业务进行个性化定制,并且将裁剪面积云控处理,根据业务内不同时期的诉求限制比例来灵活调整展示效果,双端也可分端定义数值;横向协同及迭代成本极低,便于快速上线验证效果。

图片图片

4) 横版视频(高宽比≤1:1)

横版视频在手机屏幕中面积占比较小,画面可识别度和饱满度稍有欠缺,轻微扩大画面视野,画面浏览更加清晰有冲击力。以不影响内容理解为前提,根据自身平台视频尺寸占比及视频内容特点规定固定比例或比例范围适度放大。

图片

锦上添花,引入文字内容识别

为避免因裁剪规则而裁剪到视频关键文字对视频内容获取有障碍的问题,发挥百度强大的AI技术优势,引入文字识别技术及视觉展现规则,进一步提升视频展现样式的可控性,同时能够通过尽量少损失画面达到画面放大的效果,平衡画面沉浸感和完整性的关系。左右文字被裁剪情况:文字左右设置安全距离,保证安全距离在屏幕内。如果安全区超出屏幕,则按照上方描述的裁剪规则进行退档显示(满屏至不裁剪之间的档位),直至文字不被裁剪。极端情况退档至最后一档,视频画面不裁剪。

图片

横版资源文字左右被裁剪情况:按照固定尺寸退档

图片

上下文字被裁剪情况:文字上下设置安全距离,保证安全距离在屏幕内。如果安全区超出屏幕,则按照上方裁剪规则进行满屏至不裁剪之间的档位进行退档显示,此情况只会从全屏一档显示退至二档显示。

图片

裁剪面积、展示比例、文字安全距离等数据都通过云控的方式下发,灵活配置到不同业务中,保证裁剪规则一致的同时又能针对不同业务进行定制展现,也可快速调整并支持上线实验,来验证适合自己产品的展示效果。

 

02、智能满屏

通过裁剪方式放大画面视野之外,还通过让用户自主交互操作再次放大画面视野,调整到自己喜欢的观看视频的方式。相较于上方默认裁剪放大,满屏方式更加激进极致,画面放大更多。开启方式通过面板功能按钮开启智能满屏外,增加便捷交互开启手势,用户可双指放大快速开启。图片

由于满屏是用户主动操作放大行为,可以接受文字内容被裁剪,但也需要有节制的放大,避免带来画面裁剪过多视觉体验不佳的问题。为了保证95%以上资源撑满全屏,达到放大画面视野极致体验。同时最大画面裁剪面积不超过一定比例(根据自身业务视频资源判断),将视频资源细分为3类进行不同效果处理:1.可继续放大至满屏的视频,则进行满屏展现。2.不可继续放大的视频,如果继续放大会导致裁剪画面过多影响观看完整度与观看体验,则保持上方提到的裁剪规则,不做另外处理。3.横版视频统一放大至固定尺寸,可根据自身业务资源进行放大尺寸的定义。

图片

 

二、最佳视线观看位置

通过布局合理、舒适的画面位置,也能提升浏览过程中用户体验的沉浸感。人的视觉中心一般会在物理中心的偏上方,于是在设计中我们将视频画面放在屏幕偏上的位置,用户视线落点更加舒适,一般是用户在浏览页面时最先注意到的地方。同时视频在页面偏上的位置,能减少下方标题等信息过多对视频画面的遮挡。

为了精细化处理不同比例的视频资源,竖版视频和横版视频根据页面效果分别定义了最佳观看展示位置。

竖版视频:高于1:1的视频,按照页面结构布局视频画面,避让状态栏、顶底bar操作,避免与页面结构冲突带来画面凌乱不美观的问题,同时能减少画面参差带来的干扰,增加沉浸浏览感受。

图片

横版视频:等于矮于1:1的视频,画面按照屏幕高度比例展示在偏上的区域,高度比例可云控便于灵活调整。

图片

 

三、观看体验连续性 

01、视窗挤压

为了满足用户在视频场景多角度信息获取,在不打断用户视频浏览的基础上建设视窗挤压交互体验,提升观看视频的相对沉浸感。在视频场景观看评论时会弹起半屏面板,遮挡住视频内容,导致用户无法在浏览评论的同时观看视频内容。对短视频重度用户来说,对同时看评论和看视频习惯的用户有挑战。通过视窗上移动挤压功能,在浏览面板内容时不对视频内容打断,弱化面板内容给用户带来的影响。

视窗高度固定,画面宽高比越小画面内容越小,观看体验不友好,所以竖版视频对压缩后的显示尺寸进行干预,定义最小视频画面展示比例,尽量扩大画面视野,保证观看视频的舒适度。

图片

02、悬浮小窗 

在不打断用户视频浏览的基础上还建设了悬浮小窗交互体验,旨在为用户提供完善优质的视频消费体验。用户进行其它操作时仍保留视频后台播放,同时也能在屏幕角落观看到缩略图大小的视频播放窗口,可以从任何页面中观看视频,我们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视频基础操作。观看体验连续性让用户对视频有绝对的主控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满意度。

图片

 

写在最后

沉浸式体验设计是帮助用户减少画面干扰,让用户专注于当前的视频浏览,忽略时间的流逝进入心流状态。我们通过放大画面视野,增强画面冲击力的方式减少干扰,并解决在视频画面尺寸、手机屏幕分辨率极多的复杂情况下,保证画面效果的稳定和可控,并且不会受阻于未来手机机型的扩充发展,普适性极强。同时通过视窗挤压、悬浮小窗的交互体验专注于当前的视频浏览不被打断,进一步提升视频看播沉浸式体验。后续我们将不断探索视频场景沉浸度提升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观看使用体验。

作者:百度APP用户体验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百度APP是如何进行视频沉浸式设计的?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15个著名的设计心理学原理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纯纯

你是否有在听别人说某某原理法则时一脸懵B的时候?明明知道这个原理却说不出它的名字?不要紧,本文就来介绍与人机交互设计相关的15个常见的设计心理学原理,约13000字,帮助你了解产品的定位,需求目的和交互逻辑,洞悉用户的各种行为,也为自己的设计予以理论支撑。


1956年美国科学家米勒对人类短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他注意到年轻人的记忆广度为5-9个单位,就是7±2法则。与席克定律类似,神奇数字 7±2 法则也经常被应用在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上。


因为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所以它通过把信息分成块和单元来处理复杂问题。7±2法则应用很广泛,例如iPhone通讯录中的手机号码被分割成”xxx-xxxx-xxxx“的形式,还有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我们总是喜欢把一长串数字拆分开来读写,目的就是降低记忆成本,提高信息的易读性,从而达到视觉防错的作用。


Web导航栏选项卡数量不超过9个

在设计网页导航时,如果希望用户记住导航区域的内容或者一个路径的顺序,那么数量应该控制在7个左右(不超过9个),如苹果、Dribbble、behance等网站的导航分类。


Web导航栏选项卡数量过多时

如果导航或选项卡内容很多,可以用一个树状层级结构来展示各级别关系,但要注意其广度和深度的平衡。例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Dribbble,把更多子类别收在二级目录里。



移动端选项卡导航

在移动端应用设计中,常见的电商app例如奈雪和乐凯撒分类模块,两个产品的商品分类布局形式很相似,都是用了选项卡的方式来分类商品,层级明确,相应的提升了用户找寻单品的效率。


Tabbar区标签最多不超过5个

在移动应用设计中,底部Tabbar最少3个,最多为5个(几乎没几个超过5个),这样做除了减轻用户记忆负担,超过5个会降低视觉和操作上的体验。事实上就算只有4个,我们也经常想不起微信底部的4个Tab分别是啥。



顶部导航栏页签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app顶部导航栏的页签数量都严格遵循了7±2法则,虽然在横轴可无限滑动,

但在显示区域只保持7±2法则的显示数量,例如马蜂窝、飞猪旅行等。


金刚区图标不超过8个

我们常说的“八大金刚”就是一屏显示8个图标,超过的则放在第二屏。如果两行10个,往往第十个是“更多”入口,总的来说也没超过9个。


banner文案不超过9个字

产品运营banner主文案字数通常控制在9个字以内,在设计时也通常把长标题一分为二排两行,便于用户快速阅读,提升点击率。

     


在交互设计中,7±2法则是减少用户认知负荷,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同时还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预见性,避免在不断为产品添加功能时,破坏原有的视觉基础。



0无需说明书

乔布斯曾说过:“苹果应该创造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产品,即使没有用户指南”。


1 一看就会

简单易懂,看一眼就明白你想说什么,不用教学就知道怎么用。


2秒法则

所谓“2秒法则”,是指用户在使用某类系统时的等待时长不超过2秒。在极短的时间内展示重要信息,给用户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里的2秒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表达,也许有一点随意,但是这却是一个合理的数量级。我们熟知的“F”浏览模式其实就是间接缩短用户看到重要信息的时长,达到快速浏览的目的。


进入App的首页加载时间如果过长就会导致用户产生厌烦情绪,很容易退出甚至卸载App的行为。因此我们看到许多应用将首页加载时的空白页进行占位图设计。


下拉刷新也是一个设计点,为避免刷新时间过长,设计师通常会在加载动画上做文章。充满趣味性的动效能安抚用户焦躁不安的心情,无形中降低了用户对等待时间的感知。


APP里面的banner设计要有视觉冲击力,如果两秒之内没有抓住用户的眼球,可能就被用户忽略了。


因此,在设计互联网产品的页面时,用户等待的时间越短,用户体验越佳。反之,就会让用户产生焦虑的情绪。


3次点击法则

用户在3次点击之内如果还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或了解网站特色,他们就会离开该网站。这条原则突出了清晰的导航,符合逻辑的结构和易于理解的网站层级的重要性。(来自《众妙之门》P133)

其实在交互体验中,点击的次数往往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无需思考的,毫不费力地顺势进行,那么用户的挫败感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你的网站能够让用户知道他在哪里,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并且能够让用户了解如何完成目标,这样的点击即使有10次也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在京东购买一件商品需要经过“立即购买>确定>提交订单>选择支付方式”4次点击才能到订单支付页面完成购买,这过程中可能还穿插其他的点击行为(比如选择地址、优惠券),用户并没有感受到不方便,使用过程流畅而自然。


在可用性测试领域,“三次点击”定律一直是一个很具争议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

·研究表明,用户在超过3次点击还没到达想去的页面时,往往并没有退出网站,而是会继续多点几次;

·当把一个3次点击就能到达的流程改为4次点击的时候,用户发现目标页面的能力反而提升了600%;

·合理的导航系统比点击次数更重要;

·比起“3次点击”,有人提出了“1次点击”定律,即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应该让他们更接近目标,同时尽量减少能干扰实现这一目标的因素;

·用户抱怨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某个产品,实际上他们是在抱怨无法找到想要的东西,如果用户找到了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不会抱怨点击的次数了;



英国心理学家William Edmund Hick认为,在简单的判断场景中:一个人所面临的选择越多,做出决定所花的时间就越长。有时候在选择中花费太长时间从而导致决策失败。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面临选择困难症,比如早上起床就纠结今天穿什么?中午去食堂就会纠结吃什么?造成我们如此纠结的原因就是因为选择太多了(远古人就没这些烦恼,寻找食物时逮着什么就吃什么)。


在设计中的应用

应用到界面设计中也是如此,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策的时间越长。

例如APP Store首页,改版前的首页把众多app平铺出来,对目的不明确的用户来说选择有点多。改版后的首页大幅减少了App的数量,卡片的设计方式简洁且目标清晰。


不得不面对较多选项时, 对主要和次要的选项做视觉权重区分,做好设计上的归类,提升用户做决定的效率。例如美团外卖金刚区第一行5个入口的图标在尺寸和表现手法上都比下面的入口图标要大更醒目。“我的”页面把一些低频率功能或不太重要的功能收纳到“设置”里,此外还可以通过置灰、锁定等方法间接减少选项,降低干扰。


对于多流程的任务进行分步操作,让用户专注眼前任务。 例如Clubhouse注册时,把需要用户选择的选项分步引导完成,让用户能专注当前行为。


对于多种类别的选项应当做二次分类的区分,我们都知道电商平台的品类繁多,仅通过单一分类是不够的,比如数码频道下面还分相机、影音娱乐、数码配件、智能设备、电子教育等大的分类。商品详情页的筛选功能也是贴合使用场景来设计的,所以分类不怕多,就怕混乱。


适用边界

虽然选择越少,用户做决策的时间越短,但这并不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唯一标准,过度的减少选项,可能导致负面效果。

如上图右,如果在删除App的弹窗中只有一个“删除”选项,没有明显的取消之类的途径,那么用户会觉得特别难受,感觉被强迫去删除。如果当下有急需使用手机处理一些事情,那么这样会把这种负面情绪给无限放大,让用户抓狂。


希克定律主要受影响于选项的多少,但是它不适用于需要高难度阅读的任务。例如考试试题每道题只给你A、B两个选项(学渣窃喜),那也太容易蒙了,这就是希克定律在答案试题中的局限性。


希克定律是一个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指南,记住要尽量减少用户在一次决策中要做的选项,因为决策效率是一个产品导致用户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用户在明确的选项之间进行选择,以便快速将他们送到某个地方(例如账单支付),这将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并达到你的目标。




费茨定律由心理学家Paul Fitts提出,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与该点到目标的距离和大小有关,距离越大时间越长,目标越大时间越短。举例来说,你伸手去拿桌子上的咖啡杯,开始你的手臂迅速地往杯子位置移动,接着你会放慢速度直至找到杯子把手,这个杯子把手的大小与你“抓住”它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上图所示,如果光标现在在任易地点想要去点击目标target,最短路径一定是D,最短路径上容错的最长路径是D+W,只要水平上移动超过了D+W你就点不到了,而这个点击动作所耗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加上一个以D为正比W为反比的函数的和。


详细解释如下,图中红色方块代表点击目标,虚线代表移动路径,此时因为红色方块目标较大,所以用户从任何一处点击都很容易(可以用鼠标在屏幕任意点移至红色方块试试)。


相反,红色方块目标变小,快速点击就会困难很多,很难一次到位。


但如果红色方块目标很小距离很近的话,因为移动范围小,也能准确的点击到。


按钮越大越容易点击

在页面中,大而近的目标区域意味着用户不需要做太精细的调整就可以轻易的触达目标。比如页面中的大按钮。


将按钮放置在离开始点较近的地方

夸克浏览器的搜索栏就放在离手最近的屏幕底部区域,相比常见顶部搜索栏更方便操作,效率更高。


相关按钮之间距离近点更易于点击

注册登录界面,通常将「注册」和「登录」放到一起,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增强用户对他们相关性的认知,还可以减少在他们之间的距离 。


适用边界

费茨定律鼓励减少距离,增加目标大小以提升用户效率,但反过来亦适用。比如iPhone关机按钮,没有使用点击关闭,而采用滑动操作,还把按钮放在屏幕顶部,这样明显增加了操作难度,进而避免了用户误操作。


App弹窗经常把“关闭”按钮放在卡片的右上角离手远的地方,希望用户先完成弹窗提示的任务。还有启动页广告,喜欢把“跳过”按钮放在难以点击的右上角(恰饭重要),以提高用户的误触机率提高转化。


思考小结

按钮越大越容易点击,因此在程序开发中,会增加按钮点击的热区范围,减轻用户精准点击的压力。但也不能过分的大,容易引起误触;

让相关联的内容更靠近彼此,用视觉手法增强用户对它们相关性的认知。距离产生美,注意不要靠的太近,会出事;

将按钮放置在离出发点较近的地方,比如页面主按钮一般会放在屏幕底部易操作区域;

屏幕的边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在屏幕边缘和角落位置有“无限可选中”的属性,可以大胆操作而无需“微调”,参见macOS底部dock栏;

定律的反向使用可以适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想达到某种目的而降低按钮被点击的可能;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固有的复杂性,无法简化”。

泰斯勒定律(Tesler’s Law)由Larry Tesler于1984年提出,也称「复杂度守恒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生活中很多我们习以为常,感觉便捷方便的生活方式,是无数卓越的数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等无数的时间投入,才实现的某个小功能,是他们把这些复杂性转移到自己身上替我们简化了。


说回移动端,每个应用中都有其无法简化的复杂度,也不能按照我们个人意愿去除这些功能。这就是为什么飞机稿都简洁好看,而一搬到线上就面目全非。常见的复杂性转移有:“查看更多”、“查看全部”、“查看详情”、“展开和收起”之类的文字做转移跳转,比如:顶部导航栏的更多图标,就是将常用的功能整合并隐藏在首页设计的更多功能模块中,把用户的操作范围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降低操作复杂度的方法:

删除、组织、隐藏

视觉层面的“降噪”方法,删除会干扰用户操作的选项;功能分类明确,围绕用户行为组织信息内容;隐藏那些不常用而又不能少的功能,延迟及阶段性展示。总的来说就是将复杂的信息收起来,展示重要且简洁的界面。


简化交互设计

可以用代码节省用户操作时间的地方,是互联网人一致的追求。例如,B站的一键三连,用户长按点赞按钮,会同时触发点赞、投币和收藏,省时省力。


算法解放“生产力”

个性化算法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用户复杂度降低,而转移到开发者身上。抖音为什么会让人上瘾?是算法知道了你的喜好,专推给你喜欢的内容而不用自己去找,谁都喜欢私人定制。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就像鲁迅说的:“你觉得好,一定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这里的简化复杂的难度就转移到设计和开发身上了,还逼得机器去学习。例如抖音、淘宝、知乎首页推荐的内容都是基于你的喜好定制化推荐给你的。


我们常说以用户为中心去设计,就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在交互设计中尽量简化操作的复杂度,降低学习成本。但如“复制粘贴之父” Larry Tesler (1945-2020) 所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固有的复杂性,无法简化”。因此,如何取得复杂度的“平衡点”就是重要的部分,是让工程师及设计师花费大量时间去降低产品的使用难度,还是在设计中保留一定的复杂度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事。



该原理是由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顾问Barbara Minto提出的理论,她强调结论先行,论点自上而下。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部门开会时有人口若悬河的讲了半天,到最后你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所以如果开会时你会走神,这不怪你,只怪讲演者说话没有逻辑,没有重点。


金字塔原理指示结构化表达遵循结论先行的原则,即任何问题都能归纳出一个中心点,让受众能够第一时间清楚你想谈论的主题。然后由数个论据作支撑,而这些一级论据可以继续由数个二级论据支撑,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自上而下,上层影响下层。


应用到交互设计上,即将信息展示的重点与交互行为的主任务优先展示,再根据用户在这个界面上所愿意停留时间逐级给予更多细节补充。以京东的商品详情页为例,首先金字塔的最上层是用户目标明确直接进行“立即购买”的底部全局按钮,其次是商品的头图和用户评价这些,让用户了解更多信息,进一步促成购买,最后一层是提供商品相关的全部信息、参数、评分等,确保交易的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在每一层花的时间也在逐级增加,呈金字塔状。


映射到设计师身上也是如此,从设计新人到设计总监,中间差的就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技能金字塔。就像升级打怪,每完成一项任务获得相应的经验值,累积的经验值帮助我们更快的升到下一级。当把工作中的需要攻克的难题一一解决之后,你的设计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精进,形成一套自己的设计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有趣的是,把金字塔模型倒过来就成了“用户漏斗模型”。自上而下,激励用户成长。它告诉我们:

用户的需求是永远满足不完的,所以什么值得做,什么是可分阶段去实现的是决策人需要明白的。如乔布斯所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不断完善主要功能,以满足金字塔顶的核心用户群。决策者常常添加一些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用户想要的需求,比如在信息流中添加一个广告位;

如何优化完善产品架构,检验产品策略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防错原则由世界著名的品质管理专家新乡重夫提出,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等手段。使操作人员不用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防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于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失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把过失降到最低。该原则最初用于工业管理,后来应用于界面交互设计中,当使用条件没有满足时,常常通过功能失效来表示。


自动检测提示

bilibili在登录时输入框没有内容或没有输密码时,登录按钮处于禁用的置灰状态,只有两者都满足了才可以正常点击。此外登录功能就可能会有用户名错误、密码错误、网络超时、邮箱错误等不同的错误。通常必须账号和密码同时满足且匹配才能成功。


Twitter发帖时只允许用户输入140个字,为了提醒用户,其解决办法是在键盘上方的工具栏上显示还能输入几个字符,超过会以负数警示。知乎发布文章标题过长时也会提示错误预警。


消除可能的失误

防错法则认为大部分的出错都是产品设计的不够优秀,而不该责怪用户操作疏忽,通过设计手法可以把出错率降到最低。防错法则的核心观点是,如何有效的在用户出错之前就尽量避免错误的发生。比如,美团外卖在接受短信验证码时,系统会自动提取验证码在键盘上方显示,用户点一下就可以自动填写,省去了跳出应用——打开短信——记住验证码——再输入的繁琐过程,有效预防了出错的机率。还有微信在绑定银行卡时也是通过扫描银行卡自动提取账号,避免手动输入的出错率。


将失误降至最低

二次确认,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景让用户二次确认,通常以弹窗的形式告知用户再次让用户考虑自己的行为结果,进一步降低出错率。例如,最近大家都在用的报税App,会在提交信息前再次确认。


视觉暗示

可在视觉(置灰或隐藏)上屏蔽那些不能选的选项,避免用户点击后才报错或点击没反应。


其次,一些不可恢复的操作,视觉上通常会给强标识。例如,删除短信时的文字颜色“变红”。


为用户犯的错买单

当用户输入错误信息时,比如打错字,系统应该给予用户想要的信息,而不是无动于衷,冷漠视之。


范围限制

其实限制用户的选择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如果有明确的规则来定义可接受的选项,那么限制用户可以输入的类型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例如,Airbnb订房可选日期和设置闹钟时的时间范围。


研究得出,使用产品时有77.7%的错误都是人为的,防错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做到操作前、中、后都有及时的反馈,预测到他们有可能发生的误操作状态,让用户更快完成目标,帮助用户减少出错率。



每次拿起U盘插入电脑时,我就呆住了,到底朝那个方向才是对的?

防呆(Fool-proofing)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使出错的机会降至最低,进而达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之境界。


设计师应谨记:不要认为用户是专家。比如,我们都知道“汉堡”图标就是菜单,点击这个按钮就会调出某些功能。但是设计师忘记了普通用户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是汉堡包图标、什么是面包屑、什么是抽屉式导航、什么是3Dtouch、怎样双指滑动。更何况普通用户并不会研究App,在他们眼中产品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个。因此,一定要把交互和设计做的简单,通用的图标、功能和交互方式最好保持用户熟悉的样子,减轻用户重复学习的负担。每个页面应强调一个重要的功能而不应该让用户做选择题,这些都是有效防呆的好方法。


△页面的中主按钮更突出


防呆设计是预防错误发生的方法,让非专业、无经验的用户可以高效完成正确操作,不要让用户去思考,而是我们时时为用户思考。



又被称作“简单有效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通俗点去理解“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可以理解为“不要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或者表述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求得越少的那个就越好,越有价值”。


应用到设计学领域,该法则认为做产品时功能上不可过于繁琐,应该保证简洁和工具化。例如,产品中为用户提供了收藏功能是否就不再需要喜欢?提供了喜欢是不是不再需要收藏?一定要保证功能上的克制。不必要的设计元素会导致使用效率降低,还会增加不可预知的后果。建议在不损及功能的前提下,干掉多余的元素,当两个设计方案都能达到设计目的时,选择较为简单的那一个有利于更好地传达内容更好地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结合《简约至上》一书中提到的删除、组织、隐藏、转移四个策略来将复杂的设计和体验变得更加简单。

删除:关注核心,让用户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完成的目标上,删除不必要的功能、流程和造成视觉混乱的元素等;

组织:繁琐的功能通过分块,被组织成清晰的层次结构。还记得我们前面说到的“7±2法则”吗,把项组织到7加减2个块中;分块越少,选择越少,用户负担约轻;

隐藏:隐藏那些主流用户很少使用,但自身更新需要但功能。通过渐进展示和适时出现的方法减少干扰;

转移:把合适的功能转移到合适的设备上去。让用户感觉简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先搞清楚把什么工作交给计算机,把什么工作留给用户。




小测试,下列饮料中哪一种给你印象最深刻呢?文末揭晓。

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崂山可乐、7喜、美年达


雷斯托夫效应又称隔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以及新奇效应(novelty effect),前苏联心理学家冯·雷斯托夫认为,某个元素越是违反常理,就越引人注意,收到更多的关注。


一样东西与以往经历明显不同就产生了经历差异。比如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高考、大学的第一天、初恋、第一份工作等等。该差异也会出现在新奇面孔、电话号码记忆中。奇特的面孔和特殊的电话号码更能被人记住。

该理论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应用到设计中,最明显的就是如果想要突出某个重点内容,就要使它特殊化,通过色彩、尺寸、留白、字体粗细等设计手段。利用对比来凸显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例如金刚区、tab栏的运营活动广告,特殊化的设计让它们在背景中脱颖而出。



个人中心的会员卡为了吸引用户注意,增加开通率,都成了重点设计对象。


与以往不同的界面设计可以更加的吸引用户,加深用户的记忆,同时扩大了活动对用户的影响力。例如每年淘宝的双11首页设计都与往常不同。


Google doodle 会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日子改变 logo 的设计,把logo设计成与这个日子相关的插画或涂鸦,与平时的 logo 形成差异化,帮助人们更好地记住这个日子。


因此我们在界面设计中,若想让用户对哪个模块或者是元素引起注意或点击,就可以打破常规对该元素进行强调设计,使他在背景中脱颖而出。但是不要任何元素都强调,因为什么都强调就等于什么都没强调,就没有重点,所以要谨慎使用这个方法。


回到开篇的题目,答案是「崂山可乐」。相比其他饮料,崂山可乐遇到的少,反而成了最特别的一个了。你的答案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比如,丢100块钱的痛苦感要远高于你捡到100块钱带来的幸福感,也就是说要至少捡到300块才能平复之前的心情。


生活中类似的栗子还有很多,比如旅游时,虽然这个景点很烂,人们依然觉得来都来了,还是要看完再走才“不亏”;吃自助餐时,明明吃不下那么多,可想到花了那么多钱,就要尽可能的多吃才算“回本”,真是应了那句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花了50块买了张电影票,过了10分钟发现是部烂片,就算在电影院睡觉也不愿提前走,觉得这50块钱不能白花...


那么,该如何将“损失厌恶”赋能给产品设计呢?

最典型的莫过于电商App中的各类券满天飞,比如:买二送一、3件7折、倒计时xx小时后恢复原价等等。商家就是为了营造现在不买就会错过的套路,用户也会觉得失之可惜。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京东618,还有情人节、中秋节等各种有的没的节日都是商家利用“损失厌恶”心理为基础刺激消费。



我们App的用户粘性不太理想,增加一个“签到”功能吧,产品经理如是说。如是我们看到各种签到得礼品,赢红包等活动。中间还不能中断,要连续签到多少天才能得到奖励,用户也担心中断的损失。


某网盘下载文件时,会给你一个10秒VIP高速下载的体验,计时过后又恢复到龟速,让你恨的牙痒痒。虽然这招有点损,但用户体验到了VIP的快感,很多人还是会乖乖成为付费会员。


产品运营中会经常发一些优惠券,虽然知道自己不会用,也要先领了再说。这些券也都有时间限制,快过期的提醒也会加快用户决策。还有0元开通会员,套路是第一个月免费,次月开始按正常价自动续费,典型的“骗”进来养肥了再“杀”。


人天生会对危险的,不好的东西避而远之。如是我们就看到保险行业,他们会用一些负面信息(空难、车祸)刺激你,用户就会产生焦虑,自然就想规避掉这些概率小的风险。例如购买机票时的意外险,QQ退出登录时的提示。


还有就是有用户自己的内容的东西,一般不会轻易舍去。拿我个人来说,飞书一直是我的写作工具,后来看到几个更好用的软件,但要想到把原来的这么多东西全部转移过去也是件很心累的事,太麻烦,还是继续用飞书好了。QQ这个“古老”的软件,估计很多人好久都没打开过了吧,但是让你删了它,你还是不愿意的,因为那上面有很多青春的回忆。




用户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其它网站上,因此他们会希望你的网站也能像他们已经掌握的其它网站一样,拥有相同的使用模式和习惯。

Jakob定律是由Jakob Nielsen提出的,他认为用户在其他网站所积累的经验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网站,所以他们会希望你的网站可以与那些熟悉的网站一样,相似的使用方式,在使用你的产品、服务、内容和信息的时候,他们不会感到恐慌,而是轻车熟路。该原则鼓励设计师遵循常见的设计模式,以避免混淆用户或导致更高的认知成本。


例如YouTube2017年改版前后的对比,在新版中,网站框架和功能上几乎没动,只是在UI上做了顺应新的设计准则,比如调整字体大小、颜色、栏目间距等。整体上和旧版没太大区别,而且还给用户提供了旧版的选择。


在移动端App中也应如此,在具有相同功能的页面,尽量保持一致。大到页面底层框架(比如电商应用中的购物流程),小到UI设计中的一个按钮,一个图标,甚至一句微文案。


在设计产品时,要先延续大众早已习惯的概念模型。然后再从自己的产品出发,对其进行改善。而不是从零开始制定自以为是的流程。

日常使用的各类修图软件,版式都高度相似,中间是图片,各种滤镜、贴纸、调整等功能都放在底部操作区域,很多相同功能的名称都一样。这是用户最熟悉的布局,可降低用户在同类软件使用的学习成本提升使用效率。


也许你会质疑当所有产品都遵循相同都设计模式,会让产品同质化严重,答案是必然的。此时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目标和心智模型(用户访谈、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等),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产品设计中去,缩小我们与用户心智模型之间的差距,从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上文YouTube例子中,就是通过简单的用户授权(新旧版本选择),避免了心智模型的不一致会带来的问题,当用户准备好随时可以切换到新的版本。相反的案例Snapchat在18年设计改版时,因为新的布局未能确保改版前后用户心智模型的一致性,导致大量用户流向竞争对手Instagram那里了。


但是也要注意设备之间的差异,比如在移动端“汉堡包”式菜单是个不错的方案,可是放到桌面端可能并不太友好,因为大屏幕可视范围更大,小小的汉堡包图标很容易被忽略,这时候平铺出来可能会更好。


思考总结

1、用户会把在其他产品使用中已熟悉的操作习惯转移到另一个看起来相似的产品上;

2、利用现有的思维模型,使用户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上,而不是学习新的操作方式;

3、在进行必要的改版时,请给用户过渡到新版本的机会,即可以选择短时间内继续使用旧版本;



看名称挺拗口,另一种翻译叫做“对角线平衡的和谐状态”。它告诉我们浏览页面是由左上至右下的视线流,左上角是视觉第一落点区,右下角是视觉最终落点区,因此右上角和左下角都是一个强烈的视觉盲点区,大多数时容易被忽略。


在进行信息排布时,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左上角,右上角和左下角添加辅助元素,右下角作为整个视觉落点可以展示重要操作。运用视觉元素来创建一条虚拟的“线”,让用户的视线跟随左上到右下这条对角线移动,符合用户习惯性的眼动规律。


古腾堡图表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商品详情页,在界面的顶部展示商品图片、名称、价格、快递和优惠等用户主要关心的信息;右上和左下通常是分享、客服和收藏等次要信息;右下角则放置最终促成用户交易的购买按钮。


我们都知道一般页面按钮都在界面底部是因为离手近,方便操作,但不仅仅如此。还因为浏览是用户的第一行为,他们的视线会根据页面元素进行移动,最终停留在底部结尾的地方。


看各种社交产品评论、点赞的位置,就知道产品希望用户先干什么的想法。


弹窗的按钮摆放一般都是左「取消」右「确认」,目的是让用户最快地看到主要操作内容。



















余额宝的「转出」在左,「转入」在右,毕竟谁也不想财往外流是吧。


既然如此,为什么“发布”页面的按钮都在右上角呢?因为发布页是属于“编辑页面”,需要用户谨慎操作,这里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可编辑内容区域,而不是按钮本身。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设计中与此视觉流与节奏规律相似的还有F型布局和Z型布局,合理运用这些节奏模式,使用者会跟随你“设计”的视觉流和运动规律来浏览页面,有效提高用户阅读的节奏和理解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A.H.)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他将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此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之后,就要去实现更高的需求和目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出现;二是在上层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例如,在能感受到爱之前,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一定要得到满足。


回归到产品,一款产品,最核心的是解决用户的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产品的需求分析指明了方向。

生理需求:满足人的最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生理方面的需求。诸如美团外卖、淘宝、马蜂窝等为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的应用;

安全需求:人生安全、财产保险,也是强需求。如是各类投资理财软件层出不穷。

社交需求:包括友情、亲情、爱情多个层次,满足人类社会关系,让每个人不再是孤单的个体。如是微信、微博、Soul、探探、陌陌等不同类型的社交软件多如牛毛;

尊重需求: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都希望展现自己,获得人们认可。此需求可以深度结合在社交需求中。

自我实现:最高层级的需求,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结合到产品可以理解为能满足自己外在展示(炫耀)的需求,如各类美颜软件,美化后的照片晒到朋友圈,给人看到最好的一面。


由此规律可以看出,越靠近底层需求越是刚需,越往上,就变得越来越不必要,如自我实现,变得可有可无,不再是所有人的刚需。一个优秀的产品,深谙人性满足用户核心需求,才能形成持续稳定高用户粘性的产品。




序列效应法则又叫系列位置效应,是指一种记忆现象: 在列举项目时,排在最前面与最后面的元素,要比排在中间的更容易让人记住。

因为人们对排在头、尾的项目,要比排在中间的更容易记起来。比如我们都知道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却很少人知道第二位奥尔德林;班级里我们一般都知道成绩最好的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至于排在中间的很难记住。因此对排在开头的项目产生加强的回想效果,称为“首位效应”( primacy effect)。对排在结尾的项目产生加强的回想效果,称为“近因效应”( recency effect )。


分类页签中,我们通常都会记得“精选”、“热门”这类标签,是希望给用户进入App后看到的主要内容。这就是“首位效应”,把重要性高的内容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都知道界面中“返回”按钮放在左上角,除了操作习惯和防误触外,还因为它出现在页面左上角最开始的地方,更长久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之中,需要“返回”时能够快速回忆出来。


tabbar数量不管是3个还是5个,用户通常都会记得第一个“首页”和最后一个“我的”,对排在中间的都会选择性的忽略掉。


有时候新上一个功能,产品想提高它的位置引起用户注意,会和“我的”互换位置。例如网易云音乐,新版本中把“我的”放在第三个tab,为了提升“云村”重要性,把它放置最后一个tab,正是利用了“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常用于及时进行反馈的设计界面中,比如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置于底部不仅可加深印象,同时用户在看到有趣的内容,想要评论或分享时,不用等到文章看完即可操作。从而增强内容粘性,提高互动率。


用户的记忆具有系列位置效应,而且人的短期记忆非常有限,通过序列效应法则的应用,我们可以帮助用户减轻记忆负担。在排列项目时,把重要的放在首位或末尾,以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


作者: 印迹_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用动效创造可用性:动效设计的基本原理

纯纯

在笔者刚学习动效那会儿,因为执着于钻研软件技法,而忽略了动效的基本原理,导致作出了很多生硬的动效设计。和很多事情一样,动效设计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必定会损害产品的可用性。


在用户界面中,动效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装饰,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增强产品参与度并扩展设计交流的范围。

本文给大家介绍了十二项最基本的动效设计原理,这些都适合用于UX/UI设计项目中,是非常有用的运动原理,建议收藏反复食用。



原理一:缓动 Easing

缓动效果模拟了现实世界中对象随时间加速或减速的方式,它适用于所有运动的元素。自然界中没有东西是从一点呈线性地移动到另一点。现实中,物体在移动时往往会加速或减速。我们的大脑习惯于期待这种运动,因此在做动画时,应利用此规律。自然的运动会让用户对你的应用感觉更舒适,从而产生更好的总体体验。


线性动画

没有任何速度上的变化的的动画称为线性动画,如坐标图所示,运动的曲线成直线状态。这种动画效果往往显得很僵硬,不自然,让用户觉得不协调。一般来说,应避免线性运动。



缓出动画

运动的开头速度很快,结尾处逐渐减速的动画称为缓出动画。运动曲线呈抛物线状态,缓出动画最适合界面里面的动效,快速的入场给人反应很快的感觉。



缓入动画

和缓出相反,缓入动画是开头慢结尾快,这就像自然落下的球体一样,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从交互的角度来看,缓入可能让人感觉有点不自然,因为结尾很突然;在现实中移动的物体往往是减速,而不是突然停止。缓入还有让人感觉行动迟缓的不利效果,这会对网站或应用的响应速度给人的感觉产生负面影响。



缓入缓出动画

把缓入和缓出曲线连接在一起,就是完整的缓入缓出动画,它的运动过程可以想象一辆汽车从起步到停车的动作,可以实现比单纯缓出更生动的效果。由于开头慢、中间快和结尾慢,动画将有更强的对比,会让用户感到愉悦。

因此,缓动原理实际上是使动画不再那么尖锐或生硬的过程。



原理二:变形 Transformation


变形是由一个形态变成另一个形态,这种形变是动画里最引人注目的。通过元素形态的转变,告知用户元素的状态或作用发生了改变。


例如这个下载动画,下载完成后变形为按钮,其实是符合用户预期的。这种无缝转换,可以提高用户的认知度,提

升了动画的连贯性。


在动效中,利用挤压变形原则能够唤起用户的主观记忆。是刚性的还是柔软的,通过物体运动的变形状态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原理三:克隆 Cloning


当元素被克隆时,可表达出元素与元素之间的某种连续性。在此原理中,如何让物体的出现和离开具有连续性、关系和过渡,是信息准确传递的关键。


例如这个发布按钮,点击它会创建多个新对象,引导注意力,非常清晰的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还有这个运动健康页面,在添加练习项目时,从主按钮克隆生成一系列练习项目,选择完成后原路返回。




原理四:覆盖 Overlay


利用覆盖原理能让原本有限的空间得以延伸,用以显示额外的可见元素,补偿了用户体验中的单一统一视野或“客观视图”。覆盖原理在UI设计中常用于列表横滑,通过覆盖,隐藏相关操作,以减少视觉上的干扰。


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设计师,“层”的概念是显而易见的,不言而喻。我们用层来设计,层的概念被深深地内化了。但是,我们必须小心区分“制作”和“使用”的过程。


作为不断参与“制作”过程的设计师,我们要非常熟悉我们正在设计的物体的所有部分(包括隐藏部分)。然而,作为用户,那些不可见的部分是根据定义和实践,在视觉和认知上隐藏的。




原理五:偏移和延迟 Offset & Delay

偏移和延迟原理是表明元素之间的层级与关系,在新元素入场时利用偏移和延迟让信息或界面元素按照秩序进退场,定义对象关系和层次结构。


在上面的示例中,浮动操作按钮 (FAB) 转换为头部背景。数据图表在时间的延迟下依次出现,暗示用户这里的信息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区别,吸引用户注意力。




原理六:遮罩 Masking


遮罩是决定元素变化的结果是什么,通过暂时使对象显示和隐藏,以连续无缝的方式转换,保持了叙事流程的效果。虽然对象本身保持不变,但因为它有了边界和位置,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对象是什么。


例如这个转动的咖啡杯,借助遮罩,通过改变logo的位置和吸管的朝向,造成杯子在自转的假象。



在上面的例子中,音乐封面改变了边界形状和位置,但没有改变内容。转换发生在用户执行操作后激活,是相当巧妙的技巧。




原理七:父子关系 Parenting


父子关系是将界面元素关联起来的重要原则,创建出空间和时间层次关系。它最适合作为“实时”互动,例如拖动列表顺序时,其他信息会同步跟上。

回想一下,很多元素属性都可以创造这种联动的继承关系,例如不透明度、位置、旋转、缩放、形状、颜色等。




原理八:数值变化 Value Change

文本和数字的变化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忽略了它们,而我们却没有给它们带来区别和严谨来评估它们在支持可用性方面的作用。


数字和值表示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既可以发生在实时活动中,也可以发生在非实时活动中。它可能是时间、收入、速度、游戏得分等。当我们使用动态的数值变化时,它激活了一种“神经反馈”,用户会觉得自己与这些数值有关联的。如果这些值是静态的,就感觉与现实的联系会减少。



数值的变化在各类金融理财和日历APP中经常出现,数据的动态表达和交流可能会对数据的价值产生影响;如上图中的数值的动态变化,让用户感知到自己可能有能力影响到数据,提升了参与活动的意愿。




原理九:蒙层 Obscuration

蒙层与原理四的覆盖类似,只不过蒙层带有透明属性,它挡住了后面的信息,但又没有全挡住。iOS中常见的毛玻璃效果就是如此,它让用户意识到正在操作的对象,还有另一个世界。拓展了Z轴的层次结构,补偿用户体验中的单一视野。




原理十:视差  Parallax

当用户滚动时,在视觉平面中创建空间层次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各元素的层级关系,移动速度更快的交互式元。对用户来说显得更接近,较慢的非交互式元素,会退回到背景显得更远,从而更好把内容和环境区分开来 。


设计师可以利用时间本身来创建这些关系,告诉用户界面中的哪些对象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用户不仅认为界面对象现在具有超出视觉设计中确定的层次结构,而且现在可以利用这种层次结构,让用户意识到设计之前掌握用户体验内容。




原理十一:多维 Dimensionality

维度是将界面的元素多维化,使元素看起来像可翻转的,可折叠的,浮动的。可以使不同的UI元素实现无缝的过渡衔接,它通常以折纸维度、浮动维度和对象维度这三种方式来呈现。


此外,维度原理克服了视觉平面中的分层悖论,其中缺乏深度的物体存在于同一平面上,但出现在其他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折纸维度可以被认为是“折叠”或“铰链”的三维界面对象,它由多个元素组合成“折纸”结构,隐藏的物体在空间上仍然可以说是“存在”的,即使它们不可见。



浮动维度为界面对象提供了空间起源和离开,使交互模型直观且具有高度叙事性。常见的“3D”卡片就是通过这一维度来实现的。


对象维度会产生具有真实深度和形式的维度对象,可以看到,虽然在2D层,元素却可以3D视角呈现真实的维度。




原理十二:平移与缩放  Dolly & Zoom


平移与缩放是电影概念,指的是与相机有关的对象的运动,以及画面中图像本身的大小从远景平滑变化到特写镜头(反之亦然)。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判断对象是否正在缩放。可能是在在 3D 空间中向着相机移动,也许是相机在向对象移动,又或者是对象自身在放大缩小。以下三个示例说明了可能的情况。



镜头平移:被拍摄物保持静止而镜头移动或镜头保持静止,而被摄物体进行远离或接近镜头的前后移动。

镜头缩放:镜头与被摄物体在位置上保持静止,而被摄物自身进行缩放。

缩放:是指视角和对象都没有在空间上移动,而是物体本身在缩放(或者我们的视野正在缩小,从而导致图像放大),这向观看者传达了附加界面对象在其他对象或场景“内部”的信息。



移动还可以结合维度原则,从而产生更多空间和深度体验,并向用户传达当前视图“前面”或“后面”的其他区域或内容。缩放允许无缝转换 - 实时和非实时 - 支持可用性。在创建空间心智模型时,Dolly & Zoom Principle 中采用的这种无缝性非常强大。




作者: 印迹_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做好这几处细节,你的排版才能更精致

seo达人

一、给标题搭配辅助文字

标题的字号通常会比较大,这时如果给它搭配一个字号比较小、字体不一样的副标题,或者是英文标题,那么就可以得到鲜明的大小对比和字体对比,甚至还可以有色彩对比、空间对比等。这么做可以增加标题的层级关系,使视觉更丰富,更生动。

图片

▲ 上图的标题只有四个字,如果单独排版会很单调,所以设计师把它与英文标题一起排版。如果你想要排版的效果比较时尚、活泼,可以将标题进行断行、错位处理,两行或三行的标题比单行标题的层级更丰富、对比关系更多。

图片

▲ 上图的标题搭配了一行字号更小、字重更细的副标题,由于上图海报想要表现出比较高端的品质感,所以标题和副标题采用了同一种字体,也没有加入太多的排版技巧。

图片

▲ 上图的标题与活动时间和装饰英文组合排列在一起,并且在排版时有明显的大小对比、字体对比、颜色对比、点线面的对比等,使整个标题看起来有丰富的细节。

 

 

二、卖点要有Icon

绝大部分的产品海报或宝贝详情页上都会展现产品的卖点(核心优势),这通常会是比较重要的信息,所以需要重点突出。不过突出的手法不一定要使用很大的的或者是对比很强的颜色,给卖点增加icon就是一个很常见、很有效的技巧,既可以通过icon把卖点信息与其他信息区别开,从而吸引读者的目光,也能使画面视觉更丰富、有更多细节。

当然,icon设计本身也很关键,首先,要尽量使用一些大家比较熟、能一看就懂的图形符号;其次,要尽量设计得细致一些,虽然会需要花一些时间,但这是值得的。

图片

图片

另外,风格的统一也很重要,一方面是每个icon的风格要一致,不要有些硬朗、有些柔和,也不要有些很复杂、有些很简单;另一方面是Icon的调性也要符合产品调性以及画面的风格,这样画面的整体视觉才能更统一、更美观。

图片

比如,在上图的儿童牙刷海报中,由于画面部分采用了剪纸风格,所以卖点的icon也使用了剪纸风格。

 

三、信息要分组

版面中的信息一定要分组,不要全部排成一堆或者四分五裂地排列,否则都会加大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可以通过控制信息之间的间距来分组,也可以利用线、线框、色块来分组。并且,信息分组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❶ 视觉上要有主次,即每组信息版面空间占比不要太一致。

❷ 要符合阅读及信息传播的逻辑。有些设计师会为了好看而随意把信息的顺序打乱重组,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例如在下图的海报中,设计师虽然将信息进行了分组,但是除了主体很突出以外,其他信息都太过平均了,再加上信息块(包含文字组和图片部分)特别多,所以导致排版很散。

图片

而在优化后的方案中,把版面信息进行了重新分组和排列,视觉更整体、层级关系更鲜明。

图片

下图海报的排版也有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图片

❶ 信息分组不合理。大部分文字信息都被圆形色块打包成一个组,但里面很多信息的意义并不相同,其实不适合组合在一起;

❷ 文案的排版不符合逻辑。比如把“只选直径…”这句文案放在最上面有点突然;再比如“首创一品黑蒜猪大蹄饭”其实是一句话,设计师却把它拆开排列,而且顺序是错乱的;

❸ 排版太乱。虽然用了圆形色块进行整合,但是在这一组新信息里,有的文字排成弧线、有的文字竖排、有的文字横排、有的文字对齐排、有的文字错位排,同一个信息块里采用了太多不同的排版形式,而且组合得不好。

修改过的方案则进行了合理的分组,信息排版也更符合阅读理解的逻辑。

图片

❶ 把标题和副标题分成一组排在左上角。在面积上是版面中的第二大视觉块,信息一目了然且主次分明;

 把价格、口感NO.1、“只选直径…”这三个信息分成一个组,排在标题和副标题下方、产品的上方,符合正确的视觉流程和阅读逻辑。而且该组文案与产品图片进行叠加或绕排处理,既加强了文字与图片的关联,也使得文案与产品形成了一个大的整体。

所以,设计师在做设计时,一定要阅读文案、理解文案,看哪些信息可以划分到一组排列,哪些信息应该要分开排列。

 

四、视觉层级要分明

只要不是同一句话或者同一类信息,那么都要区分它们的层级关系以及视觉呈现,哪怕这些信息被分在同一组。比如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正文、卖点、注解、价格等等,这些信息在视觉呈现上都要有所区分,并且区分得要尽量明显一些,如果只是把字号加大一点、改变文字的颜色,那么可能会比较难把信息进行有效区隔,视觉上也会比较单调。

所以,为了视觉上更美观、更易阅读,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排版的方向、排列的位置,增加辅助元素(icon、色块、线条、线框等)、装饰效果(描边、立体效果、扭曲效果、裁剪效果等)等等,创造出比较鲜明的对比以及视觉层级。

图片

图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区隔信息的手法要与设计的风格和调性吻合,通常来说,高端、简约的版面,所用的排版技巧和装饰手法会比较少,视觉效果也不会太夸张;而如果是时尚类或者促销类的设计,其用于区隔信息层级的手法可以尽量丰富、夸张一点。

比如下图是苹果笔记本的banner设计,其每一行文字的视觉效果都有明显的区别,但并没有采用特别夸张的表现手法,字体和排版方向都是统一的。

图片

图片

而下面这则猫粮的海报,其文字表现手法则要丰富很多,对比要更强。

图片

图片

 

总结一下

想要版式更加精致、更便于信息的传播,我们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处细节:❶ 给标题搭配辅助文字;❷ 卖点要有Icon;❸ 信息要分组;❹ 视觉层级要分明。


作者:葱爷

转载请注明:学UI网》做好这几处细节,你的排版才能更精致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如何提升UI设计的高级感

纯纯

创建美观、可用和高效的UI界面需要花费时间进行设计细节的打磨,本文从视觉和情感化设计两个方面来说说如何提升UI设计的高级感。 


1、视觉元素

在互联网产品日趋成熟的今天,你会发现所有的App越来越像,似乎是同一套模版设计出来的产品。而这种普适化的设计会导致同质化严重,使得设计不精致,产品没有气质和品牌感。一个App设计是否精致,是否富有设计感,在于它的细节,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多方面去钻研如何创造出打动人心的UI设计。本节总结了12个简单直观的提升设计感的小细节,一起来学习。


1.1 使用颜色深浅构建层次结构

在对UI 文本进行样式控制的时候,最常见的错误莫过于过度依赖字体大小差异来营造对比。单纯使用字体大小对比,所营造的对比并不够,尝试结合色彩和字重来营造更好的对比效果。


每种颜色都有一个视觉权重,这有助于在内容中建立层次结构。通过使用颜色的深浅,为元素赋予不同的重要性。如果可以的话,你甚至可以采用两到三种颜色:

  • 主要内容使用深灰色(诸如标题,但是不要用纯黑)

  • 次要内容使用灰色(比如商品介绍)

  • 辅助性内容采用浅灰色(比如发布日期)

类似的,在UI设计的时候,通常两种不同的字重足以营造出优秀的层次感:

  • 大多数的文本采用正常的字重(400到500,具体取决于字体)

  • 对于需要强调的文字采用较重的字重(600到700,具体取决于字体)

▲主标题字重为600,其他标绿点的文字字重都为400



应当尽量不要让正文部分字重低于400,因为这一部分字体本身尺寸已经较小,低于400会使得可读性不佳。如果你依然需要降低字重,那么不妨让字体色彩更浅一点,或者替换成其他识别度较强、字重相对较小的字体。


灰色文字在无彩/彩色背景下要分开处理

不要在有色背景上使用灰色的文本,在白色背景下,将黑色的文本改成灰色(或者在黑色背景下使用灰色文本),是不错的淡化其视觉效果的做法。

但是在彩色背景下,想要降低和背景色之间的对比,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白色文本的不透明度;二是让文本逐步接近背景色,而不是改为灰色。

▲左图设计师职位信息为白色文字降低不透明度,右图为和背景同色相高明度的颜色



其次当涉及长篇内容时,大面积的深色粗体字会给人一种沉重感,而且很跳跃。通过选择类似深灰色(#4F4F4F)这样的颜色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使文字更容易被识别。


1.2 统一色调

选择一种基础色,再调整色调和颜色深浅来增加均衡。设计时避免用过多的颜色。如果项目允许,只需使用固定的色板,通过调整基础色的饱和度和明度,利用这种简单的方式为设计增加一致性。


1.3 干净的阴影

阴影是UI设计中最常见的视觉表现手法,它可以增加元素的深度,使其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引起用户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增强画面的视觉层次感。相比于采用大范围的扩散模糊阴影,使用微妙的垂直偏移阴影效果更明显,更自然,它模拟了最常见的光源特征,光线从上往下照下来所营造的阴影效果。


这种轻柔的阴影呈现出的干净,增加了画面的精致。如果阴影的范围太小或颜色太深,位置也没有偏移,而是聚集在元素的四周,就会让画面更加扁平,让视觉变得厚重,呈现出不精致的画面感。

阴影不一定是黑色的,还有一种扩算阴影是模拟元素本身的颜色投射在背景上,由于阴影与元素的色调一致,因此呈现出十分融洽的画面感。在UI设计中,这种手法不宜过多使用,否则呈现出的各种色彩搭配会让人眼花缭乱。


1.4 个性的图标设计

合格的设计师能够绘制风格统一的图标,而优秀的设计师能够创造风格独特的图标。我们能否在追求大小一致,圆角一致,线宽一致和配色一致的同时,为它的视觉表现力加入更多的创意呢?例如下面这组图标设计,无论是在图形上的创新,还是颜色搭配上都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意。


标签栏作为一个App的全局导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设计影响着整个产品的视觉风格。通常,大多数App都是使用iOS规范的设计样式(默认灰色,选中填充品牌色),这样的设计太普通,太常见了。要想让标签栏图标设计精致和富有个性,可以丰富每一个选中态图标的视觉表现,例如给图标加上背景和表情,即显得生动有趣,又增加了用户的好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D立体图标设计是近几年来的流行趋势,看上去十分精致、华丽,但是看久了会让人产生轻微的视觉疲劳,同时因其复杂的结构会增加用户的认知成本。一般在外卖美食类应用中比较常见。


1.5 Tab的设计感

Tab是App设计中最常见的控件之一,它源自Material Design的设计规范。现在很多iOS产品当中也开始使用这种导航栏样式来进行设计,而原本属于iOS规范当中的分段选择器变得不那么常见了。

在视觉表现形式上,Tab和标签栏同样也分为选中态和未选态,它的设计较为简单,通常是使用一组文字标签,通过颜色或在标签下加上小长条来区分两者的状态。因为它简单,却越难设计出彩,要发挥极大的设计想象力,跳脱出设计规范的限制,才能找到完美的方案。例如虾米音乐的Tab选中态是一段音频波线,再配合文字的大小对比,一个富有设计感又符合产品特征的Tabs就被创造出来了。


我们还可以从品牌基因中获取灵感,品牌作为用户熟知的形象是个绝佳的来源。从品牌形象中提取具有独特气质的视觉富豪作为Tab选中态的小长条,这样就建立起视觉上的联系,让用户产生由内而外的一致感受。例如马蜂窝品牌形象中的微笑符号和飞猪旅行品牌形象中的猪头都被延伸到Tab的设计上,既让界面视觉独一无二,又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对品牌形象的认知。


1.6 无框设计 去繁从简

在UI设计中,有许多的装饰元素,如卡片的边框、列表的分割线等,虽然边框,分割线是分隔两个元素的好办法,但是它不是唯一的方法,使用过多会让整个布局的设计感降低,或多或少都会干扰用户浏览的视线,让信息内容失去注意力,因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元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划分元素的视觉层次,让画面变得干净,整齐:


使用阴影

阴影同样可以营造出边界感,而且相比边框分割线更加微妙,并不会显得突兀,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让内容更聚焦。


使用不同的背景色来区分

通常,相邻的元素背景只需要有微妙的差别就能够让人对他们进行区分。所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区块采用不同的背景色,并且尝试删除分割线,因为你根本不需要它。


增加额外的留白

创建元素之间的分离效果,并不一定要通过线框来表现,只要增加留白,让它们分隔开就行了。通过留白和间距来实现元素分组是UI设计中的常用手法。


1.7 统一设计元素

在App中的每一个界面都有许多元素,那些同类的元素应保持统一的设计样式。通常个人中心的标签栏图标是一个人形剪影,它代表着用户,因此可以在展示用户头像和用户形象的界面中延续使用。如果图形拥有独特的外观,如椭圆矩形,也可以作为视觉符号的一种,延续到其他界面中,成为图形或按钮的外观。这样,整个界面就被统一的设计元素联系起来了,给用户始终如一的一致感。


1.8 符合产品气质的字体

选择符合产品气质的字体,可以与产品的定位相吻合,传递给用户正确的情感意识。虽然默认字体可以满足大多数App 的设计需求。但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系统字体的普适性并没有什么特色,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就显得收效甚微。例如在运动类App中更适合粗壮的斜体来传递力量、爆发力、速度的感觉,换成系统字体后,整体感觉在气势上就变弱了很多。


1.9 第三方图标风格统一

大多数App都支持三方登陆,他可以减轻用户注册的时间成本。通常是在注册登陆页的底部展示第三方图标入口,这也是设计师最常忽略的内容,往往是直接将第三方图标调整一致大小和摆放整齐位置,没有针对它们再设计。一个设计精致的App不应漏过任何的细节,我们可以以自家App的图标风格为依据,对第三方图标进行优化设计。


1.10 图片中寻找色彩

App中优美的图文设计,能带给用户如沐春风的视觉享受,它非常重要。我们经常看到文字叠加在图片背景上的设计样式,为了减少复杂图片背景对文字的干扰,通常的做法是叠加半透明度的黑色蒙版,让白色文字清晰可见,但这不是最优的办法。我们可以从图片中提取主色调用于叠加背景的填充色,这样就使文字、色块和图片融入到一起了,画面变得高级和富有设计感。


1.11 提高图片质量

图片的质量影响着整个App的格调和用户的情绪,高品质的图片给人愉悦的视觉享受,产生美好的联想。而低品质的图片会瞬间拉低App的质感。在App设计中,一张漂亮的图片从收集到上线,需要经过裁剪,调色等过程才能被使用。即使是普通的商品图片,我们将它抠图后调整成统一大小,再加上干净的背景,就能立刻提升商品的美感,界面视觉也会变得美观、整洁。


1.12 卡片式设计

现在的UI界面设计中,卡片式设计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计形式,它有利于信息分层和整合,划分出更加清晰的组织结构,实现复杂内容的简化处理,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卡片式设计通常很依赖视觉元素,很强的视觉元素正是卡片式设计的一种优势,也是提升设计品质感的良方。



2、情感化设计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只有当产品触及到用户的内心时,使他产生情感的变化,那么产品便不再冷冰冰,他透过眼前的东西,看到的是设计师为了他的使用体验,对每一个魔鬼细节的用心琢磨,人们会产生愉快、喜爱和幸福的情感。情感化设计并不是轰轰烈烈,有时候仅仅一句文案、一幅插图、一个动画就能打动人心,使用户获得愉悦的使用体验。让设计变得高级不仅仅是视觉层面,这些简单而美好的设计细节充满了积极情绪,它是满足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之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2.1 提示性文字

语言是情感化设计最直接的利器,拟人化的对白相比冰冷的话语更能获得用户的好感,赋予产品的新的生命力。例如App那些push推送通知,因为用户每天收到的PUSH实在是太多了,早已心如止水!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条成本低、效率高的PUSH文案,去撩动用户主子们的心。将原本对用户的打扰变成一种逗趣,让人看到会心一笑。


2.2 下拉刷新

下拉刷新是用户在App使用中经常进行的操作,常见的下拉刷新设计是图标加文字的形式,这种设计简单、直观,但毫无设计感,不能引发用户任何的情绪。


下拉刷新是一种临时状态,丰富它的设计细节不会造成与产品界面的格格不入,相反,一个富有设计感的下拉刷新设计能让产品获得用户的好感。例如uc头条在下拉刷新时会蹦出一只奔跑的小鹿,暗示正在快马加鞭的加载新内容,小鹿形象延续了品牌logo。作为资讯类产品,内容更新速度至关重要,奔跑的小鹿正好隐喻了这一点。用户也在这种快乐的情绪中对产品产生好感,瞬间就让下拉刷新变得生动有趣。


2.3 头像设计

个人中心页与用户信息密切相关,用户的虚拟形象在这里得以展现,常见的设计是一个用户头像加登陆文字的形式,这种默认的头像设计无法得到用户的认同感。

现在很多的产品已经放弃了死板的默认头像,给用户更多的选择。赋予产品一些人格魅力,可以让产品富有生命力,消除人机界面的冰冷交互,帮助用户和产品建立友好的联系。例如美团外卖和躺平,它们各自的身份都代表了产品的气质和用户的属性,让用户产生一种身份的认同感。


2.4 缺省页化解负面情绪

通常状态是,当前页面没有内容或无网络状态下出现的页面。常见的设计是图标加提示文字的形式,这种简陋的设计会给用户心理造成很大的落差,陷入负面情绪中。情感化设计在此时就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它通过设计手段来减轻用户在看到一个毫无内容的界面时所产生的挫败感。 设计师可发挥的空间很大,根据产品属性和品牌延展图形,结合动效或插画等情感化设计,可以很好的丰富页面内容。例如躺平的空白页呈现出一种贱萌的场景,让用户会心一笑,使产品充满了趣味性。


2.5 标签栏微动效

情感化设计变得越来越丰富,图标设计上升至可以展示动画效果。通过动效的使用,标签栏切换变得不再死板。用户在频繁切换页面时,不再觉得单调。精心设计的动态效果,能够缓解用户等待时焦躁的心情,从心理上缩短用户等待时长,让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2.6 模拟用户行为

如果一个产品可以模拟用户的行为,将用户代入真实的情境中,用户就会对产品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例如「潮汐」会根据时间场景和季节变化,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来营造氛围。雨声、雷声、风声、潮水声等让人时刻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情境。


情感化设计可以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在更深的层面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为人们带去情感上的愉悦和感动。洞悉用户的行为,换位思考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情感交流就产生了。例如当你截屏了一张图片,打开微信对话框时就会自动显示这张图片,提前预知了你发截图的需求。

再例如很多观众都习惯了在电影结尾等彩蛋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坐在影院等彩蛋却等来没有彩蛋的结果只能白白浪费了时间。在「淘票票」上购买电影票时,你会发现影片详情页会有彩蛋提醒,告知你电影是否有彩蛋且彩蛋会出现在影片的什么位置。有了这个提示信息,就不必再为了不确定的彩蛋期待浪费时间啦。


2.7 有趣的细节设计

俗话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见有趣是可以引发交流进而让人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在UI设计中,有些有趣的设计是隐形的,需要用户自己去发现,当用户找到这颗彩蛋时,就会获得一份喜悦和乐趣,增强用户对产品的探知欲。例如在电脑端打开B站的鬼畜区长按这个返回图标10秒左右,你会打开鬼畜区的新世界(⊙o⊙)(友情提示:记得戴上耳机或调小音量)其实长按「返回」10秒后网页下方会出现一条黑框提示「尝试输入字母,发现鬼畜秘密」。按照提示乖乖输入字母就会出现鬼畜明星划过你的屏幕!


有些有趣的设计又是显性的,目的是让用户与产品引发交流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例如成为优酷视频会员,不仅可以尊享丰富的影视资源,还能让自己的ID在发弹幕时使用剧集相关角色的头像。带角色扮演头像的弹幕,让发言更有剧集代入感。这个彩蛋的设置一方面强化了会员身份的尊贵感与特权性,一方面也丰富了弹幕区的多样化,可谓一举两得了。


总的来说:UI设计的“高级感”意味着在视觉层面要从细微之处着手,创造出精致富有设计感的画面;另一方面要从情感化设计出发,使用户与产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更高层次的使用体验。

作者: 印迹_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AI & PS 夏日魔法篇

seo达人

话不多说,直接上手先吃瓜吧,哦不,做图吧!学会这几招,再也不要甲方爸爸提供渣渣图片素材了。

 

 

图片

这个案例我之前分享过小红书,相信我,我不是想偷懒,我只是想把这个实用好技巧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一脸正经说的)。

看过的小伙伴也不要急,毕竟后面还有 5 个案例都是船新未公开的版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我们在 AI 里画一个正方形选择【效果】→【3D】→【凸出和斜角】得到一个正方体,然后选择扩展,每个面填充白色透明→不透明的渐变。

图片

画一个蓝白渐变色的背景,给夏日里一抹清凉的感觉~

这个桃子是我用苹果电脑自带的【Apple Color Emoji】输入法打出来的,也不一定用桃子,也可以别的哟~

图片

(后面的步奏都是在 PS 里完成的哦~)把桃子放在立方体下面,合并【桃子】+【立方体】图层,选择【滤镜】→【滤镜库】→【扭曲】→【玻璃】数值参考如下。

图片

复制一个,调整大小节奏,再调整一下角度,按住【ctrl+alt+shift+E】键,得到一个合并可见图层的新图层。

再复制一层(留用),选择一个图层【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5】,选择【滤镜】→【滤镜库】→【扭曲】→【海洋玻璃】数值如下。

图片

选择之前复出来留用的那层置于顶层,图层模式选择【颜色加深】,透明度【30%】。

图片

继续细化,用图案建立→填充的方式,加点细节,用混合方式做一个线条背景再加像素字点缀,其他文字环绕编排即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午,夏日炎炎,我买了一根雪糕,这次的技巧可以说相当简单,我速战速决,毕竟我的雪糕是会融的……

在 Ai 里画一个矩形,调整圆角,选择【效果】→【3D】→【凸出和斜角】数值如下:

图片

扩展图形,然后调整角度,除顶部部分的形状合并,然后填充渐变色,复制多一个形状,添加描边。

图片

把顶部的形状复制两个,排好填充颜色,然后选择三个形状【对象】→【混合】→【建立】,如果步数不够,就选择混合工具,按住【ALT】键,输入合适步数即可。

图片

同样的方法做一个雪糕棒吧,然后把这几个形状组合在一起,就得到这根可口的雪糕啦!赶快吃起来,哦不,做起来吧!

图片

根据文字的大小加入色块编排可以增加版面的色彩层次,再来点路径文字,活跃一下版面,加上其他文案,这张海报就完成啦!

图片 图片

 

 

这次技法以文字为主体,做一个夏日冻感的文字,选择一个圆体的文字,在 PS 里转成智能对象,选择【滤镜】→【模糊画廊】→【路径模糊】数值路径如下:

图片

添加一个蒙版,用画笔把边缘擦得虚一些。

图片

然后新建一个文字图层,改成描边效果,然后转成智能对象,复制上面智能滤镜的效果到这个图层,加入渐变,这个冰块字就做好啦!

图片

接着我们来做文字编排部分,倾斜的文字能够增强画面动感,丰富版面,再用【!】增强情绪张力,其他文字环绕编排即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万物皆可卷……而我选择躺平,哦不,我选择让纸张自己卷,这次做一个简单上手的纸张卷曲效果。

先做两组简单的文字编排,调出符号面板,直接往里面拖即可。

图片

选择螺旋线工具,画出线条,然后选择【效果】→【3D】→【凸出和斜角】,数值如下:

图片

先别点【确定】哦,点击左边的【贴图】按钮,进入贴图页面,选择其中三个表面,选择前面做好的符号图样,并调整大小,即可得到这个卷曲纸张的效果啦!

图片

因为文字做了卷曲的效果后,阅读性会降低,所以我们还是要重复排一遍文字,然后我们再加入背景渐变色丰富一下,再来点质感会更好,于是我打开了 PS,找了张褶皱的纸张纹理进行叠加,最后再加点杂色即可!

图片

 

 

图片

卷完纸张,我们来卷文字吧!,天长地久有时尽,此卷绵绵无绝期……

选择一个高挑的字体,然后再画一根线进行分割,得到如下图四组图形,并依次拖入符号面板:

图片

画一个矩形,调整圆角,然后选择【效果】→【3D】→【凸出和斜角】,数值如下,点击左边的【贴图】按钮,进入贴图页面,选择其中三个表面,选择前面做好的符号图样,并调整大小,如图所示,即可得到这个卷曲的文字效果。

图片

得到图形后,选择扩展,可以看到有些锚点没有完全吻合,手动调整一下即可,另一个图形也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得到。

图片

选择图形其中两面替换颜色,再添加一些有趣的图形,增强画面的趣味。

图片

加入趣味标题,与其他文字编排,这张海报也完成啦!

图片

这次的案例到这也就告一段落了,说时迟那时快,萌萌又来一句:要不再来一张?此刻的我当然是欢(mian)天(wu)喜(biao)地(qing)说:好!

 

 

图片

于是,我打开刚刚关闭的 PS,打出文字,栅格化后,选择【滤镜】→【模糊画廊】→【移轴模糊】,调整路径,让文字上下边缘有模糊的效果。

图片

复制一层,然后选择【涂抹工具】,用柔边画笔,强度选择【70%】,沿着文字边缘涂抹出想要的形状即可。

图片

新建一个渐变映射图层,添加渐变色,就可以得到这个字体流动效果啦!

图片

接着,同样的秘方,我们来加点质感,找一张做旧纹理的背景,调整合适的图层样式效果即可。

继续添加细节,画一些简单的图形丰富版面,用网格工具画一个小网格,再加入一个酸性的手写字装饰一下

图片

再加入简单的文字编排,这个版面也就完成啦!


作者:大熊

转载请注明:学UI网》AI & PS 夏日魔法篇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交互设计 | 信息流提高转化的策略

纯纯

起初由Facebook在社交行业重新定义为News Feed,现在被大量用在电商、社交、资讯类等领域。信息流突出卡片的信息,用户可以无限制地下拉刷新,偏重于“沉浸式”的体验,用户可以在里面“逛”起来。 


undefined




那么问题来了,在处于这样闲散的“逛”的状态下,怎样提高用户的转化率,让用户在Feeds中产生点击行为?有如下几点可以进行尝试,抛出来相互探讨。 



一、“千人千面”机制的尝试



什么是“千人千面”?字面意思上说就是一千个人看到一千个面,每个人所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实现“ 个性化”定制。 

举一个场景,作为一个软妹子,你的某宝Feeds呈现成这样的,嗯,美妆、衣服和家居产品更多。 


设想一下这样的画面,如果在你的Feeds列表里面推荐的是一些机械键盘和游戏装备,那作为用户,会心想“晕,这些东西又不能让我变瘦变美,跟我啥关系?往下翻翻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



如果再滑个2~3屏还是这类似于“今年流行的POLO衫”等跟你没关系的内容,那可能就没耐心看下去,sorry,直接退出了。 


而“千人千面”机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它要达到的目的就是, 对每个用户而言,都是各自喜欢的内容。



那么怎么做到千人千面? 
1. 千人千面的影响基于用户人群的标签。标签分得越细,流量就会被分割得越厉害,推荐也会更精准。针对具有标签思维的同学来说,展现价值以及访客价值利用率更高了。 

举个栗子,如果最近你要搬家,在某宝看行李打包带,那么你可能被平台分类为“搬家”这个标签。如果再细一点,“打包带”也可能为一个标签。 

那么在你的Feeds中就有可能呈现出既有打包带,也有纸箱、胶带、打包绳等这样搬家常用的物品进行推荐,是不是很人性化?可能就在这些推荐内容中发现一些自己也没想到但能好用的东西。 

像这样根据消费者的浏览记录和购买习惯来制定个性化服务,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来给消费人群贴上标签,从而达到 实现把产品精准推荐给消费者的目标 。精简的信息能够及时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帮助消费者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带来了极好的用户体验。



2.千人千面的机制是推荐式的:一种基于C端消费者行为轨迹(比如用户在页面的浏览和点击行为)和途径反映的购物意图进行匹配推荐,如上面所举的“看行李打包带”的栗子; 



第二种:基于B端店铺(即商家),进行在后台设置的店铺人群画像(即在后台设置一些选项,告诉平台他的目标用户是谁),平台进行智能匹配推荐的。C端和B端的信息相互依存才构成了现在完整的Feeds“千人千面”推荐机制。 

这个时候,交互设计师能够做些什么事? 
1.将信息流的卡片进行结构化和组件化。卡片信息即用来表达用户的标签信息的。定义好最整体的框架,以及各种信息缺失情况下的展示方式。稍安勿躁,如下图,往下翻,在本文下一节进行详细讲解。 



2.将用户人群进行分层,然后和卡片信息进行匹配。用户人群分层,有多种维度。最常用的是将用户分为新客和老客,偶尔会有准新客、僵尸用户、流失用户3个层级的添加。但作为不同的产品、店铺,甚至是在不同的地点,对新老客的定义都不一样。 



比方说在杭州某小区旁边的奶茶店,老客可以定义为“方圆3公里以内一个月内在本店下过单的人”,新客可以定义为“方圆3公里以内从未在本店下单的用户”。 

如果这家店在各大外卖平台上提供外卖功能,那么对老客人群标签为“3公里以内”“下过单”,那么对老用户可以采用折扣的形式,比方说老用户下单88折等优惠信息进行吸引;新客的标签为“3公里以内”、“未下过单”,那么对新用户可以采用尝鲜的方式,比方“新客1元尝鲜价”等方式进行吸引。 

这样对用户人群的分层决定了我们的信息是否准确以及有效。如果将新客定义为“方圆1公里以内从未在本店下单的用户”,可能因距离太近而失去对稍远一点顾客的覆盖。 

在工作中,这样的人群定义一般是和产品经理、运营一起商议进行决定的。 

二、利益点的透出

利益点,即能够影响C端用户做决策的因素,这些因素对用户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些利益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 商品信息:满减信息(比方说满200减20、88VIP9.5折),促销信息(比方说61狂欢)、订单量、用户评价、排行榜等。如下图中各种标签 



2. 商户信息:品牌标签(比方说品牌、优质商家等)。商户信息的透出,对追求品牌的用户来说是个有利的促进因素。如下图中商户的“品牌”标签。



光有这样的利益点也还不够,设计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信息进行表达,怎样表达?设计方案将卡片进行结构化和组件化。什么是结构化和组件化?如之前的图(某平台的商品卡片结构)

同一个卡片,保持相同的位置出现的内容性质相同,即结构化。如上图商品媒体展示区,展示商品的信息,可以是图片、视频、直播等等多媒体的展示。 



组件化是指,卡片信息可以不必全部完整,可以只支持其中的某些信息进行展示即可,没有的可以进行隐藏。比方说满减信息,如果商品暂时不打折,那这一块就没有信息,可以进行隐藏。如下图 



三、兴趣点的试探



当用户一直在浏览迟迟不行动时,原因可能是没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策略可以再转换一下。范围由小到大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 尝试推荐同类商品的不同品牌。用品牌尝试效果,如下图。 



在同类商品中还可以尝试 榜单或者清单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促进。两者都代表着品质和认可。 



2.尝试推荐不同类别的商品。

为保持用户在信息流中所看到的信息更丰富,可尝试在信息流中除了推荐商户标签词的内容,还会穿插一些其他内容的信息。 

比方说你是个爱美达人,但同时也可能是个音乐爱好者,那么当在化妆品的信息流中,推荐一些当季新款耳机是不是很有吸引力。 

再或者你是个钢铁直男,喜欢体育,同时也喜欢玩游戏,那在你的feed中同时出现这两样商品是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3.相似内容的推荐。在浏览过程中,可根据用户的浏览行为进行相似词的推荐,如下图。相似词的推荐又分为2种,一种是直接推词,另一种是根据用户的点击行为进行推荐内容,都能起到扩展内容的作用。如下图。 





总结来说,要提高Feeds的转化率,逻辑如下。 


1.做好信息的展示和匹配。将卡片结构化和组件化,并做好用户分层进行利益点的匹配。 
2.根据用户的行为进行实时内容推荐的变化。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作者:Sophia的玲珑阁   来源:站酷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提升屏效可实施性最强的4大方法

纯纯

一、什么是屏效?

或许我们曾听过这样一个词 “坪效”,它常拿来计算商场经营效益的指标, 指的是每平米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营业额/专柜所占总坪数)。 

类比下来,手机屏幕,也可以有这样类似的计算公式,只是没有专门定义过,通俗地讲,即“每一像素可以带来多少商业效益”。但确实在商业设计过程中,老板们越来越越来越关注这样内容的表达效率。他们也许不会说"你这个屏效有点太低了"等这样专业的术语,而是会说类似“你这个槽是不是太高了”等这样类似的话 。 


二、为什么要提高屏效?

通过数据统计,一般用户最有用的浏览区域为手机前3屏,如果更严格点来说是前2屏,在这个区域内,用户的点击次数和转化率是最高的。如果在此区域内能够表达更多的内容,对于产品来说,无非是最经济的设计模式。不信随便翻翻几个APP,如下案例。 

咱们的某宝,基本上第1屏就表达完所有内容,第二屏绝大部分也是feeds了; 


考拉海购,前2屏表达内容,2屏之后全是feeds;


小红书更不用说了,第一屏就直接开始种草了;


用户在网络上的注意力时间是1-3秒,如果在这个时间内你没有吸引到用户的话,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把你略过。可想而知,在这样争夺互联网用户注意力的背景下,信息的高效性是多么重要。 

三、如何提高屏效?

1.用更小的面积表达同样的内容。



2.相同的屏幕内表达更多的内容。这同样可以细拆为几个方法。 
①利用滑动或者翻滚的效果,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内容的转变;比如banner以及淘宝头条这样的表达方式; 

②巧用折叠与展开,进行非重点内容的隐藏;



③内容区域进行多层信息叠加,比方说Instagram的发布


④利用转移的手法,将复杂的内容用新页面进行承载,如下图豆瓣


3.利用好导航结构,同样的屏幕可以表达相同等级的多种内容;


4.做模式区分,在任务模式下隐藏不必要的信息。如美团外卖在滑动过程中会隐藏购物车。因为用户当前聚焦的是浏览内容


四、总结下来方法论就是

时间、空间上的同时利用。时间上随着用户任务的进程进行当前任务的集中显示,隐藏当前任务不需要的信息;空间上将手机屏幕当做一个立体空间,由多层空间进行展示利用。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作者:Sophia的玲珑阁  来源:站酷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B端设计之导航

纯纯

在B端产品做设计的时候,第一件事是决定界面的结构布局,导航放在哪成为一件亟需要考虑的事情。典型的,有横向导航与纵向导航之分,拿ant design来举例,如下面2张图所示;


两者看起来都行,但选择哪个,心理会有第一眼的直觉,但光有直觉不行,还得罗列个123出来,这样展示方案的时候,才能服己服人。


横向导航


| 横向导航


优点:

  1. 通常使用比较少的菜单,简单,容易记忆;

  2. 位于页面顶部,不占用横向空间;

  3. 由于位于顶部,在视觉上更突出,更容易识别;

  4. 菜单选项之间视觉权重的区分更明显,左边最强右边最弱;


缺点:

  1. 扩展性有限,不能很好的承载大量和多层级菜单;

  2. 占用屏幕高度,特备是当固定于屏幕顶部时;

  3. 来回切换菜单选项时,横向移动鼠标的距离更长,操作效率更低;


纵向导航


| 纵向导航:


优点:

  1. 能够承载的菜单项数量和层级更多,扩展性强;

  2. 不占用屏幕高度且可以收起,为内容提供更多空间;

  3. 在菜单间切换时鼠标移动距离短;

  4. 能够更好地适应屏幕宽度较小的设备;


缺点:

  1. 菜单数量多层级复杂时,不容易记忆;

  2. 菜单选项文字不宜过长,可能会截断;

  3. 各菜单选项之间的视觉权重差别不明显。


他们都可以在已有的方向上进行扩展,如下图


横向导航扩展


但总体来说,单独的横向导航方式层级不能超过3层,多于3级就不利于用户的阅读和选择


纵向导航扩展


相对于横向纵向的拓展性强,不管多少级都可以一致往下加,但层级高过于3层,用户对导航的分辨和记忆会明显下降


当然,有时候单独只有横向或者纵向一种导航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他们有那么,根据以上特点,我们也可以有如下组合的形式


组合导航


很明显,这样的组合导航,适用于一级导航不太多(做好少于5个)且内容权重差别很明显,一级导航之后的导航内容和层级比较多且内容复杂。


另外,如果嫌纵向导航占空间,则可以考虑将纵向导航做成可折叠收起的模式,适用于贴着浏览器的纵向导航。


可折叠的纵向导航


总结一下:

  1. 横向导航易记忆、易看,各导航权重区分明显,越靠左越重要,但切换效率慢; 2.纵向导航扩展性强,可折叠,各导航权重区分不明显,切换效率更高;3.如果两者都不能单独满足,可尝试组合的形式。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蓝小助,微信号:be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作者:Sophia的玲珑阁  来源:站酷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