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web表格设计解析

资深UI设计者

为大家梳理一个web表格设计框架,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完整的不一样的内容。全文12,598字 ,预计阅读30分钟,建议收藏。


在网页或桌面端为载体的B端产品和生产力工具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需要和数据打交道,查询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当前正在设计的大多数产品的关键要求之一,表格被公认为是展现数据最为清晰、的形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用户界面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表格,展示行列数据,既是一种可视化交流模式,又是一种整理数据的手段。表格帮助我们组织和展示信息,同时保证信息的可读性,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所需内容;通过合理布局,感知不同信息间的关联与区别,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数据进行排序、搜索、分页、自定义操作等复杂行为。


1.1 表格的布局

表格的行元素和列元素行和相交就会形成一个简单的二维表,行,列元素的空间组合就确定了一个个单元格。常见的表格布局有水平型、垂直型和矩阵型三种基本布局,分别强调行、列、单元格。


水平型会弱化列的存在,强调行信息的连贯性,适用于用户阅读信息时是从左到右,然后自上而下逐条扫描。垂直型是通过强化列的视觉特征来突出不同列信息的对比。矩阵型的表格有均匀统一的分割线,单元格比较明显,适用于列信息较多而没有足够空间用留白来分割信息的表格,同时我认为单元格合并的情况也属于矩阵型。


还有比较常用的表格类型层级型:


层级表

是表达结构性关系的表格,表现得如同树的分支,所以又叫树列表。每一个条目可展开或折叠包含的更详细的行信息,也包含嵌套子表格。

层级表并不如矩阵表直观,但通过结构化的组织方式逐级展示表的数据内容,让整体信息架构一目了然,非常适合大型数据表。

结合层级表的使用场景,多以查看为主,编辑需求较少。


同时还有特殊的表格类型,图表型与卡片型:


图表型

除了在单元格中引用图表之外,很多时候都会提供图表/表格视图切换,便于用户从图形角度查看、分析自己关注的数据。有时也会有“图表+表格”的形式,这时候,表格往往只作为明细放在页面底部。大量的表格也会导致视觉的单调。


卡片型

可以用卡片的形式来展示信息,将信息以组的概念呈现,单张卡片内的信息按优先级进行排列。此外,卡片彼此之间又形成一个整体。

卡片是一种承载信息的容器,对可承载的内容类型无过多限制,它让一类信息集中化,增强区块感的同时更易于操作;卡片通常以网格或矩阵的方式排列,传达相互之间的层级关系。适合较为轻量级和个性化较强的信息区块展示。


注:在有限的表格空间内需注意卡片信息之间的间距,若卡片信息过长可做截断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表格类型还有可能互相结合,以更好的达到相应的分析目的。

比如垂直–层级,矩阵–数据立体表等。



1.2 表格的构成

从视觉结构的表现角度,个人将“表格”的构成分为:标题、表上方筛选操作区、表头、表体、底栏。由表头、表体构成内部区域,由标题、筛选操作、底栏构成外部区域。


标题

标题是对表格信息内容的整体概括,可包含数据来源及属性(日期、地区等),以便用户对表格内容有整体认知。给数据表格起一个清晰简明的标题,与其他的设计同等重要。有了好的标题,表格就可以独立使用,如果导航菜单层级清晰,同样能起到标题的作用。标题作为最重要的识别元素,默认展示在左上角。


筛选操作区域

这里特指位于表头的上方的操作区域,包含筛选,操作按钮等其他操作。筛选区包含模糊搜索和条件筛选,按钮分为增删改和其它业务处理操作,合理设计筛选区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效率。


表头

表头对数据性质的归类。表头按惯例要对数据的简况做出反映,如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家庭成员组成、政治背景、经济状况等。表头的字段名称应当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保证用户理解。如果有需要解释,则在字段名称旁边加说明小图标(小问号)。表头在这里也能指列行标签,是对所属行或列数据的描述。


除了容纳行/列标签之外,表头也可以进行排序、搜索、筛选等。


表体

表体是表格的主体内容,具体信息数据内容的填充区域,由一个个基础的单元格组成,单元格是表格呈现数据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是计数、百分比、均值、"-"等任何数据。表体包含数据,分割线,背景,单元格数据可进行点击操作,如链接跳转(项目或者商品等)、展开嵌套表的子集信息(子表格)、操作按钮(查看编辑)等。

表尾一般是统计类数据,例如合计、平均数等。表尾使用频率较少,且重要性明显不如表头,我就把它归到表体这类。


底栏

底栏在表格最下方,主要展示正文中的数据量或单页数据的概览信息,也常提供统计功能,供用户了解总体进展。底栏一般放统计信息、分页控件、备注说明、操作按钮(加载更多)等内容。


底栏最常见的元素就是分页,分页可以放在头部或底部,常见的还是放到底部,分页固定能省去用户需要翻到顶部或底部进行操作的麻烦。分页可分为整体页码平铺式、全功能版、简易版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比如有的时候并不需要定点跳转。
















无限滚动可以替代分页,但对于功能优先的应用未必适用。下图为查看更多按钮,比较少见:


同时,在选中操作的下,操作按钮也可以位于底栏,在未选中时操作置灰。





采用格式一致外观,突出有利于对象识别的关键信息。


2.1 视觉标准

填充与边距

合适的填充和边距对于视觉设计至关重要,既包括保证数据单元格之间的留白,又包括单元格内部留白,以保证易读性,当创建表格设计规范并严格遵循后,就可以创建视觉一致的表。表格本身应具有最小宽度,在不同画面中宽度应可以增长到整个空间,所以每个列也需具备最小宽度。如果页面宽度小于表格,那么表格应水平可拖拽。


对齐方式

数据合适的位置排列能够提升数据的浏览效率和准确度。对齐能够很好的形成视觉引导线,会让表格更加规范易理解,给用户视觉上的统一感,视线流动更顺畅,让用户快速的捕捉到所需内容。


正如连续律所描述的,人们倾向于把那些经历最小变化或阻断的直线或圆滑曲线知觉为一个整体,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在界面设计中,将元素进行对齐,既符合用户的认知特性,也能引导视觉流向,让用户更流畅地接收信息。


数字应该右对齐

在表格中,诸如金额、数量等数值排列时,通常采用“右对齐”方式,既方便用户快捷读取数据,还可以使用户进行纵向数据对比。数字是从右向左读的,是因为我们对比数字时,首先看个位,然后十位、百位。当个位数值对齐时,我们就可以快速查看前面的数值,比较多个数据的大小。因此,表格的数字应当右对齐。

当我们常用的字体如果不同数字宽度不一致时,会导致千位分隔符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要选择数字等宽的字体,等宽的数字在同一竖线时更容易对比。


文字信息左对齐

因为我们阅读文字信息是从左向右读,如果不采用左对齐,会降低浏览文字的效率。


混合型文本左对齐

当数字、文字、字母组成混合数据时,标题和正文左对齐,使用了一个视觉起点。


在实际工作中,主流框架组件,表格列数据对齐同时针对分割线,虽不是完美中的对齐,但开发成本低。


不论何种对齐方式,都需要考虑到该字段可能存在的极端情况。如:普通文本若过长,可在鼠标悬停状态时单元格展开列出全部字段信息。



色彩

一般表格具有的颜色尽可能少。颜色和可读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合理的使用颜色,普通表尽量使用简单的背景色和点缀色。背景色方面,除了行/列交替颜色(可以区隔内容,引导视线)、悬停高亮底色(便于准确辨别光标所在行)等处理方法,还可以对表头表尾进行视觉区分。但不能增加过多颜色以引起混乱。


分割线颜色尽量不要与背景色相差太大。当字体选择深灰色,背景为浅白色时,边框选择浅灰色,这样可以减少我们视觉疲劳,不会使表格看起来令人生畏。


2.2 表头的优化

表头标签应该简炼准确,以达到节省表头空间和减轻视觉压力的作用,让用户注意力聚焦在数据本身。当然对于产品而言,先能把事情说清楚,再考虑文字的简洁性。


当数据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使用多级表头来体现表头与数据的层次关系,如下图:

当数据有看不懂或生僻的信息时,用户期望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会这样,就需要在表头标签后加上小问号,鼠标悬停弹出说明文字的提示框。


不需要表头

如果表格数据可以自我解释,表头就可以不需要。电子邮件的表格是一个好例子,邮件主题,发送者,发送日期都区别度高不会混淆的。当然有的情况表头是不能去掉的,例如有两个不明确的日期,这时候你就需要定义一个表头。


2.3 行的优化

默认排序

所有行按逻辑排序,比如按风险由小到大,将最安全的操作放最前面;或按照信息时间排序,由新到旧,以创建时间进行排序,即创建的排在最前面。


合适的行高

行高是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阅读体验。较小的行高承载更多信息,让用户无需滚动鼠标即可看到更多数据,但会降低扫描效果,导致视觉解析错误。适宜的行高使得数据更易于被阅读,但这不代表行高越大越利于阅读。

设置行高的原则:

A.单行数据显示时,数据显示紧凑、有序。

B.多行数据显示时,弱化表格形式,提供丰富的视觉展现。


因此,对于单行显示的表格,建议行高为字体高度的2.5倍到3倍;对于多行显示的表格,建议内容区到上下边框的距离略小于文字高度。当然,也可以提供切换按钮让用户自己控制显示密度。


横向斑马线

斑马线又称作间行换色、隔行变色、行的交替样式。它能让行间界限更为明显,同时加强视觉流的横向引导,避免在阅读表格时出现迷失情况,要注意两种颜色不能反差过大。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与边框同时使用。


行的强调

有时为了强调行内信息的连续性,可去掉单元格的纵向分割线,仅使用横向分割线和底色分割,使横向信息更加连续通畅,以提升阅读效率。


表格还可以通过颜色来指示状态,颜色指示可以帮助用户识别哪些行可能需要特别注意的行数据。

同时可以对行内信息进行扩充,进一步弱化表格形式,丰富各类信息的视觉呈现,同时兼顾行与行之间的关键信息的对比,如上文表格布局提到的图表的使用。


2.4 列的优化

减少列的数量

尽量减少列的数量,关注用户需要的必要信息。当数据列过多时,要分清主次列,非重点、辅助性信息可以通过次级入口来解决,如固定重要列(主体名称/操作列),次级列在表格中间区域左右拖动。


合适的列宽

列宽严谨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第一,通过栅格,由列的数量决定列宽,主流框架组件一般是这种;第二,可以固定部分列的宽度,其余列则按百分比处理;第三,在固定宽度的基础上,允许用户自由拖动调整列宽的大小。(当然我觉得不要太拘泥这个,合适就好)


列的强调

为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差值、升降变化等数据处理结果,减少用户数据加工的过程,直达用户获取信息的目标(需要明确用户目标),提高用户的阅读速度。

一般列的强调是配合列排序功能使用的,如点击率、访问量的排序。有时会使用不同粗细的纵向分割线或不同底色对列信息进行区隔,增加同类信息的对比性。


2.5 单元格数据展示

度量单位的使用

其中的关键区别在于数字的大小。数据的度量单位无需重复,一般在表头标识清楚即可。

空白单元格处理

一般指空数据或零数据的情况,空白单元格容易造成用户困惑甚至误解,用户会搞不清楚到底是没有数据,还是数值为零?正确做法是,对于数据为零的单元格,要填上0,且小数点后位数、单位,都要与上下数据格式保持一致;对于没有数据的单元格,通常是用“-”表示。


B端后台数据类型较多,最好能为空数据做出释义,可以在“列标签”或底栏给出解释文案。


数据过多

单元格的宽度根据列中字符的长短自动变化宽度,超过该列宽可以省略显示,末尾以"..."显示,鼠标悬停时出现气泡显示完整内容。


关键属性标识

比如用户重点关注数据状态、某些数据的上升和下降等,可用符号进行标识,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目标信息。


2.6 分隔线

水平分隔线,能显著减轻表格在垂直方向的视觉重量,内容更加条理清晰,便于用户对比查看数据。

垂直分隔线,在表格中使用适合的对齐方式后,那么就可以省略;数据量级比较大的表格,列之间过于紧密时建议保留,可以使用较淡的分隔线,将不同列数据区分开来,提升浏览速度。


下图采用了同时使用水平和垂直分隔线:

如果在表格中使用适合的对齐方式,分隔线就是多余的。但由于表格数据量级不同,即使要用,分隔线也要淡,不能妨碍快速浏览。



2.7 分页及翻页

在web端,表格的的数据内容超过一定“数量”时需要提供翻页功能,这个“数量”由表头的高度、表格的行间距、目标用户群体的显示设备的配置等因素来决定,原则是不要超过一屏,考虑到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可以让用户自定义每页的显示的数量。相比于跨屏翻页而言,向下滚屏会更便利,在下文控制表内容中展开比较了无线滚动与分页。


分页控件内容 :用户自定义每页显示的数量,当前页码(行数),全部数据的页数(行数),向前翻页,向后翻页,到达第一页,到达最后一页等。

当用户的数据未超过一页时,可以隐藏翻页控件。翻页按钮不可用时,须给出置灰态或不可点击。


分页控件做为筛选数据的一种方式,通常可以结合排序、筛选等其它控件一起使用,来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如网易的邮箱,翻页与日历结合使用,对于有大量邮件数据的用户来说,查阅邮件的效率更高。

除了无限滚动,还有第三种翻页方式,鼠标点击“加载更多”按钮以查看更多数据。



2.8 简化表格

干净的表格使人愉悦。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巨大的数据量会增加用户的压力,因此要减少视觉干扰。删除不必要的分隔符与背景,去除阴影等。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达是表格设计的本质,让用户注意力聚焦在核心内容上。所以,做减法设计就显得可贵了。


实现简化的方法是适当删减。如果画面视觉很糟糕,请删除辅助信息、不常用的控件和分散注意力的样式,但要小心删除必要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没有杂乱,这是简单的结果。简单性在某种程度上基本上描述了对象和产品的目的和位置。想设计出一个井然有序的产品。这并不简单。“ - Jonathan Ive


减少分隔线

这必须是在数据允许的情况下。水平分隔线能显著减轻长表格在垂直方向的视觉重量,加快数值的对比效率。但如果在表格中使用适合的对齐方式,竖直分隔线就是多余的。它们最大的贡献就是缩减元素之间的距离,明确了单元格范围。即使要用垂直分割线,也要淡,不能妨碍快速浏览。


不使用斑马线,使用不同底色区分指示不同类型的数据是有必要的,但是用来区分同一类数据,斑马线在很多时候又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水平分割线已经明显区隔了。

省去分隔线,对于较小的,动态性较小的表,可以省去所有分隔线,并获得醒目的外观。当然,这更多是数据量不大且易分辨的情况。


尽量以黑白为主

运用彩色表达组织或含义可能会增加误解,并且引发视觉障碍者的易用性问题。普通表格一般使用颜色代表状态或进度。


克制图形元素的使用

其他图形元素,如星号、三角、圆点、对勾、叉等,虽然能够帮助组织数据、更直观的传达信息,但要注意数量,物极必反,要注意克制这些元素的使用。





优秀的表格交互给予用户操控感,不让其迷失在数据中。提供便捷的过滤筛选组件,配合鼠标悬停、点击、框选等操作,方便用户查看更多数据信息,快速定位目标数据,或根据特定规律对数据进行排序、突出、降维等处理。当我们将这些组件与交互动作结合,用一些习以为常的交互去操纵表格时,用户将更清晰、有信心、提效率。


3.1 筛选与搜索

筛选和搜索是用户目标数据的好方法,这是一项基本功能,可让用户从默认的表格数据轻松获取要查找的内容,在数据量较大的表中特别有用,一般位于表上方的操作区域或表头区域。


表上方

当表格的数据量较大时,可在表上方操作区域增加对象搜索或数据分类来提升用户查找效率,且能同时使用。提供多维的筛选和排序,是增加用户效率的有效方式。


输入搜索框输入用户关心的内容,既可以实时筛选,也可以点击触发,一般须支持模糊查询,否则用户必须记住所有内容,才能查出要找的目标项,成本过高。也有特殊情况,如保密性较高的账号密码列表查询需输入。


无论手动查询还是自动查询,如果查询条件是组合的几个,那么一般是填好全部筛选条件再让用户点击查询按钮。因为如果用户要查询的表格数据具有多个属性且相互联系时,组合条件的查询显然是更合理的。


如果筛选操作是单个条件独立查询,各个筛选条件都是相互独立的,那么最好填好一个条件便自动查询。

筛选条件有时候既需要汇总数据的,又需看单一条件下的数据,比如状态包含“待付款、待发货和待收货等”,此时则是做成Tab单选较好,如下图所示。


表头

放置在表头标签上的筛选,受列内容的影响,一般做单次筛选。通过对表头标签旁按钮的点击,使用户更快捷进入到自己的筛选条件中。通常,表单越左的列数据越重要的,也是筛选频率与需求最高的,因此高频的筛选场景基本可以得到满足。


3.2 滚动与固定

垂直滚动固定表头

垂直滚动时,固定表头可以让用户明白当前单元格数据信息的属性和含义,体现界面友好性。当数据列差异不大,用户不能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分辨类型时,尤其需要固定表头。当表头有操作时,固定表头更能提升使用效率。


数据列表相当庞大而复杂的时候,使用固定表头可以帮助用户区分列与属性。


水平滚动列固定

当呈现大量数据时,表包含的列数超出了该表的最大宽度,水平滚动就无法避免。第一列(前几列)或操作列固定能更方便信息的对比与操作。基于我们读取信息的方式,从左到右放置关键列。最左侧的列会引起最多的关注,当我们感兴趣时,才会查看其他列,它会影响用户阅读所需时间与精力。


在大型表格中,我们才可以水平滚动,最好是寻找可替代方案。表格中文本为什么这么长?能减少字数嘛?可以将文本换至第二行以减少水平宽度吗?能否为过长的文字选择别名吗?可否用图形条目取代?是否可以采取工具提醒?是否可以安排在窗口或对话框里?


一般有两个解决办法:文本换行,对它缩排;在单元格区域截断文本,在提示中显示完整文本。方法一意味着我们要增加表格高度,且每行高度可能不同;方法二,如果不同文本内容的头几个字一样就存在问题了。但这两种方法都比水平滚动好。



3.3 排序

表格初始有一个默认排序,也叫初始排序。但有时,用户希望将表格中某一行位置换到另一位置。


拖曳排序

拖放似乎很简单。就是抓住某个元素把它放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可是,事实上,拖放过程涉及到了大量细节,在拖放期间,需要处理许多特定的状态。


用户在拖动模块时,页面整体布局基本保持不变。因为移动的不是模块,而是插入条。插入条指明了放置模块时的目标位置。常用于数据量较小,有拖曳排序需求的场景。又可以运用在多个表一起的情况。


穿梭表格

就是多表格拖拽的情况。比如左侧的表格内容可拖拽至右侧列表框,同时支持表内上下拖拽更换位置顺序,也可直接选中对象在两栏中按钮移动,完成拖拽行为。


那如何让用户知道可拖拽呢?

增加意向符号;改变光标样式;增加被拖拽对象临时性底色,突出显示。


如何让用户知道怎么拖拽到哪里?

被拖入区域应增加插入位置符号,可以明确指出放置模块的目标位置,减少用户困惑,也可以对放置操作发生后的页面外观提前给出预览。同时设计时考虑上下左右两个方向的拖拽运动分别可以触发什么结果,超出表格范围拖拽对象消失。


被拖动对象应呈现为轻微透明的样式?应该显示为完全不透明?或者改为使用缩略图表示?我认为这三种方法都可以。透明效果也会让更多表格内容对用户可见,有助于用户预览最终放置后的结果。从而方便用户查看页面,也会表明该模块处于一种特殊模式中。透明可以表明相应被拖拽对象尚未定位,或者说正处于过渡状态。


表头排序

排序又分为降序和升序,比如,事件相关的表格,默认时间降序排列;风险相关的表格,默认安全降序排序。


表头排序可以辅助用户快速挖掘出需要关注的信息,发现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一般可按数字大小、文字拼音顺序、字母顺序等其它数据特征进行排序。如果表格中不是所有数据都能排序时,则需要标识出可排序操作的列,一般采用三角箭头做为标识,实时反馈当前操作状态。



3.4 控制表内容

控制列

可伸缩列

由于存在多个数据标题和列,我们只能根据表格的宽度来展示数据。在某些情况下,表格可允许用户选择他们关注的列,在其固定宽度基础上,让用户可以自由拖动列宽边缘以调整列宽。


自定义选择列

由于数据报表,往往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因而在表格数据显示上,一般采取宁多勿少的原则,即尽可能提供详细的数据,由此会数据指标过多,难以在表内完整展示,导致需要水平拉伸,降低了表格的可读性。

针对上面这个问题上,可将所有的指标名称罗列在表格上方,并提供多选操作,在默认情况下仅展示最常用、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如下图)。这样能让用户在表格上方看到所有指标名称,避免了原来需要水平拖拽而导致指标浏览不全的情况。其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显示所需指标,隐藏不必要指标,减少干扰。

B端后台通常会对应不同的角色及不同的需求,可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义表格的展示列及列的顺序。同时系统应记住用户上一次自定义列的设置。


控制行

控制行高

较小的行高让用户无需滚动页面就能查看到更多的数据,但可扫描性的效果易导致视觉迷失。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功的数据表设计包含了控制行高(显示密度)的功能。


树形表

行也可以结构化分为不同的类别,前面提到了层级表/树形表,可以嵌套子表格,展开和折叠。可操作按钮一般位于各级行标题左侧,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并具有扩展或折叠的功能。单击表中的类别标题会在类别的展开或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展开与折叠也将极大的影响行内容显示。


分页

分页可以将表内容信息划分成独立的页面来显示。


优点:

1.良好转换:当用户是在结果列表中查找特定信息而不仅仅浏览信息流时,分页就是好的选择。你会知道表格总量与当前页的准确数量,能够决定在哪里停下或者去哪里。

再次寻找特定数据时,分页方案让我们能够大概定向到目标数据位置。用户可能难以记录目标数据页数字,但一般能记录大概范围,而页码链接能让用户更容易到达那里。


2.掌控感:无限滚动就像个无止境空间——无论你滚动多久,你会感觉永远结束不了。当用户知道可用行数量时,他们可以自己主观做出决定而不是被动滚动。同样的,当用户能够看到结果的数量时,他们将能够预估他们查看表数据大概要花费多长时间。


缺点:

额外的动作:在分页方案中,用户要到达下一页表内容,就必须点击分页控件上的按钮跳转,等待表格新内容的加载。


无限滚动

表格无限下拉加载使用户在数据内容面前一直滚动查看。向下滚动的时候不断加载新内容,虽然十分方便与诱人,但不是什么场景都适用。


优点:

1.浏览:无线滚动提供了一个的方法让用户浏览表数据信息,而不必等待表格新内容的加载。当用户并不特意寻找特定的内容时,他们需要通过查看大量内容找到自己中意的信息。


2.体验更好:用户使用滚动能获得比点击分页有更好的体验。滚动行为要比点击更快更容易,对于那些连续且冗长的内容,无限滚动要比把分页的有更好的易用性。尤其在表格区域狭小时,使用无线滚动更能节省空间。


缺点:

1.受限性能:页面加载速度是良好体验的一切。尤其是表格计算数据时需注意使用无限滚动,缓慢的加载速度会造成用户的不耐烦与离开。用户在一个表格页面中越向下滚动,就会加载更多的内容,当数据量过大时,结果就是页面性能越来越低。


2.位置丢失:无线滚动同分页相比,没法标记当前位置且不能再随意回到之前位置。一旦离开,就会丢失当前的浏览记录,如果要回到上次的位置,必须得重新滚动去寻找。当用户有这种行为的话,无线滚动就会让用户产生困扰厌烦。尤其当你刷新页面时发现自己又回到表格顶部,不得不重新滚动等待结果的加载以继续查看。


3.信息缺失:滚动条并没有反映出实际数据量。假设快要接近底部了,当受到引诱滚动条再滚动一点点时,结果却会发现表格数据量又刷新了。从一个可用性的角度来说,打破滚动条的正常使用规则对用户来讲是糟糕的。


一般来说,无限滚动适用于在数据有限且信息重复的表格,有利于内容探索。分页则适用用户在寻找特定信息及浏览记录,易快速访问。



3.5 查看次要信息

表格内容的取舍要建立在对业务的了解之上,尽量精简指标,隐藏不必要信息,减少干扰,避免无主次的铺出所有信息。不要让用户一次性接收过于庞大的信息量,建议默认只展示用户所必须的信息,其他次要信息通过展开下拉等方式展示,为辅助信息提供深层入口。


展开行

展开行允许用户无需打开新页面在表格内即可查看附加信息,防止用户迷失。


子表格

表格中打开表格,表格组节把相关的行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收缩和展开,各组节层级要有样式区别。如有需要,在每个组节里可以显示数据概要信息。


弹窗

包括模态弹窗和非模态弹窗,模态弹窗是仅支持打开一个弹窗进行详细查看,非模态弹窗是可以同时打开多个,并允许拖动弹窗位置进行信息对比。

模态允许用户留在表格视图中,且更多地关注附加信息和操作:


非模态弹窗对于主动使用的用户来说可能很有用,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比较不同行数据的细节:


视图切换

可以通过视图切换查看更多细节,比如在“表格”和“左列表+右详情”之间切换,或者提供“只看文本,看文本和缩略图,只看缩略图”几种查看方式。相比弹窗减少了页面层级和隔离感。单击行链接将表格转换为左侧的列表项目和右侧的其他详细信息,这让用户能够解析大型数据集,而且在涉及到多个项目时不会丢失位置。


3.6 数据的编辑操作

编辑表格数据在大众化的Web应用程序中并不常见。不过,在企业级Web应用程序中,表格则占据统治地位。此时,最常见的用户需求,就是想要像使用Excel一样实现表格编辑。毕竟Excel早已成为编辑网格数据的一种标准。


表格数据的操作大体可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操作,指操作选项显示在行内,直观明了;隐性操作,当鼠标悬停时或勾选才显示操作选项,界面简洁明快,可减轻空间压力,减少干扰。


单行操作和批量操作

操作项一般存在于行数据最后,为固定列,或表上方位置,两者对应多种操作场景。


单行数据操作

文字按钮操作项一般不多于三个时,图标按钮不多于四个时,操作项跟在行条目后面;当超过时,建议将操作折叠收起,点击更多弹出多个操作选项。当操作按钮致灰时,鼠标选中可显示原因。

如果行操作不那么重要,或者说行操作过于啰嗦影响用户阅读时,可使用隐形操作,鼠标在行区域悬停时,可对当前行背景作出区分,或放大悬停区域,同时行尾出现可操作按钮,进行行操作。如谷歌邮箱:


批处理操作

对于数据批量操作的场景,建议将操作放到表格上方,与复选框操作配合使用。批处理操作模式允许用户对一行或多行对象执行操作,并在选中复选框后激活表上方操作按钮,如删除、批准、拒绝、复制之类的操作,这将节省用户时间,避免重复对多行进行相同操作。


表格上方的所有筛选或搜索按钮可能会因操作按钮出现过多而暂时隐藏,如果空间限制导致操作按钮排列不下,则使用“更多操作”按钮。


二次确认提示:对于用户操作结果给出提示窗反馈,用户点击「删除」后,直接操作;出现提示框告知用户操作成功,并提供用户「撤销」的按钮;用户进行下一个操作或者15s内不进行任何操作,提示框消失,用户无法再「撤销」。


在执行某些无法撤销的操作时,点击删除后,出现模态弹窗进行二次确认,在当前页面完成任务。同时禁止滥用模态弹窗进行二次确认,就既打断用户心流(无法将上下文带到弹出框中),也无法避免失误的发生。


单选、多选和全选

数据较多时,单个选择数据费时费力。单选框是只能单选,而复选框是能选择单个、多个或全部选择项,而实际上纯粹的单选很少见,所以建议一般场景下在表格最左侧加上复选框,如前面说到的批量操作,多选后,就可以批量操作。点击选框所在行的局部能让整行被选中,每个选定的行都接受突出显示处理,这种做法可增大点击区域减少界面的混乱。


具体设计时,可以按照数据类型进行选择,如邮件已读、未读等。


可进行选择的表格需告知用户已选数据量,在翻页时是否允许跨页选择;全选是当前页视图中的所有项目还是选择表格中的所有项目。


单元格编辑、行编辑与表格编辑

针对于需要进行数据编辑的表格。表内编辑能使数据更具可操作性,表内编辑一般优于弹窗。要启动编辑功能,必须通过鼠标单击,而非鼠标悬停。这样就能确保整洁的网格显示效果。假如是通过鼠标悬停来触发,鼠标每经过一个单元格就得显示一个编辑框,那这种编辑模式就会干扰到不同单元格间的切换,会有多么烦人。


单元格编辑:针对单个,不连续的可编辑的单元格,为了让功能更容易被发现,可以在单元格数据旁放置编辑图标,这样可编辑和不可编辑的单元格视觉对比就十分明显。单击该图标即可触发编辑,单元格内出现输入框,保存数据并退出。有了这个随时可见的链接后,编辑功能就更容易被注意到了。


单元格编辑时,也可以设置整个单元格为热区,以便用户触发。


覆盖层编辑:点击编辑图标触发;通过在页面上方添加一层来放置编辑数据。虽然编辑期间也不会离开当前页面,但却不是在页面中直接实现编辑。而是把一个轻量级的弹出式覆盖层(如对话框)作为编辑窗口。

选择覆盖层编辑而非行内编辑的原因也很多。有时候,不可能把某个复杂的编辑任务安排在同一个页面中完成,如果嵌入页面的编辑区域太大,会因为把内容过多地推向下方而损害页面的整体感。


而其他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中断当前页面流,尤其是被编辑的信息本身非常重要时。覆盖层能够为用户提供明确的编辑空间。提示如果有必要占用专门的屏幕空间放置编辑窗格,而且页面的上下文对编辑任务也不重要,就可以考虑使用覆盖层编辑。


行编辑:针对同一行标签下的数据编辑。新增数据行后,视图定位到新增的行并高亮显示,让用户快速聚焦。几秒后高亮消失,以免过度干扰用户。


不过,表内编辑图标会涉及平衡页面中视觉干扰的问题,如果功能及其提示在页面中的数量过多,很可能造成功能的利用率下降。如果一行有多个编辑选项,则可以适当使用弹窗编辑数据;如果表格有大部分单元格数据需要编辑,则可以全局编辑。 


全局表格编辑:点击表格编辑按钮,当前表格所有可编辑的数据单元格内显示文本修改框或类似XLSX的角标,进入一种特殊得编辑状态,不会给人直觉造成混乱。这一功能基本用于大面积需要填写和修改时,如大型填写报表。

大型数据表由于支持编辑数据处多,这种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容易填错单元格,想象单元格的密集,用户意外编辑错误也时有发生,这样的话需要编辑/暂存/提交三个操作。如果发现编辑的内容报错可被更正,应直接引导用户更正;如果报错内容不可被更正,则告知用户原因。


大型数据表如需减少与表格无关的视觉干扰,提供表格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可提供全屏查看的入口,但应注意可以让用户便捷的退出。全屏模式可以直接屏蔽掉页面其它内容,只留下表格区域,用户通过ESC键或按钮随时退出全屏模式,学习成本较低。


表格数据为空时,在表格的空白内容处加入可创建的快捷入口,引导用户新建表格数据,或者导入数据。如下图邮箱已发送邮箱为空时:

当没有创建诉求的,直接告之暂无数据。如数据是系统产生的,不是由用户创建的,直接告之暂无数据,话术的表述则需与后台文案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后记

个人关于web表格设计的看法基本写完了,在总结归纳中也发现了自己平常设计表格中的其他问题。大多表格设计在不同场景中需要随机应变,没有绝对的规范,只有相对的规范。我们要理解规范背后的原则,推导出适应其他场景的规范。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小龙哈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周周

编辑导语:你有没有设计过结构复杂、内容繁多的表单?在设计时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化繁为简、提升填写者的体验感呢?本文作者为我们罗列出了表单设计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提供了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距离上次发文已经快半年多了,实在是惭愧,好久没有输出内容了,看着每周增加的零星关注人数,内心更加焦灼难安。

这半年来我换了工作,也适应了新的环境,同时也在思考新的方向,估计和大多数的设计师一样,迷茫时常伴随着我。前段时间写了几周的产品体验日记,但觉得缺乏深度就没发上来,后续我将会继续写产品体验日记,完善后分享给大家。

2020所剩无多了,我也会将积攒下的一些内容陆陆续续发上来与大家分享,感谢关注,感谢阅读。哈哈哈哈

一、导语

你平时填写过的最复杂的表单是什么?调查问卷还是文档信息录入?如果一个表单字段内容巨多、结构多变、填写耗时耗力,那你将如何设计你的表单使之体验更佳?

面临的问题:

1. 业务复杂,功能较多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法律合同之类的文件,多则好几箩筐,少也有厚厚一叠;类似的文档如果进行线上结构化,势必要同样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去填写表单,完成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

同时,由于录入的时间不确定,流程不明确等问题,也制约着表单的填写。

2. 流程较长,操作繁琐

多个不同表单之间的互有关联又相互区别,填写的时候需要来回查看以确认信息,查阅和填写相互并行,操作繁琐。

3. 字段较多,关联项较多

几乎每一个字段都有对应的关联项,每个单选字段的不同项决定不同的内容。同时,由于字段数量,层级划分不明确,会使填写的人失去定位,产生迷惑。

二、解决方案

1. 内容分组,分步填写

根据业务内容分级,合理运用颜色、间距、字体大小、卡片层级等进行信息分级。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2. 实时保存,避免数据丢失,提供草稿功能,避免任务中断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3.字段分组,示意结构,联动项隐喻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4. 信息自动带入,节省时间

一般表单是与某项功能挂钩的,信息会在多个入口录入。因此在填写长表单的时候,如果能从系统中自动获取到数据,就可以自动为其填充,可根据业务场景,判断是否让其修改和更新。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5. 提供二次编辑功能,防止信息输入有误

一般的长表单在涉及非审批流的时候,可以让其无限二次编辑;如果是处于审批流,则需要根据业务场景限制其编辑次数或者限定其编辑规则(草稿可编辑,一旦提交则不可编辑)。

6.提供多人协作编辑功能

如果一个长表单,需要多个不同的业务域的人来填写,那么需要协同编辑,并实时显示编辑的人员信息。

同时,为了避免信息丢失和编辑错乱,在同一个表单下,同一时间应该限制只允许一个人进行编辑,等其提交完后,可允许其他人进行编辑。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7. 实时检验

前端实时校验字段输入规则,后端统一校验信息交换规则。

比如对于数字输入框的校验、电话号码的校验、身份证号的校验,应该在前端实时完成。

在鼠标离开焦点区域或定位到下一个字段的时候,提示其填写有误;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后续修改的次数,在长表单下,统一提示其填写错误会是一场灾难。

在点击保存并填写下一步或点击提交信息的时候,就需要跟后端交换数据,验证录入的信息;如果不匹配,则提示错误,并从上至下定位至相应的错误字段。

8.做好填写引导功能

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表单的填写。

1)在开始填写之前,简要说明该表单的业务目标,大概需要花费的时间等;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2)开始填写后,关于每个字段的特殊说明,都需要标注出来。重要的要显示在页面上,不重要的就收起在注释符号中;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3)填写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到最后才告诉用户哪里出错了,重要的信息一定要提示到位,否则一旦出错,前功尽弃;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4)填写完成后,引导其下一步的操作,或者返回至列表。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9. 详情页也需要注意信息分级

表单填写完毕后的产出物就是详情页,详情页是需要浏览的。因此在设计详情页的时候,应该本着让用户浏览方便的原则去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1)结构清晰

结构清晰是指不要讲内容一股脑的全堆在页面上,要做好信息的分类;同时,注意规划页面的层级。

2)设置快捷导航

如果一个表单是长且复杂的,那么其对应的详情页也会变得复杂和冗长,因此在页面的右侧或者顶部设置合理的快捷导航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三、小细节,大体验

1. 提供快速返回顶部的按钮

快速返回顶部按钮的使用要注意场景,如果你的页面比较长,且没有分组浏览的导航,那就需要设置快速返回顶部的按钮。

但是在存在分组浏览导航和顶部悬浮标签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快速返回顶部的按钮,因为在填写表单的时候,使用快速置顶的场景比较少。

2. 提供分组模块收起展开功能

当一个模块混杂着各种信息的时候,单纯的模块分组已经无法处理它的复杂度了,因此需要收起高频且信息量大的模块,可以合理的减少页面的复杂度。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3. 步骤提供信息填写完成度提示

步骤条可以单纯的作为步骤指示器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个表单完成度的提示区域。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4. 重要说明性文字尽量显示而非收起

在填写大量字段的表单时,阅读表单内容和填写表单同样耗时耗力。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提示信息隐藏在提示符中,一般情况下用户不会去查看;但是如果去挨个查看提示信息,则会多花费一个步骤去点击或者悬停来查看提示信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因此如果涉及到重要的提示信息,请直接展示在字段的后面,不要隐藏起来。

5. 产品内组件应该规范统一

在后台产品上,关于组件的规范统一,想必是人尽皆知的设计原则。

无论是各类平台型设计组件,还是各个公司自造的设计组件,保持统一和规范对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不赘述组件应该怎样规范统一。

因为无论是Ant Design还是其他设计语言,都有详尽的关于组件的定义方法,我在这里讲述一个产品设计更高层面或者更深层面的原因:

组件的规范统一并不仅仅是为了省时省力,而是为了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认知上的统一和行为上的统一,在进行高频次的操作后,界面的流程或者组件样式已大致在用户脑海中形成固定印象。

因此在操作相同类的流程时,用户会有更多的掌控感,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操作人事相关的流程后,去填写绩效部分的内容时,发现一个迥异的界面或者弹窗,你肯定觉得这是不是哪里出错了,甚至会怀疑这是否是同一个系统。

目前大多数公司的管理系统经过多次缝缝补补,内部的跳转逻辑已经异常感人,界面风格也大放异彩,但是使用起来却无从下手,深感迷茫。

因此大到界面样式,小到间距大小,产品设计的规范和统一应该是最基础又不可缺少的原则。

6.庞大的信息录入,表单内部要分步填写,外部可拆分成不同的表单分别填写

对付复杂的表单,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填写方式或者页面设计,而是信息分级和结构拆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业务问题,其余部分就跟我们常用的表单一致。

将复杂度降低并不意味着减少页面的信息,而是通过设计师合理的信息划分,降低视觉上的复杂度和流程上的复杂度,这样才会达到当前场景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如何设计一个超长长长长长的复杂表单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复杂是避免不了的。

我知道大家都推崇简洁的设计,但那只是对视觉和样式的定义,而非对信息的定义。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复杂的,行业更是复杂的。信息的复杂度与日俱增,想要处理复杂的信息,就需要从复杂中寻求规律,这规律与业务息息相关。

B端360行,行行深如海,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慢慢修炼吧~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米兰小铁匠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B端设计指南-06表格(上)

ui设计分享达人

目前我主要深耕于B端设计中,深知B端表格设计与C端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表格的展示形式以及承载内容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而现在网上有不少关于表格如何设计的文章,但要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因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表格,探讨一下B端表格究竟应该如何设计。


由于表格组件类型复杂,因此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基础知识点,下篇主要针对交流群中的20个问题进行解答,欢迎持续关注~


在我们B端表格页中,由导航、筛选、表格几大模块构成,因为表格面积占比最大,页面呈现最为重要,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我们对表格的设计思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两项原则:易读与易用

前者是提升使用者在表格浏览时的体验,主要是从信息密度、色彩分隔、以及视觉节奏三个方面去理解;后者是使用表格时的操作感受,比如快捷操作、多数据编辑等方面去理解。无论是B端的任何页面,表格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想要把这三种形式讲透,需要将数据的形式结合起来说,我会从展示形式、数据结构、前端标签 三个方面去解释三者的区别。


1) 数据采集 - 表单

表单拥有一对一的数据结构,能够让用户明白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使用表单的门槛,拥有更合理的录入形式,比如在常见的问卷调查、登陆注册都是采取表单的形式。

在前端展示方面,表单采用的标签一般会包含:text、password、radio、checkbox、button、submit、reset、image、file等属性,我们也要针对不同的属性进行相应的设计区分。


2) 单唯独数据整理 - 列表

列表能够将数据在一列中井然有序的展示,保持数据的有序与整洁。列表拥有一对多的数据结构,能够让用户理清一条数据下的多个对应关系,并且多个对应关系是相互并列。比如在常见地待办事项、走查清单中里,就是使用单维度数据进行排列。

在前端展示上,列表中的标签分为有序与无序。


• 有序列表:即有顺序的列表,其各个列表项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定义,前端标签上采取<ol><li>的结构。

通常有序列表一般为数字序号(1、2、3、4...)或者字母序号(a、b、c、d)

• 无序列表:无序列表的各个列表项之间没有顺序级别之分,为并列关系。前端标签上采取<ul><li>的结构。


3) 多纬度数据整理、数据分析 - 表格

在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中,你是永远的逃离不了表格,使用多维度数据进行统一的结构化展示,让用户清晰的看到在同一主题下的多条数据的对比,使数据能够进行多维度的展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前端的方面,表格中都是采取 <table> 标签进行展示,同时表格中的行与列分别用 <tr> 与 <td> 标签,我们通常说的表头,则为 <th> 标签。但要注意,在前端眼中表格永远没有列的概念,列都是每行拼接而成。






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表格~

表格是一种常见的信息展现形式,它是所有B端组件中信息展示密度最高,同时涵盖了B端的所有场景,因此是B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

在我们常见的B端产品改版中,除了对页面流程调整以外,更多就是围绕表格而展开的一系列优化。因此表格的设计,做为B端设计师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检验一个B端设计师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


1) 表格痛点


• 形式单一

表格属于形式十分单一的组件,对于没有经验的设计师来说,会认为能够调整的地方实在太少,往往在思考层面就会有所不足。对于一个B端表格来说,它需要具备数据浏览、数据新增、数据操作、数据统计,因此功能多而全,很难思考解决问题思路。


• 组件联动多

通常设计师设计单个组件,都会有较好的全量意识。而到了多组件的联动时,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表格中,除了表格本身,还会有搜索、筛选、视图、分页等操作,如果不对多组件的交叉使用进行思考,也会缺少对于这些场景的设计。


• 数据形式多

在表格中,会承载多种多样的字段类型,而每一个字段类型都会有相应的差异。形式的不同落到表格上就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在关键数值的处理上,也会差强人意。因此看上去简单的一个表格,其实会有很多需要设计的点。

而深入到表格的内部中,你会发现能做的远远不止于此,如果刚开始没有对表格进行梳理,那么你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反复出现的表格将束手无策,为了让大家能够对表格有更深的理解,我将表格进行系统的拆解,结合实际案例,能够让表格更浅显易懂。


2) 表格拆解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表格一共有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给大家五秒钟时间思考~

5

4

3

2

1

在我看来,表格一共分为五部分:


a.标题

概括整个表格的内容信息,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该表格的用途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预期。

在实际场景中,除了通过标题文字去的形式之外,你还可以为每一个表格去设计不同类型的图标,这样能够让用户看到图标就能联想到内容,这也是现在无代码开发平台常见的处理方式。


b.工具栏

但在工具栏的排列方式会有非常多的讲究,在市面上的操作区域一般可分为单行与双行的状态,可根据自身产品要求的特点进行随意的变化,会在文章后半部分具体讲到工具栏的设计思路,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


c.表头

概括每列的主要信息,在用户使用表格中,起到数据解释作用,让数据能与之进行匹配,使用户能够看懂数据。同时在表头处会拥有一些操作,比如冻结、筛选、排序都会放置于此,因此需要进行留意。


d.单元格

承载用户的每一条数据,也是整个表格的核心。单元格的大小行高都会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表格的体验,单元格的设计上也会有很多设计思路,在后半部分也给他家提供了我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进行探讨,在这个就先按下不表。


e.分页

严格意义上讲,分页是不属于表格当中,但当数据超过用户所设定的阈值时,就需要使用分页拆解数据,所以分页和表格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分页一共有:基础型、迷你型、完整型三种类型。

而如何进行跨页的操作,一直都是分页在B端中的难点,需要有好的思路与逻辑,在分页模块中与大家聊聊。





你知道表格类型的多少决定你了设计表格的下限。

虽然在大多数业务场景中都是使用基础表格,但在B端产品中业务的多样性使得很多特殊的表格有它独特发挥的空间。

我发现在我的B端交流群都有着类似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表格还存在这么多的类型,这时候你与别人之间的认知的差距就是你设计优势所在。


1) 基础表格

基础表格是根基,是由行与列的单元格组成。在使用层面上能满足用户多维度查看数据的需求。因为大家都很熟知,在这一章节并不是主角,我们就不做过多赘述。


2) 树形表格 - 包含关系

当表格中的数据为包含与被包含的结构时,可采取树形表格。

通过逐级大纲的形式来展现数据间的层级关系,让整个信息结构变得一目了然。这一表格形式常出现于项目管理工具中,比如 Teambition、Tapd、飞蛾都有这样的设计。


Tapd

作为腾讯最重要的项目管理工具,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类似情况,你能够在Tpad单列数据编辑点击入口,创建子数据,这样在项目管理的场景下,有着较为友好的交互体验。


Teambition

前段时间,Teambition正式成为阿里旗下的办公套件,而钉钉的云钉一体化,或许证明这样庞大的市场仍然还要等待时间的挖掘。期待资本对于B端行业的更多动作

我们回到设计上,Teambition在9月份经历的改版,变化很多,有机会可以总结一个改版分析分享给大家,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软件,Teambition也拥有树形表格的这样一共功能,它的添加入口出现在每个数据详情页的最下方,同时在视图层面,也可以筛选展示为:所有任务、仅父任务、仅子任务四种场景,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子表格 - 嵌套关系

当一条主数据下有多条数据结构不同的关联数据进行嵌套时,这时候就可以用子表格进行创建。它能够对主数据进行更加细致的解释,详细的了解主数据中数据的含义。从表象上看,就是在一个表格中还能嵌套另一个表格。

比如在对某集团对旗下子公司的销售表格中,它能够通过嵌套子表格的形式,将每一个子公司下的销售人员的销售记录进行记录,从而能够更加细的了解到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人员的具体情况。

在国外报表中,这类表格很少出现,而在中国的报表中,嵌套子表格算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中国式报表。


当然这里我们依旧可以深入理解,比如在两个表格之间,用户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一个父子的关系?表格中当父数据删除时,子数据如何处理?设计上对父子之间的关联有着何种限制,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因为这里牵涉到业务实在太多,我也无法抽象出一个规律供大家学习,因此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交叉表格/表头分组 - 两条数据在形式上有交叉

当一个表格里面有多条数据在同一个小范围的维度进行展示时,它就是交叉表格。从表象上看,就是表头有很多分组进行区分,因此它也叫做表头分组。

它能够通过硬拆分将数据进行切割,但是这样数据的易读性就是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2010-2020公司年度收支表格中,需要同时展示每一年份的收入、支出与利润,使用交叉报表能够让用户一眼就是看清数据,而基础表格却不行。交叉表格也算是中国式表格中的一种,能够满足具体业务上的需求。


5) 图表表格 表格数据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当一个表格里面有多种图表数据进行展示时,他就是图表表格。

在对一些项目做定制化开发时,这是十分常见的场景。用户点击某一数据后,直接跳出数据的统计图,方便用户进行对比。同时这一功能也可以通过仪表盘这样的功能去解决,也就说到国内最爱做的数据可视化。




1) 表格尺寸

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个点,主要是大家对于表格的理解各不相同,也没有具体的文章对于表格尺寸有个非常明确的限制,在这里分享一个我常用的数据点,用于判断表格设计的优劣:表占比。

表占比:表占比是指在1920x1080的屏幕大小下,表格占整个页面的比例 即:表格面积 / 页面面积 = 表占比

这里需要指出,这里的表格面积是指,表头+单元格+分页(不包含工具栏)

在我对十几款主流B端软件的总结分析中,惊奇的发现大多数产品「表占比」都是在65-70%之间,而一些不注重交互设计上的产品则会有所偏差。


那为何65-70%是一个更为合理的数据?

因为只要在页面中出现表格,就代表这个页面一定是以表格作为核心。而表占比低于65%,代表页面中的表格不处于内容的核心,你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页面所需要传达的功能。

如果表占比高于80 %,则代表表格出现面积过大,要考虑用户是否能够接受如此大的占比。

因此,设计的合理性来说,占比在65-70%之间能够保证数据展示的合理性,同时这主要是针对CRM产品,大家可以使用这个占比去衡量自己设计的B端产品~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一尘不变的,B端最大的魅力便是业务逻辑,我们来看一个看起来像是反面的例子:在销帮帮中,表占比为:61.2% ,看似是一个并不合格的成绩,而且数据十分异常,让我想要深挖,为何会如此的低。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销帮帮是一款与钉钉生态深度绑定的产品,其产品只能通过钉钉软件进行使用,而钉钉本身默认并不是1080px的宽度,用户打开并且全屏的尺寸偏小。默认尺寸大小的不同,最终让销帮帮选择去满足业务而牺牲表占比去换取更多的功能。



2) 工具栏设计

因为在B端的工具栏的设计中,市面上缺少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因此我展开讲讲工具栏的设计,就不出单独系列进行讲解~

首先,对于工具栏,不同的产品,会对它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在Apple MacOS 系统当中经常提到的Toolbars和Toolbar Items;又或者是Microsoft 产品中采取的Ribbon设计模式。在设计底层思路上截然不同,平台级产品思路与定制化产品思路存在很多截然不同的做法,我们今天简单聊聊大家遇到过多的表格工具栏设计,不做深挖~

在表格工具栏的设计中,信息分区与页面透气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设计核心。


信息分区:

因为工具栏是由标题、筛选、搜索、视图、新建等操作组成,而功能间的区分是工具栏设计的一个关键。

当一个工具栏中,需要将如此多的元素进行组合排列时,必然会有其排序的规则,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亲密性原则,对工具栏中的信息进行相应区分


在设计的亲密性原则中,我们可以将功能相近的工具放在一起,比如:搜索与筛选都是数据过滤的操作,应该放在同一分区;

同样,工具栏也会存在一些功能点不太相近操作,我们就应该通过分区将其间隔开,比如在下图中,每个功能都将其用线条区分。

当然,在信息的去区分上,也有强弱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通过线条直接分割;另一种是将工具栏进行空间上的区分。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区分去检查你的工具栏设计是否合理。


内容呼吸:

在一个定制化项目中,设计师一定要让自己的页面具有呼吸感。在B端业务中,信息量本身就已经足够庞大,而页面的中的疏密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列表都承载着繁杂、冗余的数据,是一个信息集中的密;工具栏作为与表格关联的上部分,呼吸感便成为表格的重要因素。通常在表头处要将空间尽量分散开,这样才能满足整体的疏密关系。


3) 表格设计

经常看到一些十分冗杂的表头,甚至它丧失了表头的真正含义。在实际情况下,尽可能明确、简单的讲出表头的内容,以免造成表格的宣兵夺主。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专业术语,这时候,给一个Tooltips再合适不过。


4) 单元格设计


在表格中,单元格的行高是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变量,因为行高会直接控制表格中的信息密度,而信息密度永远是一个无法量化的元素。而在我们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盒子模型的方式,让你的设计更加落地。


知识点补充:盒子模型

从前端开发而言,单元格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盒子模型。而HTML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盒子。而我们所设计的页面也正是由这个样的原理去还原出来。


Margin(外边距):清除边框外的区域,外边距是透明的。


Border(边框):围绕在内边距和内容外的边框。

Padding(内边距):清除内容周围的区域,内边距是透明的。

Content(内容):盒子的内容,显示文本和图像。


a.单元格内容

内容一般为文字、图标、头像等等,而对于数据中你想要格外突出的内容,这里称为关键数据标识别。从盒子模型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当中的Connect,但单元格内容中,一般会有一些处理技巧:

关键数据标识:

用户在使用表格时,会经常去留意一些关键的数据。比如数据的状态、变化的多少…

如果在系统中,你能够很明确知道用户想要了解的数据时,便可在关键数据上进行标识。这样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减少数据寻找所化的时间。但如果你对关键数据标识出现误判,这条数据便是一条十分干扰的数据,因此在这里的设计,需要慎重考虑。

比如在飞书的成员与部门中,对于账号状态就是一个关键数据的标识,一方面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到已经激活的成员,另一方面对于未激活状态的进行突出展示,同时给予用户未激活后的再次发送提醒的操作,是对用户使用的优化提升。但,如果将不重要的数据进行标识,例如手机号,那么这将会是一个令人痛苦的设计。


人员角色展示

人员角色展示在表格中十分常见,通常会是以用户名称+头像的形式展示。

但在真实场景的表格中,头像需要给予默认的形式,比如钉钉、飞书就是以用户“姓”作为头像的默认值,而在多个人员角色展示时,就需要考虑特殊情况,无论是极值省略展示与获取全量数据中,都需要我们进行设计上的处理。


进度条


进度条是属于关键数据的一种,它所涉及到的功能与图表表格类似,能够更直观展示数据的占比,方便用户对于多条数据间的值进行判断。进度条常见于“容量、使用量”的数据中。

表格空白处理

表格中经常出现空数据的情况,而表格的留白对于用户而言会造成一些困扰,特别存在与页面中的大面积留白,感觉像是数据没有加载出。因此在表格空白数据处理上,可以使用“-”来进行默认展示。



b.单元格行高


单元格行高一般由:文字大小、文字行高、左右上下边距共同组成。

从盒子模型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其中的Padding。因此行高的确定,是由上方四个条件共同组成。

文字大小:一般出现在表格中的文字大小都在12-16px之间,通常13、14px最为常见,建议大家设计也在此范畴内。


文字行高: 行高是一行文本垂直方向的高度,这个高度和字高无关,文字内容水平居中。可设置为字号的1.2-1.8倍,文字与分割线间距离可以设定为字号的1-1.5倍。

边距(Padding):表格中的边距分为左上右下四个方向,而左上右下恰好就是对应前端去编写Padding代码的顺序,在对页面验收时,便可采取这样的形式。

单元格行高可配置:单元格行高直接影响着信息排列的密度,而在实际业务中,真正落地也有着不同的做法。

在对定制化项目的开发中,通常会设计一套设计师认为更加合理的单元格高度,一般为32px-56px区间内,而在很多通用化产品中,存在多个设备屏幕分辨率的差异,为了让每一个分辨率下的产品都能够有较好的展示效果,于是乎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在表格左下角会设置舒适、标准、紧凑三种高度来满足需求,使得表格更加落地合理。


总结:整个单元格的行高,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嵌套与组合,所形成了单元格的行高


c.表格分割

在表格设计当中,每一条线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

当表格中展示横线;隐藏纵线。

用户的横向阅读体验更佳,强调一条数据的完整性,能够让用户进行快速的对应。

当表格中展示纵线;隐藏横线。

用户的纵向阅读体验更佳,强调数据上下间的对比,能够让用户找到同一纬度数据下的对比。


比如在一个组织架构的成员列表中,我相信大家都设计过类似页面,同样的设计方式,我一个采取展示横线、一个展示纵线,结果明显,我成员需要阅读完整条数据,因此横线会更加合理。

当然,在我们日常的设计中,展示横线的场景显然会更多,但我们日常使用时,数据对应的场景还会更多这是需要有更强的设计形式:

d.行、列冻结


当表格的行与列的数量过多时,会导致一屏展示不下,而表格中的关键信息与操作是需要在任何时候都展示,这是采取行、列冻结,能让用户快速触达。

表头冻结:通常出现在垂直滚动时,通过固定表头的信息,能够让用户阅读时对应不同的数据,使用户更好理解数据。

首尾冻结:通常出现在水平滚动,通过固定首列的主属性字段以及尾列的数据操作,来满足用户对于一列数据的认知,从而使用户进行快速操作。




5) 分页设计

在对分页设计的分析中,我们需要对分页中的元素进行拆解,才能明白分页的类型所带来的不同。

表格信息:会展示表格信息当中的数据总量、更新时间、默认排序方式等...


数据总量主要展示用户需要浏览的内容的总量;常见于管理后台搜索、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记录时,搜索结果页通常会展示这个信息,这让销售人员在操作时有心理预期。

更新时间主要是展示用户当前表格所操作时的日期时间;常见于金融类产品中,他们对于表格中数据的时效性尤为关注,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对表格数据中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默认排序方式主要是展示表格中是按照哪一个字段进行的排序;通常这种做法多出现于表头直接展示icon,但对于可配置化的产品而言,随着列数的增多,你越来越找不到你想要的默认排序方式,因此在表格的固定位置展示,就再好不过(记住,只针对特定场景)


页面展示数量:结构为「X条/页」

它能控制每个页面展示多少条数据;当在系统中有很多数据时,你可以直接通过页面展示数据 * 分页总数」 直接算出整个表格的数据总和。


上一页和下一页翻页:分页中基本组成元素通过用户点击上一页、下一页的按钮,实现表格的翻页功能。翻页通常会根据场景不同,去省略翻页中的不同元素,比如在下面马上那个讲到的三种翻页类型,但是上一页和下一页是绝对不可省略的。翻页也如同你翻书一样,可以进行对数据的逐页阅读,遵从用户之前的使用习惯。


当前页码:当前页码说明了页面中数据当前所处的位置,方便用户进行翻页的操作。



相邻页码展示:相邻页码通常展示前后两页,比如你在第6页时,页面需要展示:4、5、6、7、8;但页码在第1页时,就需要展示:1、2、3、4、5;页尾同理。



更多分页:当表格数据过多时,就需要使用分页,同样,当分页过多时,我们需要进行处理,就是省略,采用更多分页,去展示多余的分页情况,当用户需要查看更多的分页,点击更多图标即可。


总页数:代表大概会有多少页此类数据,通过使用总页数才能让用户知道

总页数说明了内容一共有多少页,就像一本纸质书有总页数,一本有声书有总时长;通过这个元素,用户才能了解内容的多少,对整理内容有个把握。


页码跳转:页码跳转帮助用户从当前页面跳转到其他某个页面;比如用户在搜索了某件商品,按销量排序,这时浏览到了第15页,满意度越来越低;于是打算从前5页选一个,这时就能通过页码跳转快速跳转到第1-5页了。


简洁型:


当分页数量较少时,通常在7页以内,就只有最基础的展示:上一页、分页数量、下一页。

迷你型:

当页面空间不足或者降低分页的视觉影响时,可以采用迷你型,主要为当前页/总页数,可以直接跳转到某页面。

完整型:

当表格数据较多,为了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分页类型。比较完整的分页还包括如下功能:显示总数、调整每页显示条数、直接跳转到某页。完整型的虽然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但是所占空间较大,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拆分使用。

分页固定:

在表格中使用分页,除了选择合理的分页类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当数据过多的时候,是否要固定分页。这个需要根据需求来决定,如果用户翻页很频繁,表格数据又特别长,就可以考虑分页固定在底部,免得每次用户翻页都要跑到表格的最底部才能分页,还可以在表头也放迷你型分页。但通常在设计表格的时候就没有固定,也很少使用表头分页,所以根据需求来定。同样按钮的设计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

另外就是当数量过少时,只有一页或者无数据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分页的,这个时候最好去掉分页,展示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了。但很多时候我们设计没有做区分,开发也就不管了。




老读者都知道,我会反复去强调“场景”这一概念(比如在导航菜单、筛选、弹窗、图标中经常提到这一词),因为你只有明白用户真正的业务场景,才能够真正的明白用户的痛点。我们回到表格中,在表格的场景主要分为五类不同场景:数据浏览、数据新增、数据操作、数据统计与通用场景。我会通过不同场景的梳理分析我们在不同场景中存在那些优化点,可以进行深入探讨。


1) 数据浏览


在数据浏览的场景中,本质上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寻找与确认。用户需要在此场景下进行准确的数据查找。而伴随着用户的寻找,就需要使用表格当中的工具进行辅助查找,比如筛选、搜索,这些工具的出现,都能够帮助用户进行数据的清洗,使得用户想要的数据能够快速的被找到。


比如:我们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每天早上,都需要去 check in 今天自己所要跟进、回访的客户,销售人员就会通过表格中的各种工具,去帮助销售人员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数据。

常见行为及设计点:

数据筛选浏览:通过自己对数据的一定了解,结合各种筛选条件,配合得到用户想要的筛选结果。

数据多选:用户可以通过多选,为他寻找的数据进行标记,方便之后的操作。



2) 数据新增

数据新增本质上是将复杂的数据结构,通过系统字段类型的相应规则,录入保存到系统中。这也就我们常说的增删改查的“增”


比如:销售人员在对新增的客户进行登记时,需要登记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跟进记录等等。且需要不断更新跟进记录,因此销售人员在表格上的新增是一个非常高频操作~


3) 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分为对单个数据的操作、单行数据的操作、多行数据的操作三种情况

单个数据的操作,就是我们常见的快捷编辑,可以点击快捷编辑按钮,对单个数据进行录入,

为何需要快捷编辑,在销售使用场景中,使用表格去编辑一条信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在对客户进行沟通时,数据的不断更改,跟进内容也在不停修改,导致用户需要每次进入用户详情点击编辑之后才能进行操作,而在表格内进行快捷编辑直接满足实时编辑的需求,在交互层面上这是一个非常OK的需求

但落到开发层面上,就意味着要在用户进入表格中去判断权限,才能让用户知道是否能够点,点击过后需要判断字段属性,明确该字段是与哪些字段进行联动


单条数据主要通常会采取两种路径进行操作:进入用户详情页界面,对一整列数据进行编辑,这种情况通常都需要多个数据进行处理,因此进入编辑页面更容易寻找,同时也是最为正常的一种做法


多行数据操作主要采取多选过后的操作方式:当用户想要对多条数据进行操作时,就需要对多个数据进行checkbox 的勾选,从而满足多行操作的需求



4)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主要针对用户需要审查分析。目的是在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去得出自己的某一些结论,由于关注的数据会有主次之分,数据与数据之间也会有内在联系,用户会更加跳跃地扫视页面,而且会更加反复地审查数据。例如,销售人员需要查阅本月的销售情况,进入到商品销售明细表中,分析本月的经营状况,若其中某些商品


了解了表格的使用场景过后,针对不同的场景,在设计上它的思路就会有所不同

使用上就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由于篇幅原因,我们主要了解了表格的基本形态,如果对于表格的场景还不太清楚,我会在下篇中与大家通过20个问题,了解B端表格中究竟应该如何设计~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CE青年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超赞的网页设计作品+精美流程图设计案例

前端达人

扁平化网页设计的表现大多体现在配色、字体以及布局排版方面,这三样结合得当都能制作出漂亮的网站。在国内很多企业网站的布局架构几乎是一样的,最多就是LOGO和一点颜色变化,看不出什么特色和创新。

作为设计师,应该多花点心思在创新上,比如网页上的布局,其实它是可以变化多样的,正如今天为大家分享yi xie布局排版好看的网页设计作品,大家可以参考这些布局的设计,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附加精美流程图设计与赏析。

jhk-1601983879159.jpg

jhk-1601984100579.png

jhk-1601984141200.jpg

jhk-1601984500863.png

WechatIMG394.png

WechatIMG443.jpeg

WechatIMG444.jpeg

WechatIMG444.jpeg

WechatIMG445.jpeg

WechatIMG446.jpeg

WechatIMG447.jpeg

WechatIMG448.jpeg

WechatIMG449.jpeg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精美流程图设计)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更多精彩文章:

       ui界面设计之网站设计案例欣赏(一)

       超赞的创意页面排版设计,打造“视”不可挡的网页设计


Web导航设计

周周

一、导航的定义

牛津词典上有对Navigation一词在互联网领域的解释:

the way that you move around a website or the Internet when you are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翻译为:你在浏览网页时四处移动寻找信息的方式

也就是说用户看到的,影响其寻找信息的因素都可视为导航。


二、为什么需要导航

交互上:

用户在使用传统方式阅读时,所处的空间是单向的,只能向前或向后翻页;

而在网页领域,所有的内容都存放在各自的URL里,信息在多维度多空间里相互交错,各有联系,可跳跃的阅读方式让用户很容易失去位置感。

试想一下我们在大型商场里晕头转向的场景,会常常抱怨其导视系统的糟糕,网站有过之而无不及。

业务上:

从潜在用户想要了解某个产品时,导航就开始起作用了

影响点击量网站排名高低,搜索带来的点击量

影响转化网站的易用性,访问者转化为潜在客户和客户的概率

设计者创造易用的表单,展示有用的信息,建立流畅的交互,这些都要靠导航来引导用户达到。


三、从信息构建模式给导航分类

1.内容

内容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确定,因此不同内容导航需要不同的导航模式

1)种类

不同行业,不同业务重点对内容的分类方式不同

种类可以是符合大众认知,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

也可以是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创造出的种类,并区分其优先级

种类导航的出现无形中建立了用户心中对某类产品的预期信息架构,使其在浏览信息时更有方向性,例如在浏览一家服装店铺时,用户在进入导航列表前就对种类有了预期,诸如男士上装,男士下装,女士上装、女士下装、配饰,包袋等。


2)字母

以字母顺序排列信息。适用于信息量超大,且不存在主次、重要级关系的内容。常见于联系人列表,地区导航,介绍人名,合作伙伴等场景。


3)自然属性

以时间,地理位置等属性组织信息架构。

时间:展示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以时间为导航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信息的变迁,立体感更强。例如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

地理位置:展示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事件信息,空间感更强


2.层级

也叫做结构导航,根据信息的上下级关系、主体信息架构等因素将信息有序排列。分为全局导航和局部导航。

全局导航往往指页眉和页脚,存在于网站的大部分页面,便于用户随时跳转。 

页眉:用户进入网站关注到的点,将网站进行功能分类后,将导航文字放置在页眉上

页脚:此空间是为隐私和法律链接保留的,还会加上联系方式,也有许多内容繁重的网站会把站点地图放置在页脚。

雅各布·尼尔森把全局导航在网站中的作用形象地比喻为机舱座位下的救生衣 ,你只要知道它哪 ,而不必时时关注它,需要时立即找到穿上即可。


局部导航是是更深层级的导航,不作用于全局,存在于特定的功能区,可分布在页面各部分。


3.功能

业务上必要的一些功能入口,通常贯穿全局,例如很多网站的个人信息,用户需要在大部分时刻都可直接接触到该功能。根据用户的心理模型,这类功能会存在于页面的右上角。


4.搜索

用户使用较多,也是最重要的导航方式之一。当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或无法通过内容,层级导航找到想要的信息时,用户会在搜索框内尝试输入一些信息。

而让用户主动搜索会出现下面的情况:用户无法清晰表达或错误地表达其想要搜索的内容,导致系统无法匹配上对应的信息,

为了让搜索导航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出现了自动填充,模糊搜索,推荐搜索,搜索历史,搜索纠正等一系列导航功能,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想办法将用户引导到他可能需要的页面上。


5.网站地图

以类似地图的样式来展示网站页面之间的层级关系,并提供相应的链接。可视性强,便于用户找到想要的信息。


四、导航的常见样式

1.文字与图标

考虑到排版布局,样式美观,除了用文字本身的含义用作导航外,图标也经常被用作导航,分为纯图标导航和文字+图标导航,这里图标的风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页面的视觉效果


2.横向导航

将导航文字横向有序地排列,独立性强,占用空间较少,可放置的导航条目有限,但这个局限性也可以成为优点,它要求设计师创造出简短,易于理解,且满足业务需求的标题。

当内容过多时会选择在单个导航下放置下拉显示二级导航,下拉显示的二级导航可以很长或采用滚动显示的方式,这种临时的模态导航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到屏幕空间。

很多网页的横向页眉导航会保持滑动时固定的样式,便于用户时时找到主页面的入口。


3.竖向导航

占用空间较多,通常放置在页面左边位置,用不同的底色或分割线将其与主内容分开,内容文字一般采用左对齐,便于阅读,导航层级过多时会采用点击展开的样式,上下滚动的常用交互也让竖向导航容纳的内容更多。

部分竖向导航是可隐藏或收缩的


4.混合导航

在拥有复杂信息的网页中,会将横向导航,竖向导航等其他样式混合使用,


5.面包屑

面包屑导航是位于页面顶部或底部的一行内部链接,在不同层级的链接之间用“>”分隔,可让访问者快速返回上一版块或根网页。许多面包屑导航都将内容最宽泛的页面(通常为根网页)设置为最左边的首个链接,并在右侧列出更具体的部分。

占用很少的空间并提供主导航实现不了的深层次定位功能。

面包屑的使用让网站的结构更加清晰,强化用户的心理层级模型,并实现跨层级跳跃

6.分页与无限滚动

分页显示的内容数量固定,有时用户可自定义内容数量,此外页面上通常有当前页,任意页,上一页,下一页,首页,末页的链接。具有定位性,当用户需要回到之前浏览过的某个位置时,可采用分页的形式


无限滚动希望用户只注意当前页的内容且不能快速到达页面的底部,适用于无法预测用户何时能够找到需要的信息的情况。在一些图片展示,内容推送的网站上设计者不知道用户想要的内容,同时也要展现网站内容丰富,资源库深不见底的特质会采用交互上更简单的无限滚动模式。

7.突出的版式

一些设计者想要用户优先注意到的内容,会采用突出的版面设计,通过改变文字图形的大小,颜色等与其他一般性内容形成对比或使用海报,弹窗等形式试图引导用户行为。


五、导航设计的建议

根据上面第三和第四点,分别从信息层和表现层给出导航设计的建议

信息层

1.信息结构尽可能扁平

多花一些时间去考虑信息体系结构,可根据首页规划全局的导航,首页是用户在网站中导航的起点,考虑如何让用户尽可能方便地从网站上的宽泛内容(首页)转到他们所需的更加具体的内容。


2.重视导航的顺序

当同一级别的导航数量很多时,顺序变的更加重要。根据用户的认知习惯,开头和结尾作为关注度(看到的)和保留度最高(刚刚发生的)的地方,其内容更加突出。


3.SEO优化

良好的网站导航结构可以帮助搜索引擎了解哪些是网站站长认为重要的内容,尽量用一些具体的描述词语而非大而宽泛的词汇,例如“产品”,“服务”。虽然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是在页面级别提供的,但它也希望了解页面在网站这个更大层面上的角色。导航中关键词的使用会影响其在搜索引擎中被搜到的质量。


4.创建网站地图

用于显示网站结构的一个简单页面,通常包含网站页面的分层列表。如果在网站上查找页面时遇到问题,用户可能会访问此页面。此外搜索引擎也会访问此页面,以便使抓取范围尽量覆盖网站的全部页面。


表现层

1.一致性

同一类型导航的视觉表现与交互操作在整个网站页面中要保持一致,清晰一致的导航可以让用户预见每一步操作的结果。


2.清晰性

颜色与大小:文字颜色与背景颜色的对比,标题与内容的字号大小,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直接影响导航的清晰度

留白与装饰:与平面设计中原理一样,留白让网站页面布局平衡,张弛有度;装饰与留白相结合,让导航表现得更精美,也有助于视觉分割

强调与弱化:有些导航起引导作用需要突出,有些起辅助作用需要弱化,强弱对比结合丰富了视觉层次,并让导航起到它该起的作用


3.凸显超链接

将可点击的超链接文本与常规文字在样式和交互上进行区分,常见做法有下划线,文字颜色,加粗,鼠标悬浮变色。


4.在常规位置放置导航

网页发展的几十年让用户对网页产生了一些常识性认识,例如用户会在进入一个网站时去页眉或侧边栏寻找主导航,尽量遵循这些常规用法。


5.导航数量不宜过多

无论是全局或局部导航,数目越多用户处理和记住信息的难度越大,可以通过分组分层来提高信息浏览效率


6.侧边栏

侧边栏导航会占据一部分的屏幕空间,将其与主内容部分进行分割有助于用户,例如用反差较大的背景色形成导航区与内容区

加入导航收缩功能,以便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小尺寸屏幕上。


六、导航设计审查:

在做完网页设计后可以根据浏览网页的一般习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导航设计进行简单审查

问自己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以下几个问题

1.这是什么网站

2.网站有哪些主要内容

3.导航看上去是否像是导航,可点击的

4.导航的名称是否会引起歧义

5.现在处在网站的哪个层级

6.如何进退

7.具体的功能是否会在预想的地方出现

8.怎么进行内容搜索

借助工具

9.使用Google Analytics对网站的访问情况进行回顾并进行一些评估

例如一些页面的浏览量极低于预期或相较于同类页面浏览差距过大,就要考虑是否是指向该页面的导航出现了问题。


总结

导航的最终目的是简化获取信息的过程,具体以何种方式表达还需要取决于业务内容,但总体上要以用户易接受的方式呈现。用户若是能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按照设计者所想的方式前进并感受到畅通无阻的快感,导航便是成功的。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超赞的创意网页排版设计,打造 “视”不可挡的网页设计

前端达人

网页中超过95%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 然而,页面文字并非毫无章法的随意呈现。事实上,更具可读性、视觉效果以及独特排版和布局的网页文本设计,更能吸引用户,提升用户愉悦度。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日益重视网页排版设计的重要原因。

BS界面是基于浏览器的界面,随着人们对于用户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BS界面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到的案例:

jhk-1598599171213.jpg

jhk-1598599175297.jpg

jhk-1598599244105.png

jhk-1598599256648.png

WechatIMG73.png

WechatIMG74.png

WechatIMG94.png

WechatIMG106.jpeg

WechatIMG138.png

WechatIMG139.png

WechatIMG140.jpeg

WechatIMG141.pngWechatIMG142.jpeg

WechatIMG143.png

WechatIMG156.jpeg

WechatIMG157.jpeg

WechatIMG158.jpegWechatIMG158.jpeg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更多精彩文章:

       ui界面设计之网站设计案例欣赏(一)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资深UI设计者

先来了解一下项目的背景。Conduira online是一个线上的教育平台,为准备考试的用户提供有用的工具和资源。这个平台目前有一个侧边导航栏,上面有11个选项。后来由于平台的变化,将主导航的选项缩减到3个——主页、实习和课程。

导航的数量变少了,团队又迎来了新的问题:是应该继续保留侧边导航的设计样式还是切换成顶部导航的样式呢?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为了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们需要回答三个基本的问题。

主导航中有几个选项?

在选择导航时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这里介绍一个有趣的的交互概念叫做视觉固定(Visual Fixation):注意力一直保持在同一个地方。

在顶部导航中,一个视觉固定点通常只适合一个选项。然而,侧边导航上的单一视觉固定点可以同时容纳两个选项。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结果很明确。与顶部导航相比,用户在一次视觉观察中可以在侧边导航上查看和感知更多菜单选项。当然顶部导航也有自己的优势,为每个菜单项赋予各自的权重,而不是让它们的重要性被其他选项分散。

对于具有过滤选项或带有二级菜单的电商网站,视觉固定的概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在单一的视觉点上尽可能多的选择。

Tips:这里的选择仅仅取决于界面上有多少选项。如果主导航的菜单项不多于5个,只需使用顶部导航,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用户在整个平台上的体验旅程。

主导航与选项优先级的关系?

用户在浏览网页或App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浏览顺序,其中一种就是「F型模式」。

看起来像这样: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F型布局的特点是将注视力集中在页面的顶部和左侧:

  • 用户首先以水平移动的方式浏览内容区域,这个动线构成了F型布局的顶栏;
  • 接下来用户扫描页面左侧的垂直线,进行第二次水平移动浏览。随着路径越来越长,阅读覆盖的区域一次比一次短,构成了F型布局下面的部分;
  • 最后用户以垂直移动的方式浏览整个页面的内容。

这种模式的含义是同一页面上的第一行文本比后几行文本受到更多的关注;每行文本左边的几个字比后面的文字接受度更多。

因此,在顶部导航中最左边的选项比其他选项具有更多的视觉权重,因为它位于主要视觉区域,优先级更高。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侧边导航采用了垂直移动,这是用户浏览网页的一个自然方向,但是选项优先级的排序是个限制。当选项的优先级相同时,可以使用侧边导航,这样用户就可以完整浏览列表并确定对他们重要的内容。

是否考虑使用二级导航?

如果是的话,可以考虑利用以下两种设计样式:

水平导航——在页面顶部设置一个主导航,在主导航下面设置二级导航进一步来区分内容。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侧边栏——在顶部设置一个主导航,然后在侧边设置一个侧边栏菜单来处理其他内容。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哪一种用户体验更好?

总结

顶部导航和侧边导航之间的选择实际上取决于以上三个基本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在的设备有了更大的屏幕尺寸,如今许多设计趋势已转向侧边导航,因为它看起来更干净并优化了更多的屏幕空间。

最后将导航的选择归结为两点:

  • 主导航包含的选项数量;
  • 是希望用户根据优先级浏览项目,还是希望用户可视化地浏览并根据其偏好选择项目。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Clip设计夹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从零开始设计一个购物网站?送你这份高手流程!

周周

在这个项目中,主要任务是为旧金山最古老的玩具品牌 Jeffrey’s Toys 设计一个全新的品牌电商网站。

新电商网站最主要的目的是吸引顾客前往线下店铺选购商品,同时也希望通过快递和门店自提的方式来完善线上销售流程,拓展消费群体。

该网站需要巩固品牌核心业务价值观:传统,有趣和创意。该网站还需要通过强调其庞大的库存体量和手工精选商品来将 Jeffrey’s Toys 和其他电子商务零售商区分开。

该网站的主要业务目标包括:

  • 能快速定位商品

  • 每一个商品都有单独的详情页

  • 用户能成功购买一个或多个商品

  • 为爆款商品引流

用户分析

1. 用户画像

谁才是这个网站真正的用户?当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客户已经绘制出了3个用户画像,每个用户画像都有特定的需求和痛点。

△ 客户绘制的三个用户画像

基于三个用户画像,我确定了该网站要满足的用户需求,同时也考虑了Jeffrey’s Toys的需求。

确定的主要需求是:

  • 通过清晰的商品组织分类来提供流畅的电商购物体验

  • 通过商品搜索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想要的商品

  • 通过实用的商品推荐来体现 Jeffrey’s Toys 的专业以及庞大的库存

  • 通过与用户建立品牌关系来树立信任

  • 通过产品细节信息来确保用户选购合适的商品

  • 通过商品评论来辅助用户作出消费决策并允许用户进行商品反馈

  • 通过的下单结账流程简化购买行为并节省用户时间

2. 竞品分析

为了获得启发,我确定了3个主要竞品,特别是旧金山的精品玩具店;还有3个玩具零售市场的间接竞品。直接竞品我分析了包括 Ambassador Toys 、 Amazon 和 TANTRUM 。间接竞品分析了 Lululemon 、Ikea 和 CVS 。竞品分析的目的是比较并找出这些电商网站的共同特征以及 Jeffrey’s Toys 能够脱颖而出的潜在机会。

竞品分析最重要的收获是了解了不同的电商网站的商品选择模块以及网站整体的布局。这些信息有助于巩固我第二阶段的研究。

△ 比较直接竞品和间接竞品的特征

2. 思维导图

在完成竞品分析之后,我把这个项目中用户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列成了长长的信息清单。之后我又通过思维导图来理清了在这个项目中用户的需求和客户的需求。思维导图帮助我将信息组织成更清晰的想法,同时在各个想法之间建立层次结构关系。

△ 用来理清信息和想法的思维导图

信息架构

接下来我通过卡片分类法来构造网站的导航系统,卡片分类法是一种利用人们现有思维模型的研究技术。在构造导航系统时,我了解到94种商店中最畅销的商品库存信息。拥有如此庞大的商品库存,就很有必要通过清晰易懂的方式组织、分类库存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的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

1. 卡片分类

△ 卡片分类的初期阶段

开放式卡片分类:我要求9位参与调研的用户通过他们自己觉得合理的分类规则将94种商品分类,然后给每个类别加上他们认为能够准确描述该类别的标签。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网站潜在的商品分类方式及类别名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封闭式卡片分类:基于开放式卡片分类的结果,我从最常见的类别标签中创建了13个预定类别。然后,我进行了封闭式的卡片分类,我邀请了20位参与调研的用户将商品逐一分类到我之前预定的13种类别中。封闭式卡片分类有助于让我在进行设计之前能够清楚判断这些类别是否符合大部分网站用户的分类逻辑。

△ 通过卡片分类得到的13种商品类别

2. 站点图

根据卡片分类以及竞品分析的结果,我绘制了网站的站点图来明确整个网站的框架结构。这是为了确保所有产品都放置在用户期望的位置,同时使购物体验更加直观。

△ 站点地图

3. 系统架构图

为了对用户将会如何浏览网站有一个全面的概述,我绘制一张系统架构图。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网站应该给用户提供什么功能以及功能拓展的广度。我还通过系统架构图来探索电商网站和实体店铺之间的联系。

△ 系统架构图演示用户将会如何浏览网站

4. 用户流程

在确定了我需要给用户提供的体验「全局」之后,我为每一个用户画像创建了不同的用户流程,通过不同的用户流程来使购物体验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构建用户流程的目的是确定每个用户为了实现各自的预期目标经过的页面和操作步骤。这不仅能使我专注于每个用户的操作,也使我能够在设计网站的时候将功能拆分,以便给用户提供更佳的购物体验。

我绘制的第一个用户流程是关于用户画像是 Jenny 的。Jenny 最主要的目是为自己的孙子购买初级魔术玩具。Jenny 的用户流程(如下图所示)表明了她是如何搜索初级魔术玩具,以及为了成功购买她可能采取的几种不同路径。

△ Jenny 的用户流程

Debbie 和 Jenny 都希望能有一个的下单结账流程,所以很有必要在用户流程中绘制出下单结账流程。下图的用户流程显示了Debbie在选定一个特技自行车之后该如何进行结账下单。通过允许她登录自己的帐号,自动输入她的结账信息来简化她的结账下单流程。

△ Debbie 的用户流程

开发阶段

1. 草稿

在我整理了前期获取的所有信息之后,我就开始着手设计网站。基于之前整理出来的用户流程图,我开始绘制几个主要页面的草图,同时快速思考出几个不同的网站布局方案。之后我邀请3个用户参与了用户调研,以验证这些方案是否同时满足客户和网站用户的需求。

△ 网站首页和品类页面的初稿

2. 线框图

基于用户对草图的反馈和我个人的想法,我开始使用Figma来绘制线框图。整个过程中,根据优先级不同,优先考虑最能满足网站用户的功能。

△ 网站首页和产品详情页的线框图

原型制作

1. 主页

首页我尽可能的保持简洁,避免用户进入网站时被过多的信息干扰而不知所措。

首页放置了全局导航、辅助导航和搜索栏,方便用户快捷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首页还放置了新品推荐,因为新品推荐能够展示品牌丰富的库存,同时能为用户提供有用的购买建议。我想通过介绍 Jeffrey’s Toys 丰富的历史来树立用户品牌联系,所以在首页我还放置了「关于我们」部分,用户点击还可跳转到具体的介绍页面查看更多关于品牌故事的信息。在页脚,我放置了其他的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除此之外,我还将用户交流系统放在页脚,这样是为了获得用户想法并在店铺进行活动时通过用户参与提高店铺活动氛围。

2. 商品类别页面

当用户点击商店按钮或者是某个类别之后,用户将会前往一个列出了该类别下所有商品的商品列表页。有个用户画像想要给他的孙子买一个合适他孙子年龄的玩具,所以页面需要一个品类筛选器,同时支持商品按照不同的属性例如年龄、价格和品牌分类也很重要。除此之外,我还通过面包屑导航来方便用户定位页面位置。

△ 商品类别页线框图

3. 商品详情页

在商品详情页,我希望能够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详情来确保这个商品是用户想要的。

在页面下方,网站会基于当前商品给用户推荐其他相似商品。在商品详情页,产品评论区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用户可以在产品评论区反馈商品信息,便于树立用户信任,同时用户能够通过其他用户的评论来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为了简化下单流程,我设计了一个购物车预览页,用户在购物车预览页可以预览商品信息,用户每次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都会出现购物车预览页,在购物车预览页面,用户可以很方便的点击「选好了」按钮而进入结账下单流程。

△ 商品详情页线框图

4. 购物车预览页

当用户点击「选好了」按钮或者是购物车按钮,用户将会进入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购物车预览页。这是结账下单流程的第一步,用户在购物车可以管理他们所选的商品,作出合适的调整。用户在下单时,可以选择到店自提或者是物流配送,设置到店自提是为了引导用户去 Jeffrey’s Toy的线下店铺,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 购物车预览页线框图

5. 结帐页面

客户提供的三个用户画像的主要痛点之一就是想要有一个的结账流程,所以我得确保结账下单体验要尽可能的流畅。作为一个回头客,用户可以选择登录自己的帐号,并自动保存物流信息和支付信息。我决定在一个页面上承载全部的结账流程,这样方便用户在结账流程中任何时刻都能编辑信息。顶部的进度栏显示了下单结账流程有多少步,用户当前在哪一步以及用户还剩下多少步骤。

△ 登录页

△ 下单页

△ 订单查看页

6. 其他画面

我还创建了一些其他页面,例如订单确认页面。订单确认页面明确告知用户结账流程已经完成了,用户还能在订单确认页查看有关订单的其他信息,以供参考。

我创建了一个店铺联系页面,当用户在网站找不到想要的商品时,可以在店铺联系页面查询线下店铺商品情况以及店铺的营业时间、位置和联系电话。

除此之外我还创建了一个「关于页面」用来着重强调 Jeffrey’s Toys 与其他电商网站例如亚马逊的区别。我还在这个页面介绍了Jeffrey’s Toys 长达60年的独特历史,以增强用户对于品牌传统、有趣和创意的商业价值的印象。

△ 订单确认页

△ 联系方式页

△ 公司介绍页

7. 可用性测试

在完成线框图之后,我就开始绘制网站原型以便进行可用性测试。这使我能够评估用户将会如何与网站进行交互,也能让我评估网站是否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在进行UI设计之前,通过中保真原型进行可用性测试来获取潜在用户真实、关键的反馈是很有必要的,可用性测试还能巩固网站的功能需求。

我邀请了4位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为了让他们吻合用户画像中的用户特征,我指定了三种用户场景来让他们完成测试。这三种用户场景包括:

  • 您需要为您的女儿购买一个玩具。您会怎么查找商品并完成购买。

  • 您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 Jeffrey’s Toys 下个月将要举办的店铺活动。

  • 当您在网站上没有找到您想要的玩具时,您将如何查询并购买。

这些是我通过可用性测试得到的用户反馈:

  • 总体而言,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想要的产品和信息

  • 在结账流程中,促销活动部分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 部分用户不想通过电话来查询商品信息,需要提供其他的查询方式。

  • 部分用户觉得前往线下店铺的引导部分还可以增强,目前的引导不够。

△ 可用性测试得到的反馈

8. 后续步骤

这个案例研究展现的只是电商网站设计的开端。后续我将会继续进行可用性测试,并进一步迭代我的设计。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将会着重探索更多从网站引导用户前往线下店铺的方式。我也将会继续丰富网站页面并将Jeffrey’s Toys的视觉风格融入到网站中。下图展示了我最初设想的UI设计风格。UI设计我希望秉持简洁、创意、传统的设计理念。

△ 首页

△ 商品分类页

△ 商品详情页

编辑总结

本文以玩具购物网站这个小案例,清晰地记录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不论是设计方法,还是记录方法,都可以借鉴运用在工作、汇报和作品集上。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资深UI设计者


今天分享一个很多设计师头疼已久的问题,关于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 响应式页面是什么
  • 响应式布局的规则
  • 响应式的设计流程

所以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响应式页面是什么

在过去,网站通常就是为了电脑大屏幕展示而设计,如果用手机访问,只能在巴掌大的屏幕里看缩小版的页面。虽然还有手机专供的 WAP 页面,但因为太简陋也无济于事。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随着智能手机、3G、4G、HTML5 的普及,使用手机访问网站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用户在手机上看到更合适的布局,且兼顾开发的效率,响应式的概念就被提出了。

通俗解释,就是通过一套代码,可以无缝匹配符合电脑、平板、手机预览效果的前端技术。比如下方 Nike 官网,就是应用了响应式设计后在不同客户端、分辨率下的效果。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虽然响应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从零开始去写一个响应式效果的网站对于程序员来讲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当中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判断、适配内容。

所以,今天市面上看见的响应式网站,多数使用了一些开源的代码或者框架。而应用最广泛的,就数 Bootstrap 了。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既然开发使用了别人写的框架,那么对于我们的设计稿也就上了紧箍咒,我们需要根据框架的要求来设计界面,这会稍后具体解释。

还有个问题,就是为了实现平板、手机和电脑不同的预览效果,并不是只有响应式布局一种技术,还有另一种技术 —— 自适应。

通俗点说,自适应就是为不同客户端分别提供一套独立的前端代码,和响应式使用一套代码适配多种客户端不同。

响应式适合应用在一些简单的官网、展示类页面,展示的内容大致相同。而自适应适合应用在需要在不同客户端类型有较大差异的网站,这样只使用一套前端代码就完全行不通了。

比如爱奇艺的官网,为了符合用户体验,在移动端网页布局中精简替换了大量的内容,和电脑版已经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了。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两种做法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项目之别。了解了它们的不同,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学习响应式的规则了。

响应式布局的规则

响应式布局的规则并不是特别复杂,只要注意两个问题:

  • 分段响应规则
  • 组件宽度适应

1. 分段响应规则

敲黑板,响应式的响应,面向的核心对象是浏览器窗口的宽度,而不是设备类型。所以打开使用响应式的网站,我们通过改变浏览器的宽度,就可以看见不同的展示效果,比如下图的星巴克官网。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我们可以发现,浏览器宽度每达到一个数值(Breakpoint)的时候,页面的排版和样式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这就是响应式设计最重要的功能 —— 分段展示。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也就是说,响应式规则就是为页面分配不同的宽度区间,每个区间有各自展示的样式,用来应对不同的场景和设备类型,常见的适配区间大致如下:

包含图片截图 320-800 :移动端收集屏幕 800-1200:平板或上网本屏幕 1200-无穷:一般的电脑显示器

面对分段式的布局、样式变更,我们就要关注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总结起来,可以简单的归纳成三种组件的调整:内容增减、布局调整、样式调整。

第一种,内容增减。即部分模块在不同的分段内会有显示和隐藏的状态,尤其是一些网页端的内容觉得在小屏幕上展示会太多了,就在小屏幕场景中隐藏掉。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第二种,布局调整。主要是模块的排列和顺序发生变化,常见的就是模块一行的列数发生改变。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第三种,样式变更。即针对不同的分段设计完全不一样的样式,最多应用在导航栏的设计中,会为最小的分段使用 iOS 的 Tabbar 或安卓的 Menu 样式。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所以,归纳起来,就是页面针对不同的分段展示不同的结果,即页面中的组件触发了对应的变化类型。每个组件都可以应用不同的变化类型,而无需进行统一。

2. 组件宽度适应

分段式响应,是响应式布局的第一层逻辑。而在触发关键值(Breakpoint) 之间的区间,我们拖动窗口的宽度,会发现组件的宽度也随之改动,这就是 —— 组件宽度适应。

组件宽度适应在手机 UI 的适配中非常重要,即完成不同屏幕宽的手机适配所应用的逻辑,所下面我们简单讲讲它的规则。

组件的宽度适应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容器宽度适应,一种是容器比例缩放,比如下面的图例。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容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类似设计软件中的编组,它集合了所有下级元素,但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内容和样式。在响应式规则中,下级元素并不会和这个容器等比变动,出现下面这种错误的效果。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正确做法是会定义下级元素针对父容器的响应方法,做到容器变更的同时其自身的显示也是合理的。比如相对容器左右间距一致、对齐方向一致、尺寸固定等设置。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而这种规则的设置,就是 Sketch/Figma/XD 中的响应式设置功能。只要设置得当,就可以获得一样的宽度适应效果。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如果对软件响应式功能了解不全面的同学,就可以自己多搜索一下对应的说明,我就不在这里过多的展开了。

再总结一下,响应式的规则就是页面组件先遵循当前分段展示的布局效果,并在这个区间内支持小范围宽度的变更和适应。

响应式的设计流程

响应式设计是一种源自技术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的设计风格、方法,所以设计响应式设计其实就是 「面向编程设计」。

设计界面要吻合编程的真实方法和需求,而不是根据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整个流程不能只站在设计师自身的角度考虑,而要和前端程序员紧密沟通,首先确定响应几个宽度区间,以及它们对应的数值分别是多少。

然后我们就要完成对应数量页面的设计,因为前面我们说过,分段响应规则中会有明显的样式变动,这就要求设计师是一定要给出设计示例的,而不能依靠口头描述或程序员自由发挥。

用一篇文章,帮你看懂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

完成这些设计稿以后,我们再进一步确定同一个区间内,组件的宽度适应规则是什么样的。多数情况下,这个阶段使用口述就可以,如果规则比较多,那么就可以在标注阶段把你要实现的效果记录上去即可。

全部设计稿和规则都沟通完毕以后,才进入切图导出的阶段。要提醒一次,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响应式的背景切图会和普通页面的背景切法不一样,尽可能让前端程序员检查一遍导出的文件。

只要根据上述的流程,在遇到不确定或者不清楚的情况,就和前端程序员做沟通,那么很快就可以将项目输出出来。

结尾

响应式这个概念虽然高大上,但并不是任何项目都要无脑往上套的。因为框架规则上的限制,导致我们很难在响应式页面中使用一些特别复杂、高级的视觉样式,导致最终呈现的效果往往非常简单或者过度依赖图片的质量。

所以,如果在功能较为复杂或需要复杂视觉支撑的网页中,就可以选择应用固定页面内容宽度的设计来完成。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超人的电话亭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界面设计之网站设计案例欣赏(一)

前端达人

   蓝蓝设计的同事们,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学习和丰富关于网站及数据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搜集资料,作为大屏及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资料的参考,分享如下: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您!

微信图片_20200612102206.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2102221.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2102228.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2102230.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2102253.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554.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607.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610.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635.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713.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716.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17141718.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33.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36.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38.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45.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48.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51.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456.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11.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14.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18.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21.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24.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27.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30.png

——-- 网站ui设计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32.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35.pn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38.jpg

——-- 网站ui设计 --——

微信图片_20200621205541.png

——-- 网站ui设计 --——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



    更多精彩文章: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