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计师常用沟通秘籍:金字塔原理

ui设计分享达人

如何在很短暂的时间把你的建议和想法清晰的传递出去需要非常强的沟通技巧,那么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下我使用最多的一个沟通原则-金字塔原则。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eecb61302dcd11013f4720911215.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金字塔原理是由Barbara Minto创建的一种结构化思考方式,也是麦肯锡公司在用的重要工具之一。金字塔原理更多是一种逻辑呈现,很多的公司里面都会用到。也就是表达一个观点时候,根据以下三个步骤: 
1.首先从答案部分开始;
2.分组并总结你的支持论点
3.逻辑性的整理出你的支持性观点。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平时项目和设计中运用这个原理。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br />
    </p>
    <h1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font-size:24px;">先从事情答案开始</span> 
    </h1>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c10a61302df711013f4720ed8c5d.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作为产品设计师,我们要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与那些忙碌的主管、领导沟通,就必须首先从高管关心的答案开始,然后列出你的论点,<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你的想法。</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今天我们的很多设计师其实逻辑不太好,在产出你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提案时,往往先讲很多分析,分析完了讲方案。然后得出结论,这个是大多数人的做法,这样做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如果逻辑之间没有串联性,很容易牛头不对马嘴。举个例子,很多同学在讲作品集时候,很喜欢放一堆推导的过程,什么用户画像,人群特点,痛点等等一堆的观点,但是最后呈现的视觉方案往往和前面推导的过程相差甚远。推导的方向是ABC,结果设计稿是EFG,这样的结果就会显得你逻辑混乱。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4a5661302e0411013eaf7036bed4.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按照金字塔原则,我们在表达一个观点时候-先从答案开始</strong>,当你主管提出一个问题时,你的回复应该是「我们应该做某事」,观点非常直接明了,只有这样,在你抛出答案后,我们才能提出对应这样做的理由。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393661302e1311013f47201a7a5d.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为什么我们要从先答案开始?因为今天你和你主管沟通也好,和产品或者高管沟通也好,你要最大程度上运用好你的时间,这些领导都是大忙人,他们每天的行程非常满,没有办法听你在介绍一个项目从项目背景,人群等等维度去徐徐道来。如果你前面讲一堆他没有关注的内容时候,就会变得尤其不耐烦。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在设计提案时候总是让人感觉啰嗦,因为<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你没有关注到对方想要重点看到的内容,你只是在表达,你觉得好的。</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利用你和一个领导短暂的沟通时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出对于这个事情的答案和建议。或许很多时候,<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领导可能已经心中对于这个事情已经有答案了,如果你们的观点一致,他会快速接受你的建议,继续到下一步,而不需要你从头到尾讲一遍。</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12e661302e2211013eaf70e11ab6.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很多领导思考问题一般会从大局出发啊,会自上而下去思考,他们会把精力放到更高的点,他们不想太纠结于细节过程,他们在评审一个设计,或者一个产品功能时更多关注答案本身</strong>。然后再逐步了解细节,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融入这些主管思维模式。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f6f061302e3511013eaf70e0c402.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当你领导问你一个问题该怎么做时候?你直接丢出答案,会更加的有说服力和咨询。而不是开始寻找理由,或者各种犹豫,因为你一上来就回答了别人问你的问题。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br />
    </p>
    <h1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font-size:24px;">分类并总结出观点</span> 
    </h1>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358761302e4811013f47202f397d.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前面我们抛出了我们的答案和观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分类并且说出能够支持你结论的理由,一般我建议以3个论点去阐述,为什么是3,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我写的《设计师常用的思考秘籍:三的法则》。阐述的时候,参加会议的人或者领导自然而然的会把你的论点和想法归纳总结,同时也会更容易记住。这样去表述观点,会让你整体的方案更加容易被接受。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29f061302e5311013f4720fb9b7d.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我们来举个例子,你的主管问你,你觉得苹果的设计为什么好?那么你可以先抛出答案:因为苹果的设计很简约,非常易用,让用户感觉很贴心,同时它的设计很好将商业和美完美的结合。具体的表现有三个: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第一个简约,苹果的设计非常现代,简单的线条,白雪的设计语言,让苹果系列产品非常具有识别性。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第二点苹果设计没有过多装饰性设计,每个设计都会让你感觉很贴心,比如根据光线,自动调节屏幕,时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系统会根据时间调整颜色等等。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第三点苹果的设计很好的将商业价值最大化。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那么你从上面几个维度去和领导沟通,就能很有说服力,你上来就给出了答案,同时还分组的阐述了你的论点。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752861302e6211013eaf70ce9e40.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再来一个案例,比如可口可乐出了一个新的茶品牌,融合植物、茶淬取物和其他健康成分。所以他品牌设计是个绿色,假如今天你在和领导提案时候,领导问你,为什么要选择绿色作为品牌设计?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他:因为绿色能给人自然,环境,健康的感受,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1.从色相情感表中选择绿色也是自然健康的代表,用户会第一时间感知到。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2.同时绿色也和新鲜环保概念能很好的结合。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3.我们的配料也是从绿色植物里面提取的。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当你分组并总结你的论点时候,能更容易把你想法传递出去,并且让人很好的理解,逻辑性的归纳总结你的观点。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cdd061302e7911013f47202efda1.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金字塔原理在做设计提案或者作品集时也非常有效,我们会经常去说产品问题有哪些,然后得出我们的设计目标ABC,然后利用金字塔原因,我们根据设计目标A得出设计方案A,根据设计目标B得出设计方案B,根据设计目标C得出设计方案C,这些方案之前有关联关系,有互相映射的关系。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很多同学容易在这一步出现问题,设计目标是ABC,设计方案却是DEF,完全没有关联性。还记得我之前和大家分享的,<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今天你在阐述一个观点时候,一般可以基于三个点去表达,第一个点一般是最主要的,根据重要程度,最重要到次要逐步呈现。</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br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 />


金字塔原则在生活各处可用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55af61302e8e11013f4720a158d7.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比如写作上,很多人问我平时写作有什么方法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运用金字塔原理,比如我想写一篇关于鲁班取代设计师文章,那么怎么去写: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9a7161302e9a11013eaf7041a5d8.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1.先抛出答案:</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鲁班不会取代设计师,取代的只是重复性的设计,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不会被取代。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2.分组并总结出支持你观点的内容</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比如观点一,设计理念是机器无法去做的,设计文化,设计历史这些有文化传承的内容,举例说明。观点二,有创意是设计无法取代,比如很多创意广告这些,这些需要大量脑洞等等。观点三,重复性的工作会被去掉,所以设计师要把精力关注到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层面上。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3.设计总结</strong>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那么根据上面那些观点,得出我今天文章想传递的三个观点: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1.鲁班不会取代设计师,反而会减轻设计师压力,帮我们解决重复性设计,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到更有价值的设计上去。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2.设计师要把价值放在产品体验上,产品问题,使用不顺畅这些是设计师可以发现,机器无法发掘的,我们需要去洞察用户,做出好的设计驱动业务。
    </p>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3.重点多花精力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创意上。
    </p>
    <h1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outline:0px;margin:0px;padding:0px;font-size:24px;">最后</span> 
    </h1>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font-size:16px;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img src="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affa61302ea911013f472023a554.png" style="outline:0px;margin:22px auto 0px;padding:0px;max-width:100%;display:inline-block;" /> 
    </p>
了解一个事物的结构,可以帮我们反思并且发现一些问题漏洞。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设计师一定要学会金字塔原则,因为今天 我们在做产品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共识:我们的产品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应该如何去解决,怎么判断优先级?我们的解决思路是什么?数据上有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提前思考。同时金字塔能够帮你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事情,并且得到很多设计验证。 
    <p style="outline:0p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padding:0px;color:#666666;line-height:32px;text-align:justify;">
        <br />
    </p>
    <p style="font-size:16px;box-sizing:border-bo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caret-color:#333333;color:#333333;white-space:normal;font-family:-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quot;text-align:justify;outline:0px;padding:0px;">
        <span style="box-sizing:border-box;color:#666666;">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br style="box-sizing:border-box;" />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我们的设计日记
    <p style="font-size:16px;box-sizing:border-bo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rem;white-space:normal;color:#525252;font-family:&quot;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justify;">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p>
    <p style="font-size:16px;box-sizing:border-bo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rem;white-space:normal;color:#525252;font-family:&quot;letter-spacing:0.1px;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justify;">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p>
    <p style="font-size:16px;box-sizing:border-box;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rem;white-space:normal;color:rgba(0, 0, 0, 0.84);font-family:&quot;letter-spacing:0.1px;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align:justify;">
        <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font-size:14px;font-family:微软雅黑,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23232;"><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widows:1;"><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white-space:normal;widows:1;line-height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px;color:#3e3e3e;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font-family:微软雅黑,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blog/admin"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蓝蓝设计</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0C386E;transition:all 0.5s ease;vertical-align:baseline;padding:0px;margin:0px;text-indent:34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www.lanlanwork.com&nbsp;</a>)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index.html"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界面设计公司</a>,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bs.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BS界面设计&nbsp;</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csjm.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cs界面设计&nbsp;</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scjm.html"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ipad界面设计</a><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csjm.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nbsp;</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baozhuang.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包装设计&nbsp;</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icon.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图标定制&nbsp;</a>、&nbsp;<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yhty.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nbsp;</a><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web.html" target="_blank"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网站建设</a><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WEB.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nbsp;</a>、<a href="http://www.lanlanwork.com/xz.html" style="box-sizing:border-box;text-decoration:none;color:#886353;transition:all 0.5s ease;padding:0px;margin:0px;background-position:0px -60px;">平面设计服务</a></b></b></b></b></b></b></strong></b></strong></b></strong></b></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strong></b></b></strong> 
    </p>
    <div style="font-size:16px;">
        <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font-size:14px;font-family:微软雅黑,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color:#323232;"><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widows:1;"><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white-space:normal;widows:1;line-height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0px;color:#3e3e3e;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font-family:微软雅黑,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strong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 style="box-sizing:border-box;"><br />




</div>



产品设计:边缘情况类型和解决方法

资深UI设计者

编辑导语:在产品中,有某些情况是客观存在但却极少出现的,这就是产品中的边缘情况,而边缘情况的发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如何应对边缘情况的发生。本篇文章里,作者就边缘情况的类型、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一、讲在前面

作为一名职场中合格的交互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来说,避免在工作中出现遗漏各种边缘情况的考虑,与规避在方案评审的时候会遭到评审会中其他同学的各种diss的尴尬,是评判交互方案和交互设计师活好不好的重要评判指标。

所以,产品设计方案好赖看产品和交互的能力,产品和交互能力的好赖不得不看边缘情况怎么处理了。

交互设计其实是“向好避坏”并行的设计过程,向好设计是要追求绝对的好,结合实际情况竟可能保证产品体验的舒适和惊喜,这是产品设计一定要为用户的极致体验需要负责的;避坏设计是相对的坏,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为一些低频场景的极端情况做好容错方案和机制,这就是产品设计中常常提到的边缘情况处理设计。

二、什么是边缘情况

从产品角度来讲,边缘情况是在用户使用APP的时候,极少会出现但是又客观存在的、会极大影响产品使用体验的一些不可控场景,这是区别于需求功能设计的一种隐性问题

边缘情况的出现往往是和硬件设备、系统、技术和使用环境有强关联的,和产品需求或交互设计本身关联较小,但是也有一些极少的场景,之后我们会给大家举简单的例子作为解释。

iOS 14 中遇到的边缘情况

对于所有的边缘情况来说,其实,不管哪一种因素导致的不可控的情况发生,作为交互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来说,我们都可以用严谨的逻辑来将意外的边缘情况预先做出优化处理。

但是通常在产品设计的时候,边缘情况是很难被我们通过设计方法所避免的,同时,边缘情况也会随着网络技术、硬件设备、系统及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有时候业内也会将“解决边缘情况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是否有经验是否资深的一个评判标准。

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能主动应对或者在输出需求和交互方案时,可以先入为主地考虑和走查自己是否考虑到边缘情况的处理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就是区别你和普通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的一个直观评判标准了。

三、边缘情况分类

  1. 环境主导类:比如最常见的了网络状况,弱网加载、断网加载,云端内存已满、系统问题、磁干扰等等。
  2. 硬件主导类:硬件内存上线、硬件CPU超高超低温度影响、多按键冲突等。
  3. 软件主导类:多设备多账号同时登陆、图片缩放上限未限制、新功能在新老版本中的兼容问题等。

四、边缘情况处理

关于边缘情况的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3类。

1. 错误提示

该解决方案是相对研发成本最低的一种处理方法,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感是最差的。这类解决方案往往以dialog或toast给予用户错误提示,如下图抖音断网提示:

抖音 v15.4.1

2. 引导解决

这是遇到边缘情况最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也是一种比较“中庸”的方法,可同时坚顾研发成本和用户体验的平衡,也是对于一些环境主导的边缘情况的最佳解决方案,因为环境主导型的边缘情况有时候只能用户自己解决,APP是没有办法真正避免的。

该类解决方案往往会给出用户具体的解决步骤,如下图微信断网提示:

微信 v8.0.4

3. 预备planB

该解决方案应该是对用户体验最友好的解决方法了,这就是一种难受自己、满足用户的“自虐行为”,它可以在最大限度不干扰用户的前提下,默默处理掉一些突发的边缘情况而用户却毫不知情,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就会加大开发成本和损耗研发人员的大量脑细胞了。

这种预先做好planB的处理方法通常用户是对已经出现的边缘情况无感知的,比如微信(v8、v7)的朋友圈评论处理机制,在断网或弱网情况下,用户评论或点赞朋友圈是没有任何断网弱网提示的,这是因为微信将用户操作数据保存到本地,等有网的情况下再次请求数据知道评论或点赞成功为止,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打断了用户评论和点赞行为。

五、常见的边缘情况lists

1. 环境主导型

  • 网络状况不好时,如,弱网、无网情况时的加载等待和请求失败的提示。
  • 根据网络类型选择不同的数据加载方案:如浏览视频时,对于手机网络的判定为无线网或数据流量时的区别对待,无线网络连接时,视频图片都内容提前预加载,视频自动播放;使用数据流量时不预加载视频音乐等耗流量的内容,也不自动播放。
  • 从云端拉取数据时,如,iOS中,用户选图发送feed时,如选择了被存储在iCloud里的情况时,图片和视频需要先下载到本地,这里需要给与用户下载提示反馈,和等待措施。
  • 安卓输入法键盘是系统的,光标和输入法不能联动同步。

2. 硬件主导型

  • APP内存情况:APP中打开照片和视频预览页与APP外存即手机内存:删除该预览照片和视频时的显示逻辑。
  • 相册选图达到最大限数后,其他图片置灰时,有些安卓机子性能不好会出现卡顿,和一屏显示几乘几的图片以及用户最多可选多少张图也有关系。
  • 多端联动:账号被另一设备登出,可多设备同时登录还是仅限一台设备登录,还是半闭状态,部分功能可多设备使用,部分功能仅限一台设备使用。

3. 软件主导型

  • APP拍摄图片使用上传为头像背景图时是否存储在本地相册,何时何种行为后储存等。
  • 图片缩放和异形图(超高超长图处理)可放大至多少像素或原图的多少倍。
  • 加载动画出现的时间限制,加载时长超过1s后在显示加载动画,一般为中心加载长设限,类似Instagram的替补状态栏加载的横条加载动画影响不大。
  • 新功能在老版本中的兼容问题。
  • 手势滑动距离的设定,类ins相册上滑交互的考量。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一只船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资深UI设计者

搞定客户/同事的方法

说服客户的方法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大部分客户都是很挑剔的,所以一稿过是很多设计师的梦想,其实客户也不是刻意要刁难设计师,如果你的设计方案能够把设计需求展现出来,同时还有一套正确的设计逻辑,那么客户也是很容易被说服的。这篇文章总结了让客户埋单的设计思路:

找准客户的审美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设计师面对的客户千奇百怪,以设计师自身对于审美和需求的理解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那么要怎么了解客户的审美以及深层的需求?看看高手是怎么做的:

实现「大气」的设计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改稿绝对算得上是设计师的一项日常操作,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会,至于改稿的原因则五花八门,不是客户嫌弃太小气、没创意,就是上级嫌弃太土、太单薄等等。可是大气的设计可不仅仅是 LOGO 要大、字要大、图要大,那么真正的大气要怎么做呢?看这个:

对抗质疑的方法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很多同学可能都碰到过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比如来公司时间不短了,但是在公司毫无话语权可言,不论是所在团队还是业务方,甚至连对接的开发,都可以对他的设计稿提出质疑。而且总是无法顺利得说服对方,导致无穷无尽得改改改。那么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这个套路一定要了解:

UI 设计

UI 的基础概念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酸梅干超人的新系列文章来了!这次,他要输出一部完整的 UI 零基础学习指南,根据 UI 新手系统学习 UI 设计的顺序,陆续会输出 12-15 篇不同模块的系列性文章,而这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UX 设计流程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在如今的产品设计团队中,体验设计师需要做的事情已经跨越了职能边界,为了寻求更好的设计方案,常常要承上启下地连接整个团队。这篇文章将设计流程中定义问题、创意发散、原型 & 测试、复盘反思四大设计流程细化为 12 个步骤,详细讲述了每个步骤用户体验设计师涉及的职能任务和思考:

UI 卡片设计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很多人对 APP 中的卡片设计习以为常,但对于卡片设计流行的原因、优点,以及如何做好卡片设计却可能不甚了解。这篇国外大佬写的文章,算是从为什么这样做的角度来分析卡片设计,一起来学习吧:

可视化表单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这篇文章出自资深 B端设计师 Taras Bakusevych,他深耕 B端设计多年,对于表单、可视化设计、UI/UX 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这篇梳理了 20 个可视化设计的常见技巧,实用性和指向性都非常强:

产品交互

百度大字版设计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当下移动 APP 产品缺少对老年人体验的深层次关注与设计,只通过单一加大字号与简化功能等解决基础体验,缺乏通过新技术应用和更全面的适老化设计服务老年群体,老年人的需求依旧未得到关注和满足。百度基于自身的 AI 技术和精细、系统的适老化设计,适时推出百度大字版,使老年人更平等地获取信息和服务、获得情感陪伴:

交互说明文档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怎么样的交互说明才是最好的,是大家都喜欢的?这个问题想必很多同学都想知道,因为不少同学将写的交互说明文档提交给需求评审会的成员审核时,总会碰到「写的更合理些」的建议,这确实让人透了脑筋。来看看高手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吧:

社交 APP 趋势报告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移动互联网在悄然改变着用户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这篇文章根据近一两年技术创新和用户代际更迭导致的用户需求差异化,来探索社交的设计趋势,帮助我们应对变幻莫测的互联网:

视觉设计

酸性设计风格解析

壹周速读:了解客户+说服甲方+面对质疑的方法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优设   作者:陈子木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f

阿里腾讯晋升潜规则,是什么?

seo达人


01.展示核心能力而不是项目  

图片

好多同学的PPT更多像项目汇报,一般都是去年一年做了什么项目,大的项目小的项目,打大修翱翔的罗列。做述职或者汇报一定不是项目汇报,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目标不清楚,答辩或者晋升核心不是PK项目,框架很多面试官对你项目未必感兴趣。更多他们的角度是看你做事情思路,你这个人的价值。到没到下一层级,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能力怎么在PPT展示?我觉得对于设计师来说,你需要挑选一些黄金项目去说。黄金项目而不是普通项目,你做了哪些黄金项目,取得了什么成绩,往往决定了你的能力。

做的过程中,遇见了那些阻碍,你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去解决这些阻碍的,有没有沉淀出一些方法论出来。做完这个项目,有没有能够沉淀的项目经验给其它同学。

在做晋升答辩上,千万不要沉到项目的细节里面去,要跳出项目。仔细考虑你的核心能力有哪些提升,怎么才能把核心能力表达出来。

常见的设计师核心能力有:设计驱动,突破业务,主动推动,项目某些价值因为何而不同等等。

s

02.目标完成得很好,更要知其所以然  

图片

目标完成得很好,更要知其所以然,虽然你的目标完成得非常好,但是你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对知其所以然可能还不够。

第一个公司领导层比较关注的价值是系统化不够,你做项目只看到几个点,如果能看到整个面,这件事可能会做得更好。

第二个是你做的事情专业纵深不够,对于你的临近团队、下游或上游团队,对他们最终要达成目标的技术或者产品的理解还不够。

做了很多事,结果也不错,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做,能不能做得更好,缺少足够的思考和总结。晋升评审不是结果好就行,今天你是基于什么样的业务技术场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做了什么样的决定,拿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带来了什么样的客户价值,要把这些过程和思考想清楚。

a

03.深度思考,项目因为你而不同  

图片

设计晋升面试,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个项目哪些地方因为你而变的不同。我身边很多成功晋升的同学,他们对自己项目有深度思考。

这些深度思考的同学,比纯做执行的设计,平时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特别我们做互联网产品,更需要把业务当自己孩子,能够深入思考。很多设计师做设计只关注体验,陷入到自己专业细节。

但是今天互联网环境变了,设计师要做突破业务的工作,要跳出你当前做的设计,要思考整个用户场景,考虑整个产品链路和对用户的价值。如何去挖掘用户价值,传递产品价值。以及通过设计创新去打通业务。

所以,在面试表达的时候想清楚你设计的价值,产品的价值洼地,想清楚以后再去通过合适的设计手段解决产品问题。这也是要求我们做设计,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和格局去思考问题。

q

04.绩效好就不一定能晋升成功  

图片

很多同学以为自己绩效很好,做的项目结果也不错,就觉得晋升是理所当然。其实不是,绩效和晋升不是对等的。绩效是你设立的KPI,但晋升是判断你的能力是否达到下一层级,有的人很好的完成工作做到了非常优秀,但是他只是执行,没有去思考是否可以有更大的通用,更大的影响力,没有想得更长远,这时候是没有满足下一层级能力要求的,晋升也就很困难了。

一个岗位晋升,不只有结果,还要有背后的思考和沉淀做了很多事,结果也不错,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做,能不能做得更好,缺少足够的思考和总结。晋升评审不是结果好就行,今天你做的好是基于什么样的业务用户场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做了什么样的决定,拿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带来了什么样的客户价值,你的设计主张是什么,要把这些过程和思考想清楚。

w

05.拿结果的能力强,也要能挑更大的担子  

图片

很多有人会说,我拿结果的能力很强,做的项目数据效果都不错,只是PPT或者现场临场发挥不好。我之前和阿里的一些评委聊过,他们除了看结果,更多会去识别面试的这个人他的思维框架、达到结果的路径,是否可以挑更大的担子,判断他到底是临场发挥的问题,还是这个临场发挥也代表着他对过去做的业务所思所想不够清晰,没有提炼,沉淀还不够厚,思考的维度通过几次问答就被混乱了,打破了。

所以,关键还是在平时,面试那个场子其实影响并不大,并不会因为你今天讲的好,就面试成功,要知道那些评委都是有经验的人。

w

06.需要用多重视角看待问题  

图片

相信大家平时都挺忙,做的项目也很多,但是在写晋升PPT,或者总结时候没有任何思路,还有救么?其实本质上要训练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训练自己跳出来看,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高度和角度。那么问题来了,做设计如何提高自己看问题的高度和角度,这里分享3个小技巧。

d
01.首先培养客户视角

图片

虽然我们平时都说自己去用户设计,但是有多少同学有去关注我们的用户。客户视角,是站在自己的客户角度去看客户价值。

我们做的这个需求,从用户角度看,它有没有价值,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电话回访,问卷去了解我们用户对于我们做的事情建议。提高看问题高度第一步就是培养客户视角。

r

02.其次培养团队视角

图片

团队视角,就是你现在做的事情,站在自己合作方的角度去看团队协同。比如你在做设计语言这个事情,从开发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怎么看?有没有价值,对于研发团队有没有价值?从产品角度去看,价值是什么?设计师你能不能说清楚?从运营层面看,价值是什么?

很多时候,晋升答辩,其实就是面试官从他的角度去看你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价值,所以做PPT时候,思路可以多从他人视角去看,不容易陷入到自嗨里面。

f

03.最后,屁股要大,站在主管视角去想

图片

相信大家职场经常听见这句话,至少我在阿里经常听见,就是「屁股要大」,我们做的项目,要站在自己主管视角上去想,他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么看自己和其它小伙伴,要学会看全局。

最后,不断培养自己视野,自己做的事情,把视野拉高两个层次,站在自己主管的主管的视角上去看前面的问题。

做晋升PPT也是如此,面试官都是比你高两个层次的,你的事情怎么去表达,在他们看来是有价值的,你的设计方案对于客户,对于合作团队,对于整个部门来说,价值大不大。

g

07.如何优雅地面对晋升结果  

图片

晋升就会有成功或者失败,如何让自己面对结果不那么难过的,我觉得就把它当一次照镜子的机会,重塑自己。

晋升不是门坎,而是阶梯。成功了不会怎么样,失败了也不必当成打击。把它当作一次照镜子的机会,重塑自己的机会。哪怕即使第一百次跌倒还可以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经历了,回首去看,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就站在那里。你和自己对比的永远是自己的成长。

晋升失败很痛苦,原因可能不是接受不了结果,而是接受不了旁人的眼光。但说白了,如果你能够把这件事情放下,你就会发现别人根本不在意。

有一句话叫做:在其事,不在其位。如果你真正想做这件事情,你不会在意你在哪个位置,但是你真的把这件事做好,这个结果迟早是你的。

晋升是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你如果没有这些想法、心态的积累,你只是为了那个结果,其实你会变形。

晋升本质目的,不是那个结果,它是一次对焦,去看看你们公司需要你有什么样的特质,你需要继续提升自己的是什么。

所以有时候讲梦想在前,足迹在后,不管你这次晋升通过还是没有通过,只要你努力去追求这个梦想,那么晋升和成长一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扎实的做好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比那个标签能给你的多得多。

g

08.路上的风景远比今天的结果更重要  

图片

最后我想说,其实设计师的职业路很长,晋升不是一个结点,也不是一个终点。把晋升作为一个和评委或者导师的一次很好的沟通机会,反观业务上的思考,反观自己成长的思考。路上的风景远比今天的结果更重要。扎实的做好自己,一步 一步往上走。

你努力的样子,就是你最好的模样。无论成功或是失败,我们一起装下世界,看见未来。

希望这篇文章对各位有帮助。

 

原文地址:我们的设计日记(公众号)

作者:sky

转载请注明:学UI网》阿里腾讯晋升潜规则,是什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一文读懂业务数据分析思路

seo达人



一、充分利用可获得数据

在开展一个调研,执行数据分析的阶段,我们可以首先去思考下,除了我们调研中设置的数据以外,还有哪些数据我们是可以获取并进行分析的。从便于理解数据分析思维的角度,我们把数据类型可分为:用户数据、行为数据、态度数据、产品数据。

用户数据:是指用户本身的属性和基本情况,比如:性别、年龄、身份、职业、地区等,了解用户数据便于我们在后续的分析阶段更好的对用户进行细分和拆解。

行为数据:是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即记录用户做过什么的数据,常通过产品埋点等方式记录收集,比如:用户点击酷家乐设计入口的次数、在某个页面的停留时间、查看过的页面类型/数量、使用过哪些工具类型等,行为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做了哪些行为、发生行为的时间等。

态度数据:是用户对于某个事情或者观点的态度,通常是通过我们在研究中设置好的问题来获取,比如常见的:用户的满意度、NPS、某个问题对用户的影响程度等。

产品数据:是产品本身属性或者具备的数据,例如:产品名称、产品价格、产品种类、功能个数、产品评论、产品销量、产品满意度等。

图片

不同的数据类型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获取渠道,有些来自公司内部数据库,有些是通过自己主动投放获取,在实际进行业务问题分析时,要有充分调用不同渠道、不同数据类型的意识,不仅关注同一类型数据的表现,还可以分析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关联,从而对业务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更深层次的洞察。

 

二、基础的数据分析思路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回答某个业务问题,通常来说,常见的业务问题主要有两类:

一是业务现状分析(即通过业务数据分析,来发现当前业务问题)

二是业务问题原因分析(即在发现某个业务问题后,层层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例如,我们在工作中面临着这样的业务诉求:当前产品用户NPS如何,是高还是低?是升了还是降了?产品NPS上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对比分析法:绝对数据意义不大,要看相对数据

对比分析法是进行业务现状分析和发现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单一的数值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比如,了解某产品NPS达到30%,只了解这个数值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并不能判断这个NPS是高还是低?是升了还是降了?所以只有通过对比分析,才能让数据变得有意义。

常见对比分析思路:

和行业比:想知道NPS是高还是低,可以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或者和行业内的标杆进行对比。

和目标比:与既定的目标比,来了解当前NPS的距离目标的差距。

和同类/同级比(横向对比):和同一行业内/生态内的其他产品水平,找到相对更高或者更低的答案。

和不同时期的自己比(纵向对比):可以从时间维度来看数据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也称为趋势分析,用来追踪业务动态是否有异常。

图片

在使用对比分析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对总体数值进行比较,那么各对比维度的规模需要一致。

因此,在数据分析中,通常会使用比例或者平均数作为指标来进行对比。例如,对比A地区的总销售额高于B地区,但并不能直接得到A地区的销售业绩更好,有可能A地区的销售门店数量远多于B地区,因此此处用平均销售额会更合理。

 

2、多维度拆解对比法:结构化&公式化

(1)结构化拆解:不只对比整体,还要看内部的构成差异

结构化拆解对比,是对业务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过程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只对比数据整体,无法注意到数据内部各个部分构成的差异。如果忽略这种差异进行比较,就有可能导致无法察觉该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比如,某产品销售额下降20%,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分析?

从用户角度来拆解:例如,该产品用户由新用户和老用户构成,可以拆解为新用户销售额和老用户销售额,来看销售额下降是否跟用户类型有关。还可以把用户拆解为不同年龄组、不同的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等属性,可参考数据类型中的用户数据包含内容。

从产品角度来拆解:例如,该产品的销售包含了不同的产品版本,可以拆解为不同的版本对比销售额,来看销售额下降是否跟产品版本有关。当然还有其他产品相关的属性,可参考数据类型中的产品数据包含内容。

从数据结构角度来拆解:例如,某产品销售额按照一定区间分组对比,某产品满意度按照不同满意层级拆解对比,来了解不同结构数据下的用户占比分布。

图片

图片

交叉分析也是非常常见的对比分析方法,就是将拆解后的多个维度结合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更深层次的差异。

图片

 

(2)公式化拆解:对数据指标进行拆解

结构化的拆解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有逻辑的分析框架,在具体执行原因分析时,我们还需要对变量进行层层拆解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例如在上述销售额下降的案例中,通过对用户类型进行结构化拆解对比,发现新用户的销售额明显下降,那么如果业务继续追问:为什么新用户的销售额下降了呢?

此时,我们就可以把销售额(数据指标)进行公式拆解,拆解成多个细分指标后,再针对细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销售额=销量×客单价,在拆解之后就可以再从客单价和销量两个角度去进行对比分析,深挖销售额下降的原因。是新用户的销量变少了,还是新用户的客单价变低了导致新用户销售额下降的?

假设对比后发现客单价没有变化,主要是销量变少导致销售额下降。还可以继续对销量进行拆解:销量=人均购买数×购买人数,进而分析是购买人数下降了,还是人均购买数下降了呢?通过公式化的对指标剥离拆解,就可以实现层层深入到问题本质。

图片

结构化和公式化拆解还可以应用在我们对业务进行分析时的思路梳理中,比如当我们要去对某个业务的的GMV为什么高或者低进行原因分析时,我们可以对GMV进行公式化拆解,分别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三个具体的方面着手,去罗列出影响这些指标的因素,逐渐完善我们的数据分析网络。

图片

 

三、常见的数据分析技巧

1、对比分析法

在前文业务现状分析中,已经有详细阐述,是描述现象和发现问题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从对比对象上来看,可以和目标比、和同类比、和不同时期的自己比;从对比方式上来看,可以整体对比,也可以通过变量拆解后分组对比、多维交叉对比。

 

2、象限法

象限法常用在需要进行落地推动的策略分析上,是通过将多个因变量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生成多个具备不同价值的象限,通过考察对象在象限中的位置来明确进一步的业务策略。象限分析法举例:

RFM模型:把客户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区分出不同价值的客户,从而针对不同价值的客户进行精细化运营。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行动优化矩阵:对多个待优化模块的具体优化优先级进行评估时,可以结合两个关键变量来构建出4个不同象限以进行优先级的区分。常用的变量有满意度和重要性,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选择其他合适的变量(如下图选择了满意度和优化意愿两个变量)。

图片

 

3、漏斗分析法

漏斗分析主要应用在一个有起点和终点的业务流程分析中,用来定位问题发生的具体环节,分析指标一般为转化率或者流失率,转化率=某环节的用户数量/上环节的用户数量;流失率=1-某环节的用户数量/上环节的用户数量。单看漏斗分析各环节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将这些数值与历史数据或者目标数据进行对比,定位到哪一个环节转化率/流失率表现出异常。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业务数据分析的关键,是需要将零散的想法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梳理,有逻辑有依据的对问题进行剥离和分析,进而探寻问题的本质,这是数据分析最具有挑战性也是最有价值的环节。本文仅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分析思路,希望能为一些入门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资料:

《数据分析思维:分析方法和业务知识》

《商业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原文链接:酷家乐用户体验设计(公众号)

作者:墨一

转载请注明:学UI网》一文读懂业务数据分析思路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用户体验 |(附文件)我用这个表格,跟产品经理“讨价还价”!

seo达人



00.【前言】

图片

现在我们在目标导向流程的第一个部分:研究

我是从0开始、系统讲解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的CC~

 

01.【同步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召集研究的所有人员一起沟通想法,并且将目的的范围缩小,从而规划主要问题。

与这群领域专家沟通的时候,我们第一件事情是同步各自的访谈背景

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本次访谈。

比如说:大家的目的都是“因为我们的2.1版本新上线,想要知道用户在使用我们新功能的时候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以及需要优化的部分,所以我们要对用户进行访谈。”

那我们本次访谈目标的中心点则是围绕2.1版本的新功能来进行的。

 

02.【拆分模块】

其实我们大多数访谈目的都是围绕新功能、或某老功能的用户体验来进行的。

主要的访谈重点是侧重于用户的功能诉求,这就需要我们将用户能够使用到的功能进行拆解。

规划预期用户的行为习惯会产生什么结果,确定用户在工作流程中会遇到的核心页面,将每一个可能的操作节点进行记录,从而从这些页面寻求关键点,剖析出需要进行提问的重点功能。

大概就是这样的分析逻辑。

图片

整体操作流程是这样:

  1. 预判用户在某一环境下会做出什么操作?
  2. 用到的功能模块是哪一个?
  3. 这个模块包括哪些主要页面呢?
  4. 进入这个页面,用户需要点击哪里完成操作?
  5. 这个操作的优先等级是什么样的?

等这几个答案都明确,想必大家都能明确这次的访谈目标,和具体要问的重点问题了吧。还能帮助我们在前期避免处于被产品经理牵着走的尴尬境地,“讨价还价”能力见长!

 

03.【整理表格】

我们将这些模块拆分后填入表格。

  • 用户行为
  • 涉及模块
  • 涉及页面
  • 关键操作
  • 优先等级

就得到了我们下面这个表格,这个表格还可以帮助我们在访谈结束后对产品模块的优化紧急程度作出判断。平时我在整理需求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表格,优化需求也可以用到,总之复用性很高。

图片

最后福利福利!关注公众号“达芬奇的火柴盒”,点点“在看”,回复“访谈目的表”,免费领取源文件~

 

原文地址:达芬奇的火柴盒(公众号)

作者:CC本人

转载请注明:学UI网》用户体验 |(附文件)我用这个表格,跟产品经理“讨价还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文本设计的小诀窍

seo达人


01.文本宽度不要超过800px

在进行长篇幅文本设计时,要注意本文宽度不要过长,千万不能铺满整个屏幕。

微信公众号的文本宽度660px,知乎的文本宽度654px,google搜索结果页的本文宽度600px,百度搜索结果页宽度560px,百度百科的文本宽度790px。

总之,成熟产品的文本宽度几乎都不超过800px,其中600~700之间最为合适。

图片

02.左对齐长文本

当文本超过3行或4行时,慎重使用文本居中对齐。

因为文本居中对齐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侧参差不齐,这会导致用户在阅读两侧内容和换行时,导致额外的眼球运动,这会造成眼睛疲劳,阅读困难。

左对齐的长文本就在一侧形成看不见的直线,引导用户阅读,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因此书籍、网站等都在使用左对齐。

图片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提到,居中对齐会创建一种更正式、更稳重的外观,这种外观显得更为中规中矩,但通常也很乏味。我敢保证,大多数看起来精巧的设计,都没有采用居中对齐。

图片

03.标题或短文本使用居中对齐

如果标题和文本都比较短,例如一行到两行,可以使用居中对齐。再多的话,可以尝试左对齐是否更有利于阅读。

图片

04.借助元素区分文本层级

当我们需要区分不同权重的文本时,除了采用字体大小、字重等调整外,还可以尝试借助目标、项目符号或引号等其他元素建立清晰的视觉层次。

图片

05.充分利用空白间距

我个人在进行文本排版时会尽量避免使用线条或背景颜色,因为在大部分场景下,利用空白间距便可以将层次划分清晰,并且可以使整个界面保持干净整洁。

图片

原文地址:栗子设计喵 (公众号)

作者:栗子

转载请注明:学UI网》文本设计的小诀窍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这么好看还免费?还能商用? 刚开始我是不相信的!

seo达人


图片

我随便下了两张:

图片

图片

往上随便加点文字排版:

图片

图片

那效果也是杠杠的!

再看看别人用的效果,网页头图啥的:

图片

图片

也是相当强。

这图的质量那也是非常高清,6000px的大小:

图片

 

最最最关键的是,完全免费并且可商用,看看官网上的说的:

图片

够意思!

这个网站的网址如下:https://gradienta.io/

需要科学上网,如果不会的话,可以找我领取,我帮大家下载了一部分,获取方式:点个在看,后台回复ppt封面,即可获得。

 

原文地址:菜心设计铺(公众号)
作者:菜心设计铺

转载请注明:学UI网》这么好看还免费?还能商用? 刚开始我是不相信的!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详解|交互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这样更有效!

seo达人


图片

△ 豆瓣 App 电影榜单卡片

 

颜色的搭配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深入剖析的话内容也会很多,本文会告诉你,颜色如何挑选会更有规律,并保证基本和谐

 

1. 色彩学概念浅谈

想要做好色彩的搭配,需了解一些色彩学概念。色彩学将颜色分为: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这几种颜色通过色相环的角度进行取色,如下图所示:

图片

任意颜色都可以作为基色,每一个基色都有其相对应的同类色、对比色、互补色等等。

通常情况下,相邻的两个颜色,选择基色和邻近色之间的颜色,也就是与基色之间的角度 ≤ 60° 的颜色,会让页面的颜色显得和谐统一。

图片

△ 得到 App 服务内容卡片

 

图片

△ QQ 音乐 App 榜单卡片

 

如果选用对比色和互补色,则需要控制颜色的面积,比如以红色为主的页面中可以出现蓝色,但蓝色的面积占比最好不要超过 20%

除了色相上的变化,颜色还有明度纯度上的变化,对于颜色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这三个词汇的概念如下:

  • 色相 Hue:也称色调,是指色彩的相貌
  • 纯度 Saturation:也称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 明度 Brightness:也称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色相、纯度、明度三者构成了色立体的概念,让色相环由二维变成了三维的概念。

图片

 

2. HSB 色彩模式

RGB 和 CMYK 是我们较为熟知的色彩模式。而根据上文提到过的色彩学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可以借鉴 HSB 色彩模式进行调色和选择颜色。

在 sketch 和 PS 的 HSB 色板界面如下图:

图片

其中:

  • 色相 Hue (H):取值在 0-360 度之间
  • 纯度 Saturation (S):取值在 0-100 之间,数值越高色彩就越纯艳
  • 明度 Brightness (B):取值在 0-100 之间,数值越高色彩就越明亮

图片

由于纯度 Saturation (S) 和明度 Brightness (B) 之间的数值都是在 0-100 之间,因此两者具备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些数值可以为你在选择颜色时提供依据。

具体怎么使用这些数值,我们用案例来说明:

 

案例  

某 PC 端产品功能卡片需要做配色设计:

图片

已知产品的品牌色是以下两个颜色,其 HSB 色值如下图所示:

– 颜色 A:H=233,S=74,B=100(主色)

– 颜色 B:H=267,S=79,B=100(辅色)

图片

因此卡片的衍生色我们可以使用:蓝色调 + 临近色,且临近色的颜色最好介于蓝色和紫色之间,会使产品页面颜色的搭配更加和谐统一。

于是我们可以先根据品牌主色:

– 颜色 A:H=233,S=74,B=100

来确定初步颜色,我们只改变色相(H)的数值,分别在 233 的基础上进行 +10 和 -10,由此可以得到三个颜色 A1、A2、A3,呈现效果如下图:

– 颜色 A1:H=253,S=74,B=100

– 颜色 A2:H=243,S=74,B=100

– 颜色 A3:H=223,S=74,B=100

图片

现在的卡片颜色略显单薄,我们可以再给每一张卡片加一个颜色,做出过渡色效果。于是我们在数值 A1、A2、A3的基础上,保持色相(H)不变,只改变这三个数值的明度(B)和纯度(S)的数值。以颜色 A1 为例:

– 颜色 A1:H=253,S=74,B=100

现在,我们想要得到一个比 A1 更深一点的颜色 A1-1,根据色彩学理论,我们可以降低明度(B)的数值,这样颜色会变深,同时增加纯度(S)的数值,这样颜色会更沉稳纯正,为了保证数值可控,我们将明度(B)降低 26,将纯度(S)提高 26,所以可以得到颜色 A1-1 的色值:

– 颜色 A1-1:H=253,S=100,B=74

A1 和 A1-1 的颜色效果如下图:

 

图片

按照此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两组颜色和其数值:

图片

所以我们的卡片可以使用渐变色:

图片

这样卡片的颜色就基本确定下来了,我们可以再调整下卡片的细节,比如增加相关的背景插图,调整卡片上的文字排版等等,这组 PC 端卡片最后的效果如下图:

图片

 

3. 补充说明

一个页面中元素的色彩选择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产品的品牌色、页面的功能、页面的内容、氛围等等,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选择颜色。

当然,以上提出的这些数值只是参考,为的是给你的颜色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在实际应用中,也还是需要设计师根据具体情况,以及人眼视觉感知的效果,酌情做颜色上的优化处理。

 

原文链接:长弓小子(公众号)

作者:元尧

转载请注明:学UI网》详解|交互设计中的色彩搭配,这样更有效!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无障碍设计

资深UI设计者

希望国内的互联网产品能够多去考虑无障碍设计,让我们的产品更有包容性,能服务更多的用户人群。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ben_lanlan,报下信息,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望着远方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分类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