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量化设计价值(一) 分层数据获取概述

ui设计分享达人

“文中示例相关数据都为假的模拟数据,而非真正的商业数据,以此声明”

度量是什么

【度量Measure】是一种测量评定对象的方式,它帮助我们结构化的获取对象的状态与变化,我们运用这些数据进行洞察,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帮助决策和优化,这个过程也是分析诊断的过程。

那日常会有怎样的一些信息获取呢?(这里面包含了数据也包含了一些正负性的反馈)

我们对一个功能上线进行一组完整的项目结果质量数据模拟:


  • 净交易收入额比去年同期上升2.0%,达到2千万

  • 订单量为222,比上周上升了2.0%(对交易产生直接正向作用)

  • 方案产出数共222件,比上周上升了22.2% (对内容产出有直接的提升)

  • 用户的满意度为2.2 ,上升了2% (之前是2.0)

  • 用户使用表现出沉静,轻松的情绪(比之前挫折,晦涩要好很多)

  • 功能点击,周活跃2200,点击率22%,周留存22.2%(0-1)

  • 功能渲染和可交互时长为0.2秒加载完成。用户在使用时交互顺畅无卡顿(符合业界前端质量交付标准)

这段描述符合整个产品使用的过程,它似乎是一个多面体,帮助我们了解整个产品黑盒。这个描述越精细越多维,我们得到的信息就越清晰越客观。(包含多元数据内容,并对数据已进行比对和使用,得到一定的有效信息)反之,假如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能清晰看到问题出现的环节,并且通过其表征的信息进行问题的深挖(再细化相关数据或者关联的层次)。


我们可以拆解到这几个层次的数据

业务结果、用户反馈(态度与情绪)、行为点击、系统性能

可理解为:良好的产品运行-》用户流畅使用-》良好的用户反馈-》预期的产品转化结果


从获取方式来说,大致可以从两个大角度(这里从广义的范畴去分)

【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快速从样本中判断问题的性质和方向

【quant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数据的验证性,全面性、追踪性


定量获取

系统承载业务内容的运作,可以记录各种各样的明细数据表,在海量数据中,进行科学的关联与细分。以大数据驱动为最终目标,其特点是:数据的全面性和自动追踪获取。

业务结果

追踪问题: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是否良性发展?


业务型数据是围绕着整个商业建设和运作阶段而产生的数据。是最能体现产品、商业价值的部分。可以归纳为三类:内容建设->流量访问->商业交易。是商业链路中产生的具有直接商业结果的数据。


内容建设 是指经过人为输入,系统流转产生的比如商品、文章、方案等等具有实质内容价值的数据。是具有生产过程的(一般是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完成的)。


流量访问/分发 则是针对商业内容的使用/运作,比如某个商品的浏览,某个内容的传播等等。这些和营销相关具备人群效应的数据也属于业务数据。最常见的就是曝光量点击量,而在中后台系统中则是以访问浏览为主。


商业交易 则是最直接的商业结果型数据,最常见的就是网站的GMV(成交金额:包括:付款金额和未付款。)

订单交易额、注册会员数等等。


以某平台中相关的业务数据为示例



业务结果的分析,是根据不同业务发展,确定核心业务指标,以及建立对核心指标的拆解逻辑

它或许是个计算公式。或者是个一级指标到二级关联指标。例如以下,这里暂时不展开来讲。



对于业务数据的获取,我们大部分是直接通过后端的数据库沉淀下来的。但如果涉及到商业数据的细分(按照商业目标进行阶段性或者类别型的追踪监测)。比如想知道会员的vip的分层情况。或者知道某行业商品的生产细分情况等等。这些虽然可以通过后端拉数据,让数据分析师或者运营整理出来,但是每次都有加工成本,也没有办法看到实时数据,这时候就会要考虑去做细分埋点,下文会提及到埋点方式。

行为点击

追踪问题:产品使用情况如何?用户浏览习惯如何?

用户行为数据,是围绕用户访问某产品过程的用户行为轨迹数据。其中大体包含了用户量、曝光量、点击量、浏览量、访问时长、停留时长等等观测用户使用情况的表征数据。

这里是一组典型的平台用户使用行为的描述,而这些行为的最终,是产出了上面的业务数据(订单与成交金额)

访问首页->点击并浏览商品详情->点击客户咨询进行咨询->点击购买提交订单->点击支付,支付完成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行为数据与业务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两者的关注点也是有差异的,在行为链路中,我们更注重每一层的转化关系以及用户为什么没有向下转化的障碍点。


再以B端管理系统为例

B端的管理系统具有典型性,可以用点线面来归纳,点指的是诸如事件曝光点击等。线指的是用户使用路径,面则是广义的综合性观察,比如流量分布,比如区域热图等。通过观察这些,可以观察到用户的使用率和使用路径。并且得知用户使用产品是否真的贴合需求,设计的是否合理高效。



行为数据要结合具体的场景或者维度去观察,才能产生更有用的信息。


运用行为数据,我们可以去做很多分析:漏斗分析、留存分析、流量分布分析、路径分析 、单页热力分析、点击分析、 人群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分析方式,在后续关联篇章中会去探讨。


行为数据的获取是依赖于埋点的,在业界有两大类埋点方式:全埋点、手动埋点。

行为数据的三大事件类型基本可以归类为:曝光事件、点击事件、停留事件

对于C端侧重于曝光、点击。对于B端侧重点击、停留 (从流量转化与访问效能两个角度来说)


以上介绍了业务结果和行为点击两种数据,而这两种内容,都会涉及到埋点采集这件事,这里我们介绍下关于埋点采集数据这件事情。

埋点采集

追踪问题:如何根据人物、场景、动作制定精准的采集方案?


埋点,是对特定数据的采集,由前端埋点和上报、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一般数据埋点分以下三种:



全埋点虽然是所有数据可按需可查,但是因为它的数据量极大,且需要2次定义和清洗,所以只能对通用性质的数据进行采集。而针对性的内容,由数据采集定义后,由前端上报后,可能做到定点,定期精细具体的统计。

两者大致能产出什么数据分析呢?主要以平台/系统这个角度看:


整体分析-通用全埋点

用户活跃、用户留存、用户跳出率、用户停留时长、用户流量分布...


局部与特定分析-手动埋点

关键事件点击率、关键入口渠道流量总计与分布、关键链路漏斗、关键具体区域曝光与停留时长...


为了获取更精准的业务/行为数据,我们一般会采用手动埋点的方式,所以前期 第一阶段会在场景中确定分析目标,然后梳理相应需要的指标,书写明确的埋点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书写的足够明确,才能和业务、前端、数据分析师进行准确的沟通,分析目标一致,然后上线后建立相应的数据看板。



注意点:采集方式|统计口径|数据精准度校验


那怎么定义数据分析时的埋点需求呢?可以用以下方式去描述:

  1. 什么用户=用户定义

  2. 什么时间=时间戳

  3. 什么环境=地理位置+网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哪个页面(来源页面)+什么位置

  4. 什么行为=事件ID+命名

  5. 什么条件=可以以某个行为或者业务交易为条件

  6. 结果如何=用户操作的结果


示例:

一个后台系统悬浮帮助功能使用的情况需求




一个搜索使用的情况需求



这2个是比较细致的数据采集的描述。规则了统计的对象,范畴,以及条件,结果观测等等的需求,大家可以在业务和行为数据相关采集中,试着撰写下这样明确的需求。这样的数据采集才具有精准的分析价值。

人群标签

追踪问题:用户都是哪些人,谁使用了这些功能 ?


人群标签可以理解为数据型用户画像。为什么在这里提及,因为大量数据(特别是具体的采集数据)都会涉及到人群这个角度。人群也是定量数据中最具有独立观察价值的数据。


人群标签就是根据人群特点,进行描述分类,对人群打标签。我们根据不同的获取路径,可以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利用基本数据进行定义,比较简单直接

从不同的端,可以获取用户的基本来源,如访问端的类型,或地理位置等,可以定义为“客户端用户”、“江浙沪用户”等。


通过唯一用户ID所匹配的一系列用户注册时的基本信息内容,如性别、职业、行业、兴趣等。可以定义为“女性用户”、“定制类用户”等。


还有一类就是复合型自定义,一般是根据用户的业务、行为数据或者类别属性来定义的,它非常的灵活聚焦。

使用某类条件公式来定义某一波用户


如我们将购买能力从高低来分层用户:月购买小于5000的为中购买力用户,大于5000的为高购买力用户,周活跃大于2但无购买记录为潜力用户。


另外一种构建用户范畴的方式:通过“时间、地点、事件”等一系列复杂描述来勾勒圈选用户

如我们定义“第一次访问站点时,在首页有关注过每日推荐“的用户。


这里的复合定义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多指标多维度。是一种深度结合业务场景来圈选人群,定义用户的方式。



人群标签,不仅帮助我们细分数据,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聚焦使用人群的各项指标健康情况。最终,还可以定位产品,定位人群,精细化运营产品:现在的用户大致都集中在哪些人群中?哪些功能是头部用户需要的?哪些功能最受基础版用户的欢迎等等。在探索商业需求的时候,更容易找到抓钩,去深挖商业价值。


常用画像的场景

1.定性用户画像:通过调研,熟悉角色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场景环境,定义基本用户画像 
如:用户访谈、用户旅程图


2.定量用户画像:用定量的数据做某些值的规则,来圈定用户人群

如: 用户生命周期、问卷分发、运营活动


某产品生命周期使用示例:


系统性能


追踪问题:产品使用起来流畅吗 ? 


性能数据一般指由产品进行页面渲染及前后端交互时,监测到的时长数据。观测系统性能,是因为系统数据量很大时,在产品渲染交互环节中,容易产生卡顿,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导致流失率。而系统性能,一般是由性能监控等产品产出质量报告。在一些浏览器中,也有嵌入的插件统计报告。


这里大致介绍下业界google最新的关于7大性能指标的定义


这其中,最重要的3大核心指标是:

LCP:页面的速度指标
FID:页面的交互体验指标
CLS:页面的稳定指标


可以通过官方出品,安装 web-vitals-extension 插件来获取三大核心指标,也可以通过通过安装 Lighthouse 插件来获取如下指标,现在已经内置在浏览器中




定性获取


定性数据,是由用户那里获取信息,直接判断问题的性质和方向,快速展开挖掘和收集。 
它的获取方式主要是 面对面研究:


即选择典型用户角色,针对问题或者内容进行集中测试或者访谈:用户访谈、焦点问题调研、可用性测试等。

「ps:另外一种 自动化研究:圈人群进行在线问卷调研投放,聚合大量样本进行交叉或者聚类等等分析,是一种样本量的统计方式。具备一定程度的样本数量,可归为定量统计分析。」 


比较常用的是:系统可用性量表(SUS)、有效性、满意度和易用性的问卷(USE


不管哪种方式,我们都是围绕“可用性”这个角度去进行评估和研究的。业内可用性这个词称为:“Usability”「ISO9241/11」中有明确的相关定义:一个产品可以被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境况中,有效、高效并且满意得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可用性关注的是用户与对象在互动过程中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满意度(satisfaction)。


用户反馈中我们获取到什么样的信息,我们第一:明确用户对此内容的态度,观察用户行径中的顺畅度,感受用户认知反馈。第二:询问其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正面负面情绪。这两层是由表及里的,互相关联。但侧重有所不一样。


用户态度


追踪问题:用户使用后,满意度如何? 

通常用到以下几种度量



而这些内容中一般包含数据是

1.观察与记录实验性数据(描述性状态情况) 
2.主观数据和偏好数据(出自于自身的想法) 
3.情感层面数据(使用系统后最终的感受或者过程中的心情) 
4.结果性数据(比对/选择内容,得出结论) 


而从场景分我们如何使用这几种度量呢?


引用自:Tom Tullis Bill Albert {Measuring the user Experience} 用户体验度量 


不难发现,我们最常用到的是「自我报告式的度量」

它比较宽泛的反应了产品综合情况。这里举一个自我报告度量涵盖的范畴



 

用户情绪


追踪问题:用户使用后,在情感上反应如何?


初步知晓用户反馈情况后,可以深入用户情绪感受,进行点状问题的挖掘。进而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追踪和程度评级。用户在一定严重情绪影响下,是对产品会产生排斥的,所以有时候对情绪的收集,能让我们对内容具备敏感度。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建立共情和同理心。


情感描述模型是指对情感状态进行定义,并描述其表达性特征的方法,主要可分为离散描述模型和连续描述模型。 

连续型描述模型往往认为人类的情感状态是分布在若干个维度组成的某一个空间中,不同情感状态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连续的,可以转化的。


这里我们介绍一个连续描述模型: 唤醒度(Va-lence-Arousal)模型
「Va-lence-Arousal」:用两大象限归纳了人们的情绪:正面与负面情绪的变化。激动和平缓情绪的变化。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情感空间。 


当度量情绪变化阶梯时,可以试着使用连续情绪。比如:挫折——》生气、沮丧——》厌烦等。而有些程度词是和时间长度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疲惫。我们需要关注场景特点,用户可能会长时间沉浸式体验时,它是否能接受打扰,是否会因为一些内容受挫。这些都会导致他最终直观感受的好与坏。


举例子来陈述:

1.产品设计过程中,串联用户使用流程时,流程的长短和任务路径会产生直接用户感受-》是否足够轻松 
2.运营产品过程中,在哪些环节中穿插特定内容可以打造用户峰值体验。—》这个推荐不错,好贴心,惊喜 
当这些生动的情感词汇,被考虑进产品设计中时,很容易让我们得到一个具有温度感,具有更良好接受度的产品。 
在度量实施方式上,我们可以在用户旅程图中,在问卷或可用性测试部分,考量使用卡片分类法,或表情评分板对用户的情感进行收集。(基于情绪感知更为直接有共情性)。 


情绪评分卡:


在各种用户态度反馈中,我们也可以直接去获取针对性的情绪化度量表进行5分表计量评分。


具体方式:

第一步:卡片分类法,预设10-20组情绪关键词,让用户选2-3个关键词,确定影响面。 
第二步:确定程度:1-5评分机制确定程度。 


以下为目标设定的取词示例:


严重评级


追踪问题:什么问题是至关紧要的,需要马上解决的? 
定性内容的收集完成后,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针对问题去做2次整理和评级。 
严重性评估有助于集中精力解决关键的问题,清晰说明每个一个严重等级的意义。对每个等级都尽可能用实例说明。 


常用评估:


高中低评估

-会让参加者心烦或沮丧,但不会导致任务失败的问题。

-这类问题会显著提高任务的难度,但不会直接导致任务的失败。

-所有直接导致任务失败的问题。遇到这类问题后基本没有可能再完成任务。


综合因素评估



多维度的评估




前两个较常用,后两个看产品及技术配合


  1. 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2. 预期的发生频率

  3. 对商业目标的影响

  4. 技术/实现成本评分(0=低,1=中,2=高)



数据层次结构总结


以上是我们对分层数据获取的一些整理,希望大家对于数据涉及到的概念有一个粗略的认知。当然如何运用数据做好度量这件事情,本身还需要一些串联的方法,比如使用度量框架(Heart模型),运用合理的分析流程(GSM),搭建追踪式看板,基于问题的度量报告或者自我评估报告等。都是灵活运用到以上数据立体的分析产品质量的过程。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酷家乐UED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做好国际化体验设计,你应该知道的事

ui设计分享达人





章节一:为什么要坚持国际化设计?



坚持走国际化设计的背景

出海早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不二选择。相比在国内厮杀,国外有更多的人口/政策/资源红利。并且因为互联网的可复制模式,使得成熟的经验可以快速运用到国外,从而抢占先机。而做好国际化的本质就是【做好每个地区的本地化设计】,想用一套国际化的标准去用在全世界的各个地区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理论能够让设计提前着落,为业务带来一线用户信息和设计价值呢?接下来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实际的方法和案例帮助大家做国际化的设计,让自己的设计价值有理可依


*以下内容与公司无关,更多的是基于笔者国际化工作经验的复盘,如有错误,欢迎指正(Salute~)



写在前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套通用的设计标准很难在多个国家吃的开,从而拿到用户信任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这个是日本UBER司机端和日本滴滴司机端对比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滴滴国际化在日本业务和Global业务这块,司机端采用的是移动端(global)+平板端(日本),而UBER则是一套方案解决全球问题,可能有些人会问,一套设计不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么,为什么非要制作两套。这就要从决策成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日本市场相对于滴滴其他地区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因素,涉及到了资本,使用场景,市场地位,用户画像等多方因素决定,这时的【成本与效率】已经无法排在做与不做的第一位了,接下来我们通过两张照片来看下日本司机的接驾场景

通过照片我们是否发现日本司机的画像其实和全世界其他的出租车司机都不太一样?是不是明显发现他们的年纪相对的更大一些?会穿制服佩戴白手套? 那年纪更大是不是意味着司机的视力会相对于中年人有所下降,白手套是否会影响他操作屏幕交互,那针对这么不同用户群体是否需要单独设计呢?最终的目标是占领市场的话是否要根据本地情况去服务好当地司机呢?


那我再来举两个例子来看看,我们来看看针对日本本地化做的特殊设计细节在哪些方面?



案例一:针对司机群体老龄化设计———大屏幕设计:

日本属于老龄化国家,司机平均年龄更是在5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视力相比于青年处于退化阶段,因此对于高龄人群来说在驾驶的过程中去读和操作小屏幕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UBER采用的是一套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并没有针对日本的市场进行单独的设计,DiDi在日本则是针对司机群体采用了单独平板端设计,更大的屏幕降低了司机误操作可能性的同时,也能将字体放大,尽可能让司机方便识别



案例二:针对日本司机人文的设计———语音接单

“日本服务业发达,体现在服务的细节。出租车司机出于对客户的尊重,都会戴上白手套。但是在带着手套的时候,司机很难去点击屏幕进行操作,而且在行车过程中,触碰屏幕本来就是不合规的行为。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价值观层面我们都不鼓励司机做出这种行为,于是开发了语音接单的功能。考虑到司机群体的年纪特征,我们选用了在日本相对普及又好识别的“了解しました(りょかいしました)”进行快速语音接单,在新版本上线后,司机可以通过屏中屏的方式去学习语音接单功能,只有他完全掌握这个功能才会为他完全展现,如果司机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很好地说出那句话,我们依旧会为他保留按钮输入的方式”------国际化业务中的本地化设计


(图片来自于SUXA文章《国际化业务中的本地化设计》-吕诚)




国际化设计的思维框架

通过两个日本的案例我们能明确一个点【国际化实质就是做好每个地区的本地化设计】

怎么样让国际化的设计有法可依,我们先来看懂一个关系框架。做好一个产品实质是服务好每一个场景,那一个场景由哪几个方面组成,简单来说是由【业务】+【用户】组成,这并不难理解,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首先是背靠业务,解决公司的商业诉求,给业务带来利益的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使用价值然后获得用户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将商业诉求和用户价值进行一个有效的结合,从而满足双方,但是还不够,因为一个场景还依赖客观的条件,比如时间和空间维度,最终也会影响整体的质量,我们将所有的因素通过包含关系展示出来

接下来我们往细的方向进行拆解,【业务】根据公司行业,阶段的不同以及基础能力的不同,呈现的点也不尽相同。最核心的点在于当前所属阶段,是1.0阶段力求生存下来,还是说2.0和竞品之间产生差异化,还是活3.0去打败竞品阶段。在不同阶段设计师要了解的事情也不同,对于1.0阶段来说,更精准的展示出用户画像和了解当地的文化与习惯是重中之重。但是到了2.0则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目标与竞品的差异化竞争,通过差异化(杀手级)的功能形态获取更多的摇摆用户

不同的赛道,业务不同,打法也不同。我今天主要想讲的就是左右场景的另外一个因子【用户】。那如何定义一个用户呢?我们先来列举些具象的特征:

【外貌/文化风俗/地域特征/语言等】是一个用户的画像的基础组成,但是光有画像基础并不精确,因为每个国家的【法律/政策]同样会影响用户的行为。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模式下,用户体验的提高必须得考虑各地区【硬件的水平以及当地的网络状况】,最后就是如何与【本地化的设计团队进行友好的合作】让体验和设计策略能够更加精准的传达到真实用户手里,获得用户认可,特别是在20年后,疫情的爆发导致设计师无法到前线进行真实有效的实地探测,那么加强合作以及对齐目标,为业务拿结果将是重中之重,接下来,我将对于每个影响【用户】的因子进行举例讲解








章节二:如何快速了解你服务的用户



做任何的设计都离不开用户画像,而做国际化设计一定也绕不开-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可能你知道,在给拉美客户做单的时候他们会要求你的界面颜色亮丽,看起来更加奔放,而在给亚洲客户做单的时候则会相反,整体看起来更加约束。但是你能清楚的知道背后的原因么?如果不清楚那你的这块分辨更多是依赖于经验和他人的总结。那有没有一套理论能够很好的去辅助你去分析你的客户用户画像,去支撑你的设计。答案是有的,他就是【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是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框架。他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5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


百科连接:霍夫斯泰德理论详情 (<-点击快速查看)

完全不懂的可以看看上面的链接,我们这里跳过部分解释….通过文化将维度理论我们将文化价值观划分成6个维度

了解完霍夫斯泰德理论以后我们该如何去使用呢?我们先从拉美用户和日本用户的差异对比开始

通过霍夫斯泰德官网查询我们可得知差距最大的两个分别是【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与【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差值比例达到了46和44.

接下来我们来对【差值较大】以及【分值较高】的因素进行解释和举例,去理解背后的原因



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

日本是个生性好斗竞争意识强烈的民族。在日本企业中工作狂是他们男性气质的一种表现;而日本男主外女主内,62%的女性在第一个孩子之后选择辞职,也是男性气质的另一表现.

在日本想要成为一个出租车司机,就要在5年之内不能有任何违规,某些地方还会有特殊的考试,这里面的合格率并不高。并且在通过考试之后再在通过一系列的评分后,才能被评为A级或者AA级别的出租车,虽然这仅仅只是一张小贴纸,但是他也代表着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荣誉。在这一方面,也体现日本社会的男性气质的确定性。

相比较日本,巴西人更会以家庭为中心、以教育为重心、博爱、具有个人风格意识。家庭是关键。家庭是巴西人生活的中心,也是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人共同用餐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星期天的烧烤活动,能让更多的远房亲戚和朋友聚会。所以在巴西你很难看到休息日去工作的同事,甚至无法联系上他们:)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m versus Short-term)

日本人将生命视为一个非常短暂的时刻,所以调查发现日本人普遍相信宿命论,他们鼓励节俭和现代教育的努力,作为为未来做准备的一种方式。

巴西相较于日本经济落后,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司机收入仅仅能够维持一家的支出,很难有结余,在巴西工资会按照周维度支付,以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能够承担。

针对巴西的情况我们做了适合当地政策和环境的本地化服务。钱包1.0的时候我们先是和当地的银行合作推出了巴西99卡,允许司机随时提现且提现速度远远大于了当地的其他银行(48小时),那这种优势在收入较低的司机群体当中就会发挥很大的优势。在3.0的改版中,我们将钱包打造长了本地生活平台,我们允许司机通过平台去完成转账/水电费/电话费/还款等行为,原本需要走到线下便利店的服务被我们搬到了线上,更是大大的方便了使用99卡的群体。未来呢,我们将加大加多权益,达到使用场景独占的目的。通过这些服务为我们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价值,同时我们也给业务带来了价值,更多的绑卡渗透率为我们后续的推广和矩阵式的打法提供了导流的入口

(99与当地银行合作的线上本地生活功能-99Pay)



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日本地处自然灾害频发地带,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存条件不太好,所以日本人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学会了为任何不确定的情况做好预防措施,对待事情也希望有明确性

而巴西虽然处于平原,没有自然灾害,但是因为社会安全因素,整个社会对于社恐事件还是有较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司机会更加关注接送流程中是否会前往不安全地区,以及乘客的质量

(日本司机的真实驾驶场景)


费用收取的正确与否也是服务体验优秀的表现,日本司机会用计步器进行计价,如果涉及到了其他的费用则会使用单独的计算器进行精确计算,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计算错误给乘客带来困扰和争执,那从这个环节来看,司机为了规避【计算错误的可能】而预备了计算器,减少了差体验的可能


在巴西,滴滴如果对司机派单如果过远会或者是危险地区会进行提示,允许司机取消派单。并且根据调研司机群体特别是夜班司机会有随身携带防护性的武器用来自我保护,那么也能很好的说明整个社会对于社恐事件还是有较强烈的危机意识。那么做为设计师,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把危险地区的派单做的更加醒目,让司机能够更快识别,更快决策,而不是为了平台和用户利益进行隐藏。是不是可以把安全链路透传做的更强,让司乘都能更加快捷第一时间选择自助服务









章节三:绕不开的硬边界



法律法规的约束

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对于隐私重视程度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作为业务的合作伙伴设计师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配套不同的安全合规方案,这一点格外需要注意,不然会被罚的很惨,通常获取地理位置/账号信息保留是每个公司都非要需要的,因此在空投其他国家之前需要了解是否立法关于隐私相关的法律,如果有则需要通过配置化将其他国家上线的隐私条款和设置方式复制过来使用

LGPD和GPDR风控合规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信息安全,保护个体隐私。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我们的信息被侵犯的体无完肤。其实在国外也是一样,各种权限,各种信息默认保留和上传。但是随着各国的重视,个人隐私也逐渐走向明确的法律保护层面。在拉美有LGPD,在欧洲有GPDR


GDPR 是(The European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的缩写,即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在 2016 年 4 月通过,在 2018 年 5 月开始强制实施的规定。

GDPR 意义在于推动强制执行隐私条例,规定了企业在对用户的数据收集、存储、保护和使用时新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数据,也给予了用户更大处理权。也就是说在18年生效之后,如果再有欧洲任何公司App不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合规处理,擅自收集信息就将会受到严惩



智能硬件的普及度以及新旧

硬件的普及率以及新旧差异也同样影响着本地化设计,通过调研和外界公布的数据我们得知,在拉美高端手机的占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给发达地区做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更多体验上的拓展,但是在给发展中国家做设计的时候则需要进行小屏幕最小尺寸的适配,这样做是为了最好的进行向下兼容,从而保证所有用户都能够使用。同样,如果你在给发展中国家做设计,那么复杂的动效和高清晰解析的大图最好是不要去做的

(网上后台数据展示截图)



当地的网络环境和下载速度及物流环境

拉美国家,基建水平滞后,网络下载的速率波动较大,且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以及流量费用的价格差异。因此某些设计手法在较发达国家能带来体验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是灾难


举个例子,司机端的历史列表如果存在400条记录,如果司机有诉求想刷新查看更多的订单,是一次性下拉刷新展示全部好呢?还是一次性展示50条好呢?还是一次性展示20条呢?


答案是一次性展示20条是最稳妥的选择,因为网络的不稳定性,一次性加载太多数据会导致过长时间,而网络不稳定极有可能导致下载失败,并且一次性下载太多数据可能并不符合司机查询的最初诉求,反而浪费司机的宝贵流量,最终会引擎流量消耗过快引发进线,这里的决策是损失一些用户的体验去保障司机的收入,但是在拉美因为手机的性能/网速的稳定且快速/套餐足够便宜,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次性加载全部的数据,这样能让体验感受更好

(99信用卡的申请权益展示/激活流程页面)


再举个例子,拉美物流相对没那么发达,且因为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性,导致物流包裹存在无法送达的情况,如果收件人不知晓当前的状态而超出了等待的预期,那么他就会进线询问。那在这个场景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是否可以透传更多的包裹进度方便收件人查看,再者再将用户导流到客服自助而非进线?这样的好处一来体验的链路完善了,让司机可以找到自助的出口,二是方便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哪些地区收到邮寄的折损率最大?从而探索新的业务,发现新的机会点








章节四: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遗留带来的本地化策略



收入/支出方式占比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现状

聊这个话题前我们先将选择的范围进行收缩,聚焦在一个国家的一个群体内去看会比较容易解释。在巴西司机的收入的往往只能支撑下一周的家庭支出,难有结余。这也导致司机会选择双开(同时使用UBER接单或者其他竞品)或者进行其他赚钱的方法,如果整个群体都是这样的情况下,那么司机的忠诚度(这里指的忠诚度不是贬义词,而是每周的出车时长)必然下降。那样对于大盘的运力来说便是损失。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司机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


我们该如何思考这个问题,通过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能够将人的诉求归为三类,基础的生存诉求/归属感和成就感。那这三种可以再细化成两类,物质层面的诉求和精神层面的诉求。司机愿意在滴滴平台跑单是基于了物质层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丰富收入以外的奖励形式,提供活动奖励或者权益的折扣,又或者尝试下小额贷款,那这些是不是可以给用户带来价值点呢?


精神层面我们是不是也有发挥的空间,对于补贴,往往是有限的。那如何做到持续长期刺激司机群体?如果一个乘客对于司机进行了表扬和小费的激励,是不是可以给司机带来更大的信心去服务好乘客,那我们是不是要加强这方面的透传。是不是可以给司机提供虚拟奖励,让司机存在足够的拥有感和成就感,让司机群体也能感受到平台对他们的看重。如果勋章可以,那等级是不是也是成就之一呢?



现金与线上支付普及与思考

不同的国家线上和现金的支付比例大不相同,这里受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影响较大。总的来说习惯了线上支付的习惯后就很难回到现金支付的环境,因为确实更加方便便利。一个国家大量使用现金支付的情况下,往往是互联网公司能做的发力点和蓝海。核心做法是通过核心业务导流到钱包模块,在与当地的银行和机构进行合作,增加卡和账户的渗透率。然后通过做权益和服务,满足用户的生活诉求,从而达到场景独占。最终将会让公司的业务矩阵从单核的核心业务到核心业务+本地生活




文字的适配/i18n翻译的本地化(不同地区/国家语言精准翻译,拒绝里语/文字长度折行问题)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一个概念,i18n(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的首末字符i和n,18为中间的字符数)是“国际化”的简称。在资讯领域,国际化(i18n)指让产品(出版物,软件,硬件等)无需做大的改变就能够适应不同的语言和地区的需要。对程序来说,在不修改内部代码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语言及地区显示相应的界面。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化尤为重要,因为产品的潜在用户可能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通常与i18n相关的还有L10n(“本地化”的简称)


了解完i18n的相关背景以后我们大概可以把他定义成做国际化翻译的一个中台,所有的本地化设计在经过研发代码实现后,都会进过他们去对文案进行翻译校对,最终变成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话术落地到界面上,从而进行本地化的空投,但是这里面往往存在一个适配优化的问题。大家知道英文的单词平均长度要长于汉字,而西语和葡语是英文的1.25倍到1.5倍之间,而俄语的长度更是能达到葡语的1.25倍。那么面对多国空投的适配不仅仅需要i18n进行精准翻译,还需要把控字符长度,避免折行和省略问题


我们来看下下面这个例子


(不严谨的快速翻译,只是为了更方便的展示不同文化下的文字长度)


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字也不同,则会存在单词,句子长度/行高的差异。如果一个产品在初期没有做好适配的话,到后期替换当地语言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文字溢出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做海外设计的时候最好拿当地的语言进行设计,能初筛出一些细小的问题 ,避免在和翻译中台对接的时候因为文案太长提供的空间不足而修改页面间距和留白的适配问题



中东国家客户的产品需要注意适配

如果你服务中东客户,务必需要呈现出当地的阅读排版方式(尊重本地化设计)具体的适配细节这里就不过多说了,网上搜索【RTL适配方法】即可

(Material Design中的RTL适配)



缩写是否合适(日期/业内专属名词)- 时间格式/货币符号/联系方式/地址等

格式也是做国际化中一个非常常见且体现专业度的地方,不同国家的时间展示方式不同,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举个例子“03/08/2019”,如果在A国理解是2019年3月8号,在其他国家复用是会存在理解成2019年8月3号的,更别说我们加上的星期之后的展示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开新的国家的时候务必于前线进行更好的沟通,保障阅读的习惯和当地一致,那货币符号/地址等也应该遵守当地的习惯去展示,通常的解法是设计团队去收集信息并且与前线当地人员进行交流确认,将格式记录下来,最后与研发根据上线的国家展示不同的格式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大宝蛋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产品设计细节剖析

ui设计分享达人

前言


在设计领域,相较于平淡无奇毫无重点的界面设计,其具有良好视觉层次结构的设计更受用户青睐。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纠结于各种可能性,比如是让文字变大还是变小,或者增加(或减少)元素周围的留白,颜色是该深一点还是浅一点等。其实不管何种呈现方式,设计出美观、高效和可用的UI界面需花费很长的时间,需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才能打磨出令用户满意的产品,在满足公司战略及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其修改和优化还可以从细节上入手。





2021 | 第03篇分享目录(031~045


031.「支付宝」避免超额消费的花呗闹钟

032.「滴滴出行」关怀模式-老年人的出行福利

033.「爱奇艺」搜索分类-让结果更精准

034.「美团」突出折扣金额-引起用户贪便宜心理

035.「饿了么」订单备注提示-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036.「快手」不打断视频播放的评论功能

037.「微博」行为预判-有效提高评论的完成效率

038.「淘宝」搜索结果-你试过长按商品卡片吗?

039.「boss直聘」双重toast弹窗-快速感知页面类型/内容

040.「饿了么」店铺营销文案-看“我”就把“我”吃掉

041.「微信」你使用过图片备注吗?

042.「即刻」排版设置-帮你缓解视觉疲劳

043.「拼多多」通过搜索关键词建立情感链接

044.「微信读书」替身书架-帮你瞒天过海

045.「网易云音乐」视频歌单-边听边看更便捷





031.「支付宝」避免超额消费的花呗闹钟


产品体验:

在支付宝花呗的消费闹钟功能里,可设置每个月的消费限额,当花呗支付使用超额后,会收到对应的消息提醒。

设计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消费信贷产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花呗自出现后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首先是便捷的支付方式;其次花呗的申请门槛比较低,不论是学生,还是无业游民或其他没有稳定收入的,只要芝麻信用分达到650分以上就能开通,在拥有额度后,就可以在支持花呗支付的平台提前预支消费,到次月再还款,因此花呗的便利性就完全体现出来了。但总是有一部分用户在每月出账单需要还款时才发现,消费的额度远远高于自己的收入,甚至无力偿还。

花呗新推出的消费闹钟功能,对于花钱没节制的用户来说,真的特别好用。在消费闹钟里设置提醒金额,点击确定设置即可,当使用金额超过用户设置的金额,将会收到提醒消息。此功能既可以减少用户超额花费的可能性,也能有效避免用户因无力偿还账单而给平台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谓是一举两得。





032.「滴滴出行」关怀模式-老年人的出行福利


产品体验:

在滴滴出行的设置中开启关怀模式,系统会将字体放大且展示功能极简的打车模式页面,方便老年人使用;

设计思考:

滴滴出行主要面对的是年轻用户群体,因涉及到支付宝、地图等线上线下功能的结合,操作流程复杂且使用起来学习成本较高。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老年人如何能真切感受到现代智能科技所带来的便捷、人文关怀和尊重,是如今的移动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

滴滴出行的关怀模式,就是专为方便老年人出行而推出的。老年用户在APP设置中心开启后,可快速进行一键下单操作流程。关怀模式支持大号字体显示,能提前设置五个常用地址,方便在下单时进行一键操作,简化了下单流程及删减了部分页面内容。不管是大号字体还是精简流程,都便于视力不好的老年用户叫车出行,不仅有效降低了在线叫车操作的复杂程度,也能缓解老年用户在叫车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提升了出行效率。





033.「爱奇艺」搜索分类-让结果更精准


产品体验:

在爱奇艺使用搜索时,展开搜索框前面的类型,可选择全网、图搜剧和词搜剧,以更精确的匹配搜索结果。

设计思考:

很多设计师认为搜索很简单,设计一个搜索框加搜索图标放在主页顶部就搞定 了,然而并非如此,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搜索前、搜索中、搜索后各个阶段的用户体验。搜索作为一个功能入口,除了简单的呈现及引导方式之外,搜索结果也是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户的搜索操作不是目的,结果的精准度及视觉传达才是重点。大部分搜索的呈现就是提供搜索框,用户一上场就开始码字,然后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去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然而用户并没有什么耐心,不管是花大把的时间查找结果还是不停的更换关键词重来,都有可以让其失去耐性,转而扭头就走,导致平台的用户流失。

爱奇艺APP在搜索功能中进行了分类,比起常见的全局搜索其结果更加精准,通过全网、图搜或词搜类型改变搜索范围,便于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以想象,当我们在百度查找需要的内容时,面对几万乃至几十万的结果匹配时,翻过几页后,要么放弃、要么换掉关键词。爱奇艺的分类型搜索缩小了查找范围,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还能提高对用户的信任度,以增加其使用粘性。





034.「美团」突出折扣金额-引起用户贪便宜心理


产品体验:

在美团的酒店列表价格区域,除了有划掉的原价和优惠之后的价格外,还特别突出展示了优惠的实际金额,非常显眼,以彰显其优惠的力度。

设计思考:

商家们都知道,定价策略是营销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影响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但也难以确定,既要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纵然如此,当商家们把最低的价格摆在消费者面前时,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在感性的消费,即使碰到折扣后的价格依然过高,但只要优惠力度够大,就感觉够刺激,常规剁手。

一路走来才发现,唯有套路得人心,例如:拼多多的砍价,砍到手后低价购买,算是平台补偿的免费宣传费;美团的高额满减,是在提高原价数倍之后才有的折扣;线下商家撤离前的亏本清货,可能是被选剩下的瑕疵产品......。在这些案例中,如果商家直接把折扣后的实际价格摆在那里,部分用户根本不屑一顾。

美团的酒店列表,在价格区域除了常规的原价、现价之外,还突出展示已减金额,抛开现价不说,如果优惠的金额给力,足以引起用户的注意。这是企业惯用的利益引诱手段,屡试不爽, 通过下单就让利的方式来促进商品的转化,引起用户的贪便宜心理,只要优惠的数值够高,就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力和消费欲望,将用户的思维转换至优惠力度方面,而忽略市场价格及性价比,会误以为商家优惠的金额即自己赚到的错觉,促使用户下单完成转化。





035.「饿了么」订单备注提示-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产品体验:

在饿了么确认订单页面,为了有效的控制疫情传播,顶部会提示“为了减少接触,降低风险,请修改下方备注”,进入备注页面,输入框的占位符和快捷输入都优先展示避免接触取餐的方法参考。

设计思考:

疫情爆发期间可谓是人心惶惶,经过所有人长时间的有效配合及预防,终于得到了缓解。疫情控制之后,人们对病毒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加,通过自律做到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但在忙到的生活和工作下,很多情况总是不可避免,比如病毒防范意识降低而造成无意识的接触、工作中的外卖取餐和寄收快递,都会造成额外的接触。

在饿了么APP上订餐下单时,系统会给予明显的免接触防疫提醒,在订单的备注中优先展示免接触取餐方式参考,如挂门把手、放门口等,给病毒防范意识降低的用户敲响了警钟,提醒用户尽量使用无接触方式取餐,不仅能降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还为防疫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036.「快手」不打断视频播放的评论功能


产品体验:

在快手观看短视频,打开评论,页面从底部弹出,视频继续以播放状态等比例缩小置顶,编辑评论不影响播放。

设计思考:

当我们在线上看到一件事物,有互动需求和强烈的表达需求时,此时评论功能不仅能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增加参与感,对增加用户黏性大有作用。评论作为一个重要级的功能存在,在需要时会打断用户的当前浏览或操作,通过跳转页面或弹窗来帮助用户解决互动需求,跟原本的页面是一个上下级的关系。

在快手APP看短视频,无论是编辑还是浏览评论都可以齐头并进。触发评论后,页面从底部向上弹出,视频的页面占比范围会以播放状态等比例缩小并置顶,类似我们在看电影时的横屏和竖屏,视频观看及评论两不误。这种交互方式在满足用户下一个需求时,并不中断上一步的需求,避免原本看视频的思路被打断,有助于用户跟随视频播放的思路即兴发挥评论,这也是一个容易设计师被忽视的好功能。





037.「微博」行为预判-有效提高评论的完成效率


产品体验:

当我们在微博列表中的某条信息处停留5秒并无任何操作时,此条微博下方会自动弹出评论框,系统通过行为预判感知用户对该内容感兴趣,引导用户去发表自己的想法。

设计思考:

评论在很多应用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像微博这样的大型并开放式的信息平台,更有着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及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即便是网络水军、键盘侠(恶意重伤除外,毕竟大部分用户还是理性的“喷子”),当风声一边倒时,都会逐渐走向真理化。在我们所接触的应用中,评论操作的方式都是通过用户的手动触发。

微博编辑评论除了用户手动触发之外,其还有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系统感知触发。当用户在列表中的停留5秒且没有任何操作时,系统通过行为预判感知用户可能对这条信息感兴趣,即自动弹出评论框,引导用户操作,能增加产品跟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微博的行为预判是引导用户、缩短用户行为路径的有效设计手段,在用户没有作出行动触发的情况下进行理解用户可能会出现的操作行为,减少冗余步骤,简化操作流程,运用最少的路径和行为来达成用户目标,有效提高评论的完成效率。





038.「淘宝」搜索结果-你试过长按商品卡片吗?


产品体验:

在淘宝的商品搜索结果里列表,长按某个商品卡片区域,会弹出该商品多种类型的tab,有相似、同款、同品牌和同店,便于用户更精准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设计思考:

对于有目标需求但不是特别明确的用户来说,关键词搜索无疑是最好用的一个功能,当面对海量的搜索结果,可能会眼花缭乱,找到喜欢的商品时,要么销售量太低、要么价格过高,反正总有有那么一方面自己不满意,不得已,只能把当前商品的精准关键词经过搜索框再来一遍。

在淘宝APP就无需这么麻烦。商品的搜索结果列表有个隐藏的功能,只需长按商品卡片区域,就会弹出相似款、同款、同品牌、同店铺的类型tab栏,方便用户能够快速根据自身需求筛选比价,可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操作,节省大量时间,如果你还未使用过此隐藏的交互功能,就赶紧试一试吧。





039.「boss直聘」双重toast弹窗-快速感知页面类型/内容


产品体验:

boss直聘顶部的职位tab在切换成功后,除了除了有职位更新toast提示外,屏幕中间还会通过toast弹窗提示当前页面职位类型,并突出显示。

设计思考:

关于toast弹窗样式及出现的场景,犹如市场上的大白菜,所见过多的不能再多了。例如某个步骤操作成功、tab切换页面、下拉刷新等,是一种轻量级的反馈,以小弹框的形式出现,一般出现1到2秒会自动消失,且可以出现在屏幕上中下任意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在页面上增加toast的作用,就是将操作的结果直接反馈给用户。

Boss直聘APP在tab栏成功切换页面后,除了有清晰反馈操作结果“推荐职位已更新”之外,还在屏幕中间用另一个更加显眼的toast弹出明确职位信息。其实用户在切换tab栏时,此操作行为不仅仅是切换页面,所对应的类型才是首当其冲,当明确类型无误后才会将思维转向内容,职位弹窗在屏幕中心提示,占据有利地形,除了让用户清楚当前页面交互状态之外,还能快速感知类型是否为自己所需。另外还有防错作用,避免用户操作失误后,在自己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去浏览内容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040.「饿了么」店铺营销文案-看“我”就把“我”吃掉


产品体验:

饿了么的外卖店铺列表及推荐商品下方都有极具诱惑性的广告文案,一句话概括味道、服务、优质推荐等。

设计思考:

今天吃什么?随便;那吃肯德基吧?不好,太油腻了;那到底吃什么?随便......。这应该是最标准的选择性困难综合症晚期,尤其是给女朋友点外卖,你会发现原来“随便”就是天大的谎言,表面上看似什么都可以,实则什么都不可以。

饿了么每个店铺下方都使用了一句简短的文案概括菜品的味道、店铺服务或招牌推荐等,在文案中结合用户较为关心的利益点抓住眼球,引导目标进入店铺,从而浏览店铺的内容。店铺广告是商家可以进行内容营销的重要场所之一,可充分利用文案向用户进行宣导,让其感受到店铺的用心之处,增强用户体验,优质的文案不仅能带给用户惊喜,还有一种神秘色彩,用户可能会抱着试一次心理想法,从而形成转化。

另外对于吃什么、难以选择的用户,平台可以通过文案的吸引,增强用户的占有欲望,让其快速做出决策,避免在选择的时候难以抉择,即便做出决定后仍然疑虑其它的选择是不是更好,从而导致时间的浪费,精神上的焦虑。





041.「微信」你使用过图片备注吗?


产品体验:

微信好友昵称除文字备注外,还可以使用图片备注,保存成功后即可在设置备注页面描述区域看到此前备注的图片,好友信息也增加了描述入口。

设计思考:

当我们的微信好友过多或因好友随时改变昵称的原因,而经常找不到,我们就会随手备注一个昵称或标签,以便需要时方便查找,但针对当面即时添加的好友,就算使用的昵称备注,可依然没有印象怎么办?

其实微信的备注功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除了昵称备注外,还可以使用图片备注。当我们因工作接触的人较多需要添加好友时,短时间是没有办法把所有好友的个人信息都记熟,这时候图片备注就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了,另外还可以直接把客户的名片作为图片备注,将单个好友的信息集合,实现一功能多用。对于记性不好或短时间内添加好友较多的用户非常实用。





042.「即刻」排版设置-帮你缓解视觉疲劳


产品体验:

在即刻APP的排版设置里,开启“中文标点挤压”和“段间距”,文本内容会自动减小中文符号后面的间距,且段与段之间也会增加留白,提高视觉舒适度。

设计思考:

我们在看文章或电子书时,都有过这样感觉,当篇幅较大时,到了一定时间,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或专注度减弱的情况。视觉疲劳的强弱程度,用户除了自行调整外,平台还能通过设计手段提升用户体验来缓解,常见的网络文章会在不同位置穿插图片来减轻用户的视觉压力,其电子书也会通过短篇幅的翻页来缓解视觉疲劳。

在即刻APP的系统设置中,可通过排版设置提升浏览体验。开启中文标点挤压,文本将自动减小中文标点符号后的空白区域,避免间隔太大造成脱节,去掉不必要的空白,还能为内容节省空间,毕竟内容才是产品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不要没理由的去掉特地为它预留空间,“挤挤总还是有的”;其次开启段间距,即段与段之间视觉更加明显,第一反应就能感觉出这是两段内容(段落的结尾如果跟上一样最后平齐,傻傻分不清是衔接上一段还是新的一段),让用户浏览文本内容的思维更清晰且减少思考,提升节奏和视觉平衡感。





043.「拼多多」通过搜索关键词建立情感链接


产品体验:

在拼多多搜索“生日蛋糕”时,商品搜索结果呈现的同时,会有满屏的蛋糕表情落下,以示祝福。

设计思考:

商品搜索框,顾名思义就是搜索商品使用,用户需要查找某个商品时,输入关键词,系统通过后台数据对关键词进行匹配,然后按照特定是顺序呈现出来,旨在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而生。

拼多多搜索功能除了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外,还增加了一个小细节,搜索部分特定的关键词,结果页会使用趣味化的微动效。比如,在搜索“生日蛋糕”后,会有满屏的蛋糕表情落下,给予用户生日祝福,通过营造情感氛围,获得用户的认可,跟用户建立情感链接以鼓励继续下一步操作。同时平台用趣味的微动效生日祝福通过情感、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更受人用户青睐,可以让用户感到心情愉悦,进一步增加用户的信任度及粘性。





044.「微信读书」替身书架-帮你瞒天过海


产品体验:

使用微信读书,如果自己所看的书籍不想别其他人知道,或者想假装自己在看某个领域的书籍,可在隐私设置中开启替身书架,既可以保护隐私,还可以满足面子心理。

设计思考:

有人说,线上看书的效果没有看纸质书籍的效果好,其实并非全部如此,主要因人而异,比如线上看书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不分场景等,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只要能坚持就好,坚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很多用户喜欢把自己在看书这件事告诉所有的朋友,利用营造人设以追求自己的面子心理,通过好友的夸赞转化为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微信的替身书架就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通过隐私可以设置一个“分身”来代替真实书架,开启后,替身书架将代替真实书架显示在个人资料中,除了隐藏自己真正阅读的书籍,保护阅读隐私,让自己不被“视奸”外,还可以满足用户的面子(装X)需求,满足用户想要被看到的一面,利用替身书架经营自己人设的需求,比如最近在读的书籍类型、领域等,通过“造假”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来获得他人的认同感。替身书架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裂变手段把获取的新增用户转化为活跃用户,同时满足了用户保护隐私和营造人设的需求,一举两得。





045.「网易云音乐」视频歌单-边听边看更便捷


产品体验:

在网易云音乐听听歌时,如果遇到喜欢的视频,也可以收藏到视频歌单了,从我的-收藏和赞入口进去就能看到。

设计思考:

一直以来,歌单是网易云音乐的核心功能,网易云音乐也是唯一一个将歌单作为核心架构的音乐产品,当我们碰到一首非常喜欢曲时,可能也会钟情于该歌曲的MV,边看边听似乎能更好的融入歌曲的“灵魂”中,如果我们需要再次播放该MV,就要从这首歌曲处找到相应的入口。

网易云音乐8.0版本最新推出了视频歌单功能,延续了用户喜欢的“歌单”模式,根据自己喜欢的歌单主题,将MV,视频、mlog内容聚合在一起,做出一个好听、好看,好玩的视频歌单,让音乐动起来,省去了以往每次找视频的一系列繁琐操作,优化路径,让边听边唱的体验更加便捷。





结语:


设计师需要养成体验产品的好习惯并将优秀的产品细节记录下来,加强自己的记忆,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总结能力,也为日后输出优秀的作品当铺垫,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便利。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大漠飞鹰CYSJ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10个让用户一眼就爱上的设计心理学知识

ui设计分享达人

一个优秀的设计不仅要解决正确的问题,同时也是给用户创造积极的情感。在过去,实体产品可以通过人类的五感来创造情感体验,但对于如今的数字化产品来说,这似乎很难达到,因为只是在屏幕上进行枯燥的交互来获取服务。


所以,数字化产品设计师们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每种类型的情感,以及创造它们的心理学原则。


根据唐.诺曼(Don Norman)的研究,人们对一个物体产生情感有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


undefined

  • 本能层: “用户想要的感觉是什么”

  • 行为层: “用户想要做什么”

  • 反思层: “用户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第一层,用户将通过视觉和与产品的交互设计中产生情绪。因此,这是UI设计师擅长发挥的地方。除了美学和基本的平面设计原则外,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经常应用到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


格式塔原理


相似律

人类的眼睛倾向于将相似的元素连接成一个组,而大脑会认为这些元素都有相同的目的。 


undefined


因此,在设计具有相同功能和内容的界面元素时,就应该要保持一致性。(彩云注:这也是为什么要保持一致性的理论解释)


应用场景: 导航、控件、卡片、banner、内容、分页


连续律

人眼会将连续的元素视为一组。这一定律与对称性和相似性非常相关,通过在一个序列上设计相似和重复的元素,我们可以将用户的视线引导到我们想要的方向,它能使得阅读信息更加连贯和清晰。

 

undefined


一点点的切割是在暗示用户,这里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你去查看。


应用场景: 菜单、列表、排序、轮播、服务进度


封闭律

当看到一幅不完整的图像时,大脑会依赖之前的经验进行填充。 


undefined


这是图形和logo设计中常用的规则,但是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也经常把它用在图标和Loading设计中。


应用: 图标、loading、数据可视化


相近律

这是UI设计中的一个基本规则,因为人眼会将任何相邻元素视为一个组。 


undefined


在设计的时候,我非常注重使用间距来将元素组合在一起。我通常使用大空间来分隔大内容组,然后使用小空间来分隔大内容组中的小内容组。


应用场景: 导航、控件、卡片、banner、内容、分页


对称律

我们的大脑喜欢看到对称和平衡的东西。它是所有设计领域中使用最频繁、最安全的法则。它帮助我们创造一种稳定和秩序的感觉。 


undefined


当设计需要简单和谐可视化的产品时,我经常使用对称律。当用户需要关注重要的事情时,它也能让他们感到更舒服。缺点是,如果过度使用,产品会变得乏味和单调。通常,我用标题或CTA按钮来更好地强调和号召行动,打破画面的单调格局。(彩云注:CTA是call to action的缩写,中文通常翻译为行为号召。可以理解为引导用户点击的行为都算是行为号召)


应用场景:控件,banner,强调内容,产品显示,清单,导航。


背景分割

这个定律是关于人眼倾向于注意脱离背景或组合的事物。 


undefined


我使用这个规则引导用户的眼睛看到重要信息。它通常是一个卡片设计与一个轻投影在背景之上的层。此外,构建整体也是应用这一规则的一种方式。


应用场景:卡片、内容、列表、服务、摘要


共同命运法则

在同一方向上移动的元素被认为比固定的元素或在另一个方向上移动的元素更相关。这个规则应用帮助我们建立组和状态之间的关系。 


undefined


在制作动画时,我经常更明确地使用这个规则。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应用场景:导航/下拉菜单,折叠,手风琴,工具提示,产品滑块,视差滚动和指示器。


2. 焦点原则


当我们看东西时,我们的眼睛倾向于首先关注最突出的元素。理解这种行为将帮助我们在设计中创建一个“锚点”,从而推动用户查看我们的场景之后的内容。


undefined

应用场景:内容、落地页、价格、产品页、banner 


3. 雷斯多夫效应


(彩云注:维基百科解释为指个人对学习材料或所见所闻的资讯,容易记住最特殊的部分的现象。例如:有一些参考书将重要的资料,以不同颜色或特殊的字体标示出来,就是利用雷斯多夫效应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这也被称为隔离效应,它表明人们倾向于注意并记住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部分。这条规则很容易与焦点定律混淆。不同的是,应用此规则的元素通常是独立的,没有为用户导航更多信息的额外功能。 


undefined

应用场景:定价表、促销banner、不同会员介绍 


4. 本能反应


基于现实世界打造的视觉体验。比如,当我们看一个视频,每个高潮笑话时都有旁白跟着一起笑时,我们会更容易发笑(彩云注:想想《快乐大本营》)。用户会喜欢我们的设计,如果它让他们感觉良好和舒适。


(彩云注:这个理论的意思是说尽可能让用户产生沉浸感,把产品用到真实的环境上,比如大家平时使用的手机样机,把设计的界面放到这些样机中就能够给人直观的感受到应用后的效果,也是这个理论的运用)。 


undefined

应用场景:产品配图、插图、摄影 


5. 色彩心理学


有很多研究表明颜色对我们的潜意识有特别的影响。对颜色的看法也因性别、宗教和文化而异。这张彩色心理学海报就足够了(彩云注: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翻译研究下)。


undefined


此外,我们不要忘记从早期到现在一直在广泛使用的颜色,这些颜色的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

红色:错误

绿色:成功

蓝色:进行中

黄色:警告


6. 形状心理学


undefined


就像颜色一样,人类的潜意识对不同的形状也有不同的反应。例如:

圆形、椭圆形:传递积极的信息,通常与社区或关系有关。

方形和三角形:带有强烈的信息,通常与力量和稳定联系在一起。

竖线:代表强度、力量或攻击性。

横线:表示平静、相等、安静。


7. 双码理论


这一理论解释了人类需要视觉和语言信息来尽可能快地处理信息。此外,人类是视觉动物,我们的大脑处理图像的速度是处理文本的6万倍。为了最大化设计的有效性,我们不应该去掉解释性的文字。


(彩云注:根据这个理论,在做作品集时,就应该尽可能的多用视觉化语言,文字作为辅助,对于视觉设计师来说,能用图表达的就尽量减少文字的比重。) 


undefined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导航栏。大多数新的应用或具有复杂功能的应用都同时设计了图标和文字标签。 


undefined



8. 并行设计


人类的眼睛倾向于看到平行因素比其他因素更相关。我经常使用这一原则对同一屏幕内的两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最容易看到的例子可能是Facebook messenger界面,当帖子并排排列时,消息是平行的。 


undefined


9. 共同区域


这一原则类似于格式塔原则中的相似定律,但它并不是完全相似。共同区域原则是通过我们使用分隔线、形状或颜色的方式创建的。 


undefined


如果一个界面需要用户滚动更多来查看内容,我们应该有一些方法来更清楚地划分它,而不仅仅是使用间距。


应用场景:列表清单、信息流

 

10.扫描图形


根据NNGroup UXPin等组织或团体的各种研究,两种最常用的扫描模式是“F”和“Z”。

  • F的使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对于内容量大的网站。

  • Z用于不太注重文本的网站,通常强调在最后的号召行动。

一旦我们理解了如何使用这些模式,我们就可以选择布局并有效地安排元素来实现我们的设计目标。 


总结


第一印象是最令人难忘的,积极的体验可以在用户和产品之间创造持久的关系。如果能让用户在一开始就喜欢上我们的设计,就能为我们的产品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优势。

(彩云注: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理论,但基础的厚度才是决定后期发展高度,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一点了,也希望大家能重视并加强基础的学习。)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截屏2021-05-13 上午11.41.03.png



文章来源:站酷   作者:彩云Sky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流程,六步让你的设计更符合客户需求

seo达人




ui设计是一个高薪且行业前景非常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想要从事ui设计行业,但是其实大家对于ui设计的工作并不了解,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ui设计流程的相关资料吧。


ui设计流程


一、确认目标用户

UI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当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找到用户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并且以流程确认下来。


二、需求对接

确定需求之后,产品经理会做具体的说明,让交互、UI、开发、测试明确产品需求,明确项目的具体细节。这个阶段里面是最关键的,涉及到需求与产品的对接。PRD文档和线框原型图一般情况都是在这个环节内明确的。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PRD文档,线框原型图出来了之后,设计师才开工,不然也是反复修改。


1.jpg

(图片来自网络)


三、提设计组内部会议、界面风格确定

这个时候需要确定一个设计负责人。设计负责人会给同事做具体的工作安排,线框图标、版式设计等都有具体的分配。后面就开始出稿,稿子出了之后,需要确定哪个UI设计风格的效果更好。

判定结果的标准还是客户的需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需求、需求、需求!


四、一致性原则

分工已经明确,进行具体设计工作,进行UI设计的过程中要达到以下几个一致性原则:设计目标一致、元素外观一致、交互行为一致。


2.jpg

(图片来自网络)


五、可用性原则

接下来就是标注图、效果图、切图的制作,这个步骤,产品经理会进行把关。

可理解:软件要为用户使用,用户必须可以理解软件各元素对应的功能。

可达到: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

可控制:软件的交互流程,用户可以控制。功能的执行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六、开发完成,进行最后的测试

测试工程师会对开发出来的产品进行测试,看看有没有疏漏,有没有错误,当测试和调试完成,上线,就完成了整个开发的流程。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ui设计流程的相关资料,相信一定可以帮助你在做UI设计的时候更合理的分配时间,让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哦!



文章来源:FACEUI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

seo达人



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做产品时其实跟谈恋爱很像,你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产品设计的方向,也是需求文档和设计产出的判断标准。

此外,产品定位也使团队成员形成统一的目标和对产品的认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可以这么说,产品定位是需求中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一定要对用户和他的需求了如指掌,才可以做出他们喜欢的产品。

自身的定位:主要功能 特色功能差异化 使用人群
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首先你要搞清楚如下几项问题

1. 用户目标

这里有一些我们要试着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根据这个思路我们会得到一些答案,这些答案会让我们知道有什么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这些都会指导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细节

2. 我们的设想

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团队首先会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与事先这一目标的设想,这些是我们相信我们已经知道的。我们团队的设想是什么?我们是怎么理解我们的用户的?包括他们的行为和对他们需求的潜在解决方案。

3. 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告诉我们怎样去填补知识空白。基于有限时间和有限的用户,我们该选择什么方法?

一旦你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整理一份单页研究计划给你的领导,你可以从选择的调研方法中开始收集你需要的知识:

4. 开始动手

通过我们已选择的方法收集数据。

5. 综合起来

解决我们用研的问题,证实或推翻我们的假设。解释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来发现存在哪些设计可以努力的机会和深藏的点

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遵循5W1H原则,5个“W”(WHAT、WHEN等等)和1个“H”(HOW)开头的结构的问句,类似于一个记者写一篇新闻报道时需要回答的一些问题:

谁?(WHO)

谁是你的目标用户,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年龄层次,职业,文化教育水平

什么?(WHAT)

你用户会做什么,在你的网站、应用和产品里他们用来完成什么养的任务,他们的用户目标是什么?。

何时?(WHEN)

用户可能使用特定产品或技术的时间点,以及一些需要探索的日常规律和行为习惯。

哪里?(WHERE)

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执行特定任务或者使用关键技术的实际地点——分三类,1:常用场景,2极端场景 3:潜在场景

为什么(WHY)

问题帮助你理解用户的所作所为的潜在的情感和理智驱动因素,以及这么做的根本原因。

如何?(HOW)

问题帮助你了解用户执行任务或达到目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的细节点。

当你有一系列好的设定问题后,你可以优先考虑和集中最重要的问题,把他们转换为调研目标。注意!调研目标并不是问句。相反,它们是一些简单的陈述句。有2点需要注意下不要超越你的目标,一定做好记录。

一旦你确定了研究目标和一堆设计设想,你也需要考虑哪种研究方法适合达到你的目标。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通常,为了达到调研目标,我会在以下分类中选择不止一种方法,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调研。

1:实景观察法

你花时间到用户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能帮助你建立一个关于他们居住环境和潜在未满足需求的基本理解。

2:纸质原型

这个领域的方法包括日常研究,卡片分类,纸面原型和其他一些参与式的设计活动。一旦我很好的理解了我的用户的专业知识和信仰,我就可以开始深层次探究迎合他们需求的内容,功能和产品。这些可以在与研究参与者密切合作中产生潜在设计解决方法时完成,当然也可以在设计设想初期接受他们的真实反馈。

开始动手

当调查结果跟你原来的设想有差异时,不要试图改变用户想法,而是站在中立态度上试着询问原因,了解这是否是用户的真实想法。

针对调研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设计(此时你最初的设想会大面积瓦解)

需求来源可以大致已经搜集完了,其中产品数据、用研是从产品侧提出,更有老大(老板)敏锐的眼光则是“人为”思考的结果。

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一堆需求之后,不可能全部都能做,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和流程,筛选出来最有价值的需求,将有限的投入产出最大化。

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这里有个方法就是“关键词检索”,无论是功能方面的,用户属性方面,场景方面,找出简短的词或者语句表现出来,能想到的全部写在便签条上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贴在黑板上,之后对便签条上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然后筛选出大家公认最应该留下的。

除了后来的用研资料,你一开始的设想如果同队对用户的反馈后大致吻合也写到上面,不吻合的就果断推翻掉,一定要了解用户最真实的需求,了解用户目标,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些资料就为我们要设计的产品定位提供了一半的依据。

今天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UI设计中怎么做用户需求分析的内容,和一些比较实用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了解工作项目中了解用户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让你的事情做的更漂亮,得到认可。


文章来源:知乎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UI设计原则:可视化层次结构(Visual Hierarchy)设计方法介绍

seo达人

 

这篇文章是一篇很实用的文章,与 格式塔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这篇文章是基于当前流行的手机UI体验去写的,对于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来说更接地气,更实用,希望对您有用,enjoy!

1.png

随着技术和用户界面的变化,对视觉设计设计技能的需求不断增长。通过每年出现的典型用户界面的新例子,我们对视觉层次,感知和构图的基本理解有所改变吗?

视觉感知的现代概念不仅植根于科学,也植根于心理学。因此,无论用户界面如何不断变化,我们看到和感知视觉信息的方式都将保持不变。考虑到这一点,当代交互设计是否有可能改进图形组合和视觉层次结构的基础?

视觉感知的基本规则对于任何视觉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指示如何尽可能快地传达具有嵌入意义的信息。然而,由于视觉设计是图形设计的近亲,因此这些标准是针对印刷媒体而建立的,并且尚未被重新定义为数字化。

像“数字包豪斯学校”这样可能建立新设计原则的东西尚未形成。当人们以与印刷完全不同的方式体验 UI 时,视觉层次和组合的规则不仅仅是过时的,而且会在用户界面中崩溃。

在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师仍然倾向于将屏幕视为静态的二维对象,而交互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创新,而不仅仅是将打印格式应用于他们的数字媒体项目。但在新设计发展之前,需要重新审视对视觉层次,感知和构图的基本理解。

 2.jpg

 

Web上的大多数设计层次结构最初来自基于印刷的设计,例如报纸布局。

可视化层次结构:对交互式接口的可视化合成的新理解

什么是视觉层次结构,为什么它很重要?视觉层次结构是在组合中布置内容,以便有效地传达信息和传达意义。可视层次结构首先将查看者引导至最重要的信息,然后引导至次要内容。

通过适当使用大小,颜色,形状,距离,比例和方向来建立,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决定视觉层次的图形元素来传达构图的含义,概念和情绪。

3.png

设计师如何使用尺寸,颜色,形状和方向来传达设计中的意义和情绪?

视觉层次结构对于每种类型的视觉设计都至关重要,无论是需要引导访问者眼睛的登陆页面还是移动UI的导航。用户对每个元素的理解基于组合中的其他元素及其上下文。相应地处理组成元素以形成视觉关系,从而在整个设计中建立视觉层次。

可视层次结构中的颜色

视觉层次结构的许多规则可能看起来非常简单甚至是平庸的,但它们是良好视觉设计的重要基础。例如,颜色是视觉设计中最具影响力的创意元素。

考虑红十字与单色交叉的直接含义。几乎普遍,红十字标志着中立和保护。这样就可以与颜色的使用立即进行沟通。颜色也常用于识别群体,因为当三个单色群体中的一个红色交叉以某种方式突出显示为更重要时。

明亮,丰富的色彩比柔和的色彩更突出,因此具有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在界面中,颜色可用于呈现结构感并指向可用的交互。单色界面中的单色可以区分选择,甚至可以建议用户悬停在按钮之外的内容。

4.png

 

单色设计元素中的颜色或缺乏颜色可用于概述UI元素并在潜意识层面吸引用户。

颜色也被赋予了意义和情感,可以将明确的信息传递给观众的潜意识。在品牌推广方面,对色彩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因为它在消费者与品牌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互动之前就会产生内心的反应。例如,蓝色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安全的和平静的,而红色是刺激性的,并且已知会增加人们的心率。然而,取决于培养,颜色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在网页设计中有意义的,The Names for Change 网站是结构化的颜色,运用的一个很好的案例。该网站通过使用颜色立即传达其结构; 组织默认是分散的,但可以按主题和/或颜色重新排列。

然而,所选择的音调有助于克服该站点意义的潜在困难之一。为袜子或卫生棉条等日常用品筹款并不足以让自己出售,因此该网站的激进图形基调提高了日常用品的感知价值,同时建立了必要的基础组织结构。

5.jpg

通过“名称更改”站点上的颜色使用视觉层次结构和结构。

可视层次结构中的大小

让我们想象一下坐在三个小鸟旁边的一只大鸟的插图。没有任何进一步的信息,这个简单的图形立即传达其元素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孩子,它们共同传达一个家庭。

在传统的图形设计中,典型的策略是使最重要的元素成为最大的元素,然后逐步缩小元素的尺寸。大小建立视觉层次结构,因为最大的元素首先引起注意,因此看起来是最重要的。

在文本主体中也经常使用不同的字体大小来指示显着的差异,例如标题,部分和引号。次要内容(例如图像标题)通常较小,以便不与文本主体竞争。

6.jpg

考虑一些最广泛使用的可视界面,例如Instagram。屏幕上没有任何内容与图像和视频竞争 – 它们占据了大多数屏幕的60%以上。 UI的目的是明确的。

在网页设计中颠覆视觉层次结构的典型结构的一个例子是艺术/设计工作室Ro / Lu的投资组合网站。他们个性的网站可能不是最直观的,但它挑战了典型的在线创意组合的视觉安排。由于各种项目的有意随机化,每次访问者访问该网站时,会有不同的项目在视觉中心展示,这使得每次访问都会有惊喜。

在大多数创意设计工作室的作品集中,作品没有按层次组织,因为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并且被认为同样重要Ro / Lu网站的设计创造了一个动态的构图,每次访问都有不同程度的惊喜,并鼓励观众调查工作室的广泛组合。因此,设计工作室的折衷,跨学科性质由内容的随机显示。

7.jpg

艺术/设计工作室的网站Ro / Lu upgnds设计层次结构以产生巨大的效果。

可视化层次结构的排列

视觉层次中的对齐通过在空间上连接元素来传达秩序感。与非线性小说中的章节一样,想象一个在图形构图中脱颖而出的正方形。当单个元素破坏已建立的结构时,它从组合物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相对于其余元素的含义。

除非元件从视觉网格突出,即从有序感中突出,否则刚性构图可能看起来是停滞的并且在视觉上不感兴趣。不对齐或“打破网格”是一种给予图形元素更多视觉权重的机会。这个概念是设计中视觉层次结构的基础。

根据传统视觉设计中的原理,放置在框架中心的元件看起来更重要。例如,主要内容或界面元素可以放在中心,而导航,菜单和其他次要内容通常保持在侧面。

但开创性的设计师喜欢挑战现状。当交互式设计应用基本的视觉层次原则,然后将界限推向创新的视觉组合时,就会产生有趣的新体验。通过使用不同的对齐,在元素之间建立新的关联和含义。

例如,DNA项目是一个使用一系列脱节层次结构来传达音乐家专辑创意结构的网站。该网站的结构很复杂,专辑的结构也是如此。

8.jpg

DNA项目的网站具有不寻常但清晰的视觉层次结构。

可视化层次结构中的图形

谈到形状时,让我们考虑一下简单的心形如何在大多数社交网络UI中传达其对“喜欢”的潜在用途。要确定重要性或群体,请考虑四个圈子中的一个心脏。几何形状就像颜色一样,形状带有某些内涵,赋予元素个性或意义。

在交互式设计中,几何形状对于有效沟通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比文本更快速,更普遍地传达意义。代替文本,图标(符号)(通常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已成为大多数导航系统和UI的模拟。

“喜欢”图像,下载文件,拨打电话或查看消息背后的目标简单直接地用图标(几何形状)传达。在全球市场中,这种有效的视觉通信形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数字产品通常为具有多种语言的广大国际受众提供服务

 

9.png

报纸必须迅速调整他们的设计以适应新技术。其他内容产业也纷纷效仿。

要突出传统印刷和数字媒体之间不同的互动模式,请考虑在艺术部分搜索实际报纸和在大多数应用中使用搜索图标之间的区别。直到最近,大多数报纸网站都将它们的页面布局与打印时相同,并且筛选内容的体验是笨拙和迷失方向。

Signes du Quotidien网站打破传统的网页布局,以微妙的方式使用基本的方形和圆形,呈现独特的视觉层次结构,引导访问者浏览内容。菜单位于页面的中心,当访问者点击它时,会出现代表网站四个部分的四个彩色圆点。访客然后将其中一个点拖入正方形以转到该部分。

10.jpg

日常生活的标志网站

可视化层次结构中的动画

移动元素将在一组停滞元素中承载更大的视觉重量,并且视觉层次中的运动是不可能在打印中使用的原则,但是肯定可以包括在视觉设计器的工具箱中。

除了自身的字面翻译之外,运动能够进行什么交流?通常在UI中使用Motion作为元素可以与之交互的线索。是否可以进一步推动运动的使用,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如果视觉层次不仅仅是关于沟通的效率,还关乎嵌入的意义,那么运动如何被用作必要的视觉交流工具?

对于I Remember网站,主界面(动画)立即引人注目,因为它邀请互动。虽然动作和界面是功能性导航工具,但视觉设计师利用这些元素的潜在损失作为传达网站潜在使命的方式:阿尔茨海默病。就像组织为其筹集资金的患者的褪色记忆一样,如果没有积极的互动,网站就会慢慢消失。

11.jpg

可视化层次结构中的声音

声音是另一种不可能在印刷媒体中使用的工具,但尚未在等级原则中发展。由于声音完全是非视觉的,因此没有规则可供参考。但声音也可以是一种有效传达内容,情感或意义的设计工具。携带某些声音的设计元素可以相对于彼此进行分组,而最大胆的那些可能看起来是最重要的或者可能表示与该组的分离。

附加到元素的声音质量应该能够快速识别,表征或帮助构建内容。与其相关视觉元素形成对比的声音如何传达新的含义?

声音本身可能非常复杂,以至于在感知到任何视觉之前,它们会建立整个情绪或设计信息。就像彩色背景建立一种情绪一样,声音可以放在背景中,或者在UI中提供反馈,例如响应移动设备上的按钮。该技术的原理是基本的,但它可以采用的创造力是魔法可以发生的地方。

由于其在集体的创造性工作中的重要性,为古根海姆德国艺术家组织ZERO展览创建的网站使用声音作为大气背景,并且作为导航网站时的反馈形式。大胆的铃声建立代表主题开头的部分,而第三级项目则在后台点击。

12.png

位于古根海姆的艺术家团体ZERO的网站,其中声音起着重要作用

可视层次结构的概念

视觉层次结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理解理论实际上比设计者执行结构良好的组合的实际能力更容易。然而,在保持良好设计的同时在新介质中具有创造性是具有挑战性的。

新媒体一直出现,挑战性的情况不会减弱 – 恰恰相反。如今,有超过200种不同的屏幕尺寸在使用中。那只是二维的。首先,它是互联网,桌面浏览器,然后是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现在我们正在通过互动电视,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虚拟和增强现实等技术进入新的领域。

真正推动数字媒体界限的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视觉层次和良好设计的原则能够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数字媒体体验仍然充满意义和乐趣。

原文:Toplal
翻译:云端设计

文章来源:云端网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设计师必修课:如何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设计需求?

seo达人

 

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日常的工作需求中,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思维模型,帮你Get“如何成为需求方眼里更受欢迎的设计师”、“如何做好晋级答辩”等问题。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用户体验的相关概念。

01、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的。

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UCD即user-centered design译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 的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在开发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把用户列入思考范围。通常会关注以下要素:可用性,用户特征,使用场景,用户任务和用户流程。

02、常规的UCD流程

1、确定场景:产品的主要用户是谁,驱动用户使用产品的动力是什么,用户有什么诉求以及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产品;

2、确定需求:明确场景后,就可以确定详细的产品需求;

3、构建设计方案和开发:根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开始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迭代过程;

4、评估产品:获得用户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产品迭代优化的主要驱动。

重复上述过程以进一步打磨产品

03、万能钥匙:用户>需求>方案>反馈

基于以上两个概念,我将UCD思维模型简化为:用户>需求>方案>反馈,这也是今天我要探讨的主题,下面,我会通过几个案例,来解释如何运用这个思维模式到我们的工作中。

04、实例与运用

· 场景一:做一名受需求方欢迎的设计师

产品经理:“设计图多久能看啊?这个需求时间我们着急上线,能快速出来看一版吗?”

设计师:“设计也是需要花时间的,那么短时间内完不成啊”

产品经理:“这个设计图设计的有问题啊,这里应该这么改XXX”

设计师:“那样改太丑了”

这个场景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你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想一想:设计师和产品经理是上下游的协同方,要共同去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此时,设计师面对的其实有2类用户:对接的产品经理和该需求的实际用户,大多数设计师都会有意识考虑后者,所以,今天我来谈谈前者。

按照用户>需求>方案>反馈的思维模式,我们把对接过程拆分如下:

1、用户:设计师对接的产品经理PM。

2、需求:PM希望设计师能清晰的理解他的诉求,在技术资源有限且允许的周期内产出设计图,这样,他才能推进到下一个环节以保证上线。

3、方案:PM的诉求是产出和效率,也就是设计师需要高效高质量的完成需求,再次拆分一下。

如何产出高质量设计图呢?需要我们理解产品目标,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场景理解等,最后才是执行环节。执行就考验手活了,这里不多赘述。

如何提升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积极主动沟通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在产品目标及用户理解>场景分析>方案执行等环节都需要及时和产品积极沟通,达成共识。

4、反馈:定期找对接的需求方复盘协作问题,要有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双方的吐槽,做到有问题及时响应及时解决。除此之外,我也建议设计师要争取更多的机会贴近业务,了解各阶段业务的问题和痛点,真正做到帮助产品实现业务目标。

所以当我们把产品经理当做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协同流程理解为闭环的用户体验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场景二:如何顺利通过晋级?

“我该讲点啥?”
“我做的项目都很散、碎,不知道怎么整合在一起”
“我的能力怎么才能展现给评委”
这是很多设计师面对晋级的困惑。

虽然不能在一篇文章里面一一解答清楚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能将晋级过程思考成闭环的用户体验。接下来,我们继续拆解吧。

1、用户:评委 ,这里也可以做用户分层,包含:跨职能的评委,和设计团队的专业线评委。

2、需求:评委要在10-15分钟内,判断你能否达到目标职级的要求。

3、方案:帮助评委认可我真的达到目标职级的要求。大多数评委对答辩人其实都不太了解,我们应该站在不了解自己的角度去讲述。

所以需要我们:摆业绩、讲能力,把评委关心的事情(符合度)呈现出来,给他判断依据和线索。当然所有的讲述素材都是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积累和沉淀的。

4、反馈:结合评委、直属leader的反馈,思考述职的表现。

05、总结

一流设计网(yiliusheji.com)提示以用户为中心、做好用户体验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式,今天我只是列举了两个常见的例子,我认为还能延伸到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做一个项目汇报,当我们面对的汇报对象不同时,我们讲述的内容和方式都要根据汇报对象,也就是用户需求进行设计。

同理,现在大家都在讲产业升级,深入线上线下体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触点,我们所面对的用户、场景也是多样化的,需要我们用颗粒度更细的视角去思考。

文章来源:搜狐网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如何快速理解客户设计需求?

seo达人

11.jpeg

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再给客户做设计方案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客户的需求点,很难去理解。并不是设计的技术水平问题,而是再理解客户的需求点上出现了问题。就算你设计的东西在同行看来已经很好了。但是客户往往不是很满意。客户再要求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只是自己无法通过设计去实现而已。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全区完成客户的想法,已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呢?

22.jpeg

第一:设计的能力加强提升,拥有过硬的技术:

客户的需求形形色色,运用到的技能要全面,这是最为基础的点。如果连技术都不过关,就算理解了,也做不到。因此作为一个设计者,我自身就要拥有过硬的技能。而不是滥竽充数,忽悠客户,以低标准去做设计。

第二: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去想问题:

换位思考就是要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只有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去理解客户的需求。多做假设性思考,如果我是客户,我要注意哪些问题。那些会对我有影响,那些会对我更有利。这样才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设计,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客户就是上帝。不能把握号每一个客户,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损失。就算你不是老板,但是你不会老板想问题,你到哪都不受欢迎干不久,就算你技术再好,能力再强。

第三:用自己的专业角度给予意见。

客户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就思考,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有可能惠发生一些致命性的错误,但是他们不知道,也不觉得这是个问题。那么我们作为专业的工作者,我们也要给专业的意见或者是建议。例如,最新的广告法,规定那些用词是违规的、那些字体不用商用、设计那些颜色搭配是不利于展示的等等。

33.jpeg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微信图片_20210513163802.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洞察SaaS: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

资深UI设计者

全球SaaS的起步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兴起的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SaaS市场不断成长,日益走向成熟,其中美国是全球SaaS领域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由于SaaS的概念在国内仍属新兴事物,大多企业对此认知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作者总结了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

SaaS诞生于20世纪末期,与“古老”的企业应用软件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入行不久的B端产品经理对SaaS的历史不是非常了解,因此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SaaS”之类的问题。

今天,我就通过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并且通过几个关键词的解读,分享我对“中国SaaS”的洞察。最后,我还会用专门的章节回答SaaS群网友提出的几个问题。

当然,受限于个人见识和经验,本文可能存在一些疏漏甚至谬误。所谓的“洞察”,也更多是个人肤浅的见解。因此,我更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思考。

01 起源:SaaS的前世

1. ERP的黄金时代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Oracle、SAP等国外ERP巨头进入中国,并拿下华为、联想等一流企业,正式宣告了中国ERP黄金时代的到来。作为一个“舶来品”,ERP的崛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 其一是当时国内信息化建设刚起步,企业内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高层迫切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从全局管控、优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其二是当时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很多国外产品在中国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为寻找破局思路,中国企业有着强烈的“向欧美先进企业学习”的诉求。因此,“通过ERP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在当时一度非常盛行。

以上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SAP、Oracle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优势地位,而国产ERP软件用友、金蝶则相对弱势。即便到了“国外企业应用软件在中国逐步式微”的今天,SAP约10000亿元的市值,也远超用友的约1000亿元市值。

ERP时代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一套软件打天下。不管是SAP的核心ERP产品R3,还是Oracle的主力ERP产品EBS,都是一套软件配置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以我曾任职的Oracle公司为例,EBS系统在中国的标杆客户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华为、美的、长安汽车、太平洋保险等。

这些公司分属不同行业,对软件的要求也千差万别,Oracle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产品本身配置能力强大(EBS软件安装需要200G以上的硬盘空间),以及支持灵活的二次开发,也离不开咨询公司给客户提供贴身的现场实施服务。

这些咨询公司包括国外的IBM、德勤,也包括国内的汉得、赛意等。

2. ERP的困境

传统ERP的交付流程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1. 通过售前咨询,说服客户高层购买软件以及实施服务;
  2. 客户一次性支付完软件费用,得到软件所有权;
  3. 客户支付现场实施的首付款,咨询公司团队开始驻场实施;
  4. 通过项目制进行交付后,客户宣布ERP成功上线,随后咨询公司可以拿到全部款项;
  5. 如果客户需要,会签订后续软件或运维服务合同,金额约为软件购买或实施合同的20%左右(不同厂商的比例可能不同)。

当然,不同项目的交付流程可能略有差异。比如客户在实施完第一期后,可能还会继续实施第二、三期。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大规模的实施在几年内基本都会结束。

这种更接近“一锤子买卖”的商业模式,为传统ERP的衰落埋下了隐患,比如:

1)怨声载道的用户

在整个传统ERP的购买决策过程中,普通用户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甚至无法提前深度试用系统以提供反馈意见。因此,ERP厂商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取悦企业决策层”,而忽视普通用户的意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ERP厂商缺乏改善用户体验的动力。

当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传统ERP毕竟是80年代的产物,在那个强调“管理”和“执行”的年代,ERP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问题。

2)昂贵的交付成本

由于是“一套软件打天下”,而各个行业甚至各个企业的管理需求差异很大,这就意味着,传统ERP的交付模式非常依赖现场实施和定制化开发。这无疑会大大增加ERP的交付成本。

以我曾经负责的某个千万级ERP项目为例,“实施费用”是“软件和硬件价格”的4倍左右。

3)难以持续的收入

本质上,传统ERP的商业模式是一次性买断。

首先,软件和硬件费用,是一次性付清的;其次,实施费用在项目上线后,基本也会全部付清。虽然有二期、三期,但一般也就持续几年的时间。虽然部分客户可能会外包运维,但是这部分的金额和实施收入比起来,可能只有20%甚至更低。因此,从一个客户身上获取的收入,是逐年递减的。

当然,以上问题虽然严重,但并不致命。毕竟传统ERP的商业模式,一度非常成功,导致传统ERP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

2010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但基于PC端设计的传统ERP,天生就缺乏移动化、社交化的基因。而作为传统ERP成功的基石之一:厚实的架构和丰富的功能,这次则成为它转型的“绊脚石”—将一个200G的软件重构一次,其工作量并不比重新做一个软件少。

同时,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注重用户赋能和体验、强调MVP和小步快跑是软件开发的灵魂,而部分传统ERP企业,在理念、人才和机制方面的转变,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02 榜样:Salesforce的神话

1. SaaS的先驱

要洞察SaaS,必须首先了解Salesforce。因为,Salesforce是SaaS领域当之无愧的先驱。

Salesforce创始人贝尼奥夫曾经是Oracle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因为意识到传统ERP的弊端,他在1999年离开了Oracle公司,随之创立了Salesforce,并第一次喊出了“软件已死”的口号(“We believed in the End of Software—that all companies would eventually use the Internet to replace all the software they once installed on PCs. This was our religion”——Benioff)。

作为SaaS领域先驱,Salesforce几乎一直在无人区前进,并一直保持着SaaS行业的领先地位。截止到本文发稿,Salesforce的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远超蓝色巨人IBM,并相比2004年刚上市时增长了200倍左右,是世界当之无愧的“SaaS第一股”。

2. Salesforce的逆袭

了解Salesforce的历史,对我们看清中国SaaS的未来非常重要。实际上,截止到今天,中国SaaS的发展仍没有完全脱离Salesforce发展的基本逻辑。比如从小客户到大客户,从SaaS到PaaS,从传统互联网产品到AI产品等。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Salesforce的伟大。

Salesforce于2001年推出第一款SaaS版的CRM产品,并且获得了一批中小企业客户。但是,中小企业的付费能力有限,生命周期也相对短,这就使得客户的生命周期总价值LTV(Life Time Value)并不高。因此,到2004年Salesforce上市的时候,它仍然只是一家市值10亿美元的小公司。

但是,Salesforce很快就取得了突破。2008年,Salesforce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在统一架构上部署应用的PaaS平台——Force.com。通过降低对编程能力的要求,以及提高SaaS开发效率,PaaS平台可以降低SaaS创业者的开发成本,也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找到客户。

这使得Salesforce成为一个创业平台,创业者可以通过给各个行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来实现自己的SaaS创业梦想。站在Salesforce的角度来说,这也增强了它服务大企业的能力。因为通过SaaS创业者的定制开发,它可以满足更多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大企业来说,软件产品功能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为快速增强服务大企业的能力,Salesforce开始了疯狂的收购之路。比如2010年收购企业黄页数据库公司Jigsaw,2011年收购云平台社交管理公司Rypple。

Salesforce对时代的变化也非常敏锐,它意识到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于是不断通过收购和整合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比如在2013年斥资25亿美元收购了数字营销软件公司ExactTarget。

到2015年,Salesforce在营收、企业数、付费用户订阅数、平均订阅规模等关键指标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见下面的表格),这也标志着Salesforce不再是10年前那家只能服务中小企业的SaaS公司了。

洞察SaaS: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

数据来源:亿欧智库

完成大企业市场突破的Salesforce,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可能没有人比它更明白“时代抛弃你,都不会和你打声招呼”的含义了。

2018年7月,Salesforce收购AI营销平台Datorama;2019年6月,Salesforce宣布157亿美元收购数据分析平台 Tableau;2019年7月,Salesforce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以便为大中华区企业提供SaaS服务。毫无疑问,AI+国际化是Salesforce当下的最重要战略。

2020年7月10日,Salesforce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市值达到了1791亿美元,首次超过了Oracle公司的市值(1761亿美元)。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宣告了SaaS颠覆传统ERP时代的到来。

参考资料:

  • 亿欧智库《Salesforce系列(一)20年发展史回顾》
  • 亿欧智库《Salesforce系列(二)从财务角度看商业模式》

03 探索:早期的中国SaaS

Salesforce在国外的成功,很早就引起了中国企业的注意。

在Salesforce上市的同年同月,中国的SaaS公司八百客宣告成立。同年,发布了它的第一个SaaS产品:CRM beta版本。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中国SaaS创业者,八百客也有过高光时刻。比如在2011年,八百客宣布获得来自Salesforce的B轮融资。但是到今天,已经很少再听到八百客的消息了。如今提到知名的SaaS版CRM,我们更多会想到销售易、纷享销客、红圈营销等,而他们多成立于2010年前后。

除了八百客等创业公司,用友和金蝶等老牌ERP厂商也先后尝试了SaaS业务。比如金蝶在2005年收购HK会计在线,随后投入研发力量进行SaaS产品架构的搭建。但是,2010年以前的中国SaaS市场,仍旧波澜不惊。

早期的中国SaaS,从模仿Salesfore开始,艰难地探索着。

04 崛起:中国SaaS元年

2015年,常常被媒体称为中国SaaS元年。

首先是2014~2015年的SaaS融资消息频出。根据IT桔子的数据,2014年SaaS融资74起,是2013年的2.6倍;2015年SaaS融资84起,融资金额估计近40亿,是2013年的10倍,如下图所示。

洞察SaaS: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

同样在2015年,阿里巴巴发布钉钉1.0版本,正式进入SaaS市场。同年,纷享销客完成1亿美元的融资后,开始疯狂进行广告投放。

而钉钉也不遑多让,一时之间,两家ToB公司的广告占领了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媒体首页,甚至投放到了分众传媒、机场和地铁等。SaaS市场一下子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

不过,这只是热闹的表象。SaaS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4G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ERP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对于体验和效率的要求,天生就具有互联网基因的SaaS则顺势切入了这一块新兴的市场。

比如,曾经有一家国外知名建材厂商主动找到我当时所在的SaaS公司。他们斥资几百万购买了某国际厂商的CRM系统,用于管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专卖店。

但是由于很多专卖店位于偏僻的县城,同时也为了节省开店成本和加快开店速度,他们希望能够在手机端进行简单的下单、查询库存等操作。该CRM系统的移动端体验和操作效率存在诸多问题,根本就无法在一线门店推广。迫不得已,他们只能放弃几百万的投资,找到SaaS公司希望购买一套系统。

虽然中国SaaS满足了企业移动办公与管理的需求,但是要颠覆传统软件,“攻占”主流的大企业市场,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Salesfore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推出PaaS平台之前,Salesfore由于无法满足大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只能更多服务于中小企业市场。

而即便有了PaaS平台,Salesfore仍然不断通过收购和整合,提高自己产品的丰富度。本质原因在于,获得一个大企业客户很容易——比如你可以向它的某一个部门销售一个小SaaS工具——但要成为大企业的主流供应商,则必须拥有丰富的、有竞争力的产品能力。

05 机遇:趋势加速

2020年,SaaS迎来了重要的机遇。

疫情的发生,让线上化办公、数字化运营的趋势加速。大家都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趋势(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来,如下图所示)。拥抱SaaS,是大部分企业的必然选择。

洞察SaaS: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

“数字化转型”的百度指数趋势

敏锐的资本马上嗅到了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SaaS赛道,甚至很多投资人告诉我,他们后续将专注于企业服务赛道的投资。

据B2B内参统计,2020年国内SaaS共发生13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157亿元,是2015年融资总额的4倍左右。到了2021年,热度仍未消退。截至目前,已经有多起过亿的SaaS融资消息。

比如电子签名领域的法大大,宣布融资9亿元;跨境电商领域的Aftership,宣布融资4.3亿元;智能客服领域的智齿科技,宣布融资2亿多元。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发生黑天鹅事件,2021年将依旧是一个SaaS融资大年。

2020年的机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必然性在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SaaS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是大部分企业的必然选择;偶然性则在于,疫情的发生,教育了市场,让这一趋势更加凸显。

06 展望:平台时代

2020年的机遇,虽然带来了更多的资本,但是中国SaaS自身的“效率”问题仍没有被有效解决。所谓效率问题,我简单分为了以下两类:

1. 交易效率

企业去哪里寻找SaaS厂商?如何才能低成本匹配到合适的厂商?

2. 交付效率

如何快速上线?如何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如何打通多个SaaS系统?

在国外,Salesfore通过自建PaaS平台解决了以上两类问题,从而为万亿市值打下了基础。而在中国,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巨头则盯上了这一块“肥肉”。

2021年1月14日,阿里云钉钉在6.0版本发布会上,宣布推出宜搭等低代码开发工具,让不懂代码的用户也能快速开发新应用。

同时,全面开放底层能力和1300个API接口。阿里云智能副总裁、钉钉事业部负责人叶军表示:“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个全新的应用开发平台的价值,以及充分开放的钉钉底座能力,一定有机会在三年之内在钉钉上长出 1000 万个钉应用。”

有趣的是,钉钉宣布推出低代码开发工具的第二天,腾讯宣布:腾讯云“低代码LowCode平台”正式开启公测。

其实,钉钉6.0发布会一结束,我就断定,微信和飞书一定会跟进。因为,解决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SaaS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而通过少数几家平台来提供PaaS工具,对于大多数SaaS创业公司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毕竟,PaaS平台的建设周期太长,耗费的成本太高。

毫无疑问,中国SaaS,正在迈入平台时代。

07 洞察中国SaaS

了解了中国SaaS的前世今生,我们对SaaS的认识可能仍然是肤浅的。接下来,我就通过几个关键词的解读,和你分享我对中国SaaS的洞察。需要说明的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你会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你留言和我探讨。

1. 互联网

SaaS的本质,其实和传统ERP一样,是企业应用软件,服务于企业经营和管理。但是,SaaS的灵魂,却是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高效的互联网工具,可以用低成本服务于海量用户,同时还能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因此,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往往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以及海量的用户。因为只有产品标准化,才能集中资源做出最优质的产品;而只有服务于海量用户,产品的成本才能被无限摊薄。

中国SaaS崛起于互联网时代,必然需要符合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但是在追求标准化产品和海量用户的过程中,SaaS却遇到了障碍:标准功能无法满足大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很多SaaS企业因此选择了定制化,从而变成了“项目型”公司。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公司很难有大前途。就像Salesfore,如果它没有“逼迫”自己开发出PaaS平台,而是妥协于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交付”,那就很难有今天的万亿市值。

2. 收入留存率

收入留存率是SaaS公司的生命线。

SaaS采取订阅模式,即每年向企业收取“使用费用”。这种模式既是魔鬼,又是天使。

在传统ERP时代,由于是一次性收费,反而规避了软件厂商和咨询公司的风险,即便客户后续使用情况不佳,也无法把“已经付出去的钱”收回来。而在订阅模式下,一旦客户停止使用,就意味着SaaS公司无法继续向客户收费。

由于相对于第一年的订阅收入,SaaS的获客成本很高,因此如果客户早早停止付费,就意味着SaaS公司会严重亏损。当然,从好的一面来看,由于理论上可以永续收费,而且随着客户使用深度、广度增加等原因,客户可能还会增购。

这就意味着SaaS公司可以获得稳定、可持续增长的收入来源。这就是为什么部分SaaS公司能够获得40倍市销率的原因。

而如何判断一家SaaS公司的客户整体上是在流失,还是在复购?是在增购,还是在减少购买?客户规模是在扩大,还是在萎缩?收入留存率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那么,收入留存率如何计算?公式如下:

收入留存率=留存客户当前的年费收入/留存客户12个月前的年费收入

可见,首先需要锁定12个月前的留存客户,再计算收入留存率。比如,2019年年底,我们留存了1000个客户,产生的年费收入是2000万元。到了2020年,这批客户只留存了800个,产生的年费收入是1800万元,那么:

收入留存率=1800万元/2000万元=90%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也计算一下客户数量留存率:

客户数量留存率=800个/1000个=80%

前者比后者高了10%,可能是因为已留存客户产生了更多的增购行为。

因此,收入留存率实际上综合评估了客户的流失、增购和减少购买等情况,体现了SaaS公司服务客户和保留客户的能力。在订阅模式下,收入留存率无疑是SaaS公司的生命线。

在这里,我们也简单说一下“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是一个比收入留存率更加综合的指标。因为导致“收入增长”的原因,除了客户留存和增购,也有可能是“新客户的获取”。

因此,一家SaaS公司拥有优秀的“收入留存率”很重要,但是拥有优秀的“收入增长率”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SaaS公司可能同时具有很强的客户服务能力和销售能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3. 客户成功

在传统ERP时代,软件公司非常重视交付的满意度,因为这决定了能否成功回款;而在SaaS时代,SaaS公司则更加重视使用的满意度,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收入留存率,是SaaS公司的生命线。

而如何才能实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呢?

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SaaS让客户提高收入、降低成本或者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所谓的“客户成功”。很多人一提到“客户成功”,下意识就会想到“客户成功部”。其实我觉得,除了客户成功部,产品经理对SaaS的客户成功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比如,再及时、细致的功能解答,都不如让产品更加高可用,避免客户的问题;再巧妙的解决方案文档,如果产品本身没有沉淀“行业最佳实践”,也可能变成“削足适履”。如果你是SaaS产品经理,你一定要记得:客户成功,也是你最重要的责任。

4. PaaS平台

SaaS公司要成为大企业市场的主流供应商,PaaS能力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大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复杂,经营和管理都很个性化。因此,除非是办公协同等通用型SaaS,专业型SaaS很难做到100%满足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大企业特别强调“整体优化大于局部优化”,他们普遍希望打通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这样不管是从流程处理上,还是数据分析上,都能有更高的协同效率,以及全局视角。

大企业的这两个需求特性催生了iPaaS(集成平台即服务)和aPaaS(应用平台即服务)。所谓iPaaS,其实就是提供一个集成平台,帮助SaaS解决相互之间数据同步、流程集成的问题;而所谓aPaaS,则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应用搭建方式,方便SaaS公司和客户企业定制应用,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PaaS很昂贵,如果每个SaaS公司都自己做一套,既不经济,也不可行。因此,平台化PaaS是大势所趋。

5. 经营能力溢出

虽然SaaS公司都在竭力追求 “客户成功”,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为缺乏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策略,成功应用SaaS工具远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而对于SaaS公司来说,由于SaaS天生的互联网属性——高效率的互通互联、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这就意味着,如果SaaS公司具备优秀的数字化经营能力,就能够低成本的把这个能力“溢出”给他们的客户,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我把这个运营思路称为“经营能力溢出”。

当然,“躬身入局,深入经营”对于大部分软件开发出身的SaaS公司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深入一个行业或者细分领域,从脏活累活干起,耐心打磨,也许是更务实的选择。

08 回答网友的几个问题

1. 自研产品与SaaS的区别

虽然同属于B端产品,但自研产品与SaaS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简单来说,自研产品只服务于一家企业,因此相对于产品标准化,更强调和业务的贴合度,以及需求响应速度;SaaS服务于众多企业,因此产品标准化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和业务的贴合度、需求响应速度就相对要求低一些。

2. 自研产品如何转SaaS

建议:从0开始,搭建一套全新的SaaS产品。不要试图用同一套产品,既满足自身业务,又满足众多外部客户的业务,长期下去,会两头不讨好。

3. SaaS产品架构怎么搭

搭好棋盘,放好棋子。要做SaaS产品架构,“收集需求再抽象化”不是最佳的架构路径,而是直接学习“最优秀的同类产品”,然后站在全局的视角来梳理客户需求。当然,如果你是所在领域的先驱者,那么可以参考同类传统软件架构。

4. 私有化部署的SaaS,还能称之为SaaS吗?

只要是“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来销售,那就是符合SaaS的基本特征。虽然是私有化部署,但是如果客户仍然是使用标准化产品,厂商仍然持续升级,并每年收取订阅费用,那么就仍然是SaaS模式。



文章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
王戴明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