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5条超实用的简约原则第一趴

蓝蓝设计的小编

25-minimalism-design-principles-1-1

 

极简主义可谓去芜存菁,聚焦重点。也就是说,极简主义披荆斩棘,直达目标。

既然是极简主义,那么最终呈现的外观自然是简洁二字,精心思考、屡次尝试以及大量时间均融合包含在这简约中。下面,我们就来分解极简主义,从中学习。

设计转场动效

蓝蓝设计的小编

0-ScCkVKA-o9Mz2t4Z

设计师们喜欢追求细节的完美。他们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操蛋的像素级按钮,表单样式,设置类型以及让如何那些图标变得漂亮和精致。即使是A+和干得好这样的称赞也不足以这些人停下来。

…但是关于如何设计衔接却很少有人考虑。你点下按钮表单就…出现了?你滑动删除一个项目它就那么消失了?那也忒怪异忒不自然了。在真实世界里几乎没有效果,这好像是一个bug。

浅谈医学大数据(中)

蓝蓝设计的小编

本文接上篇浅谈医学大数据(上)

数据分析框架(传统数据分析框架,大数据分析框架)

医疗大数据有着前面第一节提到的所有特征。在医疗大数据带来各种优势的同时,大数据随之带来的各种特性使得传统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捉襟见肘,问题多多。在大数据时代出现之前,受限于数据量的可获得性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采用着不同的思路和流程。传统上,对于问题的研究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验证,进而研究事物的相关因果性,希望能回答“为什么”。

而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涌现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更细致更全面观察研究数据的可能,从而打开了人们的好奇心,探索欲望,人们想知道到数据告诉了我什么,而不仅仅是我的猜想是否被数据验证了。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大数据挖掘各种感兴趣的关联,非关联等相关性,然后再进一步比较,分析,归纳,研究(“为什么”变成一个选项而不是唯一终极目标)。大数据与传统数据思路上的不同导致了分析流程的不同,如图一所示:

浅谈医学大数据(上)

蓝蓝设计的小编

大数据定义及其特征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数量极其庞大的数据资料。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隔40个月世界上储存的人均科技信息量就会翻倍 (Hibert & Lopez, 2011)。2012年,每天会有2.5EB量的数据产生 (Andrew & Erik, 2012)。现在,2014年,每天会有2.3ZB量的数据产生 (IBM, 2015)。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现在一般我们电脑的硬盘大小都以GB,或者TB为单位了。1GB的容量可以储存约5.4亿的汉字,或者170张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高精度照片,或者300-350首长度为5-6分钟的MP3歌曲。 那GB和TB, EB,ZB的关系又是怎样?

1ZB=1024EB=10242PB=10243TB=10244GB。如果你有一台1TB硬盘容量的电脑,那1ZB就是大致等于10亿台电脑的容量,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的想象。

早期,IBM定义了大数据的特性有3个:大量性( Volume), 多样性(Variety), 快速性(Velocity) (Zikopoulos, Eaton, deRooos, Deutsch, & Lapis, 2012)。后来又有学者把价值(Value)加到大数据的特性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思考的进一步完善,又有三个大数据的特性被提出: 易变性(Variability),准确性(Veracity)和复杂性(Complexity)。

作者认为价值本质上是数据被分析后体现出来的有用信息知识的程度,和其他几个特性有根本区别。其他几个特性可以说是数据工作者具体实践中面临的挑战,而价值则是征服这些挑战后获得的回报。

配色新技巧!如何巧用大师的作品帮你搞定色彩搭配?

周周

its-only-color-1

编者按:色彩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配色灵感枯竭殆尽?今天百度的同学通过思路+实训,手把手带你走进绘画大师的配色王国,再乾坤大挪移,将高手的配色都化为己用,配色弱必马!

Material Design元素设计指南

蓝蓝设计的小编



如果你通读过Google的material design指南,你就会知道它写的有多详细,它涉及的范围有多广。通读过这部“指南”后,你会受益匪浅。指南中讲述的课程,最出色的一点在于,它证明了我们有可能构建复杂的视觉样式设计规范。构建这样的设计规范并不容易,但对于复杂的Google产品阵列而言,这又是可能的。


如果你想要学习一些关于视觉设计的知识,你应该仔细研读一下material design中设计独立视觉元素或组件的方法。指南中详细讲述了18个不同的设计元素,从按钮到菜单(menus),再到页签(tabs)。那么,分析这些元素能学到什么呢?

高级技巧!有什么方法可以打造“触动人心的设计”?

周周

create-heartwarming-design-1

用户体验设计的精髓,在于恰到好处的设计出最合适的用户场景体验,而这种体验是不知不觉给予用户同时能让用户在触点的那个瞬间怦然心动,那如何让用户心动呢?阿里同学专门组建了一个团队来研究这方面,现在初步方法有了,来学 >>>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的我们从约翰.奈斯比特的语言中窥见:”无论何处都需要高补偿的情感,社会中高技术的越多,我们就越渴望高情感的环境,用设计软性的一面来平衡技术硬的一面。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不是摒除激情或者情感,而是要创造一种中性的、能容纳和激起使用者情感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一种境界。”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