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比头脑风暴好用的创意方法,现在出详细教程了!

周周

编者按:之前介绍过一个比头脑风暴更好用的方法,今天专门把这个方法具体的操作流程分享出来,有了它再也不怕没灵感咯。头脑风暴是最流行也是最受大家喜爱的创意工具,其目的是在于创造出一种自由的氛围,激发参与者灵感,突破固有思维束缚、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思维。创意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随意说出自己想法,其他人不可以相互评判。其核心在于,好的想法来源于更多的想法。

但真的是这样么?在参与过一些社会实践中,发现头脑风暴对于一些内向性格的参与者来说,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她们的在团队中的创造力,并且如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形下,很难组织好一场头脑风暴会议。此后,便开始留意着如何更加快速产出创意的工具。后来无意间读到《Using Brain writting For Rapid Idea Generation》,先将其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交互设计师,你原来是这样的“线框仔”

用心设计

之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关于“线框仔”的问题,其实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便写下了以下答案,希望交互设计师都能是真正的设计师而不是沦为“线框仔”。

xiankuangzai.jpg

一对一提问!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 的高质量问答

周周

编者按:今天这篇文章,是由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 向同学们征集问题后作出的回答,涉及交互设计、行业趋势、职场、工具推荐等等,都是大家平时特别关心的,赶紧来收。

欢迎关注作者(高级交互设计师、猫奴、吉他手、鼓手、老狗、单身,现就职于腾讯ISUX)的微信公众号:Beforweb

Ask Me Anything第二期,包含九组问答:

  1. 越发感觉专注很难,你是如何保持学习的持久性的?能说说你的自律情况吗?
  2. 请问C对设计动力的源泉来自哪里?就我个人来讲,日常支持各类产品需求的设计很难让我产生持续动力,于是比较想参考C的理解。
  3. 我是一名研三的学生,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明年毕业也会继续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交互设计。自己有一点疑惑,请问交互设计也一定要去关注各种设计时势吗,问题的缘由是平时工作量大,回到家中想放松一下,不想去刷各种设计公众号。
  4. 你好!我是自学的UI,想请教下如何分析一款产品的新功能诞生或信息架构变化背后的原因(例如Ins为何新增短视频录制分享功能,支付宝为何要把余额和余额宝迁移到二级页面)?如何针对变化寻求合适的视觉表现方式呢?
  5. 请问如何归纳出比较系统的交互设计知识框架?比如以考试为目的?
  6. 在设计中会有用了方法论但产出结果不满意的情况,是方法没用对?还是没必要用呢?
  7. 想要参加2017年3月份腾讯交互实习校招/9月份校招,是建议在3月份找一份相关工作进行6个月的实习然后参加9月份校招呢,还是直接尝试一下3月的实习校招(毕竟也要持续1、2月)?
  8. 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交互新人来说错过了校招后再找合适的交互方向的工作就变得很难。请问对于0-3年经验的UX新人求职有什么好的建议?

顾振宇: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论坛-体验和交互设计分论坛

资深UI设计者

演讲题目

Ubiquitous Fun-交互设计的享乐主义未来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产品“可用性”问题会逐渐淡出我们的讨论主题,同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实用性”价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交互设计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对精神享乐的无止境的追求,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人类向更健康的行为方式进化。

为了少改稿,我列出了5种原型的使用阶段和优缺点分析

周周

@Akane_Lee :很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会制作原型测试与验证构想。但项目开发会经过许多阶段,也有很多种制原型的方式。该如何配合项目开发进度,制作适合的 原型呢?这篇文章列出了每一个设计阶段对应的原型设计,能解决不少设计师的困惑。

原型用途

开发者对于产品一定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并尽力让用户觉得产品「好用」。但开发者该如何确定目前产品设计走向能让用户觉得好用?可透过「使用者测试」这个方法验证。我们可以透过原型测试用户想透过产品完成某项任务时,需经过哪些页面的流程;观察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感到任何不顺或迟疑的地方等等。

有些文献将原型分成低保真、高保真等等。我将原型粗分成:

  1. 纸本 原型
  2. Wireframe
  3. Mockup
  4. Web
  5. Code

每一种 原型 用途、制作方法、成本、使用时机都不相同,各有利弊。

提高团队效率!SPOTIFY 总监如何从零开始让设计标准化?

周周

编者按:2012年的Spotify 设计团队还是一团乱麻,到今天已经是协同效率,有标准可循的顶尖团队。来看这位总监如何从零开始改善它的。

欢迎关注译者的微信公众号:「非科班设计」

“设计无法标准化”在过去四年一直困扰着我。2012年我加入Spotify设计团队的时候,被当时的混乱与分散吓到了。说得详细点,字体、色彩、图片、板式、信息架构和交互方式好像全部都没有能够遵循的标准。

当我开始跟他们谈论这件事时,我才知道整个团队也为此觉得沮丧。我们的结论是:支离破碎的产品恰巧反映这个团队的松散,设计师分散在不同的项目、时区和漫无目标的时程表,当然不可能有任何机会去改善。

可是,这些原因在现代科技公司不是很常见吗?所以我第一次说出:“设计无法标准化”。

uisdc-standard-20161228-(0).webp

科普好文!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与设计方案的评价维度

周周

编者按:很多同学不清楚交互设计师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一个App 的交互,不过看完这篇你就懂啦。

一、交互设计师的价值

1. 职能价值

将需求转化为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模糊抽象的需求转化成清晰具体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这个价值是最基本的专业价值,但你千万不要觉得你做的仅仅是用软件画几个页面而已。

例如你接到一个扫码申请加入群聊的需求,你的任务不只是将申请加入的页面画出来,而是要考虑整个用户场景,就比如用户申请入群后,如果审批人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相当于服务器没有接收到任何指令,那申请的页面怎么反馈呢,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所有交互设计师要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其中要考虑正向、反向、闭环等各种场景。

股单安卓版设计之路——手势篇

资深UI设计者

在有限的界面尺寸里,给予用户无限操作可能

股票中行情内容是最多的,其内容展现的难度系数相当大,所以它的交互设计也十分棘手。

在一个界面中,仅通过点击方式无法承载股票行情的诸多功能点。要想界面简洁、突出重点就必须把相对次要的功能隐藏起来。在行情界面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哪些东西该显示,哪些东西隐藏,隐藏后如何让用户发现,怎样的显示方式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等等。

一对一提问!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 的高质量问答(一)

周周

编者按:今天这篇文章,是由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C7210 向同学们征集问题后作出的回答,涉及交互设计、行业趋势、职场、工具推荐等等,都是大家平时特别关心的,赶紧来收。

欢迎关注作者(高级交互设计师、猫奴、吉他手、鼓手、老狗、单身,现就职于腾讯ISUX)的微信公众号:Beforweb

提问

来自@X丶field:请问对于现在视觉和交互逐渐融合的UX/Product Designer岗位有什么看法?

C 回复:

好问题,也是我个人以及一些朋友正在亲身面对、体会和见证的所谓“行业趋势”。

首先排除全能型个人以一当十的情况,单就通常意义上的团队协作的形式而言,目前我所能看到的“融合”分为两类:

第一类:交互设计师与视觉设计师在产品层面统一认知,理解并认同商业意义及产品目标,以此为基础,在各施所长、各尽其职的同时,更多的学习、了解彼此职能的目标、焦点和工作方法,互相理解,融会贯通,减少分歧,降低成本,以最大化的合力完成产品设计工作。这种模式下,所谓“UX/产品设计师”是对两种职能的统称。本质上讲,这就是对于我们如今所熟悉的传统团队模式的一种渐进式提升。

什么是UCD?界面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蓝蓝设计的小编

尽可能阅读各种相关材料,比如商业计划,产品计划,市场调查报告,平台规范等,以更综合地为设计做铺垫,当中会用到文献调研,竞品分析,启发式评估等方法。团队的不同角色根据各自职责进行分析,比如视觉设计师可能多分析现在的视觉潮流,产品载体所在平台的设计规范,当然结果是面向所有人共享的。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