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易丨四个方法帮你从零开始进行用户招募

周周

白珠子:提到用户招募,你的眼前可能马上浮现出一个麻烦熊孩子的形象。假如你采纳了定性研究方法,它几乎就无法躲开。它令人疑惑,一开始你可能一头雾水,不太清楚要找怎样的用户;它让人着急,你计划在4天内找到合适的用户,在多个渠道发放了招募信息,却只收到少量回应,不得不将整个调研项目的时间往后推;它不让人省心,用户也许表示只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有空,可是这个时间段已经被另一位用户占用了……你来来回回地调整时间表,既尴尬又心累。

怎样才能让这位“熊孩子”听话些?今天笔者就来简要说说用户招募的步骤和其中的一些技巧。

占位符文本的选择

用心设计


占位符文本可用作几乎所有的HTML输入类型的属性,被误导的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不要犹豫。为复杂的表单提供文字帮助或者删除输入标签来提高美观度都颇具吸引力,然而,这样使用占位符文本会导致许多可用性问题。


本文将例举常见的不良做法,并提供替代方案。


将占位符作为标签

Image title

情感化设计—“愉悦性”的陷阱

资深UI设计者

说起“愉悦性”,我们通常会想到一些让人感到温暖、开心的东西,譬如毛绒玩具、纸杯蛋糕、拥抱,等等。

不过,具有愉悦性的事物在某些情况下同样会带来负面效应。某些笑话可能冒犯到他人,温馨的广告可能误导部分观众,即便是可爱的音效也会因为运用不当而使人抓狂。

在UX领域,我们总会对那些体现着愉悦性的设计细节赞赏有加;而另一方面,对其负面效应的了解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的掌握这一设计原则,避开陷阱。

用户研究中常提到的“场景”,到底是什么?

蓝蓝设计的小编

场景对于界面设计和可用性测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描述一个场景时,需要涵盖哪些方面呢?

一个好的场景在描述简洁的同时,还需要回答下列关键的问题

用户是谁?人物角色可以反映出网站真实的、主要的用户群体。

用户为什么来你的网站?如果可以的话,记下用户到你的网站来的动机和预期。

用户的目标是什么? 通过任务分析,你可以了解用户到你的网站来是想获得什么,进而可以知道你的网站需要做什么才能让用户满意的离开。

另外一些场景描述还可以回答以下的问题:

在设计这个网站之前,你可以先写下10-30个你认为的用户想访问你的网站的原因或者用户希望通过网站完成的任务。

场景和人物角色还可以结合起来,分类呈现不同类型的用户到网站来的原因,有什么样的需求,揭示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场景和人物角色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结合起来:为什么某类用户会来你的网站?他们来网站希望做什么?这类用户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怎么影响到他们在网站上的行为的?

因此,设计一个网站的关注点应该在用户以及他们想达成的目标,而不是网站的组织和内在架构。知道了用户的需求后,网站的内容及架构该怎么呈现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可用性测试中使用任务场景

在为可用性测试设置场景时,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测试任务不宜多于10-12个。此外,在测试中,你还可以询问用户自己的场景,他们为什么到你的网站来,他们想通过你的网站获得什么。

可用性测试中,避免通过场景告诉用户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而应该在测试中观察用户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并根据用户的操作情况来判断当前网站的设计是否能够帮助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顺利的完成任务。

可用性测试的场景中不能包含任何告诉用户该如何完成任务的信息。可用性测试过程会呈现出用户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并且能告诉你这个页面是推动还是阻碍了这个任务的完成。

在正式测试前,你需要写下你预期的用户是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所有路径和步骤,包括用户可能使用的主要的入口或者其他的入口,供给观察人员和记录人员在测试中使用。而在测试后,可对比下你的预期过程和用户完成任务的真实过程,这个对比过程有助于思考你的网站的架构和导航的效率。

交互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

资深UI设计者

今天我们来聊聊竞品分析,它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有统一的模板,因为针对不同的岗位,做的竞品分析是不同的。所以我的文章标题是:交互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

专访丨脱去MUJI的标签,原研哉更像一个未来的「理想家」

周周

编者按:在今年的HOUSE VISION 展会上,特赞对原研哉做了一个专访,聊聊大师对于设计的思考以及给年轻人的建议。

usidc-yyz-2016110913

原研哉日本设计中心代表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丨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丨HOUSE VISION 东京大展发起人、策展人

今年7月30日,以「CO-DIVIDUAL 分而合/离而聚」为主题的HOUSE VISION 2016东京展盛大开幕。在对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重新反思的今天,共计15家企业与13位(组)的建筑师、设计师一起,打造了13个集创造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家」。

#读书笔记#无复杂,不设计

用心设计

不要轻易对 “复杂” say NO (复杂是必须的)


近些年,受到因苹果而掀起的极简风的影响,多少设计书籍推崇着简约至上的设计策略;在没有看过这本书(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之前,刚开始从事设计的我,便带着一种对 “复杂” 事物莫名的抵触情绪。想当年,多少次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我以为自己谆谆善诱的教导了业务同学要为用户着想;多少次拿到复杂的需求,我以为自己恳切的建议了产品同学我们要做减法,一口吃成胖子没有好下场;还有多少次,我看着淘宝的PC首页,心里默默地念叨,你们好改版咧…呵呵呵呵…Image title

思考丨如何做出让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设计创新方案?

周周

鸿影:与商业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相比,设计创新大概是很多人心目中「最没有门槛」的一个,新颖有趣的交互模式与视觉风格,固然可以在刚推出时让人眼前一亮,但却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难以长期维持独特的优势。

设计创新就没有壁垒可言吗?怎样才能做出让竞争对手更难以复制的设计创新方案?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阅读基利等人著的《创新十型》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在此记录下来。

流程

流程创新涉及企业生产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和运营,采用精益生产系统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方式,是流程创新的典型案例。

Origami教程06-列表数据循环生成方法

用心设计

先忽略动效,提出几个问题,大家可以尝试以前面学习的经验来思考一下。

  1. List 不用图片来代替,怎么实现?
  2. 所有List内容都不一样,怎么实现?
  3.   所有List 都能保持一个统一的操作,怎么实现?
  4. …… 

OK,如果仅前2个问题来说,用“笨”方法都是很简单,到第3之后,就有点坑了,是要复制N个重复Patchs?简直要疯掉有木有~ 当然Origami 没这么傻,是有专门的Patch 解决这样的情况的,这就是今天学习的重点,Loop 系列的Patch,效果类似 Craft 的 Duplicete


Image title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