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互丨新人交互设计师如何把知识能力体系化?

用心设计

 Arale: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刚入行的设计师都喜欢用碎片时间充电,看看公众号,看看设计博客,零散的知识信息点缺少了一些整理和总结,因此基础也就不够坚实了。尤其是想要得到更进一步能力提升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会有些吃力。在几个月以前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感觉自己很难在现有设计水平上有大的提升,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我将原因归结于,基础知识能力没有及时得到与经验相匹配的提升,故而在经历了项目经验带来的飞速提升之后,就陷入了一个长久瓶颈期。也就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能力不成体系。

好在找到了问题症结,也就有了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现在我将自己对于交互设计师所需要打下的知识能力基础,更系统更体系化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那些跟我有同样困惑和问题的同行有些许帮助。


Image title

产品用户体验三大难题

用心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经理们往往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你做的产品明明非常出色,很容易操作,但是你的产品却没有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产品有着很高的跳出率(bounce
rate),很少有用户愿意在你的App上停留,他们更多的是点进来,看一眼,然后退出。用户就是如此,他们甚至会在连你这个App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否定你。

腾讯nba会员特权

设计的价值!为什么SPOTIFY 的付费率比DROPBOX 高了667%?

周周

Spotify 7500 的月活跃用户中,有 2000 万左右是付费用户。如果说 1% 是普遍的水准,然后 DropBox 4% 的转化率是非常不错的话,那Spotify 的26.6% 付费率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令人匪夷所思了。今天这篇好文从设计的角度,揭秘这26.6% 高转化率的秘密。

26.6% 的转化率对于免费增值产品来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正如 Jason Chen 所说“如果说免费用户到收费用户的转化率可以达到 4%,那就已经可以说是很不错了,比如 DropBox。但是通常来说,转化率一般都处于 1% 上下浮动,这还是用户十分活跃的情况下才会达到。”

uisdc-dd-201609291

需求与原型之间有堵墙

资深UI设计者

从最初的一个产品概念到最终的产品上线,中间凝聚着一个IT团队的心血和付出。产品经理作为其中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成败和优劣。在整个产品研发流程中,每一环节都需要产品经理稳扎稳打的来推动项目前进,那主要的环节有哪些呢?我感觉从概要层面上可以将产品经理的工作分为三个步骤:需求整理、原型设计、开发跟踪。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论需要我们去掌握,今天主要是探讨一下从需求到原型的过程,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产品人去学习掌握的。毕竟,在一个好需求的框架之上设计出适用的原型才是打造一款优秀产品的基础条件。

保证设计顺畅!交互稿撰写过程中的六个要点

周周

@黄红艺Designer :对于交互设计师而言,一个项目的开始,是从接到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开始的。从需求的确认到交互稿的确认,再到产品开发效果的确认,都考验着交互设计师设计能力以外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要点需要你知道,来保证你的设计过程更加顺畅。

第一点:确认你所理解的需求是否正确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需求的理解也是一样,我们拿到需求以后,要和产品经理进行沟通,将自己对需求的理解与简单的页面构思,阐述给产品经理,以确定自己的理解与设计方向是否准确。切忌,拿到需求就开工去做,以为可以节省时间,却不知错误的理解和方向,让你付出更多。

不要认为,产品经理给的需求就像数学定理一样可以深入理解,详细解读,没有那么多的产品经理有这个功夫和能力去做这个事情。因此,沟通才是保证你对需求的理解,对设计方向正确把握的基石。

那么,在需求交流之前你要准备好什么呢?第一,认真研究需求,理解需求;第二,是你在研究需求时,发现的问题,最好整理出来,以便在讨论时提出,让产品经理为你解答,而不是自己”以为“;第三,如果时间充足,最好整理出界面的框架,或者用草图来展示你的设计思路,看产品经理是否认可你的设计。

对于讨论中形成的共识,最好以邮件的形式发出,一方面可以作为会议纪要,便于随时解答疑惑,另一方面,是立字为证,防止需求的随意变更。

uisdc-6-20161031

如何利用动效提升用户体验

用心设计

如何利用动效提升用户体验


动画可以讲述故事。不是很长很复杂而是很简单的故事,而像是 "嘿,你现在要看看这个!" 或 "哇,你竞争成功了!"。然而,动效的目的不是娱乐用户,而是帮助他们理解发什么什么事,或者如何有效的使用你的软件。在Zurb的叙述中很清晰的表明了:

Image title

如何做好一份【可用性测试】

用心设计

可用性测试定义


可用性测试是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目标用户)对产品界面或者原型进行典型操作,通过观察、聆听、记录用户执行一列任务的过程,找出制约产品可用性的问题清单,从而评估分析解决问题。

Image title

专业干货!防止用户无意识犯错的6个实用方法

周周

李田莉:用户经常会从手头上的事情分心,提供建议,利用约束条件以及设计更灵活的方案能够防止无意识的差错产生。今天这篇译文讨论了6个防止用户无意识犯错的方法,专业干货收。

十种启发式可用性方法中有一条建议:优雅地、可操作地并且清晰地与用户沟通错误是很重要的。不过,第一时间防止用户犯错或许更好。

在讨论用户错误时关键点是错误的责任在哪里。“用户错误”这个词意味着用户应该为做错事负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设计师应该为设计了易让用户犯错方案而负责。因此,用户错误的解决方案不是责怪用户,让用户努力尝试或者给他们更多的培训,而是重新设计更不易犯错的系统。

用实战案例告诉你,这10个设计心理学技巧该怎么用!

周周

研究刺激用户的心理诱因,将有助于设计师利用它们来做出更成功的产品。下面总结的这10个心理学技巧,将有助于创造让用户上瘾的产品,每个设计技巧都附上了实战案例演示,帮你更方便理解。一起来看!

1、熟悉度偏见

uisdc-think-201609142

阿里干货!实战案例帮你学会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周周

阿里巴巴_BBC_UED:移动终端由于被用户随身携带,变成用户身体的延伸,在每一个场景中,深度陪伴着用户。也因此,移动终端获得天然的优势,得以针对用户实际所在的场景来设计,以设计出更加贴心的体验。 但是,由于设计师与用户的空间相隔,无法看到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使用情况。为了了解用户的痛点及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场景设计的方法,对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分析或预期。基于场景的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用户与场景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 本文将以案例为主介绍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什么是基于场景的设计?

什么才是基于场景的设计呢?以看电影为例,在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场景有以下六个:线上买票-去电影院-线下取票-检票入座-观影-评论吐槽。基于看电影涉及到的场景,格瓦拉app设计了一个基于场景的功能:当用户在格瓦拉购票成功后,首页会出现一个人偶小浮标,在不同场景下点击该浮标,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去电影院的场景下显示影院地理位置以及滴滴打车入口;线下取票场景显示取票二维码可以快捷取票;线下取票后再点击小浮标显示电影开始时间以及座位号;观影后显示别人的评论以及吐槽入口引导用户去评论(如图1)。

uisdc-ali-201610261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