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UI 设计思路:先放飞概念,再落实到产品

用心设计

【前言】

作为一名设计师,当有人质疑你的设计时,你是含糊不清的表达?还是主观的表达?又或者干脆不搭理对方?

很多作品优秀的设计师,往往不太会为自己的作品说话

因为他们深信那句“好的设计自己会说话”

网易设计师:聊聊产品设计和开发中的破窗问题

周周

product-design-broken-window-1

编者按:由于设计趋势变化太快,现在有很多设计平台规范的交互方式不统一/视觉风格不一致,该如何应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今天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或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腾讯高手经验!如何做好信息黄页类产品的设计?(超全面)

周周

goodbye-to-yellowpages-design-1

编者按:今天这篇这篇干货,是笔者Shirley 针对信息黄页类产品(美团、淘宝、58同城等) 做了大量的竞品研究和方案尝试后总结的经验,从界面的信息布局到选图/图标/用色等都有细致全面的深入分析,强烈建议阅读。

每年的双11都格外疯狂,随着技术带动内容的丰富化,刚过去的双11气氛在大众购买力的飙升下又刷新高,让人一夜之间感受到运营力量的震撼来袭。在血脉喷张各种抢购倒持购物车时的你,可否留意过无形之中的商城装扮。众多电商app从整个界面翻新到内部的运营活动抽奖机制,堪比一座物欲相抗衡的虚拟不夜城。

这些多样化而不失秩序的运营设计,背后支撑着有序的设计原则。如今形式内容纷呈的移动互联列队中,充斥着综合垂直电商、团购、旅游、生鲜等2C市场应用的身影,以丰富化运营方式攻占联结产业链,而黄页类生活资讯类应用相对显得务实,部分app的步伐更是仍停留在信息单向展示的模式。

如何在用户体验与业务目标之间寻求设计平衡点?

用心设计

设计师眼中,似乎所有与业务、营销相关的东西都是垃圾。首先,它们不是垃圾。其次,就算它们是垃圾,你觉得谁更应该站出来做好清洁工作?你觉得谁更适合于将各种复杂、混乱、差劲的东西梳理清楚,整合成为既能让用户开心又能推动业务发展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时候,答案是“设计师”。

屏幕快照 2016-02-03 下午2.32.23.png


阿里交互设计专家:国外的视觉设计好在哪里?

用心设计

近为了团队能做好产品首页设计,我研究了很多国外to B类的相关产品设计。发现国外这类设计作品在整体水准上比国内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国内to B产品起步较晚,在设计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而这种差距和设计技法没有太多关系,更多的是对产品个性的把握和传达。

8lj20151125

无线产品设计之“极简之法”

用心设计

通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我们确定了目标用户的痛点和期望,依据已知信息我们需要去做灰色预判,预判哪些功能/内容是用户想要的、哪些是与目标用户不相关的、哪些是与目标用户相关的但不是很重要的。对于不相关的,我们要大胆地删除;对于相关的但不是很重要的,要将其进行隐藏起来,毕竟80%人只用那20%的功能;对于重点内容我们需要细心对待,强化其框架,情景化其流程。

jijianzhifa

当我们谈体验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周周

笔者最近在看《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一书, 第二章讲到三个术语:实现模型、心理模型、表现模型。看上去高大上的词语,理解起来也很难懂。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把这一章来回啃了好几遍,终于咀嚼、咽下了。至于营养怎么样,可以先看看网上对于“About  Face”这本书的评价。在这本交互界最权威的书里,作者用一个章节来讲述这三个词语。足见这三个词语的重要性。三个词语描述了产品的运作机制、外在表现与用户心里认知之间的关系。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容易理解这几个词语,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一些示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快速理解有所帮助。

微信的背后 | 当我们设计架构时,我们在想什么

用心设计

weixinbeihou

从0开始设计一款APP产品架构时,我们在想什么?

不妨来看看微信产品架构的背后,或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交互探讨:以用户场景和产品需求导向的设计

用心设计

对于第1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确定产品的用户群和使用场景,这里的用户群是产品中实际存在的、互斥的几个群体,分类方法很多,以产品自身特征来确定,也可以在前期用研的基础上来确定。基于此思路就产生下面的一个思维图:

交互探讨:以用户场景和产品需求导向的设计,优界网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