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单安卓版设计之路——手势篇

资深UI设计者

在有限的界面尺寸里,给予用户无限操作可能

股票中行情内容是最多的,其内容展现的难度系数相当大,所以它的交互设计也十分棘手。

在一个界面中,仅通过点击方式无法承载股票行情的诸多功能点。要想界面简洁、突出重点就必须把相对次要的功能隐藏起来。在行情界面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哪些东西该显示,哪些东西隐藏,隐藏后如何让用户发现,怎样的显示方式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等等。

#读书笔记#无复杂,不设计

用心设计

不要轻易对 “复杂” say NO (复杂是必须的)


近些年,受到因苹果而掀起的极简风的影响,多少设计书籍推崇着简约至上的设计策略;在没有看过这本书(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之前,刚开始从事设计的我,便带着一种对 “复杂” 事物莫名的抵触情绪。想当年,多少次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我以为自己谆谆善诱的教导了业务同学要为用户着想;多少次拿到复杂的需求,我以为自己恳切的建议了产品同学我们要做减法,一口吃成胖子没有好下场;还有多少次,我看着淘宝的PC首页,心里默默地念叨,你们好改版咧…呵呵呵呵…Image title

交互丨新人交互设计师如何把知识能力体系化?

用心设计

 Arale: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很多刚入行的设计师都喜欢用碎片时间充电,看看公众号,看看设计博客,零散的知识信息点缺少了一些整理和总结,因此基础也就不够坚实了。尤其是想要得到更进一步能力提升的时候,就会发现真的会有些吃力。在几个月以前我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感觉自己很难在现有设计水平上有大的提升,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我将原因归结于,基础知识能力没有及时得到与经验相匹配的提升,故而在经历了项目经验带来的飞速提升之后,就陷入了一个长久瓶颈期。也就是基础不够扎实,知识能力不成体系。

好在找到了问题症结,也就有了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现在我将自己对于交互设计师所需要打下的知识能力基础,更系统更体系化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那些跟我有同样困惑和问题的同行有些许帮助。


Image title

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为什么他们不适用?

资深UI设计者

#用研##用户体验#UX Myths网站收集了很多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中最常见的误解和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适用。现在将这些经验研究整理出来,为各位设计从业者做参考,避免依赖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做判断。建议你阅读完之后,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审视你的设计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定性研究中我们应该需要多少个案样本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目的?

资深UI设计者

#用研##用户体验#本文是对芝大社会系Mario Small教授在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要点概括, 文章详细阐明了应该如何考虑“定性研究中我们应该需要多少个案样本才能达到我们研究目的”这个困扰诸多青年学者的问题。不得不说,Small的论述逻辑环环相扣,在破除了一些迷思的同时,也借助生动的实例详细阐明了为何他所建议的方法(即所谓“extended case study”-扩展个案法,和“sequential interview”-序贯访谈法)对于我们研究目的的达成更为有效。Small的文章相对深入浅出,思路清晰,这可能也部分说明了为何这位博士毕业才13年的学者已经拿下芝大杰出教席(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的原因。

产品用户体验三大难题

用心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经理们往往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你做的产品明明非常出色,很容易操作,但是你的产品却没有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产品有着很高的跳出率(bounce
rate),很少有用户愿意在你的App上停留,他们更多的是点进来,看一眼,然后退出。用户就是如此,他们甚至会在连你这个App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否定你。

腾讯nba会员特权

如何利用动效提升用户体验

用心设计

如何利用动效提升用户体验


动画可以讲述故事。不是很长很复杂而是很简单的故事,而像是 "嘿,你现在要看看这个!" 或 "哇,你竞争成功了!"。然而,动效的目的不是娱乐用户,而是帮助他们理解发什么什么事,或者如何有效的使用你的软件。在Zurb的叙述中很清晰的表明了:

Image title

如何做好一份【可用性测试】

用心设计

可用性测试定义


可用性测试是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目标用户)对产品界面或者原型进行典型操作,通过观察、聆听、记录用户执行一列任务的过程,找出制约产品可用性的问题清单,从而评估分析解决问题。

Image title

专业干货!防止用户无意识犯错的6个实用方法

周周

李田莉:用户经常会从手头上的事情分心,提供建议,利用约束条件以及设计更灵活的方案能够防止无意识的差错产生。今天这篇译文讨论了6个防止用户无意识犯错的方法,专业干货收。

十种启发式可用性方法中有一条建议:优雅地、可操作地并且清晰地与用户沟通错误是很重要的。不过,第一时间防止用户犯错或许更好。

在讨论用户错误时关键点是错误的责任在哪里。“用户错误”这个词意味着用户应该为做错事负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设计师应该为设计了易让用户犯错方案而负责。因此,用户错误的解决方案不是责怪用户,让用户努力尝试或者给他们更多的培训,而是重新设计更不易犯错的系统。

【DDC译文】设计思维 101

用心设计

如果您想订阅本博客内容,每天自动发到您的邮箱中, 请点这里

来源:UI中国

Image title

注:“101”原为美国大学课程第一章或导论部分的标注,现引申为某种学科/知识的入门性介绍。




设计思维发展史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设计思维才刚刚兴起。实际上,人们对设计思维的运用已有年头:纪念碑、桥梁、汽车、地铁系统等都是其产物。纵观历史,优秀的设计师早通过以人为本(human-centric)的创造性设计过程来缔造寓意深刻、富有感染力的设计方案。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