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互设计十大原则

博博

十大交互设计原则-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交互系统设计的目标可以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关注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有许多的方法和理论,如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尼尔森可用性原则、7±2法则、3次点击法则、功能可见性原则、菲茨定律等。

详解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一、预见性原则

系统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内快速让用户知道当前所处的状态,即无论单击、双击还是滚动都会给用户一个反馈,让用户对过去发生、当前目标、以及对未来去向有所了解,防止用户出现错误操作。

常见的反馈有刷新提示、加载提示、支付提示、下载提示、进度提示等(具体见#产品中的反馈机制#文章)

示例:进度条、已读文章标题变灰



二、场景化原则

软件的使用更符合现实的场景,通过直观的视觉来贴近真实的世界,比如使用易懂和约定俗成的表达。

示例:图标ICON等图形化手法代替纯语言文字(音乐播放转盘)



三、可控性原则

产品需要支持用户“反悔”,即在用户出现误操作时,需要给用户提供“紧急出口”,做出“撤销”“返回”“取消”“重做”等功能。

示例:微信聊天的撤回及重新编辑功能;备忘录的恢复删除功能



四、一致性原则

产品的信息架构、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应该具有一致性,主要包括结构一致性、色彩一致性、文字一致性、操作一致性、反馈一致性



五、防错原则

给用户错误的提示不如在用户发生错误之前避免它,可以帮助用户排除一些容易出错的情况,或者进行二次确认。

示例:微信朋友圈编辑内容后点选返回会出现是否保留此次编辑的弹窗以及在付款页面等重要操作之前给出弹窗是否确认支付,银行卡号输入时自动以4位数字为一组便于用户输入防错



六、协助记忆原则

将用户的记忆负担最小化,尽量减少用户记忆信息,应该提供信息让用户辨认。

示例:淘宝的搜索功能,使用关键词联想要搜索的内容,避免有些商品名称记不全可以轻松搜索到;引导页的新功能提示



七、灵活高效原则

既能保证第一次使用者能清晰明白功能,又能给老用户提供更高效的使用方式,允许用户可以定制常用功能。

示例:支付宝首页可以自定义放置常用功能;饿了么订单页面支持用户再次购买上次的菜单,不需要重复选择



八、轻量简约原则

去除冗余和不相关元素,适当留白,让功能突出,不会分散用户注意力,简洁精致的图形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知乎、简书等内容为主的产品,减少元素使用,让用户聚焦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九、容错原则

尽量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让损失降到最低。指出错误信息,并给解决建议。

示例:word的自动保存功能;登录页密码输入错误,给出错误提示并修改建议



十、人性化帮助原则

当用户需要帮助时给予用户适当的帮助入口,帮助文档要易于查找, 专注于用户任务。

示例:微信 、淘宝等页面的帮助与反馈




作者:Nanngua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最简单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博博

我们都会有一种习惯,越是对一件事情经验丰富,我们就越容易把事情想(做)得复杂,设计师也是如此,我们很容易过度思考,导致我们最终的解决方案很复杂。

这样看来好像我们是为了用户体验而想尽办法,但是最终会分散和混淆用户的意志力,反而让用户体验更糟糕。

怎样让我们在设计中做到“化繁为简”呢?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到一个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

首先要说明的是“奥卡姆剃刀定律”它来源于哲学,就像“菲茨定律”、“希克-海曼定律”和“米勒定律”一样,它们出自心理学和物理学,它们都不是直接为了设计而出现的。



但是它们提出的原则是可以运用在设计中来提升我们的设计和用户体验。或许有人已经无形之中运用了这种方法,但是并不知道它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个理论。

在设计时,我们运用奥卡姆剃刀原则,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元素(视觉、交互、功能等),如果两个产品有相同功能时,奥卡姆剃刀的原则是建议选择更简单的。



因此我们在做设计时务必分析每个元素是否必要,在不影响整体功能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元素。

在如今强大的互联网时代和强大的设计工具下,设计师很容易忘乎所以,在设计时往往将简单的需求设计得非常复杂。

它们可能是一个很多功能和信息的网站,但是却很难使用和维护,有人认为我的网站设计就应该做得更多,它应该拥有更多的功能和信息,但实际上应该做得更少。

一旦出现这种想法时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最开始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01|奥卡姆剃刀讲了什么

背景

十四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学者们忙于“辩论”(打嘴炮),把研究“似是而非”的东西当作智慧的象征。



例如:

黑色的白色是否存在

上帝的喷嚏是哈欠还是电闪雷鸣?

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的人本身是否存在?

在这些毫无意义的“口嗨”中,奥卡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奥卡姆觉得他们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由此他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与我们中国哲学中的“大道至简”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点

奥卡姆剃刀的观点是“不要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简单点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拉丁文形式有以下几种: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个观点:









相关观点



02|设计与奥卡姆剃刀定律

从三个解释奥卡姆剃刀的观点我们可以引申出设计中的一些方法:

如果一件事情可以用已有的“A”来解释,那么就不要再去发明“B”来解释这件事,新的这个解释可能存在漏洞。 



这一条与雅各布定律中表达的想法是一致的,雅各布定律讲“用户会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其他的网站(产品)上,而不是你的网站(产品)”。那我们在设计前就应该多看,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能外,还应该有开阔的眼界

拥有开阔的眼界你才会知道原来已经有了这么好的设计解决办法,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创新”。

如果已经有了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案"A"或者是某一个功能的设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那么我们在做同类设计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与之保持一致性,不要再去做设计“B”,因为新的设计“B”可能会比设计“A”更难用,然后最终导致这个设计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当然。如果你有成本能接受创新后的失败,那么也可以尝试,但最好的还是先选择设计“A”。

这一点其他详细内容可查看雅各布定律

如果同一件事情有N种理论来解释,那最简单的便是正确的。 



在设计一个功能的时候,如果我们设计了几种方案,或者在计时有几种交互方式方案,那么最简单的交互方式肯定是最好的。

能够N次做好的事情,就不要用N+1次来完成。 



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降低复杂性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复杂”,如果一个交互或者是一个步骤,能用N次来解决,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要让他用N加一次来解决这个事情。

03|奥卡姆剃刀的运用

剔除设计中不必要的元素,直至没有可以剔除的元素

第一刀,要斩在用户的需求当中。



当我们接到用户的需求时,用户会根据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提出很多的需求,有些是可以采纳的,有些却又是不可取的,用户并不会意识自己的对错,他们只会说我想要这些东西。

那匹马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但经典的例子还是可以一直举着:

一百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工具交通工具?”

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后就跑到马场去选好的马匹配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但是福特并没有立马去马场,而是接着往下问。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客户:因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客户: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地到达目的地! 

然后福特发明了汽车,很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我们可以说这是剔除现象看本质,看清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做出的产品才会是好产品。

第二刀,要斩在产品经理的原型中。



UI设计师最忌讳的就是拿到原型就直接开始设计,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拿到原型的第一时间应该把刀直接架在原型上,反过来推动我们思考,什么东西是必须展示出来的,哪些直接去掉,哪些可以隐藏起来等等,又或者是哪些流程最好一步解决,哪些分开解决。总而言之,这一刀是让我们设计师在设计前对产品的原型有所思考。

第三刀,要斩在我们自己设计出的页面中。



正如前面所说的,越是经验丰富越容易将事情做复杂,有时候为了追求设计上的美感,或是完美的用户体验反而将设计做得复杂了,而这一刀的作用就是在我们完成设计后用来自我检查的,剔除我们设计中不必要的元素。

史蒂夫·乔布斯的极简主义

提起简单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苹果”,它的创始人斯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乔布斯在会议中会问大家“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十件事情是什么?”乔布斯会将大家的建议记下来,然后再删掉一些他认为愚蠢的,最后剩下最终确定的前十大“最应该做的事”。乔布斯会把最后七件全部都划掉,最后宣布只做前面三件事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在设计iPod时其中有一个设计方案是有可拆卸内存卡的插槽,乔布斯觉得它太复杂了所以没有选,第二个是转盘的设计代替按键的设计,转盘的转动可以让我们快速的下拉列表,而如果是按键找歌可能需要按几百次。

自从项目开始,乔布斯每天都投入其中。他最主要的要求就是“简化!”他会浏览用户界面的每一个页面,并且会做严格的测试:如果要找某一首歌或者使用某项功能,按键次数不能超过三次,而且按键的过程要自然。如果他觉得导航不够清楚,或者需要按键三次以上,他就会非常生气。

当然还有后续iPhone、iPad、MacBook的设计也同样如此,乔布斯对于产品一生都在追求极简设计。

乔布斯的故事有很多,毕竟他是一个极简主义者,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史蒂夫·乔布斯传》

04|总结

简单≠容易,复杂≠完美,就像《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说的”完美不是在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时候实现的,而是在没有什么可以带走的时候实现的“

奥卡姆剃刀并不像“费茨法则”那样有明确公式告诉你怎么做,例如将按钮放置在用户最快能点击的地方,按钮的大小应该减少用户调整的过程,使用户能快速的击中目标。

奥卡姆剃刀在设计中的运用没有直接针对某一项设计,它算是对设计师思想上的一种指导,就像它指导其他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那样,它是一种方法,可以指导你在设计中思考问题时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和设计。



作者:宇宙设计大本营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一起来了解“交互设计文档”吧

博博

大部分的设计师应该都没有见过所谓的“交互设计文档”吧?在实际工作中,所谓的交互设计文档是由交互设计师所输出的,但是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是没有交互设计师的。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内容被UI设计师与产品经理相互分摊。那公司为什么不招聘一个交互设计师岗位呢?(boss:呵呵~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要两个人!)
所以本篇文章为了让我们设计师能够很好的了解什么是交互说明文档?它是干嘛的?有什么用?如果制作?有哪些内容等多方面全面了解。(哪里有了解的不到位错误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大神多多指点相互学习。让我卷~)

一、交互设计文档

什么是交互文档?

交互文档,即交互设计说明文档(英文名“Design Requirement Document”)。又称“DRD文档”。用来承载交互说明、交互原型、项目背景等内容,存档并交互项目相关伙伴的团队协作文档。

为什么需要交互文档?

也许你想到:什么?交互文档(DRD)我压根没见过,这难道不是口头说说就行嘛?无需交互设计师。(大部分公司的交互文档是由UI设计师/产品经理来撰写)但是有的公司产品也分担着UI设计师的工作.......只要你如果优秀干啥都行,不优秀话语权都没有。(比如我们这些“小美工”。职位只是对一个工作的划分不代表对你能力的划分,只是公司的一种小手段~

回归正题,作为交互设计师,工作职责起到“对接上下游,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论是在方案评审的讲解,还是日常的工作沟通,都应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和DRD表达能力。而DRD不仅能完美的诠释出产品的内容和需求,还能够为产品出一套完整的设计规范,让产品保持一致性,方便团队协作减少沟通成本,也方便后期的修改。



DRD是利于团队协作的媒介,也是产品规范与项目总结的重要输出文档。

交互文档给谁看?

交互文档撰写并不是只有给自己看,最重要的是给:产品经理、UI设计师、开发(最需要)等等。并且作为交互设计师的输出物,交互文档是联系开发流程上下游的重要文件,它需要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唯一性和时效性。

产品经理

首先不同公司,不同团队产品经理与UI/UX设计师之间的配合输出物是不固定的。

1. 大部分公司,产品经理细心点会连交互说明和原型一起出了(包含在PRD文档里),但是大部分会出现体验层的漏洞。

2. 如果公司产品是负责传一句话,有交互设计师的情况下,交互需要从功能规划、信息架构、原型说明一起搞了。

3. 还有在小公司比较罕见的流程就是产品搞PRD,交互搞交互文档,彼此之间的逻辑可以互相印证。

UI设计师

作为交互设计师的下游,我们也需要较早的介入需求沟通之中,提早避免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出现。

(但是很多时候交互设计师就是我们自己)


开发(前端设计师)

开发是最需要看交互文档的重要成员之一,因为他决定着产品的逻辑以及页面的跳转流程、交互方式、动效方式等等。(不过大多数公司只有简单的PRD文档,开发也只是简单看看~)

二、交互文档(DRD)如何撰写?需要有哪些内容?

你习惯用什么工具撰写交互文档?PPT、Sketch、AI、Axure … ?
你习惯用什么格式输出你的交互文档呢?PPT、PDF、HTML …?
其实使用什么工具都无所谓,只要能够正确的描述出交互文档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和逻辑就行。(就是谁都看得懂)



我比较喜欢使用Axure软件撰写交互设计文档,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爱好或者公司规定进行选择(例如sketch、figma、PS等等..都是可以的。

说了这么多,究竟交互文档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般来说,一份最基本的DRD文档需要包含:DRD封面、更新日志、文档图例、产品背景、页面交互、业务流程图、交互原型、回收站等模块。



DRD封面

DRD封面:包括产品/项目名称、版本编号、撰写时间、撰写人等基本信息。按需可增加参与该项目的各方负责人。(如: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开发,测试,团队名称等)



更新日志

更新日志,包含具体新增或修改的内容,修改人,修改日期等信息。在实际工作中,方案的修改和优化是不可避免的。更新日志方便项目成员一目了然关注到重点更新的内容,也方便开发找到对应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升工作效率。



文档图例

针对你在该文档所用到的图例进行说明,辅助阅读(如:操作/跳转图例、标签图例、流程图例以及手势操作图例。)。特别适合刚入团队,首次阅读你DRD文档的人来讲,是非常有利于团队成员对你文档的理解。



产品背景 

可包括一些项目背景、需求分析、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用于设计思路的整理和记录,方便阅读,方便参与评审会的人理解整个项目背景下的设计思路,也方便日后总结与沟通。但无需将所有的分析内容都放入,结构化整理重点内容放入即可。



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的目的就是梳理并分析优化业务流程。我知道很多同学做UI设计师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管业务,直接做设计,但是作为交互设计师了解产品业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业务你就无法完成交互设计,优化业务场景。
举个例子:在教育考试系统中一般流程是:教育局出通知→学生报名考试→老师审核→报名通过→老师编排学生考试名单→学生开始考试对号入座→教育局公布成绩→学生查询成绩→考试结束,看这一些列的流程,因为关联特别多,如果对业务不熟悉的话设计起来会非常的不便,如果前期因为业务流程不熟悉而设计出错误的交互稿的话,后面就会特别麻烦。

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

一听: 先听客户/产品介绍。以最简单的方式了解产品重点,即基本要素中的角色、活动、协作关系梳理出即可。
二沟通: 完成上一步后,就可以进行提问了。主要是沿着流程进行发问,重点放在分支、产物关系上。看看是否存在分支的情况,各协作之间是否有交付物。
三确认: 最后一步就是自己讲一遍流程,和客户代表或者业务产品进行确认是否有理解偏差的地方。



以医院APP取号业务为例

页面交互

页面交互是交互文档的主要内容可以详细说明界面中元素的来源,控件的交互方式,数据的样式,字段的长度规定,页面元素的状态变化等。每个交互页面的内容应该包括:文档页面标题、界面标题、界面、设计说明。

文档页面标题:一般在每一页文档的顶部。写明当页内容是属于哪个模块或流程的,让看的人不容易迷失;
界面标题:注意命名,方便交互稿中的互相联系,如“跳转【XX页面】”,“回到【XX界面】状态”;
界面:界面尺寸建议按实际界面的比例缩小,避免你想当然的设计并不符合规范,也避免一个界面太大影响阅读效果;
设计说明:逻辑关系、操作流程或反馈、元素状态、字符限制、异常/特殊状态 等等,都可以放在设计说明中;





作者:不知名小明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工具型产品如何简化设计

博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打破了空间、时间的束缚,传统线下场景逐步迁移到线上,衍生出大量的工具型产品。由于实际业务场景灵活多变,为了尽可能覆盖场景需求,工具型产品往往功能庞大且逻辑复杂,经常会收到用户反馈产品「复杂、难以理解」。对于工具型产品的设计者,如何「简化设计」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


本文将从用户感知层面尝试分析用户感觉复杂的原因,并根据以往项目经验给出一些工具型产品简化设计的方法。


提纲:

1、为什么用户感觉复杂

2、如何简化概念,降低认知成本

3、如何让流程简短高效

4、如何简化页面信息布局

5、如何让操作更轻松

6、结语        

你是否曾收到过类似的反馈:


“这文案是什么意思?”、“这能干什么?我需要干什么”、“那个功能在哪里?我找不到”、“要设置这么多项,好麻烦啊”、“这不能拖动吗?”...


这些都是用户感到复杂的反馈。从用户的感知层面分析,让用户感到复杂的原因可以划分为四大方面:概念、流程、界面、操作,以下将详细阐述原因。  

1.1 概念复杂

导致用户感觉产品复杂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难以理解产品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指事物的基础定义及行为模式。(例如:汽车,一种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需要司机驾驶,需要消耗汽油... )用户根据概念模型对事物的行为进行预测,构建出自身的心理模型。 

因此,当产品没有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概念模型,将导致用户产生错误的心理模型。用户需要在大量探索过程中,逐步纠正自己的想法,最终才能了解产品实际的概念模型。

另外,根据「雅各布定律」和「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存」,用户基于以往积累经验去理解新事物,即在使用产品前已构建心理模型。而当产品的概念模型与用户的心理模型不匹配时,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将持续产生认知冲突,也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认知成本。尤其对于传统工具型产品,颠覆型的概念模型,反而提高用户的认知成本,让用户感到复杂难懂。

1.2 流程复杂

工具型产品的流程主要分为两方面:单功能使用流程、多功能组合使用流程。 

在单功能使用流程方面,难免会遇到一些功能在生效前,需要经过多个设置步骤的情况。虽然环环相扣的流程能够降低产品的出错概率,但却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成本。对于每个步骤,用户都需要经历「理解」-「操作」-「反馈」的环节。在一些情况下用户甚至不堪忍受,直接放弃使用功能。例如,在Airtable中创建甘特视图,需要经历3步才能完成配置,查看到效果。对于一些抱着尝试心态的新手用户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体验:在还没理解功能的作用效果前,就要经历如此复杂的流程。

而多功能组合使用流程方面,工具型产品在产品功能设计层面,往往将功能的颗粒度设计得相当精细,以灵活满足各种场景需要。就Excel中的单元格而言,可设置单元格字体、单元格背景、单元格边框。但如此精细的功能设计将导致,若用户需要简单实现整体的目标效果时,其操作流程就变得十分的冗长。甚至在一些需要重复设置的场景下,工作量将几何级数地增长,让用户的工作流程将变得极其复杂。

1.3 界面复杂

大多数工具型产品都希望能在一个界面让用户完成所有任务,却忽略了用户在现实场景下的使用流程。通常一个任务完成的前提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若干个细项任务。若无法聚焦于每一个个细项任务,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则会产生“注意力被分散”、“太复杂”等体验感受,导致最终任务完成难度增加。

对用户来说,界面内的信息越多负担就越大。工具型产品通常伴随数量众多的功能和选项,一味的平铺功能,只为了展示自身的功能多样性,缺乏合理的组织布局,导致用户需要在几十甚至上百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则会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效率。

1.4 操作复杂

设计者在不考虑具体操作场景的前提下,不同功能均使用同一种交互方式,名义上为了让用户降低学习成本,但实际上却是不负责任地将复杂的理解过程转移给了用户。对于用户而言,复杂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步骤复杂」,例如需要多次点击、页面跳转、设备切换等;另外一种则是「认知复杂」,例如交互方式与心理预期不匹配,需用户自行转换。无论是哪种,对于工具型产品而言都是灾难的。 

除此之外,缺乏及时的反馈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用户需要反复操作比操作中的冗余更可怕,就像高速公路的减速带,不断降低用户的效率。

2.1 隐喻、类比已有事物

当产品的概念模型越趋近于用户的心理模型时,用户就越感觉产品容易理解和使用,所要求的使用能力和学习成本就越低。而用户心理模型是根据用户的目标,以及其过往的经验构成的。因此在设计产品的概念模型时,应尽量使用隐喻、类比的方式,让产品的文案概念及交互行为模式)与用户所熟知事物相近。从而让用户建立联想,激活行为记忆,降低认知探索成本。 

HyperCard,苹果的早期时间的一款脚本系统。它以「Card」对产品进行命名,同时在产品交互形态上以一叠卡片的形态呈现。这让用户很容易就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卡片小册子,进而快速地了解到产品的大致行为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工具型产品的用户往往已被已有产品教育,积累了一定的使用经验、习惯。对于此类产品的概念模型简化应慎重考虑,因为用户所建立的心理模型是较难改变的,颠覆性的变化会让用户之前付出的学习成本付诸东流。此时可尝试用户的其他感知层面切入(流程、原型、操作),以探索简化的可能。

2.2 巧用大白话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难免会遇到概念新颖、逻辑复杂的产品功能。由于用户从未曾接触过类似的事物,未建立起相应的心理模型。在设计产品概念时也就难以使用隐喻、类比的方式来降低产品的复杂度。此时可采用「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法,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产品功能。因为用户除了基于过往经验建立心理模型,还可根据目标而对产品的行为模式做预测。 

与其生搬硬套地创造概念,不如在合适的使用场景下,使用目标导向的大白话,清晰的传达出功能的目标效果。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功能的目标效果,减少全新概念的理解成本。 

例如,在交互原型设计中,按钮往往存在多个状态(默认态、悬停态、点击态、禁用态)。Figma对其赋予概念“变体(Variants)”,用户难以对此概念产生目标效果的联想,无法建立起对应的心理模型。而在MasterGo中,亦存在相同的功能,但使用的是更加符合目标效果的大白话“组件状态”。

3.1 快速、直观呈现效果

对于工具型产品来说,效果直观是非常必要的。一来能让用户的探索快速获得反馈,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二来能带来更加轻量的操作体验,鼓励用户探索,给予用户充分的掌控感。工具型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此作为设计理念之一。但难免会遇到产品功能的逻辑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历多个环环相扣步骤的情况。而研发者往往更关注与代码的逻辑及可维护性,更加推荐逻辑严谨但流程冗长的设计。这时设计者应坚守设计理念,不断在用户体验与功能逻辑中寻找平衡,贯彻落实设计理念。 

对于冗长的流程,设计者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根据场景自动化配置

良好的产品应该是聪明、高情商的,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化的配置,以减少用户操作。在进行自动化配置时,应谨慎梳理清楚用户的所有场景,以及每种场景意图,避免过度聪明,导致画蛇添足。 

例如,在Notion中可一键创建Timeline视图,无需用户进行任何配置。因为其做了场景自动化配置处理:自动配置所需要的字段。

(2)清晰的修改配置入口

在进行自动化配置后,不可避免可能存在场景理解错误的情况,导致自动配置的结果不符合用户实际情况。此时应提供清晰的修改配置入口,例如在用户可发现错误的地方中提供入口,允许用户在发现错误后即可发起修改。

(3)异常后置处理,先让用户用起来

不应要求用户在功能生效前处理完所有异常。因为对于每一个步骤,用户都要付出理解及操作成本。尤其在处理异常情况时,用户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极有可能因阻碍过大,从而放弃使用功能。设计者应将异常后置,确保用户能都快速查看功能效果并使用起来。对于异常的问题,应允许用户后续持续处理,不阻断功能的使用。 

例如,在Figma中导入sketch文件会遇到,多种格式适配问题。但不影响导入流程以及FIigma的正常使用,用户可以在倒入后在对异常进行处理。

3.2 基于目标组合功能,一键快速设置

一般来说,工具型产品服务的用户群体较广,需要满足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在产品功能设计上,功能的颗粒度较小,能支持精细化的配置。这样导致用户需要实现组合的目标效果时,需要执行多个功能配置,整体的配置流程较为冗长、复杂。设计者在设计工具型产品时,除了要考虑单个功能的使用体验,也要从用户目标出发,全局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体流程体验。


如何既能保持产品的「灵活度」以满足丰富的场景,又能减少整体操作流程,提升用户效率。「一键操作」及「自定义脚本」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1)一键操作

基于用户的目标,可以对一些列相关的功能进行组合,允许用户一键设置,快速达到目标效果。同时应存在更多配置的入口,允许进阶用户进行更加详细的配置。例如,Keynote中可对文本框进行快速样式设置,设置内容包含字体颜色、文本框背景颜色。当用户需求较为简单时,只需设置一次即可达到目标效果,而无需设置多次。

(2)自定义脚本

自定义脚本,指允许用户将一系列操作/设置组合为一个操作组的能力。在一些进阶场景,用户往往存在个性化的需求,对产品功能有着相对固定的使用习惯。自定义脚本,能够极大帮助用户减少重复性的操作,提高整体效率。


在Figma中,充满了类似概念的设计,如:组件、样式(文字、颜色、效果)。用户可自定义保存相关的配置参数,以方便多次复用或一键修改。

4.1 围绕行为组织功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设计界面原型时,需要先了解用户的任务目标,用户想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充分掌握用户心理模型的行为路径,基于用户的行为路径进行组织功能,以确保用户在每个环节中所看到的信息都是必要且准确的。工具型产品通常拥有多个可选设置项,拆分任务步骤可减少用户被非必选项的干扰。

除此之外,不同的用户角色的行为路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创建者,协作者,以及是否有编辑权限等等。不同的用户场景对于功能的诉求也是不一样的,而这就需要设计师从产品的定位,主流用户以及使用习惯综合考量。在优先满足主流用户场景的基础功能上,再进行其他场景的功能增减。

4.2 功能层级分区,巧妙地藏起来

(1)功能分区

George A. Miller在《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中表明,人的大脑最多同时处理7±2个信息块(即5-9个),若超过则出错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对于无法避免复杂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烦琐的信息分块,组织成清晰的层级结构,例如:微软Office 中顶部工具栏包含上百个功能选项,为了便于用户能快速找到想要的功能,他们将所有功能进行分块,包括:字体、对齐方式等模块。每个模块下再细分具体设置项,具体设置项又包含了其它功能。基于清晰的层级结构,用户可快速通过「字体模块」-「字体设置项」- 「微软雅黑」三个层级中快速找到想要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分块时,需制定出清晰的划分界限,可通过询问不同的用户来判断界限是否清晰。

与此同时,布局效果是否清晰,对于简化界面设计而言同样重要。合理运用「格式塔原理」中的「接近性原则」,将同类元素放在一起让用户在视觉上感觉是一组,再根据同组元素中的重要性不同,大小上也应有所差异。做到让用户只看一眼便可快速找到想要的功能。

(2)隐藏高级功能

「帕累托法则(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工具型产品设计,即20%的功能影响80%的用户体验结果。换句话说,大部分普通用户经常使用的基础功能仅占20%,但影响程度却远超于剩下的80%。所以需将功能划分为基础功能和高级功能,在优先展示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再考虑高级功能或自定义功能的展示,必要时可将高级功能或自定义功能进行隐藏,但前提需是可见的。例如:更多设置,更多选项等,即对专家用户始终保持可见,但又不打扰普通用户。

5.1 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使用更自然的交互

简化操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操作赋予最自然的交互形式能减少用户操作过程中的精力消耗。自然的交互应该是用户无意识的操作,是基于过往生活经验,阅历,学识等的一种本能,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学习成本即可完成。例如:用户旋转一张图片。相对于在输入框中输入旋转角度参数而言,将光标直接操控在图片上旋转显得更自然。输入需要至少三步(点击文本框-敲击键盘数字-点击确认),而直接旋转只需要两步(点击-旋转)。因为对于用户而言,点击图片进行旋转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操作,不管是交互步骤还是心理认知上,都会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让用户觉得产品更简单更自然。 

5.2 提供及时的反馈与帮助,避免重复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得不到反馈,出错后再重新填写,同样会增加操作的复杂性。在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中,第一原则就是系统状态的可见性。系统需要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需要让用户知道系统做了什么。例如:在表单填写时及时反馈是否出错,在格式设置时及时反馈是否生效,可以让用户少走弯路。必要时给用户提供帮助也能简化用户操作的复杂性,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引用《简约至上》中的所说:创造简单用户体验的秘诀就在于把复杂性转移到正确的地方。任何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除所有复杂性,而是将它们放到最合适的位置。简化产品的复杂性替用户排除不必要的干扰,通过设计师的努力给每一个用户带来简单、愉悦的使用体验,让复杂的工作更简单。

作者:腾讯ISUX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科学的系统配色

博博



7秒的消费决策中,67%的决策取决于色彩。

色彩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在设计中仅次于功能的另一要素。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怎样科学配色、灵活用色成了绝大部分设计师的难题。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拧螺丝经验的设计师,不免每天都会和色彩打交道,在配色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以下困扰:每次做项目随便吸色?

盲目运用色卡?

配色总是看起来不舒服?

色感差,天天被老板和同事Diss?

接下来,请你花几分钟看看谷歌等其他大厂,都在用的系统配色方案。以下以船长BI为例,做品牌色彩的规范引导。

船长BI: 
深圳船奇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专业的跨境电商SAAS系统服务企业。旗下船长BI,专注亚马逊精细化运营与大数据分析,为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全场景多维度分析,一站式精准推广和全链路供应链协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数智化运营。同是船奇科技也是亚马逊SPN服务商。


01

科学的系统配色

1-1 设计主张

船长BI系统是亚马逊精准化运营及大数据下钻分析的高效化共同体。从单功能运作到多功能融合,再到大数据多元化产品下钻、闭环及溯源,打破了亚马逊跨境运营服务商单点运作的局限。我们希望新的品牌色,能够为船长BI在跨境企业中营造更加权威、高效向数智化转型的视觉感知。

船长BI 设计语言:英文Captain BI Design Language简称CapDesign。



经过团队的诸多调研到佐证,我们将品牌标准色太平洋蓝(Pacific Blue),升级为更加科学、权威、智略的明亮立体的黑绿松石色(Dark Turquoise)。黑绿松石色在跨境电商行业中具有更多神秘的数智化意味,在实际应用中隐含着更多的生机和信任,表明了船长对进入数智化运营新挑战的气魄。同时,品牌色的升级能够快速区别于竞品,形成船长BI独特的色彩感知,通过色彩感知形成品牌记忆。

色彩命名源自潘通Pantone。



1-2 创建调色板

人的视觉系统在辨别颜色时,不会把色光分解成RGB或者CMYK几种单独颜色,而是按照色相度、纯度和明度来判断的,也就是HSB。HSB模式可以完美固定HSB中的某一个参数,只对其他两个参数做改变或者只改动其中的一个参数,符合人对色彩差异幅度的感知,而RGB、CMYK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节奏。

我们以CapDesign品牌基准色#2AC5D4(H=185\ S=80\ B=83) 为起始点,S饱和度、B明度保持不变,H色相以185°为起点,以15°为增量或减量标准,生成24色色板。这个色板是我们选取辅助色的重要依据。



02

拓展丰富的辅助色

2-1 以邻近色、互补色、对比色为原则,选择绚丽多彩的辅助色

为了保有更多CapDesign 的品牌基调,我们选择了相对较多的邻近色,以保证整体色韵的清爽感和数智科技化意味。并利用对比色及互补色扩展色相,选择更加丰富多元的辅助色,使其色相对比鲜明,以保证能色彩够满足各种复杂场景。

Q:色相位到底选择多少个合适? 
A:有的产品选择7个色相位,有的产品选择10几个色相位,都是允许的,选择的依据取决于: 
1.色彩对比明显,选择色相数少;色彩对比柔和,选择色相数多; 
2.产品功能的场景简单,选择色相数少;产品功能的场景复杂,选择色相数多; 

Captain BI 是亚马逊运营与大数据集成,功能交叉比对及数据可视场景复杂,为迎合业务发展需要,CapColor选择的色相位为13个。



2-2 校正辅助色(波长和振幅)

虽然我们保持相同的饱和度和明度,使用科学的方法得到了较为合适的色相,但由于每个色相的波长各不相同,导致色彩在感官感受上存在差异。

在可见光波谱当中,波长越长其穿透力就越强;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穿透力就最强,感知度最高。

为了让不同色相在视觉感官上看起来更加协调,需要对色板的明度和饱和度进行反复的校验,以保证视觉感官更加和谐舒适。

校正原则 
A.色相最好维系在同类色(色相环中15°夹角内的颜色) 
B.色相感官保持平衡(明度和饱和度) 
C.保证视障群体的识别度(WCAG 对比度) 
调色的技巧 
浅灰色调: 饱和度减少(S↓),明度增加(B↑) 
深色色调: 饱和度减少(S↑),明度增加(B↓) 

使用HSB调色模式时,可以参考以上规律,能让快速调和想要的颜色。校正后得到了以下色域清晰、对比明显的主色及辅助色。并且针对视障群体进行了色彩测试。


2-3 拓展梯度色谱
校正主色和辅助色后,我们需建立完整的梯度色板,来满足不同场景下颜色的应用。建立色彩层级,以提升品牌感知,达到信息传达辨识、强化界面层级等作用。

在梯度色板系统中,很多配色产品都是使用Tints and shades系统:通过在原有色相的基础上增加白色或者增加黑色,来改变它的明度和饱和度,形成梯度色板。但这种方法得到的调色板往往比较刻板生硬。CapColor在Material Design-Color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构建更有层次感、空间感、立体感的梯度色板。

CapColor梯度色板:

1.在Primary的基础上,使用Tints and shades系统找到Light和Dark:

Light=(White+primary) 95%叠色; 
Dark=Black 60%叠色; 
Primary=原色相。



2.结合Material Design-Color实践,得到CapDesign梯度色板及相应的参数。




CapColor选择10阶梯度,对比稳健,更能凸显船长系列产品权威和成熟的形象;9阶梯度相对生硬跳跃,12阶梯度过于柔和平滑。

有的色相穿透性强、饱和度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校验,如蓝色 RYB:



运用以上的方法,得到CapDesign丰富的调色板,为后期业务做支撑:



03

易用的中性灰色

Captain BI系统大部分是由容器、面板、列表、卡片等其他组件及元素构成。中性色为系统锐化布局、表达边界、建立信息层次起到决定性作用。

3-1 中性色

中性色的搭建同时满足暗黑模式、换肤及印刷等诸多场景,故在实现时按照透明度的呈现方式。



3-2 黑绿松石灰色

中性黑绿松石灰色解决更多复杂的场景,如表格和表单双底色、图标的颜色等。中性黑绿松石灰色增强布局、区别背景,起到强化信息层次的作用。

黑绿松石灰在中性灰色的基础上增加色相和饱和度,这样得到的蓝灰色还是有些许生硬,还需要对饱和度和明度进行微调,让颜色更有层次感。

中性绿松石灰的方法:

在配色模式HSB中: 
H=185(Brand Color); 
S=3(必要时微调); 
B=保持不变。


3-3 WCAG 2.1测试

为保证视障用户的使用,保证足够的对比度,CapDesign 遵守 WCAG 2.1 的标准,对调色板对比度进行了可用性测试,为后期灵活用色奠定基础。以中性灰色为例:



WCAG 2.1中规范了A、AA、AAA的对比值范围及使用场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WCAG 2.1官网详细了解,在这不在赘述。


3-4 场景案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通表格的微交互对中性色进行完美的诠释:左边的表头和表格背景粘连到一起,视觉及信息识别困难。通过交叉运用中性灰色,明显右边的表格结构、信息层级得到强化,视觉更聚焦。



结语

主观情感的取色,一开始可能没遇到什么大问题,但随着产品不断完善,主观取色往往不能满足业务发展诉求。科学的系统配色,真正满足和服务设计;同时对设计一致性及提升团队效率起到肯定的作用。



通过这个漫长的配色过程,你是否重新审视过去设计中的配色方法?希望对配色困扰的你有所帮助。

色彩系统中的系统配色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将死熬,续更系统配色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做到科学配色、灵活用色。



作者:楚焱UX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B端表格设计技巧大全

博博

表格系列第一篇我们聊了表格的基础内容和表格的组成要素,包含表格由内(展示项)、外(操作项)两部分组成,如图:



表格作为展现结构化数据最为清晰、高效的形式,常和按钮、搜索、筛选、分页等其他元素一起协同,构成表格页。通常表格页面包含三个部分:数据过滤、数据操作、数据查看。




数据过滤是对数据进行筛选的部分,由搜索、筛选、标签这三个部分组成。产品设计上提供多维的筛选和排序,将操作者所关注的数据展示到前面,便于快速查看、对比、分析信息,是一种增加用户效率的有效方式。



一般搜索和筛选会同时出现,但是两者一般很少同时使用来对数据进行定位;

一、搜索

搜索的交互触发方式有“实时筛选”和“点击按钮触发筛选”。实时筛选只适合数据量较小、数据严谨的表格页面,建议谨慎使用。“点击按钮触发筛选”适合大部分表格场景。

因用户需要手动输入,很难保证精准搜索,原则上所有搜索均为模糊搜索,必要精准搜索的地方使用筛选功能,给用户提供筛选选项。

1.1 模糊搜索

用户搜索意图不明确时,将用户的查询与待检索的内容进行模糊匹配,使用模糊搜索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场景,慎重使用。

优点:只要有相关的内容都会被检索出来,减少了精准搜索带来的记忆负担;

缺点:容易把相关的信息也带出来,例如检索地址广州,把广州的相关编码也匹配出来。


1.2 精确搜索

用户在搜索时,针对某一数据字段搜索,来查找所需要的数据。

优点:搜索匹配精准度高。

缺点:每次只能对单一条件进行搜索。

搜索根据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单属性精确搜索:通过某个特定属性就可以快速定位到目标数据,具有唯一识别性的、高使用频率的、对用户决策有意义的。

切换属性搜索:可以设置几个常用的类别来快速切换搜索的维度,方便用户使用。

多标签模糊搜索:表格多个数据都具有特征,往往业务要求对数据的精确度较高。

多属性组合搜索:可以输入多个字段进行组合搜索(取并集),对空间的利用率高,适合更加复杂的列表内容。

这几种类型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根据业务场景使用对应的类型即可。

二、筛选

筛选是将用户所需数据选出展示,其余数据暂时隐藏,通过筛选器的选择可以快速定位所需的数据,取消用户输入的过程,提升查找效率。一般筛选有三种形式:

2.1 平铺筛选

平铺筛选就是将筛选项的内容,直接展示于页面之上,用于筛选条件很多,单独筛选条件对应数据无交叉,常见于信息密集型产品。

优点:可以承载多维的数据信息,选中项的可见性高,用户理解成本与操作成本低,且提高了用户筛选的效率。

缺点:占用太多页面空间,影响首屏的展示效率,增加用户的决策时间。一般配合“勾选即执行”使用,因此在执行筛选的过程(动画或加载时长)可能分散用户精力。


通常电商类产品在筛选区往往采用平铺布局。


2.2 条件筛选

条件筛选是最常用的筛选交互,便于从多个维度筛选,应对各种复杂的筛选情况。条件选择完后,选择触发筛选(若筛选条件不交叉可以选择实时筛选)。 

优点:空间利用率高,起到了很好的收纳作用,整体页面更加美观。

缺点:当筛选过多时,信息量过于冗杂繁多。 



2.3 表头筛选

优点:筛选当前列,更直观,一般情况下表单左侧数据筛选频次越高。

缺点:筛选的内容仅限于特定、单次列的筛选,对于首次使用者来说陌生,交互形式需要学习



2.4 如何合理的使用筛选项

信息排序:基于用户使用场景,以目标导向为依据,将高频的筛选项排列到前面,低频的筛选项置于后面。

默认折叠低频筛选项:当筛选条件有高低频之分,且对页面空间要求较高时,通过展示高频筛选项、隐藏低频筛选项,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所有筛选项都很低频:以点击高级筛选按钮的形式触发,将全部筛选项置于气泡或者弹窗之中。

在企业级中后台中,用户查看的数据往往属性较多且不唯一,通过简单的检索方式很难精确定位到目标数据,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常会将大量非交叉关系的属性进行罗列,搜索、筛选、标签切换组合出现,形成多属性组合检索。



三、tab标签

标签切换一般用于和时间、状态的流转有关,且没有交集的数据内容。数据类型在5个以下的建议采用tab页切换的方式进行交互,展示清晰,用户操作效率高;超过5个可以考虑下拉选择或模糊搜索。

优点:根据标签,可以很清楚知道划分,筛选的准确性高,切换tab就可以筛选内容。

缺点:分类需覆盖选项,并且保证每一项没有交集,分类不能过多,超过7±2个选项可选择下拉筛选。



四、数据过滤设计注意点

在使用中,索引本身应该是0思考成本的,否则就失去了索引的核心价值。围绕这一点,有两个设计原则:

1)宁少勿多和高频前置:即不要揣测用户需要,最常使用的展示位置尽量靠前。

2)当搜索项不可避免的比较多时,可以进行分类展示,降低寻找成本。



数据操作是表格的操作部分,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一、单行操作(表格内)

单行操作也称行内操作,常见的显性与隐性两种方式。

1.1 显性操作:

操作项显示在行内,直观;文字按钮操作项一般不多于三个,图标按钮不多于四个时,操作项跟在行条目后面;当超过时,建议将相对低频操作选项折叠收起,点击"更多"或“...”下拉显示。操作按钮致灰时,鼠标选中可显示原因。



1.2 隐性操作:

如果单行操作不那么重要,或者说行操作过多影响用户阅读时,可将所有的操作进行隐藏;

当用户鼠标悬停时进行展开所有操作,界面简洁,留更多的空间给需要查看的数据内容,减轻空间压力,减少干扰。这种方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快速查看与编辑的需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用户的初次使用门槛较高,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1.3 行内操作2种展示对齐方式

a、对齐式

将所有操作进行整齐排列,一般是一个操作对应一列,当有操作缺失时,展示为空,这种方式能够让用户直接了解到操作的缺失,但反复的出现会造成表格视觉上的冗余,适合列数较少的表格使用。

b、平铺式

将所有操作按照一定的预设排列顺序进行平铺,这种方式能够适应B端的大多数场景,将操作都简单平铺出来虽然看上去简单粗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一种不错的处理方式



设计点:操作按按钮是全局操作还是单行操作其实是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场景来决定的,判断用户批量操作是不是高频功能,如果是,就采用全局操作,如果操作是低频操作,那么完全可以只提供单个操作功能。

二、批量操作(表格外)

批量操作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表格,通常把操作放在表外部上方,这样操作更便捷。批量操作允许用户对一行或多行对象执行操作,通常与复选框操作配合使用,并在选中复选框后激活表上方操作按钮,如删除、批准、拒绝、复制之类的操作,这将节省用户时间,避免重复对多行进行相同操作,分显隐性操作:

2.1显性批量操作:

较为常用,外漏操作简单易懂。如有赞的批量操作,表格左上角和左下角都有,这样不管用户从上往下选还是从下往上选的场景都能覆盖;飞书的批量操作外漏在表格表格的右上角,虽然按钮放在右侧符合用户右手操作鼠标的习惯,而且考虑到适配问题,但是批量操作的路径不符合用户的操作动线,路径变长,大家可自行抉择


2.2隐性批量操作:

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增加学习成本,适合批量操作较低频的操作,产品没有那么复杂的产品。如飞书文档


三、全局操作

统揽全局,无需选择数据内容即可进行的操作,常见的【新增】、【导入】操作。



数据查看是表格的主体部分,是信息的主要承载区域。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该区的结构:主要由表头、行、列、单元格四个部分组成。 

一、表头栏

每个表头代表一个对象的属性,决定了下方每行对象要显示的数据类型。

表头在展示信息的时候尽量概括、准确、简化,达到节省表格头部空间,引导用户的注意力聚焦于表格中的数据本身。表头并不是表格的必要元素,当数据本身能自我表意的时候(例如邮箱),表头是可以删减掉的。

通常,表头的设计会和下方列表设计有一定的区分,标头文字有一定的标题属性,所以会通过背景色、分割线、文字加粗等方式来做区分。

1、表头的类型

根据表头的构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2、表头交互

2.1表头筛选

除了容纳行标签之外,表头也可以添加排序、搜索、筛选等功能,通过对表头标签的筛选可快速完成筛选条件。这些功能受列的影响,一般只能做单次筛选。虽然表头筛选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空间,但对于复杂业务的产品来说,数据信息列多,高频筛选功能可能会被遮盖,表头复杂影响用户表格阅读,不推荐使用。

2.2 可配置列(自定义表头)

可配置列与配置筛选条件的功能类似,同样是考虑到不同角色的用户,查看数据的视角不一样,对应的关心的字段也会不一样。

2.3 固定表头

有些表格由于数据量较大,需要对页面的上下滚动完成对数据的查阅,对表头进行固定,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单元格的属性和含义,尤其是单元格属性信息数据没有特征时(比如都是数字、百分比、姓名等)固定表头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当然还有固定列,当表格需要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较多一屏展示不下,可以对首尾字段进行固定,让用户通过左右滑动来实现对数据的快速翻阅,满足用户对数据的认知以及对数据操作的需求。

注意尽量避免横向滚动:正常鼠标横向滚动是需要用户按住 「Shift + 滚动」 才会使表格进行滚动,对于所有的鼠标用户而言,横向滚动都是极为痛苦的。

3、表格设计的注意点:

3.1精简表头

表头在能够概括的情况下,尽量简炼、准确,一般可根据上下文关系来进行减短简化,以达到节省表格头部空间和减轻视觉压力的作用。当数据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使用多级表头来体现表头与数据的层次关系。

3.2 定义专有名词

对于比较复杂的表头,可以定义一个专有名词,如果有需要解释,则在字段名称旁边加说明小图标(小问号)。鼠标hover上去对专业术语或用户不常见的名词给予该字段的详细解释,同时满足新手、普通、专家用户的需求。 



3.3 情况允许时,去掉表头

如果表格数据可以自我解释,表头就不是必须的。例如电子邮箱的收件表格,每列数据区别度高不会混淆,去掉表头也能轻易阅读。


表体部分所需要注意的设计点比较多,内容包括了数据的对齐方式、字体、分割线、行高、数据显示、单元格、行与列等,下面我们来依次聊聊。

二、对齐方式

表格内数据按照格式塔原理进行对齐,能让表格更加规范易理解,营造出良好的视觉引导线,视线流动更顺畅,提升数据的浏览效率,让用户快速的捕捉到所需内容。其对齐规则如下:

文本型数据左对齐

符合正常的心智模型,便于用户扫描过程中快速定位到下一行文本,左对齐的文本在展示的时候起到了纵向分割线的作用。多情况下,居中和顶部对齐都是可以的。

数据型数据右对齐

包含金额、长宽高等需要关联比较的数字字段,这是因为我们在对比数字时,首先看个位,然后十位、百位等。

固定字段居中对齐

比如日期(2020-11-11),状态文字(未审核、已收款等)或者存在布尔关系的文本(是/否、男/女等),字段固定不变,居中对齐能更好地信息呈现。这里根据业务也可以按照文本型左对齐处理,让用户查看表格不会感觉混乱。

表头与其数据对齐方式相同

对齐方式保持相同可以使表格更好阅读,上下文保持一致,能保持表格竖直方向整洁,营造一致性和上下文环境。多级表头:多行或多列合并居中对齐,最底层表头可以按其数据对齐方式对齐。

最后一列操作列右对齐

使表格更加规则,视觉统一提高操作效率。



三、 字符规范

表格数据一般包含文本和数字,良好的字体能提高表格本身的阅读性。设计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字单位的选择与使用

表格中的数据要根据数量级确定展示形式,不需要精确的数学呈现,可以让用户更快地查找信息,下面是展示形式的建议。数据的度量单位无需重复标注,只需要在表头标识清楚即可,注意同一列单位保持一致。

2、减少用户计算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根据需求为用户提供差值、升降变化、合计值、平均值等直接展示形式。

3、字体使用

表格中字体保持一致,文字信息字体统一、数字信息字体统一即可。数字信息字体选择——建议等宽等高字体,等宽的数字在同一竖线时更容易对比。推荐以下几款数字字体在表格中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分别为:微软雅黑、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设计表格时,尽量避免任何装饰性字体,简约至上才是关键

不要出现衬线字体:因为个性会产生阅读噪音,不利于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和思考。

不要出现全大写字体:因为它很难读,需要转化思维。

不要出现使用斜体:易引起视线疲劳,影响阅读。不要出现多种字体:保持风格统一。

三、分割线

在表格设计当中,每一条线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比如:

当表格中展示横线,隐藏纵线:用户的横向阅读体验更佳,强调一条数据的完整性,能够让用户进行快速地对应。

当表格中展示纵线,隐藏横线:用户的纵向阅读体验更佳,强调数据上下间的对比,能够让用户找到同一纬度数据下的对比。

在表格设计中,合理地使用分割线可以实现对表格行与列的强调。按照分割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4种类型:网格型、水平线型、斑马条纹型、极简留白型。这个部分在上一篇已详细说明。



设计tips:表格具有的颜色尽可能少,颜色和可读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合理的使用颜色,普通表尽量使用简单的背景色和点缀色。

背景色方面,除了行/列交替颜色(可以区隔内容,引导视线)、悬停高亮底色(便于准确辨别光标所在行)等处理方法,还可以对表头表尾进行视觉区分,但不能增加过多颜色以引起混乱。

分割线颜色尽量不要与背景色相差太大。当字体选择深灰色,背景为浅白色时,边框选择浅灰色,这样可以减少我们视觉疲劳,不会使表格看起来令人生畏。

分割线和斑马纹的应用色彩都不应该太深,如果你项目中对表格有比较多的选中需求,那么就不太建议使用斑马纹的格式,因为选中背景需要被高亮,那么一个列表就会出现 3 种颜色,是要尽力避免发生的。

四、行高与单元格

开发同学工作的时候,使用的是盒子模型,设计师在出设计图的时候也要遵循开发逻辑。


为了让表格中的文字高度看起来舒适,有着视觉的呼吸感。我们首先得了解影响行高是由文字的高度以及上下间距组成。因此我们得出:

单元格高度=内容高度+上间距+下间距                

单元格的尺寸包含:文字行高建议设为字号的1.5倍,上下间距设为字号的1.2倍。



4.1 行高规则

对于单行显示数据内容的表格,建议行高约为内容高度的2.5-3倍;对于多行显示数据的表格,建议行中内容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到行框的上下边距略小于文字高度。

① 固定表格行高

当数据有单行信息展示有多行信息展示时(或长度不固定),要定义内容的行数(根据业务),根据行数确定行高多出的内容做省略处理。

固定行高时可以规范几种不同的表格行高,例如在我日常工作中规定了3种行高56px80px110px,行高较高时,我们数据内容都进行居中对齐就会有一些问题。有些单元格只有一行信息,有些有多行信息,会使页面看起来更混乱,信息查找速度降低。

② 自适应表格行高

表格行高跟随行内占用最多行数的单元格变化,设置固定的上下边距,表格行高随着数据信息的换行而变化如下图。

4.2 单元格

1、单元格关键数据

单元格数据一般有文字、图标、头像、进度等,在具体业务中,如果你找对了用户想看的关键数据,将会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反之则干扰用户查找信息,对于较为重要的数据可以进行关键数据的标识设计。

标签:关键数据较多,颜色与视觉重量要做区分。

图标:名称与文件类型图标区分。     

 

人员信息:展示在表格中也十分常见,通常会用头像+名称的方式,例如下图temabition和飞书中对人员信息的展示。

度量单位的使用:其中的关键区别在于数字的大小。数据的度量单位无需重复,一般在表头标识清楚即可。

进度条:进度条或简单的数据图,它更能直观地展示数据的进度状态,方便用户对数据信息做判断如下图。

关键属性标识:比如用户重点关注数据状态、某些数据的上升和下降等,可用符号进行标识,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目标信息。

空表格:表格数据为空时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信息或快捷操作,让用户更快地进行对数据的操作。

空单元格:当表格单元格中没有相应数据时,要避免直接留出空白单元格。空白格容易造成用户的困惑甚至误解,用户会搞不清楚到底是没有数据,还是根本没有值?

正确做法是,数据不存在(数据库中没有该字段)用“-”,没有数量(数据库中有该字段)用“0”,且小数点后位数、单位,都要与上下单元格保持一致

2、单元格交互

2.1 单元格编辑

是对单条数据的修改,直接在单元格编辑信息的形式有很多,针对不同的数据提供对应的编辑方案。

包含:原位编辑,悬停气泡编辑,下拉状态编辑,点击弹窗编辑拖曳排序等等。针对不同的业务性质对单元格采用不同的交互形式。

拖拽排序为用户的自定义排序,在用户拖拽时页面布局保持不变,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有自定义排序的情况下。

2.2 视图切换

可以通过视图切换查看更多细节,例如在teambition中支持对任务的表格/列表/看板三种视图的查看,每种视图的侧重点不同,可以 适应不同角色用户的不同专注点。

2.3 信息完整度

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单元格数据过多的情况,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定义一个单元格长度或字数限制,超过该范围以"..."显示,鼠标悬停时出现气泡显示完整内容。

2、折行显示,这种方法让平铺直叙,用户可以直接了当的看到所有信息,建议不要超过三行,超出可“...”显示。

3、允许用户拖边框设置列宽,并记录设置。这种方案弊端是会占用横向的空间。

五、 表格的列

1、列的宽度

列宽的设置对于用户的高效阅读还是很有作用的,在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业务信息进行分析,列宽严谨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第一,通过栅格,由列的数量决定列宽,主流框架组件一般是这种;

第二,可以固定部分列的宽度,其余列则按百分比处理;

第三,在固定宽度的基础上,允许用户自由拖动调整列宽的大小。(当然我觉得不要太拘泥这个,合适就好)

2、列的间距

为了让不同数据在表格中相互独立,不混淆。我们需要保证首尾列的内容与表格两边的间距N1保持固定,不同列之间的间距N2在最小宽度的基础上,随着表格的尺寸不同而做自适应的变化。

在设计表格的初期,就需要做好设计规范,表格的边距要统一制定。

3、列的数量

列的数量建议最多展示9条,因为人们的记忆在7±2之间,数据太多用户会找不到重点。但也不是必须,根据业务需求,如果需要大量数据展示时也要展示,因为视觉永远低于业务(好用比好看更重要)。

列信息从左往右视觉权重程度逐渐降低,最后一列权重高(以眼动实验或点击数据为依据得出权重高低)。所以尽量减少列的数量,关注用户需要的必要信息。当数据列过多时,要分清主次列,非重点、辅助性信息可以通过次级入口来解决,如固定重要列(主体名称/操作列),次级列在表格中间区域左右拖动。

4、列的强调

为便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差值、升降变化等数据处理结果,减少用户数据加工的过程,直达用户获取信息的目标(需要明确用户目标),提高用户的阅读速度。

5、列的交互

① 列宽自定义

在一些用户高度自定义表格中,数据的列宽不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允许用户对列宽进行调节。通过光标的变化提示列宽自定义操作,拖动可完成列宽设置。

② 列内容自定义

列数据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自定义设置,可以选择要展示的列,在默认情况下仅展示最常用、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如下图),也可以对列进行排序。在表格右上方的设置按钮对表格进行设置,清晰高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显示所需指标,隐藏不必要指标,减少干扰。但需注意系统应记住用户上一次的自定义列设置,减少用户重复操作。

六、底栏

底栏在表格最下方,一般是统计信息、分页控件、备注说明、操作按钮(加载更多)等内容。

底栏最常见的元素就是分页,分页固定能省去用户需要翻到顶部或底部进行操作的麻烦。

优点:

1. 良好转换:用户在结果列表中查找特定信息而不仅仅浏览信息流。

2. 掌控感:分页可以让用户知道表格的总量以及当前页面在总量中的位置,知道浏览完页面需要多长时间。

3. 数据加载快:通过对加载内容的限制,可以极大的减少数据加载的时间。

缺点:

额外的动作:用户要到达下一页表内容,就必须点击分页控件上的按钮跳转,等待表格新内容的加载。

1、分页的分类

简洁型:当分页数量较少时,通常在7页以内,就只有最基础的展示。

迷你型:当页面空间不足或者降低分页的视觉影响时,可以采用迷你型。

多功能型:当表格数据较多,为了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分页类型。完整型的虽然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但是所占空间较大,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拆分使用。

分页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2、无限滚动

表格无限下拉加载使用户在数据内容面前一直滚动查看。向下滚动的时候不断加载新内容,虽然十分方便与诱人,但不是什么场景都适用。一般来说,无限滚动适用于在数据有限且信息重复的表格,有利于内容探索。分页则适用用户在寻找特定信息及浏览记录,易快速访问。

优点:

1.高效浏览:一个高效的方法让用户浏览表格数据信息。

2.体验更好:用户使用滚动能获得比点击分页有更好的体验。

缺点:

1.受限性能:缓慢的加载速度会造成用户的不耐烦与离开。当数据量过大时,结果就是页面性能越来越低。

2.位置丢失:没法标记当前位置且不能再随意回到之前位置。一旦离开,就会丢失当前的浏览记录,要回到上次的位置,必须得重新滚动去寻找。

3.信息缺失:滚动条并没有反映出实际数据量。

3、加载更多        

除了分页的使用还可以进行无限滚动的交互,鼠标点击“加载更多”按钮以查看更多数据。这个功能不太适合数据量较大的表格,在具体业务中一定要慎用。



作者:789研习社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轻拟物设计

博博


在今天的 UI 设计领域,由扁平化设计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了。扁平化应用除了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外,对设计师而言就是设计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一个界面的 UI 视觉元素,仅仅只需要图片素材、矢量图标、几何、文字,UI 设计师的工作仅仅是对内容进行组织和排版,涉及到原创的也仅仅只有少量的图标(大多数人还画不好)。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多年,看起来岁月一片静好。


但是,这两年市场发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那就是打破纯扁平风格的 UI 风格、元素开始越来越盛行了。


比如新拟态风格在年初炒了一波热度,各大平台和公众号都铺天盖地的发文和介绍,介绍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还有就是以饿了么、美团为首的国民级应用在主页显眼的位置里使用极具识别性的拟物图标,引起设计圈的热议。


首先讲讲新拟态设计,之所以之前只字不提,是因为我对这个风格实在没什么好感,有种对纯拟物借尸还魂的味道,且它的样式对于信息密度高的应用是完全不适用的,只能活在飞机稿里。


而国内大型应用开始在实际项目中上线拟物图标,意义就不一样了,证明这样的设计是经过几个大厂团队认可,且有共识的。


当然,这并不因为大厂用了就无脑推崇。而是纯扁平的设计已经越来越难满足部分需要强视觉效果的页面设计了。


今天的互联网和过去不一样,用户的增长留存不再是过去一样通过裂变和口碑完成,一个产品只要认真打磨体验、功能就能获得用户的青睐和驻留。用户的精力时间是固定的,而互联网产品又层出不穷,佛系的等待用户临幸是没有出路,这种现状也被称为互联网的下半场。


佛系不行,当舔狗更不行(成本太高),所以今天大型产品都在对待用户的态度都选择更具更具侵略性的霸道总裁人设。不仅是用色饱和度越来越高,运营活动越来越密集,广告和强提示也越来越多。比如刚打开了三个应用,进入的首页大家自己意会……


有点扯远了,回到话题上。在这种掠夺用户注意力的思路指引下,再做所谓的性冷淡、大留白、极简风就不会合适。当对扁平的视觉效果已经开发到极限以后,那么进一步在一些细节处应用拟物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拟物的应用并不可能铺设到整个应用中去,因为完全拟物化的设计降低信息浏览效率是必然的,所以它只适合做局部的视觉强化,来加强用户对特定区域的感知。


最常见的需要被凸出的要素,就是首页中应用的快速入口图标、分类图标和底部导航栏图标了。这些区域长期受运营活动支配,相信大家已经很习惯了。


只是,这些图标开始在脱离运营活动的状态下,也开始使用非扁平模式,那就不再是运营设计师的工作职责,而是 UI 设计师们绕不过去的槛了(知识盲区)!


且除了 APP 外,其它领域对于拟物设计的需求也会开始逐渐提升,尤其是目前越来越复(fu)杂(kua)的大屏数据展示、车载界面、定制系统等等。


作为新世代的 UI 设计师,多数人对拟物的设计可以说是完全空白的状态,所以是时候要重拾拟物设计这个传统艺能了。







前面我有提到,拟物主要应用在关键的图标上,但应用的拟物风格并不是过去我们追求的那种极其真实、复杂的拟物,而是经过一定简化、抽象后的拟物 —— 轻拟物。我们要先来明确一下轻拟物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看,过去优秀的拟物图标和设计案例,它不仅表现元素本身的光影、透视、构造,甚至会非常完整的表现物体表面的材质和肌理。


这种图标单看起来确实很好看、细致。但是,把它丢进我们当前的页面中是非常违和的,因为它们细节实在太多了,而且画起来非常耗时间,不利于项目整体的推进。


所以为了符合画面的质感,又要考虑项目效率,轻拟物这个概念开始被提出和应用,作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


它和纯拟物设计的共同点在于,也表现光影、结构、透视,但它尽可能精简了轮廓的复杂度、肌理和层级,呈现出更概念化、理想化、易于辨识的拟物图形。


所以,我们主要去学习的内容是轻拟物的设计方法,而不是徒手画照片(这个可以缓缓)!


而轻拟物虽然 “轻”,但它依旧也还具备拟物的基本特征,是有实体质感的。但是扁平从插画到图标设计经过多年的改版,有各种叹(hua)为(li)观(hu)止(shao)的设计,应用大量的渐变、投影、模糊的效果,比如下图案例。


这在我们之前图标的系列干货中有提过,这类设计是面性图标的进阶版,它们依旧属于扁平风格的范畴之内,不能和轻拟物划上等号。


对于这几年才开始学习 UI 设计的新手来讲,拟物已经变成一个很陌生的事物,这对行业来说是比较悲哀的一件事。


因为拟物的设计不仅仅是画图标而已,对它的学习可以全方位的提升设计师的基础素养,不仅包括对传统美术(结构、光影、色彩、透视)知识点的剖析,还包含对 PS 使用的深入探索。


可以说,自从拟物不成为必修题材以后,九成以上的UI设计师是不会用 PS 的,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可能性和作品的多样性。








轻拟物本身也是拟物,所以它的核心基础和拟物设计师一致的,只是省略了更多复杂的细节。而对于整个拟物的体系来讲,最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只有2个,形体、光影。



形体表现


形体的表现,就是对图形外轮廓的样式的呈现。在过去我们写的图标分享中,有写过面性图标进阶的设计中,可以包含更多的细节、内部元素,而不是仅仅只有外轮廓。


轻拟物的形体设计就要处于进阶面性图标或者更难的水平之上,即你要把这个图形的内容有明确的示意并画出来,而不是用抽象的图形做填充而已。


比如大众点评的快速入口图标,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那是配色上的复杂,而不是形体轮廓上的具象化。


换句话说,拟物插画的图形基底,类似扁平插画风格图标,不能表现得太抽象,也不能增加过多的细节,需要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玄学),这就非常考验设计师的判断和经验了。


并且,在描绘轮廓的时候,新手尽可能的采取正视图来进行绘制,而不要通过俯视图、侧视图、斜视图等方法来呈现图形的多个面,这样难度会大幅度上升,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光影表现


除了形体外,光影就是整个拟物的灵魂了。


当一个完整的图形完成填充色时,它是扁平图案,如果完成光影呈现的时候,它就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比如下面这个圆的案例:


在拟物的设计中,我们对光影的定义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首先就是针对该图形确定光源的方向,是上方、前方、左上还右上,这对后续的设计有一连串的影响。


如果对光影没有正确的解释,那么在制作细节的渐变角度、投影的使用上,就会产生错误的设计,造成光影视觉冲突和矛盾。


在创建了光源以后,物体受到光线的影响就会产生明暗面和投影,可以简单划分成4个部分,高光、亮部、暗部、投影。


这和我们学习的素描有一定的差异,美术中对光影的表现害会包含明暗交界、反光面,这对于轻拟物的来说负担太重,所以我们要去掉它们,接下来重点讲讲高光和暗部。


高光是物体作为受光物对光源的直接反映,比如人像摄影中人眼眸中的高光就是对闪光灯的镜像表现,再或者一拳超人中男主光头上长期存在的高光配饰(多数动画的光头角色都有)……

高光可以非常有效的增加画面的层次和对比性,让物体看上去更有冲击力和观赏性。


而暗部,则完全是为了正常表现物体结构和弧度增加的示意,因为不在受光面,所以颜色会变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渐变的方式开控制明暗的表达,但尽量不要直接手动设置一个渐变色出来,而是为它叠加暗部或亮部的黑白透明度渐变。

了解这几个特性以后,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例来讲解一下轻拟物设计的过程吧。








作为轻拟物的演示,直接画个图标讲一遍怎么操作是没什么用的,我们要从实际场景出发,用它来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比如看看下面的 KFC 官方 APP 首页:


总结它的问题,不难发现首页顶部业务功能太多了,顶部图标就包含30个(加滑动的),虽然每个模块图标单看都没有硬伤,但堆积到一起,就使得顶部缺乏足够的信息层级和对比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轻拟物的方式,调整快速入口最大的三个图标,凸显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和其它图标的视觉差异性。先从第一个图标开始,讲解一下如何完成轻拟物化设计的升级。


第一步:确认轮廓造型


第一个操作,即确定图标本身的轮廓。根据原有图标的样式我做了一些改动,包括加粗车头,减少高度,增加车灯等。并对每一个模块进行纯色的填充,定义它们的色彩和做出区分。


形体的重要性在于要对图形本身有比较合理的呈现,不要让比例失调和图不达意。



第二步:完善图形细节


这一步,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包括对一些细节交代得更清楚一点,增加一些有趣的小元素等等,完善它的具体样式。



第三步:增加基础的暗部表现


在这里,我们就要开始为图标增加高光了,高光从右上角打下来,那么有叠加关系的元素就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投影。并且反向暗部的表现,让整体的立体感稍强。


这一步在软件中主要使用蒙版功能,通过蒙版在背景上方创建一个图层,然后添加深色的透明度渐变,就可以表现出对暗部和投影的效果。



第四步:增加高光效果


接着,就是最后一步,将高光添加到画面中来,讲整个图标的质感进行拉升,

undefined


通过上面的演示,我们可以将整个拟物设计流程精简成:


1.确定图形基本轮廓、外形比例、模块色彩

2.丰富细节样式增加趣味性和适当的拟真感

3.通过蒙版添加暗部来完善表现的明暗和层级关系

4.添加高光元素作为图形的亮点,拉升层次感


然后,通过这样的步骤,再来完成后续的两个图形,拆解完的效果如下。



然后,再用这三个修改后图标套用进原来的页面,并做出对应的修改,再来看看前后对比:



通过这个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个复杂的首页头部中,轻拟物风格可以从一众平面中被凸显出来,且不会显得太突兀和复杂。


而这就是轻拟物在项目设计中的实际作用,当画面元素已经开始超负荷,且容易导致同质化的审美疲劳和主次不清时,就是轻拟物登场的时候了。

作者:酸梅干超人      来源:站酷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加微信ban_lanlan,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

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01063334945。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博博

B 端产品主要是 Web 端产品,空间大、操作多,内容相对复杂。需要通过页面布局或者视觉设计表达出明确的逻辑关系,从设计角度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而用户有固定的认知规律。格式塔原理揭示了人类视觉的认知是整体的: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对视觉输入构建结构,并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而不是只看到互不相连的边、线和区域。

格式塔主要包括 7 个基本原则: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下,格式塔原理在 B 端产品中是如何应用的?

接近性原则


我们先看 2 张截图,分别是不同分辨率下的界面效果。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高分辨率下,菜单列间距离较大,菜单的归属关系很清晰。而低分辨率下,菜单间的距离变小,特别是后面两列的菜单会给人混在一起的感觉。这就是格式塔原理中的接近性原则,距离近的关联亲密,距离远的就各自独立分组。

当我们想要传达给用户层级关系时,就需要善于利用接近性原则。例如表格上方的功能按钮,通常我们将高频、核心操作放置在左侧,低频、辅助功能放置在右侧。通过增大元素间的距离,达到功能分区的目的。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相似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是通过颜色、尺寸、图形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实现信息的分组或者高可读性。

例如在可视化图表中,不同范围值的指标采用不同的背景色。通过背景色的差异,将同一范围内的数据形成视觉关联,提高用户对信息的识别效率。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通过图形尺寸的相似性也可以构建内容分区。例如阿里云、腾讯云控制台的首页,都采用了双列设计,左侧主要以高频的业务功能信息为主,右侧是辅助运营信息。两列尺寸宽度有明显差异,用户会将相同宽度的卡片归为一组。这样有助于用户理解两类卡片的内容差异,并有效地突出业务信息。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闭合性原则


IBM、苹果的 Logo 设计,无论是“用刀砍过”,还是被“偷咬了一口”,用户仍然可以识别出完整图形。这就是视觉闭合性原则的一种表现方式。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在 UI 设计中,则会通过对齐方式,形成虚拟空间。例如下图中阿里云通过明显的背景色、阴影等手法形成有形的内容空间。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平铺背景色,内容区借助标题、卡片对齐形成视觉闭合空间,最终将页面划分为左侧导航菜单和内容区两个空间。视觉表现上更轻量化。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另外闭合性是需要元素之间相互辅助的,单独的元素无法构建出闭合空间。以下图为例,虽然四个小的卡片做了间距分割,但是由于界面整体上是横向分割的。我们会将 4 个卡片看作是整体元素去理解和认知。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连续性原则


用户更习惯于从左到右的横扫阅读,因此连续性主要体现在横向空间中。

下图中,虽然左侧的标签文字与右侧的内容信息有较为明显的间距,高度尺寸差距也比较大。但是用户不会将内容看作是 4 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理解为两组信息。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在某些场景中,如果信息平均分布,不会产生连续性的视觉感知。

例如下图指标监控中,指标都是采用小卡片,间距、尺寸较为统一。这种情况下用户就很难对信息分组处理。在我看来这些指标只是一个个的视觉散点,没有明确的视觉重点。用户无法感知到内在的逻辑性。用户想要找到某个指标时,需要逐个检索,花费的成本更高。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简单对称原则


通过上述很多图片,我们可以看出页面元素基本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元素和分割方式。或许有些单调乏味,但是胜在简单,不会带来额外的视觉噪点。

特别是 B 端产品,基本看不到异形的存在,甚至全圆角矩形都很少见到。即使有异形,也只是作为视觉表现元素存在于内容中,而不会作为空间的划分边界。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主体与背景原则


主体与背景原则最典型的应用就是蒙版弹窗。通过拉大主体与背景的差异性,凸显弹窗信息。

当我们需要着重表现内容时,同样适用于主体与背景原则。例如登录界面的设计,会通过差异化的背景、阴影等方式,带给用户清晰的视觉层级,适当凸显输入框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而 B 端内容区是核心空间,基本都是采用纯白背景,与页面背景形成对比,从而占据信息的主体地位。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共同命运原则


共同命运原则听起来有点玄学,指的是相同运动特征的元素会被认为是同一组或者是具有相关性的内容。运动的元素在 B 端产品中应用很少,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案例解释这个原理。

在移动端产品中有些应用案例。比如 iOS 系统中,桌面布局编辑态下抖动的图标,可以与静态不可编辑的内容形成隔离效果,视觉引导性更强。同样今日头条频道编辑时,也采用了抖动效果。

如何在 B 端设计中应用格式塔 7 大原则?来看详细分析!

总结


虽然 B 端产品没有 C 端色彩丰富,表现力上没那么炫酷。但是两者对信息传达的要求是一样的,要求和谐、有序、层次分明,辅助传达内在的业务层信息。灵活地运用格式塔原理将对产品的体验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格式塔原理不仅限于视觉表现,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在原型设计时,也要重视格式塔原理,辅助设计方案表达,提高团队间的协作效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好的案例,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


作者:子牧先生

转载请注明:优设网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博博

快速迭代的产品存在着同质化趋向,如何做出差异性?如何将品牌精神向外传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产品需求的同时带给用户更好的

体验感,进而体现设计的价值呢?静态画面动起来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超全干货!五个方面帮你掌握标签栏设计


作者:多点MP

转载请注明:优设网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博博


Hi,我是彩云。界面是用户在与任何产品、APP 或平台交互时看到的内容,用户体验就是建立在坚实的界面设计基础之上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在 UI 设计上提升能力,应该多去思考界面设计背后的原因。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今天会跟大家分享一些被广泛运用的界面设计规则,它们能快速使得你的界面设计更干净、高效。


文案要易于理解


用更容易让用户理解(说人话)的引导文案,提升使用体验。

(彩云注:下面 2 个案例中,左侧的“购物车”和“库存 2”太过于术语化,右侧的“仅剩 2”和“加入购物车”更加贴近用户的日常理解。大家平时工作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界面中的文案,尤其是说明文字,控件文字等等,这个点经常容易被忽略。)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垂直对齐易于扫视


良好的对齐方式,可以增强内容的可读性,让用户的视线更容易扫描。

(彩云注:左侧的“之”字形视动线比较难阅读,且不够专业;右侧的垂直对齐增强了可读性,也让设计看起来更加统一,能够快速的提升设计细节。)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给选项加图标


使用图标、动画作为标签,有助于更轻松地理解内容,它使界面看起来更加理性和丰富,能瞬间抓住用户的眼球。

(彩云注:左侧的导航相较于右边,很难第一时间准确识别它的意思,增加图标后不仅更快看清,视觉上也更加美观。)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大段内容要拆分


大段的长句会让内容变得难以阅读。为了获得好的体验和 UI,应该注意拆分内容,并使用项目符号突出关键点,利用拆分好的内容块让用户更快抓住重点。特别是在“功能说明和条款条件”或任何声明时,提炼要点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这样也不至于让用户直接忽略。

(彩云注:左侧的大段文字我想应该没多少人会去阅读,右边的至少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看看几个关键词。)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流程增加进度条


进度条帮助用户追踪流程,它也能使查看上下步骤更加容易。线上购物,表单填写,申请流程等场景使用这种格式能很好的简化流程。

(彩云注:左边的表单 UI 不方便跟踪进度和流程,右边的表单把进度放在顶部能帮助用户清楚的知道流程进度。)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错误提示要明确


错误提示一定要明确,易于理解,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果用户不理解界面上出现的错误,用户就会感到很失望,可能会放弃接下来的流程。在 UI 设计时,在正确的地方用通俗的语言说明问题,以避免歧义,这一点非常重要。

(彩云注:我常常遇到各种出错,但出现的提示太过于术语化,也没有提示在正确的地方让我非常苦恼。)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按钮要正确合理


从菲茨定律(Fitt’s Law)中我们应该知道,目标区域的距离和外观与所采取的行动成正比。因此,为了将注意力集中在转化按钮上,按钮应该准确放置在合理位置上。此外,按钮的大小应该易于点击,避免用户因尝试点击时不方便而流失。

(彩云注:左侧的按钮不在正确的决策位置以及按钮太小,右侧的按钮简洁明了并且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能够让用户更快决策并点击。)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用好色彩心理学


颜色是 UI 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影响用户使用应用时的情绪。正确地使用颜色将使 UI 看起来更加丰富合理。

(彩云注:左侧的蓝色按钮颜色并不符合用户对于删除的心理预期,右侧的红色按钮对用户的心理预期有危险和警告,用红色代表删除能够让用户集中注意力关注这一特殊的操作。)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单列更易保持关注度


用单列展示内容,能更好地帮助用户扫描。当你的应用和网站上要展示大量信息时,将所有信息垂直对齐时,能更好的保持用户关注度。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优先社交媒体账号登录


当用户准备登录或注册你平台的时候,把所有可用的社交媒体登录尽量放在首位。这将避免用户填写表格时付出额外的认知负担和时间消耗而流失。首先使用社交媒体账号,能很好地增加点击率。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选择状态要清晰


在用户做选择的时候,需要清晰地告诉用户选中的到底是哪一个选项。模棱两可的颜色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担。更少的颜色和清晰的选中状态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彩云注:左侧的问题在于选中状态不清晰且选项的颜色过于丰富,右侧的选中状态清晰且选项颜色只有 2 种,选中和非选中,体验会更好。)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用留白分组


如果想给信息分组,使用留白是最好的方式。加条线作为分组符号会在界面中增加了一个额外元素,空白能让 UI 看起来更加干净和优雅。用线分组的情况适用于类似 Twitter、Medium 之类的重内容平台等场景。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控件样式保持一致


保持设计的一致性,能够降低功能复杂度并让用户更快决策,一致性设计让用户更快熟悉操作而不需要太多思考。(彩云注:左侧的选项圆角不一致,会让用户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有不同,而右侧的一致性选项设计,能让用户忽略内容外的干扰。)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搜索中的占位符要用好


在搜索输入栏添加适当的占位符,提示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搜索和找到的内容,这样可以提供用户参考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想优化 UI 作品,这14个设计细节一定要检查到位!

总结


以上这些就是在设计数字产品体验时应该遵循的 14 个基本规则,这些点虽然基础,但却经常被人忽略。


作者:彩云Sky¹

转载请注明:优设网

蓝蓝设计建立了UI设计分享群,每天会分享国内外的一些优秀设计,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入一起成长学习,请扫码蓝小助,报下信息,蓝小助会请您入群。欢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议咨询、商务合作,也请与我们联系。

魏华的微信.png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蓝蓝设计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立即更正或删除。

蓝蓝设计www.lanlanwork.com )是一家专注而深入的界面设计公司,为期望卓越的国内外企业提供卓越的UI界面设计、BS界面设计 、 cs界面设计 、 ipad界面设计 、 包装设计 、 图标定制 、 用户体验 、交互设计、 网站建设 平面设计服务UI设计公司、界面设计公司、UI设计服务公司、数据可视化设计公司、UI交互设计公司、高端网站设计公司、UI咨询、用户体验公司、软件界面设计公司



日历

链接

个人资料

蓝蓝设计的小编 http://www.lanlanwork.com

存档